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英国内战的战术和30年战争比有哪些不同

时间: 2023-09-19 22:00:3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英国内战的战术和30年战争比有哪些不同

英国内战的评价有哪些

英国内战图册
英国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大搏斗。通过战争,封建腐朽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专制王权被推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第2次内战结束后,根据议会的判决,查理一世于1649年1月30日被处死刑。同年2月,议会通过决议,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至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顶点。
  
英国内战在英国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是英国近代正规陆军创建之始。战争中创立的新模范军是新型的资产阶级军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陆军。新模范军在许多方面具有近代正规军的特色:军费由国家预算拨款,保证了军需物资的供应和官兵薪饷的支付;实行统一军服,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由总司令对全军实施统一的指挥,等等。议会颁布的强制募兵制是近代征兵制的雏形,它保证了新模范军有充足的兵源。
  
在战争中,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等人的指挥下,实行积极。进攻、力争主动的战略,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先后击败王军和苏格兰入侵军,保证了革命的胜利。需要指出的是,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虽然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在英国内战中起到了领导作用,但广大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则是革命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是新模范军的基础,而且还以组织民兵、自发的武装等形式给议会军以巨大的支援。

英国内战的第二次内战

第1次内战结束后,保王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革命阵营内各阶级、各政治集团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长老派控制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并把它作为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在经济上,他们通过拍卖王党和教会的土地而捞取了很大的好处,大批土地落入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之手。但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却没有改变。战争的负担主要转嫁到广大群众和中小资产阶级的头上。广大群众所迫切关心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他们要求把革命进行到底,彻底废除封建枷锁。由于长老派控制着议会,独立派掌握着军队,两派之争主要表现为议会和军队的斗争。
甚至在第1次内战结束之前,议会就于1647年2月通过了解散军队的议案。它规定除保留一支6000人的军队外,其余部队全部解散。消息传来,引起广大士兵和一部分下级军官的不满。政府拒绝补发所欠薪饷更激起了士兵的普遍愤怒。
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激进派别——平等派的思想在士兵中广泛传播。该派代表人物约翰·李尔本从人民主权学说出发,主张取消一切封建特权,废除王权,实行普选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平等派思想的影响下,军队士兵为保卫自身利益而组成了“士兵鼓动员委员会”,作为团结和领导士兵的核心。
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为抗衡长老派控制的议会,表示答应士兵的要求,拒绝执行议会遣散军队的命令。军队官兵为防止国王与长老派勾结,于1647年6月把国王从赫姆比城堡押到军队大本营纽马克特控制起来。克伦威尔为保持独立派对军队的领导权,成立了以高级军官为主体,吸收士兵鼓动员参加的全军会议,代表全军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同年6月5日,全军会议通过了《庄严协约》和《军队声明》,以全军名义拒绝执行议会解散军队的命令,提出补发军队欠饷、实行政治改革等要求。8月6日,在伦敦群众的支持下,军队开进伦敦,许多长老派议员仓皇逃走。独立派掌握了议会的实权。
1647年8月1日,独立派发表了《军队建议纲目》,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并以此为基础与国王进行谈判,遭到国王的拒绝。独立派的政治主张完全忽视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引起平等派的不满。士兵鼓动员发表了自己的政治纲领《人民公约》,针锋相对地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10月28日召开的帕特尼会议上,两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11月,9个团队的士兵帽子上贴着《人民公约》和“给人民自由,给士兵权利”的标语,举行武装示威。在此情况下,克伦威尔决定进行镇压。11月11日,在全军会议上,他以武力驱逐了与会的士兵鼓动员,强令解散全军会议,其职能由军官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取代。 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给国王和保王党人以可乘之机。1647年11月11日,查理一世从纽马克特逃往南方的怀特岛。他一面同长老派谈判,一面又秘密同苏格兰人谈判,并缔结了秘约。同时,加紧煽动各地王党叛乱,以挑起新的战争。
1648年2月,保王党人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2次内战爆发。大敌当前,革命阵营各党派重新谋求团结。克伦威尔答应战胜王军后实行《人民公约》,将查理一世交付法庭审判。革命阵营的团结保证了第2次内战的胜利。
战争在威尔士、东部和北部3个地区进行。5月3日,克伦威尔亲率议会军精锐部队5个团近7000人出征威尔士。议会军迅速攻占丹比、齐普斯托等地。至5月底,叛军被迫退至港口城市彭布鲁克,企图负隅顽抗。克伦威尔对该城进行几次强攻,但因城防工事坚固,均未得手。最后,议会军调来重炮猛轰叛军工事,终于于7月11日攻克彭布鲁克,顽固的保王党人、要塞司令波耶尔被迫投降。
与此同时,费尔法克斯率7个团向肯特郡进军,6月1日在梅德斯通大败叛军。接着横穿肯特郡,扫荡叛军各孤立据点。但戈林率领的叛军约三四千人,企图袭击伦敦,但响应者寥寥无几,被迫调头北上埃塞克斯郡,与查尔斯。卢卡斯爵士指挥的叛军会合,一起开往科尔彻斯特,但遭到费尔法克斯等人统率的议会军的围攻。直到8月底,东部各地的叛军才被彻底击败。
正当议会军分头平息叛乱之时,强大的苏格兰军队对英国构成巨大威胁。苏格兰人在第1次内战中曾是英国议会军的盟友,但是,随着英国革命的深入发展,苏格兰长老派右翼转而支持查理一世。(见阿盖尔公爵词条下的阿盖尔第八伯爵)1648年4月,苏格兰议会向英国议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允许国王返回伦敦,解散独立派和其他民主教派等。苏格兰人企图乘议会军被牵制在南威尔士和英格兰东部之机,挥师南下,直奔伦敦,把查理一世重新扶上王位。但汉密尔顿指挥的苏格兰军主力,多为新征入伍的士兵,训练差,装备缺,加之门罗指挥的另一支苏格兰军未能及时与之会合,因此,苏格兰军队推进速度十分缓慢,克伦威尔因此赢得了时间。 克伦威尔攻占了彭布鲁克后,立即率五六千人的精锐部队挥师北上,迎击苏格兰军。这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行军。行军途中,大雨滂沱,士兵衣衫不整,靴袜磨破,但他们却毫无怨言。他们深知,他们是为正义事业而战,为反对专制王权而战。他们冒雨前进,从广漠荒凉的威尔士草原来到满布矿坑的北部山区。7月27日,克伦威尔的先头部队与兰伯特指挥的北部骑兵会合。8月5日,克伦威尔抵达诺丁汉,8日进入约克郡的道恩凯斯特,12日在里兹和约克城之间与兰伯特会师,比预定时间提前了6天。两军会合后,议会军总人数达到9000余人。
与此同时,苏格兰军队则沿西部大道,经坎伯兰、威斯特摩兰和兰开夏向南推进。由于部队行动迟缓,2.4万多人的兵力散布在里布尔河谷,南北伸展约十五六英里。当时,克伦威尔的军队就在附近,而且正在准备发动进攻。但汉密尔顿公爵却固执地认为克伦威尔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这里。8月16日,他把大本营迁到里布尔河以北的普雷斯顿。
8月17日,克伦威尔首先向位于苏格兰军左侧的英国王军兰代尔部发起猛攻。兰代尔率部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同时请求汉密尔顿增援。但汉密尔顿的援军迟迟未到。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议会军终于击溃王军。克伦威尔乘胜直扑苏格兰军,当时苏格兰军正在匆匆抢渡里布尔河,多数人已经过河,只有汉密尔顿率两团步兵、几营骑兵在河右岸掩护。克伦威尔立即率兵将河右岸的敌军击溃,并渡河追击。
次日晨,议会军继续追击苏格兰军。在距普雷斯顿15英里处的威根追上苏格兰军,克伦威尔立即率部插入敌阵,将其后卫部队切成数段,分而歼之。
议会军连战皆捷,士气大振,19日又继续穷追敌军。苏格兰军虽人数居多,但连战皆败,无心恋战。汉密尔顿率部退至沃林顿附近时,企图依托一条地形有利的山隘,突然杀个回马枪。双方进行了苏格兰军入侵以来最激烈的战斗。结果,克伦威尔军夺取了山隘,随后又夺占了沃林顿附近默西河上一座桥梁。苏格兰军因退路被断,陷入一片混乱,大部人马投降。汉密尔顿率少数残余退往斯特拉福德郡。
克伦威尔把追歼汉密尔顿的任务交给兰伯特,他本人则率部北上,跟踪监视退往边境的门罗指挥的另一支苏格兰军。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向兰伯特投降。至此,第2次内战以英国议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进攻而告结束。 英国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大搏斗。通过战争,封建腐朽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专制王权被推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第2次内战结束后,根据议会的判决,查理一世于1649年1月30日被处死刑。同年2月,议会通过决议,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至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顶点。
英国内战在英国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是英国近代正规陆军创建之始。战争中创立的新模范军是新型的资产阶级军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陆军。新模范军在许多方面具有近代正规军的特色:军费由国家预算拨款,保证了军需物资的供应和官兵薪饷的支付;实行统一军服,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由总司令对全军实施统一的指挥,等等。议会颁布的强制募兵制是近代征兵制的雏形,它保证了新模范军有充足的兵源。
在战争中,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等人的指挥下,实行积极。进攻、力争主动的战略,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先后击败王军和苏格兰入侵军,保证了革命的胜利。需要指出的是,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虽然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在英国内战中起到了领导作用,但广大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则是革命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是新模范军的基础,而且还以组织民兵、自发的武装等形式给议会军以巨大的支援。
英国内战中涌现出的杰出将领克伦威尔等人在骑兵战术的运用上颇有创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以骑兵实施长途奔袭。第2次英国内战中,苏格兰军利用英国议会军被牵制在南威尔士和英格兰东部之机,企图挥师南下,直取伦敦。当时,议会军处境极为不利。克伦威尔在攻占彭布鲁克后,率精锐骑兵从南威尔士直奔英国北部,经过近1个月的长途行军,突然出现在苏格兰军的翼侧,迫其陷入被动。另一方面是骑兵横队战术的创新。骑兵横队战术是三十年战争期间由瑞典人创造的。其主要特点是,将骑兵列成三四排的横队,对敌军翼侧实施快速迂回,以一次猛烈的突击击溃敌军。这一战术曾经在三十年战争中被广泛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缺陷是一次冲锋结束后,胜利者就四散追击或奔向敌方营地去掳取物资和辎重。骑兵在一次冲锋胜利后就难以重新聚拢,形不成新的突击拳头。而克伦威尔的骑兵经过严格的训练,虽然也采用横队战术,但他们所依靠的是优势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一次)中击。他们在训练中学会了听令止步、旋转、成一个集团或几个小队作战,成为灵活而又坚强的战斗群体。在战斗中,他们快速而又有条不紊地向敌冲击,胜利后能重新集结起来,向敌步兵或另一侧敌骑兵实施侧后攻击。在马斯顿草原之战和纳斯比之战中,克伦威尔的骑兵战术与鲁珀特亲王的骑兵战术形成鲜明的对照。
总之,议会军之所以能战胜王军和苏格兰入侵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议会军一方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力量对比上占优势等客观原因之外,议会决定创建正规军和克伦威尔等将领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等主观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英国内战是怎么样发生的?

英国内战指以新兴资产阶级为首的英国社会广大阶层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武装斗争。

英国内战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欧洲第一次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接近17世纪中叶时,英格兰正处于按资本主义方式迅速改组经济的时期。但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旧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由于这一冲突,到40年代初革命形势已在英格兰逐渐形成,但这一形势被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一世的反人民的反动政策所激化。

为了给宫廷和耗费巨大的战争筹措经费,国王被迫于1640年召开已中断11年的国会,要求拨款。反对派代表占多数的新国会1年之间就废除了推行专制制度的所有主要工具,废黜国王,实际上把全部国家政权集中到自己手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立宪时期开始了。

但是,当事件转向剥夺封建贵族的权力和特权时,引起了他们不满。他们因而以武力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42年8月22日对国会宣战。1642年1月从首都逃到北部的国王成了反革命势力的首领。

在第一次内战过程中,整个英格兰分成两个军事营垒,经济落后的北部和西部的封建贵族反对得到以伦敦为首的经济发达的南部和东部支持的国会。雇佣兵占多数的国王军计有3、4万人,但能派出作战的不过1.2万人,因其基本力量是要塞和城堡的卫戍部队。国会军由民兵和某些将军出钱雇的雇佣兵组成。由长枪兵和火枪兵组成的步兵是双方军队的基础。

军队组织以团为单位,其战斗队形由步兵、骑兵和炮兵编成。战局的胜败通常取决于大量密集的步兵和骑兵所实施的突击。

第一次内战是以国会军受挫开始的,其部队遭到多次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会军总司令埃塞克斯伯爵和其他长老派的将军们的战略是消极的,他们害怕革命深入,谋求同国王妥协。

军事上的失利引起国会中以独立派为首的反对派的不满。反对派要求按革命方式改组军队并清除战斗士气低落的雇佣兵。在反对派的压力下,长老派的国会议员被迫采取积极的战斗行动。

在马斯顿荒原附近的交战中国会军击溃了国王军。克伦威尔的骑兵对取得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们对敌翼侧的突击决定了战局的结果。这次战役是第一次内战的转折点。

但是,忠于自己政策的长老派议员们停止了积极的战斗行动,致使王党得以迅速从溃败中恢复元气,继续战争。这种状况使国会中两个主要派别之间的政治斗争急剧尖锐化。1644年12月,克伦威尔以国会成员和独立派首领的身份要求彻底改革军队。

这一改革于1645年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完成,组建了一支与前不同的、纪律严明、战斗素质高的2.2万人的新军,其中一半是骑兵。

因此,国会军的机动性和突击力量大大增强。军事改革促进了军队民主化,下层群众出身的人担任了军官职务。锅炉工福克斯、马车夫普莱德、鞋靴工胡逊、帆缆手列因斯博罗及其他人都表现出自己是有才干的军事长官。克伦威尔实行“自抑法”。

根据此法,全部国会成员退出军队,埃塞克斯伯爵和其他长老派将军们也被撤职。新任总司令为费尔伐克斯将军,克伦威尔被委派担任他的副职和骑兵总指挥。新统帅部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部队军事训练上,训练中广泛运用30年战争的先进经验。

在奈斯比附近的战役中克伦威尔的骑兵再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王军被击溃,实际上很快就覆没了。

此后,国会军攻占了王党占据的许多要塞。查理二世逃到苏格兰,1647年2月被送交国会。但被俘的国王得以逃出,并与苏格兰订立同盟,重新与国会开战。

第二次内战在普雷斯顿附近的交战中反革命力量被克伦威尔彻底击溃,国王再次被俘。独立派军队占领了伦敦。长老派议员被逐出国会。

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一世被交付法庭审判,于1649年1月30日作为“叛徒和暴君”被处死。1649年5月19日,英格兰宣布成立以独立派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共和国的成立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更富,与此同时,却未能满足为共和国的成立而战斗过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人民对革命结果的不满表现为公开反对现行制度。平均派领导了这场斗争。但平均派在国内和军内的活动均被残酷压制下去。独立派的对外政策同样是对英格兰统治下的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镇压。

1649~1650年,为镇压爱尔兰人民的民族解放起义,克伦威尔领导了对爱尔兰的征讨。英格兰共和国还残酷镇压了苏格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于1652年将其并入英格兰。

在内战中,人民革命军同为他人利益而战并按过时的战术公式行动的王党分子的封建雇佣军相比,表现出更高的军事学术水平。但后来国会军变成英格兰资产阶级的驯服工具。

世界军事战争史,三十年战争

世界军事战争史,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后期:列强参战

(1)规模与性质的改变

瑞典军队被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军队击败后,战争性质开始改变。在战争中,法国作为天主教国家却站在了新教国家一边。瑞典军队被打败后,法国在战争中的地位公开化、明朗化。从前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新旧教之间的战争,此时变成了以法国波旁王朝为一方,同以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为另一方的争权夺利的战争。战场也从原来的神圣罗马帝国扩大到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瑞士、丹麦、荷兰等国。

1635年5月,法国向西班牙宣战。瑞典则出动人数众多的远征军去对付波兰人。5月30日,法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后不久,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新旧教之间签订了“布拉格和约”,彻底摒弃了战争的宗教性质,使政治性质公开化,战争更加野蛮,公开进行侵略和掠夺,只有军人才能活命。房屋被hui,农田荒芜,饥民遍地。大群饥饿的妇孺紧跟在军队的后面。据记载,一支3.8万人的军队,后面尾随着近13万人的妇幼及其它各色人物。

(2)西班牙入侵法国

“布拉格和约”签订后,瑞典拒不承认这一和约。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在战争折磨下已衰弱不堪,瑞典军队足以应付。

法国之所以对西班牙宣战,是因为首相黎塞留另有打算。当时的尼德兰正在进行独立战争,法国希望割断西班牙伦巴底(意大利北部)与尼德兰的联系,让尼德兰的独立战争获得成功。为实现这一目标,法国必须拔掉西班牙与法国东部和德国西部的一些据点。黎塞留把法国的13万军队分成五个军区,完成五项任务:第一,入侵阿尔萨斯,攻占西班牙人所占领的地区;第二,攻占洛林,驱逐西班牙军队;第三,假道瑞士,攻占阿尔卑斯山上的重要隘口要道;第四,同意大利的萨伏依结盟,进攻米兰;第五,与尼德兰结盟,共同进攻西班牙。

黎塞留制定的五项任务只有前三项完成,后两项告吹。从以上五项任务不难看出,黎塞留多头出击,兵力分散,且带有极大的冒险性。西班牙利用这一点,组织了一支西班牙——巴伐利亚联军,仍由那位“红衣主教王子”斐迪南指挥。这支军队于1636年入侵法国,将法国东北部实力薄弱的军队驱逐出该地区。与此同时,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在加拉斯的指挥下进入勃根底公国。

西班牙军队由北向南推进,渡过索姆河,直逼巴黎城下,巴黎城内一片恐慌。黎塞留和法王路易十三急忙召集一支5万人的军队(其中大部分是民兵),派到前线,去抵挡西班牙军队。恰在此时,尼德兰独立战争中荷兰军队恢复了对西班牙军队的攻势。西班牙联军从巴黎附近撤走,去对付荷兰军队,巴黎城才免遭灭顶之灾,法国人虚惊一场。这件事说明了黎塞留的军事战略有不成功之处。事后有人评论说,如果没有黎塞留,三十年战争可能会就此结束。

(3)托斯坦森的功与过

虽然瑞典军队在神圣罗马帝国留下过惨遭败绩的记录,但神圣罗马帝国无力将瑞典军队彻底打败。诺林根失败后,瑞典军队很快恢复了元气,多次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打败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1641年,林纳特.托斯坦森继任瑞典远征德意志的远征军司令。这位少年得志的将领曾深得古斯塔夫的赏识,不足30岁时就被委以瑞典炮兵司令重任。他对远征军稍事整顿后,便开始出征神圣罗马帝国,先后在萨克森等地连续取得四次胜利。

1642年秋天,神圣罗马帝国新继位的皇帝斐迪南三世,令其弟威廉大公带一支军队进攻托斯坦森。双方于1642年11月在布莱坦平原进行了三十年战争中第二次布莱坦战役。

当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在炮火掩护下修筑工事时,托斯坦森带领一支骑兵出现在帝国军队左翼。帝国军队左翼的部署尚未完成,抵抗力不强,因而迅速溃败。在中央战线,瑞典军队稍遇麻烦,托斯坦森骑兵冲过来时,中央部位的敌军也被打垮。中央部位的帝国步兵四处逃散,剩下的右翼成为孤军。瑞典军队将其团团围住,大部分被俘。威廉大公损兵折将过半,自己侥幸逃得性命。

1644年,托斯坦森带领他的远征军转战丹麦。他的远征军仍保持着瑞典军队的优良传统,机动性强,行动神速。他的远征军使丹麦的防线不堪一击。

神圣罗马帝国也派出一支军队尾随而至,企图从背后发动袭击。托斯坦森留下一部分军队牵制丹麦,主力避开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进入德意志境内,攻击那些无兵防守的地区。帝国军队只得返回,尤特堡一役,帝国军队惨遭败绩。托斯坦森的远征军进入波西米亚,大肆jie掠。

1646年,托斯坦森的远征军终于在占考(今捷克西南)遇到了强大的敌手,即神圣罗马帝国和巴伐利亚联合组成的一支军队,其实力在瑞典远征军之上。托斯坦森以森林为掩护,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将敌军分ge开来,各个击破。素以能征贯战著称的巴伐利亚精锐骑兵——帝国所依赖的精锐部队被托斯坦森彻底消mie。托斯坦森取得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胜利。

然而,正值胜利之时,托斯坦森旧病复发,无法扩大战果以延续他的辉煌,不得不回国养病。而他的那支远征军也因疲于征战,无力继续再战。

托斯坦森也是30年战争中不可多得的军事将领。这并非因为他少年得志,备受赏识,而在于古斯塔夫死后,是他带领瑞军纵横驰聘,创造了一系列的军事记录。他在战争中几乎没有遇到过令他费心机的敌手,他的军事业绩仅次于古斯塔夫。然而,与古斯塔夫同处一个时代、同样作为出类拔萃将领的托斯坦森,在历史上有闪光之处,也多有骂名。

他的治军之道与古斯塔夫有许多相悖之处。他上任伊始,就停止给手下人发饷,纵容士兵抢掠,使抢劫行为逐渐合法化,几乎与瓦伦斯坦的“以战养战”毫无二致,致使古斯塔夫时代的军风、军纪荡然无存。军队的成份亦发生改变,士兵不再单纯是瑞典的自由农民,一些流mang、e棍、无lai等纷纷投到他的门下,成为军人,而他们当兵入伍的目的则是为了在战争中打家劫舍。他也讲“军纪”,但主要靠体罚、毒打、酷刑和绞杀来维护“军纪”的“严肃性”。他对部下“一视同仁”,无论军功多高,一概严加惩罚。他的强硬手段使部下对他仇恨万分。在战争策略上,他也与古斯塔夫截然不同。他对待敌军和被征服区域内手无寸铁的居民毫无怜min之心,一律“格sha勿论”。攻克多瑙河南岸的克林西尔之后,他对城内居民大肆屠sha,其行为之残dao,令人发指。此时的瑞典军队已改变了性质,成为纯粹以抢lue、毁mie为目的而进行战争的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和托斯坦森同为三十年战争中的一代名将,军事业绩,为同时代的其他将领所望尘莫及。但托斯坦森的军事功绩是建立在毁mie、抢jie、屠sha基础之上的,军队在他手中变成了一伙不法之徒。他的恶行抵消了他的军事成就,使他无法与古斯塔夫齐名。

(4)洛克鲁之战——“步兵之花”的凋谢

1643年,法王路易十三临死前任命恩善公爵为法国东北方面军总司令。这位年仅22岁性情bao躁的将领,在法国境内缪斯河畔的洛克鲁与西班牙——帝国联军发生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决战。是年5月,西班牙——帝国联军2.7万人(骑兵9000人,步兵1.8万人),由米洛将军指挥,围攻洛克鲁要塞。恩善带2.3万人(骑兵7000人,步兵1.6万人)前往解围。洛克鲁周围尽是沼泽和树林,只有一条狭窄的小道可以通过。他人劝阻恩善不要贸然走这条路,恩善坚持己见,使部队顺利通过险路,占领了一个制高点,准备与西班牙——帝国联军决战。

米洛兵力在数量上略占优势,另有6000援兵即将到达。但他不打算马上与恩善交锋。米洛仍采用传统的西班牙步兵战法,把1万名久经沙场的老兵部署在中央,中央后面是8000盟国军队,作为二线和预备队,而把9000骑兵部署在两翼。

法军阵形与之大体相似,步兵居中央,骑兵在两侧。但法军步兵单位比西军步兵方阵小得多,这是仿效瑞典军队的编制而形成的,也是已故首相黎塞留的巨大贡献。黎塞留废除了雇佣兵制度,任用没落贵族子弟为军官,招募青年农民为士兵骨干,清除军队后面的“尾随大军”。经过黎塞留的认真整顿,法军已今非昔比,不仅战斗力增强,而且也有了凝聚力和爱国之心。

恩善指挥法军先发制人,带领右翼8个骑兵中队首先击破西班牙军队左翼。这时,他发现法军左翼被西军打败。他没有绕道增援左翼,而直接打击西班牙步兵团的侧翼,从西班牙军队与盟国军队中间插过去。西军和盟国军队在法军突然而来的打击下,顿时溃散。恩善马上绕过战场,夹击西班牙的右翼骑兵。这一攻击突然性极大,令西军始料不及,骑兵抛弃了步兵,逃离战场。法军从三面包围了西班牙的中央步兵。西班牙步兵虽亦属精锐之师,且多次打退法军进攻,但却无法冲出重围。法军一直围攻到天黑。使素有“步兵之花”美名的西班牙步兵7000人丧生,6000人被俘,被俘者几乎全是伤兵。法军付出的代价是4000人shang亡。

洛克鲁战役是三十年战争中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决战。如果说古斯塔夫以新的战术在布莱坦平原之战中令传统的旧战术黯然失色的话,那么,洛克鲁战役中的法军则让开放已久的西班牙“步兵之花”终于凋谢。法军的胜利是其战术、军队改革的结果,是新战术对旧传统的西班牙战术的胜利,是新的步兵体制对旧的的步兵体制的胜利。瑞典人创造的这种体制又一次在战争中显示了优越性。自三十年战争开战以来,西班牙的传统陆军战术多次失败,但此次失败,西班牙损失惨重,“步兵之花”开始凋谢,西班牙军事霸主地位发生了动摇,所谓西班牙陆军的荣誉终于毁于一旦。

(5)名将图吕尼

图吕尼是与恩善同时代的一位法国将领。图吕尼自幼从军,由一个二等兵凭借战功升到上校,后又担任莱茵地区法军指挥官,成为人们注目的将领。他与恩善有许多不同之处,二人的战争指导思想也迥然不同。恩善的目标是打胜仗,不考虑付出多大代价,而图吕尼则只在占有优势时,再向敌军发起进攻,尽量避免伤wang。但结果是,恩善第一次参战就打败了“步兵之花”,一战而名扬天下,而图吕尼第一次独立指挥战斗却打了败仗。

恩善因病离开军界后,图吕尼成为法军的一员主将。他收容了几国的雇佣兵,用了一年的时间将这些雇佣兵整编完毕。1646年夏天,他利用神圣罗马帝国混乱之际,与瑞典将领兰格尔将军所带瑞军会师,并联合起来打败了3万巴伐利亚联军。

战争终结

古斯塔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黎塞留、法王路易十三等三十年战争的主要人物相继si后,战争逐渐接近尾声。1648年,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瑞典等国签订了“威斯特法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至此正式结束。

三十年战争是发生在德意志领土上的欧洲大战,欧洲各军事强国竞相厮sha,竞相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这场战争最直接的结果,是给德意志造成荒凉与贫瘠。据说瑞典军队攻占过1500个城市18000个村镇,平均造成的人口损失高达70%。这些数字可能有夸大之处,但据权威史家估计,德意志在三十年战争中的si亡人数高达几百万,财产损失无法计算。

三十年战争是近代史上的一场“欧洲大战”。这场战争重新规划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在整个人类军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意义。

第一,古斯塔夫开创了军事史上一个新的时代。瑞典本不属欧洲强国,既非地域辽阔,亦非人口众多,加之军事强国西班牙在欧洲独树一帜,似乎难以给瑞典留下可争夺的机会。然而,古斯塔夫的军事天才、军事改革,使历史选择了瑞典,使瑞典成为三十年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古斯塔夫对军事的改革,改变了军事文明发展的历史,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三十年战争不仅为瑞典提供了用武之地,也因其战术新颖、军纪严明、兵器更新而改变了军事文明史旧有的走向,使许多欧陆国家由仿效西班牙转向学习瑞典。

第二,西班牙军事强国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动摇。就战略战术而言,三十年战争可称“西班牙式”与“瑞典式”的反复较量,并且由始至终。瑞典的新式战术一直占据上风,直到法国让西班牙“步兵之花”凋谢,才使传统的西班牙方阵、战略战术走向无可挽回的衰落。如果我们把古斯塔夫的作为看成一个新世纪的开始,那么西班牙战术上的屡屡失利则是旧世纪的丧钟。

第三,三十年战争的3O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战火考验了各国的军事体制、军队战斗力,也锤炼出一大批杰出的将领,诸如古斯塔夫、瓦伦斯坦、提利、托斯坦森、恩善、图吕尼等等,无一不是叱咤风云的军事天才。尽管他们各自命运结局不一,但他们的作为却为人类军事史增色许多,以至后世的军事将领、军人不止一次地研究他们的军事业绩,汲取对自己有益的经验。

第四,三十年战争的重要之处还在于,战争作为军事实践,不仅锤炼了军人和将领,而且还对军事文明的诸方面,如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军事科学等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提供了用武之地,从而使许多传统的、旧的东西被淘汰、被取代,军事文明迈上了新的台阶。三十年战争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文章标题: 英国内战的战术和30年战争比有哪些不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9717.html
文章标签:英国  内战  战术  战争  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