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3-02 22:01:5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有一将而无万骨。
汉匈百年战争,真正较量的是万千汉家将士。或者说,是那些埋尸大漠的万骨。但,功劳却全记在了一将的身上,也就是卫青和霍去病。
因为,功劳从不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而只是人们的感知。
所以,拥有整个战争或冠名整个战争的名将,就拿走了全部功劳。
因此,争辩卫青和霍去病是不是庸才,也就不能完全用战争结果反推了。
吕思勉所说的,影视剧所表现的,都不够全面。
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影视剧是个人英雄的影视剧,它们都没有给帝王将相后面的万千大众留出戏份。
吕思勉不仅瞧不上卫青和霍去病,也瞧不上汉武帝。其认为汉匈战争本该是简单的局部战争,却被汉武帝、卫青以及霍去病这些人打得劳民伤财。
具体出处应该是他的《读史札记》,在“汉武用将”一章。
你必须佩服吕老先生对史料的掌故精熟,而且还能活学活用,前后联接、左右呼应。所以,观点的论证,极为严密。综述其主要观点和论证依据如下:
1.匈奴本就不强,所以汉匈战争本不应该演变成百年大战。
一个依据是贾谊之论:匈奴不过汉之一大县;一个依据是中行说等人所言:匈奴之众,不当汉之一郡。另有,其所著的《匈奴人口》,应该是从数字上给出了硬证据。
对付一县、一郡,大汉帝国有必要如此劳师动众吗?当真不需要。
王恢言:臣闻全代之时,北有强胡之敌,内连中国之兵,然尚得养老、长幼,种树以时,仓廪常实,匈奴不轻侵也。
小小的代国,一边遭遇中原兵祸、一边遭遇胡人犯境,却不耽误生产生活,匈奴也不敢轻易进犯。而汉武帝以中国之大打匈奴打了几十年,打到海内疲敝,却没能把匈奴打残。这只能说明:大汉帝国已经无能到了极点。而全部的原因就是用人不当,再直白点说就武帝庸主、卫霍无能。
2.对卫青和霍去病的批评,这两个人就是一对二百五
战场上的战损消耗太大,以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为例证,出塞马匹十四万,而回来的只有三万。这场大战的结果就是汉军再无战马可以出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是怎么搞的,能有这么大的战马消耗?
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因为霍去病根本不顾战士死活和战场消耗。出征作战,皇帝赏赐数十车珍馐粱肉,霍去病就是吃不完也不赏赐给饥饿的将士。大军塞外缺粮、军心不振,而霍去病竟还要玩蹴鞠踢球。此等主帅,能不害死千军吗?霍去病是如此,卫青也是一丘之貉。史书上的溢美之词,都是对胜利者的美化。
霍去病领兵作战没被重创,就是因为运气好,如司马迁所言:诚天幸而已。
卫青就是一个外戚宠臣的角色,即所谓:以和柔自媚于上。就这幅德行,哪里有什么武人的气质。漠北之战,故意调走李广,而把对阵匈奴单于的机会留给公孙敖,就是以公谋私、任人唯亲。所以,卫青就是一个坏种,能力不咋地、道德品质更不堪。
至于说“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那是因为本身就是二百五,所以也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所以干脆就全都不说了,自然就不会泄露什么机密。
所以,汉武帝打匈奴打得九州疲敝,直接原因就是用人不当。假使重用李广、程不识、韩安国等老将老臣以及李陵这种将门子弟,也不至于如此。而主观原因就是武帝本人除了好大喜功,就没啥本事。
吕思勉的上述观点,跟影视剧的演义塑造,可以说是针锋相对了。到底,该怎么取舍呢?
第一个观点,就是匈奴不强。
这就是静态地看问题了。贾谊认为匈奴不过汉之一县,但贾谊去过匈奴吗?而且,贾谊所处的是什么年代?是汉文帝时期,大汉立国不久。所以,关于匈奴的认识,多是前人的认识,也就是战国或秦时的认识。而自冒顿单于之后,匈奴早就变了样子,向东打垮东胡、向西赶走大月氏,甚至已经染指西域。匈奴之大,已经幅员万里;弯弓之士,已经三十余万。大汉帝国有哪个县,能有此等实力。而王恢所引代国之时,大体也是战国末期的老黄历了。秦始皇统一了中原,匈奴人为什么不能统一草原?
可以说,武帝时期的匈奴已经非常强,远不是汉之一县或汉之一郡可以匹敌的。如果真是如此,李广任边地郡太守,完全可以带着本郡将士横扫大漠,根本不会有卫青、霍去病出场的机会。
第二个观点,主要是卫霍无能。
一个反例就够了。李广、韩安国跟匈奴交手,就一直打败仗;程不识就没跟匈奴交手的史料记载。而卫青和霍去病呢?卫青收复了河南之地、霍去病收复了河西之地,这个功绩是李广等人所不能比的。特别是霍去病,史书所载,在战场上就没吃过亏,一直是吊打匈奴的节奏。
卫霍二人,一直打胜仗;李广则一直打败仗,而韩安国则主张不打仗、搞和亲。以这个结果而论,怎么也不能说卫霍无能吧?
李广是不是名将?当然是。李广平七国之乱时,就有夺旗之功;任边地太守,令匈奴胆寒。从这个结果而论,李广当然可以说当世名将。
但,汉匈全面战争之际,李广为什么到死也不能打一场漂亮的胜仗?但凡打上一场,李广也能封侯。不是别人排挤李广,而是李将军这时候真得不行了。李广是怎么打仗的?搞得是骑射战术和正面硬刚。而卫青和霍去病呢?搞得是骑兵冲击战术和远距离迂回。你可以仔细查看卫青和霍去病的几场大胜仗,几乎都是千里大迂回,然后快速突击、短兵相接,也就是骑兵冲击战术。这种新打法,老将军李广真得没能跟上节奏,也没能适应。而按照老战术来打,匈奴人则是打不过就跑,打得过就把你全歼,完全就是以身馁虎。
卫青和霍去病,打了胜仗。这只是结果。有这个结果就能说明这两个人有能力吗?结果论当然不够周延。因为这里面容易让我们忽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同时期的汉朝将士要远比匈奴人更能打。
晁错《言兵事疏》言: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汉朝在军事上存在极大的优势。而战场较量,汉朝将士与匈奴战士,几乎能够达到一比五,就是汉朝一个人能打匈奴五个人。原因是什么?
你别说匈奴人本性彪悍,所以就是能打。打仗较量的底层逻辑,是拼营养摄入,得拼生物能量。而汉朝将士的营养摄入,要远强于匈奴人,因为国家有钱、保障到位。所以,正面战场较量,汉朝将士的身体素质一点儿也不吃亏。
从战国到秦汉,中原基本上就一直在搞战争。其结果就是军工技术发展到了极致。冷兵器作战,弓箭就是王者,而匈奴人的弓箭根本干不过汉朝人的弩箭。而刀剑和铠甲,就更是没法比了。
另外还有军队纪律,为什么骑兵冲击战术只用霍去病能玩而匈奴人玩不了?因为匈奴人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建设根本就支撑不了它的军队纪律。搞冲击战术,你得有严格军纪作保障,否则谁会死命往前冲。但是,匈奴战士前天还在牧马,后天就被召集去打仗,打得好就抢劫、打不好就逃跑。就这个基础,怎么可能发展出什么军队纪律来。
所以,汉匈百年战争,强汉能追着匈奴打,其原因就是汉朝将士比匈奴战士更能打。匈奴人打不过,自然就得跑。而更底层的原因就是国力,匈奴人粗糙的组织管理水平根本没法跟汉朝比。
那么,到底是卫青和霍去病名将领衔,还是汉家将士所向披靡呢?当然是后者。在实力形成碾压的情况下,什么兵法都没用,所以名将的意义不大,即便是庸将领兵也能打胜仗。
而至于打匈奴打得九州疲敝、大汉经济破产,这个没办法。非但汉朝打匈奴是如此,历朝历代搞这么久大战争,都得天下疲敝、经济破产。你这时候就是换成谁当皇帝、换成谁当丞相、换成谁当将军,都不行。因为战争打得就是综合国力,除非不打仗。
大汉打匈奴,就是国力的碾压,发挥根本作用的是汉家将士。
但,一将功成万古枯,成功只给了名将卫青和霍去病,而忽略了万千汉家将士,
虽然国力碾压,但匈奴已经不好打了。匈奴不再是战国草原上的一个胡人部落,已经是一个草原帝国。
所以,这是中原与草原之间持续数十年、上百年的激烈较量,怎么打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谁能熬得住、看谁的国力更强。
司马迁的羡慕嫉妒恨?他为何偏爱李广,贬低卫霍
《史记》作为一部非官修的史书,是司马迁的个人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主观色彩。
有句话叫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为大汉打了无数次仗,但是终其一生,都没能封侯。这主要是由于西汉严格的军功制度,李广对匈奴作战,以失败为主,有一次还被俘虏。相比之下,卫青和霍去病就是天选之人。尤其是霍去病,纵观汉武帝时期,重大的胜利成果,如漠南之战、两次河西之战、漠北之战,都是霍去病的作品。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对匈奴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打击了。
然而,在《史记》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差异。在李广的传记中,司马迁一点也不吝惜笔墨,给读者一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英雄形象,绚烂的文辞比比皆是,“飞将军”的大名也由此名传千古。但是,对于卫霍二人的功勋,却似乎懒得去描述,将它们用官话连篇的庆功诏书代替了。而且,《史记》有意强调,李广怜悯士卒,而霍去病,爱好享乐,不关心士兵的生活。
究其原因,可能有三。
第一,司马迁是一个儒家人,儒士对于外戚,十分排斥。在他们眼中,战功是次要的,象牙塔里的读书人,很难理解战争的残酷。卫霍二人凭借外戚身份,扶摇直上,才是让他们讨厌的。
第二,李广的孙子李陵,和司马迁熟识,两人是很好的朋友。李陵在投降匈奴之后,全族被汉武帝杀死。李广的儿子李敢,因为打伤卫青,被霍去病射杀。一系列事件,让司马迁感到悲凉和不平衡。
第三,是源于儒家思想的传统,中国人,向来更惋惜失败的英雄和死掉的英雄,活着的、成功的,必定是有瑕疵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