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2-05 08:00: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安史之乱的平定,其实只是名义上的,或者说只是安史父子四人死了而已,而河朔三镇依然是安史降将把持。
从另一方面来看,河朔三镇虽然在安史之乱后事实上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但毕竟不再造反,所以也可以说安史之乱平定了。
安史之乱的平定,以下五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安史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朝义杀史思明。
若非如此,唐朝能否平定安史之乱还真的不好说。
2,回纥助兵
安史之乱的平定,回纥功劳很大,这是唐肃宗通过和亲换来的。回纥三次出兵,助大唐收复两京。
3,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朔方军
安史乱前,大唐兵力集中在安禄山的东北三师(幽州、卢龙、河东)和哥舒翰的西方二师(河西、陇右)。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便以哥舒翰的西方二师在潼关抵抗安禄山。然而哥舒翰战败被俘,西方二师全军覆没。
之后,由于安西、北庭兵在西域,过于遥远,从此大唐便只剩下朔方军可以抵抗了。
于是,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李亨便令在山西河北作战的郭子仪、李光弼回师护驾,二人遂成为对抗安史叛军的主力。
4,张巡守睢阳
张巡固守睢阳,避免了大唐江淮财赋之地落入安史叛军之手,而这一点为大唐在后来的反攻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
因此,安史之乱的平定,并非简单的依靠中央政府的军事力量,而是各方面的合力所促成的,有回纥的助兵,也有安史集团的自相残杀,更有对安史降将的安抚。
同时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大唐中央政府失去了对地方藩镇的真正掌控,藩镇割据的时代到来了。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时,什么都乱糟糟的,没个朝廷的样子。后来,唐肃宗请来了从前自己当太子时的一个老朋友李泌为他出谋划策;不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领着5万人马也赶到了灵武,这才组成了一支平定叛乱的基本队伍。
李泌为唐肃宗拟订了一个反击叛军、收复失地的计划:先不忙打长安,而派郭子仪、李光弼分两路进军河北,去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使叛军进退两难,首尾难顾,然后再发动各路官军围攻,一举消灭叛军。
第二年春天,叛军发生了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取代父亲做了“大燕皇帝”。安庆绪是个昏庸无能的人,连话都说不好。这本来是消灭叛军的一个好时机,可是唐肃宗急于回长安,便不用李泌的计划,而让郭子仪领军去打长安,结果吃了一个败仗。郭子仪长期镇守西北边境,威望很高,吃了败仗之后,就从回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纥音hé)借了4000精兵,然后会同唐军主力,再次发动了攻势,才把长安攻下来。接着郭子仪又收复了洛阳,安庆绪就逃到河北去了。叛军大将史思明出于无奈,便投降了唐军。
安庆绪逃到河北之后,占领了一些城市,继续为非作歹。唐肃宗得了些胜利,信心也有了,就想一鼓作气消灭叛军,于是调集了九个节度使共60万大军来围剿安庆绪。
郭子仪是著名大将,为收复长安、洛阳又立下了赫赫战功。唐肃宗为此曾亲自去慰问郭子仪的部队,并感激万分地对郭子仪说:“这国家虽然是李家的,但实在是将军为我重造的啊!”唐肃宗表面上极度称赞郭子仪,其实对郭子仪很不信任,生怕他手握兵权对自己不利。因此,九镇大军元帅的要职,既不给郭子仪担任,也不让另一大将李光弼担任,却派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太监鱼朝恩做监察官,九个节度使都得听从他的指挥。
唐军开始攻打安庆绪所在的邺城,这时已经投降的史思明又举兵反唐,从范阳赶来救援安庆绪。60万唐军摆开阵势,要与史思明的叛军决战。突然一阵狂风,刮得风沙弥漫,天昏地暗。没有统一指挥的唐朝大军,惊慌失措,稀里糊涂地就败下阵来。
吃了败仗,鱼朝恩把责任全部推到了郭子仪身上。唐肃宗也不管什么曲直分明,就信了鱼朝恩的鬼话,立即撤了郭子仪朔方节度使的职务,并命李光弼代替他。
这时,叛军的内讧又起。史思明兵多势大,根本不服安庆绪,就写信告诉安庆绪,要与他各立门户,成立什么兄弟之国。安庆绪知道自己管不了史思明,分开倒对自己有利,就带着些亲兵兴冲冲地来到史思明大寨,准备与史思明结为盟友。哪知史思明用的是调虎离山的诡计,把安庆绪和他的几位大将和大臣都杀了,自立为“大燕皇帝”。然后他整顿兵马,向洛阳方向进攻。李光弼接替了郭子仪,领兵来到洛阳。他见史思明来势凶猛,就把兵力转移到了有险可据的河阳(今河南孟州),占据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形。
李光弼领兵转移时,下令洛阳的军民全部撤离,并把能吃的全都带走,不给叛军留下一颗粮食。史思明占了洛阳,得到的不过是座一无所有的空城,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待在城内又怕李光弼偷袭,只好带兵出城,在河阳南面筑好阵地,同唐军对峙。
李光弼是与郭子仪齐名的另一位唐军大将,很会用兵。他知道目前的兵力尚不如叛军,就决定与史思明斗智,以消耗叛军的力量。
史思明为了同唐军决战,从河北带来了1000多匹战马。他叫士兵们每天在河里给马洗澡,想在唐军面前摆威风,以显示他人强马壮,兵力雄厚。李光弼一看这情景,计上心头,他命士兵把军中的500匹母马和马驹集中起来。第二天,叛军又来河边放马洗澡,唐军就把马驹拴在城内,把母马都赶出城去。母马一离开马驹,都萧萧地嘶叫起来。叛军的马一听到对岸马群的叫声,就都浮水泅过河来,等马夫们发觉去拉时已经来不及了。唐军一下子就白赚了1000多匹好马。
史思明白白丢了这么多好马,气得要命,就派部将连续攻打河阳,但都被李光弼用计打败了。最后,他发了狠心,把所有的兵力一起用上,派叛将周挚打河阳的北城,自己领了一部分精兵攻打南城。
叛军在城外站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一队一队向北城逼近。唐军将士看了,心里不免有些着慌。
李光弼看出了大家的心情,就安慰、鼓励道:“叛军虽多,但并不可怕。我保证,不到中午,就能击败他们,你们都要有信心。”
李光弼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叛军阵势,就问身边的将领:“叛军阵势哪面最坚固?”将士们都说是西北角。李光弼命部将郝廷玉率领300名骑兵去抵挡。
然后又问敌阵还有哪面比较坚固,将士们回答说东南角。李光弼又派部将论惟贞带领200名骑兵去抵挡。
两位部将走后,李光弼把留下的将士都集中起来,当众宣布他的命令:“进攻时大家都看我的旗子行动,旗子晃动慢,你们就各自选择有利的地方出战;如果旗子三次急速倒地,就是总攻的信号,你们就必须奋勇上前,决不能后退。谁后退,立即斩首!”说着,他拿了一把短刀插在自己的靴筒里,接着说:“打仗就是拼命的事,我是国家的大臣,决不能死在敌人手里。你们如果在前头战死,我就在这儿自杀,与你们一道为国捐躯!”将士们听了都十分感动,人人都激起一股奋勇杀敌的勇气。
将士们都勇气百倍地杀出城去。没多久,部将郝廷玉转过马头,朝城内奔来。李光弼大吃一惊,心想:“勇将都逃下了阵,这仗可就难打了。”于是传令:“将郝廷玉斩首示众!”
一个兵士带着李光弼的令剑迎了上去,郝廷玉忙说:“是马中了箭,不是我要后退!”于是他换了马匹,重新杀向前去。李光弼见将士们斗志旺盛,越战越勇,就命旗手把帅旗倒地三次。将士们看见了总攻的信号,争先恐后,拼死冲向敌阵,喊杀声震天动地。叛军挡不住这猛烈的进攻,一下子就崩溃了,被唐军杀死1000多人、俘虏500人,被水淹死1000多人,还有两名大将被活捉,只有周挚带领几名骑兵逃走了。
史思明正在进攻南城,得知周挚已全军崩溃,便不敢再战,连忙带着兵马逃回了洛阳。
史思明逃到洛阳之后,李光弼从双方实力考虑,认为暂时不能轻易攻城。这时宦官鱼朝恩就在唐肃宗面前大进谗言,非要逼李光弼去力攻洛阳。面对唐肃宗接二连三发来的诏令,李光弼抗不过去,只好冒险进攻,结果吃了个大败仗,攻城失利,李光弼的主帅职位也被撤掉了。
762年,唐肃宗去世,他的长子李豫即位,这就是唐代宗。此前一年,叛军发生了第三次内讧,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又做了大燕皇帝。
唐代宗即位后,一方面调集兵马,又借了些回纥兵,便开始讨伐史朝义。唐军在怀州(今河南沁阳一带)大败叛军,然后逼近洛阳,史朝义把他的十万精兵全部调出,在洛阳北郊摆下一副决战的架势。唐军几次进攻都没有成功。在这关键时刻,镇西节度使马璘一马当先,独自冲入敌阵。他右冲左突,犹如猛虎下山,把敌阵冲开了一个缺口。大队唐军跟着杀了过去,把叛军杀得七零八落,被杀和自相践踏而死的叛军就有6万多人,被俘2万人。
唐军收复了洛阳,史朝义领着几百个残兵败将逃跑了。不久,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就自杀了。
闹腾了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得到平定。可是,安禄山、史思明带头搞起来的分裂、割据势力,却一直在往后的100多年里兴风作浪,使唐王朝再也摆脱不了它的扰乱和破坏。
唐朝的安史之乱,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如何平定的呢?
安禄山造反仅一年就被儿子安庆绪给杀了。但是“安史之乱”最终却延续了近八年的时间。这仗为什么会打成这样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先从一场“狂风”说起。这场“狂风”发生在唐乾元二年(759年)。当时安禄山已经被安庆绪给杀掉。此后安庆绪的军队在和唐军作战时,节节败退,最后只能退居邺城。这时候,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路唐朝大军总共60万人,已经对邺城形成包围之势。唐军只需要围着邺城,就算不攻,耗也把安庆绪耗死了。
事实上,当时也已经耗了安庆绪四个月之久,安庆绪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不得不多次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同时还对史思明说,只要他愿意来救援,就把皇位让给他。当时叛军除了安庆绪外,也只有史思明一支军队,总共有13万人。史思明本来正在观望,想等唐军把安庆绪杀掉了,自己正好登基称帝。不过,看到安庆绪穷途末路,他也很担心,怕唐军拿下邺城后,反过来收拾他。于是率5万兵力前来救援。
5万打60万,再加上史思明不过是些散兵游勇,而唐朝都是正规军,这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拿鸡蛋碰石头。唐军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围点打援”,消灭史思明军队。史思明军队在和唐军开战后,果然不敌,节节败退。可这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大作。风一吹,唐朝九路大军都四散奔逃。
大风过后,郭子仪大军溃退到河阳桥,李光弼的大军返回太原,其余节度使也都带着本部人马,回到自己的军镇。这样,安庆绪得以解救,史思明诱杀安庆绪,把儿子史朝义留在邺城,自己则一路追击,重新占领洛阳,声威赫赫。本来唐朝军队就几乎要把“安史之乱”平定下去了的。却是一张风作怪,“安史之乱”又死灰复燃。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天意”?“上天”想要再乱一乱大唐?显然,所谓“天意”是不可能的。从一场风吹散唐朝60万大军这件事,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在围剿“安史之乱”的时候,唐军是存在严重问题的。什么问题呢?
一、唐军缺乏统一主帅。唐肃宗在灵武即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并且得到唐玄宗的认可后,他就成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实际指挥者。但是唐肃宗受他爹唐玄宗的长期挟制,他本身并没有什么能力,又容易受太监及老婆的摆布,因此指挥更加错乱。
在这种情况下,唐肃宗最好的做法,就是找一个兵马大元帅,让他来作为平定整个“安史之乱”的总指挥。这样,各路兵马都好节制,打叛军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易如反掌。但是,唐肃宗却害怕这样做。因为他不想有第二个安禄山出现。有这样一个统帅出来指挥作战,固然很容易就把叛军镇压下去,但是,这个统帅也可能夺了他的皇位。那样一来,他不是白忙活了吗?所以,一直都没有选择这样的统帅。
二、节度使们顾惜实力。一场风真的就能吹散60万唐军吗?世上恐怕还没有这样的风。但是,各军镇却借题发挥,因为一场风,就各自带着自己的人马,回到了自己的军镇。节度使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想保持自己的实力,不想和史思明以及安庆绪的亡命之徒硬碰。由于唐玄宗怠政,对地方节度使缺乏管理和有效的节制,在天宝年间,已经造成了各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情况。
而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发起叛乱,也正是因为他的权力太大,中央其实已经没办法节制他了。这样一种情况,所有的节度使们都心知肚明。他们明白,平定“安史之乱”是容易的,重要的不在于平定,重要的在于战后的利益分割。只有保存了军队的势力,在战后才有拥兵自重的资本。
三、安禄山称帝激励叛军。安禄山虽然被儿子杀了。但安禄山从一个边镇将军,一年之内就当了皇帝。这种太容易成功的“捷径”,对叛军是个极大的激励。所以,整个叛军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安禄山过了安庆绪,安庆绪过了史思明,史思明过了史朝义,大家都想过一把皇帝瘾。这战争就这样往下延续了。(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