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唐伯虎的文采在历史上并不算第一流,而在民间的流传度如此广

时间: 2023-01-18 12:01:5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9次

为什么唐伯虎的文采在历史上并不算第一流,而在民间的流传度如此广

明朝时期的三大才子,唐伯虎可以上榜吗?

01

说到明代的才子,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唐伯虎,在诗文方面,他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等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方面,又与沈周、仇英、文徵明并称“吴门四家”。

后世对于唐伯虎的风流文采更是极尽追捧,将他看作是“江南风流才子第一人”,对他的事也是津津乐道、不知疲倦。

但是要说起明代三大才子,那唐伯虎就得靠边站了,他连评选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被纳入到三大才子排行榜的人,并非只是写写文章作作画,

而是要求做到真正地学富五车、博闻强识,有经天纬地大才的。

那明代三大才子都有谁呢?他们分别是解缙、杨慎和徐渭。和他们相比,唐伯虎有哪些方面不如他们,且容历史君慢慢介绍。

02

解缙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而且很早就拿到了“神童”的头衔。据传在襁褓中母亲就在地上写字让他认识,5岁时,他听一遍父亲读的诗文立马就能背下来,7岁自己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了,12岁熟读《四书》《五经》。18岁时,乡试考中了解元,19岁时,又考中了进士,而且是三甲第十名。

有如此学识,自然他的仕途之路是官运亨通。

在他考中进士的那一年,他就得到了太祖朱元璋的青睐,让他随侍左右。太祖也十分赏识他的才学,曾对解缙说道:“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

太祖的肯定也让解缙更加努力,随后他给太祖上了万言书、《太平十策》等,分析时下治国方略以及不足之处。朱元璋虽然颇爱其才,但在洪武后期,解缙卷入到李善长的谋反案中,被太祖勒令回家读书。

到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解缙又获得了“重生”,并身居高位,相当于“内阁首辅”。可惜建文帝的皇位只坐了4年,随后被成祖朱棣赶下了皇位。

到朱棣登基后,解缙因博文广学依旧受到了重用。朱棣想改立朱高煦为太子,曾找解缙磋商意见,但解缙以一句“好圣孙”打消了成祖改立太子的念头。

而且解缙还曾参与过明初多部著作的编纂工作,像《太祖实录》《列女传》等等,尤其是《永乐大典》,这部堪称有史以来最全最广的百科全书,也是在解缙的主持下编撰的。

成祖朱棣曾对解缙有非常高的评价:“天下不可一日无我,而我不可一日无解缙”!

由此可见,解缙不光是学识渊博,而且深受皇帝们的恩宠。

03

杨慎

杨慎也是少年成名,时人称他是“无书不读”。他和解缙一样,也是一名“神童”,七岁就能背诵唐宋绝句,十二岁时写出“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妙句。

到二十四岁时,更是一举夺得了状元的头衔,但当时的明武宗朱厚照无心政事,因此他的才华无处施展。好不容易熬到嘉靖帝继位,却因为受“大礼之争”的牵连,被发配到云南边地。

他在云南呆了三十年时间,而在这期间,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博览群书。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他把自己的研究都著作成书,包含了经诗子集以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多方面。

因此,他成了明朝著书最广泛,涉及领域最多的大儒。就博学而言,也只有杨慎敢称第一。

04

徐渭

和以上两人相比,徐渭也同样是神童。但徐渭是屡试不第,连举人都没考上,最后还是靠着自己的兵法韬略,成了总督胡宗宪的幕僚。

徐渭一生十分坎坷,但他多才多艺,在诗文、书画、戏曲、军事方面都有建树

。他不但开创了“泼墨大写意画派”和“青藤画派”,而且他在戏曲方面颇有造诣,不仅如此,

在他的传教下,学生李如松更是成了抗击倭寇、对抗蒙古军的当世名将。

05

唐伯虎为何榜上无名

较以上三位大才,唐伯虎为什么上不了榜呢?历史君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唐伯虎虽然被后世称为风流才子,但多有杜撰成分。

他的一生颇具坎坷,虽然也是早年成名,被人称之为神童,但因为卷入到科举作弊案中,最终落了个终身禁考的下场。而且他并不风流也没有风流的资本,后来又卷入到宁王朱宸濠的谋反阵营中,幸好他事先预知了宁王的计划,靠装疯卖傻活了下来。晚年生活潦倒,迫于无奈创作了很多不堪入目的作品。

二:唐伯虎只是在江浙一带成名,而且是在他死后成名。

他在世的时候只是个落魄的书生,妻离子散穷困潦倒,靠一些不入流的作品换些银钱度日,自然无法和其他几位闻名全国的大才一同竞技。

三:其他三位大才要么是于明朝有大贡献,或者孜孜不倦终身努力向上

,而唐伯虎在后期就是个典型的落魄书生,而且是那种自暴自弃,让人望而生厌的穷酸腐儒

,如果这种人都能上明朝的才子榜那岂不成了笑谈?

唐伯虎只是一个解元,为何人人都对他刮目相看?难不成真的靠写诗成了名人?

唐伯虎有何魅力能成为“偶像”?

真实的唐伯虎,不但穷,而且没有太高功名。一生也就考了一个解元,虽然有一身才华,却终究不得在官场上得以施展。郁郁不得志,又要求生,便开始卖画。没想到就因为卖画,他却从此流传千古,并有了许多关于他的小故事。


他当年中秀才没多久后,父母,妹妹、妻子、儿子相继离世,可谓悲惨至极,一度消沉。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发奋读书,在乡试上名列前茅。在进京考试的途中,不料被奸人所害,卷入作弊风波,龙颜大怒,责罚他终身不得考试。虽然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唐伯虎是清白的,但是曾经沧海,物是人非,他身边的人早已一个个地离开他。

他万般无奈,悲伤之际,便日益堕落,开始寻花问柳,逛青楼。一代风流才子唐伯虎自此闻名。但是,真正让他闻名于今日的,不是他的诗歌,而是他的画。最初,他作画无非是为了谋生,谁知,到后来他的画竟然名声大振,一度成为社会的潮流。

也许我们当下看来觉得奇奇怪怪,为什么当时的人们对唐伯虎的画会如此疯狂,就连文人雅士和地位崇高的达官贵人也愿意出高价购买一幅唐伯虎的画呢。后来调查发现,唐伯虎的画,与其他人的画很不一样,别人追求的是满足一下自己的欲望,但他追求的却是画画上的造诣,也就是说,唐伯虎的画是一幅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唐伯虎的画里边,对于人物的刻画十分细致与精美,这就是他的画让人喜欢的主要原因。也许唐伯虎真的有状元之才,可是谁又能肯定呢?可以肯定的是,让唐伯虎名垂千古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画。

唐伯虎出名主要是因为他的才华,还有他荒诞不羁的个性。
因为唐伯虎他家里是非常有钱的,再加上很有才华,所以人们对他非常的关注
因为他为了赚钱去画春宫图,所以别人都用异样眼光看他。
因为唐伯虎家里也很有钱,又有点文采,所以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

明代三大才子究竟多有才子,唐伯虎为啥都排不进去?

提到我国古代的'才子',或许人们会例举出李白、苏轼、曹植等名字,但不管他们最喜欢的是哪一个,相信都没有人会忽略掉唐伯虎。



作为明朝著名的大才子,唐伯虎有两大特点,一是名气很大,二是作品稀少。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在今天可谓是价值连城,不少都能够被拍卖到上千万的高价,甚至还有传言说他的一幅《庐山观瀑图》被拍卖到了5.9亿美元,虽然这是谣言,但也可见他的作品确实备受推崇。




作为当时的名人,唐伯虎有着许许多多的头衔,绘画方面,他与沈周、文徵明、仇英被并称为'吴门四家';诗文创作方面,他又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同列,人称'吴中四才子'。

当然,他最著名的称号还是被人们熟知的'江南四大才子'。尽管在江南一带唐伯虎拥有极高的声望,他却没能更进一步,被选入'明朝三大才子'的行列。

那么,唐伯虎拥有杰出的才华和极高的名气,为什么却无法入选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击败'唐伯虎而被誉为'明朝三大才子'的分别有谁,他们分别是是解缙、杨慎和徐渭。

从知名度上来看,唐伯虎应该说是不弱于,甚至高于此三人的,毕竟许多对历史知之甚少的人也多少听过唐伯虎的故事,知道他是一个思维敏捷、多才多艺的人物。

非常可惜的是,明朝三大才子的评选和名气大小关系不大,而且这一称号诞生的当时,唐伯虎的名气很可能比不上入选的三位大才子。




因此,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唐伯虎在现今十分有名,但在当时可能比不上解缙、杨慎和徐渭。而且,想要入选明朝三大才子需要的并非只是名气和纯粹绘画、诗文方面的才学,还得拥有堪称渊博的学问和出众的贡献。和唐伯虎相比,解缙等三人不管是从才学的深度、广度,还是对历史的贡献都要胜出一筹。




我们先来看看解缙,他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就被誉为神童。据说,他五岁时能听完一遍诗文就将其记忆下来,七岁时就能自己写出精彩的文章了。十八岁时,解缙乡试考中解元,第二年,他就考中了进士三甲的第十名,这在中国科举史上都是非常难得的。为官期间,解缙敢言直谏,又在朱棣即位后被选入文渊阁。





因为学识渊博、文采过人,解缙先后担任《太祖实录》、《列女传》的总裁,并主持编撰了《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的内容多达3.7亿字,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可见解缙的广博才学。

除了拥有庞大的知识储量,解缙在文学、书法方面的成就也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凭借自己深厚的学问、突出的成就和对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解缙得到太祖、成祖、仁宗三位皇帝的高度评价,连一向自傲的朱棣都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接下来,我们看看杨慎。提到他,人们最先想到的或许会是其代表作《临江仙》,其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等名句不但气势磅礴,也深入人心。

历史上,杨慎自幼也是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七岁能背诵绝句,十一岁会写诗,十二岁就写出了'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佳句。二十四岁时,杨慎考中状元,但当时的皇帝明武宗无心政事,他的才华无处施展。好不容易嘉靖帝继位,杨慎又因为反对其将自己的生父追尊为帝被贬到了云南。

杨慎被流放的生涯长达三十余年,这么长的时间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博览群书。几十年里他专心写作研究,成为了明朝著述最丰富、记诵最广泛的文学家。除了著文写词,杨慎在思想方面批判朱熹,反对心学的虚无缥缈;书法绘画方面独具特色,被后人评为'以博学名世,书亦自负吴兴堂庑'、'书法尤超迈绝伦'。

最后再说说徐渭,和前两位相比,徐渭没有那么博学、博览,但绝对是三人中最全面发展的一个。徐渭也是年幼聪颖,他九岁时便能写文,被时人赞为神童。不过,和前两位不同的是,徐渭屡试不第,连举人都没考上,还是靠着自己平时研究的兵法才被浙闽总督胡宗宪引为幕僚对抗倭寇。




徐渭尽管一生经历十分曲折,但他多才多艺,在诗文、书画、戏曲、军事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他不但开创了'泼墨大写意画派'、'青藤画派',引领了一种画风,还精通音律,鼓励南方戏曲发展。军事上,他的学生李如松在抗倭援朝、对抗蒙古的战争中发挥出色,被后世誉为名将。

和上述的三位相比,知识面更窄,对历史贡献更小的唐伯虎自然是落于下风的,因此之所以唐伯虎不能入选明朝三大才子,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能力不足、贡献不够。

在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特别有才、特别有钱、特别有女人缘的唐伯虎。然而,这三大特征,除了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特别有才外,其它两条都跟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没有一毛钱关系,绝对的谣言。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真实的唐伯虎。


唐伯虎特别有才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他自幼聪明伶俐,是个神童,16岁就在秀才考试中得了第一名,当时他成为名人,整个苏州城都为之轰动。29岁的时候,他又在应天府的乡试中取得了第一名,成为了唐解元。他不仅考试考得好,而且他的诗词流传千古,他的画作价值千金。于是乎,自信的唐伯虎就封自己为“江南第一才子”。


唐伯虎“特别有钱”,这纯属谣言。据史料记载:唐伯虎的父亲是个开小酒馆的,他并非是富二代。他的考试成绩虽好,但因牵连徐经科场案下狱,没有在科举仕途上发展,最后唐伯虎只能靠着卖画维持生计,甚至生意不好的时候,他还需要好友接济。


传说唐伯虎特别有女人缘,有九个老婆,这更是谣言。历史上唐伯虎有三任老婆,唐伯虎的第一任老婆徐氏,徐廷瑞之次女,在唐伯虎19岁时嫁给唐伯虎,并为唐伯虎育有一子,在唐伯虎之父死后一两年内,她与所生之子相继死亡。而他的第二任老婆某氏是个拜金女,唐伯虎因牵连徐经科场案下狱,归家后夫妻失和,就把唐伯虎给抛弃了。后来,唐伯虎再继娶沈氏。那么,到底是谁在造谣唐伯虎有九个老婆呢?


实际上,唐伯虎曾经画过《九美图》,这幅画中有九个美艳动人的女子。后人就凭着想象,就直接说这《九美图》中的九个美女就是唐伯虎的老婆。情路坎坷和妻妾成群,一贫如洗和家缠万贯,为什么同一个人会有差距如此之大的形象呢?


因为家财万贯和妻妾成群的其实是另有其人。据史料记载,明朝确实有“风流才子点秋香”的事件,只不过这位风流才子并不是唐伯虎,而叫陈立超,是个富二代,家里有钱。可是好事者却把故事的主角附会成了同时代名气大的唐伯虎。后来,冯梦龙又以《唐解元一笑姻缘》为题,将故事编进了广发流传的《警世通言》中。

历史上的唐伯虎可没有荧幕上这么舒坦,相反,他的一生甚至可以用倒霉来形容,唐伯虎生平最出名的“风流”,其实主要是指他才华出众、诗画水平高,并不是只有低俗的那个意思,真实的唐伯虎并没有那么快活,而是一个不幸多于好运、带有悲情色彩的人。

历史上,唐伯虎本人身上其实充满了悲剧色彩,一方面是遇人不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运气不好导致被卷入官仕风波受到牵连。不过唐伯虎确实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人,作诗、画画、写文都具有天赋异禀的能力。
真实的唐伯虎其实命运非常的凄惨,晚年失去了妻子和儿子,后来参加考试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因为他人的挑拨也没有作为,后来也是靠卖字画为生。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

人人皆知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在历史上是怎样的?有多风流?

提起唐伯虎,很多人都不陌生,"风流才子""放荡不羁"也会立马从脑海中跳出来与之对应。但是其实这是对他的极大误解,风流、不羁,都是他饱含辛酸的无奈之举。



少年天才的起步

唐伯虎在历史上一直以书画著称,但是他最初的梦想并非寄情书画,而是和传统的中国文人一样,希望读圣贤书,报效国家。他也是参加了科举的,甚至他最开始的科举之路走的极为顺畅,在得到府试第一后,又拿到乡试第一,如此成绩直接惊动了他的乡亲父老。大家觉得当地应该是要出一位大人物了,然后带着这份期许,唐伯虎踏上了他进京赶考之路,参加会试。



厄运来临

踏上京城的唐伯虎很不幸,卷入了一场大明王朝的著名科举舞弊案——徐经科考案。当时唐寅和徐经初入京城,很想和当时的主考官之一程敏政套近乎,徐经带着唐寅,以为徐经的祖父求得一篇墓志铭为由,拜访了程敏政,求文的时候还许以金钱。

这在《孝宗实录》上有记载:"自言敏政尝受其金币";"谓来京之时慕敏政学问,以币求从学,间讲及三场题可出者;经因与唐寅拟作文字,致扬之外。"徐经说程敏政收了他的钱财,但是他送钱财并非是为了贿赂考官,得到考试题目,而是因为仰慕程敏政的才华,这才写了文章,打算请程敏政指点一下他们,被指点完,他二人就出去张扬嘚瑟,炫耀自己的文章被主考官指点了。但是就那么巧,他们偶然间写的文章,竟然与考试题目一样。



考完试之后,听他们炫耀过的考生在震惊之余,就把这件事捅了出去。于是户部给事中华昶上奏:翰林学士程敏政假手文场,甘心市井,士子初场未入而《论语》题已传诵于外,二场未入而表题又传诵于外,三场未入而策之第三、四问又传诵于外。指名道姓说徐敏政卖题,因为在考试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有相同的题目在外被流传议论,还点出了唐伯虎和徐经的,向皇上请旨查办此案。



当时的主要涉案人员:徐经、唐寅、程敏政直接被捕入狱,但是经过审问,三人的确没有舞弊,这点在明代的《明孝宗纪实》中记载的非常的详细,程敏政最后被定罪的理由是"临财苟得,不避嫌疑",并没有说他科考舞弊,而是说他不知道避嫌,随意接受别人的钱财。那他没有舞弊,自然唐伯虎和徐经也没有舞弊。所以唐伯虎和徐经在几番审问之后,就被放出来了。



但是唐伯虎即便被放出来了,这场入狱对他的影响,却超乎他的想象。首先就是他被取消了再次参加科举的资格,这对于一个从小读书,而且读得非常好的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古代科举制影响深远,明朝除了明初曾经有过的"监生历事"制度,可以不参加科举做官,后来也被废除了。唐伯虎被禁止参加科举,意味着在明朝,他不再有机会入仕了,意味着他没了前途。



出狱后唐伯虎原本打算收拾收拾精神,回家乡去,但是回家后他才发现入狱对他的影响。首先家庭方面,他的妻子要和他离婚,这可是明代,理学思想多么的严重,提倡女子守节的时代里,他的妻子却提出要和他离婚,虽然表现了她离婚的决心,但是也意味着,在唐伯虎最亲密的家人眼里,他已经毁了,这对于一个刚刚经过牢狱之灾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他的父老乡亲,更不必说了,原本想着唐伯虎做大官,可以沾他的光,但是唐伯虎不仅入狱,而且还被永远禁考。人性都是险恶的,原本对他客客气气的人,换上了另一幅面孔,对他充满了鄙夷。毕竟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被断了科举之路,就意味着今生是不会出息了。



在《明朝那些事》事中江南明月写到"更让他痛苦的是,连在家门口看门的旺财看见他也是汪汪大叫,追着他来咬。这并非玩笑,以上描述出自给朋友的书信,每一个字都是残酷的事实。"人们肆无忌惮得贬低他,讽刺他,妻子的离开,乡亲的嘲讽,连自己的狗都开始冲着他狂吠,这些接连的打击,直接把唐伯虎推进了烟花柳巷里,原本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完全没了生活下去的动力。



进了烟花柳巷的他才和现在影视剧中的形象,有了那么一点点的重合,被禁考,被抛弃,被讽刺,残忍的人性和残酷的现实让他绝望。他不仅寄情于苏州的妓院,还在全国的妓院换着逛,虽然他没钱,但是他有文采,风尘女子很多文化水平都不错,她们可以欣赏得了唐伯虎的才情,许多女子对他入了迷。不仅不要他的钱,甚至还愿意主动给他银钱。他"风流才子"的名号也叫开了。



但是这是他的心愿吗?不是。他是想要为官做宰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巴结主考官。但是从一个顶级天才到不得不在妓院苟活,唐伯虎"风流才子"的称呼,蕴藏着是他无法实现的愿望,暗无天日的未来,是一个中国文化史上的天才,满满的心酸。

文章标题: 为什么唐伯虎的文采在历史上并不算第一流,而在民间的流传度如此广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1923.html

[为什么唐伯虎的文采在历史上并不算第一流,而在民间的流传度如此广]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