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古代人是怎么驯化植物的

时间: 2023-09-11 23:59: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9次

古代人是怎么驯化植物的

大麦为什么会成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农作物之一

考古发现,大麦和小麦最早种植的地方是两河流域北部的山谷地带,这里丰富的野生禾谷类植物为这里的先民进行野生植物驯化和作物培育提供了条件。但是,人们开始种植最多的作物是大麦,而不是小麦。这样看来,也许大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驯化的作物。

首先选择野生大麦进行驯化,与中国北方选择野黍驯化的原因几乎完全相同:籽粒大、生育期短、抗性强。

籽粒大是人类选择作物时不能抗拒的优点。籽粒大的作物便于采收、便于加工,也便于播种和管理。野生大麦的籽粒特别大,比小麦的祖先野生一粒小麦要大上三分之一或更多。野生大麦中野生二棱大麦的籽粒是最大的。很多研究者认为,现在种植的大麦是由野生二棱大麦驯化而来。汉语中有大麦这一名称,可能就是因为早期的大麦品种籽粒都比小麦大。

在农耕生产刚开始时,地广人稀,耕地不是问题,因此,人们更注重的不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低,而是收获是否更稳定。在没有灌溉条件时,作物生育期长短十分重要。生育期短,可以避开自然灾害,获得稳定产量,而大麦刚好具有这样的特点。

大麦的抗旱性也比较强,还有耐瘠、耐盐碱等优点。所有这些,注定了西亚先民选择它作为主要粮食作物。

大麦很可能是在4000多年前与小

麦一起来到东亚的,但有人认为中国也有一个大麦的独立起源中心,那就是青藏高原。

这样的观点开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1926年,前苏联农学家瓦维洛夫根据大麦野生种群及栽培品种分布,认为大麦有三个起源中心,其中一个是在中国;1938年,瑞典人艾伯格在西康道孚县,即现在的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发现了野生六棱大麦,认为青藏高原是大麦起源中心。

中国新石器时代植物驯化的概念

你好,你是要问中国新石器时代植物驯化的概念是什么吗?中国新石器时代植物驯化的概念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将发现于野外的可以食用的植物被带回种群中的另一个环境中生长,使其适应于新的环境,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植物某些特征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就是植物驯化产生的效果。

早期人类是怎样学会种植作物的

早期人类是怎样学会种植作物的?????我很急!!!!!!
新石器时代的人有两个方面与他们的前辈——旧石器时代的人不同。新石器时代的人不再是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制作石头工具;他们的食物来源大半甚至全部是靠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而不是靠狩猎或采集。这两方面的变化,以后者更为重要得多。倒不是故意贬低新石器的重要性,新石器较旧石器要更锋利、更经久耐用;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重大发明如犁和轮子正是由于经过用磨过的石头制成的各种切削器的加工,使用起来才极为便利。但是,把打制成的石斧磨得斧身平滑光亮、斧刃锋利的技艺,与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这一转变相比,不能不退居到一个无足轻重的位置。

这一转变不是源于突如其来的灵感,不是由于某些史前时期的阿基米得明白了农业是怎么回事,高喊“我找到了”,于是这一转变就到来了。确实,早在农业革命之前,人们已普遍知道促使植物生长的方法,就象在哥伦布航海之前人们已知道地球是圆的一样。现已查实,现代的原姐人对农业毫无所知,可对当地植物的特性和生长情况却非常熟悉。他们知道:种子萌芽,长出植物,有了水分和阳光,植物才会茂盛;植物在某种土壤可生长得很好,而在另一种土壤却不行。这一类知识的获得,对现代原始人来说,是必不可免、很自然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的生存取决于对周围动植物的实际了解。我们没有理由可怀疑,但有大量证据可相信,史前时期的人类是在与现代原始人相仿的环境下获得有关动植物的知识的。

如果有关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早在农业革命之前的数千年前就已为人类所知道,那么,为什么还要推迟如此之久才付诸实践呢?一个原因是,缺乏这样做的动力。与我们通常设想的相反,靠捕捉小动物为生的原始人在正常情况下过的并不是受饥挨饿的生活。他们从来不使自己的人口增长超出食物来源所许可的范围。相反,倒是采取堕胎、停止哺乳和杀死新生婴儿等办法来降低自己的人口数,以度过一年中食物来源不足的月份。因而,狩猎社会能在供求平衡的状态下舒舒服服地过上数千年而未生长出一种要求根本变革的推动力。在正常情况下,原始人不仅有充足的食物,而且还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只要狩猎到足够的动物,采集到足够的植物果实,他们就丕再有任何进一步工作的动机。有位权威人士说,“大量的资料表明,狩猎、采集者不仅有充足的食物,还享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而且事实上,比现代产业工人、农业工人、甚至考古学教授所享有的还要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所发生的问题自然不再是人类为什么要长期地过渔猎、采集生活,而是为什么不再过这种生活。

人类所以推迟很久才转向农业的另一原因是,可以栽培的植物和可以驯养的动物为数较少。有史以来,人类所能驯化的正好具有某些必不可少的特性的植物只有几百种,动物只有几十种。因为适于栽培的植物须具有高产的可能性,最好能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如果不具备这些特性,即使加以栽培也见不到什么成效。美国今日仍处于史前时期的印第安人能栽培苋属植物、生长在沼泽地带的接骨木、羊腿藜和向日葵,但是这些植物的产量非常低,对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起不了重大影响。同样,适于驯养的动物必须能失去一见人就逃之夭夭的天性,能在人类的饲养下繁殖,乐意吃人类提供的食物。欧、亚、非三洲的各个民族非常幸运,他们找到了能提供肉类、牛奶、羊毛,并可作驮畜的各种动物。而美洲印第安人则没有获得类似的动物,所以,他们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他们只好与无峰驼、羊驼和驼马这类产于安第斯山脉、属于偶蹄目骆驼科的半驯化动物打交道。

由上所述。可见如果不发生某种变化来破坏使狩猎社会得以安逸舒适地存在下去的平衡,农业的发生是不可设想的;而且,即使当这种变化到来时,农业也只能发生在那些能找到适于栽培的植物的地区。实际发生的情况正是这样。如前章所述,更新世末期是气候剧烈变动的时期,气候的剧烈变动破坏了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由来已久的平衡。于是,人类适应这一情况。利用所掌握的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来生产食物。

人类在全球各地区广泛地试验驯化各种动植物,曾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这时,已能在少数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提高所驯化的动植物的产量,大大地增加它们在食物来源中所占的比例,使原始公社的生活主要以栽培植物和畜养动物为中心。这就是与纯粹的驯化截然不同的农业革命一词的涵义。正是从这几个农业革命的中心地区,食物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逐渐传布到全球大部分地区。

来源于《全球通史》
是在生产生活中发现野生植物可以自己种植的。在远古的时候就懂得了。
文章标题: 古代人是怎么驯化植物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9199.html
文章标签:驯化  古代人  是怎么  植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