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古人为何宁愿给农历设置复杂的闰月规则,也不使用相对简单的节气(阳历)纪年

时间: 2023-01-26 23:01:0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古人为何宁愿给农历设置复杂的闰月规则,也不使用相对简单的节气(阳历)纪年

农历闰月的规律和由来详细解说?

越详细越好
农历的置闰规则

  我国的农历由来已久,其渊源可溯于夏朝,故又有"夏历"之称。农历平年为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这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你可知道农历的闰月是如何设置的,为什么闰月设置在夏季的多,设置在冬季的少呢?在我们的记忆中似乎从未有过闰正月,因而也就没有"闰春节",这又是为什么呢?问题还得从地球和月亮的运动情况谈起。
年、月、日的定义。

  自古以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时间。而要计算时间,就必须引入时间的单位。人类的一切活动又都是在地球这个舞台上进行的,因而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的现象自然而然地被人们用作为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时间的第一个自然单位,这就是"日"。地球绕轴自转一周为一"日",它是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带来了第二个计时单位,就是"年"。地球公转一整周为一"年",这是四季变化的周期。最后,月亮绕地球的运动为我们建立了第三个时间单位"月"。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的,天体的运动也不例外。无论是地球的自转、公转,还是月亮的运动,都需要相对于一些参考点来加以观测。因此,在天文学上由于所用参考点的不同便有不同的"年"、"月"、"日"。我们生活中所用的"日"每天长度相等,称为平太阳日。平太阳日已经不是一种自然的时间单位,它是假定地球公转轨道为一正圆形、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相垂直时,地球相对太阳自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决定四季变化的时间周期称为回归年,它的长度等于365.2422平太阳日。最后,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称为朔望月,长度等于29.5306平太阳日。显然,年和月的长度并不正好是日的整数倍,这就给日常生活中的计时问题带来了一些麻烦。如何利用年、月、日这三个单位来计算时间的方法称为历法,其中包括一年的日数,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日数如何确定,以及置闰的规律等内容。
阳历和阴历。

  历法中年和月的长度是日长的整数倍,它们不再是时间的自然单位,分别称为历年和历月。阳历又称太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所定出来的历法。阳历的每一历年都接近于回归年。在一长时间内,历年的平均长度应尽可能与回归年相等。在这一前提下,每年划分为12个历月,它们没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因此,在阳历中,便采用与回归年最相近的整日数来计算年的长度,一年365日。

  很明显,如果阳历的历年长度每年都为365日,那么由于每一历年比回归年长度短0.2422日,长此以往,差数不断积累,季节就会不断向后推迟。比如,经过720年后,积累差数达到半年左右,那时春分出现在十月,而七月则成为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这样,必然会造成寒暑颠倒,岁时混乱。为了克服这一点,阳历规定设置闰年,闰年为366日,而把含有365日的年份称为平年。置闰的规则可用三句话来表示:非世纪年的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世纪年(如1900年,2000年)的公元年数能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其余的年份为平年。于是在400年内计有闰年97年,平年303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和回归年的长度只相差26秒,经过三千多年后才相差1日,这是很精确的了。现行的阳历为罗马教皇格里高里八世在公元1582年所颁布的,并且从第二年起陆续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因而又有格里高里历或格里历之称。

  阴历又称太阴历,是依据月亮运行的周期所定出的一种历法。制订阴历的原则是使每一历月都接近于朔望月,历月平均长度应等于朔望月。然后,使历年的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由于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阴历的历月是大月30日,小月29日,交替相间,以使历月平均长度接近于朔望月。当然,这样做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因此在目前伊斯兰教徒所采用的回历中,规定在360个历月(即30个历年)中大月占191个,小月为169个,从而在历月和朔望月的配合上作了很大的改进。

  纯粹阴历的历年也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平年354日,包括六个大月和六个小月。闰年355日,在十二月末增加一天,包含七个大月和五个小月。这种历法并不照顾到历年平均长度和回归年长度的配合,久而久之,两者相差甚大。比如说,对于用阴历记年的一个68岁回族老人来说,实际上他只过了66个春秋。

  由于阴历的根本特点在于历月平均长度等于朔望月,每个日期就必然与一定的月相相对应,比如阴历十五大致就是满月。阳历的月是不能反映这一自然现象的。但阴历的历年则不能反映出季节的变化,和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脱节,因而已很少为人所用。
阴阳历和节气。

  阴历的历法完全根据月亮的运动,阳历则完全依据地球的绕日公转。我国沿用已久的农历并不是完全用阴历,也不是完全用阳历,而是两者并用。一方面,农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历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太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农历设置闰月以使历年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24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所以称为"阴阳历"。

  阴阳历的历月长度和回历一样,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日,小月29日,就是所谓月建。但农历历月的安排却不同于回历,回历中大小月机械地相间排列,而农历的月建大小则要经过推算后决定,比回历更为精密。农历规定月初必合朔,月朔之日定为初一。月建的大小取决于合朔的日期,即根据两个月朔中所含的日数来决定。由于两个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正好为59天,因而一年中的大、小月数也不一定相等,有时可能连续出现两个大月或小月,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尽可能与朔望月相近,其剩余的差数则依*闰月以及闰月月建的安排来调节。

  朔望月和回归年是两个难以相合的周期,它们的余数都很零碎,而我国的农历却把作为阴、阳两历基础的这两个自然周期调和的十分成功。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发现,如果在19个阴历年中插入7个闰月,那么总长度便和19个阳历年长度几乎相等。这种"十九年七闰法"在古历中称为"闰章"。实际上19个回归年=6939.60日,而235(12×19+7)个朔望月=6939.69日,两者仅差2小时9分36秒。为了进一步说明农历置闰月的规则,我们先要来对节气作一番解释。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的一大特点。由于长期以来把农历称为阴历,因而不少人都误认为节气属于阴历,实际上节气完全取决于地球的公转,可以称为是阳历的一部分。节气反映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它们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规定太阳黄经等于零时称为春分,以后黄经每隔15°设一节气,共有24个节气。从春分开始,依次为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蜇。正因为如此,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比较固定。例如,春分总在3月21日或22日。少量变动由阳历历月长度不等以及闰年增加一日而引起。相反,节气在阴历中的日期却是变化不定,同一节气在阴历不同年份中出现的日期前后可相差达一个月。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节气属于阳历而不是阴历。

农历为何没有“闰正月”?

  24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每一中气都配定属于某月,不能混乱。
节气的定法有两种。古代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平均得15天有余,所以又称"平气"。现代农历采用的称为"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两节气之间相隔15°。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时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农历置闰的方法同中气的划分和采用定气方法密切相关。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平均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规定为"闰月",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规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在公元1821年到2021年的200年中共有农历闰月74个。其中闰正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一次也没有,而闰五月最多,达16次。无怪乎我们碰不到闰正月,也过不到"闰春节"了。

为什么农历会有闰月?

为什么农历会闰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农历主要是根据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所需的时间而制定出来的。

据观测,月球环绕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 29.5306 日。所以在农历里面,一个月有时会有二十九天有时会有三十天。这也就是我们所使用的阴历。

而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22日。这也是我们所使用的阳历。

一年十二个月,那么 算起来一个农历年就会比一个阳历年少十天多,三个农历年就会比三个阳历年少一个月。

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农历的历法就引入一个闰月的制度。即是在一个适当的年份中,增加一个月。

问题也就来了,农历该闰哪个月呢?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立春开始、雨水……到大寒节束。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二十三,每月二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十二节和十二气,故称二十四节气。即: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气,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气……以下类推。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跟在几个月后面就叫闰几月。

比如1987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中气大暑,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处暑,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六月后面,所以就叫闰六月。

农历以月亮一个月的平均周期29.5306天为基准,一年12个月是354天±1,比真实一年365.2422天少了11天,而13个月是384天±1,又多了19天。如果不控制好一年的天数,春节就会跑到夏天去。我国古代很早就发现了“19年七闰”,就可让19年的平均天数就是365.247天,这就不会过分偏差了。所以,农历并不是纯阴历,也会兼顾一点“阳”,美其名曰“阴阳历”。

19年会安排7个闰年都为13个月,19年会安排五个“3年一闰”、两个“2年一闰”,共7个。每隔19年,农历生日与公历生日就可能重合了,可能会差一天。

如果你常翻日历,你会发现阴历上总是出现闰月。农历闰月是什么意思呢?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历法置闰方式。有了闰月,才使民间使用的历法能够与回归年相符合。那么,为什么会有闰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在这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生12次。所以,阴历的一年分成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

这样三年不是就要短30多天吗?为了适应气候冷热的周期,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阴历年是383天或384天,如乙未年(1955年)就是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丁酉年(1957年)是383天(6个大月,7个小月)。

但是每三年增添一个闰月,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是增添了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就是每19年中,有7个闰月。如此一来,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只有2个小时之差。

结语:农历设置闰月的 历史 源远流长,置闰月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闰”从字义上讲就是“余数”的意思。用到历法里面就是指“历法纪年 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365日5时48分46 秒相差约10日21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 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农历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上一年的闰月。中气即二十四节气中双数的气,如雨水、春分等。

闰月也有规律可循,就是每隔19个农历年闰月的月份相同或前一个月或后一个月。

农历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如今年,就是闰四月。

有闰月的这一年就有十三个月,即383天或384天。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 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例如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农历为什么会有闰月?

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

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

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m×365.2422= 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

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

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

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

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

2001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的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当中这一个月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

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农历是我国广泛使用的历法, 又称阴历、夏历,是因为它的纪月法以月相为标准,以月亮从朔到上弦、望、下弦再到朔的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推算农历先推算二十四节气和定朔(推算日月黄经相等的时刻——朔), 朔所在某日,即为初一,从朔到朔为一个月,相距29日的为小月,30日为大月,月从中气得名,月内有某中气的即为某月份,如含有中气"雨水"即为农历正月, 无中气为闰月,闰月无名,取用前月名,如四月后的闰月为"闰四月",如此使农历年与回归年的差距随时得到调正,在农历中,平年12个月,日数为354或355日;闰年13个月,日数为383或384日。

这就是我国自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代起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止,一直在使用的"十九年七闰(加七个闰)月" 的历法。

因为二十四节气是由太阳的视置决定的,因此农历合适的称呼应是"阴阳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农历的推算基础是以24节气为基础的,在传统的八字中也是用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作为新年的开始来推算的,如果以二十四节气

为准,而不是以初一三十或二十九为月的交届点。

换一句话说,不论你闰多少个月,还是闰哪个月,一切以节气轮回为准,因为节气一年永远是二十四个的,不会重复,也不会回头。

比如二十四节气中芒种开始就是农历五月,历经夏至,到小暑为止,为真正命理学上五月的干支庚午。那么闰五月的干支是什么呢?

也很简单,不论你什么时候开始闰,只要交了小暑,就是农历六月的开始,虽然日历上显示还是闰五月,但命理学上,其实已经暗里交了六月,也即是说,小暑一旦到,便是命理学上六月的开始,那么其月柱就是辛未,因为庚午的下一个柱就是辛未。

比如今年公历7月7日辰时交小暑,也即农历闰五月十五交小暑。

这样很清楚地就可以划分:闰五月初一至闰五月十五当天辰时仍是属于农历五月,因为还没有交小暑。而闰五月十五辰时开始直至立秋前就其实已经是命理学上的农历六月了。

因此,很明显,闰月的干支并没有重复。只要将农历时间以二十四节气交节点压着数着轮下去,一定不会错,就什么都清楚明白了。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中气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

闰月是阴阳历中为使历年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增设的月。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故需要置闰,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叫“闰某月”,如2021年农历闰月为的壬辰年闰四月(2021年5月21日——2021年6月18日)。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一年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中国的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就是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如中国的农历、藏历。2021 年是(庚戌年)闰四月。

我国的农历由来已久,其渊源可溯于夏朝,故又有"夏历"之称。农历平年为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的一大特点。由于长期以来把农历称为阴历,因而不少人都误认为节气属于阴历,实际上节气完全取决于地球的公转,可以称为是阳历的一部分。节气反映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它们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共有24个节气。从春分开始,依次为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蜇。正因为如此,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比较固定。

24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节气的定法有两种。古代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平均得15天有余,所以又称"平气"。现代农历采用的称为"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两节气之间相隔15°。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时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农历置闰的方法同中气的划分和采用定气方法密切相关。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平均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规定为"闰月",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规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

农历月圆一次一个月,一年360天。阳历太阳公转一周一年,就是365天。为了统一历法,便于耕作,就有了闰月。

为什么中国人是讲农历的啊而不是像西方国家的阳历啊?

阳历算比较科学吧!24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划分的,有阳历的属性,农户可以按照阳历的24节气安排生产。
  是按阳历划分的。阳历:太阳历,是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由于地球有23.5度的倾斜角,形成四季。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阴历:太阴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与四季无关。
  “阳历与阴历”这题目实在可说已是老生常谈,但是一般人仍有许多错误的观念。有的人以为阳历来自外国,这是不对的。我们从甲骨文上可以看出中国3000年前有13个月的名称,已经是阴阳合历。《书经·尧典》上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谓“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阳历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乃是阴阳合历。西洋在希腊罗马时代也曾用阴阳合历,和中国原来是一样。�
  所谓阴历完全依据月亮的行动,阳历则完全依据太阳的周期。中国古历所谓农历并非阳历,也并非阴历,而是阴阳合历。�阳历和阴历为什么很难调和起来呢?根本问题是两个周期不能简单通约。月亮绕地球一周所需时间为29.53059天,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为365.242216天,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两个周期的小数都很零碎,不能相互除尽,所以要把它们调和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中国古代农历把阴阳二历调和得相当成功。阴历月大30天,月小29天。1年12个月,只354天。要比阳历年少11天有余。每隔3年若插入1个闰月,却尚多了几天。但若19个阴历年加了7个闰月与19个阳历年几乎相等,所差不过2小时9分36秒。我国在春秋时代已知道19年7闰的方法,要比希腊人梅冬(METON)发明这一周期时间上早167年。

  �24节气也是中国农历的特点。节气是完全跟太阳走的,可称阳历的一部分。地球绕日因为昼夜长短、太阳高低的不同,所以一年才会有春夏秋冬四季。日子最长的那一天称为夏至,日子最短的那一天称为冬至。夹在中间昼夜平分各12小时的两天称春分、秋分。二至二分在春秋时(甚至可能在史前)就已经知道了。其余20个节气,到汉初才完备。西洋只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并不像我们中国有立春、雨水、惊蛰,等等。我国的24节气中,12个为气,12个为节。节应在月初,气应在月中,所以气又名中气。譬如立春为阴历正月之节,雨水乃正月之气。惊蛰为二月之节,春分乃二月之气,等等。24节气一个循环,即从立春到立春,或是从冬至到冬至,有365又1/ 4天,一节一气平均30天多一点。而阴历一个月只有29天有余。过了若干时必会有月份单有节而无气,或有气而无节。这有节无气的月份就叫做闰月。

  �以上所讲是中国农历对于阴阳历的安排。中国农历的好处是阴阳两历的周期统顾到了。维持一个月中晦朔弦望,和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它的缺点是年度长短不同。平年只有354天,闰年多一个月就有384天。此于计算极不方便。
  �其次,我们要讲西洋的历法。西洋的历法,是从罗马传下来的。在儒略恺撒做皇帝以前的时代,即汉元帝以前的时期,罗马也是用阴阳合历的。一年354天,每隔二三年插一个闰月。可是到儒略恺撒的时候,罗马历法非常纷乱。恺撒听从了天文学家索雪琴的话,大事更张,厘定一年平均为365又1 /4日,全年12个月。大小月相间。月大31天,月小30天,2月只29天。每隔4年一闰,闰年2月份多一天为30天。这历于西历纪元前45年开始应用,名为儒略历。恺撒把7月换了自己名字,称为儒略(JULIUS)。恺撒死后,奥古斯都继位,又把8月的名称改成奥古斯(AUGUSTUS),并将2月减少一天,把本来只有30天的8月增加到31天。到如今阳历月份大小参差,名实不符,完全由于历史的原因。
  �这儒略历在西洋通行到16世纪,又发生破绽。因为儒略历每年365又1 /4天与实际地球绕太阳一周365.242216天每年要差11分钟,即每400年要差3天,积至16世纪时,已差十余天。那时罗马教皇格雷戈里(GREGORIUS)第十三听从天文家克劳维的建议,于西历1582年修改儒略历。每四年一闰,但每世纪之终,须以400除尽者,始为闰年。如此则400年中可以减少3个闰年,正好以抵儒略历差误。这格雷戈里历,即目前世界各国通行的阳历。
  �格雷戈里历要比儒略历精密,平均每年365�2425天,和实际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只多26秒,积到4000年才差一天。但儒略历的周期365�25天和格雷戈里历周期365�2425天在中国历法史上应用,要比西洋来得早。儒略历之周期即中国古代所谓四分历,系东汉和帝时蔡邕所创。在四分历以前,汉武帝时代太初历亦用此周期。太初历系汉武帝时邓平所创造,应用于公元前104年,比儒略历之应用约早60年。西汉以后六朝的祖冲之、唐朝的僧一行、元朝的郭守敬于历法均有贡献。郭守敬授时历所依据之阳历年为365�2425天,与格雷戈里历周期相同,时为公元1284年,比欧洲人用格雷戈里历几乎早300年。
不知道你多大啊?凡事不要妄下结论。
阴历的正式称呼为太阴历,阳历是太阳历。分属两套系统。互有优劣。只是历史原因,才使得太阳历的推广做得好。
另外,24节气是起源于中国的历法,不是阳历。
因为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家,阳历近百年的事

24节气是古人总结的生产经验属阴历

所以说国人讲阴历
建议你去小学从新回回炉去,从来没听说节气是按阳历来的

农历的来历,怎么制定的?为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在农历而西方节日都是在阳历?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阴历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天半,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
阴历定年的依据是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354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11日,积至三年,余33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25日或26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平年则十二个月。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人们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常把夏历称为“农历”,但二十四节气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应该属于太阳历部分。因此把夏历称为阴历是不恰当的。 夏历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历法中,唯一既照顾到太阳历,又照顾到阴历的历法。因此,有人说西方的历法比中国科学,这显然是错误的。比如,公历中,一个“月”的概念首先就已经违背了“月”这个初始的概念。夏历既符合了月(朔望月),又符合了年(回归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历法之一。
  阴历与阳历阴历也叫农历。农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农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阳历也叫公历。阳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阳历(一年365天)比阴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为了避免阳历的月份与阴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闰月来找补。19年中有7个闰月年。一般是农历的春节前立春的,第二年不闰月。过了春节立春的,这一年就有个闰月了。

  阳历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个29天。为什么多出这一天,是因为阳历每年是365天5小时多,差不多4年就会多出一天时间。至于那一年的2月是29天,你只要把公元计年的年份除4,没有余数的那一年2月就是29天。如2004年,除4,没有余数,那这一年的2月肯定是29天,2005、2006、2007除4都有余数,这三年中的2月肯定是28天。

  为什么阳历的2月是28天?这是古罗马在制定日历时,起初设想月份的单数为31天,双数为30天。但这样一年是366天,比365天多出一天,必须从12个月中抠出一天。因为在古罗马,执行死刑都在2月份,所以都认为这个月不吉利,那就从2月中抠出一天,成了29天。当时一罗马大帝出生在有30天的8月,比上一任出生在有31天的7月的大帝少一天。他就又从2月份中抠出一天,加到8月份。从此阳历的2月就成了28天,本应是30天的8月份成了31天。

  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因为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称为夏历。
  夏历有个辅助部分——节气。节气如果也算历法的话,就是完全的太阳历。节气和地球在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位置有关,和月球无关。节气是从立春开始的,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夏历的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月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总共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计算决定。平年全年354~355天,闰年全年383~384天。由于每平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年(即十二个普通月份加上一个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量接近365.2422日。由于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应设置四十六个闰年。但因为这样设闰太过复杂,经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里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人们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常把夏历称为“农历”,但二十四节气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应该属于太阳历部分。因此把夏历称为阴历是不恰当的。
  夏历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历法中,唯一既照顾到太阳历,又照顾到阴历的历法。因此,有人说西方的历法比中国科学,这显然是错误的。比如,公历中,一个“月”的概念首先就已经违背了“月”这个初始的概念。夏历既符合了月(朔望月),又符合了年(回归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历法之一。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因为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称为夏历。   夏历有个辅助部分——节气。节气如果也算历法的话,就是完全的太阳历。节气和地球在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位置有关,和月球无关。节气是从立春开始的,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夏历的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月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总共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计算决定。平年全年354~355天,闰年全年383~384天。由于每平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年(即十二个普通月份加上一个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量的接近65.2422日。由于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应设置四十六个闰年。但因为这样设闰太过复杂,经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里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人们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常把夏历称为“农历”,但二十四节气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应该属于太阳历部分。因此把夏历称为阴历是不恰当的。   夏历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历法中,唯一既照顾到太阳历,又照顾到阴历的历法。因此,有人说西方的历法比中国科学,这显然是错误的。比如,公历中,一个“月”的概念首先就已经违背了“月”这个初始的概念。夏历既符合了月(朔望月),又符合了年(回归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历法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15163.htm
农历是中国古代根据农作物播种,生长,成熟等制作的用来更方便农业。由于气候的变化,各时期历法各不相同。中国古代历法主要有夏历,周历等,西方有西方自己的历法,就是阳历,自然和中国不同了。。。。
中国所谓的传统节日就是依照农历而来的。
中国传统的记年方法就是农历或称阴历。

因为阳历在民国元年才普及,而阴历大约在殷代已相当普及了。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过农历的。

不要小看中国人的农历,中国人的农历是中国古代渔民发明后又通过劳动者长时间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得来的,对于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的,而节气是根据农历记时得来的。
当然一些庆祝的,团圆的,娱乐的节日也在没啥大农忙的时候而制定的。公历是为了迎合国际上的统一而使用的,就象家家都有自己的语言,但英语是国际语言一样。

为什么24节气明明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划分的,古代人却要使用农历(阴历)为基本历法?

古代是否像现在一样同时使用阴阳两套历法?
天文历法大致有三种太阳历,太阴历,阴阳混合历。现行的公历也叫格里高利历是太阳历,农历即夏历是阴阳混合历。伊斯兰历即回历是太阴历。
太阳历内容比较简洁,便于记忆,而且精度较高,为各国政府所采用。缺点是出了简洁就没什么用。
太阴历与农业和航海活动密切相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缺点是可能在夏季过年,与四时不对。
阴阳混合历吸取了太阴历的农业和航海活动密切相关,又有太阳历精度较高四季分明。缺点是复杂不便于记忆。
好像中国的农历是按照月亮围绕地球公转而定出来的..而阳历是从埃及传过来的...是太阳对地球直射点变化而定的...
看看百度词条....
古代历法不是不变的.不断的变化,难以尽言.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方法也不唯一.如夏至冬至可用日表测日影长短来定.日影最长的那天是冬至,日影最短那天是夏至.(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古人不讲地球绕日,也不讲月球绕地.这都是现代人的话.古人只研究天象,即今天称之为日月星的视运动.古人把太阳在视天球运动的区域叫黄道,把月亮在视天球上运动的区域叫白道.这些要厚厚的十几本书也介绍不完的.
古代没有今天用的阳历.在一个时期,只有一套历法可通用.
没阳历,只能把二十四节气揉合进阴历,而阴历也因之发展,至少阴历闰月是跟据有节无气而闰的。
24节气明明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划分的????你搞错了吧
文章标题: 古人为何宁愿给农历设置复杂的闰月规则,也不使用相对简单的节气(阳历)纪年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2613.html

[古人为何宁愿给农历设置复杂的闰月规则,也不使用相对简单的节气(阳历)纪年]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