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古人如何用茱萸做菜

时间: 2022-11-28 10:02:0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6次

古人如何用茱萸做菜

茱萸香糕怎么吃?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对联
  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
  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
  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
  训言在耳犹记心。

  杏酪榆羹当来次第;
  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
  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烟景催槐叶;
  风期数楝花。

  山清水秀风光好;
  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
  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
  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
  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
  后辈难忘先烈恩。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
  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源出《周易》,其中以一、三、五、七、九等单数为阳数,两九相重,即为“重阳”。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茱萸节、菊花节。

  重阳节由来已久,屈原《远游》诗就有咏重阳节的诗句“集重阳入帝宫兮”。据晋人葛洪《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宫人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盖相传自古未知其由”。从某种意义上说,重阳节可能起源于秋游祛灾的风俗,后来才演变为九月九登高活动。民间有重阳节起源于“桓景避灾”的传说。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载,东汉汝南桓景,访名道费长房为师,游学累年。费长房预测到九月九日桓景汝南家中有难,让他回去与家人一起做绛囊,内放茱萸,带在身上,远山登高,并饮菊花酒。桓景遂依计而行,携全家出游。回来后,家中所有牲畜皆死,方知躲过一场灾难。自此九月九登高避难、佩茱萸囊饮菊酒的习俗流传开来,遂成重阳佳节。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季节,携亲邀友登高望远,令人心旷神怡,豪情满怀。登高之俗起源很早,可追溯到战国时。重九登高始于西汉,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楔登高。”魏晋南北朝及隋唐诗人所写重阳诗中,无不提及登高,可见此时登高已有游乐内容。民间的习俗一般是登高饮酒,赋诗作文一。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中勾画出一幅重阳登高和佩戴茱萸的风俗画卷。茱萸香味浓郁,重阳节佩戴茱萸既可以避邪求吉,又可以抵御秋天寒气。民间还在院子或井旁栽种茱萸,以避邪驱毒。

  重阳佳节,菊花盛开,赏菊饮酒,成为重阳节的一大快事。《东京梦华录》记有“九月重阳,都下赏菊”的盛况。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气味芬芳,品质高洁,金秋九月盛开,品种繁多,争奇斗艳,可谓美不胜收,因而九月又称“菊月”,重九也叫“菊花节”。关于赏菊饮酒,当属晋代的陶渊明最为有名。据说重阳节陶公家中无酒,便坐在庭院的菊花丛中,迫切地等待太守王弘差人送酒来,此事成一段佳话,被后人吟咏不绝。唐代诗人陆龟蒙有“正被绕篱荒菊笑,日斜还有白衣来”的诗句,就描绘了此情此景。菊花酒是把菊花放入酒中泡制而成的一种酒,唐宋时期重阳饮菊酒已蔚然成风。宋代词人李清照《醉花阴·重阳》云: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中一个“愁”字定了基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重阳孤独一人赏菊的凄凉心情。

  毛泽东咏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诗中充满了雄视千古的豪迈情怀,成为不朽佳作。古往今来灿若星海的咏菊诗篇为重阳佳节增添了绚烂的文学韵味。

  九月初九,出游登高、佩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同时还要吃重阳糕。重阳糕是由汉代的“蓬饵”发展而来,唐代时称重阳糕。“糕”与“高”谐音,蕴含着步步高之意;此日无法登高的人遂吃重阳糕代表登高,以弥补心中的遗憾。明清称之为“花糕”,上缀栗子、枣子,斑斓如花。民国年间,重阳糕的糕面印双羊,取“重阳”之意。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并请出嫁女儿回家省亲食糕,故重阳节又称“女儿节”。

  重阳吃蟹也是人们又一习俗。秋风一刮,螃蟹膏黄肉厚,正可一饱口福。而今重阳节已与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取“久久”长寿之意,又因九为阳之极,象征长寿,因此重阳节又被定为“老人节”。有的地方还有重阳祭祀的习俗,如胶东祭财神,长岛祭祖,各行业祭祀行业神等。
用手拿着吃!

辣椒引进之前古人吃什么?详解辣味调料茱萸

在辣椒没有进入川菜之前的漫长岁月,食茱萸充当了辣椒的角色,满足了好辛香的四川人对辣味的嗜好。在古代,四川人爱吃的鱼鲊、肉羹、面条,皆用辛辣的食茱萸调味;食茱萸还被做成辣子油入馔。 成都 最先种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17岁那年,独自在长安,寂寞而惆怅时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已成往事,但细心的人们也许注意到了,偶尔在一些川味火锅中,还能见到茱萸的影子。在辣椒未入馔之前,就是这茱萸担当起了给四川人提供辣味的历史责任。 茱萸别名藙、樧(shā),分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前二者入药,后者入馔入药两可。茱萸果实色红、味辛,所以又称辣子,或称樗叶花椒,还有欓子、艾子、枣皮、蜀枣、蜀酸枣、药枣、肉枣、山萸肉、萸肉、汤主、魁实、鼠矢之类俗名。扬雄《蜀都赋》曰:“其浅湿则生苍葭蒋蒲……茱华菱根。”所谓茱华,即茱萸之花。它是人工栽种还是野生?难以判断。晋人左思《蜀都赋》曰:“其圃则有蒟蒻、茱萸。”这是栽种茱萸最早的文献,说明成都是种植茱萸的始源地。 古人把茱萸看得很神奇。《齐民要术》记载:二三月栽茱萸,等到果实开裂就收割,挂在墙壁阴干,切忌烟熏,“烟熏则苦而不香也。”《术》言:如果“悬茱萸子于屋内,鬼畏不入也。”若是水井周围种上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者,无瘟病。”《杂五行书》说:“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晋人孙楚《茱萸赋》曰:“有茱萸之嘉木,植茅茨之前庭……应神农之本草,疗生民之疹疾。”临床验证:茱萸能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某些皮肤病,还有利尿、降压、防癌作用。不过,四川人最看重的还是茱萸具有的辛辣味道。 鲊羹汤饼茱萸香 茱萸入馔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西周。《礼记·内则》记载:“三牲(牛羊猪)用藙。”至迟在西汉,川饭中有茱萸。隋唐以降,无论“北食”还是“南食”,很难见到茱萸,唯有“川饭”一如既往,将茱萸与花椒、姜并列为食材“三香”。 古代四川人最爱吃的食物之一鱼鲊(腌鱼),就用了茱萸。《齐民要术》记鱼鲊法:取鲜鲤鱼去鳞,切成长二寸、宽一寸、厚五分的片,每片鱼肉皆有皮,洗净鱼血,撒上白盐,再放在平板石上把水榨尽。然后将粳米煮成饭,与茱萸和橘皮、好酒一起搅拌后,在瓮里先放一排鱼,再放一排饭,如此反复,直到放满为止,最后用菰叶密封瓮口。若是作猪肉鲊,则将猪肉料理干净,剔去骨,切成宽五寸的条,煮熟。然后切成片,将粳米煮成饭,与茱萸子和白盐调和。摆置方法一如鱼鲊法,密封,一个月后就熟了。吃时再配上姜蒜醋之类。熬汤尤佳,烤着吃也很美。 油炒法没有普及之前,最流行的家常菜就是肉菜合煮的羹,吃时以酱、醋、盐、梅调味。北宋蜀守宋祁《益部方物略记》言:“蜀人每进羹臛(肉羹)以一二粒(茱萸)投之,少顷,香满盂盏。”又曰:“绿实若萸,味辛香苾。投粒羹臛,椒桂之匹。”这是说茱萸肉羹的味道堪比花椒和肉桂之辛辣鲜香。 唐代四川诗人李颀的《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诗曰:“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面条)茱萸香。”李颀喜欢面条中添加茱萸,就如同当下四川人在面条中放辣椒一样。 用茱萸煎成辣油 四川人吃辣椒有一种特别的吃法,就是将辣椒研成粉,作成熟油辣子。在古代,则用茱萸作成辣油。茱萸别名藙,按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藙,煎茱萸也。”《礼记》注疏有其煎法:“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茱萸折其枝,连其实,广长四五寸。一升实可和十升膏,名为藙也。”说在九月九日这天,用一升茱萸同十升猪油一起煎成的辣油,名藙。这与现在煎辣椒油类似,可以说藙就是古代的熟油辣子。之所以用猪油,是当时还没有菜籽油,菜籽油大约在明末清初才出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还介绍了一种提炼茱萸辣油法,他说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这是曹植《浮萍篇》中的名句。不过,文人雅士最爱吟咏的还是茱萸酒。寒山隐士诗曰:“纵你居犀角,饶角带虎睛。桃枝将辟秽,蒜壳取为缨。暖腹茱萸酒,空心枸杞羹。终归不免死,浪自觅长生。”寒山把茱萸酒视作辟秽和寻觅长生之物,而四川人更注重茱萸酒带来的味觉感受。宋人赵抃《成都古今记》曰:“蜀人每进酒,辄以艾子(茱萸)一粒投之,少顷香满盂盏。” “闲听竹叶曲,浅酌茱萸杯。”白居易《九月九日登巴台》的感慨已随风而去,如今川菜中已经难觅茱萸踪影,它已被辣椒完全取代了。

古人偏爱插茱萸,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

唐代诗人王维曾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时节,自己独在异乡,不免心生思乡之情,怀念曾经与兄弟登高凝望的日子,头上插茱萸的这种活动少了自己一人。在重阳时节,民间就有就着随身佩戴红色果实的习俗,而这种果实就是茱萸的果实。为何古人如此偏爱茱萸这种植物呢?

茱萸是分布在中国南方的一种落叶小乔木,每年的六月左右开出黄色的花朵,九月时便结出红色的果子。你可别小瞧这种果实,它不仅可以作为食用材料,还可以入药治病。作为食用材料,它的味道是辛辣味的,其放入菜品当中,可以达到增味提鲜的作用。在民间烧制肉食的时候,放上茱萸可以解腻去腥。可以食用的茱萸和花椒、生姜,曾经作为香辛料,经常出现在古人的餐桌之上,被称为“三香”。

茱萸有三个种类,刚才所说的用作调料的便是食茱萸,另外还有两种,分别是吴茱萸、山茱萸,这两种茱萸都是传统中的中药材。吴茱萸因生长在吴地,而且质量非常好,所以便有了这样的称呼。山茱萸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重阳节之所以盛行头戴茱萸之风,是因为农历九月九日,刚好是茱萸的成熟的时节,古人认为头上插茱萸可以辟除恶气而愈初寒,从而达到辟邪祈祷的目的。在民间人们也会将重阳节叫做茱萸节、茱萸会。


直到后来明朝末年,辣椒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才彻底改变了茱萸的地位,由于辣椒营养价值超过了茱萸,人们将茱萸慢慢淡忘了。再加上随着后来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延年益寿的方法,所以人们对于茱萸不再有那么多的念想。

这是一种怀念故土和亲人兄弟的一种方式,古代交通不便,所以出门在外的人,格外的思念家乡,就是通过插茱萸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茱萸有个别称为“辟邪翁”,古人认为茱萸可以辟邪祟,祛湿等用处,所以插茱萸就成了一种习俗。
这是因为古代人从很久以前就有这样的习俗,茱萸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植物,可以象征着好运到来。所以说才会特别喜欢插茱萸。
文章标题: 古人如何用茱萸做菜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7316.html

[古人如何用茱萸做菜]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