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政体是什么
苏联的政体(政治体制)是苏维埃制。
一、苏维埃制度:
前苏联的政治基础,是俄国劳动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 “苏维埃”一词是俄文“ совет”的汉语音译,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
二、含义:
早在1905年3月,乌拉尔的阿拉帕耶夫斯克工厂的工人首先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作为领导罢工的机关 。随后 ,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市的工人建立了俄国第一个全市性的工人代表苏维埃。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相继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 ,有的地方还建立了士兵代表苏维埃、农民代表苏维埃。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苏维埃由领导罢工的机关转变为领导武装起义的机关,成为革命政权的萌芽形式。
三、历程:
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苏维埃被沙皇专制政府取缔。1917年俄国二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各地又重新建立了苏维埃 。1917年6月召开了全俄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成为俄国无产阶级的政权组织。1917年11月~1918年1月 ,苏维埃的名称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 1918年1月改称工农和红军代表苏维埃。1936 年改称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 1977年又改称人民代表苏维埃。苏维埃作为前苏联的政权组织实行议行合一的原则。
1918年的苏俄宪法规定,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立法、发布命令和监督机关。1922年底前苏联建立后 ,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联盟苏维埃和民族苏维埃组成的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前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前苏联的最高立法、执行和指挥机关。
1936年苏联宪法规定,由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为其常设机关。1977年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最高苏维埃是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唯一的立法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为其常设机关,苏联部长会议以及苏联最高法院和检察机关都由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产生,并对它负责和报告工作 。
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的法律和决议,苏联部长会议必须贯彻执行。苏联部长会议的决议和命令同法律发生抵触时,前苏联最高苏维埃及其主席团有权废除。苏联的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根据宪法、法律及上级机关的决议,有权解决本地区的一切问题。前苏联的地方行政机关——执行委员会由相应的人民代表苏维埃选举产生,并对它负责和报告工作。
苏维埃制政体: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苏联成立后改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中国称国家主席),以下简称主席。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主席由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权力划分:苏维埃代表大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部长联席会议——行政权司法权——全苏维埃最高法院
联邦制的单一制结构.主要特点是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只有一部宪法.国民只有一个国籍.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中央.中央根据事实需要将部分权力授予地方.没有明确划分给中央或地方的权力默认为属于中央.地方不能单独与外国发生关系.这类国家的组织类型比较紧密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社会主义共和国
前苏联的政治制度体系(详细的)
苏联在冷战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苏联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工业发展不平衡。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空太空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
在沙俄时代,俄罗斯是欧洲的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但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推行农业集体化和消灭“富农”的政策对农业生产的毁灭性破坏,苏联的粮食一直不能自给自足。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末期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农业生产以集体农庄为基本单位,通过隶属于集体农庄机械站的拖拉机、汽车和联合收割机实行机械化播种与耕作。
苏联解体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他还有深刻的政治根源。
党的政治局成员属于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享受专门的医疗保健,可以去特供商店购买免税低价的西方进口奢侈品,住上国家提供的公寓和别墅,有专用的车队和位于马路中央的专用快车道,还有专用的 狩猎林区和疗养海滩。他们的子女 可以轻易地入党,进入国际关系学院这样的名牌大学深造,并在外交部、外贸部和驻外使馆这些地方找到最好的工作。这个阶层还包括军队、КГБ的首脑,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官员。次一等的阶级为工厂厂长、银行经理、地方领导和党支部书记这样的人物。他们控制物资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权。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时代最低。这也是和当时苏联的国内外处境有关的。赫鲁晓夫时代,苏联与美国展开了和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竞赛,民众的生活开始有所好转。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概念,国内的政治斗争不再牵涉到普通民众,并且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几卢布,其中还包括了供热费、电话费和水费。很多人都能去黑海度假,或者领着政府补贴在疗养院里休养。这是苏联模式的福利国家概念。虽然没有多少消费品可卖,但是物价也比较低。但是与北欧的福利国家不同,苏联的福利政策并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其财政保障,因此造成了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经济困难。苏联宪法为就业提供了保障,因此人们觉得不一定非得去上班不可。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这些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列宁实行的政策被称为新经济政策。1918年,正值俄国的布尔什维克者们正在同白俄进行激烈的政权争夺,由于战时资源的极度匮乏和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红色政权实行封锁,列宁颁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配额外的粮食进行强制征收。鉴于国内革命战争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的成功经验,苏俄在战争结束后决定这沿用这一制度,此举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甚至引发了一些地方的暴动。由此苏俄引入了更灵活的新经济政策来代替战时共产主义。包括:
废除余粮收集政策,实施实物税。
停止配给制度,允许商品买卖。
放松了贸易限制,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将资金与技术引进俄国。
停止以没收的方式进行资本主义改造,改以租借和租让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
列宁解释道:“我们仍未到进入社会主义的阶段”。这暗示俄国仍是一个初级的农业国家,工业化基础非常薄弱,仍未满足全面社会主义的条件。
在余粮收集政策取消后,农民的不再担心余粮被无偿征集,加之半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并超过了革命前水平。当农业迅速发展之时,国有重工业由于政策缺失仍然进展缓慢。为了提高行业收入,工厂开始提高工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由此造成的制造业产品的成本提高使农民不得不生产更多的农业产品来购买消费产品。进而农业产品大幅下降而工业产品价格急剧上涨,这就是为众人所知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但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俄的工业化。
新经济政策成功地恢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破坏。至1928年,俄国的工农业产品产量成功地恢复到了一战前水平
苏联的解体成为唯一对人类有用的贡献,它也成为人类历史的反面教材。
苏联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国家联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体制和中国不一样。
苏联的行政机构分为两种:①全联盟部。它只在苏联政府设立,直接或通过其所设立的机构实行跨部门的管理;②联盟-共和国部。它既在苏联政府,也在各加盟共和国政府设立。各加盟共和国的此类部和委员会受苏联政府和本共和国政府的双重领导。
是一个国家联盟。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文缩写:СССР),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于1991年12月25日解体。
是一个联盟。由四个国家组成。全称就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文缩写:СССР),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于1991年12月25日解体
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权力高度集中,并奉行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的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成为了与美国并称的世界超级大国,随即世界进入到两极格局的世界格局,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之后苏联与美国的冷战在1946年3月正式拉开序幕。
苏联是一个国家 现在有一些人说苏联不是一个国家呵呵呵不知道瞎说的人太多了 苏联是一个国家 万一假如苏联不是一个国家的话 早在1991年之前就解体了
请问苏联建国初期的经济体制及背景是什么样的?
1922年12月苏联成立之后,经过逐步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由53个民族国家实体——15个加盟共和国、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和10个自治专区组成的联盟国家。在苏联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苏共、苏联各族人民“进行了创立多民族国家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毫无疑问,联盟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力地加强了无产阶级专政,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然而,在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联邦制这种具有明显分权性质的国家体制,往往受到苏共领导人有意无意的排斥,实际上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联邦制国家体制方面的种种缺陷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苏共及其领导人对苏联民族问题的复杂性、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民族问题的艰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发展联邦制国家体制问题
对于苏联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始终伴随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渗透和反映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它既带有历史的种种印迹,同时也在现实生活中发展。民族、民族问题、民族矛盾与阶级、阶级问题、阶级矛盾有一定的联系,但绝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苏联的成立从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上确认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只有在苏维埃阵营之内,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它把大多数人民都团结到了自己的周围——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彻底消灭民族压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环境而奠定各族人民友爱合作的基础”。显而易见,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保证,但并不等于民族问题的解决。 苏联建立之初,在从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在国家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逐步形成了后来的国家体制。主要措施有:
1、在斯大林执政初期根据民族地域原则,建立了一些民族自治主体,使一些少数民族有了自己的国家组织或享有自治权。先后建立了一些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民族专区。每个自治共和国有自己的宪法、有自己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苏维埃和最高行政管理机关——部长会议。在苏联及所在的加盟共和国的权限之外,各自治共和国有权解决归它管辖的问题。自治州不是国家组织,没有自己的宪法和国籍,但与一般的州不同,它在行政上和经济上有相当大的自治权。而民族专区是俄罗斯联邦境内以特定的民族成分和风俗习惯为特征的民族区域组织形式,隶属于该共和国的州或边疆区。民族专区1977年改称自治区。此后,又将一些自治州升格为自治共和国。
2、根据1924年苏联宪法,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实行两院制,以扩大少数民族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苏联最高苏维埃由享有平等权利和代表人数相同的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联盟院不分民族、按地区选出,以“反映所有劳动者的阶级利益”,民族院“由各加盟共和国和各民族地区选出”,以“反映纯粹民族要求”,两院享有平等权利,都有立法权。 苏联政治体制、苏维埃国家体制形成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苏联领导人开始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过高的估计,对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不符合实际的片面性,往往把民族问题混同于阶级问题。早在1936年斯大林就认为,既然“制造民族纠纷的主要势力即剥削阶级已不存在,培植民族互不信任心理和燃起民族主义狂热的剥削制度已不存在,反对一切奴役而忠实地实现国际主义思想的工人阶级已经掌握了政权,各族人民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已经切实实行互助”,“苏联各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即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的文化,已经有了蓬勃的发展”,“我们现在有了完全形成的、经住了一切考验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这个国家的巩固,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洲的任何一个单民族国家都比不上的”。显然,从阶级观点、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来讲,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苏联领导人却忽视了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国家政权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并不等于在国家体制方面就没有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联邦制国家体制有名无实,更谈不上研究、发展联邦制的问题,一切决定权实际上都集中在联盟中央,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被限制在狭小范围,各种自治实体的自治权利受到削弱,地方的积极性始终得不到发挥。中央统得过死,伤害了地方的、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此外,把民族矛盾归结为阶级矛盾,用阶级斗争方式处理民族问题给原本难以解决的民族问题增添了不少新问题,造成了一些少数民族、一些加盟共和国与以俄罗斯为核心的联盟中央之间的隔阂。
介绍一下前苏联时期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政党制度?
苏联政党制度
苏联是实行一党制的国家。但其政党制度也有个发
展变化过程。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时,在俄国除了有布尔什维克党之外,还
有许多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在武装起义胜利后掌握政权的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常设权力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除有布尔什维克代表外,还有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国际
主义派等其他党派。从1917年12月—1918年3月,在苏俄政府——人民
委员会中,也有左派社会革命党的几名代表担任部长。左派社会革命党人
因发动叛乱反对苏维埃政权遭到镇压。1921年春,许多小资产阶级政党
不同程度卷入叛乱。1922年夏,苏维埃政权对参加反苏维埃活动的右派
社会革命党的首领和骨干分子进行审判。此后,许多小资产阶级政党的首
领纷纷外逃。小资产阶级政党在苏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1922年底,苏俄
的一党独掌政权,一党单独存在的政党体制便确立下来。1936年,斯大林
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认为在苏联只有共产党一党存在的基
础,没有几个政党存在的基础。这个论断是苏联实行一党制的理论根据。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在“民主化”和“公开性”、“政治多元化”的政治气
氛下,1987年5、6月起,开始出现作为共产党的反对派的其他公开的政
治组织和政治派别,一些大城市的政权落入反对派手中。1990年苏共中
央二月全会,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草案,提出要实行
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同年3月,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从宪法中删去
了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苏联在实际上、法律上废止了一党制。
文章标题: 能不能解析一下苏联的国家机构体系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