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四大家族那四个姓氏家族
雍正王朝四大家族那四个姓氏家族1、纽祜禄氏家族:
代表人物:额亦都、图尔格、遏必隆、孝昭仁皇后。
简介:纽祜禄氏的崛起始自太祖建国兴起之初。作为家族灵魂人物的额亦都自十几岁起就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开国五大臣之一,由此而奠定了纽祜禄氏兴起的基础。先后有多名家族成员在沙场上马革裹尸,也因此建筑起了纽祜禄氏铁血世家的铁臂长城。
男子封官加爵,女子入宫为妃,子侄迎娶公主,女儿嫁入皇家,其鼎盛煊赫在那个年代一时间无出其上。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了康熙朝,额亦都最小的儿子遏必隆作为顺治皇帝临终托故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加上遏必隆之女被选入宫中成为康熙的妃子(后被立为皇后),将纽祜禄氏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
2、赫舍里氏家族:
代表人物:希福、额尔德尼、索尼、索额图、孝诚仁皇后。
简介:在满清兴起之前,赫舍里氏家族中既没有世家大族的地位,也没有身居要职的成员,实在缺乏引人注目的地方。直到太祖的铁骑踏碎了哈达的城防,赫舍里家族才在族长硕色的带领下投奔了建州,从此,也来开了赫舍里家族这个后起之秀数十年辉煌兴盛的序幕。
3、佟佳氏家族:
代表人物:佟国纲、佟国维、隆科多、孝康章皇后、孝懿仁皇后。
简介:佟佳氏世居在佟佳江(今天吉林省通化县境内),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等地佟氏所收藏的《佟氏宗谱》和《佟氏族谱》皆记载其始祖为巴虎特克慎。 巴虎特克慎是明初女真人,可见,满族佟佳氏是地地道道的满族人,而非汉人。
佟佳氏家族的始祖巴虎特克慎,这个巴虎特克慎一共有七个儿子,其中第五个儿子叫做他尔翰(即达尔汉、达拉罕、达尔哈),他尔翰曾经在开原经商,抚顺设马市后,又从开原迁居抚顺经商,后来成为了抚顺首富,辽东旺族。而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这支佟佳氏家族,正是他尔翰的后裔。
4、富察氏家族:
代表人物:哈什屯、米思翰、马斯喀、马齐、傅恒、福康安、明瑞。
简介:纵观有清一代的满洲大家,无论是兴盛的时间、地位的尊崇、名臣的人数等等,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与富察氏比肩。贯穿整个康乾盛世,富察氏五代成员中涌现了数十位载入史册的著名人物,这在满清家族史中可谓是绝无仅有的。
随着乾隆的驾崩,富察氏失去了最大的依靠,虽然嘉庆并没有像整治和绅那样立刻将富察氏肃清,但一直以来对这个家族存有不满的新皇帝还是处处寻找机会打击富察氏的后人。而富察氏家族也结束了他沸腾了百年的兴盛之势。
扩展资料: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多民族国家得到统一巩固,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 ,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
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改革。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朝后期,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迫末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清朝
d f fd df gdfg dg d
金庸小说《雪山飞狐》中的女主角袁紫衣、程灵素和苗若兰的性格特征与及她们与胡斐的关系。
金庸小说《雪山飞狐》中的女主角只有苗若兰,没有袁紫衣、程灵素.
那俩位是金庸小说《飞狐外传》里的(见楼上).
两本书虽然都是说了胡斐的故事,可内容情节并不连贯和呼应.
后来有个人把着俩本书的故事连在一块了.
也叫《雪山飞狐》
但那是个电视剧.
袁紫衣古灵精怪,但做事有些不讲理.她是红花会群雄的徒弟,她奉师命到中原办事,结识了胡斐,俩个人应该是相互喜欢上了吧.但由于袁MM在先已有出家为尼的誓约,在小说的最后,只好和胡斐黯然相别.
程灵素聪明伶俐,行事果断.性格可敬.她是毒手药王的徒弟,善于用毒,在胡斐为苗人凤找药的过程中结识,对胡斐非常好,但因为她长的不漂亮(或者是胡斐心里已经有了袁MM),胡斐只愿意和他结为兄妹.最后为胡斐吸毒血,中毒身亡,成为胡斐终生的悔恨.
下面这个是<雪山飞狐>里的.
苗若兰温文尔雅,但并不柔弱.他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苗人凤的女儿.但本身不会武功.苗胡两家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她在玉笔蜂上结识了胡斐,并为他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但是最后苗人凤出现.由于家族的渊源,和胡斐开始了一场生死决战,要老爸还是老公?苗MM陷入了一个困境.小说至此嘎然而止,没有交代任何结局.
袁紫衣古灵精怪 程灵素聪明伶俐 苗若兰温文尔雅 他们都喜欢胡斐 但是真正的金庸著作《雪山飞狐》里胡斐没有和苗若兰在一起 而且袁紫衣是个尼姑 程灵素为了救胡斐 而为胡斐吸毒血 中毒身亡
袁紫衣古灵精怪 程灵素聪明伶俐 苗若兰温文尔雅 他们都喜欢胡斐
该书以少年游侠胡斐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一段精彩的武林故事。辽东大侠胡一刀死后,以子胡斐按家传拳谱与刀谱习得上乘武功,在山东武定商家堡,遇胡一刀所杀八卦刀商剑鸣之妻,遂与商老太及商剑鸣之师兄弟王剑英、王剑杰交手,大逞雄威。
此时巧遇红花会三当家千手如来赵半山,并承其助,胡斐的成功亦得赵欣赏。不意,赵、胡等人均遭商老太暗算,被困于她家铁厅之中,商老太以火烧厅,欲烤死赵、胡等人。胡斐冒险自狗洞爬出,大战商老太等人,终于解救出铁厅中人,并与赵半山结义。
胡斐到广东佛山镇,遇当地恶霸、五虎派掌门人凤天南欲霸占钟阿四处菜田,诬其子偷吃凤天南家鹅,逼钟妻于祖庙北帝前将其子剖腹以证明清白,钟妻为此疯癫。
胡斐怒而大闹佛山镇,逼出凤氏父子,亦在祖庙北帝前欲杀其父子为钟家报仇,却遭袁紫衣阻拦,又中调虎离山之计,遂使凤氏父子又杀钟阿四全家后逃走。
胡斐在追赶凤天南的路上,又遇武艺高强的少女袁紫衣。袁骑赵半山的白马,又知胡斐底细,与其若即若离,又常骚扰,又似含情,胡斐已情系紫衣。
一风雨之夜,胡斐与袁紫衣夜宿于一古庙,巧遇凤天南一行。胡斐欲杀之,紫衣力劝,不从,又被紫衣干扰,致凤贼逃脱。
是夜又有人欲谋害苗人凤,胡斐敬佩苗人凤故竭力保护为苗送信之人,无奈此人己受田归衣骗,将信交苗人凤时,信中剧毒瞎了苗大侠双眼。此毒只“毒手药王”能解,胡斐遂下洞庭寻“毒手药王”,即得已故“毒手药王”之高足程灵素之助。
程灵素对胡斐一见钟情,遂携药北上为苗大侠医眼,回到苗家正逢田归农带众强人偷袭苗大侠,胡斐勇退田归农等人,程灵素即为苗大侠治眼。饭后,苗人凤让胡斐看了家中所供胡一刀夫妇牌位,承认胡一刀系己所伤。
胡斐带程灵素沉痛而去。二人继续追赶凤天南,路上竟连遇陌生人的迎接,称有朋友送胡斐大宅院。二人只得化妆而行。
于一客店忽逢当年商家堡所遇飞马镖局马行空镖头之女马春花夫妇护镖,恰遭众多豪强围劫。胡斐因当年被商老太吊打时曾承马春花求情,欲报当年之恩而与古怪的豪强盗党交手。后得知,马姑娘当年与福康安公子有私情,现在的孪生二子即当时所为。福公子现已成大帅,权重当朝却膝下无子。
古怪的豪强盗党即受福大帅之遣而来接马姑娘与一双儿子,并打死马姑娘的丈夫。胡斐见马春花仍念福公子旧情,遂与程灵素撤手赶路。
二人来到京城,巧遇助马春花时所识福大帅手下侍卫,他们钦佩胡斐武功,故在聚英楼请二人吃饭,席间聚赌,胡斐竟赢下宣武门内一座豪华宅院,顿觉蹊跷。在新宅宴请侍卫们时,才知此为凤天南之贿,当即与之交手。此时袁紫衣及时出现掩护,使其逃脱。
紫衣终透内情,言凤乃其父,当年将其母强奸生有紫衣,后又逼其母致死,故紫衣为报父女之情当救其三次,今后定当杀之。
当夜马春花自帅府派人请胡斐相见,向胡斐致谢,不巧遇福康安。福康安生疑,设计捕杀胡斐,幸脱。在府中闻老夫人害马春花之计,相救时马春花己将毒汤喝下。
胡斐冒死救出马春花,令程灵素救治。为救治,三人避至西岳华山派推选掌门之处。救治马春花需找一保持十二时辰安静不动之所,胡斐上台争得掌门人之位,遂找到了安静之所。由于马春华急于见到二子,情绪不稳,即有生命之危,胡斐又冒死进府抢出二子。
福康安为拢络江湖武人并使其互相残杀不致危及朝廷,举办天下掌门人大会,胡斐以西岳华山派掌门人身份,带程灵素化妆前往。
袁紫衣亦来京城,一路上抢来九个半掌门人之位,以九个半派总掌门身份来到大会,与胡、程二人巧妙配合,大闹天下掌门人大会,揭露福康安与朝廷的阴谋,打碎了钦赐玉杯,并趁乱打死了凤天南。
之后,胡斐巧遇红花会众英雄来京,见到了赵半山打败大内十八侍卫。团聚后却与程灵素遭歹人暗算,胡斐为救程灵素而中剧毒,程灵素为救胡斐而丧生。
胡斐十分悲痛,来到沧州父母的坟前,将程姑娘的骨灰埋在这里。在此见到了前来找她的袁紫衣,打退了围杀他的田归农。袁紫衣原叫圆性,自小已入佛门,虽然深爱胡斐却不能留下,她双手合什轻念偈语,怅然而去。
该书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却写于其后,二者相关联,却不完全统一。此书之中人物更为增多,人物性格更为丰满。该书在金庸作品中有比较重要地位,在艺术成就上属中乘之作,逊色于《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书、但其中塑造的主人公胡斐,却使作者偏爱,纳入“乔峰、杨过、郭靖、令狐冲”之列。
该书在结构上非常清晰,以主人公胡斐的行动为经线,用其贯穿始终,在此之上衍生情节,构成纬线,简洁而不影响情节之丰富,表现出大家风范。发展情节时,作者把握往了跌宕起伏的节奏,避免平铺直叙,致使“铁厅逃生”“大闹佛山镇”、“寻访毒手药王”、“救马春花遇险”、“大闹掌门人大会”等高潮迭起,其间又有合理过度,引人入胜。作者善于利用各种因素演绎故事,通过紧张的气氛、悬念构制高潮。他还善于将历史上的有关记载,合乎情理地丰满、演绎,顺理成章地纳入情节,甚至有的地方(如“佛山血印石”、“相国夫人下毒”“福康安至淫”等)还以历史文献作注,在丰富情节编制的同时,又增加了作品的历史感。作者在场景、情节的叙述上、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突出显示了大家手笔。
前清风云录(六)特殊群体
关于多尔衮与皇太极的仇怨,电视剧中都集中在大玉儿(布木布泰)身上,今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皇太极有没有可能抢大玉儿的问题。
大玉儿是在科尔沁长大的,临结婚才来到沈阳,而多尔衮先住赫图阿拉,之后在沈阳,他两的生活地区并没有交集,怎么就能“青梅竹马”了呢?
大玉儿出嫁那年才12岁,多尔衮13岁。这种年纪,有可能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吗?
他两唯一可能产生情愫的时点,是在大玉儿嫁给皇太极之后。那会儿的后金内廷风气还很开放,小叔子去嫂子那儿坐坐,老爹的小妾给儿子送点东西吃,都是常事儿。而皇太极上台后,对多尔衮十分喜爱,多尔衮自然也就有了很多便利条件,可能会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妹子产生一些懵懂的爱情。
以上纯属猜测,但如果属实,那就不是皇太极抢了多尔衮老婆,而是多尔衮通奸嫂子。这到底是谁吃亏了呢?
其实对多尔衮的婚事,皇太极还是很上心的。
天聪九年,皇太极给多尔衮找了个老婆,博尔济吉特·巴特玛,这个老婆是皇太极的大老婆博尔济吉特·哲哲同母异父的妹妹。
后来被追封为义皇后的巴玛特
很多电视剧将多尔衮的老婆巴特玛跟大玉儿说成姐妹,还给她起了个名叫“小玉儿”,这简直是胡说八道。虽然巴特玛确实比大玉儿(布木布泰)小七岁,但是按照辈分,她是大玉儿的小姑姑。在她两之间,小的肯定不会是长辈吧?
之后,皇太极另一个老婆,林丹汗的遗孀,衍庆宫淑妃抚养了一个蒙古妹子(大概率是林丹汗的女儿)淑侪,也在皇太极的安排下嫁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深爱博尔济吉特·巴特玛,在她死后,多尔衮发布摄政王谕,文中有一段话至为深情。
“(皇太极)自幼将尔携来与予,尔自遇予,端庄、敬谨、聪恂、仁惠之行,与予正合。不意溘然薨逝,予心中哀伤无穷,万民亦同举哀。”
所以,电视剧真的不是历史,人家多尔衮其实挺喜欢自己原配老婆的。
好啦,多尔衮的事儿先讲到这里。
说完豪格、多尔衮两大候选人后,再聊聊这场皇位争夺战中的其他几股力量。
先说说两黄旗的诸位王公大臣,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个人:赫舍里·索尼、舒穆禄·谭泰、瓜尔佳·鳌拜和瓜尔佳·图赖。
这四个人的共同特点是,出身侍卫。所以在说他们之前,首先得介绍下清代的“侍卫”们。
跟之前所有朝代不同,清代的侍卫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之中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杰出人物,像清宫戏中频频出现的明珠、索额图、索尼、隆科多、福康安、鳌拜、遏必隆、肃顺等,职业生涯早期全当过侍卫。
且慢,差点忘了最出名的一位,钮钴禄·和珅。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清代的“侍卫”职责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朝代侍卫的工作范围,是一种集护卫、特务、顾问、秘书于一身的职业。用行话说就是:
随侍宿卫;掌引奏事官及引见官员,并稽察出入;遇皇帝出巡,则随扈保驾,驻跸行宫,则守卫警戒。
侍卫在清代如此重要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在努尔哈赤起兵早期,整个辽东的女真部落生存状况是相当凄惨的。通俗点说就是散居、渔猎、无政府。
前两个倒还好,第三个就很要命了。无政府就意味着无组织、无纪律,就意味着犯了罪没有正常渠道的责任追究,就意味着你只要本领够强,喜欢什么就可以抢什么,包括但不限于金银、牛羊和女人。
以上情况,都发生或被发生在努尔哈赤身上。努尔哈赤本身确实是足够强的,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强,努尔哈赤的童年是很凄惨的。
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他爹、他爷爷都是建州左卫的头领。说是都督、指挥使,其实就是屁大的官,管理几百户人家,可称之为较大的村。
早先努尔哈赤的生存状况还可以,至少可以保证温饱。但是不幸的是,在他十岁那年,他的生母喜塔腊氏去世了。他爹塔克世紧接着找了个新老婆,那喇氏,这个女人对前任生的几个儿子很刻薄,不让他们同住,不给他们东西吃。而努尔哈赤的亲爹塔克世也不管,听之任之。
就这样,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等人只好以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捡木耳等方式为生。
1575年冬天,努尔哈赤照常在山中采蘑菇,恰好遇到一队马队在山中打猎。
这队马队的主人是抚顺富商佟远,佟远的先祖是女真人,出自佟佳(地名),在今天的松花江流域,故以佟佳为氏。金朝兴盛时,他们开始南迁。金朝衰落后,佟佳氏族人就定居在辽东地区,并逐渐汉化,以“佟”为姓。
在当时的抚顺,佟氏是个比较兴旺的大族。佟远发家致富的方式是经商,最主要的买卖是当铺。除此之外,他还是个大地主,有一片挺大的庄园。他的满文名字为“佟佳·塔木巴彦”,汉语意译即为佟富豪。
佟远有个远房堂弟叫佟惠,他两的爷爷是亲兄弟。佟惠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佟迈和佟选,佟迈的儿子叫佟养性,佟选的儿子叫佟养真。佟养性也是经商的,经常跟女真人干一些走私的勾当;佟养真是明朝军官,隶属李成梁家族的辽东军。佟惠家与佟远家交往密切,而佟惠家的汉化程度更深,与一般汉人无异。部分史料还指出,佟惠一支本是汉人。
努尔哈赤此时只有16岁,长得
“不肥不瘦,躯干壮健,鼻直且大,面铁而长”
“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辫结以垂”
在那会儿,这种女真人进入明朝境内是很危险的,用现在的话说属于非法越境。如果被明军抓住,大概率卖给汉族地主为奴。
但是这次相遇后,佟远没有过分难为努尔哈赤,而是将其带回家,做了一名长工。说句好听的是收留了他,说句不好听的这叫掳掠为奴。
但是对努尔哈赤而言,这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之前在家里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只要肯干活儿就温饱无忧,这次偶遇赚大发了。于是他就积极干活,还很乖巧,会说好话,很讨佟富豪的欢心。就这样过了两年,佟富豪一高兴,竟然将自己的一个孙女嫁给了他。
这个孙女就是后来努尔哈赤的元配嫡福晋,也是第一任大福晋,史称太祖元妃的佟佳·哈哈纳扎青。考虑到佟远本来就汉化程度很深,他的孙女肯定是有汉名的,但是后来的史官为了帮助努尔哈赤遮掩这段历史,就没留下关于哈哈纳扎青汉名的记录,有些杂谈笔记记载其汉名为“佟春秀”。
史官之所以要为努尔哈赤遮掩,是因为努尔哈赤的首婚是非正常的,他不是明媒正娶佟家妹子,而是入赘,也就是上门女婿。婚后,根据上门女婿的惯例,努尔哈赤改“爱新觉罗”为“佟”,即为“佟·努尔哈赤”,并一直用了十几年。
《明神宗实录》记载:
“以建州夷酋佟努尔哈赤为都督俭事。”
万历二十四年,努尔哈赤给朝鲜国王写信,落款为:
“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尔哈赤禀。”
努尔哈赤在佟佳当上门女婿期间,先后结识了佟养真和佟养性。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长久以来,佟氏兄弟都认为自己是汉人,他们说汉话、蓄须发、着汉服,与其他汉人无异。努尔哈赤跟他们交好后,也开始学习汉话,了解汉朝习俗,还跟在军队的佟养真学习了一些军事知识。在此期间,佟养真还将努尔哈赤引荐给了当时的备御将军李永芳。
除此之外,佟氏兄弟还跟努尔哈赤的部落做走私生意。
当时的女真部族想跟明朝做生意,必须有明朝颁发的贸易许可证——敕书,一道敕书做一笔买卖。可是敕书太少了,而且对各种货物都明码标价,双方的需求都无法满足。所以努尔哈赤和他的父亲塔克世就跟佟氏兄弟私下贸易,贸易品种从人参、皮草、日用品到兵器,无所不包。双方各得其所。
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维持到了1583年,当年,李成梁率辽东军协同叶赫部、觉昌安部攻击阿台部,阿台的妻子是努尔哈赤的堂姐,觉昌安的孙女,觉昌安带着他儿子、也就是努尔哈赤他爹塔克世进城劝降,未等他两劝出个结果,明军攻城,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均死在乱军之中。
战后,努尔哈赤向明军讨要说法,明军给了点赔偿,就把这事儿了了。
其实呢,努尔哈赤跟他爹关系是很不好的。他妈死后,他爹找了个小老婆,对努尔哈赤兄弟很不好,不给他们饭吃,努尔哈赤不得不早早分家,兄弟两人靠采集蘑菇、野菜为食。
而努尔哈赤之所以要揪住此事不放,就是为武装自己找个好由头。
努尔哈赤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他的丈人佟远,佟远立即表示支持,将自己当铺内之前辽东军逃兵典当的十四副盔甲赠与努尔哈赤。其中一副由于残缺不全,只能算是十三副半。根据徐光启的核算,辽东军一套棉甲价值12两白银,也就说,佟富豪一下子捐出了162两白银支持女婿起兵。当时1两白银可买400斤大米,162两白银就是32吨大米,相当可以了。
当时辽东军的装束为铁盔棉甲,棉甲内衬铁片,外用铜钉固定。是的,你没有想错,后来八旗军布满铜钉的盔甲就是仿自明末辽东军。这种盔甲不仅防护性强,而且很保暖,很适合在东北地区打仗。后来农民军的木制箭镞、木叉等武器根本无法击穿这种盔甲,这也是辽东军在内地所向披靡的原因。
按说有了武器,就该开打了,但努尔哈赤没有这么做。在接下来的是几年中,他和佟氏兄弟只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儿是讨好他的准杀父仇人,李成梁。这几个人对李家是极尽谄媚,人参、美女、貂皮,能送的都送,李氏一门对其十分赏识。
第二件事儿是兼并女真部族,谁跟明朝过不去,努尔哈赤就找个由头打他,很得李成梁欢心。
之后,李成梁先后八次允许努尔哈赤代表本部落进京朝贡万历,成为当时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团。
很多人会觉得,进贡这种事情,有什么好炫耀的呢?
其实不然,看起来是这些穷苦地区的人进贡土特产,实则明朝的回馈往往几倍于进贡的价值。
努尔哈赤从这八次进贡中,捞到了大量的赏银、绢缎、铁器,收获颇丰。
在此期间,努尔哈赤目睹了明朝官员的腐败,他进贡的东西都要被克扣;目睹了关内军备的废弛。这些都使他萌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1614年,佟养性的走私事件被揭发,佟养性入狱。佟氏找到李家说情,李成梁找到辽东巡抚郭光复,以佟养性熟知女真内情为由,要求其释放佟,并派他潜入努尔哈赤身边,充当明军卧底。郭光复同意。
之后,佟养性就来到努尔哈赤身边,将佟养真那边儿传来的明军内情全部转达努尔哈赤。
1615年,李成梁病逝,努尔哈赤的靠山没了,辽东也失去了一个镇得住场子的人物。
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攻击抚顺,佟养性、佟养真、李永芳里应外合,后金军顺利攻占抚顺。
截至此时,努尔哈赤才成为了一名强者。也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想抢谁就抢谁,想抢什么就抢什么。
但是,你这么强,自然有人记恨你,怨恨积累久了,就会付诸行动,所以,针对努尔哈赤的暗杀一波接一波。
在努尔哈赤25岁那年,也就是他起兵第二年,一个阴云密布的夜晚,努尔哈赤正搂着老婆孩子睡觉。突然,他发觉门外有异动,他悄悄地起身,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藏在柜子里,然后让佟妹子假装去外面上厕所,顺道侦查敌情,自己则抽出佩刀准备战斗。
嫁给这种老公,吾窃为佟家妹子不平啊!
佟家妹子出去溜了一圈,未发现敌情,就再次回到屋内。而此时,努尔还吃已经跳到了房梁的烟囱下,居高临下,搜索敌人。
由此可见,努老兄玩吃鸡一定是个高手。
透过黑夜的迷雾,努尔哈赤发现刺客正在猫着腰走向正房,于是他跳下去,一个刀背打在刺客的脖子上,将刺客打倒在地。到这会儿,他的侍卫们才赶到,将刺客捆了起来。
就在侍卫们磨刀霍霍准备干掉刺客时,努尔哈赤制止了他们,而是问:“你这个小贼!他妈的竟敢到我家里偷牛?”
刺客一愣,接着说道:“是啊,我是想偷牛,下次再也不敢了。”
听到这段儿看似低智商的对话,努尔哈赤的侍卫们都惊了,这不是侮辱智商吗?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说道,“他说谎,他一定是来行刺我主的。”
努尔哈赤瞅了一眼这些不开窍的人,示意他们闭嘴,然后将刺客放走了。
很小的一件事儿,很高的智慧。
第一,老婆没了可以再娶,儿子没了就不一定能造出来了;
第二,努尔哈赤如果杀了这个刺客,他的主人还会再派新的来;他把这个刺客放了,不仅给了刺客主人面子,还卖了刺客一个天大的人情,下次刺客的主人再派人来,说不定刺客老兄都会给努尔哈赤通风报信。
所以,《明朝那些事儿》中对努尔哈赤的描述是有一定的误导性的,他并不是一个只会挥着马刀杀人的恶魔。一个只懂得杀戮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无法长久称王的,事实上,努尔哈赤是一个汉化很深、城府极深、聪明绝顶的部族头领。
既然说到这儿,那就再深点。所谓“明清战争”,其实并非现代意义的民族战争,而是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政权的战争。
努尔哈赤、皇太极确实多次入关掳掠,也干过杀人放火的事儿,但其出发点并非民族矛盾,而是一种疲敌政策。
类似的事情,汉武帝做过,派霍去病出击河西;唐太宗也做过,在正面攻击高句丽不顺利的情况下,水陆两路袭扰高句丽后方。
我以前看电视剧《汉武大帝》的时候很疑惑,霍去病说自己打仗不需要后方,那么他的军队吃什么呢?这个问题电视剧中没说,史书中没方便说,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抢呗。
而这两位皇帝所做的,能上升到民族仇恨的地步吗?
显然并不是。
回归到努尔哈赤,他祖孙三代都是明朝册封的指挥俭事,他自己跟辽东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起兵后,明辽东军投降的中下层军官多如牛毛,像刘爱塔、佟氏兄弟、李永芳、石廷柱、孙德功、董国云、段光裕,归根结底,是因为李成梁死后,明廷开始对辽东征税,折让大量的军事地主很不满。当时的辽东民间流传:“若不罢税、达子就是我主”。
辽东军在李成梁时期就成为了割据军阀,而李成梁死后无人为大批中下级地主军人代言,所以他们必须寻找一个新的主人。换句话说,努尔哈赤不过是辽东割据势力新的代言人而已。
本文出自大鹏人文——《前清风云录》
清代刘墉的家世是怎样的
刘墉生在一个名门望族。
刘墉,祖籍安徽砀山,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于山东诸城,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曾担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则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刘墉成长在名门相府,家族成员世代为官,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墉因为父亲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馆担任编修,不久又升迁为侍讲,成为其步入仕途的起点。
扩展资料:
刘墉的家族成员:
1、刘统勋
刘统勋(1698年—1773年),刘墉的父亲,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清朝政治家。
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
刘统勋官至军机大臣,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猝逝于上朝途中,乾隆皇帝闻讯慨叹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谥号文正。
2、刘棨
刘棨(1657~1718),刘墉的祖父,字弢子,清前期官员,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刘棨博学多才,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进士。10年后始选任长沙县知县,居官清廉,尤善应变。
得湖广总督吴碘举荐,于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升任陕西宁羌州(今宁强县)知州。莅任后,值陕西大饥,州无可发之粟,他便向监司丁珩借粮,并提出运粮之法:使民赴府负粮,负一斗者给三升。此法一用,不十日便运三千石。
州地贫苦,他见山上多槲树,宜养山蚕,便派人到诸城老家,请善养者数人并带蚕种数万枚到宁羌州,教民养蚕,并传授抽丝织绸之法。宁羌州人由此得利,称其绸为“刘公绸”。
他针对本地文化落后的状况,便为其立书、建义学,并亲自教授。自此,宁羌州有了乡试者。后擢宁夏中路同知,平阳(今山西临汾、运城两地级市及石楼县和灵石县,治所在临汾)知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统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棨
刘墉的家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刘墉他们家与乾隆皇帝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就不一般了呢?刘墉他们家绝对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一般的汉族官宦之家,刘墉家世与清朝几代皇帝的关系非常特殊。
刘墉他们家可以说是清朝皇帝的忠实臣民,这要从顺治皇帝算起。顺治皇帝也就是爱新觉罗·福临,他继承清朝皇帝之位不久,1644年清军入关,随即迅速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在清军征服中原的过程中,因为政策不是很对头,激起了汉族人民的纷纷反抗。在因为清朝政府的错误政策而导致人民群众的反抗方面,最为典型的事例便是“剃发令”了。
清军入关后,规定所有汉族男子一律要按照满洲男子的发式,“平定四夷,定鼎中原”。我们经常说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剃头挑子一头热”等等话语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出现的。严酷的“剃发令”激起了广大汉族人的反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案就是因此而起的。
当然,刘墉的祖辈不属于那样的人,他们很早就归顺了清朝,早就剃发易服了。我这里交代一下刘墉先祖的情况。
刘墉的先祖原来是世代居住在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今砀山县属安徽,所以安徽人也认为刘墉是他们的乡亲),与汉朝的建立者刘邦是同乡、同族。元末明初社会动乱,他们迁居到今天的山东日照。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又迁居到今天的山东诸城。所以,我们常常称刘墉是山东人。这一点,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面没有说假话。
用“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来形容刘墉的家族一点都不为过。在山东诸城,没有一家敢与刘家叫板。
刘墉的高祖父刘通明末时曾考中了秀才。清军入关时,刘家率先归顺了大清朝,逐渐受到重用。此后刘家在历次的科举考试中接连得中,官运也逐渐亨通起来了。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于顺治九年(1652年)参加顺治朝的进士考试,一举考中。从这一年算起,到嘉庆十九年(1814年)为止,前后一百六十二年间,山东诸城刘家共计考中进士十一位、举人三十五位。
刘必显考中进士后当上了户部广西员外郎,是刘氏家族在外任职的第一任高官;刘墉的祖父刘后来官至四川布政使,刘的二哥刘果则官至江南学政。员外郎就是朝廷的备选官员,江南学政是主管江南地区学生学习及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员。
刘墉的祖父刘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曾和张伯行、陈鹏年等并称,入选《国朝循吏传》。
《国朝循吏传》是八卷本的《历代循吏传》中的最后一卷,《历代循吏传》是康熙、雍正朝时的著名大臣朱轼和蔡世远两个人合写的一本书。这里的“国朝”实际上指的就是清朝。本书写作的时间是在康熙年间,正式出版于雍正七年(1729年)。朱轼和蔡世远曾被雍正皇帝指定为接班人弘历——日后的乾隆皇帝——的老师。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在当皇帝前由其老师介绍,已经很了解刘墉祖父的为人了。
从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开始,刘氏一门出了“文正公”刘统勋、“文清公”刘墉、“文恭公”刘之祖孙三公二宰相,成为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其中,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最受清朝廷重视,官居内阁大学士、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尚书、《四库全书》正总裁等要职,乾隆十九年又加太子太傅。刘统勋死后,清朝皇帝赐其谥号“文正”——关于这个词的含义,我们后面再讲。
刘统勋与《天下粮仓》
提起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相信很多人都是从电视剧《天下粮仓》里知道的。历史上,乾隆年间的粮食问题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乾隆年间的粮食问题其实是人为的,直接责任者应该就是乾隆皇帝本人。
乾隆初年,乾隆皇帝出于备荒考虑,决定拿出银两采购粮食以充实国家粮库。他当时甚至采取了禁止以粮造酒、落榜生员可用银子买秀才等措施。但囤粮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十年时间国家粮库不过增加了六百多万石粮食。
由于忽视粮食流通这一最基本的规律,使得地方粮价高涨,引发多起民变,饥民抢粮抗租的事时有发生。
后来乾隆皇帝放宽了粮食政策,这场危机才渐渐平息下来。刘统勋与乾隆初年的粮食案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而《天下粮仓》把这笔账算到了一些贪官头上,也是冤枉了他们。其实那个时候的贪官还不是很多,为什么呢?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此前的雍正皇帝下手极狠,已经杀掉了很多贪官,使得很多官员只能夹着尾巴做官,哪里敢贪污呀!
第二,乾隆皇帝刚刚即位,很多官员还在察言观色、等待时机。清朝皇帝有上任就杀掉一批前朝重臣以确立自己权威的传统,所以当时就连清官都怕被砍头,更别提贪官了。此前有康熙皇帝擒拿鳌拜,此后有嘉庆皇帝杀掉和,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刘统勋在官运上可以说是亨通了,他曾任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等职。由于他清廉有为,深为雍正、乾隆倚重。
也许有人看得出来,刘统勋所担任的这些职务很有意思。
我们先说这个容易的:工部相当于建设部,工部尚书相当于建设部部长。刑部相当于公检法机构,刑部尚书相当于公检法机构的最高领导人。吏部主管官员的考核和选拔,相当于人事部及组织部,下面分为四个具体机构,俗称为“喜、怒、哀、乐”:喜,指文选清吏司,主管选缺、补缺,故曰“喜”;怒,指考功清吏司,主管处分,故曰“怒”;哀,指稽勋清吏司,主管丁忧,故曰“哀”;乐,指验封清吏司,主管抚恤、恩荫,故曰“乐”。
再说这个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这都是什么官职呢?
大学士是唐朝的时候开始设立的,最初由宰相兼领。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四个馆,大学士的主要职责是陪着皇帝练习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协助编练舞蹈等。明朝的时候以儒臣为殿阁大学士,大学士成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答奏章,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清代的大学士是荣誉官职。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少数例外)。刘统勋担任的就是三阁大学士中的东阁大学士。
翰林院也是个官署名称,开始设置于唐朝,供职者称“翰林学士”。清朝时的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所属职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翰林。刘统勋所担任的就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掌院学士。
由此看来,到刘墉的爸爸刘统勋这一代,刘墉家族与乾隆皇帝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
的高峰。
那么,刘统勋干过什么重大的事件,能够让乾隆皇帝看重?这些与刘墉日后的遭遇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呢?
说到刘统勋让乾隆皇帝如此看重的原因,我们还要从乾隆皇帝的内心世界谈起。
乾隆皇帝最想成就的是“三立”。
什么叫“三立”?“立德、立言、立功”。古人曾说人有三不朽:“其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先生的名字“三立”指的就是“立德、立言、
立功”这“三立”。看来,马先生是做到了。
所谓“立德”,指的就是在政治思想上:皇帝的德行要好,要能够听从不同意见,也就是要虚心纳谏。
所谓“立言”,指的就是文化上:不但皇帝本人的文章要好,而且还要让天下所有的好文章发扬光大,也就是要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所谓“立功”,指的就是在军事上:皇帝在其统治时期的疆域要广大而且要不断扩大。
刘统勋作为一个汉族官员,他也必须要认真研究乾隆皇帝的内心世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便投其所好,只有这样他才能赢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重视。
那么,刘统勋是如何做到为乾隆皇帝的“三立”添光增彩的呢?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德”
在为乾隆皇帝“立德”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是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清代新任命的地方大员惯例总是自带一批亲信,以备日后任用,而这些亲信往往形成私党。刘统勋为改革这个弊端,上书朝廷,建议今后一律停止地方大员自带亲信的这种做法。这个建议得到乾隆的批准,并交吏部实行。
第二件事:有一次户部上奏说,各省州县管理钱粮库的官吏多不尽职,弊端甚多。乾隆皇帝当时考虑,还不如将不尽职尽心者罢免而以笔帖式(秘书)代为管理仓库钱粮好呢。于是,乾隆皇帝找来刘统勋与他商议此事。
刘统勋沉默再三,回复乾隆皇帝说:“我老了,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主意,您容我回去思考之后再给您一个准确的答复吧。”第二天,乾隆皇帝又召见刘统勋。刘统勋向乾隆皇帝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州县官员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只要他们能够为百姓效力,那么仓库之事自然可以解决,不必将各省州县管理钱粮库的官吏尽行罢免。其核心意思就是不要因噎废食。
乾隆皇帝点头,表示很同意刘统勋的看法。
第三件事:刘统勋监督河南黄河工程期间,一天晚上他走出驻地,微行河岸,看见几十个用大车送秫杆的老百姓都露宿在河旁,人和牲畜都是疲惫不堪,有的大人和孩子相对而泣。
刘统勋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些人回答:“我们是某县的老百姓,离这里有三天的路程,奉县官的命令运送秫杆到这里。可是负责收料的某官员每车索钱数贯,拿不出钱,料便不能入。我们都是穷人,哪里来的钱?在这里滞留已近十天,所带的盘缠已花完,打算逃跑又走不了,所以在这里哭泣。”
刘统勋听后半信半疑,后来灵机一动,告诉他们:“我也是来送料的,与某官手下人是老相识,一会儿便能将料缴完,现在我去替你们去缴。”说完便赶起一辆车前去。到了收料场,拜见了某官员。某官员见刘统勋面色细润、衣着整洁,便断定他是乡间富绅,于是加倍索取,共十余贯钱。刘统勋略与之争辩,某官员便大发雷霆,命令随从挥动皮鞭将其驱走,并将其牛车扣留。
刘统勋一见该官员的所作所为,比老百姓反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便急急赶回驻地,一面命随官手持令箭绑某官员前来,一面召集管治河工程的官员开会。
不一会儿,某官员被押至,刘统勋略加审问,即令推出候斩。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纷纷长跪为其请罪求恕。
坚持了好久,刘统勋才命令将某官员押回,罚以大杖杖数十,再戴上重刑具沿河示众。各料场官员闻讯惊恐万状,从此对来料随到随收,再也不敢欺负老百姓了。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功”
在“立功”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事情就是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
要弄明白这大、小金川战役,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一个名词——土司制度。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一种名为“土司”的机构,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称为土司官。土司官与普通官员最大的不同点是,土司官是可以世袭的,而普通官员则是有任期限制的。土司官对于本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要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也必须要取得中央朝廷的批准,这就是土司制度。
由于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往往会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采纳大臣鄂尔泰的建议,在西南广大地区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称为“改土归流”。但是,直到乾隆时期,四川省西部的金川地区尚未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也就是说,这一地区仍然由土司负责管理。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的土司莎罗奔未经过清朝廷的同意,趁机兼并了小金川。随即乾隆皇帝派大军打败了莎罗奔,恢复了大、小金川地区的原状。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的侄子郎卡继位后又不断滋事、恃强欺弱、对抗朝廷。向来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有了前一次用兵大、小金川的经验,决意再度用兵大、小金川,用武力解决问题。刘统勋考虑到金川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曾建议改用政治手段(
也就是恩威并施的办法)加以解决。但是,乾隆皇帝没有听从刘统勋的正确意见,仍坚持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对金川地区用兵。结果不出刘统勋所料,前线接连传来战败的消息。此时乾隆皇帝“烦懑无计”,不知道是该“用兵乎”,还是该“撤兵乎”,于是,他急急忙忙召来刘统勋,问刘统勋今后应该怎么办?这时刘统勋考虑到连年用兵,双方损失都很巨大,不如一鼓作气彻底平息金川动乱,以解决土司制度,因而答曰:“日前兵可撤,今则断不可撤。”并推荐大学士阿桂接任原来的将领,最终取得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的胜利。这也成就了乾隆皇帝“十大武功”其中的一个。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言”
在“立言”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是编纂《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圣明君主”,“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之一,尤其懂得思想统治的重要。他继位之初,就开博学鸿词科,扩充科举取录名额,搜罗天下人才为他效劳。同时下令开馆修书,先后完成“清三通”(即《皇朝通志》、《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等一大批史籍的编纂。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皇帝为了宣扬他的文治武功,进一步笼络天下的文人学子,决心要编纂一部囊括中国古今图书典籍的大丛书。在规模上,不但要超过康熙、雍正时编辑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而且要超过明代的《永乐大典》(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创中国亘古未有之伟业。
可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书籍浩如瀚海,若想成此大业,非有学识渊通、博闻强记而且年富力强的奇才不足以担此重任。
乾隆思来想去,将朝野的文人学士一个个地排队,确信东阁大学士刘统勋能够担总裁之任,并由其他大学士以及各部尚书协理,在头脑中形成了总裁、副总裁一班人马的考虑,只是总纂一职却无人能够胜任。
这天,乾隆皇帝又把刘统勋召进宫来,商议由谁来担任总纂一职。乾隆皇帝叹道:“古来兵家常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编纂《四库全书》一事乃千秋伟业,比疆场征战更难啊!朕沉思已久,难道以中国之大竟无一人堪当此任吗?”
刘统勋早就有心想在皇帝面前举荐自己的门生纪晓岚。纪晓岚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漏言”案被充军发配新疆,这时正是为纪晓岚奏请开释的好时机。于是刘统勋慢吞吞地说道:“圣上乃真龙天子,当朝以后,天下太平,四夷臣服,可谓国泰民安,万民乐业,为旷古未有之盛世,文治武功皆胜于往昔,今圣上创千秋之伟业,成万世之宏章,地辅天助,定早已降下堪当此任的辅臣。只是老臣愚钝不慧,不敢贸然荐举。”
乾隆从刘统勋的话中听出他已物色好了人选,便催促说道:“看来你心中已有人选,何不从快快奏来?”
刘统勋看乾隆催促如此急切,欲擒故纵,更不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笑道:“哪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才,但往昔各代皆不可与国朝相比。依老臣看来,堪当此任者已侍奉圣上多年,也深得圣上垂爱,只是这位才子远离圣上几年,圣上一时想不起来罢了……”说到这里,刘统勋又故意十分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乾隆看刘统勋胸有成竹而又有意绕弯子,便又催促道:“老爱卿,此人是谁?你快快为朕奏来!”
刘统勋这个时候才说:“圣上操劳国事,日理万机,此人又久居边塞,所以圣上一时想不起来啊!这人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当过侍读学士的纪晓岚啊!”
乾隆听刘统勋这么一说,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然后问:“老爱卿,难道你是有意为他说情来啦?”
刘统勋连忙下跪,说:“圣上明鉴,臣蒙圣上恩宠,处以高位,自当鞠躬尽瘁,报效万岁隆恩。几十年来,臣以国事为重,忠心耿耿,今万岁爷求贤若渴,臣若知而不言,埋没了人才,岂非罪在不赦?臣尝思古人尚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今吾皇万岁乃贤明圣主,广开言路,故而老臣敢直言以陈。纪昀虽是臣的门生,但他更是圣上的宠臣。中进士之后,他恭敬侍上,深得圣上嘉许。此后坐‘漏言’案发戍乌鲁木齐,乃圣上英明,爱惜英才,免其死罪,宽大至极。他在西域军中也勤奋不已,并深为往事愧悔,一旦赦免回京,定能不负圣上隆恩!”刘统勋侃侃奏来,入情入理,乾隆听着不由得频频点头。
这三年的时间,内廷中没有纪晓岚往来走动,乾隆总感觉缺点什么,遇有许多事情时常着想要是纪晓岚在朝中就好了,尤其在诗、联属和之时更感到如此。
但乾隆也有他难言的苦衷,不好将纪晓岚马上召回京城。自从动了纂修《四库全书》的想法之后,乾隆也在想,由纪晓岚主持总纂恐怕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了。现在刘统勋奏请,正中下怀。乾隆于是顺水推舟,说道:“看在老爱卿的面上,朕赦纪昀回京。”
于是,乾隆颁下诏书,要纪晓岚火速回京。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六月,纪晓岚回到了北京,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四库全书》的编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乾隆年间的一桩盛举。对刘统勋来说,他于《四库全书》最大的贡献倒不在于他担任正总裁,而在于他推荐了一个很好的总纂官。因为刘统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刘统勋之死和刘墉的继任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二月,刘统勋黎明入朝,至东华门外,猝死在轿内,时年七十五岁。
乾隆皇帝亲自前去吊唁,因为刘府大门矮小,他的轿子去掉顶盖后才得以进入。乾隆皇帝十分感动,回到皇宫,流涕对诸臣说:“朕失一股肱!刘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因而在其死后特赠谥“文正”。
中国古代,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死后都要由在世的大臣根据他一生的品行做出评判,并根据这个评判给出相应几个字的谥号。一般的大臣都是两个字,武将的第一个字是“武”,如岳飞死后的谥号就是“武穆”;而翰林出身的文臣的第一个字一般是“文”,第二个字则有些区别。
“文正”一词是清朝皇帝对于官员评价最高的谥号。文正,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清朝时有个规定,谥号曰“文”的人必须是翰林出身,也就是必须在翰林院做过官),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整个大清王朝一共有八位“文正”。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说,刘统勋居第二位。
除了“文正”,其次好的是“文忠”,凡是谥为“文忠”的大臣都是真正实心为朝廷办事、受人尊敬,比如李鸿章、林则徐等。有武绩的大臣可以谥为“文襄”,典型的是福康安、左宗棠等。
刘统勋去世后,乾隆皇帝想起了刘统勋一家三代(刘必显、刘、刘统勋)一百二十多年来对大清朝的贡献,又想起了刘家的第四代刘统勋的儿子——刘墉,正式决定一旦等刘墉三年守孝期满,就将长期外放为官的刘墉调至自己的身边做事。这之后方有君臣俩之间嘻笑怒骂的逗弄及弹劾皇帝等极度荒诞的种种传闻,真真假假,都被编入相声、电视剧中。这是一个历史契机,隐藏了谜团。
刘墉(1719~1804), 中国清代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青原,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翰林院侍讲。不久因受父亲连累,夺官下狱。事解后,历任吏、礼、兵部尚书。嘉庆二年(1797)授体仁阁大学士,卒后赠太子太保,谥文清。著有《刘文清诗集》。
显赫世家
文章标题: 福康安家族是怎么从中原润到辽东成为女真人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