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历史上风起云涌的时候总会有英雄人物出现

时间: 2023-02-22 20:00:2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为什么历史上风起云涌的时候总会有英雄人物出现

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个英雄 作文

诸葛亮
古人云:“见贤思其焉”.人们也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人们敬佩名人,崇拜英雄,追求明星.当然,我的心中也有一个学习的好榜样.

自从读了《三国演义》,我便由衷地敬佩诸葛亮的才智.

诸葛亮少时便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他虽隐居卧龙岗却洞悉天下事,做出了流传千古的“隆中对”.在群雄并起直时,他慧眼识主佐刘备,在刘备兵不满千之时,设计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三把火烧出了刘备的霸业.他舌战群儒,才压九郡八十一州,连吴抗曹.谈笑间,八十三万曹军灰飞烟灭.争汉中,安帮定国;平南蛮,扩大疆土,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诸葛亮无愧于一个军事战略家,虽一生戎马倥偬,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智谋纵横,奇策如泉涌;谋略盖世,料事如神仙,不愧为“羽扇纶巾智多星”。

诸葛亮淡泊、宁静,而又热血沸腾,指挥自若而又复汉心切。在群雄逐鹿的历史背景下,他因挥洒才智而声名卓著,又因出师未捷而含恨千古。有人赞颂他是千古完人,也有人说他成绩平平。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诸葛亮的成就几乎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树立在人们心中。他也是我心中的好榜样。

愿我们都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诸葛亮。

曹操
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一句话道出了曹操的才能。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经历了无数战争的洗礼,不断进行着朝代的更替,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英雄人物,演绎了他们血和泪的功绩。
东汉末年,常侍误国董卓弄权,黄巾军纷起在这个置人民水深火热的时代,在这个天怒人怨的时代,在这个渴望英雄的时代,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纷涌起众多豪杰,曹操,一代英雄横空出世。
《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曲解了他,戏剧中的白脸曹操丑化了他,真正懂他的人有多少,鲁迅先生第一个站起来,为他翻案,道出了他是一个英雄,一代伟人毛泽东也道:“曹操是真男子”。曹操我敬佩你,我懂你!
处于三国鼎立的版图中,他挟天子而令诸侯,占据了广大中原,这些优势都是他用命拼来的,位于常侍大常秋的祖父曹腾,看似给了他至上的出身,实令人瞧不起,用钱买来太尉一职的父亲更使他为众官不耻,他只有赌上性命用五色棒棒杀十常侍之一蹇硕的叔父以立威,然后以破黄巾军而初露头角,后任济南相国,不畏权势,为百姓除去济南王一害,最终以五千军“清君侧”——讨伐董卓,得以“挟天子而令诸侯”这才让他有了一席落脚之地。但正由于此,是他名不正言不顺,背上了国贼的骂名,他的遗憾只是不像刘备有好的祖宗荫蔽、有像孙权一样有好的父亲为他铺路而已。
如说刘备是礼贤下士的,那为什么曹操有那么多的谋臣?他发出《求贤令》,不看地位等级,“为贤是举”,令许多埋没的人才得以施展才华,他重英雄,识英雄、惜英雄;如说计谋,他并不输诸葛亮,以《三国演义》中屡战屡败的他,何以占据中原如此广大的领土呢?他经历了官渡之战、合肥之战、颍州破黄巾军之战、徐州之战、宛城之战等等不胜枚举。官渡之战中,他在劣势中,经正确的分析善于采纳他人意见,扬长避短,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东征西讨,翦灭群雄,用短短十几年把刘岱,张绣,陶谦,袁术,吕布,袁绍等人挤出了政治舞台;政治上,他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约,使遭到巨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发展。
曹操你的智慧令我敬佩,曹操你的魄力令我敬佩,曹操你的不去令我敬佩!
曹操他的人生绽放了他的辉煌,他用他的努力,得到了令人仰慕的成就,他建起了属于他的王国,载入了史册永远流传。
作文还要抄啊,我教你写吧。

设计新颖别致的标题吸引读者
  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概括文章内容的言简意赅的语句。读者读一篇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题目。好的题目,如人的眼睛,能传情显神,让读者“一见钟情”,过目难忘。所以,同学们在作文时,如非命题作文,可首先给文章构思一个具有吸引力、冲击力,让读者见之即惊又喜,不肯舍弃下文的标题。如美国作家舒尔伯格的小说《我的精彩糟糕诗作》;还有学生在写作中用过的题目《高贵的施舍》等,都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且使文章增添了无限光彩。
  首先,巧用修辞手法添魅力。因为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达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如一位同学在《关心》一文中是这样写地球的:“在远古时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绿荫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读这样的文章就像在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
  其次,善用名言警句。如果我们在写作时恰当地运用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之效。

  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的语言。如一些反映时代发展的词语——“克隆”、“基因”、“因特网”、“情商”等。如果在有些作文中运用这些语言,文章的时代感也会跃然纸上。

说说千古风流人物

  中华上下五千年,数不尽的风流人物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有的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你有佩服的历史人物吗?下面是作文栏目我为你带来的《说说千古风流人物》,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说说千古风流人物:篇一】

  推开岁月尘封的大门,一路越过苏东坡的从容,越过陶渊明的超然,我来到了杜甫的身旁。和着他颠沛流离的生活情境,踩着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悄然走进少陵野老的生活,去寻找那旧时的清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对谦让的感慨。他总会为秋风所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的遭遇,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的命运,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总会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他的每一句话都通俗朴素,明白如话,但又韵味浓郁,平淡中见奇。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感受你人生经历的沧桑与坎坷,我愿与你同行,领略你的谦让。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他对孤独生活的比喻。他总能把流离生活的孤独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孤独之情。你虽孤独,但是你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你有所坚守的民族气节。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感受你在孤独中的愤慨之情,抒写一生心事。

  “焦逐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是他狂放不羁的一面。他虽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但也不难看出他的豪气干云。他有“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对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领略你的宏伟抱负。

  伟大的诗人,你是千古的风流人物,你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又有“生涯似众人”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你都有对国家和人民“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怀念。

   【说说千古风流人物:篇二】

  翻开历史长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生命早已消逝,但他的的故事仍在传扬。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呐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追求;“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歌颂当代英雄的名句。

  杜甫,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满怀报国之心,目光远大,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渐渐衰落,那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伤感。面对官场黑暗他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叹。当时的人们处于水深或入当中,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毛泽东率领中国农工长征,过草的等。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他写下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名句,对帝王他写下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名句。委婉的指出了短于文治的缺点。但也写出了蕴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的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文天祥,在无助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等。

  不管是领袖,平民,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商海巨子,只要他们为了当时国家的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便都是风流人物。

   【说说千古风流人物:篇三】

  展望古今中外风流人物,看历史的车辙辗转,留下了辉煌的痕迹,触动了我的心灵。

  项羽触动了我的心灵。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的霸王,一位诸侯混乱中力挽狂澜的能者,令各路诸侯匍匐称臣的王君,一位破釜沉舟以激动士兵的将帅,垓下一战,不肯过江东,金戟一扬,血洒疆场。他创下一番霸业因要面子付诸流水,我为他惋惜。

  苏轼触动了我的心灵。东坡,那个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惊魂未定中自省反思,从而悟儒家之推已及人,会佛家之众生平等,领道家之珍重生命,集众家之精华,铸造“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豁达。我为他赞许。

  司马迁触动了我的心灵。“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的司马迁,在蒙受不白之冤,遭受宫刑之辱下,为达成先父遗愿,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狱中艰苦度月,终于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传承的《史记》。我为他的坚毅表示赞许。

  梵高触动了我的心灵。梵高,这位印象派画家,为探究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不惜放弃自己的家财。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最大 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他完全可以迎合时尚以谋利,但是他却不屑。他的思想超前,难以为人接受。终于,在巴黎一处无人知晓的角落里,梵高像自己笔下的向日葵一样绽放自己最后的美丽。他自尽在一片金黄的麦田中,一如他的追求光明。我为他的执著赞许。

  望古今中外多少风流人物触动了我的心灵:苟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而富强,祖狄闻鸡起舞,生活即是艺术的毕加索……他们编著的篇章,他们的品质,他们的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魂宝。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让自己的人生别有洞天。

  他们的所有已经融入历史的汗青,不管镌刻的是人们褒扬或是贬斥,但他们遗留下的痕迹,在无声中起舞,触动了我的心灵。

   【说说千古风流人物:篇四】

  回首古代历史长河,那一声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带领农民揭竿而起;那一番千古奇策“未出茅庐就知天下三分”使诸葛亮流芳百世;那一笑“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笑出了风流;那一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道出了曹操心中的宏图。他们是忠肝义胆的英雄,他们是聪明过人的智者,他们是才华横溢的文人。

  我敬佩他们,但要说得上崇拜,还是孔明当之无愧。三顾茅庐,使诸葛亮现身风起云涌的乱世,卷入了这场“江湖风波”。

  诸葛亮的博学智慧令我惊叹。周公瑾精心巧计的给曹孟德上演一场痛打黄盖的戏码,可只被孔明一眼识破。七日之内早出三千箭,本想为难孔明的周公瑾,却不想孔明的智慧远胜自己。三天之内就轻而易举的从孟德处骗到三千箭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公瑾急的积劳成疾,可孔明却一语道破天机,巧借天时“借”来东风;“既生瑜,何生亮?”周公瑾被孔明三气吐血身亡,临死之前仰天质问。

  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才智足以远胜任何一位君王,可为报刘玄德的知遇之恩,他把一生都服务于兴复汉室之中。

  他,为人公正严明。大意失街亭,孔明挥泪斩马谡,陈寿的父亲也因此连坐。可陈寿却对诸葛亮依旧高度评价:“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他,是忠臣的楷模。“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道出了孔明的忠心耿耿。不仅如此,自担任丞相,他凡事亲力亲为,直至最后在出军途中,病死五丈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你,当之无愧。

   【说说千古风流人物:篇五】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没有谁能像曹操那样,引发我无限的思绪和敬意。虽然曹操不具有刘备的仁德、吕布的武艺、诸葛亮的聪明,但是他的智慧和谋略是这些人都不具有的。三国时期,可谓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而我却偏爱曹操。

  人有才不难,有德也不难,难得的是德才兼备,而曹操曾东征袁绍,路经一片麦地,他下令不得践踏麦子否则将要问罪。自己却因马受惊而踏坏了不少麦子,他便要自行问罪,却因手下众将力劝,最终,他还是割发代首,以减轻其罪行。千古流传,吾动之!

  曹操还曾为迎接一位谋士的投靠,而赤脚相迎。这样的行为所体现出的仁德,也并不亚于刘备那样泪水似的仁德。仁义之至,吾动之!

  曹操非常看重人才,这一点刘备与孙权远不及他。庞统曾先后投靠孙权与刘备,但因庞统貌丑,孙权竟不任用,而仁德美名远扬的刘备也只是封庞统一个芝麻大的官。可庞统在赤壁之战前夕,诈降曹操之时,曹操却重宴相待,封其大官,不以其貌丑而嫌之。极具领导风范——爱才!吾动之!

  曹操不但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更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就在我读了他的《蒿里行》后,对他更加敬佩,“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句诗,深深体现了曹操对遭受到战乱的百姓的同情。爱民之心,吾动之!

  记得我读《三国演义》时,总希望曹操能赢,这样一位德才兼备、任人唯才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但是他每次在战场上遇见诸葛亮,总是大败而归。他虽然输了,在他有生之年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宏愿,但是他的千古风流却让我感动!

  历史早已过去,我们现在在追溯旧事,来看曹操之“奸”。曹操之“奸”并不令人憎恶,那是因为他的“奸”是豪杰之“奸”,并非小人之“奸”。古往今来有两种人,一种人为现在而活,拼命享受,死而后已;一种人为理想而生,死而后已。曹操就是后者,他的确实现了超时空的存在,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说说千古风流人物:篇六】

  忆往昔,凭吊三国时期的英雄……

  奸诈狡猾的曹操,仁义宽厚的刘备,雄心勃勃的孙权;还是深谋远虑的荀彧,才智过人的诸葛亮,精明能干的鲁肃;或是勇猛过人的许褚,忠肝义胆的关羽,智勇双全的周瑜,无不令人感叹。诸如此类人物,只怕比空中的星星还多。

  惜关云长之持才自傲。如此一位忠义之士却被自己的狂傲送上了绝路。当年,提起关羽,各路诸侯无不闻风丧胆,就连曹操都敬之三分;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之后的他沉醉于过去的功绩,一意孤行,藐视群雄,上演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和走麦城的悲剧,后人闻其事迹,无人不觉可惜。

  怜陈公台之怀才不遇。如此贤明之士却百思不得志同道合之君。先前试图和曹操一起成就一番大业,却发现他和曹操不是同道中人,之后为吕布所用,忠于其主,吕布之勇,虽勇冠三军,可吕布之智,不及垂髫小儿,陈公台得不到吕布的信任,其忠义之言亦不为其所用。不久,吕布阵亡,陈宫壮志未酬随先主而去。

  敬诸葛亮之神机妙算,简短几句隆中对,将未来之天下尽收眼底。想必他一定是博览群书,才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明察秋毫。运筹帷幄,赤壁之战,巧借东风,孙刘联盟,以少胜多。居安思危,兴师北伐,化守为攻,确保蜀汉数十载安宁。诸葛亮之功众所周知,诸葛亮之忠天地可鉴。

  英雄辈出,三国鼎立,历史长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说说千古风流人物:篇七】

  叱咤风云,英勇善战的项羽是英雄;一心为国却不得重用的屈原是英雄;在我看来,开创汉朝,能屈能伸的刘邦也是英雄。

  我欣赏他英雄的性格。他可以在项羽把他独自放在南边时欣然前往,他可以在鸿门宴中安然脱身,他也可以在占领城池时与百姓约法三章,他还可以在入关后不称王,对后来的项羽毕恭毕敬。

  也许,没有几个是他心甘情愿的,但他可以为了大业着想,而把自己的本性隐藏。他用张良而不疑,坦诚相待才会使那么多人效忠他。

  人无完人,这样的刘邦也会有缺点,他好酒及色,不事生产,他的嗜酒,无赖,都让人所不喜欢,但他知错就改,知道顾全大局。

  其实,英雄不一定没有缺点,也不一定都是完人。像刘邦这样的英雄,我们敬佩,我们崇拜。

   【说说千古风流人物:篇八】

  在我们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里,有这麽一个人,他既机智过人又愚不可及,既坦率真诚有狡猾奸诈,既心胸豁达有小肚鸡肠,既是菩萨心肠又是小人嘴脸,没错,如此自相矛盾的人,正是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千古风流人物——曹操。

  曹操出身于官宦之家,年轻时便当上了官,他厌恶官场的阴险狡诈,憎恨那些贪官污吏,年轻气盛的他,有着鸿鹄之志,所以他不愿意与那些人同流合污。执政为民。见义勇为,为名除害,两袖清风。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

  东汉年间,天下大乱,烽火连天,民不聊生。他亲眼目睹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统一天下,并且已经牢牢的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深根。从此,他为了这个梦想开始在这条漫漫之路上艰苦跋涉……

  可是,他的人格却发生了巨变。竟忘恩负义的杀死了救他多次的项羽,残忍的杀害了神医华佗,而且对自己的手下的人疑心重重,消灭了大量军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这足以说明他是何等的奸,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表现的是雄。因为,就连亲刘贬曹的罗贯中,都无不赞叹他独特的智慧和英勇的胆魄!

  有的人一生挥毫泼墨,也有的人一生与刀枪为伴。而曹操呢,却是文武双全。一生征战于沙场,却懂得广开言路,开张圣听,重视人才,而且满腹珠玑,难得一个全能之才。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足以可见他的狼子野心,他曾只身行刺暴君董卓,可见他那非凡的胆魄。他还大胆的使用空城计虚张声势并打败吕布,而且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这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可见他拥有多么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然而,一想做事严密的他,却在赤壁之战大败,这是他败得最惨的一回。面对人生最大的失败,刘备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最终因病崩逝。周瑜心胸狭隘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杨仪也是畏罪自杀。然而,此时年近花甲的他,面对茫茫大海,发出强有力的感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然后又积极的投入到沙场,英勇作战。如果他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强键的体魄,在如此大年龄又怎能会作出那麽惊人的举动!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孙权的江山是继承下来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我想,这句话对于曹操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同为“90后”,初唐名将苏定方咋就混成了李世勣们的晚辈?

说起苏定方,许多不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连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或者印象很模糊。即便是对其有所耳闻甚至熟悉的,弄不好也对他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或是认识上的偏差。而这种现象在初唐、尤其是贞观年间灿若星河的名臣良将中是比较少见的,苏定方就是典型的一例。

比如说苏定方本名为烈,表字定方,按照习惯我们应称之为苏烈,但他却“以字行”——就是以表字代替本名作为常用的称谓。这种现象虽然少见但也并非罕见,比如我们习惯上把姜尚(本名)叫成姜子牙(表字)、屈平叫成屈原、项藉叫成项羽、唐寅叫成唐伯虎、纪昀叫成纪晓岚等等。即便与苏定方同时代的人物也不乏以字行的例子,比如房玄龄之于房乔、高士廉之于高俭、尉迟敬德之于尉迟恭、段志玄之于段雄、薛仁贵之于薛礼。古人在本名和表字的用法上遵循着严格的礼法规定,像对本名的称呼仅限于长辈和上位者,比如“君亲师”,尤其是父母;而如今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消失了的表字才是在古时应用最广泛的称谓,还能表达尊重和关系亲近的意思,因此像长官(包括皇帝)、师长称呼下属、门生表字的情况就非常普遍。相反如果要是谁被父母之外的人直呼本名了,往往就意味着双方的关系紧张,甚至是已经破裂、即将翻脸了。

不过向来秉持客观公正原则的史书却基本不管这一套,大多数载入其中的人物都直呼本名而非表字。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的人物地位之高大上莫过于孔夫子,但太史公依旧直呼其大名,比如“丘生而叔梁纥死,葬於防山”(《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为啥在某些人身上就改为“以字行于世”?

有人说是因为这些人物通常都有作为、地位高以及受尊敬才以字行,其实这也是说不通的。像要是因为尊敬把房乔称为房玄龄,难道杜如晦就没资格称杜克明?练安以字行为练子宁,方孝孺就更应该叫方孝直了。即便是苏定方按照上述逻辑,恐怕他的老前辈、老上司李靖更应该被尊称为李药师吧?事实上都没有。

这个问题我也不明白,当然也不重要。

另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苏定方在民间演义小说中,经常作为反面角色出现。

比如在《说唐演义全传》中,苏定方就是个面目可憎的大反派,还凭借阴险的手段谋害了正义的罗艺、罗成父子;在《说唐后传》中,苏定方则成了个白脸长髯的大奸臣,最终因恶贯满盈被罗成之子罗通剖腹掏心、大快人心;在《兴唐传》中,苏定方再度暗施冷箭谋害了隋唐第六条好汉伍天锡,反正在小说里他好像就没干过啥好事。

演义小说当然不必当真,但其在市井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却远非正经史书可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苏定方原本的人物形象。不过嘛,凡事有因必有果——隋唐交替之时正是英雄人物风起云涌之际,别人都好好的,咋就你老苏成了大坏蛋?

当然,对苏定方这个人物的另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他的辈分问题。

在很多研究唐史的资料中,都将苏定方定位为大唐开国以后才涌现出来的“将二代”——也就是说相较于李靖、李世勣、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追随唐太宗李世民参加过大唐开国之战的老班底,化身“小苏”的苏定方辈分低、年纪小,资历更浅,功劳也不显。所以在老家伙们大展神威的时候,他要么在吃奶,要么只配吃瓜,一直等到唐高宗李治即位以后才熬出头,开始建功立业。

在我看过的几本网络小说中,苏定方也都是跟裴行俭、薛仁贵、王方翼、刘仁轨之类(贞观年间)的小年轻们一起鬼混,而且年轻得不像话。比如像李靖、李世勣、程知节们都抱上孙子了,小苏苏还没娶上媳妇呢。

事实上要是给初唐名将们排资论辈的话,生于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或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的苏定方,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归入大唐朝的“将二代”,毕竟他可差不多是李世民的同龄人啊(李大帝生于公元598年或599年)。

而且辅助李世民打下大唐朝半壁江山以及创下贞观之治的名臣良将们,譬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虽然在年龄跨度上超过了30年,但仍然该算成是一代人。比如虽然李靖在年纪上可以给李世勣当爹,但后者凭借赫赫战功打成天下名将时,李靖还是个寂寂无名的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李世勣被赐国姓、爵封国公、官拜大将军时,后来的大唐战神还站在秦王李世民身后当保镖头子呢。所以虽然二者间有着23岁的年龄差,但基本上没谁把他们当成是两代人。

同理,像长孙无忌、李孝恭、段志玄这样的(公元六世纪的)“90后”与杜如晦、魏徵、尉迟敬德、程知节这样的“80后”,房玄龄、高士廉、唐俭这样的“70后”,也都被视作是同辈中人,没有长幼、高下之分。

而苏定方即便是跟李世勣比起来,在资历上也毫不逊色。

隋末年间天下大乱,差不多是同龄人的李世勣选择乱上添乱、上了瓦岗寨玩造反。而苏定方则在父亲苏邕的引领下,选择了保境安民,在老家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抵御李世勣的同行们来犯。

此时年仅15岁的苏定方已经显露出惊人的军事天赋,不但骁勇而且多谋,凡战无不胜,使得贼寇不敢犯境,一个小小的少年竟成了乡人心中的中流砥柱:

话说张金称和杨公卿可不是一般的毛贼草寇,而是当时横行于河北的头等枭雄人物。像是隋唐名将段达、冯孝慈、卢君谔都曾被此二人搞得灰头土脸,结果却在一个小年轻手底下狠狠得栽了个大跟头,张金称甚至因此而死,这下子苏定方想不出名都不行了。

如果此时苏定方归顺李唐,估计能拿到的好处不会比李世勣差。只可惜在当时河北是窦建德的地盘,李世民的手再长也伸不过来。所以在大隋朝彻底没救了的情况下,苏定方只能降了窦建德,并受其大将高雅贤的青睐,被收为养子,从此只能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窦建德败亡后,苏定方随高雅贤投奔刘黑闼。随即高雅贤阵亡、刘黑闼也被唐军打成了狗,苏定方干脆回乡归隐,不再掺和这些破事了。

在隋唐交替之际,堪称是降臣遍地走、叛臣多如狗,而且是投降得越快、背叛次数越多的家伙就越容易发达。而性格执拗或是多少还有些忠义之心的苏定方,则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异类,因此也一次次的错过了升官发财的机会。

到了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也不知道是情势所迫还是主动应召,苏定方成为了大唐府兵中的一员,并很快凭本事当上了个小军官(史载他“为匡道府折冲”可能有误。事实上直到贞观十年、即公元636年诸军府才改为折冲府,设折冲都尉)。4年后,苏定方随李靖出碛口征伐东突厥颉利可汗,并作为先锋率200骑兵突袭敌营,杀得突厥人魂飞魄散,不知唐军虚实的颉利连夜潜逃,这才有了李靖雪夜破襄城的奇迹一战。

战后,功劳仅在李靖之下的苏定方被授左武侯中郎将(后改任左卫中郎将),堪称火箭式蹿升。

可见但凡是英雄人物,只要“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苏定方即是如此。

苏定方一战成名的时间,是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然而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他却像是划破天际的一颗流星,光芒转瞬即逝,再也没有发出过任何光彩。所以在“贞观名将”这个规模巨大的群体中,人们根本找不到苏定方的名字。

至于苏定方长期不受重用的理由,据说是在平灭东突厥一役中纵兵劫掠过甚而遭到处罚、闲置——还能有比这更扯的理由吗?

话说大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当兵打仗非但没有军饷、耽误自家种地,还得自掏腰包承担各种装备、器具、补给的费用:

也就是说除了甲胄、战马和重型兵器以外,府兵打仗所需的其他一切物资都得自费,而所需的成本足以让一个中等户破产。

这样一来谁还愿意当兵打仗?初唐时怎么又可能出现将士“闻战则喜”的景象?

答案很简单,就是战利品。起码在初唐年间,李世民还是很大度的,打仗获取的战利品大头都赏赐给将士。而且赢得越大、赏得越多,往往一战所得不但能抹平“自费参战”的成本,还顶得上种几年地的所得。这样一来,打仗对于府兵来说不但不是个赔钱的买卖,更是个大发横财的机会,怎么可能不“闻战则喜”?

而大多数的敌人是不会老老实实的将战利品双手奉上的,必须依靠杀戮和掠夺才能拿到手。因此唐军在作战时、尤其是对外敌异族作战时,烧杀抢掠才是常态,对此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拿这当回事。像是侯君集在攻灭高昌国时抢得实在太过分,连只能由君王持有的宝物也纳入私囊,要是摊上像刘彻、朱元璋这样的皇帝,估计他就算有10个脑袋都不够砍的,可李世民呢?

他压根就没觉得这算什么大事,但还是准备借机警告、教训一下手底下的这帮骄兵悍将。于是就打算履行一下司法程序将其定罪量刑,然后再“皇恩浩荡”的把这货赦免。结果老侯刚一下狱就引来了轩然大波,连一贯跟武将不对付的中书侍郎岑文本都看不下去了,上书指责皇帝对待功臣过于苛刻,连这点破事都小题大做,要么是闲大了,要么就是妥妥的昏君……

李世民偷鸡不成蚀把米,只能灰头土脸的将侯君集无罪释放。结果就这样,老侯还不乐意,憋了一肚子气不说,后来还玩了把造反:

所以苏定方即便纵兵大掠了,也不过是唐军在战后的常规操作而已。要是他不这么干,反倒会引起麾下将士的不满、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起码估计以后就没人愿意追随他打仗了。

可这种本来不算是什么过错的事情,如果上司非要追究,那也足以让一个人前途尽毁。而这种事情,在哪朝哪代都不少见。

但苏定方明明是个杰出的人才,重用一下对谁都没坏处,为啥大唐朝的明君贤臣们非得跟他过不去?

苏定方遭冷遇闲置的前提,是当时的大唐朝压根就不缺人才,相反还面临人才过剩、用不过来的烦恼。

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大唐朝靠他一个人就能包打天下。而且其麾下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武有尉迟敬德、程知节、侯君集,都是一顶一的人才,哪儿就缺个苏定方?等到李世民当上皇帝没法亲自上阵了,又有李靖、李世勣双星闪耀,在贞观年间拳打四面脚踢八方,几乎是战无不胜,还是不愁没人用。

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难道李世民就不想着替这帮老将们培养接班人吗?可问题是所谓的“老将”根本就不老啊——在李大帝登基时李世勣和张公谨才34岁、长孙无忌31岁,段志玄更是不满30岁;就连在贞观年间不再受到重用、进入半退休状态的尉迟敬德也不过43岁、程知节39岁、李孝恭37岁——说他们正当壮年都嫌夸张了,绝大多数还没进入武将的成熟期呢。

就像10多年前巴萨还是“宇宙队”时,在梅西、哈维、伊涅斯塔的巨星光芒下,如博扬、法布雷加斯、多斯桑托斯之类的后起之秀们就只能靠边站。人们无法想象仅凭一个培养新人的名义,就能让博扬把煤球王撵到替补席上去。

当然苏定方被雪藏20多年的理由,并非仅限于此。

说起贞观年间事,都少不了一句君明臣贤的好评。如果要再加上一句的话,那差不多就是和谐社会了,至少在朝廷上是如此——李大帝虚心纳谏,御下宽厚,麾下的名臣良将们也各安其职,相得益彰。就连侯君集、张亮这样打算造反的,李世民杀人都杀得温情脉脉,给人以仁至义尽的感觉。

不过上述待遇只有皇帝陛下的嫡系才配享有。对于杂牌,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表现即便不如刘彻、朱元璋那么刻薄,但也没好到哪儿去。

比如盛彦师。这个在某些史家笔下才华、谋略堪比李靖、李世勣的一代名将,论资历那是在李渊晋阳起事后立即率兵来投,比房玄龄、杜如晦“从龙”时间还早,堪称根红苗正;论忠贞,盛彦师曾被徐圆朗所俘,后者以死相挟令他写信给弟弟,劝其携城投降,且看老盛写的是啥:

结果老徐倒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直到其败亡也没舍得杀掉盛彦师。

论战功,在李密、王伯当叛唐时,盛彦师识破前者声东击西之计,设伏将其一举歼灭,因而受封为葛国公、官拜武卫将军、镇守熊州(今河南宜阳)。

这样一个后来没准能入凌烟阁的名将,结果却被李渊以莫须有的罪名随便杀掉了——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盛彦师受命出征之时,潭州刺史李义满将私怨诉诸公事,拒绝供应粮草,故而被盛彦师抓捕下狱。等到李渊下诏开释时,李义满已经忧愤而死,这下子盛彦师肯定是惹了一身的麻烦,但正常情况下也仅是麻烦而已,谁也没想到李渊竟因此直接把他砍了……

遭受类似待遇的,可不止一个盛彦师。弋阳郡公卢祖尚因为不愿意去交州(今越南北部)任职,就被李世民直接砍了;弘农郡公刘世让能征善战,出镇马邑时突厥人“惧其威名”,便设反间计污蔑他与处罗可汗合谋造反,于是一向英明神武的李世民连调查的程序都省了,直接处死刘世让了事;平原郡公刘兰和武连县公李君羡,更是仅仅因为“谶言”就直接被李世民斩了脑袋,话说这事要是摊在别人身上,可没见过这位太宗皇帝有这么迷信。

其实这几个倒霉蛋跟苏定方一样,在大唐官僚体系中都算是杂牌,而非皇帝的嫡系。相对而言,老苏的运气还算好的,起码没把小命丢了、还能熬出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不是?

那么谁是嫡系?牌子最硬的当然是以官方名单为准,即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公布的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和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由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绘像的二十四功臣。

当然啦,即便入围这两大名单也不意味着万事无忧,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像是唐高祖李渊最宠信的裴寂,在李世民登基后不久就找了个茬流放去了静州(今四川旺苍)。连功高位尊如裴寂都自身难保,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像是刘世龙被以罪配流岭南、张平高因妖言获罪免职、李高迁以战败之罪除名徙边、赵文恪因弃城逃亡被赐死——除了最后这位,都是李世民登基后就迫不及待干的。

有李大帝做初一,就别怪别人做十五。所以后来唐高宗李治就流放了长孙无忌并逼其自尽,又借房遗爱谋反案把房玄龄撵出了他爹的宗庙(停玄龄配享),紧接着武则天又以李敬业谋反为名将李世勣掘墓砍棺。当然女皇姐姐玩这出儿还是跟她前夫或者老公公学的——当年魏徵死后,李大帝为了发泄那憋了半辈子的邪火,就非得刨了人家老魏的坟头。

嫡系尚且如此,就别提像苏定方、盛彦师之类的杂牌了。

那么嫡系与杂牌之分是咋来的?

就拿李世民来说,他的嫡系班底中最核心的小圈子就由李大帝的元随旧部和以妻族为主的亲戚组成,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段志玄、侯君集、高士廉、长孙顺德、柴绍等人。这批人的特点是从晋阳起兵前后就开始追随李世民(或他爹),基本没有过背叛的经历,不但功勋卓著而且经受过玄武门之变等重大考验,是他最信任的臣子。所以后来侯君集谋反被抓时,李世民替他求情很可能是真心实意的,而非全都是惺惺作态。

在此之外的一个圈子,组成成员包括李孝恭、萧瑀、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刘政会、唐俭。这些基本都是武德年间受李渊重用过的老臣或宗亲,而且要么早早死掉了要么跟李世民的关系一直不错,在玄武门之变中的立场也没什么问题,所以李世民对他们予以重用或尊重。毕竟老爹还当着太上皇呢,他也不好将武德旧臣一网打尽不是?

再外围的一个圈子就比较有趣了,基本都是有降臣叛将组成,而且似乎背叛的次数越多还越受信任和重用——李靖、张亮、张公谨、李世勣在降唐之前都有过仕隋或瓦岗寨的背景;尉迟敬德先是当过隋朝的兵,又认刘武周当老大,最后才降唐;程知节也在瓦岗败亡后跟过一段王世充,然后才追随的李世民;在演义中号称“忠义无双”的秦琼秦二哥,则有过“四姓家奴”的黑历史,先后仕于隋、瓦岗、王世充与唐;至于以千古人镜流芳青史的魏徵,更是曾七降七叛,差不多应该是历代名臣贤良中跳槽记录的保持者了。

这就有点见鬼了,像苏定方、盛彦师、卢祖尚、刘世让等人不论能力、功勋还是资历都不差,说到人品、信用更是能把上述的那些墙头草甩出几条街,为啥就混成了杂牌?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靠山不够硬、关系不够强。就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来说,其中大半出身世家豪门,剩下的要么是士族家的女婿,要么是父祖世代官宦,反正统统都是各种“二代”,出身贫贱的只有张亮一人而已。而杂牌们的出身也很一致,要么是落魄小士族(盛彦师),要么是地方豪强(苏定方、卢祖尚、刘兰等),跟人家嫡系相比就是帮小虾米,随便掐死也不会引起什么反响。相反要是李大帝随便找个烂借口弄死个嫡系试试?保证地动山摇。

所以李世民跟杨广一样,一生都在矢志不渝的斗士族。只不过跟他表叔相比,李大帝比较有耐心,手段也比较温和圆滑,最多也就是在魏徵死后刨个坟头而已,所以才没搞出那么大的动静。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嫡系不过是皇权与臣权斗争妥协的结果,而杂牌就不一样了,随时随地都可以拿来当皇帝的出气筒或者痰盂。

杂牌们当然也不仅是出气筒和痰盂。在皇帝的眼中,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比嫡系还危险。

皇帝之所以讨厌士族,就在于这些传承了数百甚至上千年的豪门子弟相对于皇权,更忠于自己的家族。所以每逢乱世他们总是多头押注,一旦押错了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失败者、投入胜利者的怀抱,所以才造成了初唐时的朝堂上降臣遍地走、叛将多如狗的壮观场面。不过越是大世家,顾忌就越多、拖累也越多,所以软弱性、妥协性也就越强。所以一旦遇到涉及到身家性命的大赌局,比如逐鹿天下时,他们更愿意押注在强者身上、当个投资者,而非亲自下场当庄家。

所以对于皇帝而言,士族门阀更像是依附在皇权上的寄生虫,会吸血、会分食,但一般不至于把宿主也弄死,因为那对谁都没有好处。尤其是面对李渊、李世民这样的明君雄主,他们会表现出更强的妥协性和顺从性,所以皇帝对他们只需警惕即可,无须防备过甚。

而杂牌们就不一样了。在皇权与士族共治天下的局面下,他们压根没有往上爬的机会,只会在权力的高塔上不断坠落。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乱世——且看隋末那些插起反旗的枭雄反王们,李密、萧铣、薛举、王世充(王世充本是西域胡人,支姓,随母改嫁入霸城王氏后易姓)是落魄士族,窦建德、杜伏威、刘武周、梁师都等大多为地方豪右,都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主儿。

对他们来说,乱世才是天堂,太平就是地狱。

所以类似“当有女武王者”(《新唐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十九》)之类的“妖言”要是落在魏徵、李靖等人头上,李世民可能只会付之一笑。可要是跟像刘兰、李君羡之流天生就带有造反基因的家伙沾了边,李大帝就得忙不迭的操起屠刀了。

事实上在大唐朝立国以后,除了世家子弟和各种“二代”们,出身寒微的庶族子弟就很难出头,哪怕再有本事都不行。比如在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有骁将席君买仅凭120名骑兵就平息了吐谷浑叛乱,还阵斩敌酋:

话说小席的骑兵战术可谓玩得出神入化,比苏定方收拾颉利还猛。可就这样一个有可能潜力无限的名将胚子后来咋样了?完全没有后来,史书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席君买的名字。

从这个角度看,苏定方只是被冷藏而非一刀砍了,后来还有机会在唐高宗朝名将凋零时被拎出来当“廖化”,除了得谢天谢地,更得感谢“皇恩浩荡”。

找英雄故事

最好是战争的时候,比如王二小、黄继光,除了这些,还有谁,要讲出故事。各位~好汉~ ,谢谢啦!!!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为了纪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学习和发扬王二小的革命精神,我给大家讲几个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生在苦难中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于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沫源县上庄村,他英勇牺牲是在1941年9月16日,牺牲时年仅13岁。
1939年9月的一天,王二小和几个小伙伴正在山上放牛,忽听远处传来枪炮声。他们看到一些逃难的老百姓,推着小车,背着包袱,搀扶着老人,有的妇女还抱着孩子,由北向南走进了上庄。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二小把牛托付给铁旦,和几个小伙伴跑进了村子。只听一个中年难民嚷道:“日本鬼子从张家口往这边打来了,你们怎么不跑啊?”
王二小一听日本鬼子来了,急急忙忙跑回家里。
王二小的家是什么样呢?
原来,他们家不是本村的人,因为穷只得住在庄北一个破奶奶庙里。奶奶菩萨早就拆掉了,屋里只有一个破土炕和一张破桌子,几口缸里有点儿杂粮。
二小慌慌张张跑进破庙,一进屋就说:“爹,娘!日本鬼子打过来了,快跑吧!”
二小爹有病,正躺在炕上呻吟着,娘说:“你爹病成这样,往哪儿跑啊!”爹说:“还不快放牛去,丢了人家的牛,赔得起吗?”
日本鬼子真的打到上庄来了。
这天,天刚蒙蒙亮,日本鬼子一个中队开到了上庄村北头,中队长桥本拿望远镜朝村里瞅了一会儿,就下令开枪开炮。村里一下子像开了锅,子弹、炮弹一起飞进了村。好多房屋被炸塌了,着起了火,哭声四起。
二小爹正躺在炕上不住地呻吟,二小的哥哥王石头和二小俩钻到了破桌子底下。一颗炮弹打来落到破庙的房顶上,掀掉了大半个屋顶。房梁坍了下来,正好砸在二小爹身上,二小娘也被埋在了土里。二小和哥哥从桌子底下爬出来一看,爹已经断了气,赶紧把娘从乱士石里救了出来。
二小爹被砸死了,全家人痛哭流涕。好心的邻居齐存礼听到王家的哭声跑了过来,也难过他说:“别哭了!小日本真狠,不让老百姓活了。”他知道二小家里穷,又说:“俺家老爷子有一口棺材,先给你爹用吧!”
齐存礼和王石头把棺材抬了过来,在奶奶庙后面挖了一个长方形的坑,把二小爹入殓,埋葬了。
二小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二小的哥哥王石头又被抓去修炮楼。
这天一大早,村长冯进财和日本鬼子中队长桥本在村子里抓劳工。村里的人都恨冯进财,不叫他村长,叫他塌鼻子。塌鼻子村长把桥本领到奶奶庙前。
桥本拍了拍王石头的肩膀,说:“你的。。。身体。。。好好的。。。修炮楼去!”说着,两个日本鬼子就把王石头捆了去。
塌鼻子村长让两个村丁把二小家的粮食又抢走了。还把二小家的一根木头也搬上了车。王石头被抓去修炮楼,每天背石头,运木料,修路,砌墙,没有吃的,累死累活地拼着命干。
二小妈生着病,心里惦着石头:干那么重的活,不吃东西哪成啊!可是,家里没有粮食,只得熬了一罐稀粥,罐口上扣了一个粗碗,里面放了一点儿小葱和咸菜,让二小给哥哥送去。二小提着粥罐,来到修炮楼的工地。四面拉着铁丝网,20多个日本鬼子端着枪,手拿皮鞭。
二小找了半天,才看见哥哥和八、九个青年农民,每人背着一块长方形的石头,低着头,弯着腰,一步一步艰难地向炮楼走去。他们汗流满面,汗水湿透了衣衫。日本鬼子发现谁走得慢,就上去用皮鞭子狠狠地抽打。一个日本鬼子朝王石头肩上使劲抽了一鞭子。王石头一个趔趄没有站稳,石头掉在了地上。鬼子小队长又往石头身上狠抽了十几鞭子,还用脚踢他。王石头用力从地上爬起来,心中怒火燃烧。心想:你这个小日本这么狠,今天也让你看看中国人的厉害。说时迟,那时快,王石头突然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走到鬼子小队长身后,猛地朝他的头上砸去。鬼子小队长倒在地上见阎王去了。
王石头此时像一头猛牛,大声喊道:“乡亲们!咱们不给鬼子干了,快跑啊!”
王二小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看见哥哥朝对面山上跑去,日本兵开枪打死了好几个人。
日本兵把好多民工又抓了回来,继续修炮楼,二小也被抓了去。日本鬼子对民工看管的更严了。
这一天晚上收了工,二小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他走到工地北头靠铁丝网的地方坐下来,把罐口上的粗碗拿下来,端起罐子喝玉米粥,就着小葱和咸菜。一天没吃东西了,很快粥喝得差不多了,二小发现罐底还有7个鸟蛋。这是妈妈专门给他拿来的,妈妈一个也没留。
二小吃了一个鸟蛋,真香啊!他忽然想起,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了,妈妈什么也不吃,怎么行呢?想到这儿,二小下决心要逃回家去看看妈妈。
二小一直没有睡,他在仔细观察着工地上的动静。一弯明月升到了半空,繁星满天。民工们劳累了一天,都东倒西歪地倚着石头睡着了。十几个日本鬼子和伪军背着枪,打着手电在工地上巡逻,一个鬼子还牵着一条狼狗。
二小发现鬼子和伪军巡逻有一定的路线,从工地的一头到另一头来回走,走一趟至少有五、六分钟。这不是一个空挡吗?
二小趁着鬼子和伪军走远了,用一根木棍把铁丝网撑开,把身子缩成一条扁鱼似的钻了过去。
巡逻的鬼子发现有动静,立刻打开手电,军犬也奔了过来。敌人开枪了,军犬狂叫着。二小仗着路熟,钻过铁丝网,接连翻了几个跟斗,滚到了山坡下,抄小路跑回了奶奶庙。
屋里漆黑,一点地动静也没有。二小摸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火柴,把小豆油灯点着一看,他惊呆了。他看到娘一动不动地躺在炕上,双眼紧闭着,用手一摸娘的头和手,冰凉冰凉,不由得痛哭起来。娘是活活饿死的啊!
爹被日本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日本鬼子逼得逃跑了,妈妈又被活活饿死了。二小的心里对日本鬼子充满了仇恨。他默默地想,这深化大恨一定要报!
奔向解放区
王二小从敌人修炮楼的工地上跑出来以后,鬼子到处抓他。二小在上庄呆不下去了,怎么办?
齐存礼叔叔说:“从咱们这儿往南一百多里地,是八路军的巩固区,你去找八路军吧!”二小想到他娘刚去世,为难地说:“俺娘。。。。”话没说完,齐存礼就说:“你娘的后事,俺帮你办。”
齐叔叔的儿子铁旦把一小袋贴饼子放在二小的手上,说:“二小哥,这点儿干粮,你路上吃吧!路远,多小心。。。。。。”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王二小向娘磕了一个头,走出了家门。
二小走在狼别沟里,天黑漆漆的,路上净是大大小小的石头,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地。起风了,又下雨了。二小摔倒,又爬起来,他找来一根树枝拄着。走着走着,二小听到了狼的嚎叫声,两条恶狼紧紧地追着他。他想起爹的话,看见狼不能跑,你跑他就追,你蹲下来拿块石头,狼就不敢过来了。想到这儿,二小蹲下拾起两块石头扔向了狼,狼果然跑掉了。
王二小在漆黑的山路上跌跌撞撞地走着,忽然觉得肚子饿了。他掏出一个贴饼子,一边走一边吃着,肚子好受多了。这时候,日本鬼子的巡逻队过来了。5辆摩托车,“轰隆隆”的响声越来越大,车上还架着机枪,闪亮着车灯。二小赶紧躲到一个山洞里。
山洞里冷飕飕的,还滴着水,二小想睡也没法睡,只好来回蹦达暖暖身子。天亮了,二小不敢在大路上走,等到天黑才继续赶路。秋雨又下了起来,秋风一阵阵刮着,二小顶风冒雨,咬着嘴唇向前走。他心里恨透了日本鬼子。
走着走着,他远远看见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亮着灯光,前边有人家。他已经非常疲乏了,但是灯光又给了他希望。他奔着亮光,艰难地来到一座茅屋旁,轻轻地敲了几下门。没有动静,二小耐心地站在门外。过了一会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开开了门,吃惊地说:“哎哟,孩子,你咋弄成这个样子?”
二小难过地说:“爷爷,我是上庄人,爹娘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被抓去修炮楼也不知跑哪儿去了,鬼子还要抓俺,俺没处。。。。。。”
老人赶紧把二小拉进屋,说:“快脱了衣服洗一洗吧!”
屋里收拾得挺干净,墙上挂着一支猎枪,还有兔皮、狼皮、狐皮。老人看样子是一位猎人。
二小洗完澡,换上干衣服,挺舒服。这时候,天快亮了,老人端来了热粥、窝窝头。吃完了饭,老人问二小:“孩子,你叫啥名字?要上哪儿去啊?”
二小说:“俺叫王二小。俺要去找八路军,为俺爹娘报仇!”
老人说:“找八路军,还有一百多里地哪!先睡一觉,天黑再走!”
王二小美美睡了一大觉,直到天黑。
二小要上路了,老人拿出一些窝头、兔肉,让二小路上吃。二小心里感到暖融融的,说:“老爷爷,谢谢您了!”
老人笑了笑,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俺儿子也是八路军。日后,你打鬼子立了功,俺老汉还要给你庆功呢!”
二小背上包袱,在夜色中上路了。
一路上刮着风,还下着雨,二小也看不清路,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浑身是泥,两腿无力.他感冒发烧了。一不小心踩着一块石块,摔倒在地上,再也没力气爬起来了。二小己经来到了狼牙口村的街上,都半夜了。
狼牙口村的农会主任高林山开完会回家,发现街边躺着一个孩子,已经昏迷不醒了。他赶紧把孩子抱回家,让妻子去熬了一碗姜糖水。高林山给二小脱下湿衣服,替他洗了身子,换上干衣服。妻子端来了姜糖水,二小咕通通就喝了,瞪着眼睛问:“这是什么地方啊?”高林山告诉二小:“这里是二区南马庄乡狼牙口村。你淋雨晕倒在街上,俺把你抱回来,可醒过来了。孩子,你叫啥名儿,从哪儿来啊?”
二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也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二小才说:“俺家在六区上庄。鬼子打死俺爹,饿死俺娘,抓走俺哥,又要抓俺。。。。。。”二小难过得说不下去了。
高林山安慰二小说:“孩子,你别愁,这里是巩固区,俺们农会会照顾你。你在上庄干些啥营生啊?”
二小回答说:“俺给地主放牛。”
高林山说:“那好,俺家有牛,村里还有六、七户有牛,你就放牛吧。”
从此,二小就为这六、七户人家放牛。轮流在各家吃饭睡觉。二小放牛挺认真,大家对他也挺好,还送他衣服、鞋袜。
参加儿童团
一晃,王二小在狼牙口村已经好几个月了,生活得很好。这里和上庄不一样,上庄是敌占区,这里是八路军的巩固区。特别是,这里不仅有八路军、民兵队,还有儿童团。
这天,天快黑了。王二小放牛回村,看见村边大槐树下,儿童团长雷娃正在领着儿童团员练操。儿童团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有的戴着八路军军帽,有的用木棍或秫秸杆当枪,有的腰里还扎着一条;旧皮带。他们还高声唱着《儿童团团歌》:
我们是儿童团员,
我们为抗日站岗。
手握着红楼枪呀,
哪怕那个风雨狂。
你要想过路么?
请你拿出路条!
二小听着听着,心里不觉有点地难受。人家儿童团员多神气呀,自己来了几个月了,就整天放牛。。。。。。
回到高主任家里,二小还是闷闷不乐。高林山看二小这样,就问:“二小,有啥不高兴的事呀,嘴巴撅得比天高?”
二小低着头不言语,过了一会儿,他对高主任说出了自己的心事:“村里的娃娃们都参加了儿童团,就俺不是!”
高林山一听笑了起来,说:“我当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这好办,你写一个加入儿童团的申请不就行了?可有一样,参加了儿童团可要积极的干!”
二小在高主任的帮助下,很快写了一份参加儿童团的申请。
二小真的成了一名儿童团员,甭提多高兴了。在儿童团里,二小比谁都干得积极。除了站岗查路条,二小做了不少事。
骑兵连的战士接到命令到下壶关打鬼子去了。这一天,高林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一脸愁云。二小见了,忙问:“大伯,你有啥心事啊?”
高林山说:“部队走了两三天了,可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听不到枪炮声。他们带的干粮不多,你说急人不急人!”
二小听了也说:“他们的马草也不多。”
两个人都动起了脑子。二小灵机一动,说:“大伯,俺们现在就发动大伙准备口粮、军草,后半晌就给部队送去。我这就跟雷娃说一声儿,发动儿童团员上山去割马草。”
高林山听了直点头,心想,这孩子还真有点子。
全村人都忙着生火,烙贴饼子。20多个儿童团员都到村北的山上割马草去了。
二小挥着镰刀,数他割得快。你看,他把小布衫也脱了,只剩下红肚兜,光着膀子,弯着腰,手快如飞。他还挺有心眼,准备了两把镰刀,磨得光光的换着使。二小割满了两筐青草,又帮着别的女孩子割,还不到晌午,儿童团员们就完成了任务。
吃完晌午饭,民兵和儿童团员们就出发了。每个儿童团员都背着两筐草,天气又热起来,脸上直冒汗,可没有一个人喊累。
在下壶关的山头上,骑兵连吴连长首先从望远镜里看到老乡们和儿童团的送粮送草队伍。他骑着战马飞快迎过来,拉着高林山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来得太好了!”他又转过身来对儿童团员们说:“你们立了一大功。咱们的军马没有草吃就不能打仗,你们的草送的真及时,谢谢你们了!”
儿童团员听了吴连长的话都非常高兴,这草没白割,挨点儿累也值了。
战斗很快打响了,骑兵连消灭了鬼子的一个中队,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
日本鬼子不甘心在下壶关的失败。他们打听到我们的骑兵接受了新的任务,转移到别的地方作战去了,就由日本鬼子的中队长佐佐木带着一个小队日本鬼子和一排伪军来袭击狼牙口村。
佐佐木一伙来到狼牙口村,却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圈里猪也没有,村子里静悄悄的。佐佐木发火了,问道:“八路的没有。。。。。。老百姓、牲口。。。。。。统统的哪里去了?”
翻译官报告说:“老百姓都跑了,牲口、粮食全坚壁起来了。”
佐佐木举起战刀,下令:“搜!给我搜!”
日本鬼子到山沟里搜,也不见人影。过了一会儿,伪军排长来报告:“太君,烨树沟里发现了几十个老百姓!”
佐佐木的小眼睛一转,大叫道:“把他们。。。。。。统统的。。。。。。包围起来!”
群众被包围了起来,山头上架起了机枪。
鬼子中队长佐佐木站在岩坡上开始训话了,叽里呱拉不知说的什么。翻译官说:“太君说了,你们不要怕,只要说出八路军在哪儿,粮食、弹药藏在哪儿,就没事儿。”
没有一个人说话,山谷里静静的。佐佐木气得脸像猪肝,大声吼道:“快说!再不说。。。。。。统统的。。。。。。死啦死啦的。。。。。。。”
半天,还是没人说话。佐佐木冲下岩石坡,抓住一个青年农民的衣襟,毗牙咧嘴地说:“你的快说。。。。。。八路军在哪儿?粮食藏在哪儿?”
那个青年农民“哇哇”地叫着,佐佐木使劲地打他、踢他,他叫得更凶,还是说不出话来。
高林山对佐佐木说:“他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佐佐木一把抓住了高林山吼道:“他是哑巴。。。。。。你的会说。。。。。。八路军在哪儿。。。。。。粮食藏在哪儿?”
高林山不慌不忙地说:“俺是个老百姓,俺不知道。”
翻译官帮腔说:“快说吧!不然劈了你!”
佐佐木气急了,举起军刀就要劈过去。
就在这紧急的时刻,王二小挺身站了出来。他想,高大伯是农会主席,是他把自己抱回家里,是他们一家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他不能死啊!
佐佐木收起了军刀,向二小问道:“你的小孩。。。。。。你的。。。。。。怎么知道。。。。。”
二小沉着地说:“我天天在山上放牛,我怎么不知道!”
佐佐木狡猾地说:“你的。。。。。。小孩。。。。。。不骗人。。。。。。”
在鬼子威逼下,王二小只好走在前面带路。两个伪军在后面紧跟着他。
王二小东走西转,把鬼子兵领进了深山沟。远远的看见前面有一个山洞,二小指着说:“太君!你看,就是那个洞!八路军的伤员、粮食就藏在那儿!”
佐佐木逼着二小:“你先。。。。。。进山洞。。。。。。”
二小急忙钻进了山洞。鬼子们慢吞吞地跟着。山洞里的路二小很熟,他像一只小兔子,连走带蹦,把鬼子落在后面。左拐右拐,二小来到一个叫猫儿洞的地方,把身子缩成一条扁鱼似的钻了过去,气得佐佐木直跳,骂道:“中国小孩。。。。。。狡猾。。。。。。”说着,掏出手枪朝洞里开了几枪。
二小早就钻出洞,飞也似的跑到烨树沟,大声对高主任和乡亲们喊道:“赶紧钻到洞子里,鬼子要来了!”
乡亲们安全转移,骑兵连把鬼子和伪军包围起来。
乡亲们把二小围了起来,高林山抱起了二小,大家都夸二小机智勇敢。高主任说:“孩子,是你救了俺,救了乡亲们!”村妇救会曹主任也搂着二小说:“是你用调虎离山计救了乡亲们,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只想着大伙儿,就没想到自己的危险。”
王二小参加儿童团以后,经受了锻炼,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他在迅速、茁壮地成长!
血染南河滩
九月十六这一天,太阳快要落山了,二小甩着鞭子赶着牛要回家了。忽然呼隆一声响,二小一看,是鬼子兵踩响了南河滩上的石雷。
有40多个鬼子来抢粮食和弹药,还要消灭八路军的伤员。他们来到南河滩上,大摇大摆,还边走边观景。
鬼子要去狼牙口村,那里藏着粮食、枪支和弹药,还有八路军的伤员。
走着走着,一座山挡住了鬼子的去路。鬼子中队长高崎用望远镜看了半天,也闹不清前边的路应该怎么走,他们面前有3条路,走哪一条呢?
中队长高崎急得直冒汗,把大个子军曹喊来命令说:“这里有3条路,你去看看定哪一条?”鬼子们停下来,有的去河边洗手、洗脸,有的去喝水。高崎发火了:“不准洗手洗脸,快归队。。。。。”
大个子军曹跑回来向高崎报告:“中队长!路不好找,在那边山上有一个小孩。”
高崎大声喊道:“快抓来!”
二小被军曹拽着来到高崎面前。
高崎问道:“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
二小答道:“俺是放牛的!”
高崎又问道:“小孩。。。。。。八路的。。。。。。在哪里?”
二小说:“俺不知道。”说完就要走。高崎一把抓住他:“你的。。。。。。不要怕。说出来。。。。。。八路在哪儿。。。。。。给你金票。”
二小半天不言语,军曹上来吼道:“小孩。。。。。。不说。。。。。。死拉死拉的!”
二小一看,不给带路不行了。心想,也好,俺们的队伍在崖口两边的山头上埋伏着呢,我路又熟,把鬼子带进。。。。。。,想到这儿,二小装作害怕的样子说:“太君!俺想起来了,晌午的时候,有不少八路军开到南马庄去啦!”
恶狠狠的军曹举起拳头,两个小眼珠滴溜溜转,吓唬二小:“小孩。。。。。。你不要。。。。。。撒谎!”
二小生气地说:“反正俺看见了,信不信由你!”
高崎看天快黑了,急着说:“小孩。。。。。。你的。。。。。。带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在沙滩地上向西走去。
河滩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几个鬼子踩在石头上,都摔倒在地上,哇啦哇啦叫道:“小孩。。。。。。你带的。。。。。。什么路?”
二小撅着嘴也大声喊道:“这圪塔就是这号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绕过河滩向南走去。河的东面是石岭子山,西边是香炉山。两座山都有几十丈高,在这两座山岭上埋伏着我们的骑兵连,一排在西边香炉山上,二排在东边石岭子山上。
鬼子兵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山沟。这时,石岭子山上的八路军骑兵连的战土开了枪,子弹嗖嗖地射向敌人,七、八个鬼子应声倒地,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鬼子见左边有八路,又朝石岭子崖下躲避,右边香炉山上的八路军正好打个正着。鬼子兵成堆地倒下,鬼哭狼嚎地叫了起来。鬼子兵朝两边山上开枪,可是射程打不到,白费子弹,一个高个子鬼子兵朝崖上扔手榴弹,可是,手榴弹碰到崖边又呼拉拉掉了下来,在鬼子堆里爆炸了。
鬼子中队长高崎气急败坏,连叫“上当,上当”。他一眼看见,王二小这时飞快地向西跑去,便拼命地追了上去。他掏出手枪朝二小射了过去,二小背中枪弹倒在南河滩上。军曹也跑了过来,用刺刀猛刺二小的胸膛,又把二小用枪尖高高地挑起来,摔在大石头上。我们13岁的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他的鲜血染红了大石头。
1941年农历九月十六,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在南河滩,八路军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传遍了解放区的每一个村庄,感动着每一个老乡。当时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也感动万分,他们立即进行创作,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写出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用叙事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充满无比崇敬与深
切缅怀的真挚感情,不仅使人听了无比悲痛,而且激励斗志,催人向前。
今天,我给大家讲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最后,我想把《歌唱二小放牛郎》唱一遍。我不会唱歌,用歌声来缅怀英雄,同时表达我们继承和学习英雄革命精神的决心。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他的脸上还含着笑,他的血染红蓝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在中国上古时代,处于权力顶峰的国王、君主、皇帝军政府,是男人的专利,女性可望而不可及。

经过楚汉相争战火洗礼的吕雉,巾帼不让须眉,在历史上第一个站出来向皇位男性传统格局叫板,勇于在男人垄断的政权世界里角逐争锋,斩韩信,剁彭越,临朝称制,开外戚专权先河,变刘家江山为吕氏天下,呼风唤雨,让男人们低下高贵的头颅,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她俯视众须眉,雌威伏万民,无为治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执掌国家大权、政绩卓著的巾帼枭雄!

北魏女枭冯太后

南北朝时期振兴北魏的“太和改制”,人们往往在习惯上把这一功劳归于孝文帝拓跋宏。其实“太和改制”的真正主持 者是文明太后冯氏,翻开史籍,冯太后锐意改革的蓬勃英姿便会展现你的眼前。

冯太后伴随着一道“神光”降世之后,历尽常人少有的艰辛与磨难,从一个卑贱的宫中婢女,一跃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文成帝死后,她采取果断执掌朝纲二十年。在以男宠为股肱之臣的核心集团辅佐下,大力推行“均田制”和“三长制”,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实行汉化政策,富国强兵,把北魏的封建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女皇的圣灵诱惑着武则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勾魂摄魄迷住唐太宗,施展媚功拴牢唐高宗;扼死亲生女儿换凤冠,毒杀亲生儿子霸皇权;利用酷吏消灭政敌,借助鹰犬头颅平息危机。心狠手辣被后世称为“杀人魔王”、“千古未有残忍之人”。她极有耐心地经营了50年,终于打破皇位男性化传统格局,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为中国历史增添了新的篇章。

武则天的影子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美艳而工于心计,能屡屡避祸死里逃生,巧用谋略铲尽韦武集团,为匡定李唐皇室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有唐一代除她母亲以外,第二个在政治上最为杰出的女性。

随着地位和威望的上升,太平公主的权力欲愈来愈大,不但参与参政,而且要把握天下。每有军国大事,皇帝总要请她商议;说她“权倾人主”,道她“权震天下,绝非妄语!

当她密谋废太子,“以窃威权”之际,万万没有想到唐玄宗李隆基发动“七月三日事变”将其赐死,遥望终南留遗恨,撒下了一片扑朔迷离的历史烟云。

铁马红颜萧燕燕

萧燕燕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之初,面临的是母寡子弱,族必雄强,边防未靖的艰难局面。她处变不惊,沉着果断,在皇权受到威胁之时,毫不犹豫牺牲,亲手鸩杀了大姐二姐。同时广揽人才,在韩德让等蕃汉臣僚的辅佐下,顺应历史趋势,仿效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辽朝国力推向了鼎盛时期。

在大力整饬内政之际,萧燕燕又腾出手来东征高丽,迫使其称臣纳贡;西讨阻卜,降服其众;挥师南下,活捉杨业,签订“澶渊之盟”,结束宋辽双方的长期战争,生振辽王朝雄风。萧燕燕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武功卓绝著称的皇后,而且也是推进契丹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女英雄!

大清朝的定海神针—孝庄文太后

孝庄文太后一生饱经沧桑,波澜壮阔。她历经三朝,辅立两帝,运筹后宫而不临朝擅权,顺应时势而不固执旧制。宫廷争宠,可以狠心毒死亲侄子;入主中原,不耻色诱洪承畴;为了儿子保位,舍得身子嫁叔子;协助孙子擒鳌拜,平三藩,击溃葛尔丹叛乱的大手笔,堪称建立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

雍正皇帝赞扬他的太祖母“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新尊亲”,绝非溢美之辞!

阴狠毒辣的老佛爷-----慈禧太后

慈禧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咸丰尸骨示寒,她就发动政变铲除顾命八大臣,迫不及待地跳上政治舞台,垂帘听政,独掌大权。慈禧在长达48年的统治中,政治上专断,思想上守旧,生活上糜烂,性格阴险毒辣。为了独揽朝政大权,她什么事都敢干,先后毒杀慈安,害死了两个皇帝,三度垂帘听政,和大小帝国主义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断送了大清江山,而且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灾难。有一副对联对慈禧的一生作了概括:

上联:厅女子热面孔善结人缘一手遮天风风雨雨控驭中国多至半个世纪;

下联:妖妇人冷手腕暗含杀机三次垂帘忽忽喇喇奴役臣民将近四亿人口。

横批:一代女皇。

真可谓形象生动!

乱世艳谍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本是清末皇族的一位公主,地道的中国人,幼时被其父送给东洋人作养女,在日本帝国主义教育熏陶下,蜕变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乱世艳谍,在日本红极一时,享有“帝国之花”的美誉,一度成为那一代日本青年的青春偶像。川岛芳子在日本侵华的十五年间,以中日两国军、政、财界为舞台,周旋于东京、东北、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利用娇艳的身躯猎取情报,在暗杀张作霖,接走婉容皇后拥立满州国以及制造事端发动“一·二八事变”中,干下了许多敌人用枪炮也做不到的罪恶勾当,日本人称赞“她足以抵挡一个精锐的装甲师团”!日本投降后,川岛芳子被国民党当局以汗奸叛国罪枪毙于北京,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伪庭慈禧“雷山老母”—汪伪第一夫人陈璧君

陈璧君原本南洋华侨富商之女,巧遇汪精卫在铁窗内结成“患难姻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她夫唱妇随,成为汪伪政权的“第一夫人”。

陈璧君秉性爱出风头,派头脾气十足,汪精卫的“政事”,没有她的干预,也会常常办不成。汪精卫白天在会上决定的事情,圈内人都知道这不能作数。晚上回到家中,汪夫人一反对,第二天开会再议,汪先生保准推翻。陈璧君生性泼辣,连蒋介石也敢骂,被人称为“雷山老母”。

日本投降后,陈璧君被国民党当局诱捕入狱,她竟然恬不知耻,大呼小叫,“母后”变成了“老娘”。后被判为终身监禁,于1959年6月17日病死在狱中。

横跨三个世纪最耀眼的女人宋美龄

宋美龄这位曾风靡一时的“第一夫人”,横跨三个世纪的时代女性。从大时代的观点来看宋美龄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由于她的家世和婚姻加上独特的个性和才貌,一度成为中国最耀眼的女人。她参与朝政,干预蒋介石,穿梭于国际国内政治舞台。一时间有关她的传说象神州一样遍布世界。而她毕竟是个女人,也有女人的需要和女人的情怀,女人的个性和女人的弱点……江河日下,流水无情,随着蒋家王朝大厦的倾塌,她个人的悲剧也就不可以避免。最后以稀世高龄客居他乡了却一生
姓 名: 赵一曼
学 籍: 黄埔军校六期
党 派: 中国共产党
籍 贯: 四川省宜宾
生 卒: 1905—1936
军 职: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

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大姐夫郑佑芝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7月,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大榜(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翌年,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很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的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少年英雄历史上有很多
砸缸救人的司马光
铲除鳌拜的少年康熙等等

下面给出一个具体例子供参考
[解题过程]
少年英雄周公瑾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群雄纷争的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风起云涌。但有一个人,潇洒倜傥,卓绝不凡的名垂青史,他就是周瑜。

周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帮助孙策创建江东大业,屡战屡胜。吴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都亲热地称他为周郎。

战功累累、屡战屡胜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周的能力不同一般。在征讨江夏太守黄祖的战斗中,周瑜屡立战功,灭了这支队伍,成为东吴最有威望的人。

曹操攻取荆州后,实力大大强于东吴,东吴有些人就主张归顺投降,但周瑜极力主战,并指出曹军外强中干,有四个致命弱点。并和刘备联合最终在赤壁打败曹军,使曹操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周瑜将随这一著名战役名垂千古。900年后,苏轼还在江边凭吊:“...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少年英雄,英年早逝公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时年36岁。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换上丧服,亲自为他料理后事,悲痛万分。大家纷纷回想起周瑜一生的累累战功以及他开朗的性情,宽宏的气度,待人的和气和谦虚,不禁激起对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英雄深深的怀念之情。《三国演义》中对周瑜的一些描述是欠缺历史依据的。
文章标题: 为什么历史上风起云涌的时候总会有英雄人物出现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4306.html

[为什么历史上风起云涌的时候总会有英雄人物出现]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