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8-19 16:00:5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了解“二十四史”的人都知道,“二十四史”写的比较好的在两边。《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写的最出众,然后该是最终一部《明史》。《明史》或许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惊艳的史籍,并不是卷数最多的史籍,则是编撰最长时间的社会史,前后左右经历过九十多年。《明史》的编修和社会史价值观念趋向,伴随着清朝朝局风频而改变。《明史》宣布成册时,已经是清朝乾隆年间。清朝的统治早已经十分平稳,天底下普通百姓早已经认可清代。因此在撰写《明史》时,也就少了许多避讳。《明史》大部分对明代朝臣作出了相对来说公平公正的点评。
之前我们曾经说过明代皇帝多“天才”,很多人把明宪宗也当做了一个“天才”,觉得明宪宗是一个十足的暴君。《明史》对明宪宗的描述只能算是较为公正公平,不好说对明宪宗评价很高。《明史》赞曰:“宪宗早正货位,更为多故,而践阼以后,上文帝尊号,恤于谦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辂,恢恢有些人君之度矣。时际休明,朝多耆彦,帝能笃于任由,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裕,仁、宣治世于斯复见。顾以选任汪直,西厂横恣,偷盗威柄,稔恶弄兵。夫明断如帝为之所蔽惑,久然后觉,妇寺之祸固可谓哉。”
《明史》的赞前一部分充分肯定明宪宗的贡献,甚至将明宪宗提高到仁宗和宣宗高度。《明史》把明宪宗和仁宗、宣宗放在一起较为,无疑是给与他很高的评价。《明史》对明宪宗存在的不足都没有进行含蓄。《明史》并没有过多提高明宪宗,明宪宗也不是一个十足的暴君。明宪宗应当算是一个符合要求的守成之君。
明宪宗是明英宗的大儿子,年少时的明宪宗运势较为命运多舛。因为明英宗被俘获,因此明宪宗的储君之职也曾不保。明宪宗以前当了两次皇太子,并且落了一个咬字不清的小毛病。明宪宗即位以后迅速彰显了自身明智的一面。明宪宗没有因为明代宗以前罢黜自已的皇太子之职而心生怨恨。明宪宗即位以后恢复明代宗皇帝尊号,与此同时协助于谦等翻案冤假错案。明宪宗的这一行为,让世人看见了自已的明智和供气量。明宪宗根据这一行为,也顺利获得了天底下人心。
政冶上边,明宪宗器重选任睿智大臣依法治国,例如器重李贤为少保,让彭时、商辂等进到内阁。明宪宗早期算得上是人才辈出,朝廷较为清明节。经济发展上边,明宪宗缓解百姓的地方税压力,给与普通百姓休息日。明宪宗还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处理灾民难题。明宪宗早期,社会经济发展获得修复与发展。明代逐渐再一次展现出一片繁盛景色。明宪宗在军事方面也十分有所作为。明宪宗当政期内以前外派部队讨伐契丹族,并打的契丹族人差点儿灭亡。
明宪宗早期却是有一番作为,但到了后半期,明宪宗的上进心明显下降。明宪宗以前那类选贤任能表现的都没有渐渐消失。明宪宗中后期持续出现三位不符合要求的阁臣,在历史上称作纸糊三阁老。明宪宗加强特务机构,创建比东厂更为凶残的西厂,器重太监汪直。西厂最猖獗时,有的直接检查三品官吏的财产,弄得全部京城人人自危。商辂等参奏西厂,反倒遭到贬职。明宪宗还开设皇庄,打开了明朝土地兼并的先例。拥有明宪宗的例子,明朝皇族成员、诸侯王、重臣、太监陆续私占土地资源。
明宪宗的皇庄规章制度造成很多土地兼并,与普通百姓角逐资本,受到破坏了明朝经济能力。明宪宗还开创所说“传奉官”规章制度,凭借着自己的爱好随意选任高官。造成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官员的被任职、破格提拔,破坏明代的大臣人事任免规章制度。明宪宗最令人热议的应属他与万贵妃的姐弟恋情。万贵妃在明宪宗的宠爱下到后宫肆意妄为,甚至造成皇后被废,多位皇太子被害。
从早期明宪宗看来,他确是有一点仁宣的感觉了,算得上一位贤君。从后面看来,明宪宗则更加像一位暴君。加在一起,明宪宗应当算是一个平庸的君王。由于目前有不少人常常抵毁明宪宗,给人一种明宪宗是一个十足的暴君。实际上明宪宗没那么不堪入目。
这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里对明宪宗的评价:
朱见深是一个奇特的皇帝,在他统治下的帝国妖邪横行,昏暗无比,但他本人却并不残忍,也不昏庸,恰恰相反,他性格温和,能够明白事理,辨别忠奸,出现如此怪状,只因为他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软弱。
他不处罚贪污他钱财的小人,也不责骂痛斥他的大臣,因为他畏惧权力,畏惧惩罚,畏惧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的人。
他应该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农夫,或者是本分的小生意人,被迫选择皇帝这个职业,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
朱见深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人,他是一个懦弱的人,仅此而已
楼主当初看到这一评价时,最开始差点没笑喷过去
在我看来,明宪宗算不得明君,但也不能归入昏君,他是一个深谙帝王之术,为了稳固政权而企图有所作为的帝王。
01
恍为明君,本质是政治的需要。
明宪宗朱见深因为其父两为皇帝的缘故,也就两为太子,其早期经历可谓坎坷。这一经历,对于年轻的朱见深来说,可谓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负担,对于其政治生涯至关重要。
朱见深继位后,做了几件事,获得了很好的声誉。
第一,为于谦平反昭雪,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
朝野上下都清楚于谦是大明朝的功臣,没有于谦很可能大明朝就覆灭了。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也清楚这一点,在其复辟后,对于石亨、徐有贞等人坚决要求诛杀于谦一事,朱祁镇有所犹豫,就说明了这一点。
朱见深继位后,为于谦平反,这是好事,但他更多的是为了平息民愤,笼络朝野人心。他十分清楚,如果矛盾过于激化,对他的地位是很不利的。“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历历在目,他岂能不汲取教训吗?
第二,明代宗曾经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但他以德报怨,恢复了代宗帝号,重修代宗陵寝,以此博得了朝野一片称颂。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为何不做呢?
第三,即位之初,成功除掉了权臣门达、王纶等阴谋,重用贤相李贤,提拔商辂、刘定之等人进入内阁辅政,开创了比较清明的政治生态。
第四,剿除南北两京、四川、湖广、荆襄地区的盗贼,安抚荆襄流民,并设置郧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朱见深继位以后,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重塑朝廷的威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给朝野上下展现了一个明君的形象。
02
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三大弊政措施,彻底毁掉了朱见深明君的形象。
第一,设置西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特务网络。
西厂是相对于东厂而言的。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置东辑事厂,也就是东厂,作为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明宪宗为了加强自己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连东厂也不信任了,又设置了西厂,任用汪直借用锦衣卫的力量,广泛建立特务网络。其人数超过了东厂的一倍,就连东厂的太监尚铭也听从汪直的调遣。
西厂气焰非常嚣张,可以不经过皇帝就擅自逮捕朝廷大员。郎中武清、乐章、太医院院判蒋宗武、行人张廷刚、浙江布政使刘福、左通政方贤等都遭到了陷害,引起了大学士商辂、兵部尚书项忠等人强烈不满。尽管后来把西厂撤销,但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第二,设立皇庄,与民争利,开了明代土地兼并的先河。
第三,设置传奉官,不经过吏部选拔、廷推和部议,由宫中旨意直接任命官员。
这些措施,令后世诟病很多,造成了很坏的后果。
03
无论仁政还是弊政,其目的是一致的。
仔细分析来看,朱见深继位之初所施行的一些所谓的仁政,与后来采取的三大弊政,其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之把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为了皇族集团的利益服务。
根本而言,这都是封建制度家天下的本质决定的。作为帝王可以为所欲为,但最终要被推翻取代;实行一点仁政,无非也是为了其统治的久远。
建立皇庄,那是直接与民争夺利益,这与传奉官的设置一样,连形式上的过渡都免掉了,把权力和利益直接自己管理和经营,不再需要代理经纪人了。
一个东厂还不够,再设置一个西厂,把所有的官吏直接控制在自己的眼线之下。
从朱见深的套路可以看出,他是要把所有赚钱的生意由自己来干;所有管事的岗位自己直接派人去管;自己直接派人去全国各地监督官吏的行为。把所有的官僚机构都作为了摆设,说到底就是对谁也不信任,就好比一个土财主,守财奴。但又没有足够的制衡能力,就只有派遣自己认为是信任的人去做。
之前所有所谓的仁政也无非是为了这一目的。
从朱见深的行政措施来看,他与一些荒淫无道的昏君还不太相同,因为他所做的一切还是为了皇族集团的利益,为了政权的稳固。虽然他把整个天下及朝臣作为了对手、利益的竞争者,但毕竟还没有完全沉迷于享乐。
表面看来,朱见深似明君,有像昏君,实质上是封建制度不可避免的痼疾。任何帝王都是挖空心思来维护其统治,仅仅是手段不同而已。所有的人,无论是德高位重的朝臣,还是贱如蚁命的草民,都是皇族贵戚的奴才。所施行的那一点点仁惠,也无非是为了其统治更久远一些罢了。
不少史学家对于明朝的评价极低,尤其对是明朝的皇帝,向来是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客观地讲,明朝的皇帝并非是脸谱化的人物,历史上的他们,是性情复杂,角色多面的。以明宪宗朱见深为例,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给了他一个盖棺定论的评价:”宪宗不是一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在著名历史科普读物《明朝那些事儿》里,明宪宗亦是一位宠信万贵妃、听信奸佞,导致朝纲崩坏的昏君形象。可是,历史上真实的明宪宗朱见深,真的是这样的吗?
如果仅从朱见深后半生来看,人们对于他的抨击确实没有冤枉他。明宪宗朱见深一生当中最被人诟病的有三件事:宠信万贵妃、重用奸佞、大搞特务行动。
宠信贵妃本身没有什么值得诟病的,但朱见深宠信的万贵妃,却着实不是一位善茬。万贵妃名万贞儿,比朱见深大十七岁。万贞儿四岁时就进入皇宫,朱见深两岁时,万贞儿奉命照顾他。万贞儿的照顾使得朱见深对她极为依赖,两人展开一场身份、年龄皆极为悬殊的姐弟恋。朱见深继位以后,想要立宫女出身的万贞儿为后,但由于不合礼制而被生母周太后驳斥。立后不成,朱见深就将万贞儿封为贵妃,专宠于她,甚至为她将吴皇后打入冷宫。就这样,万氏凭借朱见深的专宠,在宫中肆无忌惮,安插亲信,干涉朝政。
万氏性格狠辣,她把持后宫,排除异己,只要有其他妃子或宫女怀孕,她就要将其暗算。著名的明朝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就是被万氏害死,他本人也被迫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直到六岁时,朱见深才知道他的存在。朱见深将朱佑樘立为太子以后,万氏将朱佑樘生母逼死,抚养朱佑樘的恩人也被迫吞金自杀,可是朱见深却没有责怪万氏,反而在万氏的说辞下想要废掉朱佑樘。这样的丈夫和父亲,可谓是性情凉薄。
除独宠万氏以外,朱见深还重用奸佞,汪直与梁芳等奸臣得到宪宗宠信,他们在朝中肆无忌惮,扰乱朝纲,在外则大肆敛财,搜刮民脂民膏,搞得天怒人怨。而且,朱见深还大搞特务行为,他设立西厂和传奉官,加强皇权。特务组织的存在,使得大臣们遭受凌辱,恐怖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大明王朝之下,使得明朝的政治环境愈发畸形,贻害无穷。《明史》痛斥道:“夫明断如帝而为所蔽惑,久而后觉,妇寺之祸固可畏哉。”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这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不就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昏君吗?可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许多人还有着截然不同的一面。
清朝修订的《明史》,对于明宪宗朱见深评价极高,文中赞曰:“宪宗早正储位,中更多故,而践阼之后,上景帝尊号,恤于谦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辂,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时际休明,朝多耆彦,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
这段评价不可谓不高,那么,这位“不是一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为何能得到后世人的赞誉呢?《明史》修订时,明朝早已覆灭,明宪宗的时代已经是历史了,清朝人自然没必要去讨好一位在整个明朝历史中不甚起眼的皇帝,朱见深能得到肯定,原因是他在位期间,明朝没有许多人想象中的那样坏。
首先,朱见深本人就不是一位娇生惯养、行事跋扈的皇太子,他少年时期的艰苦,比之儿子朱佑樘有过之而无不及。朱见深原名朱见濬,本是英宗朱祁镇长子,正统的皇太子,大明王朝的储君。可是朱见濬的父亲朱祁镇却想不开要去御驾亲征,最终在土木堡被瓦刺大败,沦为俘虏。当瓦刺大军袭来时,于谦等人站出来,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并力挽狂澜,在北京保卫战中重创瓦刺,取得了胜利。
大明王朝得以保全,可是朱见濬的处境却艰险起来。朱祁钰不愿放弃帝位,他先是将回来的朱祁镇软禁,然后废掉侄子朱见濬,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就这样,朱见濬沦为沂王,遭受打击,精神接近崩溃,还落下口吃的毛病。景泰八年,石亨等人拥立朱祁镇复辟,朱见濬这才恢复太子身份,还改名为朱见深。
可是复辟以后的朱祁镇愈发昏聩,他大赏石亨等人,并听信谗言,处死于谦,使得明朝宦官专权,朝纲混乱,政治腐败不堪。朱见深继位以后,斩杀了东宫内侍王纶、翰林侍读学士钱溥、都指挥使门达等一大批奸臣。同时,朱见深还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于谦儿子的官职。有人在朱见深面前提起朱祁钰废他太子的事情,朱见深说道:“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当言。”朱见深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恢复了代宗的帝号。
朱见深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继位以后,任用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还提拔了彭时、商辂等贤才进入内阁,一时间朝堂上人才济济,政治清明。
在军事上,朱见深也很有建树,他平定了荆襄百万流民大动乱,征讨建州女真,大破努尔哈赤六世祖,解放大量汉人奴隶。朱见深在位期间,明朝多次主动出击,打击蒙古,且连战连捷,一扫明英宗土木堡之祸的阴霾。
这样的文治武功,不说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的贤君相比,单论在明朝诸位皇帝当中,明宪宗是不差的。只是可惜,由于宠信万氏,宪宗愈发迷失,最终落得个昏庸无道的评价。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