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1-25 19:01:0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是他在政治上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上面讲到他在翠微殿的那次谈话,一共总结了五条经验,其中前面四条都是关于怎样看待人和怎样用人的问题,足见他把善于用人放在政治活动的关键位置上。贞观年间,人才济济,绝非偶然。
尉迟敬德原是刘武周手下一员大将,武德三年(620年)他与另一将领寻相率众向秦王李世民投降。不久,寻相叛变。世民手下诸将怀疑敬德也要作乱,便把他囚禁起来,并劝世民立即把他杀掉。世民却说:“敬德有心叛变的话,难道还会落在寻相之后吗?!”他命人释放了敬德,并安慰敬德说:“大丈夫以意气相许,请你不要把这次小小的误会放在心里,我是绝不会因为旁人的几句闲话而加害良士的。”敬德对此十分感动,在历次战斗中出生入死,屡建奇功。
魏征原是太子建成属官,在建成与世民矛盾愈演愈烈的时候,曾劝说建成早下决心除去世民。玄武门事件后,魏征自然成了阶下囚。世民质问他说:“你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在场的人都预感到魏征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然而魏征却从容自若,他回答世民说:“如果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世民向来看重魏征的才干,又十分欣赏他的这种正直,立刻改变了态度,以礼相待,并推荐他出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629年),又命魏征“参预朝政”,贞观七年(633年),令其出任侍中,这都是宰相职位。魏征成为贞观名臣,跟唐太宗的豁达大度、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房玄龄“善谋”,杜如晦“能断”,唐太宗以他们二人分任左、右仆射。
“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辅助唐太宗造就了贞观盛世。后人谈到唐代贤相,无不首推房、杜。
唐太宗的善于用人,跟他善于纳谏相表里。从贞观初年起,他就反复地同大臣们探讨有关进谏和纳谏的问题。他指出:“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因而希望大臣们“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除了一般的号召以外,唐太宗还在一些具体做法上鼓励大臣进谏。当大臣奏事时,他总是和颜悦色地倾听着,希望奏事的人大胆提出批评和建议。当他和宰相们商讨国家事务时,允许谏官旁听,充分发挥谏官的作用。而他对谏诤者通常都要给予奖励。在唐太宗种种“求谏”的言论和行动的鼓励下,贞观一朝君臣确有一种进谏、纳谏的政治家风度。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命人点兵。按唐代的制度,点兵应在年满二十一岁的丁壮中进行。可是封德彝竟提出:男子十八岁以上、身体高大壮实者,亦在应征之列。唐太宗同意这种做法。但是诏敕下达了三四次,魏征坚持认为这种做法不妥,不肯签发诏敕。唐太宗盛怒之下召见魏征,指责他为什么如此固执。魏征回答说:“您常说要以诚信统治天下。可是自您即位以来,短短几个月里,已经几次失信于民了,这难道能说是以诚信统治天下吗!”太宗听了这一席话,很高兴地说:“过去我总以为你很固执,不懂得政事。今天听你分析国家大事,都很中肯。如果号令不信,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呢!看来是我错了。”于是,点兵仍限制在年满二十一岁的丁壮,魏征也因为敢于直谏而得到唐太宗奖赏的金瓮一只。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下诏征发劳力修复洛阳隋代乾元殿旧址,以备巡幸、享乐之用。大臣张玄素上书反对。他在上书中,从当时的经济、政治状况出发,认为修复乾元殿有“五不可”。最后指出,如果这样做,“恐甚于(隋)炀帝远矣”。唐太宗很不自在,他召见张玄素问道:“你认为我这样做还不如隋炀帝,那我比起夏桀、商纣又怎样呢?”张玄素回答:“如果您一定要修复乾元殿,那我看就是同归于乱。”唐太宗看到张玄素把这件事看得十分严重,也很动心,因而感慨地说:“我没有认真考虑,以致作出这种错误的决定。”于是,他一面指示停止修复乾元殿的工程,一面表扬张玄素的这种直谏精神,说:“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
唐太宗在纳谏方面,确有一种难得的诚恳和开明的精神。据史书记载说,从武德九年至贞观十七年(626—643年),仅魏征一人就进谏二百余事,而大部分都被唐太宗接受了。
唐太宗纳谏图
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唐朝进入了贞观之治,唐朝的发展也到达了鼎盛时期。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逼自己父亲让位的,而与之相同的争夺皇位的情况在明朝也有。
明朝时期朱元璋立了朱允炆为太子,没多久,朱棣就将朱允炆赶下皇位,自己当起了皇帝,最终也让明朝进入到一个鼎盛时期。
两者的动机有些类似,但是采取的方法却不同,
李世民是直接逼着自己老爸让位,而朱棣是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看上去是以大欺小显得很不光彩。
为什么朱棣不学李世民,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直接杀掉朱允炆,逼他让位呢?
实际上朱棣并不是不愿意学,而是不敢。他们两人的行为虽然一致,但差距还是挺大的。
一是朱棣的地位没有李世民高。
李渊之所以能够建立大唐,李世民功不可没。在起义过程中,不管是指挥作战还是制定战略,李世民都比李渊更出色,因此在没有建立大唐之前,李世民的威望就已经超过了李渊。
而建立大唐之后,李世民的官职也达到了顶峰,在封无可封的情况下,
又被李渊封了天策上将,地位除了皇帝和太子以外,已经无人能及。
再反观朱棣,虽然明朝的建立与朱棣也有那么一丢丢的关系,但硬要说朱棣有多重要,那恐怕没有。
明朝的建立主要还靠着朱元璋的打拼,因此朱棣的地位在当时只处于中等左右,其权力至上还有地位更高的人,朱棣又何必做这只出头鸟呢?
二朱棣的实力比不上李世民。
大唐建立以后,李世民屡建奇功,官职越来越高,且朝堂之上有许多忠诚的追随者,单看实力甚至能压太子李建成一头。而且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因为手下有尉迟恭、长孙无忌、张公谨等众多能将之助,这才能不动声色的将太子李建成与老四李元吉斩于玄武门。
朱棣在明朝建立之后,虽然深受朱元璋器重,封了藩王,但朱元璋早已知道皇弱臣强的后果,没有给他过多的发展空间。并且还规定了“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就是怕各大藩王打着奔丧的名号,跑到京城来造反。朱棣常年居住在北平,势力又怎么会染指到京师呢?因此,如果朱棣有造反的心思,在缺少心腹的情况下,估计还没动手就被人密告给朱元璋了。
三朱棣造反师出无名。
李世民造反是因为他与太子李建成一派不合,太子忌惮他的权势,联合了一大批人针对他以及他的下属。而李渊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也有意打压李世民,造成李世民的属下惨死,李世民深知自己与李建成的矛盾无解,如果李建成当了皇帝,自己和一众下属的肯定难逃一死,于是率先发难,直接在玄武门斩杀李建成和李元吉,这样即使父亲李渊会怪他,但下场也好过被李建成弄死。
朱棣的处境与之不同,朱元璋本是将皇位留给长子朱标,然而由于朱标因病早逝,这才将皇位留给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未来的明惠宗朱允炆,这在当时是合情合理的。并且即使朱元璋不将皇位给朱允炆,还会有老二朱樉与老三朱棡,哪里会有朱棣的什么事。所以即使后来朱棣的表现很好,朱元璋到临死前也没有考虑过更改储君的意思
四李渊和朱元璋个性的差异。
虽然李渊起兵反隋,但是这里面很大成分是出于被动的,也是因李世民多次催促才下定决心要攻打长安,可见其个性并没有李世民那么果断。而且李渊最大的弱点就是太纠结,比如他虽然早已经立了李建成为太子,却放任李世民发展,导致李世民的势力超过太子,极大危及到太子的地位。然而此时的李渊还没有意识到危险,仍然坐视两人斗来斗去,最终导致自己失去了两个儿子,并且自己还被迫失去了皇位。
虽然以李渊的视角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李建成与李世民都是为建立大唐出了不少力,自然是希望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但李渊没有考虑到的是,帝王之家无亲情,如果处理不好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容易引发政变事件的发生。而且李渊在得知儿子死去之后,也没有迁怒于李世民,到后来也是发自内心地认同他。
朱元璋是贫苦出身,本就懂得这些人情世故,对于quan里的把控也是相当严格。任何人想从他手里夺走quanli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征战多年造就了朱元璋杀伐果断的性格,不管到底有罪没罪,死在他手里的功臣也多不胜数。那么朱棣敢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造反吗?
恐怕如果朱元璋知道了朱棣的意图,哪怕他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也会选择大义灭亲。因此朱棣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一直是很听话的,更不敢表现出任何一丝谋反的举动。
直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上任皇帝之后,朱棣才开始展露出造反的野心,并且由于朱允炆上位之后开始削减藩王quan里,导致几大藩王都被贬为pin民,一度威胁到朱棣的安全,朱棣这才起名造反,攻上京城,最终夺得了皇位。
因此,虽然朱棣与李世民目的相似,但是朱棣并不敢效仿李世民直接逼宫。
一来是忌惮明太祖朱元璋,二来则是当时朱棣实力不足。
所以才等到侄子朱允炆登基之后,联合他的其他叔叔一起动手。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