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北京的历代帝王庙内朝代不全

时间: 2023-01-29 21:01:4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4次

为什么北京的历代帝王庙内朝代不全

历代帝王庙的简介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封建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康、雍、乾三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曾经留下谕旨: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历代帝王庙占地18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民国后祭祀停止,改由教育部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使用,后改名为北京一五九中学。1979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历代帝王庙怎么样?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一处以伏羲、炎黄祖先为祭祀中心,以统一多民族帝王系列和历代功臣名将为祭祀体系的皇家庙宇,俗称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在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清两代祭祀历代帝王的地方。原为保安寺遗址,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俗称帝王庙。
门前有砖砌琉璃瓦歇山顶照壁一座,庙门之间有景德门、碑亭等。
以主体建筑景德崇圣殿最为宏丽,面阔九间,绿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有汉白玉栏杆,是北京现存较大的古建筑之一。
碑亭内的雍正、乾隆御制碑是重要的石刻文献资料。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历史上它是皇家级的建筑物。帝王庙是个群体建筑,从布局设计上它有中轴线。
中轴线上的几座建筑都是高等级的,从南往北数,先是巨大的影壁,然后是庙门,再往里是景德门,然后是主体建筑景德崇圣殿,殿后是祭器库,正殿两侧有四座御碑亭和东西配殿。
中轴线上的庙门、景德门、景德崇圣殿、祭器库都是坐北朝南。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实践,认为坐北朝南是最理想的朝向。
古代天文学把星象分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因为古人习惯于面南观察,所以天象图呈上南下北,历代统治者便取面南治天下。
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神位供奉在景德崇圣殿内。这座正殿的等级规格与故宫乾清宫相同。大殿座落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前有宽敞的月台,石栏板,有雕刻云山纹的御路。
历代功臣名将的神位按“文东武西”的布置,供奉在东西配殿中从祀。东西配殿为宽七间的黑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建筑。大殿两侧的4座御碑亭,都是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建筑。
碑亭内刻有海水江崖图案。雍正和乾隆帝的御碑高大雄浑,雕刻精湛。碑首硕大的圆雕龙头凸现,居高临下,异常威严,为全国同类御碑中的极品。碑下龟趺也异常巨大,古朴雄浑。
庙的东南部建有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等一批建筑,另有钟楼一座。庙门庄严气派,门前两座下马碑和巨大的红影壁。下马碑上有汉、蒙、满等文字刻有“官员人等在此下马”,显示着历代帝王庙的威严和尊贵。
历代帝王庙的现状为清乾隆最辉煌时期的面貌和格局,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因为它大多保留明代创建时的原构,所以建筑价值和文物价值极高,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历代帝王庙。
更多关于北京历代帝王庙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f3f7c161573146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明清历代帝王庙,为何秦始皇和隋文帝两位开国君主进不去?

「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左传》 这句话出自《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意思就是说,国家的大事情,就是祭祀和军事两件。祭祀?现在人虽然不会认为祭祀这件事不重要,但一般也不会把它和战争等国家大事并列吧?但是在中国古代,祭祀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中华民族自古就不大规模信奉宗教,而古代人的思想素质又没有现代这么高,那怎么样才能凝聚一个团体呢?就是通过祭祀这样的活动。 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种类非常多,从官方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对于帝王来讲,祭祀古代的贤君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开始在京师(这个时候还是南京)钦天山(今北极阁)之南修帝王庙,祭祀古代贤明君王,供奉三皇五帝和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共17位开国帝王(唐朝很特殊,祭祀的是唐太宗,其实朱元璋本来是准备把周文王姬昌和唐高祖李渊也拉进来的,但因为周文王姬昌终服事殷商,唐高祖李渊本以太宗李世民之力而得天下,所以这两位后来没进去)。 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帝厘定祀典,乃决定按南京历代帝王庙的样式,在北京(这个时候明朝的首都已经迁徙到了北京)兴建历代帝王庙。 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增加祭祀元朝和辽朝、金朝帝王(这个不难理解,都是异族王朝),并加祭各朝的贤臣。 这个庙里面入祀的帝王及贤臣多有调整,嘉靖二十四年二月庚子(1545年),礼部给事中陈棐请撤销历代帝王庙中的元世祖及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伯颜等五人的神位,获嘉靖帝同意,同时,南京历代帝王庙中的元世祖像被撤除。 这个其实可以理解,因为土木堡之变后,明王朝内部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升温,对于元朝很排斥。 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初六(1722年),康熙帝更进一步放宽入祀帝王标准,根据康熙皇帝的指示,礼部定了名单:正殿增祀夏、商、周、汉、唐、宋、金、元、明历代帝王143位,配殿增祀名臣40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增祀帝王及名臣的神牌安奉妥当,雍正帝(此时康熙皇帝已经驾崩,但根据中国古代的习惯,当年仍然使用康熙年号,此年元旦(旧历元旦)开始使用新帝年号)派履郡王允祹赴历代帝王庙行礼致祭。但祭祀的人物进一步增加了,这时,历代帝王庙享祀的历代帝王共有164位,名臣共有79位。 乾隆五十年(1785年)春,乾隆皇帝再次增加了二十五位皇帝入祀,把东汉的桓帝灵帝两位给撤了出来,历代帝王庙祭祀的皇帝最终达到188位。 景德崇圣殿及东南碑亭 乾隆皇帝认为,金朝的灭亡并不是亡国之君金哀宗的责任,所以他是可以进历代帝王庙的,但桓帝和灵帝两位虽然不是亡国之君,但对于东汉灭亡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该被踢出来。 帝王庙祭祀的皇帝,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朝。然而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三个大一统朝代,一个皇帝都没进帝王庙。 这三个朝代分别是:秦,隋,西晋。 这三个朝代有什么问题呢?首先秦朝和隋朝情况差不多,算是「 ”二世而亡”(隋恭帝这个奇葩例子不算在内),秦二世和隋炀帝这两位败家子亡国之君当然不能进帝王庙,那开国帝王呢?秦朝的开国帝王是秦始皇,这位可以说是「 ”千古第一帝”。 但秦始皇在儒家观念浓厚的古代,其实风评并不高,秦朝有着「 ”暴秦”的称呼,所以秦始皇这个帝王并不被认为是贤君,所以没进去,可以理解。 西晋更不用说了,这个朝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风评最差的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得国不正,政治伦理一塌糊涂,搞得国家一片混乱,短短几十年时间,什么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破事全出来了,整个朝代基本没一个靠谱的皇帝。 那隋朝呢?隋文帝算是不错的皇帝啊,为啥他也没进帝王庙呢? 其实正常情况下,历朝开国帝王都是能进庙的,但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除外,当时给的原因都是「 ”功德有亏”,「 ”故斥而不兴”。 但是杨坚是个好皇帝啊,他咋就「 ”功德有亏”了? 其实杨坚一开始是享受祭祀的,明初一开始祭祀的17位帝王就有他,但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隋文帝的塑像被撤出南京历代帝王庙,所以成了16位,因为杨坚本来得到皇位不正当,他是以外戚的身份篡位自己女婿宇文赟的天下,而且对宇文家族进行了严厉的清洗。 这个在后世的皇帝看来就有些吓人了,谁也不想自己的后世家族也经历这么一遭,所以隋文帝就被撤出来了,估计杨坚知道这个事情也比较郁闷吧。 作者:云帆

文章标题: 为什么北京的历代帝王庙内朝代不全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2871.html

[为什么北京的历代帝王庙内朝代不全]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