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三国演义》原著中“七擒孟获”的篇幅是否过长了

时间: 2023-01-31 15:02:2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三国演义》原著中“七擒孟获”的篇幅是否过长了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有其事吗?

阳明新学认为:诸葛亮南征蛮部擒孟获是真的,但七擒七放的故事是演绎的。

首先,我们来看诸葛亮这次南征在史书上的记载:

《三国志.诸葛亮传》没有提到七擒孟获的事情。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与《三国志》同时代的史书东晋习凿齿撰写的《汉晋春秋》提到了七擒孟获的故事,当然习凿齿依然是以蜀汉为正统来撰写的。

著名地理文献《华阳国志》和《水经注》也都提到了七擒孟获的事迹。

乾隆三十三年间成书的《通鉴辑览》对七擒孟获的事迹进行了否定,认为故事太过于儿戏。

七纵七擒为记载所艳称,无识已甚。荒蛮夷固当使之心服,然以缚渠屡遣,直同儿戏,一再为甚,又可七乎,即云几上之肉不足虑,而脱韝试鹰,发押尝虎,终非善策。且彼时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岂宜屡纵屡擒,耽延时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

清朝嘉庆年间张若驴编撰的地方志《滇云纪略》对七擒孟获的事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叙且考证了七擒孟获的地点。

阳明新学认为,《三国演义》本来就视蜀汉为正统,且成书晚于《三国志》。为了突出诸葛亮代表的汉室正统的仁德,已经突出诸葛亮的功绩,将一些事实加以夸大或编造一些事迹来神化,这是完全可能的。不要说古代,就连现代为了竖立典型,都编造了一些经不起考证推断事迹突出人物形象。

《三国志》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一本史记,如果真有于此伟大神奇大仁大义的七擒而放的事迹,定会当以记载。所以对诸葛亮南征陈寿肯定是严加考证过的。

至于《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应该是参考来源自《汉晋春秋》。然而《汉晋春秋》这本书很多事迹都是根据民间传说而成的,没有《三国志》的严谨和认真。

至于后面的一些书籍和地方志,成书时间距离历史时间相隔了上千年,故不足信,多半都是根据前人编撰以讹传讹罢了。

阳明新学非常赞同《通鉴辑览》的说法。所以七擒孟获的故事是编撰的。

确有此事。根据三国演义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确实有这件事情发生,而且孟获从此以后对诸葛亮心服口服。
七擒孟获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发生过的,诸葛亮将孟获抓住了七次放了七次,但是在演义中也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大量改编。
这个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并不是真实发生的历史故事,三国演义中也有很多情节都是作者自己加工创作的,比如桃园三结义。
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诸葛亮七擒孟获:陈寿为何不写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历史名人

  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中的确没有提到孟获,但其他史书,如习凿齿《汉晋春秋》,常璩《华阳国志》等书中却有对孟获“七纵七擒”的记载,应该说《三国演义》的描述是“事出有因”的。

  《三国演义》的故事一向有“七实三虚”的说法,就是说大部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少部分则出于艺术虚构。就拿“七擒七纵”来说吧,这是说 诸葛亮 南征时七次捉住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又七次释放了他,终于安定了蜀汉的西南后方。这是三国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曾经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去过的人,会发现那里有很多以“诸葛”、“ 孔明 ”命名的地名,如“ 孔明 山”,“孔明塔”,“诸葛营”,“祭风台”,“祭锣洞”等等几乎遍布云贵川一带,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还流传着很多,一直到他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节日礼仪,都能看到诸葛亮的影响。

  比如傣家传说诸葛亮率兵南征到澜沧江时,杀了贪婪的汉官,送来谷种教他们打谷舂米,用牛犁地,临走时还把自己的帽子赠给傣人。

  后来傣人遇上可怕的瘴气,便遵照诸葛亮在这顶帽子的绸带上写下的“想命长,水冲凉;草盖楼,住高房”的嘱咐,按照帽子的形状盖起了竹楼,并且坚持用凉水洗澡。这种傣家的竹楼就叫做“孔明老爹的帽子”。又如基诺族关于他们的起源就有这样一种说法,说他们的祖先是诸葛亮南征军队的一部,因为途中贪睡,掉了队,赶上大部队后,诸葛亮军法如山,不再收留他们,但赐给他们茶籽,让他们种茶为生。基诺山就是今天中外闻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他们衣服上绣的八卦图案叫做“孔明印”。甚至男子留的三绺头发,中间一绺还是纪念诸葛武侯的。 其他如景颇族传说他们的各种制度是诸葛亮制订的,彝族、苗族也都认为诸葛亮传授给他们许多生产技术。

  很多少数民族戏曲也有大量的三国戏目,尤其是孔明戏,象《三气 周瑜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此外,象傣人的热气球灯叫“孔明灯”,西南很多少数民族使用的铜鼓叫做“孔明鼓”。祭神时有的要设“孔明天子”的牌位,有的要高呼“孔明先生”的名字,还说火把节也来源于欢迎孔明大军的仪式,泼水节自然和诸葛亮“水冲凉”的嘱咐有关了。正因为诸葛孔明在那里有这样崇高的威望,近代西方传教士去佤族传教时,还得编造出“耶稣是孔明的弟弟”之类的故事来,这也是一种“中为洋用”吧!

  当然,关于这些习俗的来源,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

  诸葛亮的故事很久以来就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深入人心,以至明朝一位诗人在写了一首诗感慨:“孟获生擒雍岂平,永昌南下一屯营。棘人也解前朝事,立向斜阳说孔明。”(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地理志》永昌军民府“古迹”条录曹迂《咏诸葛营诗》)一个统治者,征服者,在两千年后还能受到不同民族这样深切的感念和崇敬,古今中外恐怕还很难找出第二个来。

  既然有这么多的遗迹影响,我看未必是空穴来风,“七擒七纵”的事,总会是会有些根据的吧?

  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中的确没有提到孟获,但并不是陈寿没写事情就是假的,这很可能与当时作者的立场和这作环境有关,看其他史书,如习凿齿《汉晋春秋》,常璩《华阳国志》等书中却有对孟获“七纵七擒”的记载,应该说《三国演义》的描述是“事出有因”的,至于是不是小说里写得那样曲折生动,当然是另外的事了。

  诸葛亮生前死后受到西南地区各民族爱戴尊崇,《三国志》里也有记述,说诸葛亮死时“黎庶追思,以为口实”,“百姓巷祭,戎夷野祀”,数十年后、”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 说起来,现在遍布全国的各个纪念诸葛亮的名胜古迹当中,还有西晋末年十六国时西南少数民族之一的巴氐人的首领李雄修建的,这就是位于成都南郊的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清代人写的对联,看了很有教益: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里又讲了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谓之上”,又讲了政治上审时度势与法制上掌握宽严的重要性,确实把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的诸葛亮两方面的特点都突出来了,也给后人以多方面的启发。 上面曾谈到少数民族戏曲演的戏里有《斩马谡》,说起来,诸葛亮的“攻心”战略,还真是和马谡大有关系。马谡虽然在街亭的表现不怎么样,但是“心战为上”的建议,看来还是符合诸葛亮的既定方针的。

  他在南征中正是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才会出现“七擒七纵”的局面的。二次大战时也出现过“心理战”,不过那主要是指宣传攻势,似乎还和诸葛亮的作法有些不同。诸葛亮未出茅庐,已在《隆中对》里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主张,也就是说在取得西川根据地后,要用和抚的基本方式来解决与生活在今天甘肃、青海一带的氐、羌和云贵川一带的西南民族的关系问题。当然,三国鼎立的竞争局面下,更能显示出三方不同的处理民族问题方式的利弊优劣来。说起来三方还真是有“和抚”、“征剿”和“征抚结合”三种方式的区别。

  比如 曹操 ,他对北方民族的基本方针是征抚兼用,以征剿为主。他为了阻止 袁绍 与北方民族的联合,亲自率军北征乌桓就是一例。 到著名避暑胜地北戴河,当地人们会告诉你西北方向的一座山,当地俗称“桃山”的,就是当年 曹操 回师时吟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山, *** 因而写下过著名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诗句。当然,曹操也有抚的一面,否则 蔡文姬 也不可能从匈奴顺利归来了。至于 孙权 ,则完全是征剿了,为了弥补他在竞争形势下兵力人口的不足,对东吴境内的山越族多次征战,强迫他们搬出深山老林,到平原定居,以充当家兵、佃客和奴隶。

  但这引起山越人不断的反抗,反抗又引来新的征剿,形成恶性循环,内部反而增加了不安定因素,所以在三国争夺中,始终只能采取“保江东,观成败”的消极防御态势。而曹操依靠强大的武力,虽然使西部和北部后方平静一时,但没过多少年,这些民族就进兵中原,形成了五胡十六国长期混战的局面。

  诸葛亮的方针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总结一下他的经验,还是很有教益的。据史书记载和学者研究的结论,主要有这样几条:

  一是让少数民族自治,尽量少留汉兵,少派汉官;

  二是尊重当地民族习俗;

  三是待之以诚,取信于民,和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还指示部下官吏在当地广交朋友,“投石结草”,拜为兄弟。这对后世就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红军长征路过彝民区时,总参谋长刘伯承同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友好,约为兄弟的事,就传为佳话。

  这恐怕和彝族人民对诸葛亮的习惯崇敬不无关系。 当然,光凭这些还是不足以使当地各民族心悦诚服的,最重要的是诸葛亮为当时相对处于落后状态的民族传播去中原科技和文化,帮助他们提高发展了生产能力。

  据史书载,他曾在南中大兴屯田,传授生产技术,的的确确地促使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了一大步。

  明朝有人总结说:“诸夷慕武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杨慎《滇载记》),意思是说,这些地区的很多民族出于对诸葛亮的敬仰,逐步迁出深山老林,摆脱原始方式,开始耕织生活。 据明代中期一本叫做《滇略》的书记载,仅云南一地就有与诸葛亮有关的地名、遗迹四十多处,而当地少数民族对这些遗迹仍然“畏之如天地,爱之如祖考”。那还是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没有广泛流行以前。

  可见诸葛亮在千年以后,确实还在西南民族中得到广泛地崇敬爱戴,傣族群众中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天上的星星再多,也没有丞相为我们做的好事多,高高的贝叶树,会永远记下丞相的恩德。” 至今西南很多少数民族中,如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等,还保存着一种特殊的铜鼓文化,每到 *** 或节日喜庆,就敲起铜鼓,载歌载舞。铜鼓的制作图案纹饰,造型塑象也非常精致。原来这是统治权力的象征,用来号召部队进行战争,或者作为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

  现存最早的铜鼓铸造于西汉时代,距今两千多年了。据说它最初是一种炊具铜釜,但谁家做饭用得着这么大的锅呢?有些人们相信它是诸葛亮南征时所用的行军锅,留下来做为某种信物的,所以称作“诸葛鼓”了。成都武侯祠的诸葛亮象前,至今还保存着三面这样的铜鼓。 为人民真正做过好事的人,无论岁月怎样流逝,后人都会纪念他的。我们从西南少数民族的习俗中,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的启迪呢?> >  

关于七擒孟获(正史资料,把《三国演义》当历史的勿扰)

在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是非常精彩的一段,但是在我看过的资料里并没有这一段历史的详细记载。请高手赐教真有过七擒孟获吗?依据是什么?还是是作者根据什么蛛丝马迹,演义了这么一段?
黄承宗先生指出,关于”七擒孟获的地点,据《滇元纪略》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从这些地点的分布来看,覆盖是现在云南省内的广大地区。从当时交通情况看,是兵卒步行,辎重马匹驮运。

诸葛亮的南征开始于建兴三年春,平定完叛乱班师回成都是秋天。从成都出发,到了“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渡泸处,已经用了三四个月时间,剩下的时间,即使完全不停的走也走不完各点,更谈不上还要在七个地点都要打仗。

黄承宗认为,“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来的《三国演义》和剧本加以渲染,使情节尤为离奇,怪诞不稽。而实际上诸葛亮的南征,他重用地方势力,保障他们的利益;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政策。他对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运粮。既笼络了地方首领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使他能专事北伐中原,而后方南中境内保持安定。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有提到,《三国演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虚构创造。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4楼的说了太烦琐!

历史上却有孟获其人!是个文官!

七擒七纵在 三国志中提到过1次!就简间单单的4个字!而且裴松之在做三国志中注的时候说靠不住!
历史上到底有无孟获其人?

关于孟获其人,学界一直是有争议的。民国时云南地方史志专家张华烂先生作《孟获辩》称孟获是“无是公”,他认为:“陈寿志(指陈著《三国志》)于南中叛党雍闿高定之徒,大书特书,果有汉夷共服之孟获,安得略而不载?其人身被七擒,而其名即为‘获’,天下安有如此凑巧之事?”张华烂的观点其实代表了许多学者的观点。那么,到底有无孟获其人?
黄承宗认为,虽然孟获的生卒时间无法考证,但孟获是实有其人的。孟获的籍贯和家世,多与南中大姓有关。现在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该碑记载汉代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
除此而外,有关孟获祭祀的历史非常久远。据目前发现的实物资料,最早是唐代和宋代时期。至于建国前西南诸省,或建祠庙,或附祀土主庙以祠孟获者多处。仅西昌县石柱子土主庙、青龙寺、五显庙均设像祭祀。民间所供五显埴神,其画轴左侧第三层排列中有一孟获像,俗称“扫坛蛮王”。

关于“七擒七纵”孟获的史实是不是真实的?

“七擒七纵”的最早由来是《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另外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也有简要的记载。但《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及当时率军首领《三国志·蜀志》卷十三《李恢·吕凯传》均没有直接记载。而北宋的《资治通鉴》则提到:孟获被“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显然是采纳了《华阳国志》的记载。究竟是陈寿以后的史学家发现了新资料,弥补了《三国志》的不足,还是他们仅仅根据传说而记入史册的,有待史学家进一步深究。

1983年4月,著名历史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钺先生在全国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上指出,诸葛亮哪有那样大的本事,把孟获当小孩一样随便放了又捉?已故著名滇史专家、西南历史地理专家、原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方国瑜先生在《诸葛亮南征路线考记》一文中说,七擒七纵孟获之事不过是民间传说,载于志书者更多附会,不值辩论。方先生还在其所著《彝族史稿》一书中对此问题作了一番深入的考证,认定关于诸葛亮七擒孟获之说“像煞有其事,完全是虚构的。”当代著名三国史研究专家、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谭良啸先生也在《诸葛亮“七擒孟获”质疑》一文中说,七擒一事,实近乎离奇,诸葛亮俘孟获不杀当是有的,但“七擒七纵”则令人难以置信。

“七擒七纵”时间上是否有可能?

黄承宗先生指出,关于”七擒孟获的地点,据《滇元纪略》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从这些地点的分布来看,覆盖是现在云南省内的广大地区。从当时交通情况看,是兵卒步行,辎重马匹驮运。

诸葛亮的南征开始于建兴三年春,平定完叛乱班师回成都是秋天。从成都出发,到了“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渡泸处,已经用了三四个月时间,剩下的时间,即使完全不停的走也走不完各点,更谈不上还要在七个地点都要打仗。

黄承宗认为,“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来的《三国演义》和剧本加以渲染,使情节尤为离奇,怪诞不稽。而实际上诸葛亮的南征,他重用地方势力,保障他们的利益;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政策。他对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运粮。既笼络了地方首领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使他能专事北伐中原,而后方南中境内保持安定。

(本文主要资料来源于黄承宗先生发表在《四川彝学研究》上的《蜀汉孟获史实琐谈》一文,特此致谢!)
汉晋春秋曰:
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回数

一共有四回
分别是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第一次擒孟获)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第二次、第三次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第四、五次)
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第六、七次)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有提到,《三国演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虚构创造。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在电影的66.67集
书的话是第87到90回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九 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籐甲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前因后果

核心提示:我们可以看出,“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民间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因为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政策已经深入了人心,当地百姓对诸葛亮极为崇尚,难免会将一些其他人物的事迹,都牵强附会到诸葛亮身上。

本文摘自《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作者:孙建华(文裁缝),出版社:华侨出版社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解除北伐曹魏的后顾之忧,亲自率军南征,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进入南中以后,连连取得胜利。他听说叛军首领孟获深被当地的夷、汉民众所敬服,便设法把他捉获。诸葛亮领他观看蜀军的营阵,问他:“此军如何?”孟获不服,说:“以前我不知道蜀军的虚实,所以败。今天你让我观看了营阵,再打我肯定能赢!”诸葛亮便把他放掉,让他回去组织人马再战。就这样一连七擒七纵,当诸葛亮最后一次释放孟获时,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再反叛了!”诸葛亮以这种攻心的战略,成功地平服了叛乱,稳定了南方,使他可以专注于北伐而无后顾之忧。
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史家裴松之、司马光等人对此极尽赞美之辞;文人如赵藩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七擒依算略,一战定蛮苗”等赞辞不胜枚举;小说《三国演义》更是汇集了各种传说故事,把“七纵七擒”这句话加以渲染,使之成为耳熟能详的长篇故事。其影响所及,以至于异国他乡,也是有口皆碑。不少来自东南亚缅甸、泰国一些地方的人,都不敢直呼诸葛亮之名,而尊称他为孔明。
但是,翻遍《三国志》这本权威的历史著作,也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到过孟获、更没有关于“七擒孟获”的记载。部分史学家们也认为,对于一个叛乱领袖,抓住七次又放掉七次,既不符合诸葛亮谨慎小心的性格,也不符合战争的常规。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孟获其人?诸葛亮是否真的“七擒孟获”呢?
我们先看历史上是否存在着孟获其人,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关他平定南中的记载总共12个字:“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另外,《三国志》在其他章节中有关于南征的零星记载也没有提到过“孟获”这个名字。有人据此认为,历史上可能根本就没有“孟获”其人,如果历史上真有“七擒孟获”这种战争史上罕见的成功战例的话,《三国志》上怎么会毫无记载呢?然而,史学界普遍认为,《三国志》中的记载过于简略,漏掉过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与《三国志》几乎同时代的历史著作《汉晋春秋》却提到了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的记载,写作时间稍晚一点点的著名历史地理著作《华阳国志》和《水经注》也都提到了“七擒孟获”。
现在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县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该碑记载汉代孟性在历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除此之外,有关孟获祭祀的历史非常久远。据目前发现的实物资料显示,最早是唐代和宋代时期。至于建国前西南诸省,或建祠庙,或附祀土主庙以祠孟获者多处。仅西昌县石柱子土主庙、青龙寺、五显庙就都设像祭祀。民间所供五显埴神,其画轴左侧第三层排列中有一孟获像,俗称“扫坛蛮王”。据此,史学界大多倾向于认为,虽然孟获的生卒时间无法考证,但“孟获”这个人历史上应该是有的。
孟获确有其人,那么,诸葛亮是否对其“七擒七纵”呢?
从时间上来看,据史书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遂至滇池”,时间正是这年秋天。从他“五月渡泸”,只用了大约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称兵倡乱”长达两、三年之久的反叛势力“其秋悉平”,或“秋,遂平四郡”了。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方务在北”的诸葛亮一方面要攻城克寨,安抚边民,筹集粮草,另一方面又要克服险峻恶劣的自然条件。用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那么多的事,这在当时科技交通都不发达的社会里,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办到的。《通鉴辑览》也说,“七纵七擒为记载所艳称,无识已甚。荒蛮夷固当使之心服,然以缚渠屡遣,直同儿戏,一再为甚,又可七乎,即云几上之肉不足虑,而脱韝试鹰,发押尝虎,终非善策。且彼时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岂宜屡纵屡擒,耽延时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
从地理位置上看,南中在三国时期,指现在的云南、贵州和四川的西南部,当时是蜀国的一部分,自古称为“夷越之地”,即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诸葛亮是建兴三年三月从成都出发,四月平越隽(今四川西昌东南),五月渡泸(金沙江),至秋,四郡(越隽、建宁、牂柯、永昌)俱平,取道滇东北,冬至汉阳(今四川庆符),十二月回到成都的。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诸葛亮安定南中时显然没有到过滇西。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在滇西却留下了许多有关诸葛亮南征的“遗迹”和民间传说。如《滇云纪略》称:“七擒孟获:一擒于白崖,今赵州定西岭。一擒于邓赊豪猪洞,今邓川州。一擒于佛光寨,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一擒于治渠山。一擒于爱甸,今顺宁府地。一擒于怒江边,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从这些地点的分布来看,几乎全都在今天云南西部大理、保山一带地区。诸葛亮怎么会在一个自己没到过的地方“七擒孟获”呢?
我们可以看出,“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民间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因为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政策已经深入了人心,当地百姓对诸葛亮极为崇尚,难免会将一些其他人物的事迹,都牵强附会到诸葛亮身上,甚至有些好事者编出一些故事附加到诸葛亮身上,这些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讹传讹,使得史志家也不得不信了。

诸葛亮具有无上智慧,他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行军布阵,奇门八卦无所不知,对付蛮夷一样的孟获他自然能手到擒来,不废多少心力。当时诸葛亮亲领大军三万南征孟获,故诸葛亮七擒放孟获,使之真心归顺。

原因:南蛮王孟获发动叛乱,诸葛亮为收服人心,稳定蜀国南部边境,决定对孟获恩威并施。结果:孟获归顺蜀汉,为蜀汉出兵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4分,原因2分,结果2分)
使孟获真正的信服自己,就需要这样子让他感到羞耻才可以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文章标题: 《三国演义》原著中“七擒孟获”的篇幅是否过长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3020.html

[《三国演义》原著中“七擒孟获”的篇幅是否过长了]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