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你如何看待明朝初年洪洞移民 你的祖先是他们中的人吗

时间: 2023-02-07 23:01:3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你如何看待明朝初年洪洞移民 你的祖先是他们中的人吗

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人为什么要迁徙

因为在明朝时期山西人满为患,而中原地区由于战争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所以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人要往中原迁徙。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

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

为了恢复生产,维护大明江山,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至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迁民活动。

折槐枝与供神树

在晋、豫、冀、鲁、秦等省民间,不少人都把槐树视为一种吉祥树,过去都喜欢在大门口和十字路口栽植槐树,并把那些古老的槐树视为“神树”,常常在数上钉有“灵应”“保佑”之类的小牌子,并且用红布包裹树干,若树上有鸟巢,更不许孩子去摸。据说这些传统习惯与明代迁民有关,源自明代迁民时的“折槐枝”的传说。

当初,移民们被困了手,官兵刀枪相逼着上路时,不少人纷纷拽住大槐树,就像拉着亲人的手,死死不放。那些官兵用棍棒驱赶不开,便拔出刀剑,砍断人们拽着的槐枝,驱赶移民启程。无情的刀剑把移民跟大槐树分隔开了,但移民们望着槐树,手抓槐枝仍然不愿扔掉。

直至移民们被押解着越走越远,故乡的大槐树渐渐望不见了,唯有手中的槐枝,成了人们心目中古大槐树的象征。到了移民地后,移民们对家乡的恋情,对亲人的思念,就都倾注在这小小的槐枝上了。

为了表示不忘故土和思念家乡亲人,移民们便把从古槐树上折下的槐枝,栽植在新居的院子里,精心浇灌、培育,待到生命力顽强的槐枝,在新土上生根发芽后,移民们眼看着回归无望,渐渐也就安心垦荒耕作,繁衍子孙了。

但他们始终把自家院子里的槐树,作为故乡的象征,逢年过节时,不少人还在此树下献上好吃的,烧香焚纸,叩头祭拜。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做法便沿袭成俗,渐渐又将槐树当做先祖的象征,家里有了什么难事或疾病,人们也习惯对着槐树,祈求先祖保佑,时至今日,这一习俗仍在不少地方沿用着。

因为在明朝时期山西人满为患,而中原地区由于战争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所以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人要往中原迁徙。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

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 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

为了恢复生产,维护大明江山,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至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迁民活动。

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人迁徙的影响:

山西移民来到中原地区,看到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一些人有的跑马占地,以马蹄印为界,谁圈起来就是谁的;有的以犁占地,围着大地犁上一圈。有了地就张罗着盖房造屋,建立村落,有的依据地形建造,叫某坡、某坑、某河口、某湾。

有的依据自己的姓氏,叫某村、某庄;也有的依据不同的行业,会种菜的叫某菜园;会打油的叫某油坊;会造纸的叫某纸坊。

还有的依据盖的房子取庄名,盖瓦房多的就叫某瓦房;盖平房多的就叫某平坊;盖楼多的就叫某楼等。还有不少地方以“屯”、“营”取名的村庄很多。如:丁官屯、马坊屯、欧山屯以及张营、李营、孟营等。这些屯和营的来历大都是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实行军屯田、民屯田、商屯田所致。

洪洞县,恐怕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老人会常对子孙后代说,这是我们起源的地方。山西洪洞,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在山西南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很多地方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的小脚趾的脚趾甲是两瓣的话,那你的祖先就是从洪洞县逃出来的。

元朝吏治腐败,苛捐杂税,人民苦不堪言,元朝末年的时候各地战乱纷纷,朝廷的镇压使得人民苦不堪言。当时中原地区又爆发了各种灾荒,这加剧了人民的苦难。朱元璋出兵,终于结束了元朝多年的统治。山西与当时的河南等地比起来,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河南等地早就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百姓早就逃荒到各地。而山西人口众多,生产生活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所以人们看来,这是一块福地。

彻底改朝换代之后,明朝的君主为了恢复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想尽办法,最后决定,从山西把人民迁到中原。因为恢复农业,重建家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原来的百姓早就因为战火纷纷而逃往了各地。据传,当时那些迁走的百姓就是从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出发的,他们一步三回头,都不愿意离开这片成长了多年,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土地。

据说,从洪武年间往后的五十多年中,有八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根据研究,这涉及到了现在至少十八个省,四百九十多个县市以及八百八十二的姓氏。在迁徙活动中,有的家庭并不是举家迁走,而是迁走一部分,另一部分留下来,迁走的人中,如果是同一个家族的,可能还不能去往同一个地方。就这样,好好的家庭被拆得七零八落,对于他们来说,在那个年代,这就是永别。

在洪洞县,年代最长的老槐树距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可是在清朝的时候不幸被洪水冲垮。人们为了纪念这棵见证历史的老槐树,在原址上修建了纪念壁。

当人们走出去,他们却没有忘记自己的根,这个根就是洪洞大槐树,就算延伸到再远,也是同一棵树的一部分。时光辗转,几百年已经过去了,这棵大槐树也长得越来越大,枝叶也越来越茂盛。希望我们都能记住自己的祖先,记住自己的根。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大槐树楹联香挹行襟留快饮;荫清古道倚斜阳。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山西省洪同县大槐树人为什么要迁徙?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迁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 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四百五十姓,供奉着他们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悠悠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四百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鸽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大槐树楹联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明朝山西洪洞县人口不到十万,为何全国很多人都说来自老槐树下呢?

现在很多人称来自洪洞大槐树,每年有十几万人到大槐树下祭祖。明朝为何要从山西移民?小小洪洞县到底有多少人迁移?为何现在会有如此多的人说来自大槐树?

听纯正的洪洞人聋王细细道来。

朱皇帝平衡人口走捷径

元朝末年,汉人不堪鞑子残酷压榨和欺凌,纷纷举旗造反,天下战乱四起,朱元璋统一天下时,遍地疮痍,以往繁华的山东、河南、河北,包括朱皇帝的老家安徽一带,竟出现十室九空的现象。 而“表里山河”的山西省,依仗天然屏障太行山,影响较小。当时明朝全国人口为不到6000多万,山西人口达到410多万人,可谓人丁兴旺。朱皇帝从来不按处理出牌,他等不及休养生息,为了快速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决定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从山西“搬运”人口,填塞各地人口缺口。

洪洞县多少人有多少人被移民

据《洪洞县志》记载,当时洪洞县有9万多人口,虽然移民政策粗暴,但也朱皇帝不可能造无人区,当时的政策是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移民,这样算下来,洪洞大约有6万多人被移民。注意关键词——被移民。中国人乡土观念根深蒂固,不愿意迁移。于时当地官员使了个花招,张贴公告说所有人到县志广济寺大槐树下向官员说明情况,可以不迁移,没想到的是大家到了大槐树下,却被官兵控制,用绳子串成串,一个也跑不了。就这样人口大县洪洞被硬生生的减员。

为何很多人说来自大槐树

一是在洪洞成功移民后,明朝政府觉得洪洞官员办事得利,加之洪洞县交通便利,“东接齐鲁、西临河陇、北通幽燕、南达秦蜀”,洪洞县北关的广济寺唐宋时期就建有驿站,就在这里派官员设立移民处,各地的移民都集中在这里,发放搬迁费(川资)和良民证(凭照),然后被押送到各地。所以,大部分移民大槐树被迁移的。

二是老百姓文化程度都很低,为了记住老家,就把叶茂枝繁的大槐树作为标记,并写下“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民谣,口口相传,让子孙们记住自己的根在大槐树下。


三是子子孙孙,繁衍壮大。这些大槐树下的移民来到目的地后,发现这里土地平整,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很多地方地理条件比山西还要好,勤劳的人们很快在新的田地里重建家园,繁衍壮大,但子子孙孙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山西洪洞大槐树。

其实是不是洪洞移民,大家都是自豪的中国人。

洪洞大槐树移民,600年前,我们从那里出发

当我们提起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时候,作为移民的后代,仿佛心中的某种东西被拨动了。多少人去那里寻根问祖,曾经多少老一辈人时常把它挂在嘴边,为什么会有大移民?明朝从山西大量移民,山西哪来那么多人口?

山西历史悠久,尧舜的发祥地,就在晋南的运城,临汾的汾河流域。卫青,关羽,王勃,王维,司马光等,众多历史名人都出自山西。山西从地理上讲南部、西部被黄河包围,东部是太行山,有多个险关分布四周,中间有汾河冲击而形成的盆地。历经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后,隋唐时期,成为民族大融合的融炉,因水利资源丰富,粮食产量高。成为比较富庶的地方,并州太原的繁华仅次于长安。到北宋时晋北成为与辽国战争的前线,北宋初年,杨家将就在雁门关抗辽。南宋又成了金的地盘,山西变的千疮百孔,被达官显贵遗忘抛弃了,繁华不在,而乡野的普通民众却开始慢慢的发展。

元代山西成为帝国的腹地。称之为中华母亲河的黄河,在中国历史上,也称“中华之患”。在元朝统治中原不到100年的时间里,黄河多次泛滥决堤,中原各地连年受灾,各地百姓揭竿起义,元朝廷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当时河南,山东,安徽百姓伤亡最重。公元1344年山东,河南降雨数日,黄河决堤改道,河水在山东曹县向北冲开白茅堤,平地水深两丈多,六月又向北决堤,沿岸州县皆遭水患,今天的山东,安徽,河南,江苏交界的地方,成为千里泽国,波及地区的百姓纷纷逃到山西晋南一带,这里地势较高,不受水患,独特的地理条件,数年风调雨顺,来到这里的百姓生活相对安定,晋南一度成为中原地区最受欢迎的地方,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甚至河北的灾民大量涌入山西,在山西四处寻找落脚的地点。

元朝丞相脱脱用贾鲁治理黄河,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因腐败给沿岸民众又造成了灾难。贾鲁从汴梁,大名,泸州等地征调民工15万人,军队两万,治理黄河。朝廷贪官污吏克扣工程款和伙食费,大量的民工在饥饿的情况下从事高强度劳动,给的休息时间又少,很多人因此而死去,贪官污吏在沿岸贪赃枉法。白莲教借机起义,后来有了“红巾军起义”。

起义军几次进攻山西,都因山西地势易守难攻而告退,再后来朱元璋凤阳起兵,蒙元朝廷各势力却一度内乱,在中原混战,蒙元将领扩廓帖木尔汉名为王保保,有较大军事实力,山西是他的根据地,在大明军与蒙元战争的前中期,山西未有较大战事,朱元璋平定南方后北伐蒙元,山东,河南,河北是主战场。兵难之后,又有流民进入山西。明军兵锋指向山西的时候,蒙元朝廷已到末路,明将汤和进攻山西,却被王保保击败在上党韩店,战场又转入了河北境内,后来王保保在河北涿鹿被明将徐达击败,所以山西地区,灾害战事波及较少,却因此人口增加。据史料记载,明初全国有6000万人口,山西就有400多万,而当时的平阳府洪洞县又是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天下,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成为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取了郑州知州苏琦等人所谏;“徒人民与内地,垦田以实中原,……召诱流徒未入籍之民,官给牛种,及时耕耨,其守令能增户开田”。由此拉开了大移民的序幕。

中书省制定策略,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于一地。同宗同姓者为了和亲人迁到一处不得不改姓,好好的一家人被拆得七零八落。人为的制造了亲情割裂,生离死别,移民过程中也使用了一些哄骗手段。但总体相对而言,朱元璋的移民和他儿子朱棣比还算是比较好一些的,他吃过苦的,懂得民间疾苦。朱元璋多次下令,免除一些地方的钱粮赋税。史书记载,洪武四年二月,朝廷命工部遣官往广东买耕牛,给中原屯种之民。

早期朱元璋时期的北方移民,在后来朱棣对朱允炆的皇位争夺中,多数又流离失所。在朱棣夺取天下以后,又开始了持续的移民,近代中国北方各省广大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就是说,自己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来的。当年朱棣的燕军与朱允炆军队在河北、山东,苏北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大战。史书上称之为“靖难之战”,民间传说则为“燕王扫北”。在此期间,人民遭受战乱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朱棣夺取天下后,为了恢复北方一带经济,永乐初年,诏令从山西“分丁于真定、南官一带占籍为民。”于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便在洪洞县设立一个移民机构,专门办理移民事宜。

据《洪洞县志》《大槐树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集中,泽,潞,汾,和平阳没有土地和人多地少的百姓,迁往中原一带,并给所迁之民以耕牛,种子和路费,在“树身树围,荫蔽数亩”的汉槐下,当地官员为被迁移之民办理手续,登记造册。按所去地点编队,然后发给一应物品。

由此可见,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时代是在永乐年间,大槐树在永乐年间是移民的中转站,移民在这里领取“凭照川资”踏上艰辛旅途

官府哄骗民众,愿意移民的在家等待,不愿移民的三天内赶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集合登记,于是三天内大约有十来万人到大树下集合,结果被官兵团团围住,用绳子一串串的捆绑起来,在百姓的哭喊叫骂中开始登记造册。有的半途逃跑,被追回来受到残酷的惩罚,有的被割去了耳朵,有的在脸上刺了字,民间还相传剁小脚指甲做标记,防止逃跑。手被捆着走路,方便称之为“解手”,由此而来。通过两半的小脚趾甲判定是移民后代之说,也由此而来。留下的心灵创伤,数代人都不能愈合。

被迁者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恋恋不舍的离开家乡,总有割不断的故乡之情,他们凝视古槐,听见栖息在树杈上的老鹳的叫声,在他们听来,那是一声声的悲鸣,想着自己这一生都不一定能够再返回故土了,为了让子女们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有朝一日回来,能够顺藤摸瓜的找到自己的老家,就指着孩子们最好记的大槐树和上面的老鹳窝说,不要忘了,以后若能回到家乡,记不住咱的村庄,就先找到这棵筑满老鹳窝的槐树,然后再慢慢的找自己的老家。中原地区少见老鹳,后来人们就把老鹳窝说成老鸹窝了。人们无论走到山南海北,只要说一声是洪洞大槐树老鹳窝下的人,都亲热无比。

老鹳即鹳鹊,盛唐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古名叫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蒲城与临汾市洪洞同属于晋南地区,可见鹳鹊古时在晋南较多,那大槐树上的鹳鹊窝,那一根根枯枝,都是一段段乡愁。

那个在汉代栽下的古槐,同根而发第一,第二,第三,现存的已经是第三代树了。第一代树和建于唐贞观二年的广济寺在明代移民后已经被汾水冲毁了,第二代树也干枯了。近代辛亥革命后,1911年底,清军北洋精锐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率兵五六千,进入山西镇压革命军,当卢永祥的大部队开进山西,准备血洗晋南洪洞城时,冀鲁豫籍的士兵们看到城外的大槐树,他们竟然纷纷放下武器,卸下盔甲。士兵们一个个跑到树下,折槐枝为香,下跪参拜。无论长官如何发号施令,所有人都不愿进攻洪洞城。他们都相信。这里就是他们祖先出发的地方。

移民认山西洪洞是祖籍地,大槐树成为了祖籍的标志。它寄托了中华大地上众多儿女对生命之根的追寻情怀。使我们那古老的乡愁得以安放。成为民族的共同记忆,小时候在农村的各家户院子里,都见过有栽种的槐树,现在才知道,那一棵棵槐树,不只是为了在树下乘凉,所承载的东西,原来是多么的厚重。

大移民从洪武初年开始到永乐15年结束,移了50年,迁移100多万人口,有汉,蒙,回等民族。800多个姓氏从山西走出,大规模移民的有七次,先后十多次。移晋南,晋东南,晋中,和吕梁的人民,分别被迁移至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山西北及东三省,等18个省的490多个县市。前面已经讲过,移民当然不只是山西地区的人,全国各地逃入山西的人首当其冲,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土地。留下来的人,同样也是全国各地的人都有。洪洞大槐树下可能只是当时最大的移民“点行地”,所有的移民都从那里出发,也不切实际。但是作为情感的依托。被记录进各地方县志,众多的家承祖谱、祖碑。很多移民为了不忘故土,他们的后代纷纷登记族谱。将迁徙的事记录下来,历史的注意力从来不在民众身上。而民众却承载着历史。600年后的今天,移民的后代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有的还远到了南亚,大移民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

  

 

  

  

  

  

  

 

 
文章标题: 你如何看待明朝初年洪洞移民 你的祖先是他们中的人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3610.html

[你如何看待明朝初年洪洞移民 你的祖先是他们中的人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