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23考研最后几天胡乱说点啥,考文博和考古

时间: 2022-12-20 17:04:2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3次

23考研最后几天胡乱说点啥,考文博和考古

最后几天!临近考研,哪些事需要注意?

几天后,几百万考试将参加一场见证自己一年复习成果的考试,考试不论是风雪交加,还是天寒地冻都会如期进行,为这一场考试,我们已经等待了许久,最近几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心态


此时是渴望成功的喜悦,又焦虑失败了该如何是好。其实,这5天时间,你只要保持平常心就好,做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多想。



这个时候,我给大家的建议只有两点:一平常心,二细心,大型考试前就是要无数次的默念平常心、细心,此二词既是态度也是方法。


二、作息安排


剩下的几天里,早睡早起,不要再熬夜学习了,调整好身体的状态。至于饮食,我个人建议就吃些平常常吃的就行了,不用刻意的改变,也不要去尝试新的,出坏肚子就很麻烦了。


另外注重保暖,毕竟大冬天的容易感冒嘛,万一感冒了也不要担心,心态调好,感冒也不是多大点事,感冒的人多了去了,如果不幸感冒了,考试的时候多带点纸巾吧。


三、考试用品


1. 准考证,建议多打印几张,一可以当草稿纸用,二是防丢失;


2. 签字笔(钢笔、圆珠笔),多备几支,一定要是黑色的,习惯蓝色的小伙伴们得注意了;


3. 铅笔;


4. 橡皮,胶带(修改用,不要使用涂改液);


5. 小刀,专业课试卷可能要你自己动手拆;


6. 套尺,圆规等作图工具;


7. 计算器,千万不要带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和电子设备;


8. 透明的笔袋,装前面的东西;


9. 水杯装热开水,解渴又取暖,考场必备啊。不要买红牛之类的功能饮料(红牛是有利尿作用的);


10. 上考场时可以买几块巧克力,可以补充能量以及缓解情绪紧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脚下已经走过九百九十九里,剩这一里请一定要勇敢地、无畏地、自信地跨出去,只有到了终点你才会知道结局,加油,祝大家好运!

1.复习

这几天把书和笔记、真题的重点从头到尾快速翻一遍,背一背政治模拟题,记几个英语作文常用句,这样时间就已经差不多了。

2.心态

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可以和家里人打电话、和朋友打打球,去吃好吃的、刷题的时候选了一些难度较低的题目提高自信心、吃完晚饭,稍作休息后,塞上耳机,去运动场上跑上个几圈,保持活力状态、也可以和共同奋战到最后的一个自习室的邻近座位的小伙伴随意聊聊日常。

3.考前踩点

记得提前一天去考场踩点,熟悉环境,防止到时候过于紧张。

加油!

有没有历史学研究生师哥师姐 我大三 准备考研 却很茫然没个头绪 方向古玩文物鉴定考古学博物馆方面的

我不知道古玩文物鉴定和考古学博物馆学在研究生专业里是怎么区分设置的 ,想往这方面考该怎么开始啊 要读那些书 这期间还应注意那些事情 希望有经验的师哥师姐直点迷津 谢谢啦
这是两个单独的专业
文物鉴定开设的学校很少很少
考古学开得也不多
文物与博物馆学 目前综合类的院校都有开设

考试内容上来说 文物鉴定和考古学主要是院校自主命题 各个学校不一样
文物和博物馆 部分院校考313历史学统考
部门院校考文博综合

这也得具体去看
——————
这几个专业 如果不是历史本专业 都不建议报考
学考古的就要清贫一些了,话说考古专业的很鄙视鉴定文物的,都是所谓的专家,文物鉴定和考古关系不大紧密。
阿什顿

中山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分享?

中山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是22年中山大学社人院文博专业上岸研究生,文博235分,专业课排名第1。长路漫漫,研途有你,分享一些心得给在座的各位学子哈~~~

Part1:关于择校:

我认为应该考虑一下三点因素:

①上岸难度:

双一流院校的报考难度比普通一本院校大,北上广的城市院校会比二线城市的难度大。另外,我们可以从招生人数上看,郑州大学、社科院等每年招生人数量大,但是不见得容易上岸,因为报考的人数也尤其多嘛。

比如,一些学校分数难度有大小年之分,也许第1年特别简单,次年报考人数便会陡然增加。所以应该合理分析各校文博专业的报录比、大小年之分。合理评估自身实力,恰选择报考院校,这是最重要的喔。

②历年真题:

我们要根据自己身的能力选择相应的题目风格。由于文博专业全都是自命题,不同学校的题风完全不同。从考题方向上看,大部分是以博物馆和考古为主,有些学校会有特色,划分了具体方向,比如故宫学、文物保护、科技考古等等,不同方向的试题也是不一样的。从试题形式上看,有的学校全是论述题,比如复旦、中山、南京大学;有的学校会考选择、判断题,比如以往几年的云南大学。其余大部分学校都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者结合。从考点分布上看,有的偏博物馆学、有的偏重考古学。但是据本人观察了各个学校,总体上看现阶段考古学相关题目的分值最大,但趋势是博物馆学的题目占比逐渐增大。具体而言,不同学校侧重点不一样。有些学校爱考城址和墓葬、有些学校爱考偏远的名词解释、也有些学校特别爱考本地考古,所以要多了解一下,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③学校地区:

虑一下家庭、深造、就业等相关信息。毕竟读研了,年纪也不小了嘛,不同地区的学校,对我们未来一系列的影响还是很大滴。

以上三点,就是本人择校所考虑的因素哈。每位同学的自身情况都不一样,因人而异,鞋子的舒适程度只有自己才知道。我们要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做出最佳的选择~~~

Part2:关于中大的初试考情:

第一节:考情

中大的文博专业分两个院系招生,分别是社会学与人类学院(以下简称社人院)和历史学系招生。社人院每年统考招收人数浮动在12个上下,历史学系每年统考招收人数浮动在18个左右,

社人院和历史系的初试题目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报考之初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二者区别在于日后的研究方向及其相关课程上,社人院的偏考古、历史系的偏博物馆。社人的课除了基本的考古学 博物馆学 文物学,其他选修课都是偏考古的,比如南方考古 中亚考古 艺术考古 科技考古。历史那边是一些文物和博物馆方面的,比如书画,陶瓷,博物馆展览的课

复试上,会略有区别,具体我就不透露啦,大家可以上中大的社人院和历史系的官网看看复试详情,具体有什么要求侧重。复试由于人数多的原因,历史学系的竞争可能稍微激烈一点。

第二节:考纲

在官方网站上,我们只能看见寥寥数行的考纲内容:

没有给指定的参考书目、也没有特别具体的知识范围。But,我们可以特别注意黄字部分,说明中大的题目偏文博而非考古。

So,中大文博专业课有两大难点。第一,由于知识体系庞大而又零散,加之未指定参考书目,考生不清楚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第二,文博知识浩瀚如海洋,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过于孤立、分散、难以背诵记忆,更难论述。

中大初试的题目为全部论述,9道中选6道作答,每道50分,一门300,政治英语各100,满分500。考题偏向博物馆与陶瓷、书画等文物学,相对不重考察考古内容。由于全是论述,相当6个小作文,略偏玄学。所以初试的难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2021年是真题的分界点,这年开始从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换成只有论述,而且题目变幻莫测、灵活多变。每道50分,若少答了一道大题基本宣判死刑,相当刺激。)

其中,书画、陶瓷基本是每年必考的,对于这两部分同学们要重点复习喔。考古的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基础,这两天的考古题通常是给定一个时空范围,任你自由发挥。

Part3:专业课的具体方法

 

第一节:博物馆学

起初,我用的是陈红京老师编写的《马工程博物馆学概论》。我把这本书的每个章节划分为了4个部分。分别是博物馆学的基本内容、藏品管理、策展相关、运营四个部分。熟练掌握四个部分后,找一些针对性的题目练习。或者自己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出题”。

然后,熟悉了课本理论知识之余,可以看一些拓展书目论文,比如生态博物馆的专题、博物馆学定义的变迁,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的关系等等。了解各个内容的历史背景、发展变迁、具体措施,形成自己的独有的观点。

最后,“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多去线下的博物馆参观浏览,看看每个展出的内容、原因、背景,结合知识细致分析。现在线咨询发达了,也可以关注一下著名的展览。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可以浏览网上看看国家博物馆的每个展出,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展出这个”,“这个展出有什么特色”,“这个展是怎样策划的”等等问题。

第二节:文物学和考古学部分

文物学的内容除了文物价值、文物鉴定等基础理论,还包括陶瓷、玉器、青铜、钱币、书画、墓葬、城址等等。这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基础知识。 文物学和考古很多内容是交叉的,所以复习考古学的话,也相当于把文物学复习了一遍。

这块知识我是用最直接、最基础的方法哈,一个字:背。具体过程分为以下4个序号部分。

①感知。随便挑一本富有趣味性的专题书,亦或是专题纪录片,茶余饭后,花点时间看完,形成一点粗浅、形象的轮廓认知。

②归纳。每个专题都找一本相对权威的书籍或者视频,它们基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编写的。那么可以梳理总结每个时代的背景、特征、代表器物。整理时,可以参考一丢丢百度,但绝不可以复制粘贴!!!因为百度网页上的描述多半艰深晦涩,或是乏于学术,甚至很多根本不精准。到时候识记背诵的时候只会精疲力尽、欲哭无泪。一定要用平实、易描述的语言进行概括。

③输入。背背背,背了就多分。背也是有诀窍,讲方法的。首先,不要死记硬背,能用自己的学术性语言写下来就行。其次,反复背,多巩固。从10月开始背的话,每天背6个小时,大概要背到11月下旬。至少背6遍以上。第1、第2是最艰难的,可能需要占据近三分之二的时间,第3遍也挺难的,到了第4遍会轻松起来。5、6遍的时候,读一遍和背一遍的时间速度基本没什么区别啦。最后,不同专题有不同的识记小窍门。以石窟寺为例,壁画、形制、造像等都是根据时代背景会有特定的变迁规律,这里不多赘述啦。推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格,每天的背诵任务打个勾,一张A4纸大概能打几十天吧,2张足够啦。这时候,距离你打怪升级一步之遥!

④产出。背完后思考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瓷器为例,从夏商原始瓷→唐南青北白→宋五大民窑→元青花和颜色釉→明清彩瓷。有哪些典型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它们有哪些影响?从技术工艺、原料产地、社会风气、外销订单等因素逐个分析。当你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并且能够有条理的串联起来。无论题型怎么变,当考到“论述明代外销瓷” “论述宋元外销瓷” “评述景德镇瓷器”等真题时候,就可以有很明晰的逻辑思路,而且不怕字数不够。(本人第一年考试的时候直接列举,没有分析,失分惨重,血泪教训啊啊啊啊)

关于文物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做成思维导图:

Part4:参考书目

从历年真题来看,王宏钧《博基》、李晓东《文物学》和张之恒《通论》的小部分是必须要重点参考的。“文物与博物馆”,题中之义应当重点把握,即“文物”与“博物馆”将会是这个专业最重要的两个部分,而从文物衍生的“文化遗产”,和作为博物馆藏品上方来源的“考古”两部分就是应当包括的次重要范围,这四个部分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当理性分配好时间与精力。

博物馆参考书目系列推荐:

《博物馆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博物馆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谁的文化》 詹姆斯·库

《当代中国博物馆》《当代美国博物馆》 段勇

《思考埃尔金大理石雕》 李洁 译

《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 潘守永

《博物馆与当代社会若干问题的研究》 吕建昌

文物参考书目系列推荐:

《文物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书画》 杨仁恺

《瓷话中国》 曾玲玲

《极简中国古代建筑史》 楼庆西

考古学参考书目系列推荐:

《考古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古学十八讲》 张彦远

《考古学通论》张之恒

《新祥旭考研辅导班专业课讲义》

Part5:关于复试备考:

前言:由于学校要求了不能透露任何复试相关内容,所以笔者只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备考方法喔。

首先,由于初试的复习过程看了许多书籍,我便根据初试课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考古学上,把历年历代的考古学重要发现挑出来,配合考古中国的一些视频。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的准备,就是把之前整理的知识框架再捋一捋,比如文物鉴定、文物分类、文物价值的框架重新默写个三四遍。以及梳理博物馆教材中的每个篇章结构,背诵一下相对基础的论述题。总而言之,就是把之前学习的所有知识有针对性的总结,一方面巩固温习自己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结构化吸收已有的知识脉络。

其次,整理时政热点。根据关注官方公众号的推送,比如弘博网、社科院考古官网、文博中国等等。或者在新闻联播里出现和考古文博相关的热点,都仔细思考这些热点可能出的发散问题。另外,每年的十大大考古发现也需要重点关注喔,出炉时间正好紧挨着复试的时候。回答一些最新的专业新闻,可能会让老师耳目一新。

最后,找一些小伙伴进行模拟面试。把自己认为可能提问的问题交给他,让他作为面试人员,进行现场的仿真模拟。这一步主要是查询一些不熟练、意外的问题情况,同时也可以避免自己复试现场时过度紧张。如果你是跨考的同学,没有熟悉的小伙伴,可以去一些文博考研的群里寻找有需求的同伴喔。

以上就是我本人关于的文博考研的复习建议哈,若有恒,何须三更灯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考研需要爆发力,更需要的是耐力,祝同学们研途顺利,一战成硕!!!

文章标题: 23考研最后几天胡乱说点啥,考文博和考古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9764.html

[23考研最后几天胡乱说点啥,考文博和考古]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