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资治通鉴》有必要读完吗

时间: 2023-02-06 17:00:2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资治通鉴》有必要读完吗

我们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

今年去上海图书馆,刚好正在展出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古籍,有司马光的手稿,也有海外学者对该书的评价,犹以日本为最。《资治通鉴》这本书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司马光在和王安石的变法争斗中失利,一怒之下,请求外放,在洛阳呆了十五年,他没有闲着,用了十五年写下了三百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基本上都是司马光手写的,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他的手稿,也是比较震撼的,上面涂涂画画,用心良苦。司马光向司马迁学习,在每个历史故事后面加上自己的评价,侧重点在于表现帝王将相如何治国理政,待人处事,希望皇帝能够正身修己,成为明君。宋英宗看到这本书的其中两册觉得写的不错,特别为司马光开设了书局,让他专心写作,宋英宗即位后,司马光基本快写完了,皇帝特别给此书赐名《资治通鉴》,并特别的写了一个序。取自《诗经》:“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毛主席曾经说过,他曾把三百万字的《资治通鉴》读过17遍,清代学者也说过“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大学时候,有一天看到这本书,不是全本的那种,就买了一本,一直没有定心去看,如今闲着每天看一篇,再对比一下《史记》,觉得写的很细致,故事情节也很有意思。从周朝写到五代十国,司马光用心良苦,尤其对唐代自己五代的描述很精彩。小时候学司马光砸缸,就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人。

恰好今天也是柏杨先生的百年诞辰,他老家是河南辉县的,后来老先生写了一本《柏杨版资治通鉴》,是对该书的一种解读和翻译,特色之处是用现代地名解释古代地址,用现代官位等级解释古代官职,并自己画了地图标明古代地址,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工作,让后人能够更容易理解历史。

我觉得历史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对历史越了解,一个人的胸怀就越宽广,越能想明白事。多读读历史书,使人明智。

群书治要与资治通鉴哪个更值得读

侧重点不同,要看那个对您更实用?
首先我们来看,《群书治要》是古代治政类书籍,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征以及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政治家、文学家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太宗皇帝,以辑录前人著述所作的资政参考书。

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正巨著。
取材于五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诫为宗旨的《群书治要》。
个人理解:侧重为为帝为官的警戒事项,
其次,《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个人理解:《资治通鉴》侧重史学家以史为鉴,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可以知未来,同时为官者可以参考历史吸取经验教训,成败得失。
同样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可以以史为鉴,反思不足,纠正偏激,提升修养!
明明白了吗?

《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宁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七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103750032&uk=1815247850

群书治要。

为什么年轻人不要读资治通鉴

这本书如果没有好的办法去读,不仅学不到其中的权谋智术,还会把自己引入歧途。
《资治通鉴》不同于一般的史书,因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深邃的历史眼光,老到的政治经验,全面总结了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规律和经验。就像梁启超所说的那样,《资治通鉴》成功的原因,在于这部书编写的目的非常明确——它就是写给皇帝看的!
成书于北宋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教科书”。在南宋时就被皇室列为禁书,只有皇帝和太子能读,其他人胆敢偷看,就有谋反之嫌,甚至会惹上杀身之祸。
清朝的康熙、乾隆等帝王都曾阅读过《通鉴》,并有御批传世。毛泽东也把《资治通鉴》放在床头,反复研读了17遍之多。
文章标题: 《资治通鉴》有必要读完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3485.html

[《资治通鉴》有必要读完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