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帝”(如汉朝),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宗”(如唐朝)

时间: 2023-02-04 18:00:2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5次

为什么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帝”(如汉朝),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宗”(如唐朝)

同为皇帝,为何有的皇帝称“帝”,有的皇帝称“祖”或“宗”呢?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封建王朝君主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自称“始皇帝”。

不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朝代的皇帝,后人的称呼往往也有所不同,比如汉朝的皇帝,很多都称之为“XX帝”,比如汉武帝、汉景帝、汉献帝等,再比如唐朝、宋朝的皇帝,往往都是“XX祖”或者“XX宗”,比如唐高祖、宋太祖、唐太宗、唐玄宗等。至于明朝和清朝时期的皇帝,则经常以年号来称呼,比如嘉靖、崇祯、康熙、乾隆等。那么,问题来了,都是皇帝,为何有的皇帝称“帝”,有的称“祖”,还有的称“宗”呢?

首先,对于“XX帝”形式的称呼,往往是借助于谥号来称呼皇帝,比如“汉武帝”这三个字,“汉”代表朝代,“武”是谥号,“帝”则是皇帝的意思。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始于西周。

在汉朝时期,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

比如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的谥号为孝献皇帝。当然,因为汉朝的皇帝谥号,基本上都有一个“孝”字,所以,后人在称呼的时候,为了方便,往往就省略了共同的“孝”字,以此称呼为汉武帝、汉景帝、汉文帝、汉献帝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汉朝的皇帝,不以庙号来称呼呢?如果使用庙号的话,一般称之为“XX祖”或者“XX宗”。对此,根据史料记载,这是因为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太祖,刘彻是世宗,刘询是中宗,刘秀是世祖等,不是每一个皇帝身后都有庙号。

进一步来说,在汉朝时期,庙号的授予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不是贡献特别大的皇帝,一般是不授予庙号的。与此相对应的是,谥号则是汉朝皇帝人人都有的。所以,用谥号来称呼汉朝的皇帝,也就形成了“XX帝”的说法。对于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了隋朝时期,比如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等。


不过,到了唐朝时期,皇帝的称呼,逐渐由谥号变成了庙号,也即为“XX祖”或者“XX宗”的形式了。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点,一是自魏晋时期开始,绝大部分皇帝,基本上都有庙号了,这和汉朝时期的情况明显不同,二是皇帝的谥号越来越复杂了。

举例来说,李渊病逝时,一开始的谥号为太武皇帝,上元元年(674年),改谥尊号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加谥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为什么汉朝皇帝叫文帝、武帝,唐朝叫太宗、玄宗,清朝叫康熙、乾隆呢?

许多历史爱好者会发现这一条规律:唐朝之前的皇帝一般称为XX帝,如汉文帝、汉武帝。唐朝以后的皇帝称为XX宗,如唐太宗、唐玄宗。而明清的皇帝一般用年号代替,如康熙帝、乾隆帝。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涉及到庙号、谥号和年号的三个概念。


(汉文帝刘恒)

庙号

是皇帝于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如太祖、太宗等,庙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汉代以前,并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庙号,只有功绩比较大的帝王才有,如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庙号太祖)、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汉宣帝刘询(庙号中宗)几位皇帝才有庙号,其余都没有,魏晋以后庙号泛滥,基本上除了末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


(汉武帝刘彻)

谥号

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谥号不是帝王专有,王公大臣、皇后嫔妃等都可以有。谥号有褒也有贬,而且一般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如刘彻的谥号为“孝武”,而到了唐朝,尤其唐玄宗时期,对唐朝前期几个皇帝的谥号进行了加谥,字数增加,如唐太宗李世民谥号本来为“文皇帝”,结果变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朝以后,谥号泛滥,不管什么皇帝,都有一大溜赞美之词的谥号。


(唐太宗李世民)

年号

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从汉武帝刘彻时期开始启用,一直到封建王朝的结束。明朝以前,有的皇帝有一个或几个甚至十几个年号,有的皇帝自己没有年号,而是沿用前代皇帝年号,从明朝开始,除了皇太极有两个年号外,其余皇帝都是只有一个年号,一一对应。

清楚了这三个概念,就可以解答题目中的问题了。在唐朝以前,皇帝的谥号一般是一个字或两个字,如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谥号是“文”“武”,由于汉朝是以孝治天下,所以也会称“孝文”“孝武”(我们习惯于不带孝),而庙号有的皇帝没有,故我们习惯于用谥号称呼皇帝,如汉文帝、汉武帝。


(唐玄宗李隆基)

到了唐朝,谥号字数太多,如唐太宗李世民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如果继续用谥号李世民则变成了: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不麻烦么。而且唐朝以后的谥号字数更是越来越多,简直上天,如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谥号是: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足足29个字。所以为了方便,唐朝以后的皇帝,史书就开始用庙号代替谥号,因为庙号就一个字,很方便。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而明清皇帝为什么习惯于用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呢?因为明朝以前,一个皇帝的年号不止一个,如武则天当皇帝时,总共用了17个年号,而明清皇帝,除了皇太极(皇太极用了两个年号,一是天聪,是国号仍为后金时,他作为大汗的年号;二是崇德,是他改国号为大清之后,正式登基称帝,宣布与明王朝平起平坐后的年号),都是只有一个年号,所以皇帝和年号一一对应,而古代以年号纪元,如康熙某某年,所以逐渐习惯于用年号代指皇帝。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民国引进公元纪年以后,才有了公元某某年,庙号、谥号和年号都成为了历史。

为什么唐朝前的皇帝称X帝 唐朝后的称X宗?

比如说rnrn汉武帝rn汉文帝rn隋炀帝rnrn唐太宗rn明宪宗rn清世宗等等rn为什么为什么唐朝前的皇帝称X帝 唐朝后的称X宗?rn还有,唐之前的皇帝有多个年号,但却不以年号+帝来称呼他rn康熙 雍正 这些都是年号+帝来称呼他
在唐朝以前,人们对前朝皇帝的称呼以谥号为主,所以都称为XX帝,从唐太宗以后,有些惯于溜须拍马的人觉得称谥号还不够尊重,就干脆称庙号,于是从那以后除了太祖外就大都称XX宗了,而被称为XX帝的则都是亡国之君,因为他们没有庙号,人们只能称他的谥号或年号了,像元顺帝、建文帝、崇祯帝等等,当然元顺帝是有庙号的,北元给封的,叫惠宗,可惜朱重八他们不承认那玩意儿,无奈元顺帝就只能称帝而不能称宗了。至于以年号来代称某位皇帝则是民间的叫法,因其简单明了,遂为后世学者所借用。以年号作为某帝的代称起源于元朝,原因有两个:一是汉文化学着对元朝统治者反抗,他们根本不认同这些异族统治者,当然也不会把他们当作祖宗,所以就用年号做代称;再一个就是来自皇历,因为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摧残,老百姓中的文盲比例极大,而元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需要接力推行“皇历”,并且一遇到改元就要重新刊行新黄历,而新皇历上所印的就是该皇帝的年号,识字不多的老百姓就用年号来代指这个皇帝,逐渐人们也就习惯了。
第一个问题,其实没那么分的,只是经常那么称呼。如汉武帝的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唐太宗的全称是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只不过唐朝的每一位皇帝的谥号之前都有某宗,所以常称为唐某宗。
第二个问题,自大明开始,每一位皇帝的年号只有一个,例如,洪武,永乐,顺治,康熙等,所以可以用年号来称呼某位皇帝。
X帝是谥号
X宗是庙号,南北朝后庙号谥号比较混乱,有些名不副实,所以改用庙号
明开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所以习惯用年号
文帝,炀帝,武帝,景帝,这些是谥号,而高祖,太祖,太宗,高宗,这些是庙号。唐以前的谥号简单,但是唐以后就泛滥了,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就是小麻子康熙,这么长一串称呼很不方便,就用庙号了。
宗,是唐朝皇帝的庙号。还有年号和谥号之分
文章标题: 为什么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帝”(如汉朝),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宗”(如唐朝)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3337.html

[为什么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帝”(如汉朝),有些朝代的皇帝名号是“XX宗”(如唐朝)]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