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庙号有规律吗

时间: 2023-02-07 15:09: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7次

庙号有规律吗

庙号是什么?有大小之分吗?

庙号有祖宗之别,亦有高低之分。庙号最早是起源于商朝,在商、周、汉、晋时代,君王都有谥号,但并不是每位都有庙号。

秦朝没有,因为秦始皇不允许臣工评价君主。唐朝以后,皇帝和皇太后、皇后死后还增加了尊号。魏晋南北朝以前,庙号制度很严格,只有那些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君主才有庙号。至多七位,这就叫“天子七庙”。君王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功绩不可磨灭,他死后,牌位就进入太庙,接受后世的香火祭祀,这就叫“升祔”。

牌位摆满了七位,如果后世还有贡献更加巨大的帝王,死后也必须摆进去,怎么办呢?除了开创朝代的那位“祖”,和其他几个功绩巨大的君主的牌牌不能动以外,就要把血缘关系最远的那位君主的牌牌移送到后殿,而代之以新亡的君主牌位,这就是“祧”。

南北朝以后,谥号太泛滥了,经常是一大串,比如说唐太宗,死后初谥为“文皇帝”,后来加谥为“文武圣皇帝”,要后来又成为“文武大圣皇帝” ,到了玄宗时候,再加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乍一看,还以为是孙悟空在水帘洞结拜的兄弟呢。

再举个例子,宋仁宗赵祯的谥号是“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如果再以谥号称呼,那就太麻烦了。所以后世以庙号称之,为唐太宗、为宋仁宗。最初庙号有四种,太、高、世、中。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

西汉时期,庙号制度是很严格,整个西汉只有四个人有庙号: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世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连平灭七国之乱的汉景帝刘启立下那么大功劳都没有庙号。

王莽曾经把汉元帝刘奭和汉成帝刘骜入了庙,但到了刘秀时,又废除了。东汉时期。有三位君王入庙,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显宗明皇帝刘庄和汉肃宗章皇帝刘炟。到了汉献帝时候,将汉和帝刘肇和汉桓帝刘志的庙号废除。到了魏晋以后,除了暴死的君主和亡国之君,一般皇帝有庙号。

庙号有两类:“祖”和“宗”。“祖”是皇朝的开创者,或者为国家开疆拓土,功劳赫赫。“太祖”,开基创业的过程中没有受到祖先的荫惠,全靠自己披荆斩棘,硬趟出来的。比如: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他们能当上皇帝,全靠自己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自己搞定的,没有沾上祖宗的功劳。

“高祖”,始受命者。能够建立帝业,是沾了祖宗的光。比如隋高祖杨坚和唐高祖李渊。他们出身于名门贵族,家世显赫,祖先已经受封一方,给他们创立帝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世祖”,断代史开启者延续国祚,或者王朝承上启下者,而并非王朝建立者,为王朝开启了新的时代。如汉世祖刘秀,魏世祖曹丕、晋世祖司马炎、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等。

“烈祖”,也是开创基业的帝王,但没有统一江山,是一方之帝。如蜀汉烈祖刘备、南唐烈祖李升、魏烈祖曹睿。这个曹睿比较有意思,他的庙号是自己上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生前就确定庙号的皇帝。“成祖”,专属于明朝的朱棣。最初他的庙号是“太宗”,但到了嘉靖时期,搞礼仪之争,嘉靖要给他爹争取一个太庙中的位置,把朱棣升格为“成祖”,享受郊祀。他爹就进入了太庙。

“圣祖”,一般用以追封功高德邵的祖先,保康熙死后,雍正认为康熙“名为守成,实同开创”,功劳太大了,德泽四海,当为“祖”,遂以“圣祖”入庙。 再来说说“宗”。“祖”一般都不错,但“宗”可就不一定了。先说说比较好的:

“太宗”。仅次于各个“祖”的庙号,王朝的承继者,曾经在皇朝的奠立过程中立下过赫赫功勋,或者是一个皇朝的佼佼者。但是,通常他们并不是前任帝王的指定继承人。比如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辽太宗耶律德光、明太宗朱棣、清太宗皇太极等。

“世宗”,这个皇帝登上帝位使本朝的正常承继发生了变化。比如说,汉景帝的太子刘荣被废,刘彻继位,是为“汉世宗”。唐朝没有“世宗”,是因为避李世民的讳。明武宗朱厚照暴亡,膝下无子,导致大宗血脉断绝,而朱厚璁,因旁枝继得大统,是为“明世宗”。清朝康熙年间九子夺嫡,胤禛非嫡非长,而登大宝,是为“清世宗”。

“仁宗”,崇尚文化,为政宽松、守成有德。比如说宋仁宗赵祯时期,重用文士,文化繁荣昌盛;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重开科举;明仁宗朱高炽饶了那些文人的命,解放了他们的家属。清仁宗嘉庆,也厚待文人,为政宽和。

“孝宗”,类似于“仁宗”,也是心怀仁德,治国有为。宋孝宗赵昚,品德高尚,国力上升,立志收复失地;明孝宗朱祐樘,励精图治,开创“弘治中兴”。

“宣宗”,治国有为的仁德君主。唐宣宗李忱有“大中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开启了“仁宣之治”;清宣宗旻宁,就是道光皇帝提倡俭朴节约。 

“高宗”,皇朝从辉煌走向衰弱。比如唐高宗李治、他导致了后宫夺权,女人称帝;宋高宗赵构南渡,国土损失;清高宗弘历死后,清朝开始转入衰弱。

“显宗”,贤德之君,无愧于祖宗,将荣耀发扬光大。只有汉显宗刘庄。“中宗”,中兴之主。汉中宗刘询,改变了汉武帝屡屡征伐的对外政策。唐中宗李显夺回了唐室江山。但后来大家认为李显太懦弱,就不再用这个庙号了。

“宪宗”,性格强硬,有所作为。比如唐宪宗李纯削藩;元宪宗蒙哥手腕强横。还有个大理国的宪宗段正严(就是段誉),会六脉神剑。

再说说不好的“宗”:

大家要注意,“文”、“武”用在谥号上,那是很牛逼的,周文王,周武文,汉文帝,汉武帝,都是牛人。但如果用在庙号上,基本上就是贬低了,有厌恶和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文宗”,国生变乱,政局不稳。唐文宗李昂宦官当权,实为傀儡;清文宗奕詝,就是咸丰帝,多国入侵。“武宗”,没事找事,破坏国家正常秩序。比如唐武宗李炎灭佛;元武宗海山提高盐引价格,增加赋税;明武宗朱厚照胡乱折腾,为祸民间。“德宗”,国都被侵,振兴无力。唐德宗李适,国都长安被攻破,君王出逃;清德宗载湉,就是光绪帝,八国入侵,变法失败。

“英宗”,君主短命,或遇不测。宋英宗在位仅有四年;元英宗南坡之变,在位三年;明英宗有土木堡之变。

“穆宗”,贪图享乐且短命。唐穆宗李恒贪图享乐,在位五年;明穆宗朱载垕在位六年;清穆宗载淳,就是同治皇帝,也是早死。玄宗、真宗是搞道教,神神叨叨的。其他就不一一解说了,还有睿宗、神宗、真宗、道宗、代宗等等。

庙号的规则是什么呢?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里对其进行祭祀时的称呼,庙号写在神主木牌上。

开国皇帝一般称为“祖”,例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继承者一般称为“宗”,例如著名的唐太宗,还有皇太极被称为清太宗。当然,也有称呼为“世祖”的,例如元世祖忽必烈。

谥号简介:

谥号(posthumous title)是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

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庙号、谥号命名规则来源是哪里?

看中国历史,尤其是汉朝历史,许多皇帝的庙号、谥号傻傻分不清,很多“俗称”和历史学家的“公认”都不一样,然后查了百度,有很多热心网友进行了解释。现在我想问一下,这些“解释”,来源是哪里?(是后世的皇帝认定的,还是礼部认定的,还是当代历史学家认定的,或者是“礼记”之类的书里面注明了?)
取庙号谥号没有规则,只有原则,大抵上是用一个字对这位皇帝做出评价,而这个字的释义一般来说是出自《尔雅》,《说文解字》这种类似字典的书籍~

皇帝的庙号一般都是怎么定下来的?

历朝历代皇帝庙号中的字都是如何确定的呢?
简单的说,从二千余年数百位获得庙号的皇帝来看,庙号中“字”的确定主要有以下的规律:开国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如明太祖朱元璋、隋高祖杨坚;在开国皇帝所打下的基础继往开来,等于是重新打了一次天下的皇帝一般称世祖、成祖、圣祖,如清世祖福临、明成祖朱棣、清圣祖玄烨;复兴国家,但却只能是建立一个割据政权的皇帝一般称烈祖,如南唐烈祖李昪、蜀汉烈祖刘备;将国家发扬光大,带向兴盛的皇帝一般称太宗,如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

继承先帝的政策并将其发扬光大,或是由旁系做到皇帝位置的皇帝一般称世宗、代宗,如汉世宗刘彻、明代宗朱祁钰;仁爱孝顺,性格宽厚仁慈的皇帝一般称仁宗、孝宗、睿宗,如宋仁宗赵祯、明仁宗朱高炽;有中兴的雄心,但最终却没有成功的皇帝一般称肃宗,如唐肃宗李亨、晋肃宗司马绍;守成之君,既无功也无过的皇帝一般称哲宗、兴宗、成宗、显宗,如辽兴宗耶律宗真、宋哲宗赵煦;有功有过,对王朝的兴盛或中兴有大功,但也为王朝的衰败埋下伏笔的皇帝一般称宪宗、宣宗、景宗,如明宣宗朱瞻基、唐宪宗李纯。
喜好道教,或是那些空而不切合实际的皇帝一般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如宋理宗赵昀、辽道宗耶律洪基;让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皇帝一般称高宗,如清高宗乾隆、唐高宗李治;为人懦弱无能,丢失皇权的皇帝一般称宁宗、文宗,如清文宗奕詝、唐文宗李昂;偏好武力,多次对外发动战争的皇帝一般称武宗,如明武宗朱厚照、唐武宗李炎。在位时间短且作为少,对一个王朝来说几乎是毫无影响的皇帝一般称度宗、定宗、顺宗、穆宗、光宗,如唐顺宗李诵、明光宗朱常洛。
昏庸腐朽,治国无方,致使江山残破的皇帝一般称僖宗、惠宗、神宗,如唐僖宗李儇、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有中兴的雄主,但最后却亡国,而亡国责任多不在他的皇帝一般称哀宗、思宗,如明思宗朱由检、金哀宗完颜守绪。在位期间多内讧,多动荡的皇帝一般称英宗,如明英宗朱祁镇、宋英宗赵曙;在位期间遭遇动乱被迫逃亡的皇帝一般称德宗,如唐德宗李适、辽德宗耶律大石。
以上是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中使用的最多的庙号,这些庙号的使用规律大多如以上所说。

皇帝的庙号一般是根据这个皇帝一生的作为,由大臣们商议后决定。前期而言,基本上每一个庙号都还算是比较客观,名称也简短精炼。但到了后期以后,这种行为就彻底变质了,哪怕再混账的暴君,也能被手下吹捧成超过尧舜的圣明天子,庙号动不动就是一长串几十个字起!完全失去了意义,客观性更无从谈起。

庙号始于商朝,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祭祀供奉时所用的名号。在汉代只有少数有大功德的皇帝才会有庙号,隋唐之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庙号一般为太祖、太宗、高宗、仁宗等等。庙号是皇帝本人死后,后人根据其一生之功过给予的一个评价。一般开国皇帝就是太祖,如宋太祖,仅次于太祖就是太宗,如唐太宗、如果是个宽厚仁慈的皇帝,可以称作仁宗等等。
在古代,帝王驾崩后,新君就会给他在太庙(商称“重屋”,周称“明堂”,秦汉起称“太庙”)中立一个庙室,以此来方便日后的祭祀。同时,对于一些为了让后人能够记住这位帝王的“丰功伟绩”,新君和百官就会给这位帝王所在的庙室取一个能代表他功绩的名号,而这就是“庙号”。
庙号始于商朝,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祭祀供奉时所用的名号。在汉代只有少数有大功德的皇帝才会有庙号,隋唐之后每个皇帝才都有庙号。庙号一般为太祖、太宗、高宗、仁宗等等。庙号是皇帝本人死后,后人根据其一生之功过给予的一个评价。一般开国皇帝就是太祖,如宋太祖,仅次于太祖就是太宗,如唐太宗,如果是个宽厚仁慈的皇帝,可以称作仁宗等等。

庙号有什么讲究?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论定的功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1.高祖。
这个庙号通常给开国皇帝,比如刘邦,比如李渊、比如杨坚等,特别是刘邦,称呼为汉高祖,但是,庙号又作太祖,为什么呢?其实,只要看过《汉书详解》一书就知道内里了,书中介绍说:“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上,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换言之,就是刘邦既是汉高祖,也是汉太祖,太祖之于高祖同义。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连儿皇帝石敬瑭这样的也得配高祖庙,显得有点子滑稽了。而且,这期间是高祖庙号大盛的季节,像刘知远等死后一律是高祖,连割据一隅的箿尔小国创建者也频频使用高祖的荣誉。当然,庙号本身就是皇家自己的买卖,和大小以及疆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2.太祖。
这是自从宋元以后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开国皇帝的庙号,提交回答虽则在此之前皇帝开国立功也曾配以此号,但没有后来那样的规模。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光武帝刘秀上庙号);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刘肇无庙号)。东汉另外还有几个皇帝孝和、孝安、孝顺、孝桓四帝有庙号,不过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 ”字或“宗 ”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 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通常也选择具有美好意义的字,例如太、世、高、神、圣、仁、睿、明、章等等。从唐朝以后开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如果王朝帝系发生变化,则其庙号为“世祖”或“世宗”。但是这并不是成例,也并不是通例。
庙号。皇帝的庙号不是随便就给予的,而是有相当的讲究,虽则昭穆制度的制约,但是,更是封建礼法的必须,所以,西汉十二个皇帝有庙号的不过是六七人而已。特别搞笑的是身膺中国第一个封建治世大名“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居然也没有身后的庙号,究其原因也是情有可原的,汉景帝误杀晁错、激杀周亚夫、废杀刘荣,如果上面没有个好爹汉文帝,下面没有好儿子汉武帝,汉家的江山最初的断送者就一定不是汉元帝而是这位仁兄了。但是,为什么汉景帝没有庙号,历史也没有做明确的交待。不过,最为热闹与滑稽的是三国时代,魏国的有司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睡过了,居然在曹睿活着的时候就给他上庙号,而曹睿也居然受之不疑,成为有史以来唯一在皇帝本人健在的情况下知道自己庙号的君主。
1.高祖。
这个庙号通常给开国皇帝,比如刘邦,比如李渊、比如杨坚等,特别是刘邦,称呼为汉高祖,但是,庙号又作太祖,为什么呢?其实,只要看过《汉书详解》一书就知道内里了,书中介绍说:“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上,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换言之,就是刘邦既是汉高祖,也是汉太祖,太祖之于高祖同义。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连儿皇帝石敬瑭这样的也得配高祖庙,显得有点子滑稽了。而且,这期间是高祖庙号大盛的季节,像刘知远等死后一律是高祖,连割据一隅的箿尔小国创建者也频频使用高祖的荣誉。当然,庙号本身就是皇家自己的买卖,和大小以及疆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2.太祖。
这是自从宋元以后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开国皇帝的庙号,虽则在此之前皇帝开国立功也曾配以此号,但没有后来那样的规模。
帝王死后,其神主牌位被供奉在太庙中立室祭祀,为避祖先名讳,便称某宗或某祖来代替皇帝本名,是为庙号。如太祖、高宗等。通常开国创业之君称祖,如高祖、太祖、世祖。其继位者而又有大功德者亦可称祖如明成祖、清圣祖等。其他继位者便称宗如太宗、高宗、文宗之类。
文章标题: 庙号有规律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3578.html
文章标签:庙号 规律

[庙号有规律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