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成语「司空见惯」的由来是什么

时间: 2023-04-21 18:01:1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成语「司空见惯」的由来是什么

司空见惯的由来 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

1、司空见惯成语的由来典故

语出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2、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九:禹锡赴吴台,扬州大司马杜公鸿渐,开宴命妓待酒,禹锡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3、司空见惯,汉语成语,拼音为sī kōng jiàn guàn,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出自《本事诗·情感》。

司空见惯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历史典故?

“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了,意思就是说见得很多,因此不足为奇,感觉非常寻常。但是这个成语的来历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清楚,这个成语中有一个在古代经常出现的词“司空”,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后来也演变成了一个姓。那么这个成语和司空这种官职是有什么关系吗?司空见惯的来历究竟是什么,这个成语背后又和什么样的人有关系呢?司空见惯在古代又是指的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司空见惯的意思

司空见惯,汉语成语,拼音为sī kōng jiàn guàn,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出自《本事诗·情感》。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语出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李绅,曾任司空一职)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席上赋诗曰: ‘䰀鬌(woduo)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九:“禹锡赴吴台,扬州大司马杜公鸿渐,开宴命妓待酒,禹锡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2、司空见惯的历史典故

作为成语,司空见惯的出生年代并不是久远,最早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之手。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释褐为太子校书。杜佑以淮南节度使兼任徐泗濠节时度,招刘禹锡为掌书记。后随杜佑回扬州,居幕期间代杜佑撰表状甚多。贞元十八年(802年),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迁监察御史。当时,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后,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唐顺宗信任进入中枢。刘禹锡因与王叔文相善,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一同推动“永贞革新”。但是,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唐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改革很快宣告失败。

其后,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近十年,于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816年),刘禹锡创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其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写玄都观里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长安的时候还根本没有,离别长安十年后新栽的桃树长大开花了,实则是讽刺他们去国十年期间上位的新权贵。

刚刚回归京城的刘禹锡,因为逞一时的口舌之快,结果又得罪了当权者,结果再次遭贬,这次是被贬到更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才改为生存环境较播州稍好的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此后,刘禹锡在连州待了近五年,因母丧才得以离开连州。

丁忧三年期满后,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又三年,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两年后,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

其时,有一个曾在朝中担任过司空的李大人,因仰慕刘禹锡的诗名,邀请他饮酒,并拉来几个歌姬歌舞助兴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即兴创作了一首诗七言诗——《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诗中的司空,指的是古代一种官职。司空,这个官职在西周时期就存在了,那时候司空是朝廷中的“三公六卿”的成员,官职还是比较大的。到了唐代司空的官职位居正一品,算是三公之列了,官职也相当高。唐代时的尚书,也俗称司空。刘诗的意思,就是指惯于享受、天天灯红酒绿的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刘于席上赋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赠李司空妓》中的李司空,在历史上也是位家喻户晓的名人——李绅。李绅,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唐高宗时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

李绅之所以能被人记住,是因为他的两首诗《悯农二首》。《悯农二首》中的其二最为有名,大家都能出口成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也正是因为《悯农二首》的流传,李绅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美称。但是,这位“悯农诗人”功成名就之后,生活却极其铺张、奢华,不仅家中歌女成队,据说,吃鸡子只吃鸡舌,所以,李大人的一顿饭,光一盘烧鸡舌,就得费鸡无数。有时候,不忘初心,真的很难。

刘禹锡吟完一首《赠李司空》,李绅表现得非常大方,直接将歌姬送给刘诗人了!

3、李绅滥施霪威

野史中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他同一时代的众多文人皆对其嗤之以鼻。

只是生活奢侈,倒无可指摘,但他发迹后爱耍权威,无情无义就是人品低劣了。《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做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还有一个姓崔的巡官,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刚在旅馆住下,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李绅问那个家仆是干什么的,家仆说:“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说:“过去我曾认识你,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来相见?”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打了二十杖。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时,吓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声。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李绅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绅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不必报来。”

司空见惯的典故

1、司空指古代官职,主管建设,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后来转变为监察官,相当于现在检察院的总检察长。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现在用“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2、这个成语来自刘禹锡的诗《赠李司空妓》

语出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李绅,曾任司空一职)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刘于席上赋诗曰: '䰀鬌(woduo)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李因以妓赠之。"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九:"禹锡赴吴台,扬州大司马杜公鸿渐,开宴命妓待酒,禹锡诗曰:'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司空见惯的成语由来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他的名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闻名,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来在席上作陪。在饮酒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等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这是一句很常用的成语,但有很多人仍会把它错用,因为寻常的事情,如果是发生的很自然,便不可以引用这句成语。如早晨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出来,到黄昏的时候,太阳便在西方没落,这样便不能说“司空见惯”。有些事情发生的很偶然,而又常常会听到的,比方在大都市街道上夹往的车辆,平常都是很安全地来往着,但很多时候,常会发生意外,不是辗伤了人,便是碰伤了车,这样的事情,我们看多了,则用“司空见惯”四字便恰当了。

成语: 司空惯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司空惯见 成语简解

编号 : 2912

成语 : 司空惯见

注音 : ㄙ ㄎㄨㄥ ㄍㄨㄢˋ ㄐ|ㄢˋ

汉语拼音 : sī kōng guàn jiàn

参考词语 : 司空见惯

释义 : 义参「司空见惯」。见「司空见惯」条。

Emoji符号 : 惯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司空惯见”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司空见惯」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司空见惯」这句成语,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关。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好友,两人都因宰相王叔文的牵连被贬官。之后,刘禹锡的仕途就相当的乖舛,屡经波折后,好不容易才在唐文宗太和二年回到朝廷担任主客郎中的官。「司空见惯」的故事,大概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当时京城有位曾经担任过司空的李绅,也喜爱诗歌,因为久仰刘禹锡的才名,所以特别在自家摆设盛宴款待他。席中,还安排一位年轻貌美的歌妓表演。刘禹锡看到李绅随手一摆,就是这么盛大的场面,想必早已见惯了,不禁为自己乖舛遭遇,感到非常悲伤。刘氏曾经在江南担任过刺史,所以诗中自称为「 江南刺史 」。后来从这段故事摘出「司空见惯」这句成语,用来比喻经常常看到,不足为奇的意思。

典源 : 此处所列为「司空见惯」之典源,提供参考。#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据《历代诗话续编》引)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绅1>罢镇在京,慕刘2>名,尝邀至第3>中,厚设饮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刘于座上赋诗曰:「鬌4>梳头宫样□5>,春风一曲杜韦娘6>。司空7>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8>肠。」李因以妓赠之。 〔注解〕 (1)李绅:李绅(?∼西元846),字公垂,唐无锡人。元和年间进士,穆宗时任命为户部侍郎,武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善作诗歌,为人短小精悍,有「短李」之称。 (2)刘:刘禹锡(西元772∼846),字梦得,唐彭城人。贞元九年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因与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时,曾为太子宾客,故亦称刘宾客。刘氏擅长诗文,与白居易为好友,诗名相若。 (3)第:古时指王公大臣或富贵人家的住宅。 (4)鬌:形容头发乌黑亮丽。,音ㄨㄛˇ。鬌,音ㄉㄨㄛˇ。 (5)宫样□:皇宫中流行的□粉。 此指□扮艳丽出色。 (6)杜韦娘:唐代名歌妓。此处借指在座的妙妓。 (7)司空:官名。周时有冬官大司空,为六卿之一,掌水土营建之事。秦无司空,置御史大夫,汉初沿置,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多有更名,或称御史大夫,或称司空,至明始废。隋唐时设六部,通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此处借指李绅。 (8)断尽江南刺史肠:刺史,秦时始设刺史以监督各郡,汉时掌一州军政大权,隋以后为一州之行政长官,元明以后始废,清代时为知州的尊称。此处「 江南刺史 」为刘禹锡自称。断肠,很伤心的意思。 〔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中山悔》

书证 : 01.元.陆文圭〈水龙吟.燕芹香老春深〉词 :「冉冉年光,悠悠时事,不如沉醉。更韦娘一曲,司空惯见,也应回睇。」

成语接龙

“见”字开头的成语

见异思迁

见猎心喜

见利忘义

见仁见智

见义勇为

见笑大方

见景生情

见惯司空

见仁见知

见异而迁

见义勇发

见利背恩

见义勇往

见利忘害

见义敢为

见少怪多

见义喜为

见噎废食

“司”字开头的成语

司空见惯

司空惯见

司空经惯

司空眼惯

“见”字结尾的成语

一孔之见

图穷匕见

百闻不如一见

井蛙之见

捉衿肘见

千闻不如一见

寡闻少见

捉襟肘见

有目共见

传闻不如亲见

一隙之见

司空惯见

仁智之见

寡闻陋见

肝胆相见

肘捉衿见

耳闻不如眼见

掣襟肘见

有眼共见

骇人闻见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司空惯见”分成的单字详解:

司, 空, 惯, 见。

文章标题: 成语「司空见惯」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8952.html
文章标签:司空见惯  由来  成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