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3-08 15:00: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说到明末农民起义,很多人都会想到,因为是他最后打进了北京逼的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可以说李自成一手推翻了明朝。
但是李自成命不好,占领北京之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及时北山收复山海关,最后给了和后联合的时间,最后山海关大败,一路被南逃,最后军队被打散,李自成就剩下十八骑,半路遇到山民,当时山民以为李自成等人是盗贼,战斗中李自成被山民用大铲铲去了半边脑蛋,可谓是惨不忍睹。
但是在攻破北京前,李自成并不是唯一的一只起义军,当时明朝内部,农民起义军无数,首领也多如牛毛。除了李自成以外当时农民军中还有两股势力不输李自成,其中一个就是,张献忠可以说是一个褒贬不一的人,前半生一直到处和明军作战,到处烧杀抢掠,一度给当时的老百姓造成了很大伤害,但是后半生却不一样,当时明弘光政权覆灭之后,清军诱降张献忠,“张献忠前此扰乱,皆明朝之事”,意思会给你荣华富贵。然而,张献忠置之不理,反而增强了抗清的决心。1646年,张献忠北上抗清,最后遭遇叛徒出卖,张献忠不幸中箭身亡,但是他的遗志一直被他的部下所继承,他死后,重要将领如等人一直都是抗清的。无论张献忠生前再作恶多端,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至少
比等人要有骨气,而且他还是死在抗清的战场上,所以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中他死的最壮烈一点不为过。
但是如果说死的最冤枉的就是,此人性格狡诈多谋,反复无常,别号。崇祯初率众起义。后为农民军三十六营主要首领,为什么说他死的最冤呢,因为他既不是死在明军手里也不是死在清廷手里,而是死在手里。
明末李自成虽然被起义军公推上“”,但是并不能直接指挥其他人的部下,当时因为李自成手下已经开始有正统的读书人如李岩投靠自己,也打出了“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当时这个措施只有李自成的嫡系在遵守,其他其他起义军根本不执行,起义军中其他人的行为遭来了李自成的反感,再加上手下人的劝说,李自成就邀请各起义军首领如罗汝才,老 *** 等人议事,但是让罗汝才等人没想到的是李自成居然埋伏了刀斧手,二话不说就把他们全都杀死了,之后李自成顺利的接受了他们的部下,但是李自成杀战友举动的隐患已经埋下,这些被杀的起义军领袖再怎么说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而李自成杀了他们之后虽然接受了他们的兵力,但是负责管理这些兵力的,李顺等人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在山海关的时候才会一败涂地。
为什么说罗汝才死的最冤呢,因为他之前多次救过李自成的命,当初李自成还没自立,在他舅舅手下做事,后来高迎祥被明军保卫,生死存亡之际是罗汝才鼓动其他义军前来救援,才救出高迎祥等人,可以说变向的救了李自成,后来也是罗汝才力排众议,支持李自成,李自成才当上了“闯王”。
可以说罗汝才自己都没想过,自己这么帮李自成得来的确是丢掉性命,所以才说他死的最冤
1641年的时候,李自成和张献忠基本上是并驾齐驱,李自成在1月21日攻下洛阳,杀福王,张献忠在2月5日攻下襄阳,杀襄王。这两件事可以说是明末的一大转折点,这时,李自成和张献忠处境相近,李自成1638年被官军打败,只剩下一千多人,躲进商洛山,1640年才再度出山,打下洛阳之后,他的战兵只有三千,剩下三万人都是新入伙的饥民。
张献忠经历了1640年的玛瑙山大败,实力也大损了。双方在兵力、名声、战绩上都差不多半斤八两。但是7月的时候,原本与张献忠联兵的罗汝才北上和李自成联合,紧接着,8月时张献忠就在信阳被左良玉打败了。而到了9月,李自成和罗汝才却在项城打败了傅宗龙。傅宗龙的标营被李自成和罗汝才歼灭,闯曹联军的队伍原本就是以西北边军的逃兵为骨干,傅宗龙手下的陕西兵被俘之后直接就和他们合流了,再加上缴获了大批甲仗军械,李自成和罗汝才的实力上了一个台阶,张献忠却没得到这样的补充。从此之后,张献忠就开始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根据太和知县的奏报,张献忠在9月8日围困了沈丘县。也就是说,张献忠在信阳兵败之后,选择了率兵北上,这个动作其实是向李自成和罗汝才靠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参加项城之战,而是掉头去了大别山和革左五营会合。不知道张献忠当时是作何考虑,有的说法认为是他和李自成不合导致的,到底是不是,也没法考证了。很难说张献忠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因为没有留在河南,张献忠错过了吸收秦兵、迅速崛起的机会,但是从后来李自成和罗汝才反目的结果来看,农民军的实力越强,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就会越严重,一山不能容二虎,何况三虎。
1641、1642这两年,农民军的五大主力有四个联合到了一起,李自成、罗汝才、袁时中、革左五营四路人马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河南,而且连战连捷,接连两年没有遭到大的挫折,大批围歼了以陕西兵为主力的官军队伍,左良玉的核心主力也在朱仙镇之战中被李自成和罗汝才围歼。大量的官军降兵和缴获的物资让李自成他们的实力大幅提升,而张献忠在湖广、南直隶一带转战,没有收降多少能打仗的部队,又遭遇了信阳、潜山两次失败,此时的实力是大大不如李自成了。
到了1643年,李自成和张献忠选择的目标都是湖广,李自成打湖广的原因是孙传庭新败,西侧暂时安全,所以要先集中力量对付左良玉,而且河南连年灾荒,也很难筹到足够的粮食养军,闯军得打下湖广才能吃饭。他在1642年年末进攻襄阳,赶走了左良玉。而张献忠则是因为南直隶方向有黄得功和刘良佐拦路,见左良玉跑了,便趁机回师湖广。恰好这个时候,李自成与贺一龙、罗汝才、袁时中发生了火并,没顾得上继续向东进攻左良玉,只打到汉阳就不再向前了,张献忠便趁机占领了武昌。
这个时候,天下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洪承畴的大军在松锦大战中被歼灭,孙传庭和左良玉又都遭到了李自成和罗汝才的重创,明军和农民军的强弱对比已经逆转了。农民军不再流动作战,而是开始实施割据,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都开始开科取士、设立官府,在地方上派驻官员和军队。而李自成比张献忠和罗汝才更进一步,他开始养牛屯田,着手恢复生产。张献忠和罗汝才也并不是不会屯田,当年他们两个接受明朝的招安,在谷城、房县也进行了屯田,可能是这时他们还更重视军事工作,没顾上屯田。
过去流动作战的时候,各路农民军经常联合,双方的关系比较好处理,主要是战利品的分配等问题。可是现在有了稳定的地盘了,开始设官割据了,权力分配就是大问题了。谁老大谁老二必须得分清楚,李自成叫“奉天倡义大元帅”,罗汝才叫“代天抚民大将军”,看名字就知道这俩人准得死一个。既然要从过去的流寇转型成真正的封建政权,就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兄弟之间商量着来,谁是君王,谁是臣下,这是生死之争。李自成杀贺一龙、罗汝才、袁时中,收降贺锦、刘希尧、蔺养成,只有马守应带兵出走,后来病死,部下投奔了张献忠。张献忠没掺和这些事,在武昌另起炉灶,自称西王。但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两大势力都挤在湖北,只隔着一条长江,不冲突是不可能的,张献忠做出的决定是南下湖南。
接下来,张献忠的做法更匪夷所思,他在湖南、江西做得非常不错,推行三年免征,诛杀藩王士绅,瓜分其土地,军纪也不错,比较得百姓拥戴。虽然武昌丢掉了,但是据守湖南,进窥江西,也是一个很好的根据地。可不知道为什么,张献忠却在1643年年末到1644年年初这段时间全盘放弃湖南的地盘,转进四川。张献忠到底为什么这么干还没有一个定论,有说是因为担心受到左良玉的攻击,但是张献忠现在的实力也不算弱了,如果他不放弃湖南,左良玉也不见的就一定能打进湖南,左军一度占领岳州,但是方国安指挥的水军被张献忠击败,张献忠又夺回了岳州。而且左良玉自从在朱仙镇被李自成打趴窝之后就一直避免与农民军正面决战,张献忠的主力在武昌的时候,他并没有来武昌与张献忠争地盘,现在张献忠占据了大片州县,粮饷非常充足,左良玉一定要与张献忠拼个你死我活的可能性很低。
1643年9月时,孙传庭被李自成打败,李自成随即进军陕西,左良玉便忙着和河南的土豪刘洪起联合,抄李自成的后路,结果被袁宗第打回来了,在这种情况下,说张献忠仅仅因为害怕左良玉就把湖南的基业放弃了,很难说得通。也有说法认为他是担心李自成攻击自己,但是李自成先是和孙传庭决战,接着攻入陕西,张献忠决定入川的时候,李自成刚刚基本稳定陕西的局势,也不见得立刻就能腾出手和张献忠决战,而且他进兵四川,不还是和李自成做邻居吗。
这之后,张献忠就一直待在四川,到死都没能解决曾英、杨展、王祥、马应试等四川明军。自玛瑙山之战以后,张献忠的实力总体上来说是不断增长的,但是增长的速度远不及李自成,没有大批陕西降兵的补充,西军的战斗力始终没能得到闯军那样的大幅提升,中间又有两次大的失败。在四川期间,大西军和大顺军相比是有明显的弱势的,李自成在北方的行动是一路势如破竹,整个北方都传檄而定,高杰、刘泽清都不敢抵敌,望风而逃。而张献忠在四川却与明军缠斗不休,重庆被曾英攻下,刘文秀去进攻曾英,又遭失利。在与大顺军的冲突中,尽管击败了马科指挥的一支偏师,但是进攻汉中时,李定国又输给了贺珍。如果不是李自成输给了清军,此时张献忠和李自成敌对已经没有多少胜算了。
张献忠在人生最后几年中的决策呈现出非常迷的状态。李自成出商洛山以来的大部分决策,都能很明显地看出他这么做的理由,而张献忠的决策却显得很盲目急躁。李自成在攻下洛阳之后尝试了一下守城,失败了之后就一直老老实实地打运动战,直到基本扫清了河南官军,又挫败了孙传庭、左良玉,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之后,才在襄阳建立了根据地,而且据守这里直到清军南下。张献忠则是在舒城、武昌、长沙三次尝试建立官府,三次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舒城那一次,连县衙门都还没有,却先搞出六部了。这样看来,张献忠对局势的判断和对敌我力量的估计应该都不如李自成准确,而且张献忠的权力欲恐怕比李自成更重。
在军事上,李自成屡次与明军进行了主力会战,几度歼灭明军主力,而张献忠虽然也打败过左良玉、猛如虎等人,却比不了李自成的战绩。虽然这里面有罗汝才的因素,而且罗汝才的作用还很关键,但是李自成能把罗汝才拉过去,这也是他比张献忠强的地方。
有专家认为张献忠是大英雄,但越来越多证据问世,专家们只好认输
张献忠是和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但张献忠的名声很臭——主要是臭在残暴上。他残忍狠毒,经常以杀人为乐。
张献忠最恶名昭著的行为,就是屠蜀。
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张献忠感到了自己的帝位坐不稳,在惊恐和暴怒交织之下,立七杀碑,开口就是杀杀杀杀,血屠四川人民。
对于张献忠这一心态,鲁迅先生作出过深刻的剖析,说:“他分明感到天下已没有自已的东西,现在是在毁坏别人的东西了,这和有些末代的风雅皇帝,在死前烧掉了祖宗或自己所搜集的书籍古董宝贝之类的心情,完全一样……自己是完了,但要这样的达到一同灭亡的末路。”
明末许多时人笔记都记载有“张献忠屠蜀”事,如《张献忠陷庐州纪》、《蜀难纪实》、《蜀警录》、《蜀破镜》、《荒书》、《蜀龟鉴》、《蜀碧》等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张献忠三个字就成了杀人恶魔的代名词。
然而,时间进入了近代,社会上对张献忠的评价风向出现了转变,颂扬张献忠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
颂扬张献忠什么呢?
颂扬他是反压迫、反剥削、反封建、反帝制的斗士,而且,还是抗清大英雄。
至于张献忠的残暴恶行和杀人劣迹,只归结于一句轻描淡写的话:那是封建地主阶层文人的栽赃陷害、恶意诬蔑。
好家伙,张献忠的累累恶行和滔天血案,竟然就此一笔勾销。
细究起来,张献忠哪是什么反封反帝的斗士?说他反压迫、反剥削,他只是想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下翻过身来,做上封建皇帝,再把广大的劳动人民压在身下,用更加残暴的手法来压迫剥削他们罢了。
说张献忠是抗清英雄更是笑话。
张献忠生前从未向清兵动过一刀一枪、发过一矢一箭。
但人们不管,只顾闭起眼睛来“造神”,把张献忠造成一尊神。
以姚雪垠长篇小说《李自成》为例,书中的张献忠形象可谓“高大全”,顶天立地、豪情万丈,完全是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盖世大英雄。
还有专家振振有词地回应谈论“张献忠屠蜀”的学者,说:张献忠哪有屠蜀了?他要屠蜀了,为什么还有四川人民抗击清兵入川事?这些四川人民又为什么要抗击清兵入川?
其实,说“张献忠屠蜀”,并不是说他把蜀地人民全部杀光杀绝。稍微用脑子想一想也知,单以张献忠军队的冷兵器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全蜀地以千万计的人民斩尽杀绝的。而四川人民抗击清兵与仇恨或爱戴张献忠并无必然的逻辑关系。实际情况是:四川人民既痛恨张献忠,也不欢迎清军。
不管怎么样,盲目膜拜张献忠的专家既然已经认准了张献忠就是时代的英雄人物,想要转变他们的观念是挺难的。
那些诸如《蜀碧》、《蜀难纪实》等书,除了记载张献忠滥杀无辜,也记载有张献忠出蜀前在彭山江口沉银事。
如《流贼张献忠祸蜀记》中记:隆武二年丙戌九月十六日,张献忠撤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明四川都督杨展起兵逆击,双方大战于彭山江口,张献忠兵败,“贼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
《蜀碧》也记:张献忠“率兵十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在途中遇到杨展袭击,千船金银沉入江底,张献忠只带少数亲军突围成功。
《蜀难纪实》中对所运银子的记载更细:张献忠从水路出川,银两太多,“累亿万,载盈百艘”,剩下木船装载不下的,就命令工匠用木头做了许多夹槽,置银锭于其中,将之顺江漂流而下,拟在江流狭窄的地段再行打捞。哪料遭到袭击,江船阻塞江道,大部分银两沉入了江中。
《蜀警录》记张献忠储藏金银的方法与《蜀难纪实》一致:“金银山集,收齐集以木鞘箱笼。”
不过,专家们已将《蜀龟鉴》、《蜀碧》等书归于“封建地主阶层文人对英雄的诬蔑之说”,自然把书中记载的东西嗤之以鼻,指称为无稽之谈。
可是,有人却对这些记载深信不疑,并认真考证了起来。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纲先生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根据对那些“封建地主阶层文人对英雄的诬蔑之说”的考证,王纲写了关于张献忠的论文有十数篇,还著有一本《张献忠大西军史》的书籍,书中引用史料书志240余种。
但这些文章和书籍在学术界引起的反响并不算大。
直到1999年,成都商报首发了一篇王纲先生提出的张献忠“江口沉银”报道,才在社会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还有人去实地进行了考察,但很快也归于沉寂。
2005年4月20日上午,彭山县修建城市供水引水工程,有挖掘机在江口镇岷江河老虎滩河床挖出一段木头,木头里次第滚落出7枚银锭,其中一枚银锭上,刻有“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粮银五十两一定银匠右闵季”字样。
大西就是张献忠的短命政权,这可不就是张献忠的“江口沉银”?
文物部门专家对那段木头进行了研究:该木头是成都平原上常见的青杠,一分成两半,中部镂空,用以藏银,而后两半木筒扣合而成一个木筒,两端箍以铁箍,手法与史料记载完全相同。
事实证明,史料的记载并非信口胡编,而是实有其事。
于是,经组织专家论证,报经眉山市政府批准,2021年10月,该河域被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口沉银遗址”,文物管理部门安排人员进行巡查守护。
2021年12月25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国家考古、历史、文物专家,对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首期考古发掘,共出水文物超3万件。
专家根据这3万件文物作粗略推算:张献忠的财富约相当于现在30亿元人民币。
当然,这是最保守的推算,可能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
这海量的财富,张献忠是从哪里聚敛来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