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向孩子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

时间: 2022-12-27 07:59:3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如何向孩子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纪年法介绍 天干地支纪年法介绍说明

1、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

2、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3、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4、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5、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6、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7、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8、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9、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天干地支如何学习从那些地方

学习难度大不大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而干支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
一些学者从中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中国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3]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桡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隋朝《五行大义》同意干支是大挠创制这一观点。
天干地支最初的起源,尚无定论,以文物考查的话,近百年来出土的殷墟(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而在甲骨文中出现最频繁的字也是干支。
从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内容都是与占卜相关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骨卜辞”,但是卜辞并不是甲骨文内容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不多但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种类的与占卜无关的刻辞。比如其中的“干支表”刻辞。“干支表”刻辞,是甲骨文中的一种特殊刻辞,属于表谱刻辞的一种。这种刻辞刻写的是以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的六十个干支名称的干支表,学者们也称之为甲子表。这种甲子表罗列刻写六十干支的“干支表”就是当时的人们用来检核和推算干支纪日的谱表,干支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日历。
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干支的来历,但我们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推导。《易学原理与大六壬应用》一书解释如下:根据现代天文学知识,我们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组成的,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而我们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北极星(即紫微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星宿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所以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及凶,《开元占经》就是古占星学著作,而七政四余和紫微斗数就是延伸出来的古星命学。
  夜观星象受时间位置气侯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所以人们试图寻找更为简便的方法进行占卜,地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利用起来了。根据历法知识我们知道,月的划分是根据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标准,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又加以闰月补其不足。所以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们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换一种方式解释,因为干支是用来计时的,我们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当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二十四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联系,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因此我们干支学的月令是根据节气而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我们再看两个最慢的指针,即太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行星木星(岁星)和土星(镇星)交会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个运;如果两星要在同一个宫位上(比如子宫)交会的话,则需要经过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则需要大致180年左右,即一个正元;如果把日月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体化,由夹角30度的一个宫位变为夹角12.8度的一个星宿的宿位,则需要大致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这个假设与实际天文学计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也更容易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因为十二宫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间上的十二方位;钟表的表盘代表了宇宙的能量场,即相对静止的天地的气场;日月五星的运行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能量场,日月五星在十二宫的位置分布,就代表了当前时间内各星对各宫的影响力大小,即当前时间空间内天体能量的分布状态,其表达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
  上面我们假想的时钟只有年月指针,没有日时指针,这就需要我们把地球自转的因素加以考虑。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日月五星对地球同一地点的影响时时在发生着变化,地球上同一地点相对于日月五星运转了一周;地球一天时间内公转角度向前行进约1度,也就是相对于日月五星的空间位置变化为1度,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因此,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天体能量分布以每天1度的位置而产生变化,即产生了同一地点能量分布逐日逐时变化的结果,这就是日和时的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
  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个,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刚才的钟表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说之上,而实际上我们地球和其余五星都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由于轨道和运转速度的不同,造成了行星运行之间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也就是天文观测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学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传统占星师认为逆行使得行星发挥弱势的影响力。但在中国古代阴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五星相对于地球位置靠近和远离的这两种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为阴和阳,又根据五星影响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
  天干与地支相配,多出两个地支无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也叫空亡。这是由于日月五星和地球都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黄道十二宫的能量场,这就造成了地球周围能量分布的不均匀,这就相当于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块下游,石块背后的地方形成的漩涡,这个漩涡的位置就是空亡。随着时间推移,日月五星位置发生了改变,漩涡的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的漩涡消失,相邻的地方变成了漩涡,周而复始,循环一周,从而产生六十甲子的往复循环。
已发现的“干支表”刻辞数量并不少,但多数都残缺,其中发现最完整的干支表要算《甲骨文合集》第37986片甲骨
这一份干支表共分六列,每列二十字,由右至左读,每列纪十天,十日为一旬,一列一旬,横向看,天干十行,脉络清晰;竖向看,天干六轮,与地支五轮相组合。这一版干支表刻辞六甲齐全,严谨有序,是甲骨文干支表中的一篇完整佳作,也是目前我们看见最完整干支表材料之一。通过此“甲子表”,我们也可以看出,六十是殷人一周的日数,从甲日起到癸日止,十日是一旬,这也是商人的记旬法,因此甲子表也称为“六旬表”。殷人将60干支循环纪日,将60干支分为6旬,每旬十日,殷王常常在旬末最后一天,即六癸日(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占卜询问下一旬后十天祸福,称之为“询问”。这版甲骨是商代末期纣王帝辛及其父亲帝乙在位期间的刻辞,此为一牛胛骨。在胛骨的正面骨扇上整齐地刻着一份干支表,也是我国最早的干支日历,字字清晰,完整无缺。
虽然商代采用干支纪日的方法,但是因材料的缺失,我们并不能完整串联的商代的干支纪日。有资料证实可确知的纪日干支是从春秋时候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开始的,从那时到清末的2600多年间,干支纪日从未间断和错乱过,这也是世界上记录时间最长的纪日法,这对于核查史实所发生的准确时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大家熟知的古文名篇《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
后来,干支纪日更发展到纪年、纪月、纪时,形成干支历。此历法至少从唐代开始,载于历朝的黄历中。
干支除了用于记录时间、占卜外,后来被赋予的功能就越来越多了。
用于历法纪时
据考古所知,干支起码从殷商开始就用来纪日。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1]
此外,干支注记时间的方式起码还从殷历开始,附加在各个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阴阳历中,两种历法同时并用。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商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到祖甲以后,闰月也有在年中的。这就是殷历,农历。
干支注记时间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用于序数、评级和分类
天干地支的主要序数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数字取代之后,人们仍然用它们作为一般的序数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仅用于罗列分类的文章材料,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评级与分类。在有机化学的命名中,1-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用天干命名,如甲烷(1个C原子),乙烷(2个C原子),丙烷(3个C原子)以此类推……又比如乙烯(2个C原子),丁烯(4个C原子)。
用于儒学、理学、医学、风水、术数和命理学中
在阴阳五行理论中,干支按其顺序分为阴阳,逢单数属阳,逢双数属阴。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数;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数。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人事的和谐、兴衰、冲突及其生灭。
天干地支这样一些符号被赋予了丰富的神秘的文化内容,是了解古代中国人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

各干支意义
由于天干地支的意义均来自于树木,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被人们赋予了生动的说法。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甲骨文分析
从干支的甲骨文字形上分析,十二地支字形源于十天干衍生。
癸孕甲,称子 己孕庚,称丑
乙孕丁,称寅 乙孕丙,称卯
己孕辛,称辰 丁孕己,称巳
丁孕戊,称午 戊孕庚,称未
辛孕癸,称申 辛孕壬,称酉
戊孕辛,称戌 癸孕乙,称亥

地支与五行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央;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央。

天干与五行
天干地支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甲乙东方木。
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丙丁南方火。
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戊己中央土。
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庚辛西方金。
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与生肖的关系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戌时,戌”就是没有牙齿的意思。狗没有了尖牙利齿,就没法磨碎食物,就意味着饿死故戌属狗。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干、支的五行属相
01甲子金鼠 ▪ 02乙丑金牛 ▪ 03丙寅火虎 ▪ 04丁卯火兔 ▪ 05戊辰木龙 ▪ 06己巳木蛇
07庚午土马 ▪ 08辛未土羊 ▪ 09壬申金猴 ▪ 10癸酉金鸡 ▪ 11甲戌火狗 ▪ 12乙亥火猪
13丙子水鼠 ▪ 14丁丑水牛 ▪ 15戊寅土虎 ▪ 16己卯土兔 ▪ 17庚辰金龙 ▪ 18辛巳金蛇
19壬午木马 ▪ 20癸未木羊 ▪ 21甲申水猴 ▪ 22乙酉水鸡 ▪ 23丙戌土狗 ▪ 24丁亥土猪
25戊子火鼠 ▪ 26己丑火牛 ▪ 27庚寅木虎 ▪ 28辛卯木兔 ▪ 29壬辰水龙 ▪ 30癸巳水蛇
31甲午金马 ▪ 32乙未金羊 ▪ 33丙申火猴 ▪ 34丁酉火鸡 ▪ 35戊戌木狗 ▪ 36己亥木猪
37庚子土鼠 ▪ 38辛丑土牛 ▪ 39壬寅金虎 ▪ 40癸卯金兔 ▪ 41甲辰火龙 ▪ 42乙巳火蛇
43丙午水马 ▪ 44丁未水羊 ▪ 45戊申土猴 ▪ 46己酉土鸡 ▪ 47庚戌金狗 ▪ 48辛亥金猪
49壬子木鼠 ▪ 50癸丑木牛 ▪ 51甲寅水虎 ▪ 52乙卯水兔 ▪ 53丙辰土龙 ▪ 54丁巳土蛇
55戊午火马 ▪ 56己未火羊 ▪ 57庚申木猴 ▪ 58辛酉木鸡 ▪ 59壬戌水狗 ▪ 60癸亥水猪

请给我解释一下有关 天干 地支 的知识及自古至今的应用

请给我解释一下有关 天干 地支 的知识及自古至今的应用
天干地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十天干的含义

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六十甲子顺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甲子纳音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又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仍是一个谜。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丙寅、丁卯,配炉中火;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壬申、癸酉,配剑锋金;
甲戌、乙亥,配山头火;
丙子、丁丑,配洞下水;
戊寅、己卯,配城墙土;
庚辰、辛巳,配白腊金;
壬午、癸未,配杨柳木;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戊子、己丑,配霹雷火;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壬辰、癸巳,配常流水;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甲辰、乙巳,配佛灯火;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戊申、己酉,配大驿土;
庚戌、辛亥,配钗钏金;
壬子、癸丑,配桑松木;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以下摘录《三命通会》之“论纳音取象”,以体味其义:

昔者,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号曰花甲子,其花字诚为奥妙,圣人借意而喻之,不可着意执泥。
夫自子至亥十二宫,各有金、木、水、火、土之属,始起于子为一阳,终于亥为六阴,其五行所属金、木、水、火、土,在天为五星,于地为五岳,于德为五常,于人为五脏,其于命也为五行。是故甲子之属乃应之于命,命则一世之事。故甲子纳音象,圣人喻之,亦如人一世之事也。何言乎?

子丑二位,阴阳始孕,人在胞胎,物藏其根,未有涯际;寅卯二位,阴阳渐开,人渐生长,物以拆甲,群葩渐剖,如人将有立身也;辰巳二位,阴阳气盛,物当华秀,如人三十、四十而有立身之地,始有进取之象;午未二位,阴阳彰露,物已成奇,人至五十、六十,富贵贫贱可知,凡百兴衰可见;申酉二位,阴阳肃杀,物已收成,人已龟缩,各得其静矣;戌亥二位,阴阳闭塞,物气归根,人当休息,各有归着。详此十有二位先后,六十甲子可以次第而晓。

甲子乙丑何以取象为海中之金?盖气在包藏,有名无形,犹人之在母腹也;壬寅癸卯绝地存金,气尚柔弱,薄若缯缟,故曰金泊金。庚辰辛巳以金居火土之地,气已发生,金尚在矿,寄形生养之乡,受西方之正色,乃曰白蜡金;甲午乙未之气已成,物质自坚实,混于沙而别于沙,居于火而炼于火,乃曰沙中金也,壬申癸酉气盛物极,当施收敛之功,颖脱锋锐之刃。盖申酉金之正位,干值壬癸,金水淬砺,故取象剑锋而金之功用极矣;至戌亥则金气藏伏,形体已残,锻炼首饰,已成其状,藏之闺阁,无所施为,而金之功用毕,故曰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何以取象桑柘木?盖气居盘屈,形状未伸,居于水地,蚕衰之月,桑柘受气,取其时之生也;庚寅辛丑则气已乘阳,得栽培之势力其为状也,奈居金下,凡金与霜素坚,木居下得其旺,岁寒后凋,取其性之坚也,故曰松柏木,戊辰己巳则气不成量,物已及时,枝叶茂盛,郁然成林,取其木之盛也,故曰大林木;壬午癸未,木至午而死,至未而墓,故杨柳盛夏叶凋,枝干微弱,取其性之柔也;故曰杨柳木;庚申辛酉,五行属金而纳音属木,以相克取之。盖木性辛者,唯石榴木;申酉气归静肃,物渐成实,木居金地,其味成辛,故曰石榴木;观它木至午而死,惟此木至午而旺,取其性之偏也;戊戌己亥,气归藏伏,阴阳闭塞,木气归根,伏乎土中,故曰平地木也。

丙子丁丑何以取象涧下水?盖气未通济,高段非水流之所,卑湿乃水就之乡,由地中行,故曰涧下水;甲寅乙卯,气出阳明,水势恃源,东流滔注,其势浸大,故曰大溪水;壬辰癸巳,势极东南,气傍离宫,火明势盛,水得归库,盈科后进,乃曰长流水也;丙午丁未,气当升降,在高明火位,有水沛然作霖,以济火中之水,惟天上乃有,故曰天河水;甲申乙酉,气息安静,子母同位,出而不穷,汲而不竭,乃曰井泉水;壬戌癸亥,天门之地,气归闭塞,水力遍而不趋,势归乎宁谧之位,来之不穷,纳之不溢,乃曰大海水也。

戊子己丑何以取象霹雳火?盖气在一阳,形居水位,水中之火,非神龙则无,故曰霹雳火;丙寅丁卯,气渐发辉,因薪而显,阴阳为治,天地为炉,乃曰炉中火也;甲辰乙巳,气形盛地,势定高冈,传明继晦,子母相承,乃曰覆灯火也;戊午己未,气过阳宫,重离相会,丙灵交光,发辉炎上,乃曰天上火也;丙申丁酉,气息形藏,势力韬光,龟缩兑位,力微体弱,明不及远,乃曰山下火也;甲戌乙亥谓之山头火者,山乃藏形,头乃投光,内明外暗,隐而不显,飞光投乾,归于休息之中,故曰山头火也,庚子辛丑何以取象壁上土?气居闭塞,物尚包藏,掩形遮体,内外不交,故曰壁上土;戊寅己卯,气能成物,功以育物,发乎根茎,壮乎萼蕊,乃曰城头土;丙辰丁巳,气以承阳,发生已过,成其未来,乃曰沙中土也;庚午辛未,气当成形,物以路彰,有形可质,有物可彰,乃曰路傍土也,戊申己酉,气已归息,物当收敛,龟缩退闲,美而无事,乃曰大驿土也;丙戌丁亥,气成物府,事以美圆,阴阳历遍,势得期间,乃曰屋上土也。

余见路旁之土,播殖百谷,午未之地,其盛长养之时乎?大驿之土通达四方,申酉之地,其得朋利亨之理乎?城头之土取堤防之功,五公恃之,立国而为民也,壁上之土明粉饰之用,臣庶资之,爰居而爰处也;沙中之土,土之最润者也,土润则生,故成其未来而有用;屋上之土,土之成功者也,成功者静,故止一定而不迁。盖居五行之中,行负载之令,主养育之权,三才五行皆不可失,处高下而得位,居四季而有功,金得之锋锐雄刚,火得之光明照耀,木得之英华越秀,水得之滥波不泛,土得之稼穑愈丰。聚之不散,必能为山,山者,高也;散之不聚,必能为地,地者,原也。用之无穷,生之罔极,土之功用大矣哉!

五行取象,皆以对待而分阴阳,即始终而变化。如甲子乙丑对甲午乙未,海中沙中,水土之辨,刚柔之别也;庚申辛已对庚戌辛亥,白蜡钗钏,乾巽异方,形色各尽也;壬子癸酉对壬午癸未,桑柘杨柳,一曲一柔,形质多别也;庚寅辛卯对庚申辛酉,松柏石榴,一坚一辛,性味迥异也;戊辰己巳对戊戌己亥,大林平地,一盛一衰,巽乾殊方也;戊子己丑对戊午己未,霹雳天上,雷霆挥鞭,日明同照也;丙寅丁卯对丙申丁酉,炉中山下,火盛木焚,金旺火灭也;甲辰乙巳对甲戌乙亥,覆灯山头,含光畏风,投光止艮也;庚子辛丑对庚午辛未,壁上路旁,形分聚散,类别死生也;戊寅己卯对戊申己酉,城头大驿,东南西北,坤艮正位也;丙辰丁巳对丙戌丁亥,沙中屋上,干湿互用,变化始终也。圆看方看,不外旺相死休;因近取远,莫逃金木水火土。以干支而分配五行,论阴阳而大明始终。天成人力相兼,生旺死绝并类。

呜呼! 六十甲子圣人不过借其象以明其理,而五行性情,材质,形色,功用无不曲尽而造化无余蕴矣。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而干支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 。
用于历法纪时:据考古所知,干支起码从殷商开始就用来纪日。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1]
此外,干支注记时间的方式起码还从殷历开始,附加在各个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阴阳历中,两种历法同时并用。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商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到祖甲以后,闰月也有在年中的。这就是殷历,农历。
干支注记时间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用于序数、评级和分类:天干地支的主要序数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数字取代之后,人们仍然用它们作为一般的序数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仅用于罗列分类的文章材料,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评级与分类。在有机化学的命名中,1-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用天干命名,如甲烷(1个C原子),乙烷(2个C原子),丙烷(3个C原子)以此类推……又比如乙烯(2个C原子),丁烯(4个C原子)。
用于儒学、理学、医学、风水、术数和命理学中:在阴阳五行理论中,干支按其顺序分为阴阳,逢单数属阳,逢双数属阴。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数;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数。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人事的和谐、兴衰、冲突及其生灭。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到底是什么?

随着宇宙间自然万物的进化与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识别要求,仅凭阴阳五行理论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创造和发明更多的数字或者符号来规范世间之物象,天干地支的产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据战国末年的史书《世本》中记载:“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黄帝(公元前2697年为黄帝元年)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从上面这些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古时候的人们从黄帝时代已经开始创作天干地支,并用以纪日月,后来再发展到纪年、纪时、纪名(人的名字)等等,这些天干地支的渊源在后来的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上又一次得到了证实。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天干地支的出现,开启了我国正确标注年月日时方法新的里程碑,这种用文字计时的方法也一直源用至今,而大家所了解的农历纪年月日时法就起源于此,随着清末阿拉伯数字纪年月日时的方法进入了中国,新中国(公元1949年)也在成立之后国家按照国际惯例也改为了以数字纪年月日时的方法,这种用数字计时的方式就是人们所熟知的 “公历法”,从而也让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度进入了公历农历并存的纪时时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我国古代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作“十二地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合出了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形成了用以纪年月日时最基本的方式方法,在我国被称之为“农历法”,因甲与子为天干地支之首,故而又称之为“甲子法”。

这个就是一种说法,这个指的是地支里面的10个天干,分别有不同的名字,一共有10个。
由三皇时期的五种生产劳动工具而来:甲乙框丙丁燧戊己犁庚辛钻凿壬癸针线。
天干代表了地球上生物生长消亡的一个过程!
主要是用来分时间的,是一种古代的历法 。

【觉悟传统文化——“天干、地支”】

【觉悟传统文化——“天干、地支”】

《易经》形成于民族心智开始定型的时代,它以特定方式凝结起华夏民族成长阶段的时代精神,构建了自己风格鲜明的思想体系,其深层理念对后来诸子百家认识世界带来了视角和方法上的引导,因而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即使在数千年后的今日,中华民族的群体思维方式、思维特征,依然闪烁着《易经》智慧的光辉。

我们的先祖高宗就是以“阴阳”文化,“五行”文化,“干支”文化,“易学”文化这四大系统文化为主导文化。所谓“文化人”是指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了解把握这四大文化系统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都在你的心中了。不了解“干支”文化,怎么能说您是一位“文化人”呢?

一、天干地支的涵义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

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其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称六十甲子,应用于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应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二、天干

(一)十天干名称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二)十天干阴阳

阳干:甲、丙、戊、庚、壬。

阴干:乙、丁、己、辛、癸。

(三)十天干五行方位

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土。

(四)十天干属性

甲木,纯阳之木,名为大林木,有参天之势,性坚质硬,栋梁之材,故为阳木。

乙木,属纯阴之木,名为花草之木,能装扮人间之美,性柔质软,故为阴木。

丙火,属纯阳之火,名为太阳之火,有普照万物之功,性情刚烈,故为阳火。

丁火,属纯阴之火,名为灯烛之火,有照亮万物之功,性柔质弱,故为阴火。

戊土,属纯阳之土,名为高原之土,为万物之司命,其性高、质硬、向阳,故为阳土。

己土,属纯阴之土,名为田园之土,有生育万物之功,培土溶水之能,其性湿质软,低洼向阴,故为阴土。

庚金,属纯阳之金,名为剑戟之金,有刚健肃杀之力,其性刚质硬,故为阳金。

辛金,属纯阴之金,名为饰金,能增艳人间之美,其性软洁静,故为阴金。

壬水,属纯阳之水,名为江河海洋大水,随地球运转,川流不息,故为阳水。

癸水,属纯阴之水,名为雨露坑涧之水,气化而得,其性静弱,滋生万物,故为阴水。其水有形无体,随变而变,一生飘流。

(五)十天干配四时方位

甲乙木:时间为春天,其位东方,名为甲乙东方木。

丙丁火:时间为夏天,其位南方,名为丙丁南方火。

庚辛金:时间为秋天,其位西方,名为庚辛西方金。

壬癸水:时间为冬天,其位北方,名为壬癸北方水。

戊己土:时间为四季末,其位中央,又主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天,名为戊已中央士。

(六)十天干与人体的关系

甲头、乙颈、丙肩、丁胸、戊肚、己脐、庚腰、辛肋、壬股、癸四肢。

口诀:甲头乙颈丙肩求,丁胸戊肚己脐腹,庚为腰间辛为助,壬是股部癸四肢。

(七)十天干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口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主肺,膀胱三焦在壬方,若问肾水心包处,二者旨在癸中藏。

(八)十天干之间的相互关系

1.相生

天干的相生是依据阴阳互生的原理来确定的,阴能生阳,阳能生阴,阳不生阳,阴不生阴。

甲木生丁火,乙木生丙火,丙火生己土,丁火生戊土,戊土生辛金,己土生庚金,庚金生癸水,辛金生壬水,壬水生乙木,癸水生甲木。

2.相克

同性相见而克,故阳干克阳干,阴干克阴干。

甲克戊、乙克己、丙克庚、丁克辛、戊克壬、己克癸、庚克甲、辛克乙、壬克丙、癸克丁。

3.相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4.相冲

甲庚相冲、乙辛相冲、丙壬相冲、丁癸相冲。

(九)十天干颜色

甲青、乙兰、丙红、丁粉红、戊黄、己土黄、庚纯白、辛灰白、壬墨、癸明绿。

三、地支

(一)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地支阴阳

亥子同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寅卯同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同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同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戌未同属土,戌为阳土,未为阴土;

辰丑同属土,辰为阳土,丑为阴土。

(三)地支性质

子:子为阳水,居于正北之方,主池塘、沟河之水,有滋润花草之功,其性柔软有力,代表女人、盗贼等。

丑:丑为纯阴之土,居于偏东北之方,又名“冰土”,主潮湿之意,有育养万物、造福人间之功,其性慈善而稳重。

寅:寅为纯阳之木,居于东北之方,又主山林大木,有成材做梁之用。其性刚直而坚硬。

卯:卯为纯阴之木,居于正东之方,又名“花草之木”,有美化人间、装饰大地之功。其性柔质软,难经风雨。

辰:辰为纯阳之土,居于东南之方,又名“湿土”,能堵挡洪水,修筑城墙,其性坚质潮。

巳:巳为阴火,居于东南之方,又名“暖火”。有温暖千家万户之功,喜木来生扶助之为吉,其性柔而温。

午:午为阳火,居于正南之方,又名“烈火”或太阳之火,有练化金属之力,可照亮天下,其性猛烈而内虚。

未:未为纯阴之土,居于西南之方,又名“乾土”,代表干燥之意,有修筑房屋之功,其性温质硬。

申:申为纯阳之金,居于西南之方,又名“桑金”或“刀剑利金”,有削折木材,萧杀万物之力,其性刚猛坚固。

酉:酉为纯阴之金,居于正西之方,又名“纯金”或装饰之金,代表美丽豪华之意,有亮丽动人之功,其性柔而高贵。

戌:戌为纯阳之土,居于西北方,又名“燥土”,有养育生化万物之功,可造福人间,其性坚质厚。

亥:亥为阴水,居于西北方,又名“雨水”有浇灌万物,淹没山石之力,又称“湖海”之水,其性猛而质柔。

(四)地支手掌图

十二地支在手掌图上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它们的原理是:手指的下端为水,也为北方(因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故把地支中的亥、子二水(凡水皆应归北方)相应安在了手指的下端。手指的上端为南为火,故把十二地支中的巳、午二火(凡火皆应归南方)分别相应地安在了手指的上端。还有手掌的左边(指左手的食指部)为东为木,便把十二地支中的寅卯二木相应地安在了手掌的左边。手掌的右边为西为金,则把十二地支中的申、酉二金安在了西方,即手掌的右边。剩余的辰、未、戌、丑四字为土,根据土可造福世界、丰满大地的道理,便把它们分别安在了手掌图上的四个角上(即四方皆为土),这样则分别是手掌的左上角东南方(食指的第三纹)为“辰”土,右上角西南方(无名指顶端)为“未”土,右下角西北方(小指的第二纹)为“戍”土,左下角东北方(中指的下端)为“丑”土。

(五)地支方位

亥子北方水;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辰戌丑未四季中央土。

(六)地支与四季

寅卯辰春季,巳午未夏季,申西戌秋季,亥子丑冬季。

(七)地支与人体部位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肚脐及脾胃。

寅胆目疾脉两手,卯木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脾肩胸痰,巳面齿咽小肠肛。

午火心脏并眼比,未土胃脾并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酉金咽喉及气管。

戌土命门腿踝足,亥水发骨尿道肾。

子为耳;丑为胞肚;寅为手;卯为指;辰为肩胸;巳为面、咽齿;午为眼;未为脊梁;申为经络;酉为精血;戌为命门、腿、足;亥为头。

(八)地支配属相

清代刘献廷《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戌时,戌”就是没有牙齿的意思。狗没有了尖牙利齿,就没法磨碎食物,就意味着饿死故戌属狗。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九)地支与月令

正月(立春)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十)地支与时辰

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一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一19点、戌时19一21点、亥时21一23点。

(十一)地支藏干

子宫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寅宫甲木兼丙戊;卯宫乙木独相逢;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从;午宫丁火并己土;未宫乙己丁同宗;申宫庚金壬水戊;酉宫辛金独相逢;戌宫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十二)地支作用关系

1.地支相生

亥子水生寅卯木,寅卯木生巳午火,巳午火生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申酉金生亥子水。

2.地支相克

亥子水克巳午火,巳午火克申酉金,申酉金克寅卯木,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克亥子水。

3.地支相帮

亥子水相帮,寅卯木相帮,巳午火相帮,申酉金相帮,辰戌丑未土相帮。

4.地支相泄

亥子水生寅卯木,则寅卯木泄亥子水;寅卯木生巳午火,则巳午火泄寅卯木;巳午火生辰戌丑未土,则辰戌丑未土泄巳午火;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则申酉金泄辰戌丑未土;申酉金生亥子水,则亥子水泄申酉金。

5.地支相耗

亥子水克巳午火,则巳午火耗亥子水;巳午火克申酉金,则申酉金耗巳午火;申酉金克寅卯木,则寅卯木耗申酉金;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则辰戌丑未土耗寅卯木;辰戌丑未土克亥子水,则亥子水耗辰戌丑未土。

6.地支六合

子丑合水,寅亥合木,卯戌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火或土。

7.地支三合

地支三合为四正。所谓四正就是东西南北的中心。子是北,午是南,卯是东,酉是西。子,午,卯,酉为中心,而和隔着三隔的傍位地支三合,如此五行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木、火、金、水的四局,只有土没有合局。因为土是在中央对着四隅都有关系,所以才没有合局。

申子辰水局:四正子为水,所以属北方位。

亥卯未木局:四正卯为木,所以属东方位。

寅午戌火局:四正午为火,所以属南方位。

巳酉丑金局:四正酉为金,所以属西方位。

8.地支半合

三合相会,才会变成三合局,倘若只有二支的话,必须混合四正(子午卯酉)的时候,才能称之为半合。二支之中,没有四正的地支时,就不能成为半合。例如,运式中有申、子,但没有辰的话,就变成水局半合。可是没有子的四正,而只有申、辰的话,就不能当作水局半合。

9.地支三会

寅卯辰三会木局;巳午未三会火局;申酉戌三会金局;亥子丑三会水局。

10.地支相冲

十二地支按顺序间隔五位者是对立的,从方位上来说,互相在对向。对向就表示着相克,所以也叫做对冲。

子丑寅卯辰巳

︱︱︱︱︱︱

午未申酉戌亥

11.地支相害

就是互相对峙斗争的意思,是在恩惠中,产生仇恨,而引起的灾害。地支六合,支合就是和平的意思,也代表团结和合之意。如此支合在和平融和的状态下,其它的地支会来相冲,结果在和平中,就有仇害产生。譬如说,寅和亥合,可是见巳来冲的话,就冲了和寅合作的亥,因而产生仇害,如此巳和寅,就变成六害。

子丑寅卯戌亥

︱︱︱︱︱︱

未午巳辰酉申

12.地支相破

所谓地支破就是会散会破的意思。依数的序列十二地支后的第十支位就是破。例如,从子依序数到十位数就是酉,从午依序的数到十的话,就是卯。所以子和酉就是破,而从午算的卯也是破。这种状况,和十二地支三刑,在世俗上,被称为四惑十恶。所以男女夫妻,倘若相生,而差四岁或十岁的话,这是最恶劣,且属于不相生。

子丑寅卯巳戌

︱︱︱︱︱︱

酉辰亥午申未

13.地支相刑

寅会刑巳,巳会刑申。这叫做第一刑,也称之为无恩之刑。

未会刑戌,戌会刑丑。这叫做第二刑,也称之为持势之刑。

子会刑卯,卯会刑子。这叫做第三刑,也称之为无礼之刑。

辰辰、午午、酉酉、亥亥的同地支二位,自己刑自己的状况,称之自刑。

辰是水库,倘若遭遇辰的话,那么水太充足,而变成刑,这就是自刑。

午是旺盛之火,再遭午的话,就变成暴火,也是自刑。

酉在金的位置,是很刚强的,再遭遇酉的话,就太过份,也是自己刑自己,称自刑。

亥在木之位,倘若又有亥来的话,就成了旺之极,结果枯萎,也是自刑。

14.地支五行长生

木长生于亥;火长生于寅;金长生于巳;水长生于申;天干土长生在寅;地支土长生于申。

15.地支五行墓库

木墓库在未;火墓库在戌;金墓库在丑;水墓库在辰;土墓库在辰、戌。

16.地支五行余气

木旺于寅卯,辰为余气,因辰为春木之季的第三个月,春季木气当令,辰本为土,又欲进夏季,故只得木之余气,其余地支亦然。戌为金余气;丑为水余气;未为火余气。

17.地支五行死地

木死于午;火死于酉;金死于子;水死于卯;土死于酉。

18.地支五行绝地

木绝于申;火绝于亥;金绝于寅;水绝于巳;土绝于亥。

四、天干地支间的五行生克关系

天干地支相配,支为干之根,干为支之苗。天干主天主动,显露于外,动则有为,地支主地主静,藏纳于下,静以待用。天干之吉凶显而易见,地支不然,吉凶暗藏,一时难见祸福,岁运引动,吉凶尚明。

天干之间的生克与地支之间的刑冲合害是一种剧烈运动的化学作用。地支之间不直接生克,它们的生克是以刑冲合害的方式来实现。

同柱干支互为依存,可直接生克,然而,由于干支有别,这种生克作用隐而不显。天干得坐支相生,此为有依附,类似于有根。天干生坐支,此为泄气减力。命理学中的“盖头”与“截脚”,就是因克制而减力的同柱干支关系。有一点要留意:坐支是否生克天干,还要看坐支之意向,若坐支同其它地支合局,其意向在于合局五行而不在于天干五行,则此坐支不生克天干。

不同柱干支之间,地支不直接生克天干,天干有力可直接生克地支,但天干克地支只是一种牵制作用而已,不能克伤克尽。

四柱中的干支五行,因远近组合关系,生克力量因间隔不同而不同:紧贴生克,力量最大;隔柱生克,力量次之;遥隔生克,力量最弱。

八卦六爻纳甲中的地支,由于是借用地支间的关系象征人事物的关系及变化,所以其生克方式与四柱是不同的,不搞清楚这一点,就不能正确分析四柱生克信息。

五、天干地支的应用

(一)用于历法纪时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此外,干支注记时间的方式起码还从殷历开始,附加在各个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阴阳历中,两种历法同时并用。

干支注记时间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二)用于序数、评级和分类

天干地支的主要序数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数字取代之后,人们仍然用它们作为一般的序数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仅用于罗列分类的文章材料,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评级与分类。在有机化学的命名中,1-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用天干命名,如甲烷(1个C原子),乙烷(2个C原子),丙烷(3个C原子)以此类推……又比如乙烯(2个C原子),丁烯(4个C原子)。

(三)用于儒学、理学、医学、风水、术数和命理学中

在阴阳五行理论中,干支按其顺序分为阴阳,逢单数属阳,逢双数属阴。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数;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数。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人事的和谐、兴衰、冲突及其生灭。

《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在万木争荣的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是一株久历寒暑、年轮密集的劲松,其千难不衰的经历、抗风耐霜的生机和复兴在望的前景都是民族的外在表征,而藉由思维方式、思维特征表现出来的思维智慧,则是一种文化基因,一种内在蕴涵,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时代使命。无论世间风云如何变幻,未来的兴盛终归会属于不弃智慧的民族。

丁俊贵

2021年7月28日
文章标题: 如何向孩子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0328.html

[如何向孩子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