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发展和得失
对知识未开化的大众施以“启蒙”教育,是传统社会建构理想秩序的重要思路和途径。不过,笔者这里所讨论的启蒙则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重要抉择关头发生的“历史事件”。福柯在讨论“什么是启蒙”的问题时,除强调康德提出的理性和批判性等特征外,还根据欧洲的发展史提醒读者:“我们决不应该忘记启蒙是一个事件,或者一组事件和复杂的历史过程,它处于欧洲社会发展中的特定时刻。因此,它包括社会转型的因素,政治体制的类型,知识的形式,实践和知识的合理化的方案,技术的变化,所有这些是非常难于用一个字来总结的。”[1]“非常难于用一个字来总结”的启蒙概念,非常合适用来分析发生在近代中国的启蒙“事件”。发生在内忧外患交织这一“特定时刻”的中国启蒙运动,其复杂性较之欧洲启蒙运动有过之而无不及。以“新民”、“新文化”相号召的思想启蒙运动自始至终都受着政治目标的制约;启蒙凭借的思想资源绝不限于“新学”,而是以某些“遗献思想”为“原动力”;启蒙运动的主客体则一直不甚清晰,不论是大众还是精英,事实上都被列入被启蒙者的行列。
一
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中国近代启蒙运动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那时,由“千年未遇之变局”激发的危机意识已经在社会上弥散开来。在探求应对危机办法的过程中,启蒙运动的一些构成因素在逐步积累,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不仅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西方的“知识的形式”等,也对其“政治体制的类型”、“社会转型的因素”有所期待。在启蒙因素的累积过程中,“批判”的“必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并最终促成了一场旨在批判和改造国民性的“新民”运动。有学者在研究事件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观念时,曾提出和运用过“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这样的分析概念,认为导致普遍观念改变的不是社会事实本身,而是那些在观念系统中有明确定位的且与人们的普遍价值不可分离的“观念史图像中的事件”。[2]借用这一概念我们会发现,“新民”之所以在当时的知识界成为相当普遍的观念和要求,实际上与诸如中日甲午战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政治的和社会的事件在人们观念中的定位或“图像”有关。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关注中国社会变革的人们,曾强烈地呼吁“在上者”提升“民”的社会地位,希望民能与君“共主”国政。但90年代以后发生的众多政治事件却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图像”。移植“西洋至美之制,以富以强之机”的洋务新政,在一些批评者的观念中是一个暴露“民智既不足以与之,而民力民德又弗足以举其事”的令人惋惜的“事件”。泱泱中华帝国的孱弱无力状,刻在人们观念中的也是一幅“民力已苶,民智已卑,民德已薄故也”[3]的“图像”。义和团运动加深了这类“图像”的色彩,在这场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就有人发表文章称:“团匪之乱,固非独国家之害,实我四万万人切肤之灾也。夫彼之毁人租界,杀人人民,戕人公使,诚快彼排外之野心矣。然使外人日骂我为野蛮,日辱我为犷种,我四万万人遂无颜复对外人。”[4]不仅在改良派的笔下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令人“伤心”的事件,即使是在肯定义和团爱国精神的革命派那里,它也难与愚昧脱离干系:“夫义和团本为自立自主自由之绝大质点、绝大机关,独惜其智识未开,不思划除国内之虐政,不度得不量力而遽与外人为难,为可慨耳。”[5]“这义和团心思是很到的,却有几件大大的不好处,不操切实本领,靠著那邪术。”[6]在思想家们的观念“图像”中,义和团运动多半是暴露“其思想极下,其战斗极私”[7]的愚昧“事件”。
正是这些“图像”事件为发动一场“新民”运动提供了历史依据。既然“愚民”使整个国家陷入混乱或使改革难以奏效,那么,变革中国的思路就必须作调整,即由变革制度转变为改造操纵制度的人。在这方面梁启超最具代表性,戊戌变法时期他强调的是:“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8]而上述那些愚民误国的“图像事件”则改变了他的看法,使其相信:“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9](P2)“故今日欲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欲实行民族主义于中国,舍新民未由。”[9](P4-5)这里,“新民”作为文化运动较“变官制”这样的政治运动,在重心上有了明显的不同,它的推进必然会使启蒙运动的批判性和理性特征彰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兑现祛除国民蒙昧的初衷。但由于“新民”的诉求是因受到政治“图像事件”的刺激而提出的,因此,它的最终目标指向仍然是“新国家”。
除在启蒙的主题中蕴涵着政治的因素或目标外,也有一些思想家明确表达了欲以革命之手段达成启蒙目的的意愿。邹容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他说:“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革命也……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善良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10]和邹容结为忘年之交的学术大师章炳麟,在《驳康有为书》中也称:“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11]在他们的论证中,革命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能使广大民众“脱去数千年之奴隶性质”,成为“有权利”、“有责任”、“喜自由”、“言平等”、“尚独立”的国民。如果说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选择的是以“新民”为途径实现“新国家”目标的话,那么,革命派选择的就是以“革命”为手段实现“新民”之目的。“新民”与“新国家”不论孰为手段孰为目的,都彼此难分,交织在启蒙的思想主题和历史过程之中。
“五四”是中国近代启蒙运动最具典型性的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曾非常自觉地与政治拉开距离,希望搞一场完全意义上的思想启蒙。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杂志时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胡适在1917年回国时承诺“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但是,与梁启超等人发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新民”运动时的情形相似,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也是由其观念中的辛亥革命“图像事件”促成的。在他们的观念中,辛亥革命之所以没有建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是因为思想文化的变革未能跟上政治的变革。基于这幅思想变革与政治变革失衡的“图像”,他们尝试着通过搞一场改造人们旧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以为民主共和制培育合格的运用者。
作为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所留缺憾的一次“补课”,新文化运动不可能成为其发动者所想像的那种与政治无关的独立的文化运动。一俟环境有变,内置于运动主题之中的政治因素就会突显出来。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诸如“西方没落”、“科学破产”、“公理战胜不了强权”等口号广为流传时,先是有类似“政治思想学说,亦重要思想学说之一”等为政治思想启蒙进行辩解的言论传播,继之则是公开的“批评时政”,或发表“政治导言”,再有就是把“谈政治”的重心明显地偏向如何发动“政治运动”以“建设劳动阶级(生产阶级)的国家”这一“现代社会第一需要”上。[12](P371)
在中国社会被迫进入转型期发生的启蒙运动,必须考虑如何认识和融入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体系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任何致力于使民众觉悟到民族国家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个体与国家间关系的运动或事件,都应归之于启蒙的历史范畴。五四时期发生的拒签和约、抵制日货、学生罢课、市民罢市等一系列运动,不仅极大地强化了近代以来几乎为所有的启蒙思想家一致呼吁确立的民族和国家意识,也使“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心”以及敢于挑战强权的“冒险”“进取”等“新民”品格得以展现和升华。所以,“五四运动帮助文艺复兴,从前是限于《新青年》、《新潮》几个刊物,以后就变成一个全国的运动”[13]。“新文化之胚胎虽在五四之前,而文化之进步却在五四之后。”[14]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彼此激荡,共同演绎了这起“启蒙事件”。
二
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中国的启蒙运动不仅是在西化的刺激下发生的,也是以近世西学的基本价值为准则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5]这样的历史过程和事实为中国的启蒙者提供了奉行西学的理据,使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宣称:“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德、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12](P242-243)在启蒙思想家们为运动提供的一般性原则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西学的影响。如梁启超为“新民”确定的“大纲小目”①,陈独秀为青年提供的“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的六条准则。②在他们的辨识中,所谓“适于今世之争存”的观念,就是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逐渐形成或奉为准则的思想。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事实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启蒙运动是一个完全脱离了自身逻辑的历史事件,实际的情形是,在欧洲启蒙精神的影响下,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思想价值被重新发现,并成为促进近代启蒙运动生发的重要动力来源。梁启超在1923年曾言:“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变迁,虽波澜一日比一日壮阔,内容一日比一日复杂,而最初的原动力,我敢用一句话来包举他,是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16]由于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还没有进到冲决中世纪罗网的历史关头,故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残明”思想家“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17](P3),未能激荡成一场具有现代特质的启蒙运动。但当启蒙运动在近代的“特定时刻”孕育发生时,这些“遗献思想”便成为它的“原动力”。
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在讨论启蒙运动时曾指出,每当人们把科学和理性“视其为给予个人和社会生活以规律的法则之本源”时,“传统就要遭到批判”。[18]在中国的那些赞誉科学和理性的思想家看来,该遭到批判的传统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的影响分不开,因此,所谓启蒙或反传统,实质上意味着对儒学价值的重新评估。“残明遗献思想”之所以被当作启蒙的“原动力”,就是因为在启蒙者的眼中它们具有挑战传统儒学的思想特征。以清代哲学家戴震为例,梁启超在评论他的《孟子字义疏证》时,不仅赞美其“字字精粹”,而且直截了当地指出,作者“欲以‘情感哲学’代‘理性哲学’”,“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之思潮之本质绝相类”。梁认为戴的哲学立脚点,“真可称二千年一大翻案。其论尊卑顺逆一段,实以平等精神,作伦理学上一大革命”[17](P30-31)。胡适在花了近两年时间写成的《戴东原的哲学》中,也表达了与梁启超相似的看法,认为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大有老实不客气要建立一种新哲学之意”,其思想特色就是“对这种不近人情的道学,提出大声的抗议”。[19](P284-285)作为一个鼓吹科学方法和精神万能的科学主义者,胡适以欣赏的口吻指出:“戴氏的人生观,总括一句话,只是要人用科学家求知求理的态度与方法来应付人生问题。”[19](P279)显然,在梁、胡的笔下,极具科学家禀赋的戴震是一位敢于对旧哲学进行“翻案”或意在建立“新哲学”的典范,从他的思想中不难发现探索人性解放的思想资源,其为现今启蒙者师应是当之无愧。
为打破儒学禁锢,启蒙思想家在复活“残明遗献思想”的同时,还努力从非儒学派中挖掘可以挑战儒学权威的思想成分。援诸子学和佛学重新估定儒学价值,在启蒙过程中是一种颇为流行的学术风气。“到了最近世,如孙诒让、章炳麟诸君,竟都用全副精力发明子学。于是从前作为经学附属品的诸子学,到此时代,竟成专门学。一般普通学者崇拜子书,也往往过于儒书。”[20]章太炎的《尊荀》、《儒兵》、《独圣》等文,藉对诸子与儒家长短得失的比较,赋予子学以独立的学术形态,从而一方面使子学从经学附庸的地位摆脱出来,同时也降低了儒学的独尊地位。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章氏之论孔子与儒家思想,则是持之与佛老及西方相比较,而加以评论,而恒归到减损贬低孔子思想之地位之目的。”[21]五四时期的陈独秀,在表达其欲冲决儒学正统地位的基本立场时也借鉴了传统中的非儒家思想资源:“墨氏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人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奈何为孔孟所不容耶?”[12](P252)
从子学、佛学或儒学内部的非正统思想中挖掘具有启蒙价值的思想成分,是启蒙者引以为己任的使命。他们的这种自觉,受制于启蒙任务繁重而可凭借的思想资源短缺所造成的困境。中国的危局是由内忧外患多重因素造成的,它规定了因应危局时必须动用古今中外的多种思想资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看到康有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的通达,[22]严复“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的广博,[23]以及孙中山对中学“因袭”、对西学“规抚”的睿智。西方民主政治在中国实验的屡屡受挫,不断地给启蒙者带来“无学之患”①的焦虑,也因此使“复活”中学的要求在一些启蒙思想家那里显得比引进西学更为紧迫。“求欧化而兼国粹可也,弃国粹而偏重欧化不可也。”[24]“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25]
中国的启蒙运动背负的使命是繁重的,由于普通大众既不谙“存我”的价值和意义,也对列国态势懵然不知,启蒙因而既要承担张扬个性、崇尚理性等关乎个体价值的任务,也要关切共同体存亡攸关的急务。在这种需求面前,单一的“西化”不仅难以为功,甚至有可能因对中学的冲击或援西学对传统的批判,使“保国、保种、保教”失却根基,同样地,单一的“复古”也不能因应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给中国带来的危机。立宪政治是启蒙者普遍认同的挽救中国的出路,它所需的公民必须具备诸如公德、自由、自立、独立、平等、权利等观念意识,而所有这些显然是无法从传统或没有西学参照的传统中获取的。可以这样说,若没有“复古”,启蒙就缺了根基;若没有“西化”,启蒙也许会迷失方向。为达成启蒙欲祛除人的蒙昧、鼓励人的反叛、运用人的理性并最终实现“新国家”的目标,各种思想资源都有被挖掘并派上用场的价值和意义。
三
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本质要求被梁启超直白地表达为“新民”。这里,“新”可作动词解,“民”可作名词解,前者是启蒙行为的主体,后者是客体。“新民”两字集中反映了启蒙者对自己所负使命的自觉。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一直身兼“师”与“官”双重角色,对大众施以教化是他们的基本社会职责。在因应千年未遇之变局给时人提出的挑战过程中,知识分子深切地感受到民众的愚昧无知是制约社会政治变革难以奏效的深层原因,由此刺激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希望通过发动一场运动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启蒙者那里,“民”通常是戊戌变法中那些没有血性、放弃责任的旁观者,是义和团运动中靠邪术、不靠本领的冥顽者,是鲁迅笔下神情麻木的看客,他们的愚昧非经启蒙者即知识精英的教化不足以祛除。
不过,由于启蒙运动中的“师”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教人读书识字或传输具体的知识,而是为引起“疗救的注意”必须“揭出病苦”的工作,即对国民性的批判。[26]这就使“师”与“学”的角色很容易出现混乱。“最病者,则通国之民不知公德为何物,爱国为何语,遂使泰西诸邦,群呼支那为苦力之国。”[27]“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贤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9](P2)“吾尝观中国之民,未尝不喟然而太息也!不论上下,不论贵贱,其不为奴隶者盖鲜!”[28]“举国之大,竟无一人不被人视为奴隶者,亦无一人不自居奴隶者。”[29]“中国人民简直是一盘散沙,一堆蠢物,人人怀着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30]“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得做人的价格,至多只是奴隶。”[31]在诸如此类为改造国民性赋予正当理由的议论中,接受改造的其实并非某类具体人群,而是“通国”的、“举国”的、“中国”的全体国民,确切地说是国民身上根深蒂固的劣根性。从逻辑上讲,传统知识分子行使教化时拥有的身份优越感在当今的启蒙者身上并不存在。启蒙者在行使启大众之蒙的职责时,也免不了要对自己下一番拷问工夫,启蒙在实质上也是启蒙者发动的一场自我改造运动。
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目标是使“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12](P9),但他“敬告”的对象则是知识“青年”,他希望经社会新鲜血液之青年人的首先觉醒,再由他们去唤醒更多的人们。这虽然是基于实际效果方面的策略安排,但无论如何,在对主客体的定位上,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民”运动是有所不同的,它从一开始就宣布了这是一场知识界的自我觉醒运动,或者说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向新一代的启蒙。从此后的情形看,“新青年”比“新民”的成效来得快,青年人不负重托,很快觉醒并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职责。“现在的中国是要再寂寞没有的,别人都不肯叫,只好我们叫叫,大家叫得醒了,有人大叫,就是我们的功劳,有人说我们是夜猫,其实当夜猫也是很好的;晚上别的叫声都沉静了,乐得有他叫叫,解解寂寞,况且夜猫可以叫醒了公鸡,公鸡可以叫明了天,天明就好了。”[32]甘愿做夜猫的新一代已然由老一代的启蒙对象成长为新的启蒙者,自觉肩负起将启蒙理念扩展到“于己身生死地位、意义,茫然未知”的民众中去的职责。[33]
新一代与其前辈相比,并不满足于仅仅在报章上讨论所谓新思想,而是试图把“许多已在其杂志上讨论过的问题带上街头”[34]。在他们看来,既然启蒙的对象是普通大众,那么直接进到民众中间面对面地向其传输新思想应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最恰当不过的方式。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种传播方式却给启蒙的基本格局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它在宣布民众并不认同其被启蒙者的身份的同时,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启蒙者的信心。中国的普通民众,早已习惯了远离政治的生活,除了像辛亥革命那样的结束皇帝统治的“变世道”事件可以引起他们的谈兴,或像罢工罢市之类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眼前生活的运动可以使其给予适度的关注外,至于文化运动,在他们的眼里那是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文化人”的运动。因此,面对启蒙者把知识带到街头的热情,他们反馈的只是冷漠。讲演者“虽然扯着旗帜,开着留声机,加劲地讲演起来,也不过招到几个小孩和几个妇人罢了。讲不到两个人,他们觉得没有趣味,也就渐渐引去。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不‘偃旗息鼓’,‘宣告闭幕’啦。”有时候,一看招不起多少人来,干脆“免开尊口”。[35](P167-168)被启蒙者不屑于做一个“听者”的事实,极大地挫伤了新青年的启蒙信心。加上世界范围内勃兴的劳工神圣思潮的影响,不少青年人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身份和资格来:“念书人是什么东西,还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无用而又不安生的一种社会蠹民吗?……号称是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了,但是请问回到家里扛得起锄,拿得起斧子、凿子,擎得起算盘的可有几个人?”[36]
青年人非但没有从民众“觉得没有趣味”的反应中产生类如“看客”之于鲁迅的震撼,相反,却一方面对劳工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另一方面则以“社会蠹民”自嘲。不仅如此,更有人呼吁应将劳工视为改造中国必须凭借的中坚:“我们中国的少年,要改造‘少年中国’,只有与农民打成一气。”[35](P312)想当初的启蒙对象劳工大众在无形中已被尊为远在启蒙者之上的可以改造“蠹民”的“师”。这种格局变化,反映出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不赖广大人民群众是难以为功的,一个由民众“直接行动”的时代将不可避免地会到来。
与欧洲的启蒙运动相比,中国的启蒙运动或许并不具备自始至终都在“发现人”的鲜明思想特色,但如同“民主”、“自由”有多种模式一样,所谓启蒙运动也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和特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和历史的文明古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结构和发展模式,在进到“民族帝国主义时代”这样的“特定时刻”发生的“启蒙事件”,包含着“非常难于用一个字来总结”的多重需求,它内在地规定了所谓启蒙不可能是一纯粹的文化运动,运动所凭借的思想资源必须中外兼重,作为运动的主客体在定位者的心目中也不可能享有明晰的地位或被赋予不变的角色
近代中国的文化启蒙既没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也没有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的社会主体。社会精英的启蒙仅限于那些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知识精英,民众的启蒙在中国现代化之初就失落了。尽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并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但这种变革的核心是在社会制度的层面,并没有真正触动文化精神的根本。这是中社会转型迟缓的根本原因。
启蒙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文化批判。只有借助于启蒙进行的文化批判,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并确立与新的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精神。也只有实现文化上的启蒙,才能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的社会主体,社会的变革才能顺利进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精神的启蒙并没有完成。从社会精英层面来看,现代精神的启蒙是不完善的,而民众层面的启蒙几乎彻底地失落了。正是启蒙的这种未完成状况,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困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我想问一下,中国近代的启蒙运动是什么时候呢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中国近代的启蒙运动发生在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即公历1898年6月11日起,光绪帝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新政诏书,一共多达一百八十多条,内容涉及经济、文教、军事、政治等方面。比如:在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铁路、矿产总局,开垦荒地,兴办实业,修路开矿,奖励发明创造等;在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兴办学校;在军事方面,编练新军,裁减旧军,力行保甲;在政治方面,取消闲散重叠的机构,准许旗人自谋生计,百姓可以向朝廷上疏言事等等。由于这一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史称这场改革为“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大变革,它指明了时代的方向。同时,这还是一场爱国救亡的启蒙运动,体现了不甘沉沦,渴望独立富强的爱国热情,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就是中国近代的启蒙运动。
维新变法:1898年
新文化运动:
前期:1915-1917
后期:1919-1923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戊戌变法
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政治改革,
近代中国的几次思想启蒙运动
尽量详细一点吧!一般说到思想启蒙运动,通常指的是近代对中国影响巨大的新文化运动。但广义的思想启蒙则应该是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思想解放过程。
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起点,应该是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就已经开始了,尽管中国古代也与外国有过文化交流,但是近现代的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还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思考、探索、学习,试验、选择而进入中国,并对打破封建思想的枷锁、启发中国民众的思想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所谓“西学东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可看作为思想启蒙的先导。一九一五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应该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期。从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来看,中国从一个落后保守的封建帝国到现代的进入工业化初期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的解放从未中断过,也可以说是近代思想启蒙运动一直延续至今。这期间的思想解放出现了若干次高潮。最有名的当然是一九一五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延安整风运动和七十年代末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三次思想解放的高潮当然也可以看作是近现代思想启蒙运动历史进程中的三次高潮。若把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启蒙运动比作是千年坚冰消融之始的话,那么新文化运动当可看作为坚冰已破,百川奔流之势不可遏制。尽管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却是一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的结果,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另外就是引入了近代西方的先进思想,并经过试验和选择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对中国进行社会改造的工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也是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
其实,始于近代的这次思想启蒙的对中国社会,对中国人最大的影响在于,打破了那历经千年的思维模式,从此,没有了绝对的权威。中国人逐渐的敢于怀疑,敢于求真。一切框架教条都不再是不可突破的。首先是君主立宪思想,突破了皇权的绝对强势;后又民主共和,更是把千古的皇权打倒在地。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也在经受了失败的惨痛后,敢于突破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认识,也逐渐改变对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的指示的盲目服从,并且在实践中寻找到了一条中国自已的革命道路。
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照抄照搬苏联模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经过十年内乱后,中国面临着一个极其紧迫的任务,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解放思想,就没有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芨芨可危。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以真理问题大讨论为发端,发动了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锢,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了新探索。并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近代到现代历史可以看出,从中国近代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意义之深远,影响之巨大,随着历史的发展已越来越清晰。
五四运动
为什么中国明清之际的思想运动 没有发展成西方那样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不行。当时的明清之末的时候中国只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已。还要我说其他原因吗这么着吧,本来想自己打字的,正好看到了一位仁兄概括的不错(下面的内容是我摘的那位仁兄的你看看吧很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大背景:
中国: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小农耕作的耕种方式还有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
西欧:经济方面:商品经济日益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形成。
中国:政治方面: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在走下坡路,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最高点在宋朝,宋末就开始没落。
西欧:政治方面:封建主依然地位高尚来统治底层人民。不要忽略了天主教会的势力,教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封建统治者。
中国:思想方面: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这四个人的思想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说,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在承认儒学积极方面的基础上,又作出了修改与发展。
李贽自称离经叛道,反对某些儒学家的伪善,反对孔子的绝对权威。
黄宗羲猛烈批判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认为皇帝是天下第一大害。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思想与“工商皆民本”,具有早期的资本主义色彩。
王夫之提出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西欧:思想方面:伏尔泰,卢梭等四大思想家都提出法治与人权。《社会契约论》中说,君主应是与人民订立契约,如果君主无法兑现,那么人民可以反对君主。从这可以看出当时的思想家们已经开始重视人权而不是君权与神权。从古希腊罗马时代人文主义的出现到中世纪文艺复兴中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天主教会垄断了教育。只有教士可以阅读圣经并释义,平民百姓只可以听从教会的说教。所以天主教会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随意释义甚至出售赎罪券来获取金钱,我们称之为“因行称义”,意思是你活着做了些什么,你死后就会根据你活着的时候的行为而受到不同的待遇。所以每个人都实行禁欲主义,有钱不花全部捐去修缮教堂。神权在西欧土地上大肆横行。从此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后“因行称义”改成了“因信称义”,只要你信奉上帝灵魂就会得到救赎。神权遭到打击,君主却对外宣扬“君权神授”,于是君权与神权演变成了人权的限制。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否定君权与神权,打击封建专制统治,提倡君主立宪制。自此,封建专制统治大受打击。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对于历史我没有研究,但是我个人想法是所谓的思想运动不过是当时帝王的一种蛊惑民众的一个方式而已,至于为什么没有发展成那样我认为是号召力不够
文章标题: 中国的启蒙运动是不是本来应该在明末的时候进行发展,但是因为清军入关被全部中断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