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画饼充饥真的有用么

时间: 2023-05-26 17:00:1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画饼充饥真的有用么

画饼无用

“画饼充饥”是一个典故。道理很浅显,饿了,找不到吃的,画一饼,让它在心里搁着,在头脑里鲜活着,这样便不饿了。

是为自欺欺人。

爱情里,画饼充饥的故事时有发生,不过,和典故里的“画饼充饥”略有不同。

在这里,“画饼”的和“充饥”的,通常不是同一个人,前者大多是男人,后者大多是女人。换言之,是男人画了饼,给女人充饥。

画饼是有学问的,要画得好,画得漂亮:大了,让人感觉遥不可及、不现实,免不了让人灰心丧气,少了进取的心思,小了,又起不到诱人的作用。

男人恰恰深谙此道。

男人画饼的功夫其实不是与生俱来的,说到底是女人培养出来的。 女人天生是感性的动物,喜欢听好话,明知道是假的,也宁愿相信是真的,前提是,只要假话动听。

如此一来,男人懂得了:说真话讨女人厌惹女人恼,说假话反而能讨红颜一笑。自然而然,便习惯了说“好”话,久而久之,练就“画饼充饥”的功夫就不足为奇了。

情感世界里的“画饼充饥”,有时候与爱或不爱无关,只是在某个时间段里,目的的指向不同。 男人谈情,大多不会想到结婚上去,在他们眼中,结婚就是现实,现实是和爱情不沾边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爱情才更纯粹:爱就爱了,干那红本本什么事呢?女的呢,从爱上开始,就想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没什么不对,只是与男人的思想不同步了。如此,便产生了 感情错位,孕育出“画饼充饥”这个怪胎。

于是乎,情感世界里的男女关系便呈现一大奇观:男的一脸真诚,深情款款,执笔一挥,即成一饼,女人呢,则看着空中那个又大又香的饼满脸期盼和满足。

这饼:是“我只爱你一个”,是“等忙完了这段时间我就和妻子离婚”,是“我们年底就去登记”,这些饼,对堕入爱情陷阱的女人来说是抵挡不了的诱惑,于是,本来的忐忑不安诚惶诚恐,便不知不觉化作云淡风轻,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和理由。

若下次,女人的心在等待和煎熬中又起波澜,男人又如法炮制,画出一个更大更香的饼来,安抚女人的心。

如此循环,直至这饼彻底失去效用为止。没错, “画饼充饥”是有保质期的,其时间长短大多与女人的心智有关,心智越成熟的女人,“画饼充饥”的保质期就越短,因为她们很快就发现了,那个饼不过是空中楼阁,当不了真的,画得多大多好都没用,趁早转身离开,才是幸福的正道。

到最后,画饼的男人便不免有些失落,若投入了真感情,更有失去真爱的危险。女人呢,被感情所伤不说,还白白浪费大好年华,得不偿失。

所以,男人,真的爱她的话,就让画饼适可而止吧, 真诚沟通才能长久。女人呢,更要警惕,因为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样一些男人,他们自己画的饼,连他自己都没想过要去尝一尝。说直白点,他对你,根本就不爱!

画饼可充饥,望梅能止渴 这个成语错拉吗

错的。只以字面来解答的话就是因为画饼可充饥,望梅能止渴中出现了可和能两字,原成语是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
以现实来解答的话就是在现实中,画饼并不可真正的充饥,望梅也没能真正的止渴。
但要是用历史故事来解答,则是半对半错了。在故事中,画饼没有充饥,但望梅却止渴了(曹操军队还因此战胜)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成语当然没错啦,
画饼充饥本来就是画个饼子想用来充饥,但没达到目的;
望梅止渴也是假装望见了前面的梅林,欺骗士兵,却成功让大家接触了口渴。
一个没成功一个成功了,
所以两个成语都没错,都是有教育意义的!
没有
这都是四字成语。去掉中间一字即可。也就是: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的寓言故事和道理

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而于实际无好处。后多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画饼充饥的道理

一个人光是有名气,如果成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没有什么真的本事,就难以对国家做出什么重大的贡献,好比一个画在地上的饼,既不能吃,也不能填饱肚子,只有真实的食物才能填饱肚子。读书也是如此,自己如果不踏踏实实,好好学习,却幻想着自己一鸣惊人,被人瞧得起,那往往只会是一种幻想,早晚都会像一个画在地上的饼一样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真本事只有在亲身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画饼充饥的寓言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明帝曹睿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明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就提拔他做了吏部尚书。接着,魏明帝要卢毓推荐一个与他自己差不多的人接替侍中的职务,卢毓推荐了郑冲。魏明帝说:郑冲这个人你不推荐我也知道,你重新推举一个我不知道的人吧。卢毓推举了阮武和孙邕二人。后来,魏文帝选择孙邕担任了侍中。

有一次,魏明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才。我以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魏明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画饼充饥

画饼充饥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原文】

前此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

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但当有以验其后。故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近退,故真伪混杂,虚实相蒙。”

  

帝纳其言,即诏作考课法。

【今译】

三国时,在魏国,以前的诸葛诞、邓飏等人驰名誉,有些沽名钓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好多有名气的人只重清谈,嘴上会说,不务实际,还整天互相吹捧,帝疾之,魏明帝曹叡对此很厌恶,不满意。

卢毓有真才实学,为官清正,很受魏明帝的赏识,明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被推荐的都是一些有名气的人物。

“时举中书郎”当时要选拔中书郎,魏明帝曹叡,在下的诏书中说:“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意思是,这次选拔,是不是能得到人才,在于卢毓,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人才不能选用虚有其名的人,不要只看名气,名气如同在地上画的饼一样,只能看不能充饥。”

卢毓回答说:“圣上说得很对,选拔人才不能只看他的名气。 但是,名气毕竟反映了一定的实际情况,很多时候名气说明了社会对这个人的整体评价,因此可以根据名气来发现一般的人才。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可能比一个人身上的其他素质更为重要,任用官员先道德而后才能,而对那些修养高,行为也好,又有名气的,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和排斥,还应该重用。

“我认为关键是应该对他们进行考核'明试以功',看他们是否真有才能。

“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只能依据一个人的名气来判断,而名气存在着“真伪混杂,虚实相蒙”的情况,所以结果往往不可靠。”

魏明帝听了卢毓的意见,觉得很有道理,就下令重新制定考试法,作为考核官员的法则。

【赏析】

“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概括成“画饼充饥” 、“充饥画饼” 画的饼子是不能吃的,更不能用来解除饥饿,同样,光有想法,凭空想象而没有实际行动,那想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必须付出努力才行。它启示我们,做事要做实在事,脚踏实地。

后用“画饼充饥” 比喻徒有虚名,毫无实际用处,不实用无实惠。

也用“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凭借空想作自我安慰。feed on illusions.

卢毓(? ~ 公元257),字子家,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他小时候家境贫苦,10岁丧父(他的父亲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他跟着自己的兄长一起生活,遇世乱,不久,两个哥哥死于乱世。

卢毓从小就非常聪明,学习很刻苦,以有学识显名,曹丕为五官将时被任命为门下贼曹,后任冀州主簿。

曹丕即位称帝,魏国建立后,卢毓任吏部郎,后改任黄门侍郎,屡升至吏部侍郎,司空,晋爵容城侯。

所到之处,均有政绩,在魏明帝曹叡一朝很受魏明帝曹叡的赏识和重用。

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病逝。
文章标题: 画饼充饥真的有用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1556.html
文章标签:画饼充饥  有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