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1-17 01:01:0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唐代是中国历史的第二春,历史上的第二大帝国,这个大帝国的规模和结构事实上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就逐渐形成的。到了唐代,皇帝和辅臣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往中国是有宰相的,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是两个,宰相是政府的首领;不管是三公还是丞相,外面的政府全部归他管,政府和宫廷是分开的。
但是到了唐代政府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是管设计的中书省,一个是管执行的尚书省,另一个是管封驳的门下省,封驳也就是考核政策。一个政府分成了这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之上并没有一个总领的主管。这个主管由皇帝自己来做,等于董事长之下不再有总经理了。
如果将皇帝视为一个董事长,三省就是秘书处,秘书处分成几个单位,每个单位都直接听董事长的管辖。我们姑且称之为董事长制吧,这种制度之下当然皇帝的力量大得多了。没有了可以平衡外廷和内廷的机制,这种安排和汉代是很不一样的。
但是门下省和谏官、言官能发挥相当的制衡作用,他们可以批评政府的所作所为,甚至可以规劝皇帝的私人行为,所以皇帝也不是没人管的。谏官、言官依祖宗传下来的制度对政府的所作所为加以批判。
至少这三个单位已经没有总的领袖了,没有宰相做总的执行首脑,这是没有CEO的单位。制度的缺陷,很快就出现了。这三个部门互相牵制、互相制衡,在执行命令的时候不一定方便。三个部门中的两个部门,中书和门下,制定政策和审核政策的部门,不久即结合在一起,可以说事先设计和事后的审议,预先得到协调。
知中书门下事,成为实质的宰相。通常这个职位不只一个人,皇帝会派若干人共同议事。于是,唐代不是只有一个宰相,而是有一群宰相管事。这些人就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为皇帝制定决策,也为皇帝审核其政策是否符合法律与惯例。
集体宰相制度
集体的宰相制度,从唐朝至清朝,一直持续着。在明朝有短暂的宰相,但是很快地就不掌实权了,又由几位大学士担任辅佐,仍是集体秘书处的方式。甚至到了民国,虽然理论上行政院长是阁揆,但是阁揆底下的政务委员,与各部部长兼政务委员,都是所谓委员制。
从唐朝到今天,我们政府的最高执行长官了,都是集体的、很多共同组成的一个秘书单位,为最高的长官董事长担任筹划与重整的工作。在本书中讲到董事长与总经理职权的平衡,自此以后没有一个总经理可以真正掌握全部的权力。
唐朝的这个制度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集思广益,一群人商量事情,很多不应当的事情,或是该做的事情都可以立刻发现、立刻解决。贞观之治有所谓房谋杜断,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辅佐太宗成为合作的好榜样。贞观之治时,房玄龄构思策略,杜如晦做最后的决定。一个是有谋略的人,一个是有决断能力的人,这两人形成了个非常好的工作队伍。
可是中书门下的队伍,对皇帝不像汉朝时的丞相有那么大的制衡作用。唐代的知中书门下事只是承受皇命做事。可是因为他是政府里的中枢部分,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权威。唐朝规定,不经过中书门下发出来的诏书是不算数的。理论上不经过政府发出的诏书,是没有作用的,人民可以不遵守。
皇帝的敕命,除非是皇帝私人的诏书,一定要经过政事堂(也就是宰相集体开会的地方)才能真正算是政府的命令。于是这个秘书处对皇帝有副署权,没有宰相同意,皇帝连要任免一个官员都不可以。如果皇帝要免除宰相中的员,一定要其他若干位宰相替皇帝下诏书。皇帝不可以自己把所有的宰相全部罢免,全部换新的,这是行不通的。
唐朝盛世
唐朝是中古时代的新帝国,唐本身也有过转变,以安史之乱分野,我们可以将唐朝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前半阶段,从高祖到开元,唐朝可说是国富兵强。国家富是因为均田制度并没有毁坏,基本上大部分的农民都有国家配给的田地可耕种,生产力是相当高的。当时并没有任何大的内战或内乱,国家是统一的。府兵制仍然继续,府兵制度使得国家有足够的兵源,不但可以抵抗外患,还有征伐的力量。对外没有外患,内部生产又很积极,所以这时候的唐朝,人民生活是相当不错的。
最好的一段时期应是武则天当政的时期,虽然当时国内有一些小动乱,因为有些人不服这个女皇帝,但也没有成大事,战乱很快就平定了。武则天时代到唐玄宗初期,都是相当太平的年代,老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生活极为安定,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诗圣杜甫曾回忆开元盛世时,在全国旅行不用带很多旅费,一路都很安全。
每个小城市都有很多居民,生活都相当富足。这种日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即使在世界历史上,治理这么一大块土地,而能使得土地上绝大多数的人民生活都很安定,有富足的生活,维持将近几十的大平岁月,这种成就也是相当难得的。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归功于唐代政所釆取的策略是不多干预百姓,内部安定,听任老百姓提高自己的生产力。
在国防方面,府兵是常备军。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府兵慢慢变老了,府兵的子孙虽然顶着府兵的名字,但是未必有用。职业兵是是不能养太久的,养太久会丧失作战能力,尤其不能世袭,世世代代都不当兵,这是行不通的。
等到唐玄宗时,出现了雇佣兵,尤其是雇胡人在边境当兵。养在中央的称禁卫军,政府招募职业军人驻中央的称禁军:刃骑。中央的雇佣兵中,也有一些是胡人,他们到中原生活,觉得做唐朝的军人也不错,就加入了部队。当政府以职业军人为主要兵力时,府兵就渐渐失去了作用,中央也多了一大笔养兵的费用。以职业军人防守边疆当然是很好,但是当抵御的外患和防守的队伍实际上来自差不多的族群时,问题就来了——不能用胡人抵抗胡人。
罗马亡在这一点,唐朝也因此而衰亡。安史之乱一起,唐朝的情况就变了,唐初以来的太平盛世就此不再。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认为:既然我们握有兵力,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为什么还要替唐朝防卫边疆呢?所以安史之乱基本上是边缘向中央挑战,是外族向汉人的挑战,并不完全是内乱。
《长安十二时辰》中,右相林九郎,乃是大唐帝国一等一的高官,然而实际上暴露的林九郎的官品不过正三品而已。
林九郎的原型乃是唐玄宗时期的奸相李林甫,所任官职乃是中书令,后在高宗和玄宗时改称右相,实际上也确实只有三品。并且,实际上唐朝的宰相们,除了左右仆射(从二品),其余都是正三品。所谓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他们官职这么低,又是如何统御百官的呢?那些正一品、正二品的官员不会不服管吗?
一、宰相其实并不被喜欢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存在过一个官职叫做“宰相”。实际上为宰相的官职-丞相-所存在的时间也并不长,但是每朝每代都存在着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官员,而宰相就是这些人的统称。
周建立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的官制体系。而三公,即是周的所谓宰相。春秋战国逐渐形成了丞相这个官职,它事实上承担着宰相的职能。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而丞相总理全国政务,权最重。汉初,陈平所谓“上佐天子理阴阳,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诸侯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成为宰相的工作内容的标准说明。然而,实际上汉朝的丞相,从汉武帝就开始受到皇帝的打压。从而开始了丞相上千年的变迁和品级降低化。
到了东汉光武帝重建汉朝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在东汉的官制里,明面上已经不存在丞相这个官职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光武帝虽然设置了三公,但实际上三公并不没有太多实权,处理政务的权力逐渐归属于尚书台。也是从那时起,三公和丞相逐渐成为尊荣的虚衔。
魏晋南北朝官制混乱,但实际上尚书台在中央政府的权力还在逐步扩大。顺便说一句,所谓“品”也是建立于这一时期,但品代表的更多的是地位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着权力的大小。到了隋唐时期,尚书台便演变成了著名的三省六部,几乎负责着整个中央政府的运转。当然,权力的扩展并不代表着官职的提升,而这也是皇帝们刻意造成的。
通观历史,我们发现,皇帝们总是逐渐把一品、二品的的大官们变成荣誉虚衔,而热衷于让品级低下的官员们逐渐掌握实权。只有在皇权微弱或改朝换代的时候,才会出现“丞相”、“相国”甚至王侯掌握实权。为什么呢?因为品级高代表着社会地位高,如果再赋予极大的权力,那么在中央集权下的政府体制下,这样的一个人往往容易威胁到皇帝的权力甚至取而代之。
隋唐时期的官僚士大夫政治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了,而唐朝宰相们的品级与权力不匹配的情况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顺便说一句,唐朝的宰相们品级已经不低了,明朝时候实际承担宰相职务的“大学士”本职只有五品。
二、唐朝的宰相们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让相权受制于皇权的情况下,又能保证国家正常运转,已经属于相当有水平的建制了。
在这个体制下,所谓宰相是这么一些人: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常置二人,正三品,唐代宗时升为正二品;门下省长官侍中,常置二人,正三品;由于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在贞观以后不置,左右仆射为实际尚书省长官,二人,从二品。
从尚书省的例子可以说明,唐朝皇帝们对于宰相实际上是相当猜忌的。三省之中,尚书省负责政令的执行,下设礼、工、刑、吏、兵、户六部,权力最重。因此,唐太宗以自己曾担任尚书令为由,从此不再置尚书令,将尚书省的权力分到左右仆射共同承担。
就这样,皇帝还是不放心。皇帝们经常提拔一些人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中书门下”、正三品),参政议政,为实际上的宰相。如魏征、李勣本职分别是谏议大夫、太子詹事,却因此成为实际上的宰相。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因为一些原因,将中书门下改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唐朝皇帝们喜欢发挥宰相们的集体智慧,相互掣肘,从而让皇帝掌握真正的实权。所以,大多数时候,唐朝的宰相班子都是一群人。这一群人中,除了左右仆射是从二品外,都是正三品的官职。大家所常见的唐朝名相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张九龄等,称呼不管是“阁老”、“右相”还是什么,无外如是,本职一般都是正三品,最高从二品。
当然,这样的设计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唐玄宗时期,开始了出现了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于是,张九龄、张说、李林甫等人的努力下,三省长官们议事的政事堂变成了中书门下,而中书省开始成为三省的核心。《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右相李林甫便是这个时期的人,他虽然官职只有正三品,但是权势却相当的大。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为了解决宰相的问题,一律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们为宰相,即加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那些人。
那么,三品官员都能权势熏天,唐朝的一品大员、二品高官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为何不约束和干涉宰相们的权力呢?
三、一品大员都是些什么人?
唐朝官制,不讨论爵位品级的情况下,正一品的职官分别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还有天策上将。这里面,天策上将有且仅有一人,那就是李世民本人;而常常看见三师三公的地方是在墓碑上或者履历上。也就是说,大多用来追封或者加衔,以示崇敬,往往并不承担具体政务,没有相应的权力。
那么,从一品呢?不好意思,只有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而他们虽然名义上属于翼护太子的官员,但也往往作为追赠官员的尊崇而已。唐代生前担任过这些官职的也相当少,魏征曾贞观十六年担任太子太师,但实际上只是用来保护李承乾而已。
再看正二品,实际上也只有一个-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前文已说过,这个官职在太宗以后就没人担任过。
因此,实际上,这些官职大多只是用来追封或者加尊衔而已,并没有职权,也很少有人在生前担任这些官职。因此,唐朝中央政府的宰相们,实际上品级已经是最高的。正常情况下,各级政府官员并没有干涉他们的权力和高于他们的品级。
那么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如此,这一品二品设计是不是也太不合理了?实际上,高官还是存在的,只是不存在与政府中而已。
四、军政分离和散官
唐代官制开始出现明显的军政分离。唐代军制中,天策上将为正一品,皇家禁卫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大将军都是正二品高官,其余十六卫大将军是正三品;地方军的大都督、大都护是从二品。举个栗子,李元芳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也是正三品,其实与狄仁杰所任的内史(同中书令)官阶相同。
但他们属于府兵将领,并不过问政务,一般军务也由皇帝征派,并不常设。唐代后期,左右神策军往往由太监担任,由于他们权力太过集中,往往使宰相们形同虚设,但玄宗时期还没到如此地步。
此外,唐朝的正一品正二品高官中,还存在着很多散官。我们常在唐代的碑帖中见到充某某官职、行某某官职的便是散官。所谓散官,是与职官相对应的,散官的职位并不代表着此人的官职和权力,只是一种地位和职俸的依据。
我们常见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就属于散官中文官从一品和正二品的高官;而武官中的某将军一般是从一到正三品的散官。多说一句,文官中属于从二到从五品的文散官,往往还配有“鱼袋”,作为装官员凭证的袋子,也因此成为官员地位的象征;而某某郎则属于五至九品的低阶散官。武官中,某某将军一般属于从三到从五级别的散官,而某某校尉属于从六品及以下的低阶散官。
但是,因为散官并不任事,因此也不能对宰相们构成任何权力上的威胁。
总而言之,在唐代前期的中央政府体系中,(中书令在唐代宗时期改为正二品、)正三品已经是属于官员们生前可以达到的实权官职中相对较高的级别之一了,而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的高官大多是用来追封的虚衔。因此,宰相们作为三品和从二品,已经是高官。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