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墨子是否是真正的世界民主先驱

时间: 2023-09-02 17:00:0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墨子是否是真正的世界民主先驱

墨子的思想是什么?

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诉求天下之大利,近乎西方功利主义所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尽管墨家学说也有守旧和迂腐的内容,但其思想主旨无疑具有人民性。而且,他们“赴火蹈刃”,“摩顶放踵”,“以自苦为极”,有着殉道者般的自我牺牲精神。史载,墨家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准备网开一面,送个人情,而腹[黄享]拒绝道:“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于是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据《墨子·贵义》载,有朋友劝说墨子,如今天下自私自利,你又何苦承担道义呢?墨子用个比喻加以回绝:有子十人,一人耕田而九人好吃懒做,食者众而耕者寡,难道那位耕者不该加倍努力吗?然而,墨者的做法常遭到误解与中伤。如后世有人说墨家的故事多夸饰之辞,有人把腹[黄享]杀子的大义灭亲说成是目无国法。倒是胡适说了句公道话:“试问中国历史上可曾有第二个‘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人么?”这大概算是墨子不幸中的万幸吧。
除了在政治上主张兼爱、非攻之外,墨子和墨家还有其它很多当时来说很独特的思想:
刻苦生活——墨子教弟子着短衣草鞋,昼夜工作不休息,以自愿吃苦为高尚。如果不能刻苦,就算违反大禹的遗教,不配称为墨者。
听从巨子 ——墨者尊巨子为圣人。巨子有命,墨者一定要听从,统治阶级的严罚厚赏,不能阻止墨者对巨子的听从。
舍命行道——墨子门下多勇士,弟子三百人(一说一百八十人),都能赴火蹈刃,死不回头。巨子孟胜守城战死,从死弟子一百八十五人。孟子说“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就是说,只要对大众有利益,全身从头到脚被磨成粉末,墨子也愿意。这种勇敢牺牲的精神,当然很高贵,可是道路走错了,赴火蹈刃不是为大众而是为少数国君和贵族。
严守家法——巨子腹 (音吞tūn)住在秦国,儿子杀人,秦王说,“先生年老,只有一子,我已赦免他的死罪。”腹 说,“墨家有定法,杀人者处死,伤人者处刑,为的禁止人杀伤人。大王虽有好意,我不可不行墨子的定法。”腹 不听秦王的劝说,把儿子杀死。
实行教义——墨子弟子胜绰,被推荐到齐国做官。胜绰跟从主人作战很勇敢,墨子责备他违背《非攻》的理论,教他辞官回来。
分财互助——有余力余财的人应该扶助贫乏人。弟子做官得禄,一部分送墨子作费用。
墨子,墨家代表人物,鲁国人,代表作是《墨子》

墨子的墨家学说,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得志,只是民间产生的思想,但是,墨家思想的许多东西无疑是科学的,是符合当时社会的,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当时的时代现实的,是属于人类社会追求完美的思想先驱。

墨家的一些思想,重构先生比我有发言权,以下摘自重构先生的《老子与墨子――在社会实践上,老子不如墨子》:墨子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大禹(工程师鼻祖,能吃苦耐劳),他的主要思想或政治主张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墨子强烈主张对社会管理结构进行改革,并明确指出上至天子、下至各级官吏,都应当由人民选择推荐产生,当国家遇到饥荒时则首先减少官吏的俸禄;墨子组织了一个有能力干预社会的学术团体,成员多达数百人,而且组织纪律性非常强;这些弟子既能游说诸侯君臣,又能文能武担当各种官职;他们的信念非常坚定,为了拯救天下民生,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墨子掌握着这样一支队伍,因此他多次阻止了诸侯间的战争,实践了自己“非攻”的主张。

从重构先生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墨家思想的精髓,并且,墨子与诸子百家不同的是,墨子在追求思想的同时,更重于墨家思想的实践性,他们常常直接面对普通的人民群众,向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说,墨家的思想更接近于人民群众。至于墨子阻止诸侯间的战争,我们从《公输》一文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墨子的实践:楚国欲攻宋,借公输盘之巧技,制订了攻宋之策,但是,墨子却用实际的策略,先从公输盘入手,破解了输盘的作为,然后与楚王相辩,最后阻止了楚国的攻宋之举。
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他出身微贱,做过工匠,自称“贱人”。曾学过儒学,后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学,聚徒讲学,创立墨家学派。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激烈反对“富侮贫,贵傲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将财分人,有道的要用道教人,这样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但是这种“兼爱思想”抹煞了阶级对立的事实,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主张,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也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非正义战争。《墨子·公输篇》记载了一个故事: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楚是大国,宋是较小的国,墨子从齐国赶到楚国,说服公输班和楚王不能以大国欺侮小国;同时,他还派人赶到宋国帮助作好防守的准备,结果制止了楚对宋的战争。不过,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鬼神能够赏贤罚暴,这说明他仍未突破宗教迷信世界观的束缚。墨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行为记载在《墨子》一书里。今本《墨子》共15卷,53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重要资料。
兼爱,非攻 ,节葬,尚贤!
兼爱非攻

墨子是否是真正的世界民主先驱?

不是民主先驱。民主先驱是提倡人民一起参与政治,提倡并维护人权和法制。(我的个人了解)墨子倡导“兼爱”,无等级的爱,只是在情感或行为方面的无等级,不等于参与政治的平等性。此外他也强调君权,不符合法制的要求,因为这法不及君。人权嘛,当时诸子百家强调民对国,对君的重要性,少提及像“天赋人权”追求自我的言论。严格来说,民贵君轻是建立在维护君的立场上。墨子也逃不过这情况。墨子更多从人民的角度看待当时的社会,但并不能代表他是民主人士。

墨家思想类似民主主义共产主义

墨家是中国先秦时期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纪律严密,其首领被称为“钜子”。墨家所属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同时也必须听命于“钜子”。墨子早年师从于儒者,后弃儒创墨,故虽墨家大多数主张与儒家对立,但也深受儒家影响。墨家的十大主张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
中文名
墨家
外文名
Mohists
发源时间
先秦时期,公元444年以前
创始人
墨子
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等
快速
导航
后期思想

主要作品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国人,有争议一说滕州人,一说商丘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曾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杨朱之学并称“显学”。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杨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杨朱学派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

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三表即①“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以历史记载的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依据。
②“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依据。
③“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以政治实践的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这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命题,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期墨家分化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但是根据考古发现最后一代在晚清出现,抗夷而全部灭亡。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最后一代钜子留下遗书,此位钜子只剩两名弟子,一外放一内传,外放弟子远行立业,内传弟子封闭了此隐灵秘府。
墨家思想是有些理想主义得思想。具有开创意义,但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也是墨家思想为什么会没落的主要原因。

墨子是否是真正的世界民主先驱?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创立了墨家学派思想理论。在墨家学派理论中,墨子提出了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在这十大主张中,勉强与民主相关的政治主张是“尚贤”、“尚同”。

墨子的“尚贤尚同”,“尚贤”是指在统治者在选择管理者时应选择贤良之士,无论贤良之士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唯以贤德为唯一提拔依据;“尚同”是指所有人的意见应统一于统治者,即统一于上天的意志。如果国家治理混乱,那是因为没有遵从天意的统治者,没有任用贤良的管理者。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其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何谓民主?民主是每个人都有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社会的管理原本就是社会中所有人的共同事务,那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权来参与到共同的管理事务中。

墨子的思想尚处在朴素的唯物主义经验论阶段,遵从天意的思想依然显露出唯心主义的色彩,并不存在公共事务管理的概念,也不认为国家的管理是人民的公共事务,虽然在“尚贤”中有平等被选拔的思想理论,但基础仍然是统治者选拔,依然是在试图改变统治者的旨意,丝毫没有每个人有参与社会管理权利的意思表达。

因此,我认为,墨子的思想理论并不存在民主的意图,也就谈不上世界民主先驱了。民主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在西方最早出现于雅典民主政治,在我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之前并未出现民主的思想理论及实践经验。

墨子,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创立墨家学说,著有《墨子》问世。墨子出身农民,代表了农业手工业阶层的人民。他的主要理论有:“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非乐等”。是一个比较重视实用,抛弃形式主义的人。在先秦时期被称为显学。

如果仔细看墨家的主张,可以看出墨家比较重实用,而轻形式,他主张的兼爱非攻是有一定的民主思想的。所谓民主,也就是人民为主,墨子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可以看出,他站在平民阶级。

墨子在社会阶级立场上选择了平民,在社会理想上,主张贤人政治,和希腊柏拉图一样的主张。在社会形态上,主张建功立业。咋一看好像主张民主,帮人民说话,但是如果仔细来看,就不再民主了。

“尚同”,也就是社会成员自下而上的尚同与天子。君主也要尚同与天。也就是说,天子忠于天子,天子顺应天意。人民在最下层,对于人民地位的提高并没有作用。

“节用”,主张的是君主不劳民伤财,才能多挣钱,那么挣钱干嘛呢,为了打造武器。为了强大的国家。

“天志”,“天志”是法律,是人民的行为规范,一切都要按照天志来执行。“兼爱”,对于别人像对自己一样,大家放弃成见,人爱人,爱万物,爱自然。那么兼爱可以用来干嘛呢,用来解决社会矛盾。


回头看,“兼爱”解决矛盾,“天志”规范了行为规范,“尚同”让天下忠于天子,追本溯源,也就是维护君主统治,反而对于民主并没有提及。因此,墨子不是世界民主先驱。

墨子简介及详细资料

基本信息

中文名:墨子      

别名:墨翟  

墨子

籍贯:河南鲁山

性别:男  

民族:汉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公元前468年      

去世年月:公元前376年  

职业:其他 思想家   诡辩家   纵横家  发明家  

代表作品:《墨子》  

人物简介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出身微贱,曾学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和学说,自创墨家学派以抗衡。

墨子

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墨子》一书是有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墨学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 《兼爱》 、《非攻》、《节用》、《节葬》、《天志》 、《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再读《墨子·公输篇》公输般 生平经历

墨子曾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据说楚王曾计画攻宋,墨子前往劝说楚王,并在与公输盘的模拟攻防中取得胜利,楚王只得退兵。墨子的思想与主张见墨家。

清朝学者汪中治墨学,他将墨子与孔子平视,认为“孔子鲁之大夫也,而墨子宋之大夫也,其位相埒”。墨子与孔子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异。孔子主张久丧厚葬,对祭祀非常重视,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针对祭祀的说明。墨子一生过著简朴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2],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他的弟子也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主要作品

现存《墨子》五十三篇,由墨子和各代门徒逐渐增补而成,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墨子》也是墨家子弟根据墨子思想汇编的哲学文本的名字。这个文本最初包括71章。汉朝儒学统治了中国。因为墨家是反对儒家的,文本《墨子》受到排斥。在宋代,只剩下61章。今天,我们仅仅有53章,通过它我们试图理解该家的思想,这是孙诒让汇编的版本。因为墨学作为一种活着的传统从中国消失了,它的文本没有被很好地保存,许多章节丢失了,或处于毁损状态。例如,“反对儒学”的三章,只有一章还在。

从《墨子》的文本中收集到的东西是一种富裕的资源用来窥看早期的中国朝代历史和文化。许多墨子的言论被甚至更早起的记录中历史声音支持。他与那个时期其他有名的哲学家的对话也被记录。从这些,我们能够把墨家从其他各家的思想里清楚地区分出来。

墨家在秦被压制,在汉完全死掉,这使得儒家成为官方学说(教条)。孙中山(Sun Yat-Sen)使用“兼爱”作为他的中国民主思想的一个基础。更近些,共产主义下面的中国学者已经试图恢复(改造)墨子为一个“人民的哲学家”,加亮他的对世界的理性-经验主义方法,以及他的“无产阶级(普罗阶级)”背景。

一些观点断言,墨子的哲学一度先进于,同时又不那么先进于儒学。他的“兼爱”观念比儒学的拥护更广泛的人民团体的观点,但是,他在非难所有那些不直接“有用”的东西,排斥艺术和音乐的教化功能的时候,显得没有儒学有容忍。庄子,同时批评儒学和墨学,把这个记载到他的“有用和无用”的寓言中。当然,这种对有用的强调来自一个时代当战争和饥荒广泛覆盖,并足以让所有贵族的排场变得无足轻重。然而,另一些人会说以上观点不完全精确,并且事实上孙中山提倡的“博爱”和“天下为公”是儒学的思想。儒学的博爱与墨子的兼爱有点不同:在儒学里它倾向于把它强调为自然地有利于人类的关系,而在墨子的思想中,它倾向于面向公社且对个人没有差别。一些墨子的现代支持者(也就是共产主义者)做出断言,墨家和现代共产主义对于公社生活在理想的方式上共享很多。另一些人断言墨家与基督精神的中心理想分享更多,尤其是在“兼爱”(用希腊语,“大爱”)的理想上,“金科玉律”,以及人道和超自然领域的关系上。

成就贡献 宇宙论

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也就是整体包含着个体,整体又是由个体所构成,整体与个体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从这一连续的宇宙观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关于时空的理论。他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并给出了“久”和“宇”的定义,即“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为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在给出了时空的定义之后,墨子又进一步论述了时空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他认为,时空既是有穷的,又是无穷的。对于整体来说,时空是无穷的,而对于部分来说,时空则是有穷的。他还指出,连续的时空是由时空元所组成。他把时空元定义为“始”和“端”,“始”是时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端”是空间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这样就形成了时空是连续无穷的,这连续无穷的时空又是由最小的单元所构成,在无穷中包含着有穷,在连续中包含着不连续的时空理论。

数学

关于“倍”的定义。墨子说:“倍,为二也。”(《墨经上》)亦即原数加一次,或原数乘以二称为“倍”。如

关于“同长”的定义。墨子说:“同长,以正相尽也。”(《墨经上》)也就是说两个物体的长度相互比较,正好一一对应,完全相等,称为“同长”。二尺为一尺的“倍”。关于“平”的定义。墨子说:“平,同高也。”(《墨经上》)也就是同样的高度称为“平”。这与欧几里得几何学定理“平行线间的公垂线相等”意思相同。

关于“中”的定义。墨子说:“中,同长也。”(《墨经上》)这里的“中”指物体的对称中心,也就是物体的中心为与物体表面距离都相等的点。

关于“圜”的定义。墨子说:“圜,一中同长也。”(《墨经上》)这里的“圜”即为圆墨子像,墨子指出圆可用圆规画出,也可用圆规进行检验。圆规在墨子之前早已得到广泛地套用,但给予圆以精确的定义,则是墨子的贡献。墨子关于圆的定义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圆的定义完全一致。

关于正方形的定义。墨子说,四个角都为直角,四条边长度相等的四边形即为正方形,正方形可用直角曲尺“矩”来画图和检验。

哲学

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他把闻知又分为传闻和亲闻二种,但不管是传闻或亲闻,在墨子看来都不应当是简单地接受,而必须消化并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因此,他强调要“循所闻而得其义“,即在听闻、承受之后,加以思索、考察,以别人的知识作为基础,进而继承和发扬。

墨子所说的“说知”,包含有推论、考察的意思,指由推论而得到的知识。他特别强调“闻所

墨子

不知若已知,则两知之”,即由已知的知识去推知未知的知识。如已知火是热的,推知所有的火都是热的;圆可用圆规画出,推知所有的圆都可用圆规度量。由此可见,墨子的闻知和说知不是消极简单地承受,而是蕴涵着积极的进取精神。

认识论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 “ 耳目之实 ”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 、“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但墨子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墨家学派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逻辑思想体系。

一种观点认为,墨子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但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命”与“天志”体现了墨子“天人之辩”强烈的思维张力,在墨子宗教哲学里,天志兼爱而不不制天命,天道酬勤,天喜欢自强不息的人。

逻辑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和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文章标题: 墨子是否是真正的世界民主先驱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8621.html
文章标签:墨子  先驱  民主  世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