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星的尾巴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还有两只尾巴的慧星?
美国发射的探测器在距离地球7000万公里的地方穿过了贾科比尼-齐纳彗星。探测器用了20分钟穿过宽22 530公里的彗星尾,取了大量血浆样本,探测器完好无损。这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穿过彗星的尾部。你知道为什么彗星有时有几条尾巴吗?只有当它距离太阳只有2个天文单位左右(约3亿公里)时,在太阳风的作用和太阳光的压力下,彗头甩出的气体和微粒尘埃向外延伸形成彗尾。彗尾形状多样,可分为三种类型,即ⅰ型、ⅱ型和ⅲ型。I型尾主要是由带电粒子——离子组成的气体形成的。尾巴比较直细,略带蓝色。
ⅱ型和ⅲ型尾由尘埃组成,淡黄色,比ⅰ型尾更宽,更弯曲。弯曲较少的尾巴称为ⅱ型尾巴,弯曲较多的尾巴称为ⅲ型尾巴。我们知道彗星是太阳系中由冰和松散岩石组成的小天体。当彗星运行到近日点时,太阳辐射和太阳风会加热并吹动原子核,使原子核内部的挥发性物质蒸发并从原子核向外喷射,同时带走一些尘埃粒子。此时原子核周围是由尘埃和气体形成的稀薄大气,称为彗差。彗差受太阳风和太阳的辐射压力影响,产生背离太阳的巨大尾巴,称为彗尾。由于宇宙核中水的蒸发,一些从宇宙核分离出来的较大的尘埃粒子会沿着彗星轨道扩散。如果地球轨道与这些尘埃粒子相交,地球大气层就会发生流星雨。较小的尘粒被太阳风推向尾部。同时,原子核挥发的一些水分子会被太阳辐射和太阳风分解电离。彗星可能有两条尾巴,一条是电离气体尾巴,一条是尘埃尾巴。气体和尘埃会形成指向不同方向的两条尾巴,尘埃会在彗星轨道后面形成弯曲的尾巴,也称为第二类尾巴。
同时会有一个气体离子尾,称为第一型彗星尾,它总是指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因为它们受太阳风的影响远比尘埃强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地球穿过彗星的轨道平面,或者我们从侧面看彗星,可能会看到两条指向相反方向的尾巴,这种尾巴叫做彗星羽毛或反向尾巴。这是因为彗星绕太阳运行时,会出现气体离子尾朝前,尘埃尾从后面拖出的现象。在太阳紫外辐射的电离作用下,带电离子尾会产生感应磁场,与太阳风粒子相互作用产生更复杂的尾,如尾分离现象。彗星有一个坚固的内核,其外围由离子气体尘埃组成,处于不稳定状态。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其外部在高温下更加气化和不稳定。彗星的高速飞行会把不稳定的气态部分抛在脑后,拖出长长的尾巴。与此同时,来自太阳强辐射的太阳风也吹向彗星,就像农民养水稻一样,向后方斜外围吹出一条尾巴。一个是自己的尾巴,一个是太阳风强加的尾巴。彗星拖着它的两条尾巴前进。
因为彗星尾部既有气体又有尘埃,所以彗星在更靠近太阳、更活跃的时候同时有气体尾和尘埃尾的情况并不少见。当哈雷彗星经过近日点轨道时,它的形态发展得更加丰富多彩,事实就是如此。有的时候,几颗彗星的气尘尾发展成连续的一片,就像一把大扫帚倒挂在天上。这方面的著名例子是1975年发现的威斯特伐利亚彗星和1976年通过近日点的彗星。彗尾最多的彗星是分别出现在1825年和1744年的两颗大彗星。前者有五条在澳大利亚观测到的彗尾,后者有六条从地平线升起的彗尾。从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拍摄的1903年第三颗彗星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分辨出九条彗星尾巴。
彗星在靠近太阳时表面受热蒸发,而太阳有太阳辐射和太阳风,将蒸发的气体吹向背离太阳的方向,这就是慧尾。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运动的轨迹所形成的,这也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那是因为彗星运动的方向和地球所运动的方向是不同的。
彗星是太阳系中一个寒冷的小天体。当它离太阳足够近时,会显示出可见的彗发(稀薄、模糊、暂时的大气)和尾巴。这种现象是由于太阳辐射压力和太阳风对宇宙原子核的共同作用。一、离子尾是由于太阳的紫外线电离了彗星的物质,离子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完全指向与太阳相反的方向;二.尘尾是相对较大的颗粒在太阳光压力作用下形成的。尘埃尾和离子尾指向稍微不同的方向。彗星的形状不一样。1744年出现的谢所彗星,有六条尾巴。它横跨天空,展开44度,就像一个大风扇;1976年3月初,在中国东部看到一颗彗星,尾巴白得像孔雀开屏,从海南岛到黑龙江都能看到。说到彗星的大小,太阳系中没有一颗行星能与大彗星相提并论。著名的哈雷彗星有一个直径57万公里的彗差。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彗星直径为185万公里。至于尾巴的长度,最大的从头到尾几亿公里。
彗星尾巴其实是彗星进入地球大气层空间后,与地球大气剧烈摩擦所产生的火焰。而有些彗星之所以出现两条尾巴,是因为彗星的形状差异。
彗星为什么会拖着小尾巴?尾巴的成分是什么?
有时,我们在夜里凝视着天上的情况下,会见到一种漂亮的星体。它托着细细长长“尾巴”在夜空掠过,就好像一个小仙女在天上航行一样,它便是彗星,当作宇宙空间中最漂亮的星体!
彗星,是进到太阳系行星内色度和样子会随日距转变而转变的绕日健身运动的星体,呈云雾缭绕状的与众不同容貌。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一部分构成,在其中慧核的关键构成物质是冰物质!
古时候,彗星也被变成丧门星,一直被视作不祥之兆的预兆,会给大家产生灾难。这类观念不断了数千年之久,了解近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专家才为彗星鸣不平:彗星归属于太阳系行星的一种,有一些彗星会规律性紧紧围绕太阳光运行!
彗星怎么会有细细长长“尾巴”呢?
事实上,彗星远比大家观察到的要小,其固态一部分跟行星类似尺寸!我们知道,彗星的慧核关键是由冰物质构成的,当彗星贴近行星时,因为遭受太阳温度的危害,彗星的物质就会被提升,在冰核周边产生一层若隐若现的构造,这层构造便是慧发。
于此同时,还会继续产生由一条较稀的物质组成的彗尾,因为彗星是由冷冻着的各种各样残渣、浮尘构成的,在避开太阳时,它仅仅个云雾缭绕状的小色斑;而在靠近太阳时,因凝结体的挥发、汽化、膨胀、喷涌,它就造成了彗尾.彗尾容积巨大,能长达上亿千米.它形状各异,有的还不仅一条,一般总向背驰太阳光的方位拓宽,且越靠近太阳彗尾就越长。
彗星的“尾巴”较长,能够 做到上千万公里,最多能够 做到上亿公里!远比慧核自身要大很多。而这经常的“尾巴”宣布彗星的标示,也是彗星被称作丧门星的缘故!
并且,彗星的“尾巴”不限于一条,有一些彗星就有着两根“尾巴”,比如美的-劳申伯彗星。事实上,被太阳风吹出的不仅是气体,也有铝硅酸盐和其他一些平稳的物质,但这种物质的相对密度比气体要高许多 ,因此并不会被太阳风吹出各种形状。
太阳会被这种物质反射面呈淡黄色或是鲜红色,这种物质也会产生另一种彗尾,而且这种浮尘产生的彗尾非常容易瓦解成几个,但生物学家并未这种彗尾瓦解的缘故!
彗星尽管漂亮,但使用寿命并不长期,每每彗星历经太阳光周边的情况下,其冰物质就会接到太阳光高温的危害进而挥发肇事逃逸,彗星也会因而逐渐瓦解。假如这一彗星是由气体构成的,则很可能会被太阳光挥发消退!
之所以会出现小尾巴,是因为彗星离太阳的距离比较大,所以受到了高温的影响,出现了这样的小尾巴。而尾巴的成分一般都是冰块儿,在遇到太阳的时候进行了挥发。
这是因为彗星在靠近太阳时表面受热蒸发,而太阳有辐射和太阳风,将蒸发的气体吹向背离太阳的方向,所以看起来拖着一个尾巴。彗星的尾巴成分主要是被太阳照射受热后自身喷发的尘埃和冰渣,还有一部分是被电离形成的离子尾。
因为彗星是由冰物质组成的,所以彗星在绕太阳运行的时候会受到太阳高温的影响,冰物质得到了升华,所以会形成彗星的小尾巴,彗星的尾巴是由各种的杂质以及尘埃组成的。
彗星拖着小尾巴,是因为它在高速运动中,由于不断掉下来的碎石和尘埃形成的。尾巴的成分是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
彗星的慧尾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风是彗星产生彗尾的主要作用力。所谓太阳风就是太阳向外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的平均速度是每秒300~500千米,对彗星造成强大的推斥力。太阳辐射及太阳风就是促成彗尾形成的两股原动力,所以彗尾要在彗星接近太阳时才出现,彗尾的方向永远背向太阳。当轨道偏心率极大的彗星向太阳靠近时,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将彗发物质吹走,形成背光的彗尾;当彗星向离开太阳的方向运动时,彗发和彗尾收缩。彗星每靠近太阳一次,就失掉相当大数量的质量,相当于彗星质量的0.1%到1%。显而易见,短周期彗星的生命时期是短暂的。彗核表面物质在接近太阳时不断转变为彗发和彗尾,被太阳风吹散到太空
慧尾一般要在慧星距离太阳3亿多千米时,才产生出来,和慧发差不多同时产生。这是太阳风的作用。一般慧星的慧尾大多在1000万千米至1.5亿千米之间,特别长的慧星尾巴可超过3亿千米。1843年出现的一颗慧星,其慧尾长达3.2亿千米。大多数慧尾的宽度都在6000到8000千米之间,特别宽的,像1811年的大头慧星,它的尾巴宽达2400万千米。也有几个特别窄的,只有2000千米。1858年出现的著名的多拿提慧星有3种尾巴,它长达8800万千米,扫过半个天空,还出现几条细长的射线,慢慢地在天空中移动,人们看见它长达3个多月。多拿提慧星的周期约为2000年。
彗尾的方向总是背向太阳的方向
彗尾的长度随彗星离太阳的距离变小而增大
原因是因为太阳风(即从太阳上抛出的带电离子流)
是由于慧星在运动速度以每秒130千米的速度穿越银河系,不断脱落其表层的物质,便旋回到它的身后,从而在它身后形成一条尾巴。
慧星一般由头和尾组成。头的中心是慧核,慧核的外面包着慧发,慧发的外面再包着慧云。慧尾有直的,弯的,或者两种混合的。尾巴有1条,2条以致数条的。慧尾长短不一,最长的有几亿千米,有的慧星没有慧尾。
慧核是慧星的主要部分。它是固体,球形,含大量的冰,还有干冰,尘埃,甲烷,氨和少量的金属。因为冰最多,所以被人称作“肮脏的雪球”。这雪球差不多是整个慧星的重量,直径一般只有几千米,或10多千米,最大的不过100千米,最小的只有几百米。
慧尾一般要在慧星距离太阳3亿多千米时,才产生出来,和慧发差不多同时产生。这是太阳风的作用。一般慧星的慧尾大多在1000万千米至1.5亿千米之间,特别长的慧星尾巴可超过3亿千米。1843年出现的一颗慧星,其慧尾长达3.2亿千米。大多数慧尾的宽度都在6000到8000千米之间,特别宽的,像1811年的大头慧星,它的尾巴宽达2400万千米。也有几个特别窄的,只有2000千米,1858年出现的著名的多拿提慧星有3种尾巴,它长达8800万千米,扫过半个天空,还出现几条细长的射线,慢慢地在天空中移动,人们看见它长达3个多月。多拿提慧星的周期约为2000年。
慧星是一种自然现象,古人由于不了解它的成因,因此常常把它的出现与人间发生的某些事物对应起来加以解释
彗星原本就是一些星际间大量的微粒尘埃、冰块及冻结的氦气体,在澔翰且极微弱重力的空间中,凭藉著物质间彼此的重力吸引凝聚所组成,体积可想像成有如一座山的大小,密度很松散仿如从泥雪地中拾起的「脏雪球」。长期漫步在冰冷暗无天日的欧特云气中,也许大多数的这样小星体从太阳系刚形成没多久就已存在,况且长久以来未有酷热的造星运动和推挤的造山岩反应作用过程,所以它们可能保留著太阳系的行星形成初期的重要资料,或可称之为太阳系的考古宝库。当它们离开原居地而接近太阳的短短时日里,受到太阳强大重力和热、光的辐射等影响,骤然像似拨去其层层的外衣现出了彗星内部不规则的构造。大致上而言,一颗够大的彗星体可分辨出有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份。在彗星的头端是坚硬的彗核,其与一般小行星体一样地是由岩石块组成,可能是同一时期所形成的产物,所以彗核的成份令天文学家感到特别有兴趣探讨。在彗核外是众多从彗核气孔受热喷出的细长如发的气体柱,称之为「彗发」。许多图片所呈现出彗发宽广的大小约为彗核的上千倍,直径可达百万公里以上[约为近十倍地球直径],其实我们目视所见的彗星明亮区域,就是这一部份由彗核内分子结构化成原子与离子的喷流物组成的彗发。目前已知一些彗发是由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氧、硫、碳及微尘等离子混合所组成的。在彗发的后面,明显地可区分出散留彗星轨道上而反射出太阳光的弯曲且显宽厚之「微灰尘」尾巴,以及在彗星背向阳光方向而被太阳辐射压和太阳风磁力所推离的笔直、细长之「离子」尾巴。通常彗尾可达一亿公里的巨观长度[已近地球至太阳的距离,或称为一个「天文单位」]。
太阳风是彗星产生彗尾的主要作用力。所谓太阳风就是太阳向外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的平均速度是每秒300~500千米,对彗星造成强大的推斥力。太阳辐射及太阳风就是促成彗尾形成的两股原动力,所以彗尾要在彗星接近太阳时才出现,彗尾的方向永远背向太阳。当轨道偏心率极大的彗星向太阳靠近时,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将彗发物质吹走,形成背光的彗尾;当彗星向离开太阳的方向运动时,彗发和彗尾收缩。彗星每靠近太阳一次,就失掉相当大数量的质量,相当于彗星质量的0.1%到1%。显而易见,短周期彗星的生命时期是短暂的。彗核表面物质在接近太阳时不断转变为彗发和彗尾,被太阳风吹散到太空
慧尾一般要在慧星距离太阳3亿多千米时,才产生出来,和慧发差不多同时产生。这是太阳风的作用。一般慧星的慧尾大多在1000万千米至1.5亿千米之间,特别长的慧星尾巴可超过3亿千米。1843年出现的一颗慧星,其慧尾长达3.2亿千米。大多数慧尾的宽度都在6000到8000千米之间,特别宽的,像1811年的大头慧星,它的尾巴宽达2400万千米。也有几个特别窄的,只有2000千米。1858年出现的著名的多拿提慧星有3种尾巴,它长达8800万千米,扫过半个天空,还出现几条细长的射线,慢慢地在天空中移动,人们看见它长达3个多月。多拿提慧星的周期约为2000年。
彗尾的方向总是背向太阳的方向
彗尾的长度随彗星离太阳的距离变小而增大
原因是因为太阳风(即从太阳上抛出的带电离子流)
回答者:spira - 试用期 一级 4-14 17:14
因为速度太快,所以光也就被拉开了
回答者:小鸡也下蛋 - 试用期 一级 4-14 17:16
彗星原本就是一些星际间大量的微粒尘埃、冰块及冻结的氦气体,在澔翰且极微弱重力的空间中,凭藉著物质间彼此的重力吸引凝聚所组成,体积可想像成有如一座山的大小,密度很松散仿如从泥雪地中拾起的「脏雪球」。长期漫步在冰冷暗无天日的欧特云气中,也许大多数的这样小星体从太阳系刚形成没多久就已存在,况且长久以来未有酷热的造星运动和推挤的造山岩反应作用过程,所以它们可能保留著太阳系的行星形成初期的重要资料,或可称之为太阳系的考古宝库。当它们离开原居地而接近太阳的短短时日里,受到太阳强大重力和热、光的辐射等影响,骤然像似拨去其层层的外衣现出了彗星内部不规则的构造。大致上而言,一颗够大的彗星体可分辨出有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份。在彗星的头端是坚硬的彗核,其与一般小行星体一样地是由岩石块组成,可能是同一时期所形成的产物,所以彗核的成份令天文学家感到特别有兴趣探讨。在彗核外是众多从彗核气孔受热喷出的细长如发的气体柱,称之为「彗发」。许多图片所呈现出彗发宽广的大小约为彗核的上千倍,直径可达百万公里以上〔约为近十倍地球直径〕,其实我们目视所见的彗星明亮区域,就是这一部份由彗核内分子结构化成原子与离子的喷流物组成的彗发。目前已知一些彗发是由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氧、硫、碳及微尘等离子混合所组成的。在彗发的后面,明显地可区分出散留彗星轨道上而反射出太阳光的弯曲且显宽厚之「微灰尘」尾巴,以及在彗星背向阳光方向而被太阳辐射压和太阳风磁力所推离的笔直、细长之「离子」尾巴。通常彗尾可达一亿公里的巨观长度〔已近地球至太阳的距离,或称为一个「天文单位」〕。
彗星是陨落的划过大气层时产生光热的星体。
彗星的尾巴是由于彗星散落下的小碎块燃烧形成的。
请解释一下彗尾形成的原因 谢拉 !^_^
分类: 理工学科
解析:
究竟彗尾是怎样形成呢?17世纪时,牛顿提出机械理论,假设彗尾是由物质构造来说明它的形状,认为彗尾是由于光的斥力作用,以致彗头流出物质而形成。之后有不少科学家如奥耳贝斯(Olbers)、白塞耳(Bessel)、巴蒲(Pape)及温内克(Winnecke)都研究太阳斥力与彗星的问题。直到理论物理进一步发展,才发现一种由太阳光施于彗星的作用,就是太阳辐射压力。
原来太阳辐射(包括可见光和其他电磁波)照射在物体上面,其入射方向会产生一种压力;这压力按光的强度增加,并与物体垂直于光的面积成正比。这个压力对于普通大小的物体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完全反光的物体放在大气以外的日光下,其1平方米的面积所随的辐射压力有0.001克;而对于完全吸光的物体,这数字还要减半,可见这力的薄弱。但对于极其微小的物体如尘粒、气体分子等,辐射压力就会特别明显,比起太阳的另一作用力——万有引力还要强。太阳的万有引力与日光斥力恰巧相反,但两种作用力皆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对于一般的物体,太阳引力占尽优势。可是对极微细的粒子,太阳斥力的作用为何竟凌驾太阳的吸力呢?
如要解释这点,我们可利用物体下坠的情况作比喻:两件物体的表面积不同,所随的空气阻力便不同,表面积愈大,所受阻力愈大,下坠之势愈慢。辐射压力对微小粒子的作用,与此类似,因为质粒愈小,表面积对于其重量便愈大。举例说明,假设一正方形物体,体积为1立方厘米,质量1克,表面积则是6平方厘米;如从中切开,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则质量每个是0.5克,而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则为4平方厘米,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总和为8平方厘米,比本来的整体表面积相对量就愈来愈大,因此微小粒子的表面积相对质量面言就很大,所随的斥力就极显著:只要质点的直径等于1微米,太阳斥力与引力便得到均势;质点再小一点,太阳斥力便大于引力。因此,太阳辐射压力就成为推斥彗星的一种作用力。
自发现太阳辐射对彗星的推斥力后,不少科学家都应用太阳辐射压力来解释彗尾,可惜结果并不圆满,他们不能解释何以Ⅰ型彗尾的加速度那么高。引起这个问题的就是1980年出现的莫尔豪斯彗星(Morechouse’s Comet),它竟抛射出速度达每秒30千米的物质,此点并不能应用太阳辐射压力来解释。直至发现了太阳风(solar wind)才找到合理的答案。
何谓太阳风呢?根据火箭及人造卫星的探测,发现太阳除不断发出光与无线电波等辐射外,还抛出大量的带电微粒。这些微粒包括由太阳大耀斑区抛出的快速微粒流、太阳碰区抛出的慢速微粒流及由日冕向太阳四周膨胀的等离子体,它们统称微粒辐射。由于太阳作用于日冕气体上的吸引力不能平衡微粒辐射的压力,因此日冕不可能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稳定地向外膨胀。热电离气体粒子不断地从太阳向外流出,形成太阳四周释出的连续微粒流。由于微粒流好像是从太阳不停地向外吹出的风,所以称为太阳风。太阳风的平均速度是每秒300~500千米,对彗星造成强大的推斥力,而彗尾的高加速度亦得以解释。太阳辐射及太阳风就是促成彗尾形成的两股原动力,故此彗尾要接近太阳时才出现,但却永远背向太阳(见下表)。
形 态
组 成
抛出质点速度
所受太阳斥力
与引力之比
斥力:引力
Ⅰ型
又叫离子彗尾或气体彗尾
长、直
和其他电离分子组成,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和氮的稀薄气体
3—10km/s
18—100倍
太阳风的强大斥力作用于彗星中的离子而形成,因含离子发射线而呈蓝色
Ⅱ型
阔而弯
直径为0.0001厘米的微尘及未经电离的分子组成
1—2km/s
0.5—2.2倍太阳的辐射压力推斥微尘形成,呈微黄色
Ⅲ型
短、弯曲程度最大
组成与Ⅱ型同,但弯曲程度较大
0.3—0.6km/s
0.1—0.3倍
(同Ⅱ型)
我们看到彗星总是拖着长长的尾巴。那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彗星的主体是彗核。彗星的质量大多集中于彗核。而当彗核靠近太阳时,就会受太阳热的烘烤,从而被太阳热蒸发出气体及尘埃。这些气体及尘埃全包在彗核的外面形成彗发。当它进一步靠近太阳时,因为太阳光的热量以及压力增大,就会把彗发中的气体以及尘埃推向后方,从而形成一条状形像扫帚一样的尾巴——彗尾。彗星越靠近太阳,彗尾就会越长,通常有5000万千米~2亿千米,最长的可以达到3.5亿千米。彗尾总是背着太阳。
彗星把人类恐吓了许多年代。偶尔,天空中会莫明其妙
地出现一颗彗星。它的形状和其他任何天体都不相同。它模
模糊糊,轮廓并不清晰,而且还拖着一个不甚分明的尾巴。
在某些富于想象的人看来,这个尾巴很象是一个哭泣着的妇
女的散乱头发(“彗星”一词就是从拉丁文的“头发”一词
变来的),因此,人们认为它预示着大难将临。
到了十八世纪,人们终于确认出,某些彗星在固定的轨
道上绕着太阳转动,不过,这些轨道一般都是非常扁长的。
当彗星在轨道的远端时,人们看不到它们。只有当它们位于
近端时——这在几十年中才有一次(也许是上百或上千年)
——它们才成为可以看见的天体。
1950年,一位名叫奥尔特的荷兰天文学家提出,有
一团巨大的星云,其中可能包含着几十亿颗小行星,在距离
太阳一光年或甚至更远的地方运行。它们比冥王星这颗最远
的行星还要远一千倍,而且,尽管它们为数甚众,我们却全
然看不见它们。每隔那么一段时间,可能在邻近恒星的引力
作用下,一些小行星在轨道上的运动会放慢下来,并开始朝
太阳的方向落下。偶尔会有某个小行星深深地钻进太阳系的
内部,在离太阳几百万公里的近处翱翔,自此之后,它就将
保持自己的新轨道,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彗星。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勒也提出,彗星主要
是由低沸点的物质(如氨和甲烷)构成的,同时也包含有细
碎的石砾。这团彗星云在远离太阳的时候,氨、甲烷和其他
物质都凝固成为坚硬的“冰块”。
这种冰冷的彗星结构,在外层空间迅速运行时是稳定的。
但是,一旦它们慢了下来,向太阳靠近时,又会出现什么情
况呢?当它进入太阳系内层时,会从太阳接受到越来越多的
热量,使得冰块开始变成蒸汽,原先被凝在冰块表层的石砾
颗粒得到了自由,结果,彗星的核心就被一团尘埃和蒸汽所
形成的云雾包围起来。越靠近太阳,这团云雾就越稠密。
太阳朝四面八方刮着太阳风——一种向外奔涌的亚原子
粒子云。太阳风对彗星有一股作用力,这种力超过了彗星本
身的微弱引力,彗星内的尘雾云就开始被太阳风吹出来,向
背离太阳的方向伸展。随着彗星接近太阳,太阳风加强了,
尘雾云就成了背离太阳方向的一条长尾。离太阳越近,尾巴
就越长,然而,这种尾巴是由极其稀薄的分散物质构成的。
自然,彗星一旦进入太阳系的内层空间,就不会长期存
在下去。每靠近太阳一次,就造成一次物质损失。这样,转
了几十次以后,彗星就变成了很小的石头核,或者干脆碎裂
成小陨石团。有一些这样的陨石团正在确定的轨道上围绕太
阳运行。当它们在地球的大气层里穿过时,就会出现壮观的
“流星雨”。这些流星雨无疑是彗星的遗骸。
文章标题: 哪些因素会影响彗星尾巴的形成过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