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恩格斯真实的科学素养如何

时间: 2023-01-25 14:00:4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恩格斯真实的科学素养如何

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具有那些重要的的内容和意义

论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的意义与意义域——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

李凯林

一、一个有待澄清的基本理论问题
如何看待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方法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有争议的重大理论问题。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伟大贡献。持否定态度的观点则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在以“反形而上学”为特征的现代哲学中已被抛弃,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也因而失去了意义。还有观点认为,即使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也不应再用,因为这种做法不利于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盟。如上世纪80年代初有同志提出:对任何哲学都要做一番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划分出它们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之所属,这是把五彩缤纷的哲学变成黑白二色的做法;它使哲学变得苍白贫困;而这种做法的经典代表就是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这个批评意见在当时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由于种种原因,上述批评当时未能在较大范围内展开争论,但认识问题并未解决。如下述说法:“欢迎作为工具的哲学,讨厌作为裁判的哲学”(见1986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第3版),就蕴含着对《唯批》所用的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方法的否定。国内学界关于马赫、彭加勒等人哲学思想的发掘评价,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对《唯批》所用的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方法的贬抑。一些学者在总结我们已往哲学研究中的偏颇和失误时,常有对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方法的否定。如强调“在总结现代著名自然科学家的哲学思想时,必须废止这种给自然科学家贴唯物或唯心标签的简单做法”(参见孙显元)。许多人认为,现代哲学的“反形而上学”特点或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已经“超越”了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分析方法应予取消。恩格斯提出的这一理论及其方法真的应该寿终正寝了吗?从国内历时弥久的实践本体论之争,到最近有学者提出要从“逻辑在先”的意义上把“自然”归于社会,并进而归于“人类悟性的创造”(参见俞吾金),都表明我们的哲学研究并未摆脱“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的纠缠,与之相关,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方法的去留得失也就仍有斟酌之必要。
二、哲学基本问题能被取消吗?
考察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是否有意义,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本身能否被取消。
取消哲学基本问题的看法主要是从实证主义哲学“反形而上学”的口号那里来的。实证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可实证的事实为基础,而无法被经验所实证的概念或命题,如关于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之类的问题,均应从科学中排除出去。实证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思潮,在科学主义流派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人本主义流派中也有很大影响。在抛弃“形而上学”的同时,现代西方哲学大多转而去具体地研究语言问题、科学逻辑问题、人生问题等。无可否认,当代西方哲学在许多具体领域的研究中确实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现在要问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真的被取消了吗?且不谈人本主义流派中诸多哲学家关于世界存在的本质的思考,即使就实证主义本身而言,它关于“命题意义”的“可证实性”标准或“可确认性”标准,难道不是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某种回答吗?虽然它对经验的纯主观解释似乎又是要把这个问题取消,即如果经验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要素,那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也就没有了,但这恰如黑格尔把客观世界说成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并未取消他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一样,对经验的纯主观解释也只能表明实证主义在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了较为模糊的唯物主义回答之后,又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未被取消。实际上,在西方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高潮迭起的关于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最鲜明不过地说明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地位难以动摇。
有些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只是哲学家感兴趣的东西,自然科学家则对它很反感,所以该问题在自然科学家那里应予取消。若果然如此,则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在自然科学家那里当然就不能用了。但事实上是,并非由于哲学家的挑唆,而是自然科学家们自己常常要去触及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基础的世界观问题。历史上,牛顿对“第一推动力”的思考是如此;世纪之交中那些提出“世界要素说”、“物质消失了”、“唯能论”等的科学家们也是如此;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关于“上帝是否掷骰子”的争论,也可说是要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角度来追索量子力学中的几率描述是否具有世界观意义的争论;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关于“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的问难则可说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基本概念的直接思忖,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之所以常常是由很有造诣的自然科学家(或是对自然科学前沿有较深了解的哲学家)提出,原因不外乎在于正是他们才最先敏锐地感受到这种科学新成果与现行的某种哲学世界观的关系。而他们之所以能有此感受并敏锐地提出某种问题或质难,则又应当归因于他们的相应哲学素养。人们的世界观本体论方面的学问正是由此而来的。古人从经验的积累和思辨能力的发展上不断发展这方面的学说,现代人则是从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上不断发展这方面的学说。无论是从否定的方面对现行的某种观念提出的质难,还是从肯定的方面对某种理论学说的建设与丰富,实际上都是对世界观理论发展的促进。恩格斯说过,人类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认识是一个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长过程,“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8页),世界的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83页)。科学和哲学的相互作用的历史证明了恩格斯上述观点的正确。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世界观问题和哲学基本问题取消不了,并不等于说哲学基本问题就时时处处都应当是哲学的热门话题。一个时期的社会思潮可以对它不感兴趣,某种学术思想派别也可以对它不感兴趣,但不感兴趣不等于对它没有回答,也不等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不要它。中国和西方在社会心理方面的历时性变化可以为此提供诸多佐证。西方的世界观“形而上学”在达到黑格尔哲学这种最高形态之后,社会心理转向对一些比较具体的或可操作性更强的理论研究感兴趣,语言分析哲学、科学哲学还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等,都可谓是这个方向下的产物。而后来的辩证唯物主义,以及科学实在论、人本主义等,则又可说是对哲学世界观问题的探求。中国在相当一段时期中特别看重哲学基本问题分析这种哲学方法,而当改革开放提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理论研究需求时,对国外各种哲学思潮的介绍,对自然科学新成果的研究,对科学方法论、认识论等等的研究,就兴盛了起来。有些人由此认为哲学世界观问题以及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方法应当归于消亡,这未免有点以偏概全。
三、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的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既然取消不了,那么相应地,哲学基本问题分析这种方法也就不会失去自己的作用对象。但进一步的问题在于,这种分析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是有益还是有害,即它的意义怎样?前述的一种批评意见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把五彩缤纷的哲学分为黑白二色,使哲学变得苍白贫困。究竟应怎样看待这种批评呢?
笔者以为,上述批评在出发点上是要促进中国哲学的发展,但立论未必切当。我们的哲学是否有贫困之嫌可以暂且置而不论,我们的哲学要发展却是各方面的共识。而要发展就必然要有对现状与过去的某种批评。对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方法提出质难的缘起无非与下述现象有关,即我们在过去一个时期中的哲学研究工作特别看重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的方法去划线,即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许多研究者如此,相当多的学习者也是如此。大家普遍认为,唯物主义是真理,唯心主义是谬误;唯物主义是应予肯定的精神财富,唯心主义是可资批判的反面教员。翻开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前若干年的哲学刊物,这种划线文章比比皆是。改革开放实践给我们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期望,因而对哲学界长期形成的上述分析与划线高于一切的状况表示不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不能为纠偏而把一些正确的东西也丢掉了。以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作为哲学研究的全部工作或最高目标,当然有失偏颇,但因此就把一切弊端都归罪于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并要把它否定掉,那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的主要意义何在?笔者以为,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的态度与做法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迪。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49页)。对于黑格尔哲学,他们认为不能简单抛弃,而是“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恩格斯指出,“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黑格尔哲学大厦的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同上,第219页)试想,如果不对黑格尔哲学的概念与理论体系作哲学基本问题分析,能对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内容作唯物主义的改造吗?显然不能。人们常说,对一种理论要能够钻进去又钻出来。“钻进去”是说要把握该理论讲了些什么东西,“钻出来”则是说要对该理论讲的这些东西的真伪与价值程度有所辨析。有些人认为“钻进去”比较容易,只要按部就班地跟着作者走就是了;而“钻出来”则比较难,难在读者要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在各种批判能力中,能否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也许是最基本的批判能力。马克思说:“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 …… 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6页)这种从“深奥”中看出“简单”的方法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运用时首先就要用到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也许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既没有像青年黑格尔派那样被黑格尔哲学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所迷惑,也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要把黑格尔哲学全盘抛弃,其思想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黑格尔哲学在处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有明确的把握。列宁也是由于这一点而能对黑格尔哲学实行一种视角上的转换,从《逻辑学》这个“最唯心”的理论著述中看到“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列宁,第265页),从而为他科学地吸取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综上所述,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它是从总体上把握各种理论的基本方法论思路,使我们能够在纷繁多样的哲学理论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为批判其谬误、吸取其合理思想迈出理论研究的第一步。没有这第一步,后面的路子就可能走偏:或者陷入某种思想陷阱中不能自拔,或者在众说纷纭的思想混战中茫然无措。被列宁的《唯批》所批评的一些科学家的糊涂思想或错误思想就是在这第一步上出了问题。然而第一步毕竟只是第一步,它的全部意义只在于为后面的第二步作准备。就是说,在对一种或数种哲学思想作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之后,进而应具体地发掘和辨析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显然,如果只走了第一步而不走第二步,恰似登上了“脚手架”却不进去“探宝”一样。但如果第一步未走好就走第二步,那么虽然也有可能深入其中拿到珍宝,但能否还这些珍宝以本来的科学面目,并使它们能真正为科学所用,就难说了。
以上关于第一步第二步之说,是就哲学研究的整体任务而言。具体说来,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思想斗争状况,以及不同的研究工作,都可能会有不同侧重。比如同是要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马克思恩格斯时期是侧重其“辩证”唯物方面,而在列宁时期则是侧重其辩证“唯物”方面。列宁的《唯批》写于俄国革命处于低潮阶段,这时期党内外各种唯心主义不可知论思潮泛滥,唯物主义被歪曲得不成样子。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运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去剖析各种“新思想”以捍卫唯物主义的基本科学立场外,别无选择。因此列宁花了八个月时间,参阅数百种杂志、数十部书,抱病写成了这部数十万言的理论巨著。它给当时的种种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以有力的反击,澄清了党内的思想混乱,为革命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如果就《唯批》的主要工作而言,那么它完成的只是我们前面讲的第一步工作。对于第二步工作,即对包括马赫在内的一些自然科学家的哲学思想中的有价值之处的辨析,列宁基本没有做。为什么?答案也许是:从客观上看这不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从主观上看这也不是列宁写《唯批》的主要任务。马赫等一些自然科学家因对科学的贡献而在当时享有盛誉,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而使他们在哲学上散布的错误观点有着特殊的危害性。纠正这种危害性的关键就是要在哲学基本立场上澄清是非,非此不能捍卫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非此也不能使包括自然科学家在内的人们正确认识当时流行的马赫主义的错误之所在。所以,列宁集中地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上作文章,完全是从当时的革命实践出发,抓住了最要害的问题。那种认为列宁对科学家们有偏见的责备,是否是有些不顾当时历史条件的求全责备呢?我们在《哲学笔记》中,就可看到列宁集第一步和第二步一起走而又以第二步为主要着眼点的情形。 也许可以说,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能够那么驾轻就熟地深入发掘各个哲学家的有价值的哲学思想,与他写《唯批》所走的那个坚实的“第一步”直接相关。顺便说一句,这也是笔者不赞成那种把《唯批》与《哲学笔记》对立起来的一个理由。
当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方法被我们广泛认可的时候,它在广泛的运用中也出现了诸多偏颇,即人们不顾时间地点条件,只是一味地“分析”、“划线”,甚至视此为哲学研究的全部任务。尽管这种片面性与对《唯批》方法的教条主义运用有关,但后人在运用《唯批》方法时产生的过错不应与《唯批》本身的对或错混为一谈。
综上所述,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的意义不应否定,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后人提高哲学素养所具有的意义不应抹煞。问题只在于当我们走了“第一步”(把握对象的哲学基本立场)之时,不要忘记还有更重要的“第二步”(探宝)。
四、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的意义域
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在以往曾被认为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最主要的任务和方法。这种看法和做法给我们的哲学研究工作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和危害。今天,在从这些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时,有必要从“意义域”的角度去认识它,以避免简单地抛弃它。以往有同志提出“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不宜划分哲学派别”,已经意味着要给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作出意义域上的限定。但笔者感到上述禁止性限定似有些太宽泛,因为,对那些已从自然科学层次深入到哲学层次的自然科学家的哲学思想,为什么就不能实事求是地作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呢?这在逻辑上说不通。
但仅仅从逻辑上出发似乎也不尽合宜。因为从逻辑上看,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可以对任何涉及到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哲学观点予以分析,如果有些人因此而将这种方法随处套用,则难免有一些令人讨嫌(或事与愿违)的事情发生。
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对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的意义域的理解,应当是从逻辑和现实两方面着眼。首先是在逻辑上要对口,其次是在学术理论发展上要有现实需要。具体说有如下三点:
其一,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只应当应用于对涉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哲学观点的分析,超出此范围它就失去了原本的科学意义。过去曾出现过的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去随意判决一些自然科学成果是否科学的做法,就是使哲学基本问题分析走出其意义域而陷于谬误的典型表现。
其二,为哲学的健康发展计,对引起哲学基本立场混乱的某些新理论作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是有意义的。现实中常有一些新理论,在取得某种新意的同时,也引起了哲学基本立场上的混乱,如费尔巴哈和施达克等人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概念使用上存在的混乱,如马赫主义对唯物主义的偏颇否定等。恩格斯和列宁当年所做的相关工作就是唯物主义哲学健康发展的必要。反之,如果哲学的理论发展并无这种客观需求,而只是操刀者要练练刀术以显示自己的某种存在,那就毫无意义,或是完全不可取的闹剧,如“文革”中流行过的那种乱贴政治标签、乱打学术棍子等做法,就曾使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失去其应有的科学意义。
其三,为科学的积极发展计,要从自然科学家的一些哲学思想中发掘有价值的东西,把哲学基本问题分析作为研究者把握对象思想方法的第一步,这是有意义的,不过这个意义的最后实现要体现在第二步上,即有助于研究者深入对象之中探宝,并能从科学唯物主义的角度对诸珍宝予以阐释。反之,如果应该探宝而不探宝,仅仅停留在第一步的合理性上,而不思进取第二步,甚或把这两步对立起来,以对象在哲学基本立场上有错误而否定对该对象的一些必要的深入研究,这就会使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失去其合理性。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唯物主义的特殊本领之一就是:它能运用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对各种“不结果”的唯心主义思维之花作唯物主义的还原变换,从而使该花有可能转向结出实践之果。所谓能“结果”者,是指这些观念可以被科学地理解并付诸实践。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神学的变革是这样,马克思列宁等人对黑格尔哲学的变革也是这样,当今一些哲学工作者对自然科学家提出的那些有唯心主义偏向的哲学思想的分析扬弃也是这样。

参考文献
列宁,1990年:《哲学笔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列宁全集》第18卷,1996年,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孙显元,1989年:《认真研究现代著名自然科学家的哲学成果》,载《求是》第14期。
俞吾金,2004年:《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载《哲学动态》第12期。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选题是科研工作的真正起点。科学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课题和如何选择课题的问题,这是整个科研工作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对日后的科研工作具有战略性意义。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规定着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正因如此,科学家们都十分重视科研选题。著名科学家维纳说过,知道应该干什么,比知道干什么更重要。选题是科研工作的强大动力。因为许多有价值、有吸引力的课题会激发研究人员去思考、去学习、去研究,问题总是在研究活动的前方,是未知世界的最早的拓荒者,也是全部科学探索的出发点。选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选题并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问题,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科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科研选题比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更困难。因为选到一个有价值有创造性的课题,既要懂得课题的来源,又要有相当的科学素养,要理解选题的价值意义,要富有想象力,对选题要有浓厚兴趣,有相当的知识储备等等。选题是科研人员才能的体现。选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将产出什么样的成果,甚至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科学史表明,研究成功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多样,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原因是选题得当,研究者只有选出恰当的课题,才有成功的可能。由于选题得当,科研人员可以把自己的学识、智慧用到最有效的科研工作上。从培养研究能力的意义上说,特别是新参加研究活动的青年科研人员,需要有意识地培训选题能力,这是从事研究工作的一项基本训练,科研人员的基本功。二、科研选题的角度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也是一项灵活的研究艺术。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各门学科中存在着大量可供选择的问题。科研选题有多种来源多条渠道。1.从现实生活中选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面广量大,选题的内容极为广泛,大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只要深入探索,不难发现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马克思就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商品中,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作为科研选题并不是那些表面的肤浅的问题,而是那些在一定深层上的价值的问题,这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调查研究才会发现。现实的需要,是科研课题的首选目标。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的最低潮,如何摆脱经济困境,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成了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对经济理论的兴趣或研究,多数都是从30年代开始的。米尔顿•弗里德曼说他从事经济学的学习研究,是“时代感召的结果”(《我的成功之路》辽宁大学出版社第82页)。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为盈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政治生活中许多使人困惑的问题也很值得研究。例如,为什么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是人心所向,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资本主义成了许多人心中的丰碑;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几乎葬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主宰中国命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却亏损严重;多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抓党风建设,也采取了许多实际措施但腐败之风却有蔓延之势……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2.从理论研究中选题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理论的真理性只是相对的,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也不是永恒的。即便是曾经“结论”了的理论观点,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也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化。因此,用探索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有的、传统的理论观点,常会从中发现新问题。比如,传统文化理论中的继承发展问题,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中的问题。以疑古擅名于现代史学的“古史辩学派”创建者顾颉刚先生,1922年夏,在编写中学历史课本时,他从尧舜禹的地位问题及有关传说的演变,发现古史结构的层次,原是层累地造成的。他认为神农、黄帝、尧舜等历史人物被提出的时间与他们在历史中排列顺序的先后正好相反。1923年他正式向学术界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引起了一场关于古史问题的学术论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家许涤新是在30年代开始研究恩格斯提出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当时以《资本论》为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不能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特别不能适应青年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经济理解的需要,许涤新决心写一部广义政治经济学,该书第一、二卷1949年出版、第三卷1954年问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贡献。对那些自相矛盾的理论问题,是应该引起注意的课题,通过研究,分析为什么会产生矛盾,矛盾的焦点在哪里,后一个结论对前一个结论是发展还是修正。3.从不同学派、观点的学术争论中选题。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思维,对同一观点、理论常会发生分歧和争论,甚至形成不同的学派。如人猿之间界河、界限之争,中国封建社会起点之争,经济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之争,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之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与趋同论之争,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等。在争论中,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即便是基本正确,也会有不完备之处,争论的双方都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因此,关注学术之争,深入了解争论的历史、现状和争论焦点,是发现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著名作家、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何其芳,抓住了文艺理论界争论较多的一个理论问题,即艺术典型问题进行研究,他以理论家的胆识和勇气打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流行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即典型“共名”说。他说:“在实际的生活中,在文学的现象中,人物的性格和阶级性之间都并不能划一个数学上的全等号。”坚决反对文艺理论中的简单化和形而上学的倾向。4.从学科渗透、交叉中选题学科渗透、交叉是科学在广度、深度上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事物都在普遍联系之中,各门学科也在普遍联系中,以往人们注意从学科相对独立性上进行研究,现代科学注意了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研究,在学科渗透、交叉“地带”存在着大量的新课题供选择。这样的地带主要有,比较学科:对不同系统,通过比较分析,探索其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比如,比较哲学、比较史学、比较法学、比较管理学中的课题;边缘学科:在二、三门学科的边缘地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研究对象,如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课题;软科学:以管理和决策为中心问题的高度综合性,智能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大多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相关的复杂系统,比如管理科学、领导科学、决策科学、预测学、政策学、战略学、咨询学中的课题;综合学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从各不同方面进行立体研究的课题;横断学科: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各事物中的某种共同属性;超科学:从更高层次上研究一般规律,如科学学、哲学中的课题。郭沫若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很注意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习研究。他为了把古代史研究置于更加坚实的基础上,用了很大的精力钻研中国的古文学,在古代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克莱因把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美国经济的新模型。5.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国家、省市及各种学术团体也经常提出许多科研课题,如国家、部省市的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年度课题,这些课题一般都是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上比较重要的课题,应当是科研工作者选题的重要来源。这类课题属指南性选题,其中许多课题的难度、规模很大,选题时,科研人员应从自己的优势出发,把课题加以具体化,以保证其可行性。此外,在各级政府、科研部门制订的各种科研规划中,也提出许多研究课题,也都是选题的重要来源。6.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科研人员对研究对象富有浓厚的探索兴趣,也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大量值得研究的选题,首先表现在各种社会现象中,科研的任务就是现象认识本质。现象问题是人们最容易感觉到的。这时,选题常常得益于科研人员的想象、灵感、直觉,以及对这些直觉思维、意外发现带来的机遇的捕捉。当然,这类选题开始时可能是幼稚的、肤浅的,尚需深入思考和论证。郭沫若在追踪调查有关郑成功的事迹中,意外发现了郑成功铸造的钱币,从而把中国自铸钱币的历史上推了将近200年,并进一步发现了郑成功的财政政策和复国宏图,从而推进了晚明史的研究。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常说,他对逻辑的兴趣是在“巴黎街头”产生的。1924年的一天,金岳霖和张奚若等在巴黎大街上散步时,遇到一群人在激烈辩论,引起他的好奇,他想有没有一个可靠的(逻辑推理)的解决争论的法。以上概括的各项来源,仅是选题中可供参考的若干方向线索,并不能包罗所有研究方向和课题,对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值得研究的课题层出不穷。能否选择恰当的课题,需要科研人员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才能。三、科研选题的一般原则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无穷无尽,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只能选择其中适当课题。如何选择,并无固定模式,总结科研选题的历史经验教训,可以概括出若干条原则1.目的性原则科研选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当是“为什么”,目的性是选题工作的首要原则。选题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指出,发展科学技术的首要任务就是振兴经济。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正以更大规模向着广度深度进军,需要解决和研究的课题越来越新、越多、越复杂和越困难。比如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粮食问题、管理、贸易问题、就业问题、人口问题、人权问题等等,解决其中一现实问题,就是一种贡献。科研一定要满足社会需要,才会有真正前途。与选题的目的性、需要性相联系的是课题的价值性。只有科研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比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理论价值、学术价值等,才会达到满足社会需要的目的。所以课题的价值性就成了衡量选题目的性、需要性的标准,在选题中,目的性原则、需要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是一致的。在选题中,贯彻目的性原则、应当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一般选择实用较大课题。第二、既要注重当务之急的课题,也要重视科学预测的课题,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第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重要。第四、充分利用本地区本部门的条件,同时注意利用外来条件。第五、积极开展和承担协作课题,特别是官、产、学三结合的研究课题。怎样才能使选题达到目的?在选题中充分贯彻创造性原则至关重要。2.创新性原则科研的本质就应当具有创造性,评审科研成果质量的最重要原则就是看成果有无创新,因此,科研选题从一开始就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国家对学位论文有明确要求,其中硕士论文应当有新见解,表现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者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博士论文应当是创造性成果。科研选题切忌重复别人解决了的课题。所谓具有创新性的选题,指的是那些尚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预料经过研究可获得一定价值的新成果的课题。如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新设计、新概念、新理论、新手段、新产品、新质量、新效益等。创新性具有新颖性、探索性、先进性、风险性等特点。它进一步体现了课题的需要性、价值性。选题中,贯彻创新性原则,关键在一个“新”字上。这种创新的课题在哪里?一般而言,在各种各样的矛盾点上,尤其是新旧之间的矛盾点。比如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新理论与旧理论的矛盾,不同学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突出表现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地带、学科之间空白地带、不同理论观点、学派相争论的地带,研究工作遇到挫折失败的地带等等。这需要科研人员目光敏锐,抓住线索,跟踪追击,以求突破。这些要求,对研究工作者来说,一般也是比较困难的。许多有经验的导师在指导学生科研时,常从这样三个方面入指导:第一、在局部性的课题上具有创新性。即解决一个多因素的大课题中的尚未解决的某一个因素,或者能作出深入透彻合理的分析见解;第二、在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扩大,有自己的补充,新的见解或改进;第三、纠正别人的错误。总之,创新性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如何选题,根据各人具体条件而定。选题需要有价值性、创新性,选择并完成这样的课题,不能想入非非,脱离实际,要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因此,选题需要遵循求实性的原则。3.求实性原则选题的求实性是指选题要有真实的可靠的依据,或者事实根据,或者科学理论根据,选题要事出有因。任何新课题以至新成果,都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的,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从事理论研究,要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从事应用研究,要有一定理论根据,正如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的那样,实事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实事,永远飞腾不起来。坚持求实性原则就是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在选题中,不能违背一定范围内由实践检验过的事实和规律,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实质上也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客观规律性为依据。然而,对事实和理论的理解也应当是辩证的。在选题时依据的事实和理论并不是全面的、彻底的,也有一定的局限,况且都是变化、发展的。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发展,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发明还会对已有事实和理论进行新的审查,所以,求实中的“实”字并不是僵化的、呆板的。因此,求实性原则要求在选题时,既要尊重事实,又不拘泥于事实,既要接受已有理论的指导,又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束缚,采取辩证的有分析的态度。符合上述三原则的选题,是否就可以着手开题工作呢?还需要分析完成选题的主客观条件。还有一个现实可行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科研工作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探索性、创造性活动,总要受到一定条件限制。正如恩格斯说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条件下进行认识,而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可行性原则体现了条件性原则。如果选题不具备可以完成的主客观条件,再好的选题也只能是一种愿望,因此,可行性原则是决定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选题,必须考虑将要遇到的困难。如理论方面的、技术主面的、资料方面的、各种人际关系方面的等等困难。应当均有解决这些困难的可能性。选题有难易不同,有工作量多少不同,一般常犯的错误是选题过大,试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项过大的课题。选题中,应当充分分析估计以下条件:第一、现实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对课题兴趣、理解程度、责任心等。第二、现实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资料、经费、时间、协作条件、导师条件等,对应用性课题,还应考虑到成果的开发、推广条件,用户采用接受条件。第三、积极创造条件。所谓条件,除已具备的条件外,对那些暂不具备的条件,可以通过努力创造条件。如知识不足可以补充,设备经费不足,有的也可以艰苦奋斗克服一些困难,情况不明,可以先进行调查研究等。选题时应根据已具备的、或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条件,扬长避短,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选择基本符合自己情况的研究课题。上述选题原则,分别体现了选题的社会需要、社会贡献、科学依据、基本条件,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条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对选题要从严要求,作出最佳选择,即作出最大的努力,完成最富有创造性、最有价值的课题。以此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奋斗目标。四、课题的立项和评估科研选题实质上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其结果有恰当、不妥、正确、错误之分。并不是一时的兴发,更不是随心所欲,特别是那些意义重大、难度大、代价高的课题。为了确保选题正确无误,需要认真对待。在课题选定之后,正式开题之前,尚需对选题作出科学论证和评估,就最佳方案作出决策。在评估决策中,以下程序不可少。开题报告(即项目申请书)。包括课题来源,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的创新性及难度,主要研究方法、措施、步骤、阶段成果及最终达到的目标,研究人员的素质、水平,研究结果的先进性、效益、经费预算等。论证评估。通常采用五种方法或步骤,即调查法、比较法、预测法、综合法、决策法。历史比较←现状调查←未来预测→→↓系统综合↓优选决策专家评审。是能否立题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程序和依据。专家评审组主要评审项目申请书。对其中逐项评议,如有关键性条件不符合要求,即被淘汰。主管审批。主管部门的审批工作,主要是掌握方向、抓出重点的工作,也是一项综合平衡合理分配经费的工作。未被批准的课题,一般是开题条件不成熟、不符合要求的课题,尚需创造条件再次申报。当然也可能出现专家组评议不充分、领导水平不足、未能真正识别课题的情况。如果条件许可,这类课题仍可作为自选课题研究。参考资料:百度一下
你说的太对了 好厉害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

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

各地要引导教师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地要引导教师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扩展资料:

科学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

1、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2、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3、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4、勇于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习惯出发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从这个意思上讲,科学课的科学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有效性的科学探究,也间接地影响着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科学基本素养的养成。 面对新课程中提出的“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精神我们的科学教育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来指导和实施。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的抄袭”。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我们必须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教育,要从培养科学探究品质、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探究动机等基本素质开始的教育,也是培养未来发明者、科学家的启蒙教育。为更好地了解小学科学课,走进小学科学教学课,区分好自然教学与小学科学教学,借此机会跟各位同行谈谈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点看法,以此来给大家一点参考的信息,以便日后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能注意到有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问题。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由此我们知道,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探究式学习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科学的一种模式的研究。它是指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等过程获取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性学习就是从学生的素质为着眼点,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包括探究性自学和探究性实践两大方面的内容。 小学科学教育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其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教会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理性地、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科学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地提出:科学课应注意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要让儿童了解科学探究涉及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使他们能运用这些过程和方法探究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学问题,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挑战性,进而热爱科学。 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精心设疑,促使学生动脑筋想问题 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当问题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大大的加紧活动,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认识,好办法来。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特别是问题的答案与学生预想相反的问题),采用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对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氧气》一课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氧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演示了烧红的木炭、烧红的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做这个演示实验之前,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物体在空气里会怎么样?在氧气里又会怎样呢?多数学生猜测回答:会慢慢地熄灭。但演示的结果是不但没有熄灭,而且燃烧的更剧烈。顿时,课堂热闹起来,个别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真奇怪!他们感到疑惑不解,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小结得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为了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锅里的油烧起来了,怎么办?”、“卧室的地板小面积起火,怎么办?”、“酒精灯的酒精倒出来后,起火了,怎么办?”……学生各抒已见,各有各的办法,各有各的理由。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巧设障碍或矛盾,促使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改变过去实验时动手多,动脑少,按着课本或教师的提示,照着葫芦画瓢的做法,我在设计教学时经常增加一些实验,有时还有意设置一些障碍,以促使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在教学《热空气》一课的导入新课环节中,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会转动的纸蛇”,学生看到原来不会动的纸蛇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旋转起来了,都很奇怪。这时我要求学生研究实验装置,找出其中道理。学生经过积极思考、观察实验,发现是向上流动的空气使纸蛇旋转起来,同时他们还发现“风的形成演示箱”里的空气因为受热而上升,以及旁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经过讨论他们还发现了地球上的风其实也就是这样形成的,禁不住露出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动手又动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能力。 恩格斯曾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牛顿也曾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假设”作为科学认识过程序中的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假设就为问题的解决搭起了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当学生发现问题后,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他们的脑海中即会出现一个个猜测性的答案。在教学《燃烧和灭火》一课时,学生做把火柴放在铁片上,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火柴的温度达到了燃点,自燃起来了,做完后,有个学生问我,把纸放在铁片上加热能不能也燃烧,我在课前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又让他们把纸放在铁片上加热,看能不能也燃烧,最后,纸也燃烧起来,我认为这样做很有必要,让他们敢想,敢做,敢探究学习,这样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探究欲望得到了加强,想信他们对于科学课也会感兴趣,只要是学生想探究的问题,教师都应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兴趣才能够得到培养。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作出假设。纵然孩子们提出的假设可能不够合理与深刻,但是这毕竟是孩子基于他们已有的认识与经验而对未知所做出的推测;同时,这也是从问题此岸过渡到答案彼岸的桥梁。即使孩子走了弯路,这种体验与经历也是难能可贵的,它促使孩子反思出错的原因,而探究学习中最主要的价值正在于其对孩子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但是有些内容需要观察的时间很长,当堂课根本无法完成。这时,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丰富表现力,利用它把在教室里或在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但又必须让学生观察的事物展示在他们的面前,再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观察任务。在教学《植物怎样度过“一生”》、《人类的进化》等内容时,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标本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利用多媒体,我们便可以将它们的发育、进化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跨越了时空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在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珍禽异兽、古代生物、火山、地震等很难见到的自然事物、景观,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不仅在知识上得到满足,而且学习情感、态度上更是得到整体提高,其效果是传统学习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实验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但是有些实验难度较大,如果只让学生看图、看文字说明或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往往会因记忆不清造成步骤错乱,甚至操作失误等。在教学《给水加热》中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水、《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中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切片标本的方法等实验活动,操作步骤复杂,注意事项很多,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实验操作方法和过程制成卡通图片、简单动画等加以形象演示,学生能够很快知道操作要领,这样,既增强了实验效果,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又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实验方法,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使学习目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由认同目标,自主选择目标,逐步过渡到自我设计学习目标,确立自己的知识技能目标,诱发他们“我要学”、“我要发展”的内在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获得教学的成功。这就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领悟了“自主”,确立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在教学《纸张》一课时,教师先和大家设定研究目标,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和选择方法,进行探究。在这节课中我们看到:有的学生选择“比较纸的吸水性”、选用宣纸、牛皮纸、瓦楞纸、书写纸来研究,将这些纸滴上红墨水,看那种纸吸水快,并且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滴水时要同时滴,水量要一样等;有的学生选择“比较纸的承受拉力程度”进行研究;有的学生选择“比较纸的承受弯曲能力”等等。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他们在学习时也特别认真,思维十分活跃,神情也十分专注,仿佛像科学家那样在“真刀真枪”地进行研究。又如,在教学《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时,学生用教师提供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一根电线,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把小灯泡点亮,并要求把小灯泡连接的方法画在科学记录表上。各个小组有序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过一会儿各小组陆续完成了任务,只有一组的小灯泡始终没亮,他们在别组的欢呼声中变得更加着急,当教师发现了这组的情况后,不是叫他们停下来,而是很亲切地安慰他们:“没关系,慢慢来,要不要老师帮助?”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又忙乎起来,但见一个同学一手拿电池,一手拿电线与电池的负极相碰,另一同学一手拿电线的另一头,与电池的正极相碰,另一只手拿小灯泡碰电池的正极。当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马上轻轻地提醒他们:“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你们只用到一个连接点,还有一个连接点是不是也要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他们轻轻地商量了一下,马上修改连接法,终于点亮了小灯泡,使每一个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提供有结构的研究材料,为学生探究活动创造条件 提供有结构材料,能有效为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创造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归纳、概括出科学结论,是由于他们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得出来的,因此,提供结构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结构材料”是指材料的构成和搭配是根据所学知识认知原理精心设计,各种材料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为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提供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启发学生思路朝着建立某种概念,归纳某种规律方向发展。在教学《流动的空气》一课中,为揭示“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产生空气对流而形成风”这一科学现象,我准备了两组材料,一组是可以游动的小纸蛇,在火焰上面转动,从而揭示热空气上升;另一组材料是一个两端(上表皮用硬纸板制成)露出小孔(大孔防止被蜡烛点着,小孔插入蚊香用)的封闭塑料水槽,并提供蜡烛、蚊香,用水槽内的环境模拟地球地表环境,蜡烛模拟温度高的地区,蚊香显示空气的流动,学生在点燃蚊香和蜡烛后看到烟(空气)的流动情况,不仅明白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向热空气的空气流动规律,而且能轻易地理解自然界风的形成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材料在形式上的启发性结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通过了自己的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得出来的,因而是真实、生动、具体的,也是学生终生难忘的。提供有结构材料,是教师为学生实验活动和获得某种概念创造条件,对发展儿童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发展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六)利用积极评价,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一提到评价,老师们往往会联想到考查、考试。其实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查、考试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在科学课的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作了详细的叙述。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观察、实验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质疑、交流、评议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等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这是一张试卷所不能体现的。只有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另外,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考试这一种形式。例如:在平时为学生建立一个探究过程的记录本,及时记录学生的各种变化,从发展变化的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竞赛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写考察报告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等。在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时,应让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参与。总之,应重视学生的评价,应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科学课堂的评价既包括学生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还包括社会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首师大版科学教材为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评价的方式机会是非常灵活的: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评价,可以将评价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也要对学生课前准备做出评价;不仅对学生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及其间的经历;不仅有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如他们提出研究的计划和假设,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兴趣、责任感、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等等,都是评价学生不可多得的契机;一个新颖的设计方案,一个大胆的假设,一次与教材不同的设想,一个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活动,意见精美的手工制作,一次愉快的合作,一次有意义的调查……,都是给予学生评价的大好机会。其实,教师的评价不单是语言上的激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学生来说,都是无价的表扬,都是一种激励。学生自评、互评的效果也是相当有效的,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进步了,今后要比现在更有进步才对。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注意发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这样会使学生的进步更加透明,学生会感到人人都在关注他,关心他,从而会使他更加有信心,进步的更快,更加有兴趣的学习,探究能力也就逐步的得到提高。 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科学家的探索研究经历告诉我们,探究的过程是艰苦的,往往一个课题要经历千百次不懈的努力,最后才能获得成功。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他发明电灯就进行了一千六百多次的实验。大科学家尚且如此,小学生探究活动,我们绝不要担心失败,经历失败后获得的成功,对学生的影响更强烈。他们在发展智能的同时情商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另外探究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晓科学学科的科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

探究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科学基本素养的养成。

探究品质、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探究动机等基本素质开始的教育。

公社战士英勇就义得到哪一国际组织的支持

1 恩格斯和马克思在一起 (油画) 高泉

恩格斯移居伦敦以后,在马克思的提议下,被选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委员,并先后担任多个国家的通讯书记。这时的国际工人协会,已经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恩格斯凭借卓越的理论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非凡的语言才能,成为马克思最得力的助手。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恩格斯写了大量军事评论文章,对战争进程作了精辟分析,并对战争结局作了科学预测,因此在同志和朋友中获得了“将军”的美誉。



6-2 满腔热情支持巴黎公社 (油画) 骆根兴

1871年3月18日,巴黎爆发人民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站在“冲天的巴黎人”一边,充分肯定巴黎公社的革命创举和伟大意义,揭露资产阶级报刊上的各种谎言,联合各国无产阶级和进步力量声援巴黎人民的革命行动;通过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向国际的各个支部发出几百封信件,号召他们发起支持公社的运动;密切关注巴黎形势的发展和公社所采取的革命措施,并向公社领导人提出许多重要建议。公社遭到镇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援助流亡到伦敦的公社社员,同时严厉驳斥反动势力对公社的诽谤。恩格斯把马克思从理论上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重要著作《法兰西内战》译成德文,后来还为该著德文单行本写了导言,在导言中进一步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阐明了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

公社失败后,国际工人协会在各国遭到迫害,国际内部的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巴枯宁主义甚嚣尘上。面对严峻的局势,马克思和恩格斯组织召开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两次重要会议——1871年9月的伦敦代表会议和1872年9月的海牙代表大会。在伦敦代表会议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抨击了巴枯宁派鼓吹的工人运动应当放弃政治斗争的错误观点,旗帜鲜明地指出,只有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才能达到消灭阶级的目的;为此,无产阶级必须建立独立政党。在海牙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穿并挫败了巴枯宁分子分裂国际的阴谋。大会决定把巴枯宁派开除出国际,并批准了伦敦代表会议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建立独立政党的决议。

19世纪70年代,各国工人运动进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阶段,国际工人协会完成了历史使命,于1876年宣布解散。恩格斯满怀信心地指出:“下一个国际——在马克思的著作产生了多年的影响以后——将是纯粹共产主义的国际,而且将直截了当地树立起我们的原则。”

网站介绍 网站声明 版权信息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毛家湾1号 邮编:10001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21 by www.dswxyjy.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12251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85号
文章标题: 恩格斯真实的科学素养如何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2501.html

[恩格斯真实的科学素养如何]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