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奏疏,是不是一定要写臣谨奏、臣诚惶诚恐之类的客套话,如果不写会怎么样

时间: 2022-11-16 13:00:5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奏疏,是不是一定要写臣谨奏、臣诚惶诚恐之类的客套话,如果不写会怎么样

三国演义中,蜀汉后期,诸葛亮出祁山,为何要写出师表

三国演义中,蜀汉后期,诸葛亮出祁山,为何要写出师表?而诸葛亮为何每次出祁山,都要由街亭,由大路攻打长安?而不听魏延的意见,走子午谷,出奇兵攻取长安?
封建社会,臣子出行,是要向上报告的。诸葛亮再怎么说也是臣子,向外出征,自然要向皇帝报告,说明理由以及必胜的决心。注意“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写的一种奏疏,诸葛亮出兵,怎么可能不写表给皇帝?

走街亭,不走走子午谷,原因有几个:
1,路线相比变长了!物资供给就难以跟上,蜀国国力本来就落后,很多次失败都是供给出了问题。
2,容易被断后路。子午谷,太深入敌境,一旦失败,全军覆没,一个不能剩。你想想小路,一旦失败,怎么撤退?被追杀怎么逃?在大路,如果出了问题,还能快快的跑了了事。
3,兵源有限,走小路伤亡太大。人家魏国不是傻子,你都出兵了,人家怎么可能不知道,间谍每个时代都有的。你不在大路,自然在小路,来点埋伏,让你有去无回。注意小路一旦被发现,都是要被歼灭的。凤雏走小路,也是被刘璋发现杀死的。
如果要走小路,必须在大路作掩饰,让人家知道你在大路出兵,不在意小路,可是以蜀国的国力,哪来这么多兵力?而且兵法上,走小路,一般情况下都是大路小路一起上的,很少就走小路去送死。一虚一实也,才能走小路出奇兵。
如果诸葛亮让魏延走小路,到了长安,就魏延带的那点兵力,估计还攻不下长安的收兵,还有被全歼的危险,魏延不可能打持久战,长安攻不下,就会导致持久战,但时候,魏延攻也攻不下,跑也跑不了,看看魏延怎么办?
人家长安市大都市,几代的首都,防御设施一定很好,几万人,短时间是攻不下的。
魏延被歼灭,估计诸葛亮也跑不了,他也不能跑,你敢把魏延的几万大军留下,还怎么回去给皇帝交代?诸葛亮次次失败都可以跑,那是因为都可以全身而退,没什么大的损失。失街亭的时候,折了几万人,诸葛亮是被连降三极的,明白吗?
要走小路,魏延必须带够10万兵力,指挥不能出错,3天之内猛攻,不顾一切后果,都要攻下,这样还不行,大路上,诸葛亮至少要带30万兵力,向长安靠拢,收复附近州郡,以守住长安。记住,攻下长安受不住,有个鸟用,那是人家腹地,守城是个大问题。人家附近州郡领兵杀过来,如果诸葛亮不去接应,魏延攻下的长安也是死城。
这样看,蜀国至少要出兵40万,还要攻城器械不等。可是蜀国当时只有10万可移动兵力,怎么走小路,笑话。2万走小路,8万走大路,还不够魏国各地守军塞牙缝的。
魏延说的子午谷,出奇兵,那是自取灭亡,蜀国国力实在不行,这是常识,地球人都知道。全盛的时候有三四十万人,可是在征吴国的时候全折了,蜀国没有在诸葛亮时期被攻灭就已经算是奇迹了,区区十万兵力,在古代战争中,不值一谈。
苏洵认为,诸葛亮只以关羽守荆州而以主力到西蜀建立根据地,很难实现两头兼顾的目的。孔明以为有高山险隘相阻,就可以免于灭亡,而实际上西蜀之险,守不可出,出不可继,保证安然偏于一隅都很困难,以此为根据地图取中原就更不可能了。苏洵还形象地举了一个例子:要成为富人,必须占据四通五达之都,收取天下之利。而赚到一点小利,就藏在家里,天天守着,是求不失,不是求富,要是来了大盗,又怎么知道真的不会失去呢?

毛泽东赞同苏洵的这一观点,并批注道:“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优点:
一、博学多思。当年躬耕南阳,闭门十年精读经典,因而成为饱学之士;
二、找老婆不以外貌为依据。年轻潇洒的诸葛亮,偏找了个其丑无比的黄阿丑。认才学不认相貌,天下男子有几人做得到?
三、一个战略理论家,一篇《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非常透彻。
四、勇于承担责任,如失街亭后,自贬三级。
五、重视科学,,亲自发明木牛流马。
六、正确确定和执行少数民族政策,如七擒七纵。

缺点:
一:架空刘禅。刘备死后,由于刘禅年幼,由诸葛亮执政。当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理应把大权移交给刘禅。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干,而是把军政大权进一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更派人监视后主的一举一动。令刘禅敢怒不敢言,刘禅想抢回大权,但满朝都是诸葛亮的亲信,只好信任宦官黄皓,造成千古遗憾。
二:穷兵黩武,祸国殃民。诸葛亮在执政期间,仅为完成“先主之心愿”和他自己的“隆中对”的策略而不顾国力民力,六出祁山。由于力量相差太远,无法收复中原,反而令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并直接影响他的继承人姜维,令北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不挖掘,吸收,培养新人才。刘备死后,诸葛亮不挖掘,吸收,培养新的人才。原来的老后,造成人才青黄不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可悲局面,驾驶了蜀国的灭亡。

四:压抑,把击原有优秀人才。刘备死后,很多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如赵云老死赎中。而很多虚有其表的得到重用。

五:处理内部矛盾不恰当。对内部将士之间的矛盾,诸葛亮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刘备在世时,封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时关羽不受。诸葛亮让费诗拍关羽的马屁,令关羽更加骄横,为失荆州埋下祸根。对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同样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使两人矛盾无法根除,为魏延Z反埋下祸根。
六:不敢直言刘备过失,不敢劝阻刘备过错。刘备调诸葛亮入川,授意留关羽守荆州。诸葛亮明知关羽不可当大任而不让赵云代关羽守城,对失荆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备东征东吴,不敢直言利害,也不要求从军,只负责后方建设,导致刘备兵败,死于白帝城。刘备说:“若法正在,安有此败?”可见对诸葛亮失望至极。

七:错误选择继承人。诸葛亮将自己的继承人定为只懂打仗的姜维。费炜等只是过渡人物。造成姜维执政后,不顾人民幸福和国力强弱,强行九伐中原而血本无归,加速蜀国亡国的痛苦局面。

八:不懂处理后事。在五丈原,诸葛亮临终前将大权交给一介书生杨仪,而杨仪与宿将魏延有极大的矛盾。杨仪获大权后剥夺魏延兵权,逼使魏延反乱,无人附和而逃亡,后被马岱追杀,自毁长城。

九:对江东一味退让,令江东得寸进尺,造成部下失和。难道仅为“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隆中对?
十:任人唯亲。对街亭这样的重地交给刘备临终时一再叮咛要小心的马谡,不起用优秀人才如赵统,赵广。
为实现“隆中对策”中的“图取中原”的方略,连续实施了长达8年之久的5次北伐,次次都不克而还,终至积劳成疾,病亡五丈原。

一伐错用将 街亭失守。二伐误料敌 陈仓受挫。三伐拒纳谏 首阳败归。四伐遭计谋 祁山无功。五伐心力瘁 五丈原病亡。
写出师表是因为,朝廷内反对北伐的呼声很高.
诸葛亮借<<出师表>>来解答北伐对蜀国的意义.

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未曾打算直接占领长安,只有第一次魏延提出过突袭长安的意见.而此后的北伐,因为魏国对西部战事已经准备,更不可能突袭成功了.

至于第一次为何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策略
我想理由有三.

第一:第一军事目的不一致
诸葛亮北伐的第一目标并不是攻取长安,而是要攻占魏国的陇右地区(既今天的甘肃)这里自古就是粮食与良马的产地,蜀国如果能长期占据陇右,一可以改善进取中原的兵力配备,增多骑兵(在中原的战场,骑兵优势巨大).二可以在陇右地区就地取粮,而使前线的粮草补给不那么紧张.(几次北伐中,粮食的补给成了蜀国的一大累患)

第二:赌博式的军事策略难以得到诸葛亮的支持

当时魏国人口大概300-400万,兵力大约40万
而蜀国只有90万人口,最大能动员的兵力也不过10余万人.
国家军事潜力与现有的军事实力两国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如果按照赌局来说,蜀国是输不起的.所以诸葛亮每一次的作战计划都小心谨慎,不敢贸然一搏.
魏延的计划在今天来看,并不是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当时的长安守将是夏侯懋,这个纨绔子弟,很难阻挡骁勇善战的魏延突袭.
然而,长安城毕竟是西汉故都,城上的防御设施与防御物资,都非同一般的城池.
蜀军本来攻城能力不济,而且要穿过子午谷这样的险地,辎重,大型工程器具都无法携带,所以能否一举攻克长安,很难断言.
而倘若未能一举攻下长安,而进入拉锯战,那魏国的后续增援部队将会很快抵达,到时魏延进退无路,一万余蜀国精锐将被歼灭(是被歼灭,而不是被击溃),这将对蜀国是无比沉重的打击.
而且,即使魏延攻下长安城,那也是孤军防守,魏国若失长安,必然会疯狂反扑,大军攻城.可蜀国的大部队很难在短期内抵达长安,所以即使魏延打下长安,也很难守得住.

综上所述,诸葛亮弃魏延之计不用,必然有其道理,只不过此次战役,因错用马谡而使之前有利的战局逆转.蜀国第一次北伐失败.而此后魏国加强西线防御,蜀国再没能有如此好的进取中原的机会了.
好少的分啊~~~

一、诸葛亮不是庞统,诸葛亮用兵向来先保证自己的退路,再选择谋略,子午谷的谋略虽好,但是一旦被被敌军发现,面临的是全军覆没。

二、对手问题,面对同样智计百出的司马懿,他更不能有一丝一毫放松。一旦被知晓子午谷计划,那结果是万劫不复的。

三、兵力问题,三国中,兵力谁最少。本来就是蜀国。蜀国有一次失败,结局都是灭亡,蜀国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本来兵员就是一个大问题。有人或许会说,让魏延另一小部分人走子午谷,不会影响整体兵力。拜托,当司马懿是傻子啊,魏延可是知名大将,战场上被“死蚂蚁”发现不对,不全力搜索才怪呢,再说,你当全部士兵都是常山赵子龙啊,一个顶万,小部分兵力绕过去,有个屁用。。

我说这么多屁话,总的来说,就一句话,兵员难分,对手难搞。
1,这是出兵前的惯例;
2,孔明独揽大权,他即将带兵远征,要把政务托付一下;(侍中侍郎。。。)
3,后主年幼,经验不足,临行提出劝谏;(宫中府中。。。)
4,自己出兵,统帅蜀军全部主力,要表明忠心,免遭猜忌 (北定中原。。。)
嗯。。。楼上那位说的不太可能,孔明大权独揽11年,“事必躬亲,汗流终日”,权力抓得死死的,想当皇帝都很容易,所以他想干什么没人能阻止。

《出师表》中“表”作为一种体裁有什么特征?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来自百度百科】


表,自然是一种奏疏
“表”是我国封建时代一种公文文体.即臣子写给君主呈文.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和陈说政治的请求和愿望.
表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例][1]《陈情表》 《出师表》

《出师表》:公元277年,诸葛亮准备出师伐魏,夺取中原,出发前给后主刘禅写了这篇奏章,表明自己忠于蜀汉, 匡扶汉室的决心。文中名句有“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
报告的特征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李世民尚且在世,就被称为“太宗”呢?

唐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而庙号是皇帝被供奉在太庙里的称号,尽管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通常只有在去世以后才能被后继之君追封庙号,因此,李世民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叫太宗。至于魏征写的这篇劝谏疏为什么叫《谏太宗十思疏》,而且称呼李世民为太宗,完全是因为后世之人在编撰史书时,重新给这篇著名的劝谏疏取的名字,而魏征给李世民上的这道劝谏疏原本就没有题目,只有内容。

庙号的讲究

中华文化历来都很注重祭祀活动,尤其是祭祀祖先,庙号也与祭祀有关,古代的君主死后都会被后人立庙祭祀,而庙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商朝规定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也就是说只有死去的君王才会被立庙祭祀,只有被立庙祭祀才能被追上庙号。

庙号形式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祖甲)、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此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再给予祖或宗的称号。

给故去的皇帝上庙号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起初,并非所有的皇帝都有资格拥有庙号,只有那些有大功大德的皇帝才能被上庙号,比如汉代一共有29位皇帝,拥有庙号的仅仅7位(西汉4位、东汉3位)。

汉代以后,庙号的评定标准开始逐渐放开,到唐代的时候,庙号正式成为皇帝标签,每位皇帝都有资格拥有庙号,人们对皇帝的称谓也由谥号转为庙号,比如唐太宗、唐高宗等,都是以庙号为称谓。

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和内容

唐太宗贞观中期,李世民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名臣的辅佐之下,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将唐朝的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加上李世民任用李靖、侯君集等一干名帅大将扫清了突厥边患,大唐帝国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呈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景象。

在取得贞观盛世的成果之后,李世民逐渐开始放纵自己,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于是,他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篇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四疏之一,因为按顺序这篇奏疏是第二道,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这道奏疏最经典的部分当属那段“人君十思”,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李世民看了魏征的这道奏疏之后,猛然警醒,为此还特意给魏征回了一道《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并且这篇奏疏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在李世民之后的一些君主,也经常拜读这篇奏疏,用以规戒自己,由此可见这篇奏疏在封建时代的重要意义。

“太宗”出现在魏征奏疏上的真正原因

了解完庙号的讲究和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之后,按理说李世民“太宗”的庙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现在李世民尚且在世的时候,这不仅不合常理,而且非常的犯忌讳,因为按照庙号的授予标准,虽然李世民死后肯定会被追上“太宗”的庙号,但在李世民没死的时候,这样称呼李世民,绝对有诅咒他的意思,这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绝对是死罪,魏征作为朝廷重臣,不可能不明白这点。

其实,《谏太宗十思疏》这个题目跟魏征没有半点关系,他最初给李世民上这道奏疏的时候,并没有这个题目,而且古代臣子给皇帝上奏疏,都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根本就不可能像现在写文章写信一样,先写个题目。一般而言,古代臣子给皇帝上的奏折,都是以“臣”字开头,加上自己的爵位官衔,然后就是写奏疏的具体内容,最后还要写上“诚惶诚恐,微臣草上”、“叩请圣裁”之类的内容。

《谏太宗十思疏》这个名称的真正来历实际上是源于后世,因为李世民和魏征皆为历史名人,而且魏征的这篇奏疏也堪称经典,所以这篇经典的劝谏奏疏肯定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上,后人为了方便记录,就根据这篇奏疏的内容,重新取了一个名字,而将这篇奏疏录入史籍的时候,李世民早已过世,“太宗”的庙号也已确定,史官们以庙号“太宗”来尊称李世民也符合历惯例和传统,所以这篇奏疏也就叫《谏太宗十思疏》。

什么是谨言行,成功保身?

做事应当“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好事坏事都有概率,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更应该多加小心。

谨慎并非美德,却是成大事必备的素质。《诗经》中说,做事应当“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与其谨慎程度成正比。朱熹说:古今大英雄豪杰,做事必有临深履薄的感受才能成大事。真正大英雄人,却从战战兢兢、临探履薄处做将出来。若是血气粗豪,却一点使不着也。

谨慎方可办大事,这可以说是古代贤哲经历无数磨难后总结出来的硬道理。为人如此,创业也如此,做官更须如此。因此,为官三箴(清、慎、勤)中,“慎”字被列为第二,仅次于“清”,但比“勤”还重要。

正所谓:“行不放逸,晤不宣泄,谓之慎。”就是说,一言一行,均须慎重。不慎则往往会谋虑机权,不可以不密。忧患生于所忽,祸害兴于细微。

人臣不慎密者,多有终身之悔。故言易泄者,召祸之媒也,事不慎者,取败之道也。”

既然如此,要如何做才算是够谨慎呢? 其一,要深思熟虑。每遇到一件事,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掌握充分而全面的情况,反复思考,得出解决的办法,没有疑问,再付诸实施。正如宋人陈襄所说:“官司凡施设一事情,休戚系焉。必考之以法,揆之于心,了无所疑,然后施行。有疑,必反复致思,思之不得,谋于同僚。否则,宁缓以处之,无为轻举,以贻后悔。”清人张运青说:“处事当熟思审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其二,谨言慎行。清人高廷瑶指出:“夫居官之要,莫要于谨言慎行。举止戒浮动,说话戒夸张。上官及朋友有事相商,不可漏泄,所谓几事不密则害成也。”清人文海认为:“‘慎’字所包甚广,不独刑罚之措施,钱谷之出纳,凡堂上之一喜~怒,署内之一言一动,俱有关系,不可任我性情。”

其三,自始有终。清人郑端说:“事必谋始。莅事之初,士民观听所系,廉污贤否所基,作事务须详审,未可轻立新法,恐不宜人情,后难更改,持身务须点检清白,且不可轻与人交,思一有濡染,动遭钳制,不但贿赂可以污人而已。”不仅要谨始,而且要慎终。正如元代名臣张养浩所说:“为政者不难于始而难于克终也。初焉则锐,中焉则缓,末焉则废者,人之情也。慎始如终,故君子称焉。”

曾国藩生性就很谨慎,不是那种粗心鲁莽毫无顾忌的人。但他一生之中,有多次变化,性格也有很大改变。刚进入仕途还以“敢”字标榜,以“强”

字自励。随着深入官场,他体会到仕途险恶,性情更加谨慎。朱之瑜说过,“慎者,美德也,而过用之,则流于蒽。”如果由慎而惧,胆子越来越小,恐怕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左宗棠性情刚烈,李鸿章则远为圆通,二人都批评过曾国藩胆小。

可见,他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经历太多失败之故。曾国藩一生经历过许多败仗,其中关系全局的大败,他自己总结有四次。一是湘军初次出兵,遭遇靖港之败,全军溃败;二次为湖口之败,为石达开所困,水师失利,他的坐船也成为太平军的战利品;三次为三河镇李续宾全军覆没,曾国华身死,湘军百战精锐丧失殆尽;四为祁门之围,为李秀成数十万人所困,侥幸逃生。

此外,其他败仗不胜枚举。因兵败而亡的湘军大将前后有数十员,失败的惨痛教训让他倍加谨慎起来。

军事上的谨慎固然重要,但对曾国藩而言,太平军不可怕,打败仗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官场风云。随着他官大权大,在官场混迹越久陷入越深时,越感到可怕。在同治帝继位以后,慈禧当政更令曾国藩生畏,从而也更加谨慎。

文章表现个人的见识,也表现一个人的才能。对于臣子而言,要想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为君主所用,文章好坏是关键。对朝臣尚且如此,对地方官更不用说了,当时交通落后,主要信息只能靠邮寄书信传达。奏牍是一般官员与君主沟通最便利的载体。所以曾国藩认为,奏议是臣子最重要的事,要谨慎对待,下一番功夫才行。曾国藩文章高妙,被誉为晚清国手,所拟奏牍也非他人可及。他的奏稿也分不同时期,有显著变化。总的特点是:明快简练,凝重沉稳。但前期的奏稿显得戆直、澈切、倔强。后期即重新出山以后,变为绵里藏针,缜密老到,平淡质实。

曾国藩对奏牍的重视,不仅体现在他自己往往亲自动手,言辞谨慎,大多经反复思虑才定,即使是幕僚代笔,他也都要亲自改过才发,此外,还体现在他慎选幕僚上。他手下的幕僚,包括各方面的人才,但最重要的则是草拟奏稿的人。李鸿章在他幕下,就主要充当草写奏稿的任务。曾国藩称赞他的文章得一“辣字诀”。

当时能向皇帝奏事是一种特权,表明这个人己得到皇帝的重视。如何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就要在奏章上下功夫。曾国藩频频教导手下,在奏牍上一定要谨慎行事。言错一字就会有杀头之祸,言之无物也很可能会触犯圣怒,所以斟字酌句十分必要。

曾国藩是文章高手,他以理学为积淀,宗法桐城派文风,风格雄健刚劲,自成一家。他对于政治的敏感也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慈禧勾结恭亲王奕诉,发动宫廷政变,囚禁了肃顺、端华等顾命八大臣。肃顺是满清中较为开明的大臣,就是他鼎力推荐曾国藩、营救左宗棠的,他幕中的王芋运、郭嵩焘都与湘军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肃顺一党被灭,曾国藩一则为慈禧的心狠手辣吃惊,另外也预感到事情不妙。

但慈禧也不傻,她知道如果对曾国藩不好,肯定会激起事变。此时清廷内忧外患,无法顶住太平军、湘军的双重打击,因此而亡国是指日可待的事。

为笼络曾国藩,她下令嘉奖,实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并统领四省军政,全权指挥平定太平天国大计。

在此厚待之下,曾国藩明白慈禧还是明白人,自己不会有性命之忧,这才心安。但他由此也知此人不易对付。当接到任命封赏谕旨时,不喜反忧。

他在日记中表示:我最近净得一些美誉和虚名,觉得没什么价值。古来得虚名太多的人往往不能善终,想到这真是害怕,所以决定上奏朝廷辞谢大权。

针对如何上奏,他与幕僚们计议多日。后来奏请撤销总领四省军政的权力,朝廷不允,曾国藩也只好奉命。

曾国藩在仕途上总是谨小慎微,但仕途风波总是伴随着他。攻破天京后,太平天国灭亡。此时有几位御史开始制造舆论,攻击曾国荃纵兵抢掠,谎报战功,甚至牵涉到曾国藩。曾国藩知道这是慈禧的手腕,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以退为进,劝曾国荃退隐,裁撤湘军,这才使形势稳定下来。

曾国藩忠心不二,但又要提防被害,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时时提醒着他。

曾国藩在总结历代权臣结果时发现,权位往往是致祸之源,尤其是兵权,而自己手握十几万重兵,足以推翻满清,更为朝廷所忌,因此他有些害怕,尽量让自己做到冷静。在1864年初,他就给昔日挚友倭仁写信,诉说自己的不安:

自古柄兵之臣,广揽利权,无不获祸谪者。侍忝附儒林,时凛冰渊,而使人以广揽利权疑我,实觉无地自容。

所以灭太平军后,曾国藩首先想到的是裁湘军,但同时却保留了淮军,仍据有实力,这就是所谓的曾僵李代之计。不能太有权,但亦不可无权。也正亏了他这种谨慎态度,才得以善终。

不过一“慎”字而已却能够度危平险,道理人人都知道,真正做到的,寥寥无几。

文章标题: 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奏疏,是不是一定要写臣谨奏、臣诚惶诚恐之类的客套话,如果不写会怎么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6162.html

[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奏疏,是不是一定要写臣谨奏、臣诚惶诚恐之类的客套话,如果不写会怎么样]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