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唐肃宗灵武即位对平定安史之乱是否弊大于利

时间: 2022-12-05 08:00: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唐肃宗灵武即位对平定安史之乱是否弊大于利

安史之乱利弊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社会混乱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没有力量镇压这次叛乱,只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有的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有的不入贡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剥削加重

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唐宪宗元和年间,江南八道一百四十万户农民,要负担唐朝八十三万军队的全部粮饷。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代宗一朝,全国各地叛乱四起,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边疆不稳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经济重心南移
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西域独立
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755年(天宝十四载),唐朝国内爆发了有名的安史之乱,由唐朝蛮族将领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东北边疆叛军长驱南下,攻陷东、西两京,唐玄宗怆惶逃出长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的儿子肃宗在灵武继位之后,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守卫西域的安西、北庭节度使属下的边兵也被大批调往内地。
756年(至德元载)有三支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其中李嗣业、段秀实率精兵五千,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三支军队共一万五千人返回凤翔,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
除了西域边兵之外,唐朝还征发了西域各国本地的军队帮助平叛。明确见于记载的有于阗王尉迟胜率领的本国兵马五千。 另外与拔汗那一起发兵的还有大食等国。最晚到 757年(至德二年)正月以前,他们就已经行进到了河西地区。到了758年(乾元元年)秋天,吐火罗叶护乌那多与西域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 西域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
这时西域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给他们提供了入侵的时机。但是大食势力并没有趁机东进,而是派兵助唐叛乱,这说明大食从一开始就无意(或无力)进入葱岭以东的地区。对吐蕃而言,这时唐朝不仅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边兵,而且也调回了陇右、河西防备吐蕃的军队,入侵陇右、河西要比进 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于是吐蕃大举进攻河西。在这种形势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军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到763 年(广德元年)时,吐蕃军队已经尽陷兰、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占领了河西、陇右的大部分地区。此后西域守军与内地的联系断绝,但仍然奉唐正朔,坚守西域。有广德四年(相当766年)年号。实际上广德只有两年(763-764年),765年代宗改元永泰(765-766年)。吐鲁番出土的《高耀墓志》仍然沿用广德年号,说明在765年以前就己失去联系,不知长安改元永泰。而且四镇在这时还保持着一定的兵力,765年(永泰元年)左右,河西唐军抵挡不住吐蕃的进攻,遣使前往四镇,请求河西援军一万人,这至少说明西域的形势这时要比河西稳定得多。
768年(大历三年)左右 ,西域守军又与朝廷恢复了联系,朝野上下对他们“忘身报国”的精神感动得“酸鼻流涕”、唐代宗下诏褒奖,并向西域唐军通报内地情况,对守军大加赞扬。
其实就历代原王朝而言,经营西域不外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就内部来说,控制了西域既可张扬国威,又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就对外来说,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并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牧民族势力的汇合。吐蕃攻陷关陇之后,已深入唐朝心腹地区,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边防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所以西域虽有“奉国之诚“,朝廷却因“事势不及相恤”,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o^)/~ 百科是好地方http://baike.baidu.com/view/2795.htm#4_1

安史之乱是唐朝中央政府凭军事实力平定的吗?


安史之乱的平定,其实只是名义上的,或者说只是安史父子四人死了而已,而河朔三镇依然是安史降将把持。

从另一方面来看,河朔三镇虽然在安史之乱后事实上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但毕竟不再造反,所以也可以说安史之乱平定了。

安史之乱的平定,以下五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安史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朝义杀史思明。

若非如此,唐朝能否平定安史之乱还真的不好说。

2,回纥助兵

安史之乱的平定,回纥功劳很大,这是唐肃宗通过和亲换来的。回纥三次出兵,助大唐收复两京。

3,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朔方军

安史乱前,大唐兵力集中在安禄山的东北三师(幽州、卢龙、河东)和哥舒翰的西方二师(河西、陇右)。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便以哥舒翰的西方二师在潼关抵抗安禄山。然而哥舒翰战败被俘,西方二师全军覆没。

之后,由于安西、北庭兵在西域,过于遥远,从此大唐便只剩下朔方军可以抵抗了。

于是,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李亨便令在山西河北作战的郭子仪、李光弼回师护驾,二人遂成为对抗安史叛军的主力。

4,张巡守睢阳

张巡固守睢阳,避免了大唐江淮财赋之地落入安史叛军之手,而这一点为大唐在后来的反攻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

因此,安史之乱的平定,并非简单的依靠中央政府的军事力量,而是各方面的合力所促成的,有回纥的助兵,也有安史集团的自相残杀,更有对安史降将的安抚。

同时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大唐中央政府失去了对地方藩镇的真正掌控,藩镇割据的时代到来了。

并不是,完全是靠郭子仪平定的,郭子仪也是一个节度使,是他平定安史之乱。
不是。唐朝的统治者调回了边境的兵马和大将军才得以逐渐平复起义的各路叛军。
不是,藩镇的军事力量实在太过于强大,中央军根本没有实力去平定,而安史之乱的平定,是因为安禄山跟史思明两人的死亡造成的。
当然是凭借军事实力评定的。唐朝的军事实力还是非常强的。可以说属于巅峰状态。

“安史之乱”是怎样平定的?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时,什么都乱糟糟的,没个朝廷的样子。后来,唐肃宗请来了从前自己当太子时的一个老朋友李泌为他出谋划策;不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领着5万人马也赶到了灵武,这才组成了一支平定叛乱的基本队伍。

李泌为唐肃宗拟订了一个反击叛军、收复失地的计划:先不忙打长安,而派郭子仪、李光弼分两路进军河北,去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使叛军进退两难,首尾难顾,然后再发动各路官军围攻,一举消灭叛军。

第二年春天,叛军发生了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取代父亲做了“大燕皇帝”。安庆绪是个昏庸无能的人,连话都说不好。这本来是消灭叛军的一个好时机,可是唐肃宗急于回长安,便不用李泌的计划,而让郭子仪领军去打长安,结果吃了一个败仗。郭子仪长期镇守西北边境,威望很高,吃了败仗之后,就从回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纥音hé)借了4000精兵,然后会同唐军主力,再次发动了攻势,才把长安攻下来。接着郭子仪又收复了洛阳,安庆绪就逃到河北去了。叛军大将史思明出于无奈,便投降了唐军。

安庆绪逃到河北之后,占领了一些城市,继续为非作歹。唐肃宗得了些胜利,信心也有了,就想一鼓作气消灭叛军,于是调集了九个节度使共60万大军来围剿安庆绪。

郭子仪是著名大将,为收复长安、洛阳又立下了赫赫战功。唐肃宗为此曾亲自去慰问郭子仪的部队,并感激万分地对郭子仪说:“这国家虽然是李家的,但实在是将军为我重造的啊!”唐肃宗表面上极度称赞郭子仪,其实对郭子仪很不信任,生怕他手握兵权对自己不利。因此,九镇大军元帅的要职,既不给郭子仪担任,也不让另一大将李光弼担任,却派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太监鱼朝恩做监察官,九个节度使都得听从他的指挥。

唐军开始攻打安庆绪所在的邺城,这时已经投降的史思明又举兵反唐,从范阳赶来救援安庆绪。60万唐军摆开阵势,要与史思明的叛军决战。突然一阵狂风,刮得风沙弥漫,天昏地暗。没有统一指挥的唐朝大军,惊慌失措,稀里糊涂地就败下阵来。

吃了败仗,鱼朝恩把责任全部推到了郭子仪身上。唐肃宗也不管什么曲直分明,就信了鱼朝恩的鬼话,立即撤了郭子仪朔方节度使的职务,并命李光弼代替他。

这时,叛军的内讧又起。史思明兵多势大,根本不服安庆绪,就写信告诉安庆绪,要与他各立门户,成立什么兄弟之国。安庆绪知道自己管不了史思明,分开倒对自己有利,就带着些亲兵兴冲冲地来到史思明大寨,准备与史思明结为盟友。哪知史思明用的是调虎离山的诡计,把安庆绪和他的几位大将和大臣都杀了,自立为“大燕皇帝”。然后他整顿兵马,向洛阳方向进攻。李光弼接替了郭子仪,领兵来到洛阳。他见史思明来势凶猛,就把兵力转移到了有险可据的河阳(今河南孟州),占据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形。

李光弼领兵转移时,下令洛阳的军民全部撤离,并把能吃的全都带走,不给叛军留下一颗粮食。史思明占了洛阳,得到的不过是座一无所有的空城,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待在城内又怕李光弼偷袭,只好带兵出城,在河阳南面筑好阵地,同唐军对峙。

李光弼是与郭子仪齐名的另一位唐军大将,很会用兵。他知道目前的兵力尚不如叛军,就决定与史思明斗智,以消耗叛军的力量。

史思明为了同唐军决战,从河北带来了1000多匹战马。他叫士兵们每天在河里给马洗澡,想在唐军面前摆威风,以显示他人强马壮,兵力雄厚。李光弼一看这情景,计上心头,他命士兵把军中的500匹母马和马驹集中起来。第二天,叛军又来河边放马洗澡,唐军就把马驹拴在城内,把母马都赶出城去。母马一离开马驹,都萧萧地嘶叫起来。叛军的马一听到对岸马群的叫声,就都浮水泅过河来,等马夫们发觉去拉时已经来不及了。唐军一下子就白赚了1000多匹好马。

史思明白白丢了这么多好马,气得要命,就派部将连续攻打河阳,但都被李光弼用计打败了。最后,他发了狠心,把所有的兵力一起用上,派叛将周挚打河阳的北城,自己领了一部分精兵攻打南城。

叛军在城外站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一队一队向北城逼近。唐军将士看了,心里不免有些着慌。

李光弼看出了大家的心情,就安慰、鼓励道:“叛军虽多,但并不可怕。我保证,不到中午,就能击败他们,你们都要有信心。”

李光弼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叛军阵势,就问身边的将领:“叛军阵势哪面最坚固?”将士们都说是西北角。李光弼命部将郝廷玉率领300名骑兵去抵挡。

然后又问敌阵还有哪面比较坚固,将士们回答说东南角。李光弼又派部将论惟贞带领200名骑兵去抵挡。

两位部将走后,李光弼把留下的将士都集中起来,当众宣布他的命令:“进攻时大家都看我的旗子行动,旗子晃动慢,你们就各自选择有利的地方出战;如果旗子三次急速倒地,就是总攻的信号,你们就必须奋勇上前,决不能后退。谁后退,立即斩首!”说着,他拿了一把短刀插在自己的靴筒里,接着说:“打仗就是拼命的事,我是国家的大臣,决不能死在敌人手里。你们如果在前头战死,我就在这儿自杀,与你们一道为国捐躯!”将士们听了都十分感动,人人都激起一股奋勇杀敌的勇气。

将士们都勇气百倍地杀出城去。没多久,部将郝廷玉转过马头,朝城内奔来。李光弼大吃一惊,心想:“勇将都逃下了阵,这仗可就难打了。”于是传令:“将郝廷玉斩首示众!”

一个兵士带着李光弼的令剑迎了上去,郝廷玉忙说:“是马中了箭,不是我要后退!”于是他换了马匹,重新杀向前去。李光弼见将士们斗志旺盛,越战越勇,就命旗手把帅旗倒地三次。将士们看见了总攻的信号,争先恐后,拼死冲向敌阵,喊杀声震天动地。叛军挡不住这猛烈的进攻,一下子就崩溃了,被唐军杀死1000多人、俘虏500人,被水淹死1000多人,还有两名大将被活捉,只有周挚带领几名骑兵逃走了。

史思明正在进攻南城,得知周挚已全军崩溃,便不敢再战,连忙带着兵马逃回了洛阳。

史思明逃到洛阳之后,李光弼从双方实力考虑,认为暂时不能轻易攻城。这时宦官鱼朝恩就在唐肃宗面前大进谗言,非要逼李光弼去力攻洛阳。面对唐肃宗接二连三发来的诏令,李光弼抗不过去,只好冒险进攻,结果吃了个大败仗,攻城失利,李光弼的主帅职位也被撤掉了。

762年,唐肃宗去世,他的长子李豫即位,这就是唐代宗。此前一年,叛军发生了第三次内讧,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又做了大燕皇帝。

唐代宗即位后,一方面调集兵马,又借了些回纥兵,便开始讨伐史朝义。唐军在怀州(今河南沁阳一带)大败叛军,然后逼近洛阳,史朝义把他的十万精兵全部调出,在洛阳北郊摆下一副决战的架势。唐军几次进攻都没有成功。在这关键时刻,镇西节度使马璘一马当先,独自冲入敌阵。他右冲左突,犹如猛虎下山,把敌阵冲开了一个缺口。大队唐军跟着杀了过去,把叛军杀得七零八落,被杀和自相践踏而死的叛军就有6万多人,被俘2万人。

唐军收复了洛阳,史朝义领着几百个残兵败将逃跑了。不久,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就自杀了。

闹腾了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得到平定。可是,安禄山、史思明带头搞起来的分裂、割据势力,却一直在往后的100多年里兴风作浪,使唐王朝再也摆脱不了它的扰乱和破坏。

唐朝的安史之乱,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如何平定的呢?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失败?

第一,从政治上看,叛乱是不得人心的,绝大多数人是拥护李唐王朝的,叛军不但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反而纵容胡人到内地屠杀汉人。因为,安史的叛军主要是边防军,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及很多很多将领都是胡人。
第二,在军事上没有绝对优势,安史叛军虽然席卷很快席卷中原,但西北、西南、东南、华南都在唐朝手中,特别是张巡守住睢阳(今河南商丘),遮蔽江淮,保障了唐军主要的财税之源。
第三,唐肃宗即位灵武后,调集朔方和安西的唐军南下作战,再加上郭子仪和李光弼等具有非常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如果不是唐朝的政治腐败,安史之乱本可在两年之内就可以平定。朔方和安西的唐军是非常精锐的边防军。
第四,安史内讧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安史之间彼此不信任,安史两家父子相残,内部没有很强的凝聚力。
虽然唐朝中后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流离失所。群众需要革命,需要新鲜的政治、经济、生活环境。但安逯山、史思明之辈兴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个人或家族的利益,并不是为了劳苦大众。所以乱兵所到之处更是烧杀抢掠,寸草不生,毫无政治口号或利民政策和纲领。加之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当时的人民还是以皇室为正统,所以注定此次兵变不会持久,失败后被后人称为安史之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安禄山仅仅是个叛国者,为人就不值得称道。
其势力既无纲领又无目标,而且军阀势力又不仅仅安禄山一家,自然不会任由安禄山坐大。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安禄山造反仅一年就被儿子安庆绪给杀了。但是“安史之乱”最终却延续了近八年的时间。这仗为什么会打成这样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先从一场“狂风”说起。这场“狂风”发生在唐乾元二年(759年)。当时安禄山已经被安庆绪给杀掉。此后安庆绪的军队在和唐军作战时,节节败退,最后只能退居邺城。这时候,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路唐朝大军总共60万人,已经对邺城形成包围之势。唐军只需要围着邺城,就算不攻,耗也把安庆绪耗死了。

事实上,当时也已经耗了安庆绪四个月之久,安庆绪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不得不多次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同时还对史思明说,只要他愿意来救援,就把皇位让给他。当时叛军除了安庆绪外,也只有史思明一支军队,总共有13万人。史思明本来正在观望,想等唐军把安庆绪杀掉了,自己正好登基称帝。不过,看到安庆绪穷途末路,他也很担心,怕唐军拿下邺城后,反过来收拾他。于是率5万兵力前来救援。

5万打60万,再加上史思明不过是些散兵游勇,而唐朝都是正规军,这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拿鸡蛋碰石头。唐军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围点打援”,消灭史思明军队。史思明军队在和唐军开战后,果然不敌,节节败退。可这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大作。风一吹,唐朝九路大军都四散奔逃。

大风过后,郭子仪大军溃退到河阳桥,李光弼的大军返回太原,其余节度使也都带着本部人马,回到自己的军镇。这样,安庆绪得以解救,史思明诱杀安庆绪,把儿子史朝义留在邺城,自己则一路追击,重新占领洛阳,声威赫赫。本来唐朝军队就几乎要把“安史之乱”平定下去了的。却是一张风作怪,“安史之乱”又死灰复燃。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天意”?“上天”想要再乱一乱大唐?显然,所谓“天意”是不可能的。从一场风吹散唐朝60万大军这件事,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在围剿“安史之乱”的时候,唐军是存在严重问题的。什么问题呢?

一、唐军缺乏统一主帅。唐肃宗在灵武即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并且得到唐玄宗的认可后,他就成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实际指挥者。但是唐肃宗受他爹唐玄宗的长期挟制,他本身并没有什么能力,又容易受太监及老婆的摆布,因此指挥更加错乱。

在这种情况下,唐肃宗最好的做法,就是找一个兵马大元帅,让他来作为平定整个“安史之乱”的总指挥。这样,各路兵马都好节制,打叛军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易如反掌。但是,唐肃宗却害怕这样做。因为他不想有第二个安禄山出现。有这样一个统帅出来指挥作战,固然很容易就把叛军镇压下去,但是,这个统帅也可能夺了他的皇位。那样一来,他不是白忙活了吗?所以,一直都没有选择这样的统帅。

二、节度使们顾惜实力。一场风真的就能吹散60万唐军吗?世上恐怕还没有这样的风。但是,各军镇却借题发挥,因为一场风,就各自带着自己的人马,回到了自己的军镇。节度使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想保持自己的实力,不想和史思明以及安庆绪的亡命之徒硬碰。由于唐玄宗怠政,对地方节度使缺乏管理和有效的节制,在天宝年间,已经造成了各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情况。

而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发起叛乱,也正是因为他的权力太大,中央其实已经没办法节制他了。这样一种情况,所有的节度使们都心知肚明。他们明白,平定“安史之乱”是容易的,重要的不在于平定,重要的在于战后的利益分割。只有保存了军队的势力,在战后才有拥兵自重的资本。

三、安禄山称帝激励叛军。安禄山虽然被儿子杀了。但安禄山从一个边镇将军,一年之内就当了皇帝。这种太容易成功的“捷径”,对叛军是个极大的激励。所以,整个叛军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安禄山过了安庆绪,安庆绪过了史思明,史思明过了史朝义,大家都想过一把皇帝瘾。这战争就这样往下延续了。(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之所以安史之乱还是打了八年,是因为史思明还有很大的实力,导致了动乱持续进行。
不止安禄山一个叛军。叛军先后出现四位领导人物,分别是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
因为叛军在安禄山死后依然有领导者,包括他的儿子安庆绪和后来的史思明父子。
因为虽然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但是除了安禄山还有其他人也在造反,所以说他是打了8年。
文章标题: 唐肃宗灵武即位对平定安史之乱是否弊大于利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8056.html

[唐肃宗灵武即位对平定安史之乱是否弊大于利]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