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华夏文明起源于中原,而中原以及整个北方的菜系却普遍不及南方

时间: 2022-11-27 07:00: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为什么华夏文明起源于中原,而中原以及整个北方的菜系却普遍不及南方

河南省作为文明发源地,为什么豫菜却不能与鲁菜、川菜等齐名?

五味调和,质味适中是豫菜的特点和精髓,作为一个流派。豫菜技法全面,特点鲜明, 历史 悠久,底蕴深厚,最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烹饪文化的基本精神。豫菜曾作为中国烹饪文化的代表,从整体上影响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南宋以后,它作为地域文化,也是中国烹饪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豫菜名品众多,有流传千百年不改其味的软钉雪龙、洛阳燕菜、清汤东坡肉、烧臆子、套四宝、决明兜子、炙子骨头、熘鱼焙面、煎扒鲭鱼头尾、铁锅蛋、锅贴豆腐、卤煮黄香管、葱椒炝鱼片;有曾闻名全国的三大烤(烤鱼、烤鸭、烤方肋);八大扒(扒鱼翅、扒广肚、扒海参、扒肘子、葱扒鸡、扒素什锦、扒素鸽蛋、扒玲铛面筋)和四大抓(抓炸里脊、抓炸丸子、抓炸腰花、抓皮舂卷);有近代创新的芙蓉海参、果汁龙麟虾、玉珠双珍、凤尾虾球、猴头干贝,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涌现出众多名厨,第一个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中国厨师之乡的长垣县,拥有数万厨师,自明清始或御厨、或官府、或酒楼、饭店,走遍全国及日、美、欧洲,均有上乘表现。

综上所述,可以说豫菜曾经有过长时间的辉煌,在中国烹饪史上书写了重重的一笔。

但 历史 上的辉煌和现实上的某些成绩,并不能掩盖现今豫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度沉寂和发展上的滞后。与正在走红的一些派别相比,豫菜在继承、发展两个方面,在技术、品种、经营等多个环节,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距。当然,豫菜以及它所代表的河南的烹饪事业发展的相对落后局面也是一个 历史 过程的结果,这种状况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自南宋以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迁北移,中原尤其是河南已无中国之重,中高层次消费转移或水平下降,造成高端市场的冷落,从而引起整个市场的萧条,这是典型的消费结构变化造成市场水平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名优珍稀之物不再问市,屠龙之技无用武之地,精尖人才流失他处,豫菜便难现昔日辉煌。

其次,从南宋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原大地或战乱兵燹,或水旱为虐,天灾人祸,造成千里抛荒,村落尽亡,四野白骨,生灵涂炭,经济落后,商业惨淡,交通荒废,物流不通。饥饿尚不能解决,存亡就在一线之间,还何谈烹饪,何谈豫菜辉煌。

再次,新中国成立以后,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工业、商业发展缓慢。保数千万人口之衣食,为政府要务。城市规模小,且中心城市少,这就使得豫菜不可能依托快速发展的城市来实现自己的发展和辉煌。

改革开放以后,河南一无沿海之利,二不占政策优惠之先,经济发展、改革进程均在国内居后,于是南风劲吹,强势经济力量载着强势的文化和烹饪抢滩登陆,快速占领了发育不成熟的河南高端消费市场,引领了一时风骚。豫菜与本地餐饮业,尚未理顺思路,整合力量,调整姿态,而仓促应战,仅靠中、低端消费市场与之抗衡,结果自然是造成在郑州这样的中心城市的沉寂,豫菜又失去了一次发展的机会。

上述这些原因均说明,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对烹饪发展的认识必须在经济、政治的前提和背景之下,离开这一点,无疑是缘木求鱼,不得要领。但应说明的是,豫菜发展的滞后在上述客观的原因之外,还有豫菜的从业者及有关部门,在教育、培训和科研等基础工作方面着力不够,缺乏对豫菜,对河南的烹饪文化有一个正确而到位的认识。有关媒体缺乏宣传,使河南高端消费层不识豫菜,不食豫菜,豫菜的出现冷寂,也就十分正常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和必须去直面的。

菜系的出名和一个地方的经济政治地位是有关的,淮扬菜兴盛于漕运,粤菜兴盛于广东的经济发展。在宋朝绝对是河南菜流行的时代,南宋以后大批贵族迁至杭州,把开封的饮食也带至了杭州,河南菜以另一种面貌,融入江浙菜继续流行于世。原本的河南开封菜因为经济政治地位的下降影响不断衰弱。

过了灵宝到了关中,你就知道了,长安也是古都,还出现过大唐盛世,陕菜不也没那个啥,没进入所谓的八大菜系,也没和谁齐名吗!

水席

在过去有一句话,凡是铁路线的地方,沿线多有两个地方的人,一个是四川人,一个是河南人。但是四川人为什么把川菜延伸到全国各地,甚至成为八大菜系市场化的头牌呢?这个暂且不逼逼,稍后再说。

河南,这个地方呢是中原,四季分明,黄河在此穿行,人文底蕴厚重,据说客家人的老一辈生活习俗还能看出来有中原的影子,灌汤包、沙县小吃据说都来自河南。

开封汤包

河南不是没有 美食 ,而是 美食 小吃化了,菜系上没有深耕,从整个北方来说,豫菜表现的很庸常,比起因天时地利连带海洋的鲁菜,自发型菜系拓展的面不够宽阔,延伸和纵深也不强,一句话,烹饪上没有强烈的代表性和特色。

但是河南还是有厨师之乡,也有很多大师级的厨师,但往往楚材不为楚用,豫材都走了出去!豫菜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继承,世人知道河南饮食,势必想到烩面、胡辣汤、水席、烧鸡、甚至是南阳黄牛肉,但是真正菜品让人记得住的寥寥无几,前几年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才让好多人知道鲤鱼焙面是豫菜,而南方人几乎是不吃鲤鱼的。

鲤鱼焙面

但是现在你来看,豫菜中几乎没有一款菜是拳头主打菜,能够像川菜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那种耳熟能详的菜肴,这个还真的几乎是没有。

中原在 历史 上比较动乱、黄河也不听话,水利不像现在安稳,中原生活不稳定,不稳定就无法安居乐业,不安居乐业就无法让饮食文化发展。

时间到了现在,河南的小麦产量始终是举国第一,你在城市里买的商品面粉,粗略的可以这样说,吃四斤面粉,其中有一斤来自河南,比山东的小麦产量还高。

河南小麦丰收

以面食为主打的区域,尽管大米也不可或缺,但是一旦习惯吃面食,菜品的创造性上自然就会降低,也就不会深耕。因为面食是主食,吃饱了主食,研究菜系发展就会受到客观的阻碍。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鲁菜也是这样,山东也是吃面食大省,为什么现在看不到多少鲁菜馆子,鲁菜多数存在在象征意义的层面,其实和河南一样,鲁菜本身的宫廷菜气质本身就是官府气,而不是接地气,接地气的鲁菜已经等同市井菜,当然当代味精味素和各种调味品的出现也导致了卤菜的衰落,也不够简单易行,符合现在的商业节奏!

河南烩面

四川菜之所以有时被人称为老百姓的菜肴,大火猛攻,麻辣鲜香,快速上桌,就是满足了现代的生活节奏。川菜之所以是商业菜肴的头牌,在于常规食材上,川菜把调味手法做到了极致,一旦入口习惯,皆大欢喜。

而川菜和陕菜虽然也有丰富的烹饪技法,但是在常规食材上,并没有做到川菜那样的地步,整体来说非常庸常,特点不够突出,做法相比较略微粗放。

麻婆豆腐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陕菜虽然没有进入大菜系,但是首府西安确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城市,这个城市一度高居亚洲城市 美食 排行榜的第二位,仅次于台北。

综合地理、 历史 原因,农业主要构成,豫菜没有进入大菜系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才外流。一个地方要发展,不管发展什么,一定要留住人才,豫材要为豫用,才能发展经济,经济好了,自然有发达的饮食文化。经济得道,菜系升天!

(完)

推行不行,要简单易行

这个问题我研究过,说来话长我简单点说:郑州人没开始吃烩面时,豫菜还是很牛B的,当郑州人把烩面当一种潮流的时候豫菜就彻底的完蛋了。(其实郑州人四十年前不吃烩面的,四十年前烩面在郑州根本不值一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烩面害了豫菜的招牌是肯定的。未来在郑州餐饮市场烩面占的份额越大,郑州越落后,份额越小郑州越发达(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长话短说)如果将来河南发展牛B了,记住:前提发展牛B了,烩面绝对不是河南的代表,甚至连前十都排不进。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心的河南人可以观察下。

豫菜的特色菜味道真好但制作太复杂推广不开呀 一般都需要预约的。如鲫鱼焙面,铁锅蛋,烤方肋,琥珀冬瓜,炸紫酥肉,煎高丽鸡饼等,这些名菜在河南的名店一般也吃不到,还怎么振兴豫菜呀!

豫菜挺红火啊

其实说白了,河南主要是面食,不用吃菜,这是菜系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同理,也并没有什么陕西菜,山西菜,西北菜吧!这和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八大菜系,川、鲁、粤、淮扬、闽、浙、湘、徽,算是中国菜的代表。在这个全名都是吃货的时代,我们对 美食 都十分的热爱,对各种菜都比较清楚,但唯独不见中原豫菜的身影呢?

但追查起来,豫菜并不是不如其他菜而让人遗忘了它。豫菜的 历史 不仅不是一片空白,还曾经红极一时,风光无限。就在上世纪前半世纪,豫菜的地位还和鲁菜并列,而且全国最早的餐饮连锁店就是豫菜馆厚德福,那么为什么短短几十年时间,豫菜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中国的烹饪发展往往和 历史 的发展有关,最早的和豫菜有关的烹饪理论在4000年前的夏朝,记载了“五味调和,以汤说美味”。清末民初袁世凯上位,豫菜迎来了辉煌年代。厚德福开张的几年生意并不好,但是一个人的崛起改变了它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河南人袁世凯。袁世凯喜欢吃鱼,最喜欢的鱼就是开封北面黑岗口的黄河鲤鱼,最喜欢吃的就是软溜鲤鱼烩面。随着袁世凯的崛起,作为河南菜馆的厚德福成为了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厚德福一下子红火了起来。袁世凯称帝之后,厚德福更是以此为招牌制造舆论,成为了北京有名气的大饭馆。为何这么出名的豫菜,几十年间几成绝唱!

豫菜没落,河南人当负全责。

当川菜、粤菜、鲁菜到处打广告喊加盟的时候,豫菜传承人还在恪守传男不传女,宁愿摆地摊也不把手艺教给别人。

真正走出去的屈指可数,像胡辣汤的熬制方法,烩面的制作工艺这类豫菜小吃,河南各地都有不亚于胡辣汤、烩面的 美食 配方。

说到底还是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比如我老家鹿邑,特色小吃妈糊,传承了几百年,甚至更久,有说起源于隋朝麻叔谋故称麻糊子,有说起源于明末灾年,因营养成分不亚于乳汁,可以喂养新出生的婴儿,所以取名妈糊。

卖妈糊的生意有多好?鹿邑东关那家摆地摊的一天卖3000碗,爷俩做出来多少都能卖完,然而制作方法整个县城就被四家掌握,去年有人出六万元想拜师,被东关那家拒绝了,说是祖传的手艺不能让给别人。 网上流传的所谓做法坑死人,做出来的死难喝,妈糊制作的核心技术仍然被雪藏,不肯教给外人。

类似妈糊的特色 美食 在河南有太多,然而外人想学正宗的很难,哪怕现在流传已久的胡辣汤,外地卖逍遥胡辣汤的基本上都是周口逍遥镇的或其周边的,外地人想学到正宗的很难。

为什么古代文化总是先起源于南方,而经过文化交流以后,最后又总是北方胜过南方呢?越详细越好,谢谢!

这种提问不太正确哦!朋友!
首先,从地球的纬度来看,不难发现四大文明古国基本在北纬30°左右的地方。而翻开地图不难发现这四个国家发源于河流附近。这也就是说古代文明大多是起源于近海湖河边上的。这是因为古代人从人类发展角度讲,学会了耕种。而耕种最适宜的地方便是靠近河流附近的含水量多的地方。
古代文化起源于南方,这种问题只适合部分地区。但是,南方毕竟纬度低,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南方多处在温带、亚热带中,少部分南方地区处于热带地区。所以处在这样的适合耕种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下,人民的农业文化高度发达,这也就不难看出古代文化起源于南方了。
经过文化交流,北方的文明又会胜过或取代南方,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北方的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耕种自然不太可能,因此多从事畜牧业。文明发展起步晚。
二,北方人生活条件差,故而多会发生争夺地盘事件,并且常年的放牧,久而久之便使北方人形成了一种粗犷、剽悍的处事作风。
三,南方人生活在临海近水的地方,生活环境好。然后民风淳朴。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温和谦让的性格。
四,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稳定。这在经常游牧的北方人眼中便是天堂。对此,谁不会动心呢?
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满族南下入关、北魏孝文帝南迁都城、元朝扩大疆土等等都是。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而目前考古发掘可以证明东方文明最早源于我国南方。江西仙人洞遗址发掘出一万两千多年的水稻化石,已经使仙人洞遗址被评选为2021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已经表明农耕文化源于南方。而云南昆明呈贡金宝山发掘出土的一万多年的古夷文也可作为文明起源于南方的实证。但以华夏发源地自居的河南流传着更多的神话故事。
说的具体些,什么文化先起源于南方,而经过文化交流以后,北方超过。我觉得这句话就有问题
在江河两侧土地肥沃,适于人类居住和生存,所以文化总是起源于河流两侧。有一定的纬度
你说的南方是现代中国的南方么?为什么会先起源于南方呢?明明是黄河流域发源的比较早吧……

华夏文明起始于北方,但所有的中国人都来自南方,这是怎么回事?

在6万年前我们的智人祖走出非洲,然后很快的遍布世界,他们先是在西亚遇到了已经在大陆开枝散叶的尼安德特人,又在100多代之后在南亚遇见了丹尼索瓦人。这些古人类与我们的祖先大概共存了3万年,他们不仅互相捕食,还互相通婚,每个人身上都会留下大概百分之三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血栓、抑郁症和尼古丁成瘾等风险基因,可能都是他们留下来的。

华夏文明

1万年前,冰期的消融带来了更适宜农业发展的气候,东亚人开始耕作,这些食物也进一步塑造了我们的基因,就像欧美人无法消化海带紫菜中的多糖。很多东亚人都难以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多余的乳糖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涨肚和腹泻。东亚人种的祖先是沿着海岸线从东南亚进入中国的腹地。但考古遗迹显示,缔造了中原文化的祖先应该是从辽西走廊南下迁居中原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从南往北,然后折返回来。

东亚人

当灿烂的中华文明在黄河和长江流域逐渐成型,基因的流动却没有停止,经过贸易与征伐,西北、北方和西南,不断有民族汇入我们,高加索、通古斯和南亚的基因,成为我们血缘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基因

从基因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拼盘,你在自己身上很可能发现代表其他族群的DNA片段,这些片段不仅记录了你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也记录了人类进化史,赋予了此刻你身体独特的功能,影响了你的行为和喜好。你会发现一张中国地图可能不够大,你的DNA中有更广阔的世界。

为何老把中华文明叫成华夏文明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区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断获得直接的交流、融合。

二、中华文明起源
(一)关于中国人及其文化的来源,长期存在外来说和本土说、一元论与多元论的争辩。以往由于受到当时政治背景和流行学说的局限,科学发现也不充分,因而很难得有说服力的认识。如关于中华文明的种种西方起源说,就带有明显的虚构、编撰和假想成分。而且,从18世纪法国人约瑟夫•德•古尼(甚至更早的17世纪)开始,止于20世纪初叶的安特生之前,所有西来说的立论都是站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立场之上(包括古埃及文明中心说和西亚古文明中心说等)。考古学发展起来以后,有的研究也不免有种种偏见和浅见。
当前,中国境内古人类学的材料已相当丰富和系统,旧、新石器时代(特别是万年以来)的考古发现在中华大地上已是「遍地开花」。这些系统而又丰富的发现,文化性质明确,内涵清楚,相互关系也易于得到证明,用来与中国文献记述的远古神话传说互相印证,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和多元特点,以及新石器时代以来由多元向一体发展的特点。
传统史观认为,中华民族是从黄河中下游最先发端,而后扩散到边疆各地,于是有了边裔民族。司马迁综合春秋、战国诸说,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这样表述:由于共工、欢兜、三苗、鲧有罪,「于是舜归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这种史观影响甚大,直至近现代也还有一些学者相信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过去史家总是用「礼失求诸野」的观点来推测区域间文化发展变化的关系,把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当作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心。这就是本土起源说中的一元说。 一元说的论点已被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所推倒,中华文明不是从黄河中下游单源扩散至四方,而是呈现多元区域性不平衡发展,又互相渗透,反覆汇聚与辐射,最终形成为中华文明。
(二)
1.黄河中下游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
黄河中游区,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为中心,北达河套及长城沿线,南接鄂西北,东至豫东,西抵黄河上游甘青接壤地带。南头庄文化以下,有磁山(公元前6100—6100年)——裴李岗文化(前6200—前5500年)、大地湾(下层)文化(前5900—5300年),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前5000—前3000年),中原诸龙山文化(前2900—前2000年)继之。
与这一区域相对应的为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集团,从中可以追溯氐羌与华夏起源,并且大致可以肯定继中原龙山文化发展的是夏文化(晋南、豫西、豫中)、先商文化(豫北、冀南)和先周文化(关中)。炎黄集团起源之地比较接近,无论从文化还是从地理的因素分析,这两大集团都是有共同起源和共同文化特点的亲缘集团。炎、黄同出少典——有峤氏部落,后世成为异姓的相互通婚的不同氏族与部落。在黄帝集团的发展中,陕北是极为重要的地区。相传,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黄帝并非具体历史人物的私名,其陵园所在就表明了陕北在黄帝集团发展中的重要性。黄帝集团另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地区是燕山地区。该集团从陕北向燕山地区迁徙的证据已得到了考古学的印证。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自渭水下游越过黄河后,沿汾河和桑乾河北上,与燕山以北红山文化在桑乾河及汾河发源的河北张家口地区交汇在一起。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文明曙光的出现。
《国语•晋语》说,黄帝有25子,因母不同而别为12姓(实则是11姓)。这11姓显然不一定出于同一来源,而是不断融合的结果。故传说中的黄帝谱系有不同的称号,如「轩辕氏」、「有熊氏」等,说明这些后加入的群体还有自己的图腾,但均奉黄帝为共同祖神和天神。「黄帝」既是该集团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该集团大酋长所共享的名号。
炎帝又称赤帝,是炎帝部落集团共同奉祀的天帝,也是该集团大酋长袭用的称号。相传,前后承袭炎帝名号者凡8氏,共530年,最后一位为榆罔氏。炎帝集团起源之区当为陕西境内渭水上游和秦岭以南汉水上源一带。其后不断迁移。炎帝的后裔有姜姓诸夏及姜姓之戎,还包括氐羌。后发展为共工、四岳和氐羌三大支系。共工一分为二,即共工和鲧(缓读),说明炎帝集团又有进一步的分化。共工发展于今豫东及冀南地区,徐旭生具体指出其为辉县境内,范围显然过于偏小。鲧兴于崇山(今嵩山),发达于豫晋接壤地区。故此,鲧被认为是黄帝集团的一支系。四岳,或写作西岳,又作太岳。其后裔有申、吕、齐、许等国。申在今河南南阳;吕原在陕西,后迁南阳;齐在山东;许即今河南许昌;炎帝都陈(今河南淮阳)。大约四岳一支是炎帝的主流。氐羌则比较复杂,一直处于西北农牧交错地带。传说中,共工与鲧治水失败后,被天帝殛死,鲧化为黄熊或黄龙;共工化为赤熊。这与黄帝集团以猛兽为图腾有相通之处。可见,炎黄两大集团分布的地区内,不仅新石器时代文化系列相同,文化特点亦有相当的相似处,差别只是地方类型和文化中心的差异。神话传说上的共同性更加说明两大部落集团的文化渊源相通。
今黄河下游,以泰山为中心,南至淮,东至海,北至无棣,实际是先秦时期济水及海岱地区。其文化渊源和承袭关系比较清楚,发展序列完整。后李文化(前6300—前5600年)〈24〉,青莲岗•北辛文化(前5600—前4300年),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年),龙山文化(前2500—前2000年)和岳石文化(前1900—前1500年),诸文化前后互继。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神话传说的太昊、少昊部落集团相对应,其中一部分与炎黄集团融合,成为夏人、商人的来源之一,大部分则为夏商周时期的东夷先民。整体上,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应是三代时的东夷文化。
太昊,分布偏北,时代稍早于少昊,它是东方的帝,又是风姓的祖神。少昊分布与太昊交错重合而稍偏南,以鸟为图腾,《左传》昭公十五年列举有15个以鸟为氏的部落或氏族。传说中,少昊的后裔有后益、陶、蚩尤和羿等,今莒县是其核心区。
2.长江中下游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
随着长江中下游考古发现的增多,我们对于这一地区的考古文化面貌和结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长江中游,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南包括洞庭湖,西尽三峡、川东(今渝东),北达豫南与黄河中游的考古学文化相同分布,是一个自成体系的考古学文化区。关于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关系,由于两湖和四川、重庆等考古工作者的工作,也由于三峡库区1995年以来的抢救性发掘,有了更新的认识。如青年学者孟华平写的《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结构》一书,对中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作了很好的归纳,也落实了我原来的一些设想:时代越晚,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越广,其文化内涵的包容性也因之越丰富。他说:「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主要表现为以二元为主体的谱系结构……,即以两湖平原西南侧为中心的南方系统和以汉水东侧为中心的北方系统的谱系结构。南方系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由彭头文化、皂市下层文化和汤家岗文化构成,北支由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构成,他们的绝对年代约在距今8500—5100年之间。北方系统的考古学文化由边畈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构成,他们的绝对年代约在距今6900—4200年之间。在发展的构成中,南北两系统的考古学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往和影响。约在距今5100年前后,这种以二元为主体的谱系结构被打破,即北方系统的油子岭文化逐步向西南扩展,到屈家岭文化时期基本取代了南方系统,实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尽管如此,南方系统的文化出土仍有部分保留,成为北方系统的不同地方类型。石家河文化之后,来自中原的考古学文化逐渐向长江中游地区渗透,形成了后石家河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江中游地区的传统文化谱系结构,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传说中,这个区域有三苗集团。按照《国语•楚语》下及高诱注,三苗是九黎的后裔。九黎的分布,文献记载不明。三苗则战国初吴起指出其地望:「昔者三苗所居,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战国策•魏策》)。《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徐旭生和钱穆均作过考证,所说即鄱阳湖、洞庭湖一带。俞伟超首先从考古学的角度把三苗与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联系起来,认为长江中游「以屈家岭文化为中心的原始文化」属于三苗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最盛时「向北影响丹江和汉水中游,直抵伏牛山麓,使得那里的原始文化从以原始因素为主,转化为以屈家岭因素为主。在洞庭、鄱阳两湖间江西修水一带的南部类型,因自身序列不清,不知始于何时,但至迟到屈家岭阶段,长江中游的原始文化因素已达到那里,并同岭南的石峡文化结合在一起。在前3000纪中叶以后,这个文化系统发达到新阶段,文化面貌发生急速变化,可能进入铜石并用时期,并同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阶段诸文化发生更多的接触。」考古学文化的这种发展与三苗集团的范围与势力消长大致吻合。从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谱系分析来看,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有明确的北方因素,故有学者把它们当作「北方系统的考古学文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它们的起源与面向海洋的「鼎文化」传统有内在的联系。如,石家河文化中的陶规受泰沂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影响。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也有明显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风格(如玉凤等)。
综上,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时期大致出现了「一统」的局面,相对稳定一段时间后进入石家河文化时期,此时整个长江中游的文化面貌有较大的变化。「后石家河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之间已经发生文化的断裂现象,似乎说明了尧舜禹时期中原对「三苗」的征伐。
另外,有学者指出,黄帝集团在较早的时期有一支发展到长江中游的宜昌地区,与西陵峡一带的土著通婚,衍生出「昌意族」,并从考古学上予以证明,即「仰韶文化南下对大溪文化中心区的影响,也许就有着黄帝与嫘祖传说的历史背景」。长江以北地区,无论大溪文化,还是油子岭文化都明显可见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影响因素,而且呈由北向南逐渐减弱之势,至江南则基本不见其踪迹了。
长江下游,以太湖平原为中心,南到杭州湾地区,北以宁镇地区为中心(包括苏皖接壤地区),是自有渊源、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完整的文化区系。自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3400年)——马家文化(前5000—前4000年)以下,有松泽文化(前4000—前3200年)、良渚文化(前3200—前2200年)。
这个地区分为三个明显的中心,即杭州湾宁绍地区,太湖周围和苏杭地区,以及以南京为中心的苏皖接壤地区。其文化面貌有自己特点,如稻作农业、干阑式建筑等。特别是,良渚文化出现的成套的礼玉、高坛建筑土筑(「金字塔」)和规划严整的聚落等等,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说明其开始进入等级礼制社会。令人惊讶的是,良渚文化的发展突然中断。其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后来的青铜文化看不出直接的联系。
良渚文化明显地影响到南北各地。鲁南——苏北一带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就包含有颇多的良渚文化因素,反过来,良渚文化也受到了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影响,两种文化的陶器和石器常有互借现象。近年来,关于良渚玉器符号和大汶口文化符号的探讨,已表明了两种文化区系间的密切往来。发掘不久的江苏新沂花厅遗址,就是两大集团文化相碰撞的最好证明。在这处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遗址中,所出土的玉器基本是良渚文化的风格。严文明认这是两种文化「冲击」与「碰撞」的结果。
良渚文化的重要性,考古学和历史学家都已作了充分的估计,或称其达到「酋帮制」阶段,或认为处于「军事民主制古国」时期。我们清楚地知道,良渚文化的诸多因素为夏商周所吸纳,如礼玉制度,鼎的使用,甚至商周时期的「饕餮纹」也是直接来自良渚玉器上的纹饰。但是,整个三代,长江下游的文化和文明发展都表现出中断和回归的特点,直到春秋中晚叶才重新起步,兴起了吴越文明。也许,正因此之故,在先秦文献及汉晋以来流传的神话传说中,不见远古时期客观存在于这一带的部落与部落集团。相当时期内,对其认识一直是一片空白。如,前举蒙文通的「三系说」和徐旭生的「三集团说」都将长江下游视作洪荒无人的空白之区。
3.燕辽文化区及黄河上游文化区
燕辽文化区,相当于苏秉琦所说「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文化区。包括辽东、辽西和燕山南北地带的新石器文化。辽西,进入1980年代以来有一系列的重大考古发现,凸显了辽西作为文明起源中心的地位。特别是围绕「坛——庙——冢」及「古文化——古城——古国」的讨论,将牛河梁、红山咀等的重要发现提高到文明起源的认识水平,进而中华文明的北方源头已见端倪。不久,又发现更早的查海文化和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位于辽宁阜新,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敖汉旗。两种文化的最早年代均超过前6000年〈40〉。查海出土十数件真玉制品,包括工具和装饰品,还发现了最早的龙纹图像,被誉为「中华第一村」。兴隆洼遗址是目前中国北方已知年代最早的环壕聚落遗址,已发掘的房屋有120多座,排列有序,居于中心的房子面积达140平方米,可知当时的社会结构组织已相当系统和发达。兴隆洼文化的发现,揭开了北方新石器考古研究的新篇章。查海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的玉器是已知最早的中国玉器作品。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还有赵家沟文化(距今7200—6800年) 。继之为红山文化(距今6000—5500年)和富河文化(距今约5200年)。前述之牛河梁和红山咀均为红山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辽东及旅大地区,为新乐文化(距今7300—6800年)和小珠山(下层)文化(距今6500—4500年)。小珠山为代表的辽东半岛的新石器文化,明显受到了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影响。山东长岛大汶口文化遗址的系统发掘,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文化联系的密切性。新乐文化基本是一支独立的文化系统,与红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都有一定的关系,如彩陶和「之」字纹的普遍使用等。
由上可知,该区的考古学文化系统比较完整,且自成体系。文化面貌也有自己的特点,如常见细石器,石砌建筑和陶塑像发达,玉器自成系统,等等。这些内涵,都昭示了这是一个独立的古文化区。
黄河上游,指陇山以西的甘青地区,分布着马家 文化(距今5200—4000年)和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这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大体与中原的龙山文化相当,即所谓的「龙山时代」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一般认为这里是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再向上因材料有限,则无法追溯。
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一种旱地农业文化,直至青铜时代早期。但狩猎和畜牧业则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继承发展的是游牧文化。人们通常不把甘青区划为一个独立的区系,除了囿于材料外,主要没有同时考虑生计类型的文化要素。这一带昆仑神话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4.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南文化区
华南地区,包括今天的两广、闽台和江西等省在内,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带。由于地处东南沿海,是降雨充沛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万年以来,这里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的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遗址多分布于洞穴,贝丘或台地。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共存,骨角器、蚌器较为发达,陶器粗糙。采集渔猎经济仍占主要地位。重要的遗址,如江西仙人洞、广西的豹子头、广东的西樵山遗址等,均在距今8000年以上。仙人洞文化,距今约1万年。新石器时期中期,只有台湾的大盆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发达的农业,江西修水山背和广东石峡文化都发现了稻谷遗存。陶器也更为精致,更晚的时候还出现了硬陶。石峡文化距今5000—4000年,山背文化距今4800年。在福建有昙石山文化(距今4000—3500年),台湾有凤头鼻文化(距今4500—3500年)、圆山文化(距今4000—3500年)和卑南文化(距今3000—2000年)等。台湾海峡两岸,是一个考古学文化系统。这些分布于江西、两广和闽台的考古学文化既有地域差别,又有颇多的共性。如,石峡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考古学文化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而石峡文化的玉器又受到良渚文化的影响(如良渚式玉琮)。
对于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的几何纹陶和有段石锛、双肩石斧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曾命名为「几何印纹陶文化」,实际这在年代是有问题的。「几何印纹陶文化」始自新石器,兴盛于商周时期。
由于云贵高原所知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仍然较少,认识也还有限。俞伟超认为,四川盆地的青铜文化一部分就来源于云贵高原的文化(另一部分来自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文化基本未见,晚期以云南的白羊村文化为代表(距今约4200年)。在洱海、滇池地区的这些遗存,表明这里是稻作农业的文化。在西藏昌都,发现了卡若文化,距今5300—4000年,除了旧石器外,磨制石器和陶器共存,是一种以粟为主要经济的农业文化。
古史记载,这里是远古时期的荒蛮之野。百越诸民族系统当起源于岭南及东南沿海远古文化基础之上。
5.北方游牧与渔猎文化区
考古学文化的区系划分,通常将兴隆洼——红山文化划入北方新石器文化区,而将黄河上游划入西部文化区。从域和文化的角度分析,这样的划分是有充分依据的。考虑到经济文化类型的因素,我们将上述二区分为燕辽文化区和甘青文化区。包括河套和长城沿线地区,后来相当时期,都是游牧民族的舞台,农牧业交替发展,构成「华夏文化」的边缘。
东北北部、蒙古高原、阿拉善平原和塔里木盆地东缘等地区,普遍分布着以细石器为代表的考古遗存,陶器和磨制石器始终没有得到发展。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时,这里仍是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经济形态。关于中国细石器文化的分布及特点,贾兰坡先生已作过精彩的分析,无需重复。至少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末叶,华北地区已出现了典型的细石器。中石器时代的遗址,如山东沂源凤凰岭、河南许昌灵井、陕西的沙苑、内蒙古的扎赉诺尔等,细石器的传统都比较发达。随着农业的发展,黄河流域的细石器消失了,仅在红山文化及长城沿线有所保留。在北方和西部草原地区,细石器普遍延续到金属使用以后,说明细石器在游牧区和渔猎区盛行的时间较长,且于华北地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在蒙古草原和新疆等地,由于细石器的遗存多暴露于沙丘之下,断代相当困难。这里仅以黑龙江为例,将东北北部的考古学文化作一介绍。据《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的归纳,这里的新石器文化可分西部铜钵好赉文化、中部昂昂溪文化和东部新开流文化。其中新开流文化距今6000年,是典型以渔猎为主的文化,有磨制石器、篦纹陶和细石器共存。昂昂溪文化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铜钵好赉文化则是以狩猎为主的遗存。
关于这些更为边远地区的文化(相对于中原中心),倘若不是藉助于考古发现,毋宁说我们根本就没甚么系统的认识。在古史传说体系里,也难以落实。
  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华夏”一词的本义即是:“华”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夏”为礼仪之大故称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
  传统的思想认为,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主要是汉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在这一区域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也不断获得直接的交流、融合。
  但近代由于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令传统的“长江流域文明是黄河流域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的看法受到动摇。中华文明很可能是多源头文明,而非单由黄河流域文明起源。
华夏?? 哎!衣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所以曰:“华夏尔!现在中国还有衣冠的存在么?中国还是礼仪之邦么 明亡之后无华夏 如果满·清的剃·发·易·服 改变了一个华夏民族的民族风貌 民族精神内涵 甚至是民族性格的时候 ·毁灭了华夏文明了 就好比本来就被野蛮人摧毁了华夏文明的内在精华 只剩下一张皮了 突然连最后一张皮也被自己人给撕毁了 满·清·的剃·发·易·服··伤其皮肉 ·挫·其筋·骨 将华夏文明连·根拔起 华夏文明分为外在文明和内在文明 内在文明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性格、道德、核心价值观等等,外在文明具体体现的是民族风俗、礼仪文化等等。满·清毁灭的是我们的内在文明··摧毁了,为什么西方社会在反基督教之后又重新信仰他呢 因为人类需要找到灵魂的归宿
可以这样说华夏文明早就消亡了,真正彻底的消亡··所以我们现在要复兴,先从消失的衣服复兴起来吧 当年被满··清·毁灭的华夏衣冠 先进以有人在复兴了 希望大家多多了解汉服。

四大文明古国一个也没剩!中国的文明从未断绝中断?哈哈,只有中国才这么想,你去外国问问,看看外国怎么答你!

华夏文明从有机变到支离破碎,现在中国是·鞑..···靼····文明。华夏文明属于失传的文化,已经灭亡了,只有一些残骸传下来。都没有从前的文化。核心变质了,大部分文化失传,只有极少流传下来。

华夏文明的宫殿倒塌了,一些没烂掉的,例如"汉字和部分文学这2个零件,完好的组件零件被用来盖新房子,扩建原来就有的鞑..靼.文明!成.··满···汉·.特.色.鞑·.靼····文明!

现在的希腊,埃及都没有从前的文化,但一些残骸被保留流传下来,例如一些神话,希腊字母,文学,古巴比伦现在是伊拉克。

古希腊文明和现代希腊文明都用希腊字母、懂神话文学 就能够说文明一样吗?但是古希腊神话文学在古希腊文明里是活的,在现代希腊文明里是死的!

我们用拉丁字母,能不能说和西方文明一样!
因为我们的祖先是“黄帝和炎帝”
而他们居住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那边土地称为华夏。
南方和其他地方一开始并不属于他们两管,在后来的一些征战,慢慢就变成了统一的中国!!
中华就是华夏,华夏就是中华。
文章标题: 为什么华夏文明起源于中原,而中原以及整个北方的菜系却普遍不及南方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7201.html

[为什么华夏文明起源于中原,而中原以及整个北方的菜系却普遍不及南方]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