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是否具有妥协性

时间: 2023-03-04 13:01:1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是否具有妥协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贵”,在五行学说的内容中是如何体现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贵在五行学说的内容总是如何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贵,我认为这个和为贵在武行当中体现的是特别稀有的,少见的特别贵重的东西,物以和为贵,这种说法是没错的,所以我认为,在五行学的内容中,是这样体现的。

以和为贵的意思

以和为贵的意思是:以和平相处至上,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使彼此都能融洽。
例句:
1、我们应该要互助合作、互谅互信、以和为贵,做到声应气求,一团和气为全民谋福利。
2、与人相处要以和为贵,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
3、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海外华商在人际关系上讲究的是“以和为贵”。

谈谈你对以和为贵的沟通原则有什么看法?

和睦相处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种风气,它是宝贵的,是要所有的人来维护的。

从字面上来看和,它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字,干净利索的笔画,就感觉到这里没有一丝抱怨,充满了团结的气息。所以许多人都喜欢“和”。

和从意思来讲,又是那么的和和气气,那么的和谐。和的意思几乎都是关于和平共处的。因此我就十分喜欢它,因为它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谈判时要用到“和平”;写作时要用到“和蔼”;拉琴时要用到“和弦”……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和”。

以和为贵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以和为贵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处世的艺术。在人际交往中,以和为贵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也是处世的一种方法和艺术。以和为贵的原则,就是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人为善,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在人际交往中,以和为贵的原则,还要求我们在交往中不要斤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要以大局为重,不要因小事而伤了感情、影响了团结。以和为贵的原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处世的方法和艺术。
以和为贵的沟通方式是对的,但是,凡事都要有个自己的底线。相互尊重是原则,如果一味的妥协忍让,那么,就不要坚持原则了。

以和为贵在中国古代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

这从孔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到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可得到明确印证。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

扩展资料:

以和为贵,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重要弟子有若提出的。

有若,也称有子,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重要弟子,因其少“孔子四十三岁”,推断其公元前518年出生在鲁国。据《孟子》、《史记》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慕孔子,曾因有若似孔子,而群起推举其为师,并以师礼事之。

有若主张以和为贵,认为这是儒家通义。和为贵,语出《论语》。在《论语·学而》中记载了有子“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就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其意在要求人们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作到和谐。

  从重战尚武到以和为贵-----中国的主体文化和民族命运
  一 文化与民族气质
  一切人类经验都是有根源的,包括文化形态,民族气质,国家制度以及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劣根性等等。古代中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典型的可分为是重战尚武的西部文化和以和为贵的东部文化,西部的秦人和强悍的游牧民族接壤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秦人在残酷的撕杀中养成强悍而开放的精神,东部的鲁人在农业文明的中心,只能固守本土,在家种地,所遇战事从规模上和数量上远不及秦人,导致鲁人根本没有能力征服四方,迫切期望讲和。因此中国拥有两种不同的文化气质。
  秦人在西部发展的时候,西部文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商鞅,韩非子,李冰,秦始皇等人对西部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使得中国成为人类第一个封建社会国家,将世界其他地区远远的甩在后边。秦人政权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管理民众使用了管理军队的办法,使用了过多的强制,导致政权的丧失。汉承秦制,并且引用了老庄的无为而治进一步发展了西部文化,汉代中国人仍然具有强悍而开放的精神,说明西部文化的主体地位,及至隋唐,西部文化的主体地位依然存在。
  随着西部的荒漠化和长安政府对东南地区的开发,中国经济中心的东移,政治中心也在东移,到了宋代,东部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朱熹,程颐等人继承和发扬了孔孟的“和”文化,东部文化成为中国主体文化,中国从此变得儒弱和保守,西北的游牧民族依然强悍,东北的狩猎民族也来打宋人,宋人变成四等人,东部文化却同化了强悍的北方民族,他们乐于接受四等人的和气,自己也变的堕落。
  欧洲快速发展为海洋民族,东部文化面临危机,海洋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象北方民族那样好同化,何去何从?
  东部文化还面临中国内部的危机,“和”文化的唯一宗旨就是实现和平,不惜抹杀社会根本矛盾,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男和女(造成中国严重的妇女问题),君子和小人(造成中国道德自律的政治)等非社会根本矛盾上(这些连次要矛盾都算不上),社会根本矛盾被抹杀的干干净净,但没有人能抹杀随处可见的贫富矛盾(只能恨富了,造成中国人的恨富心理)。为了实现和平,不惜泯灭人的活力,礼教规定了僵化的社会制度(以至于在中国挪动一张椅子都要流血),为了实现和平,给人满脑子装着四书五经,自然科学被认为是奇技淫巧(造成中国科学落后)……中国社会向着畸形化发展(从《红楼梦》,《儒林外史》可看出)。这些社会问题必将导致东部文化的衰落。
  中国的近代史是东部文化衰落的历史,但并不是中国文化衰落的历史,面对时代的变迁,我们回想到《吕氏春秋》中的“事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至理名言,面对举步唯艰的改革,我们怀念秦国的改革家舍身变法的崇高精神和卓越才干,我们在鲁迅的《拿来主义》中看到秦丞相《谏逐客书》的影子,我们在国家工程建设中,感慨秦国的都江堰工程,缅怀大秦帝国的那一批超越时代的科学家,我们在国防现代化中追忆装备精良的秦军缔造的古代超级大国,我们在西安事变中感受到了秦穆公奖励公战,惩罚私斗的号令,我们在朝鲜战争中重温汉武帝止戈为武的古训,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体会唐太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格言……。西部文化以其强悍和开放的本质本来可以在近代重新崛起,但由于一千年来东部文化的统治,使中国人信仰“仁义无敌主义”和“极端和平主义”对秦始皇,汉武帝等伟人肆意漫骂,只看到西部文化造成开边士兵白骨如山,却看不到东部文化将中国妇女的足骨全部折断,对西部文化的偏见使得西部文化丧失主体地位后又蒙受不白之冤。中国渴望一种新文化,即有西部文化强悍而开放的本质,又有全新的面貌,这种新文化必将取代东部文化成为中国的主体文化。
  一次次侵华战争将中国的落后一次次表现出来,中国人一次次寻求真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日本人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侵华战争,使东部文化在广大农村的地位丧失,中国人不再相信“仁义无敌”,也不再迷信“和”文化,战争造成了文化真空区,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迅速传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强调枪杆子里出政权,强调社会根本矛盾是阶级矛盾(后来强调阶级矛盾,依靠强调阶级矛盾来激励人搞经济建设,而不是靠钱来激励人搞经济建设,导致社会动荡十余年,但比起另一个极端一千多年来造成的损失要小的多,并且这恰恰是轻视利益的东部文化的表现),并且按辨证唯物的世界观改造社会,力图缔造强悍而开放的中国,东部文化的主体地位被取代。

  焚书坑儒是西部文化合情合理的一笔,经过思想斗争得统一的行动,统一的行动抑制思想斗争继续,新制度的建立是旧制度的终结,也是两种社会制度过度时期社会大论战的终结,焚书只是对不利于新制度的书籍象征性的做法(因为作为政府严打主要对象的四书五经毕竟流传下来,所以只是象征性的,对文化几乎没有损害,过分夸大这一损害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儒教麻痹
  � 齐文化和秦文化气质接近,秦人已经完成变法,思想统一,准备扩张,齐人还在思想斗争,表面看来齐文化繁荣,实际上是比秦人慢了一步, 赵人的变法不及秦人彻底,楚人比较腐败,中原诸国倚仗千里沃野,实际为一盘散沙,屈膝于八百里秦川,服从于统一战争,只说明秦文化是先进的,秦人的崛起是中国历史的必然。
  日本文化继承了中国隋唐文化,继承了西部文化强悍而开放本质,将这种本质保留了一千多年,并以这种本质面对欧洲列强。中国人以孔孟之道面对欧洲列强,以鲁人在家种地的心态面对大航海时代。儒教泛滥千年不仅将我们比外国早发展千余年的优势损耗殆尽,而且错过了发展良机。
  二 文化与国家制度

  从遥远的原始社会开始就有了文化,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在黄土高原上的合并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雏形,到奴隶社会时期有了国家,从此文化和国家制度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生活在西部的周人将奴隶制度发展到顶峰,后来有一次挡不住来自游牧民族的侵略,将沦丧的领土封于半农半牧的秦人,秦人在周人与游牧民族之间,既学习周人先进的农业文明,又与游牧民族长久的撕杀。
  黄河的泛滥造成中原地区的千里沃野,也造就了中国最早的治水历史,中国的治水是浩大的劳役工程,工程促进了中国的集权管理制度,这是中国官僚主义的源头,从此官僚主义在中原扎下根,秦人从周遗民那里间接学到了中原农业文化,也学到了集权制度(或许是秦人在军事斗争中自发产生的),总之集权制度在与游牧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得到巩固。不论是东部主张建立一个等级森严的“仁义”社会,还是西部主张建立国富兵强的农战社会,这些社会模型都支持官僚主义。只有主张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型对官僚主义有抵制,但毕竟不是主流社会模型。这就是中国东西部文化都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历史原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批奴隶开始逃亡和起义,向着分给奴隶部分劳动所得的开明奴隶主那里去,奴隶主阶级内部开始分裂出新兴地主阶级,与此同时,掌握文字的贵族子弟不断分化,有的没落到社会底层,将文化在社会底层传播,中国进入哲人时代,生产力需要一个新的制度,中国的哲人建立了许多社会制度模型,一种模型代表一种文化,最为出众的是法家和兵家所建立的农战社会模型,道家所建立的无为社会模型,儒家和墨家所建立的“仁义”社会模型,秦人只能选择农战社会,不然无法生存。
  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实力的较量, 是人力物力财力的较量, 但人, 物, 财是可以流动的, 更深层次上是吸引人力物力财力的竞争, 用什么来吸引? 关键是制度, 两千年前的大秦帝国拥有先进的制度, 在吸引人力物力财力上是最有成效的。
  当孔子骂大批逃亡的奴隶, 感叹世道的衰落时, 秦国建立了新制度收纳了他们,而秦国的国民加入了秦军, 推广他们国家的新制度, 这是中华民族最为伟大的时刻, 是人类社会制度发展史的新的里程碑. 商鞅,韩非子,吕不韦, 白起,李冰,王翦,李斯等等这些人才和吸引他们的制度交相辉映, 秦国还拥有灵活的外交策略,高超的管理水平, 完备的军事制度,精湛的大地测量技术和造车技术,四百多年不断扩张, 在对外纠纷中, 利益总是向秦国倾斜, 加上国内生产力的提高, 秦国聚敛了大笔的物力和财力, 一个超级大国的背后是一群人不懈的努力, 是一个民族智慧和的凝聚和精神的焕发(虽然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但是秦国的扩张历史长达四百余年,并且导致此后关中地区继续做为全国中心上千年,以天下十分之一的人口占据十分之六的财富(汉代《盐铁论》),就是只有几十年的日本帝国(没有扩张自己文字和度量衡的二流帝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也是上百年的,并且日本本土也成为了超级富国,这难道是巧合吗?真不指望那些只会讥笑秦朝短命的人搞民族复兴?)。

  东部的鲁国食古不化, 制度僵化, 秦国的按功分配政策造就了新生的军功地主, 给国家带来了活力. 鲁国还在按礼分配, 将人的积极性埋藏起来, 而鲁国人还在高谈"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这等豪言壮语包含了鲁人的落后和呆板。
  显然文化也是国家竞争的战场,因为文化和社会制度是互相影响的关系,是吸引人力物力财力的又一因素。
  生长在中原的东部文化热衷于建立一成不变的和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有等级森严的秩序,有互不侵犯的思维定势,有对“和平”的尊重,有对“和”文化的奠基人的顶礼膜拜和圣化……。不论是胶东半岛的齐人,黄土高原上的秦人和晋人,南方丘陵的楚人,还是温带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他们来说都如同没有开化的“野蛮人”,他们孤芳自赏(将这种气质流传后人),他们又不得不服从这些“野蛮人”的军事征服,于是就产生了习惯性适应心理,反正总要被征服,被征服之后就是和平了,齐人可以在被征服后集体自杀,秦人可以和外敌反复撕杀,楚人可以伺机报复,而鲁国,宋国的灭亡却是轻如鸿毛。获得被征服之后的和平,也获得奴隶的身份,然而征服者的人才制度必须为帝国的前途服务,这就是中原人的翻身之道,即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踏上仕途(中国人的又一特点)。中国的地理特征使得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造成统一多于分裂的历史特征),得天下后就被中原人同化。所谓同化就是摆出一副奴隶相,或献出满汉全席(中国人奴性的源头),帮征服者思考帝国的和平治理,结束征服者的戎马生涯和铁血作风,最后大家都一样了。生长在中原的东部文化依靠这种办法不断的同化四方的文化。
  中国的国家制度就带有这种痕迹。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缔造什么样的国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西部文化主导中国时,中国人使用武力扩张自己的文化,国家就是国家,是黄土高原上的大国政府对中原和草原的“殖民”机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东部文化主导中国时,中国人使用上述和平同化的办法扩张自己的文化,国家就是虚无,就是世界和社会,是迂腐的奴才在争论名分和面子时所谈论的东西(后来五四运动时有一首诗,高呼咱们的中国,旨在唤起中国人久违的国家意识)。
  三 正统文化?
  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说,同类动物在竞争时有鹰派策略和鸽派策略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的一生是该作战士还是作逃兵,不会有结论,同样我们不能说重战尚武的文化和以和为贵的文化谁对谁错,这是一对矛盾,可能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由此派生出来的王霸利义之辩在中国乃至世界也将继续存在下去。我们只能在具体的条件下谈论这个问题,抛开具体条件而主张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
  五千年的民族,诞生于黄土高原的一次原始部落合并,这个民族从一开始就具有兼容并包的习惯,没有一种信仰可以永久占住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看看古国的著名遗产:秦兵俑,汉将冢,唐佛塔,宋书院,明城墙……印证中国人文化变迁(由鹰变鸽),变化着的信仰是悠久民族的信仰,研究变化的《易经》是人西部的文化遗产,或许这是中国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原因。认为孔孟文化是中国的正统文化是迂腐而错误的做法。
  同样是在黄土高原,这个民族将奴隶制度社会发展到顶峰,随后很快缔造了封建制度大国,在广袤的亚洲建立了单极世界,也使得这个民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环境的西消东长,使东部文化崛起,西部中国失去了风采,中国人落伍了,挨打了。侵略者如潮涌来,他们还以为这是极端和平主义的领土,东渡黄河的八路军,台儿庄的川军,向日本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的另一面,西部的黄土高原升起红星(我国国旗的颜色),中国人的信仰又变了,变则通,通则久,中国人在日本人的屠刀下生存下来……,新中国在昔日的楼兰古国附近试验了中国人的核武器,西部中国又让让日本人领教一番。
  面对我们的地球村,东部文化又有话说了,这是“和”文化大兴其道的时候,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大同世界的前奏,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和平的相当大部分是超级武器带来的,并不是全世界的人都有互不侵犯的思维定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只是资源配置的一体化,穷国和富国的利益分配是依然是严肃的斗争,靖国神社的幽灵,掠夺石油的航母……。列国时代,秦文化技压群雄,当今世界更需要强悍和开放。
  古代的数千年和近代的数百年以及现代的数十年多少兴衰荣辱,凝练了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是变化的,多元的。作为其中的一元,西部文化在中国留下骄傲的成就,在现在仍具有指导意义(包括在对待日本人上),是我们的文化财富。是我中华民族的根基。
和为贵——文成公主入藏和蕃

中国古代有许多“和亲”的故事,朝廷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以改善民族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的唐太宗送文成公主入藏嫁松赞干布,就是古代“和亲”的典范之已一。
唐代的吐番,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吐番和内地没有来往,非常闭塞落后。唐太宗贞观12年,吐番王松赞干布率军攻打大唐边城松州,即现在的四川松潘县,杀人抢劫,犯下罪行。唐太宗治理下的中国,正值大唐盛世,国富兵强。唐军大败吐番于松州城下,擒获不少作恶歹徒。松赞干布俯首称臣,并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深谋远虑,以攻心为上,赦免其罪行,释放被俘人员,答应其求婚请求。唐太宗选定一位远亲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积极准备着送她入藏和蕃。

贞观15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郡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番,松赞干布时年25岁。这支送亲队伍里,有文成公主的陪嫁侍婢,还有一批文人和乐师以及农技人员,他们携带着大量的书籍,乐器,粮食种子等。他们是去干什么的呢?原来,此时吐番已击败了吐谷浑(今青海一带),成了西南的霸主。唐太宗认为,只有对吐番加强笼络,搞好关系,才能保证大唐边陲的稳定,因此要从经济和文化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使吐番归顺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任务而远嫁的。
松赞干布欢天喜地与文成公主成亲,夫妻恩爱,并在拉萨布达拉山为她修建宫殿。松赞干布下令臣民拜汉族的文士为师,学习汉族的文化和农技,种植谷物,学习演奏乐器,还派了一批又一批贵族子弟远赴长安学习。文成公主协助松赞干布推行改革,吐番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称霸西域,成为大唐王朝西方的有力屏障。整整30年,边疆无事,藏汉和睦相处。
贞观23年,唐太宗驾崩,太子嗣位为高宗。松赞干布去世后,吐番与吐谷浑关系恶化,双方均上书唐朝请求裁决,可唐高宗迟迟不予办理。吐番起兵击溃吐谷浑,不料触怒唐高宗。唐朝派薛仁贵督师讨伐,被吐番打得一败涂地,损兵折将,从此,吐番不服大唐,连年兴兵进犯大唐边境,永无宁日。文成公主和蕃,不仅巩固了西南边防,更把汉民族文化传布到西域,促进了藏汉两族人民的友谊,这是唐太宗的英雄业绩。唐高宗不能善加利用,决策错误,轻易挑起战争,使得文成公主苦心孤诣所营造的和睦局势,毁之一旦,岂不可惜!
古代的“和亲”又岂止文成公主,昭君出塞说的是公元前54年,汉元帝送宫女王昭君远嫁蒙古呼韩邪单于的故事。古之匈奴,即今之蒙古族,这个骑马的民族,进犯中原,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历史上曾长期为汉族人的大患,筑万里长城挡也挡不住。可是,昭君出塞和亲,换来了汉蒙两族人民60多年的和睦相处。内蒙许多地方修建有昭君墓,王昭君永远活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同样,文成公主死后,吐番人到处为她立庙设祠,至今藏族人仍把她视为神。这些祠庙和坟墓,成了汉蒙汉藏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对古代的和亲政策虽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其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说“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今虽不搞“和亲”,但“和为贵”仍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对拉萨极少数作恶分子是须要依法惩处的,但对绝大多数藏民要以攻心为上,以教育为主,以宽大为怀,消除民族仇恨,促成民族和解,以维系汉藏两族人民的友谊万古长存,西南边陲安定无事。
廉颇与蔺相如。
文章标题: 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是否具有妥协性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5143.html

[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是否具有妥协性]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