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都有哪些奇案?不是说有十大奇案吗?
都可靠吗、?比如狸猫换太子之说?可有此事呢?那事情是不是包拯揭开的真相呢、 不可靠,都是后人的戏曲评说。
1。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娥实际是一个很贤德的女人,她待人宽厚。因为无生育能力就抱养了另一个宫女的孩子,对孩子的亲生母亲也是很好的。刘娥出身贫寒,在宋真宗尚未是皇帝以前就与他很恩爱,但被宋真宗的父母干涉才未能成婚。宋真宗成为皇帝后才将已30岁的刘娥接入宫中成为皇后,敢问如果刘娥不温柔怎么会让宋真宗念念不忘,分别十几年又将其接入宫中?而历史上刘娥也是老死的,不是被惩处死的,死时已有六七十岁。
2。铡美案也是虚拟的,历史上有这个人却没这个事,陈世美取材于清朝的一个官员,该官员刚正不阿,清正廉明,却被戏曲毁了名誉。
3。隐逸村之谜 这是《少年包青天》中的一个案子,但他却和《天芒现》一样改编自日本漫画,更是无稽之谈。
4。铡包勉 这倒是真的,包拯的侄子贪赃枉法,包拯就把他杀了。
其它什么影视作品里的案子基本也都是捏造的,影视在这一方面没有给大众提供一个真正的形象。
其实包拯的功绩主要有以下:
反对覃恩
皇佑二年九月,大涝之后天气放晴,仁宗皇帝认定这是吉兆,除了在京城举行祭祀天地的盛大庆祝外,还下诏大赦天下罪犯,给所有文武百官每人晋升一级。这就是所谓「覃恩」。包拯对此提出异议,对仁宗说,罪犯服刑,那是对他们以往犯下的罪行所给予的惩罚,怎么可以因为洪水退去而减轻对他们的惩罚呢?至于官员晋升,更是要考核他们的政绩。假如这样马马虎虎地随便升迁,对那些确有政绩的官员不是太不公平了吗?这样的话,以后谁还会勤勉地为朝廷出力呢?
三弹张尧佐
张尧佐是宋仁宗宠妃张美人的伯父,没有什么才干,却凭借张美人的关系,官运亨通。最初,张尧佐被委任为「三司使」。包拯极力反对,向皇帝谏议说,像张尧佐这样的人,就连小官也没有资格做,更不用说「三司使」这样显赫的大官了。但是,仁宗不但不理会他的谏议,反而又加封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非常痛心,继续上谏,坚持怒责张尧佐,可是仁宗仍然置若罔闻,到了第二年,更加封张尧佐出任宣徽南院使。包拯第三次向皇帝进谏,痛加陈词,甚至在朝廷上跟皇帝当面辩论起来,终于迫使皇帝罢了张尧佐的官。
参倒张方平
「三司使」张方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假公济私。有一次,东京城一个名叫刘保衡的商人,开了一间酒坊,经营不善,欠下官府的小麦,折合现钱一百多万贯,他一时拿不出,张方平下令刘保衡变卖家产抵偿欠债,同时,又趁人之危,用极低的价格买下了刘保衡的家产。包拯获悉之后,大为震怒,认为张方平作为朝廷命官,却利用职权,巧取豪夺,罪不容恕,于是上书皇帝,参了张方平一本。张方平因此被罢了官。
抨击宋祁
宋祁是名诗人,但是文人无行。他在四川当官时,生活奢糜。每顿饭,必须不少于三十六味菜,其中有十二味荤菜,十二味素菜和十二味半荤半素的菜。他还养着三十二名侍女,分别为他摇扇、捶背、敲脚。在他下榻的床边,每夜都有一名丫环通宵守候,照顾他的随时需要。宋祁又十分好色,稍有姿色的良家少女一旦被他看上,他必定千方百计地将她纳为小妾。他道德败坏,丑闻很多,却屡屡受到朝廷的重用。包拯对此非常不满,多次向皇帝上书,对宋祁的丑行大加抨击,终于罢了宋祁的官。
严惩张可久
淮南转运使张可久,利用职权,贩卖私盐一万多斤,在宋代是一项很严重的罪行。案情揭发后,张可久被送交大理寺审理。按法例,贩卖私盐的罪行轻重,是依照查获私盐的数量来定刑的。数量越多定罪越重。张可久非常狡猾,每次贩卖私盐,数量虽多,但是转手迅速,从来不留仓储,被查获的数量并不多。大理寺在判刑时,也无计可施。包拯主张不能过分拘泥成法,要严判张可久。他说,张可久身为转运使,竟然目无法纪,公然贩卖私盐,这种罪行不能等同于一般老百姓,必须重判。在他的建议下,张可久受到严厉惩罚,被流放到边远的荒蛮之地去了。
力参任弁
任弁在担任汾州知州时,利用职权,公器私用,役使一百多名兵士为他做私家工作。有的,为他织造驼毛缎匹;有的,为他做各种私人杂务。他的罪行被揭发时,占用的工役达二万三千六百多个,折合细绢一千六百余匹。根据宋朝的法律,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罪行,不仅要做出赔偿,罚铜十斤,还要充军到三千里外的边疆去。 宋仁宗体恤任弁对朝廷有功,御笔一挥,免去了他发配充军三千里外的刑罚。包拯上书据理力争,他说,作为知州这样的大官,知法犯法,不能随便减轻对他的惩罚。皇帝不得不收回了成命。
七斗王逵
王逵是出名的绘吏。他在出任地方官时,横行不法,随意增派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仅其中一次就多收了三十万贯。他把搜刮来的钱财,大量贿赂京官,谋取私利。他的吏治手段非常残忍,并且随意杀害百姓。在他任湖南路转运使时,百姓闻风逃散,纷纷躲藏到深山密林的洞穴里,逃避迫害。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可是他受到朝廷宠信,官运亨通,甚至升到淮南转运使的高职。包拯为民请命,七次上书朝廷罢免王逵,有一次他在皇帝面前慷慨激昂,力陈利害,甚至无意之间把唾沫喷到了皇帝的脸上。在包拯的不断弹劾下,王逵终于被罢免了。
十大奇案我不知道,但有个世界十大奇案,你可以去看看,我把链接放在下面。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悬案,你知道几个?
说起悬案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历史发展几千年留下来的疑难案件简直数不胜数。人员的无故失踪或者不清不楚的死亡、物件的消失破坏、宝藏的藏储等等一系列的谜团有很多。但是说起最大的悬案我想应该就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突然消失、宋太祖赵匡胤突然死亡、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之谜这三件大事了。
一、道家创始人老子消失之谜一直没有人解开。他创建了道教编写了《道德经》,他的功劳显著给后人留下了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就连儒家学派的孔子都非常敬佩他。但是他的突然消失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谜团,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人能够证实老子的去向。相传他骑着牛经过函谷关以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有人猜想他是归隐山林了也有人猜想他是出了意外,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想,但是始终没有人证实老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消失的。
二、赵匡胤突然死亡也让人百惑不解。说起宋太祖赵匡胤大家都家喻户晓,都知道在他的努力下推翻了暴政给了老板姓一个平稳安定的天下,他杯酒释兵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在耳朵里。他的治理下为后期宋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的死亡让人们充满了疑问,相传赵匡胤生病以后突然死亡,但是在他死亡以后他的弟弟却拿着斧头站在他的床前。这就让很多人心里都不明白,宋高祖赵匡胤到底是生病而死,还是被自己的弟弟蓄意谋杀,宋高祖赵匡胤的死亡之谜史书也没有真实的记载。
三、建文帝就给世人的谜团,他到底是死是活到底因为什么而消失的也没有人清楚。明朝的皇帝个个实力很强,治理方式深入老百姓内心。建文帝在位的时候被其他王族威胁,无奈藩王实力太大朱棣借机篡位维护了大明王朝。但是建文帝却从此消失,他的生死存亡成了人们心中之谜。
这三件大事是人们至今没有解开的谜团,虽然有很多猜想,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够证实。
我印象最深的是建文帝的生死,当时建文帝的皇位受到威胁,燕王朱棣造反,攻下了南京城,但攻进城后,却没有建文帝的下落,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我只知道一个,那就是老子失踪!有人说老子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后得道成仙成了天上的太上老君,留下了一篇《道德经》为世人流传!
1、雍正皇帝的死因
历史上有人说他是被刺杀而死,有人说他是食物中毒而死,还有人说他因为中风而死。各种说法都有,至今还无定论。
2、宋太祖之死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皇帝他以“仁”治国,但最后暴毙而亡。历史上传言是弟弟赵光义杀死了他,但是毫无依据,至今是一个谜。
3、建文帝生死之谜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有人说朱允炆当了和尚,也有人说朱允炆死于战乱,还有人说朱允炆逃出南京之后,积蓄力量,时刻想着夺回江山 ,但是至今未果
请解释宋初的两桩悬案;斧光烛影和金匮之盟。
仁者之愚”致大惑――宋太祖“斧光烛影”的死亡之谜
宋太祖平定南唐后,遣吴越国王钱俶归国。兴致不错,他又摆驾去洛阳巡视一番,再返汴京,筹划攻战北汉的军事部署。当时赵匡胤年仅五十,盛壮之年,吃嘛嘛香,心情又好,武人出身的健康底子,此前也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的现象。但是,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冬十月(阴历),“帝不豫”,似乎一下子就不行了,“壬子,命内侍王继恩就建降观设黄篆醮。是夕,帝召晋王(赵光义)入对,夜分乃退。癸丑,帝崩于万岁殿”。
史书对于宋太祖的死因,只此寥寥数笔,没有任何进一步的描述和解释。所谓“斧光烛影”之谜,乃与苏轼大约同时代的一个文学和尚文莹书中所载,此人著有《湘山野录(续编)》一书,有如下记载:“……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太祖)移杖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晋王(宋太宗赵光义)…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官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赵光义)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太祖)引柱斧戳雪,顾太宗(赵光义)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宦官)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记载虽生动,太似小说家言,尤其是“斧”字,总让一般人联想起杀人用的大斧子,附会者总会想到是赵光义用此“凶器”把老哥劈死什么的。其时,文莹所记的“柱斧”乃“玉柱斧”,是一种手中掌玩的文具类用品,样子恰似一柄如意,君主平时用来以此在图上比比划划用,肯定既不锐利又不沉,杀人是万万不能。昆明大观楼孙髯所撰的著名长联中“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中的“宋挥玉斧”,正是引自《宋史》所记:“王全斌平蜀,以图来上。议者欲因兵威复越巂,艺祖(赵匡胤)以玉斧画图曰:‘此外吾不有也’。”――所以,大斧杀人,纯是后人因字误猜。而且,睡前宋太祖还活蹦乱跳,睡后也鼻息如雷,至凌晨就“过去”了,殊不可理喻。“太宗受遣诏于柩前即位”,也大露马脚,难道宋太祖睡着了知道自己要死在梦里写的“遗诏”?文和尚多事,一段小记惹得后人猜测纷纷。但是,也不能说山野和尚自己瞎编,没准他师叔、师父当时在内廷为皇帝讲经说法,传出些“秘闻”也并非全不可信。
鸿儒司马光在其《涑水记闻》中也有描写宋太祖“崩”后宋太宗的行为,但并非象文莹和尚所记是夜宿宫中(皇宫之内,即使是太子也不能居内),而是讲他当夜根本不知情。《继资治通鉴》一书,根据两宋笔记、野史和“正史”勾勒出这样一出场景:
时夜四鼓,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太祖之子)。(王)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赵光义)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左押衙荥泽程德元坐于府门,叩门,与俱入见(晋)王,且召之。(晋)王大惊,犹豫不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久不出。(王)继恩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矣。”时大雪,遂与(晋)王雪中步至宫。(王)继恩止(晋)王于直庐,曰:“王姑待此,继恩当先入言之。”(程)德元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乃与(晋)王俱进至寝殿。(皇)后闻继恩至,问曰:“德芳来邪?”继恩曰:“晋王至矣。”后见(晋)王,愕然,遽呼官家(皇帝在内廷的称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
依此所记,赵光义似乎对于宋太祖的死全不知情,也是紧急情况下“被逼”为帝。这种记载,赵光义和史官们低估了后世人的想象力、智力和判断力。
确实,赵匡胤“崩”前,没有立皇太子,其中原因,一是他正值盛年,还没想到“千秋万岁”后的事情;二是太祖母亲杜太后临终有言,让几个儿子兄弟相传,以免重蹈后周世宗的覆辙,对此,史书如此记载:
六月,甲午,皇太后杜氏崩于滋德殿。(杜太)后聪明有智度,每与帝参决大政,犹呼赵普为书记,尝劳抚之曰:“赵书记且为尽心,吾儿未更事也。”尤爱(赵)光义,每出,辄戒之曰:“必与赵书记偕行。”疾革,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问帝(太祖)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帝呜咽不能对。(太)后曰:“吾方语汝以大事,而但哭邪?”问之如初。帝曰:“此皆祖考及太后馀庆也。”后曰:“不然。正由柴氏(后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汝与光义皆吾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帝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赵)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赵)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此种记载,其实纯为宋太宗当皇帝后与赵普捏造的“故事”。赵普此人,后人总记得“宋太祖雪夜访赵普”,似乎是唐朝魏征一类人物。实际上,赵普是一才干高人品低的小人。他在太祖一朝把持朝权,与赵光义多有龌龊,并曾秘密上书太祖要“警惕”赵光义,结果,此事为他的政敌卢多逊所告,为了“澄清”不利影响,赵普与宋太祖君臣演“双簧”,赵普公开上书“自陈”,太祖示之以众,并把书启“藏于金匮”,以示太祖、赵普对晋王赵光义没有疑忌。宋太祖崩后,赵普岌岌可危,被宋太宗剥夺实权。为了迎合新皇,赵普入见宋太宗,二人编出了杜太后临终嘱托太祖以帝位传弟的“金匮之盟”,而且,关健的内容还有一句,即杜太后所讲:“汝与光义皆吾所生”,不讲齐王赵廷美也是杜太后所生,也就是说,“兄终弟及”,传到赵光义也就打住了,赵廷美没有资格(赵光义后来还“私下”对近臣讲赵廷美其实是他的乳母之子,非杜太后亲生)。其实,宋太祖死时,其子赵德昭已是成年人,绝非是“幼子”,其年龄当一个继位之君绰绰有余。谎话一编就要继续圆下去。为了帮太宗解决“传弟”的问题,赵普又诬陷自己的老对头卢多逊与太宗之弟秦王赵廷美“暗中交通”,结果,两人均被远贬,赵廷美还被降封为公爵,不久即忧悸而死,时年才三十八岁。
史书上为了突出宋太宗的“仁德”,还讲他起初有意传位给赵廷美,是赵普提醒:“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一句话,赵普的丑陋面目也暴露无遗。既然深悉“父子家天下”的治世真理,赵普这个太祖“大忠臣”为何不在太祖活着时拼死力谏,“忠言”迟了这么多年,真是个阴险小人!宋太宗如此迫害亲弟的行径,其长子赵元佐也觉过份,佯狂作癫,火烧宫殿,装疯卖傻以表示自己不堪“储君”之位。日后,宋太宗把儿子赵元侃(改名赵恒)立为皇太子,见京师百姓兴高采烈,他还愤愤言道:“四海之心遽归太子,欲置我于何地!”如此狭窄心怀,可见宋太宗赵光义绝非善类。
仅仅观看正史,宋太祖之死也可让人疑窦从生:
其一,太祖崩前与赵光义饮酒,那么棒的体格,当夜就挂了;
其二,太祖皇后宋氏派太监迎太祖之子赵德芳,表明当时没什么“遗诏”选择赵光义继位,一个没老二的太监王继恩倒“以太祖传国晋王(赵光义)之志素定”,挺身相迎,简直近乎笑话!
其三,赵光义假意踌躇,而后“毅然”入宫,宋皇后见到这位小叔子吓了一大跳,他马上安慰对方“共保富贵”,显然早已成竹在胸,打好腹稿。
最大的可能,是赵光义买通太监王继恩等人,在与宋太祖饮酒时下毒,药死了兄长。此种手段,也符合赵光义日后的一贯行径,李煜、钱俶、刘鋹等降王之死,同出一辙,以此推之,宋太宗真乃世间一大“药剂师”也。
其实,宋太祖对弟弟宋太宗,可谓仁厚至极:
帝(宋太祖)以晋王(赵光义)所居,地势高仰,水不能及,六月,庚子,(太祖)步自左掖门,至其第,遣工为大轮,激金水注第中,且数临视,促成其役。(晋)王性仁孝,尹京十五年,庶务修举。帝(太祖)数幸其府,恩礼甚厚。尝病殆,不知人,帝亟往问,亲为灼艾,(晋)王觉痛,帝亦取艾自灸,自辰至酉,至汗洽苏息,帝乃还。又尝宴宫中,(晋)王醉,不能乘马,帝起,送至殿阶,亲掖之。(晋)王帐下士蒙城高琼左手执镫以出,帝顾见,因赐琼等控鹤官衣带及器帛,勉令尽心。
当然,史臣也画蛇添足,描写宋太祖看着弟弟的背影对近臣叹息:“晋王龙行虎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非吾所及也。”
如此有仁有义好哥哥,赵光义也真下得去手,把他活活毒死。日后,他又借故奚落侄子赵德昭,小伙子回府后左思右想觉得郁闷,自刎而死,时年二十九。又隔两年,太祖另一个儿子赵德芳也不明不白死去,年仅二十三。评书大家刘兰芳故事中的什么手拿金锏逮谁都能打的 “八贤王”赵德芳,完全是艺人胡咧咧。一点历史根据也没有。摊上如此狠心的弟弟,也算太祖赵匡胤倒霉。
然而,宋太祖之历史功绩,有目共暏,史臣有叹:
五季(五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后)晋、(后)汉、(后)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太祖年号)以来,(太祖)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太祖)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呜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
历史之上,总以“弱宋”称呼常以“岁币”买和平的、强敌环伺的两宋王朝,而且,言及北宋狄青、南宋岳飞的遭遇,人皆扼腕。殊不知,如果能回忆起五代乱世中武人的飞扬跋扈之害,宋太祖手段虽有些矫枉过正,也不失英明远略。终两宋之世,武人骄横,藩镇林立的情况几乎没有出现过。而且,自唐末离乱,阴险老贼朱温残害清流,后唐、后晋、后汉在中原干戈不息,千里丘墟,契丹铁骑蹂躏,“犷悍相沿,弓刀互竞”,中原的汉文明几至崩溃。开宋之初,宋太祖手下即使有赵普,也就是一干吏之才,如果论文采风流,道德华章,此人根本排上不队。宋太祖灭后蜀、平南唐,才使当地的文士、才人皆得归中原一统,文苑英华,博雅大儒,一时而至,致使中华文明又一个高峰期的到来。
两宋国势兵力虽弱,文明方面是盛唐之后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里程碑。品德方面,宋太祖礼降王,行赈贷,禁淫刑,增(文人)俸禄,尚儒学,如此种种,宋太祖被大儒王夫之赞为汉光武以后的中华帝王第一人,确实不失中允。
〖金匮之盟〗
传弟不传子,是赵家王朝的"金匮之盟",但这也造成了千古疑案,斧声烛影,成为野史大肆渲染的传奇。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七年,他通过战争消灭了大多数割据政权,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北定的局部统一的基础,使北宋出现了一百多年局部统一的局面。天宝九年公元976年10月20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在夜间逝世,终年五十岁。当时他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已成人,皇帝的位置没有由儿子继承,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即赵匡义)却在次日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号太宗。为什么赵匡胤逝世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已成人的儿子呢?因这中间有一个"金匮之盟"的秘密。
早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即赵匡胤登上皇位的第二年,皇太后杜氏得了重病,即将去世。临终前,曾召见赵匡胤与赵普入宫,立下遗嘱。当时杜氏对太祖说:"你知道这个天下是怎样得来的吗?"赵匡胤回答说:"都是祖宗和太后的功德。"杜氏说:"不对。这是因为柴氏让幼儿主天下的缘故。如果后周世宗柴荣逝世后,他传位给一位有名望的年长的后裔当君主,你又怎么能得到皇帝的位置呢?所以,你百年后,应当传位给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再传给你的儿子德昭。四海至广,能立年长的君主,是社稷的福气。"赵匡胤为了安抚母心,当即表示一定遵从母教。杜太后就让赵普当场在榻前记下这些话作为誓书,藏之宝匮,由谨慎可靠的宫人掌管。
十五年后,赵匡胤病逝,传位给赵光义,而未传给儿子德昭和德芳。对知情者而言,这是宋太祖在谨遵太后杜氏的遗嘱。但当时朝野上下几乎都不知"金匮之盟",于是认为这是件怪事,于是众说纷纭。当时野史上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斧声烛影"的故事。
据说,宋太祖听了一个江湖术士的话,知道自己气数已尽,急召赵光义太宗到宫内酌酒对饮,安排后事。当时,宦官和宫女都不让在场,只从远处见到烛影之下,赵光义有时离开座位,作推辞的样子,后来又看到太祖起身,拿起一柄柱斧砍地上的雪,大声对光义说:"好做,好做。"最后,太祖解衣带就寝,赵光义也于当晚在宫内留宿。到凌晨,太祖就去世了。还有的传说更为离奇,真实情况与详细细节已无从考究,只能以"金匮之盟"作出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但由于野史的渲染,"斧声烛影"竟成了千古之谜。
在北宋的赵姓皇帝之中,宋太宗赵光义也算得上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早在后周时,他就随其父兄开始戎马生涯。他参加组织了陈桥兵变,后又任职重要的开封府尹,位在宰相之上。在宋太祖外出时还作为东京留守,坐镇京城,看守朝政。在太祖逝世以前,他已经掌握了宋朝很大部分的权力。所以,他登上皇帝宝座后,没有出现什么波折就顺利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并把宋太祖的统一战争等未竟事业继续进行下去,先后削平了五代最后三个割据政权吴越、漳泉二州十四县、北汉,奠定了北宋的疆域和北宋局部统一的规模,并采取了一系列进步措施,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宋朝的长足发展和进一步繁荣。
宋太祖赵光义在位二十一年,公元997年逝世。他没有遵守"金匮之盟"的誓约,传位给他的弟弟赵光美,反而借故治赵光美的罪,宋太祖之子赵德昭也被他逼得自杀了。宋太宗将皇位传给了第三子赵恒,是为宋真宗。由于宋太宗不守誓约。故出现了宋代野史上所说的:"'宋太祖'转世为斡离不,灭北宋,杀太宗子孙几尽"的传说。
在宋太宗赵炅还是晋王的时候,他叫赵光义,因为要避太祖哥哥的讳,他第一次改了名字。直至太祖龙驭九天,由于当朝未设太子,他是北宋王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而这一切事由皆因一纸没有实证的“兄终弟及”的“金匮之盟”引出。
正史认可了这样的事实,并且为这个说法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太祖和光义的生母杜太后是一位眼光独到的老太太,她于临终之际与当时在场侍奉汤药的太祖赵匡胤有着下面一段对话,杜太后问太祖:“你可知道你为什么能做天子吗?”,太祖先是“呜噎不能对”,后被太后追问回答道:“这都是先世和太后积德积功的结果。”太后听后严厉地斥责太祖:“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你能做天子,那是因为周世宗死后继位的国君年幼的缘故,如果当时是一位成年人继位的话,你能当上天子吗?我想将来你传位时,就应当传位你弟弟光义,立年长者为国君,是社稷之福呀!”这么一段对话据说被当时奉召入宫记录遗命的赵普记录在案,并藏于金匮之中,史称“金匮之盟”。
然而,赵光义是否就开始高枕无忧地作着他的皇储,勤等着太祖殡天后舒舒服服地承受大统?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历史将会少了另一个更加精彩的故事—“斧声烛影”。较于前者,后者来得更加鬼魅,试想太祖和光义把酒言欢的的室内传来了太祖“好为之,好为之”的嘶喊和玉斧戳地的“嚓嚓”斧声,烛影间太祖手持玉斧,而光义则离席躲避是如何的景象。是夜,在光义离去不久的凌晨太祖驾崩。
光义接到本被皇后派往通知皇子赵德芳的太监王继恩关于主上殡天的通知后,立即带着心腹程德玄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殿内,在得到皇后称呼“官家”的承认后,也许下了“共保富贵,不用担心”的承诺,顺利地成为北宋王朝第二代皇帝,后世称其宋太宗。
由于违反了“父子相承、立嫡、立长”的继位传统,于是太宗继承大统的合法性、合理性受到后人的广泛质疑,这些质疑主要就是围绕着太宗继位的合法书面依据以及太祖突然死亡的种种可疑迹象展开:
首先,关于“兄终弟及”的“金匮之盟”。终太祖一朝都不曾公布该文件的存在和内容,就是说“金匮之盟”的说法是在太祖死后被披露的,虽然太祖未设太子,但这不足以应证盟约的存在,而且根据官方即当事人赵普的说法,立盟之时只有杜太后、宋太祖、赵普三人在场,而在太祖突然死亡后只有赵普一人知道该盟约的存在以及盟约的具体内容,而且自始自终也只有他一人提起,在无第二人与之相互应证的情况下无法不让人产生怀疑。
其次,关于“斧声烛影”后太祖的突然驾崩。本应烛暖酒酣的兄弟会面怎么会传来令人胆寒的嘶叫和斧击声,而且太祖在光义离去不久便没有征兆的突然死亡,没有留下对身后事的交代,其时距离太祖生病仅二三日而已,一切都显示着这次会面的不寻常和不正常,究竟太祖是病发身亡,还是遭戮身死,谁也说不清,只有太祖和光义自己明白,也许真相将会被永远地掩盖。
我们不能肯定是否光义一手创造了“金匮之盟”,但我们可以确定是他亲手撕毁了这一纸信约,违背了“国立长君”的誓言。太祖长子赵德昭因光义的一句“待汝为帝再行封赏未迟”而惶恐不已自刎身死,时年29岁;太祖次子赵德芳于其兄去世的两年后因不明原因死亡,时年23岁;太祖、太宗胞弟秦王赵廷美被赵普一再诬陷,不仅不断降爵,而且其子女被一并剥夺了皇室身份,赵廷美不堪折磨客死房州,时年38岁。至此太祖一系、秦王一系已无成年后嗣,“金匮之盟”变成一张空文,太宗这时复采赵普“自古帝王传位乃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误,陛下岂能再复?”之言,名正言顺地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然而,在太宗驾崩后的166年后,他的第九代子孙,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因为独子赵旉夭亡,不得不再从太祖的子孙中为南宋挑选储君,待高宗驾崩,太祖一系血脉的赵伯琮(赵眘)继承皇位,史称南宋孝宗,从此宋朝皇祚重回太祖一系。世事轮回,应了“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调侃之语,而对于太宗而言这也许是“人算不如天算”的无奈。
开宝九年十月十日(1976年11月14日)晚上,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突然去世。第二天,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即历史上的宋太宗。对于宋太
祖的死,《宋史。太祖本纪》上只有一段简略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
年五十,殡于殿西阶。”但宋代的笔记野史上却有一些颇为离奇的记载。文莹《
续湘山野录》记载,二十日那天,“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
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纣王,即太宗也。延人大
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
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
‘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大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
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沼于柩前即位。“可能这段传闻在宋代流行很广,因而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虽认为这一传闻”未必然“,但也不得不摘录在书中,
留侍他人详考。由于《续湘山野录》中的这段记载,语气隐隐约约,文辞闪闪烁
烁,于是便给后人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自宋代以来,不知有多少文
人学者探究过这个问题,即宋太祖究竟是怎么死的。
一种意见是,宋太宗“弑兄夺位”。持此说的人以《续湘山野录》所载为依
据,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当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
便在灵柩前即位,实难脱弑兄之嫌。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和李逸侯《宋宫十
八朝演义》都沿袭了上述说法,并加以渲染,增添了许多宋太宗“弑兄”的细节。
另一种意见认为,宋太祖的死与宋太宗无关,持此说的人引用司马光《涑水
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据《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
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人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
光义。
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据此,太祖
死时,太宗并不在寝殿,因而不可能“弑兄”。毕沅《续资治通鉴》即力主这一
说法。
还有一种意见,虽没有肯定宋太宗就是弑兄的凶手,但认为他无法开脱抢先
夺位的嫌疑。在赵光义即位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系列的反常现象,即据《涑水纪
闻》所载,宋后召的是秦王赵德芳,而赵光义却抢先进宫,造成既成事实。宋后
女流,见无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宋史。太宗本纪》也曾提出
一串疑问:太宗即位后,为什么不照嗣统继位次年改元的惯例,急急忙忙将只剩
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既然杜太后有“皇位传弟”的遗诏,太宗
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使他郁郁而死?太宗即位后,太祖的次子武
功郡王赵德昭为何自杀?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后为“开宝皇后”,但她死后,为什
么不按皇后的礼仪治丧?上述迹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继统,后人怎么会
不提出疑义呢?
近世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确实死于非命,但有关具体的死因,则又有一
些新的说法。一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燥狂忧郁症。一
说承认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
的突发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费氏,被太祖
发觉而怒斥之。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便下了毒手。纵观古今诸说,似乎
都论之有据,言之成理,然而有关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确凿无疑的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认为光义乃合法继位,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但后来有人对“金匮之盟”一事提出质疑,使得这一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宋史》有好几处提到“金匮之盟”事,《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三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
在司马光《涑水纪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著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历史上人们虽然相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但却找不到盟约的原文。一千多年来,没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这一盟约就成了宋太祖坦荡无私的例证。直到清代,古文学家恽敬对盟约内容提出疑问。
21世纪40年代初张荫麟曾作《宋太宗继统考实》,后收入《张荫麟先生文集》,认为“金匮之盟”是赵普伪造的,全盘否定此事。除此之外,邓广铭、吴天墀、李裕民、顾吉辰、王瑞来等学者也持同种观点,怀疑它的真实性或断定“金匮之盟”的伪造性。其理由大致如张荫麟所言,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时,宋太祖只有34岁,正值年轻力壮之时,赵光义才23岁,而太祖长子德昭也已经14岁。当时太祖身体健康,没有短寿夭折之象,即使太祖只能再活20年,那时,长子德昭已30多岁,怎么会有幼主之说?杜太后凭什么猜测太祖早死、幼子继位,而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辙呢?实在没有道理!如果确如太后所预料宋太祖中年夭折,人们还可以推测,也许杜太后凭经验或灵感有超前的洞察力,尚可勉强解释。但是,太祖活了50来岁,并没有早逝而面临幼子主政。如果真有遗诏,太祖临终前应该命人打开金匮,就算是突然死亡,皇后也应该知道此事,掌管金匮的宫人同样也知道此事,为什么要等到太祖死后六年才由赵普揭露出来呢?即使公布遗诏,赵光义应该把全文都公布出来,因为这是他继位合法有力证据,而留下来的却仅是一个大概的内容,而且内容还不完全一致。更何况,太祖并未遵守遗诏办事,传位给他的弟弟,而是传位给他自己的儿子。
但对“金匮之盟”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们提出了相反的证据。关于立此盟约的条件,持肯定论者认为它符合常理。杜太后亲身经历过五代,这是一个王朝更替频繁的特殊时期,五代君主十三人,在位超过十年绝无仅有,有七人死于非命,杜太后凭什么否认宋太祖可以摆脱“宿命”,而不像周世宗英年早逝、最终幼主执政失国而终呢?杜太后在赵匡胤刚当上皇帝说出了“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这一段话。杜太后认为刚刚建国,根基未稳,随时有可能成为短命的“第六代”。尽管当时太祖正值壮年,但政治变化无常,哪里知道宋太祖不会暴死?哪里知道宋太祖不会被人杀掉?假如真的发生了,十多岁的德昭显然是不足以应付。而拥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赵光义,应是理想的继承人。
“金匮之盟”疑案属于皇家禁宫疑案,否定也好,肯定也好,都是根据当时历史事实、政治背景所作出的判断。比较双方的观点,其资料和解释、推断均偏向于对己方所持观点有利的一边,因此越争论疑点越多。
斧光烛影
汴京午门石狮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宋朝的缔造者太祖忽然驾崩,年仅50岁。二十一日,晋王赵光义即位,这就是太宗。太祖英年而逝,太宗继位又不合情理,于是引出一段千古之谜。
十九日夜,大雪飞扬,太祖命人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光义入宫。光义入宫后,太祖屏退左右,与光义酌酒对饮,商议国家大事。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摇晃中,远远地看到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又见太祖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与此同时,这些宫女和宦官还听到太祖大声喊:“好为之,好为之。”两人饮酒至深夜,光义便告辞出来,太祖解衣就寝。
然而,到了凌晨,太祖就驾崩了。得知太祖去世,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去开封府请光义,而光义也早已安排精于医术的心腹程德玄在开封府门外等候。程德玄宣称前夜二鼓时分,有人唤他出来,说是晋王召见,然他出门一看并无人,因担心晋王有病,便前来探视。二人叩门入府去见光义,光义得知召见,却满脸讶异,犹豫不肯前往,还说他应当与家人商议一下。王继恩催促说:“时间久了,恐怕被别人抢先了。”三人便冒着风雪赶往宫中。到皇宫殿外时,王继恩请光义在外稍候,自己去通报,程德玄却主张直接进去,不用等候,便与光义闯入殿内。
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便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说:“晋王到了。”宋皇后一见光义,满脸愕然,但她位主中宫,亦晓政事,心知不妙,便哭喊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她这样喊光义,就是承认光义做皇帝了,赵光义也伤心流泪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心。”于是,赵光义便登极为帝。
太祖之死,蹊跷离奇,但太宗抢在德芳之前登极却是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太祖本人身体健康,从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两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光义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会让亲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
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后,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金匮之盟”的重重迷雾也未能揭开,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那么,到底太祖是否有传位光义之意呢?据说太祖每次出征或外出,都让光义留守都城,而对于军国大事光义都参与预谋和决策。太祖曾一度想建都洛阳,群臣相谏,太祖不听,光义亲自陈说其中利害,才使得太祖改变主意。光义曾患病,太祖亲自去探望,还亲手为其烧艾草治病,光义若觉疼痛,太祖便在自己身上试验以观药效,手足情深,颇令人感动。太祖还对人说:“光义龙行虎步,出生时有异象,将来必定是太平天汴京繁塔(始建于太平兴国二年,此为后人重修)子,福德所至,就连我也比不上。”有人便以此推测太祖是准备将皇位传给弟弟光义的。但是,这样的说法难以经得住推敲,无非是后人的臆测而已。
姑且不论太宗是否毒杀太祖,是否编造“金匮之盟”,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太宗继位后首先要采取系列措施来安抚人心,巩固帝位。
太宗一即位,就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对于此次皇位更替中涉及的关键人物,都做了一番安排。他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德芳也封为节度使。太祖和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太祖的三个女儿还封为国公主。太祖的旧部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都加官晋爵,他们的儿孙也因此获得官位。而一些太祖在世时曾加以处罚或想要处罚的人,太宗都予以赦免。
除此之外,太宗更注重培养和提拔自己的亲信。其实,太宗早在继位前就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了。太宗任开封府尹长达15年之久,正是韬光养晦之时,他在此期间组织了一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据统计,光晋王的幕府成员便有60人之多。与此同时,赵光义还有意结交不少文官武将。即便是太祖的旧部,诸如楚昭辅和卢多逊等掌握实权的朝中要员,太宗都着意加以结纳。这两人都与太宗关系密切,在太宗继位后都升了官。太宗继位后,其幕府成员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太祖朝的大臣。此外,太宗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便于控制。
不过,太宗改变太祖朝政局的最重要的措施当是扩大科举的取士人数,他在位时期,第一次科举就比太祖时代最多的数字猛增了两倍多。科举使不少有才华之人都有机会入仕,况且太宗朝取士多,而一旦被录取,士子们便青云直上,这些“天子门生”出任各种职务,无疑对太宗心存感激,心甘情愿地为新皇帝效力。这样,即使当时朝野内外对太宗的继位有诸多非议,太宗也能够把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整个朝廷逐渐变成服从自己的机构,而“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则成为了后人永远猜不透解不开的谜团。
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烛影斧声
宋太祖建立北宋的第二年,也就是建隆二年(961年),太祖的生母杜太后身患重病。曾先后生有五子的杜太后,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派人把大臣赵普叫到病床边,当着赵普的面,向宋太祖问道:“知道你获得天下的原因吗?”太祖回答:“是父祖先辈的庇�和太后的仁德所获得的结果。”杜太后说:“不,不。你所以能获得天下,完全是由于周世宗让年幼的儿子继位的结果。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皇帝,天下哪会归你所有!所以,你百年之后,应该把帝位传给你的弟弟光义,国家地域广大,朝政繁忙,能有一个成年皇帝,实在是国家的福气啊!”宋太祖听罢连连点头说:“一定听从太后的教诲。”�
杜太后命赵普记下她的这番话,并作为遗诏,收藏在金柜之中。赵普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知道“父死子继”是早已形成的继位法则。为了既不违背太后之命,将来又不致遭到杀身之祸,赵普机智地在所记录的太后遗命书下面,写上了“臣赵普书”四个字。藏于柜中的这一纸遗书,便成为后来所谓“金匮之盟”的依据。�
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八月的一天,宋太祖到晋王赵光义的府中,兄弟两痛饮到半夜。不料,太祖回到皇宫后,就一病不起,朝中政事,只好委托晋王赵光义代理。�
这时,一个名叫张守真的道士,被召到皇宫。他自称是玉皇大帝身边的“黑杀将军”,能与天神通话,预知祸福。在宦官王继恩的安排下,十月二十这一天,张守真在皇家道观中设置道场,在一番装神弄鬼之后,他只说了“天上宫阙已成,玉锁开,晋王有仁心”一句话作出了宋太祖即将去世、赵光义有资格继承帝位的暗示。�
当天晚上,晋王赵光义到寝宫探视卧病的宋太祖,以有机密大事为由,命臣官宫女们退出,寝宫中只留下他们兄弟二人。内侍们不敢怠慢,都蹑手蹑脚地退出寝宫,远远地立在外面,等待差遣。�
人们恍惚听到太祖在叮嘱光义,语言若断若续,声音很低。过了片刻,又见宫内烛影摇红,忽暗忽明,仿佛光义离座起来逡巡、退避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又看到宫室烛光下人影俯仰晃动,听到斧子戮地击物的碰撞声和宋太祖“好做好做”的叫唤声。�
宦官宫女们正在疑惑,忽见赵光义走出寝宫,命他们去请皇后皇子。等到皇后等人赶到时,太祖却早已气息全无,悠然归天了。这一年,宋太祖刚满50岁。�
皇后宋氏和皇子德昭、德芳等见此情景,均失声痛哭,哀号不止。这时,宦官王继恩走上前来,劝皇后说:“娘娘,不要哭了,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昭宪太后(即杜太后)曾为先帝立了遗嘱,现藏于金柜之中,应取出来,遵嘱办理才是。”赵普赶忙打开金柜,拿出太后遗嘱,请宋后和众人审视。�
此时,宋后的心里更加难过,只得流着眼泪对晋王说:“我们母子的性命,今后全托付官家(对皇帝的称谓)了!”赵光义回答说:“今后当共保富贵,请不用担忧。”第二天,晋王赵光义便正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宋朝第二个皇帝,即历史上的宋太宗。�
宋太祖曾先后有过四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儿子幼年夭亡。到北宋建立,太祖登基时,赵德昭只是十岁的娃娃,所以才会有杜太后遗命的故事。不过杜太后遗命时,宋太祖不过才34岁,按当时的情况,再活20年应属正常。杜太后是一个既精明又有头脑的人,怎么会把赵德昭看成是一个不会长大的娃娃呢?而且,宋太祖去世时,赵德昭已26岁,用“幼儿当皇帝,导致失天下”为由,不让他继承帝位,是站不住脚的。三年后,赵德昭被迫自杀,太祖死时留下的另一个皇子赵德芳,也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因病去世。�
宋太祖突然死去,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桩疑案。加上其中的种种离奇传说,使斧声烛影成了千古之谜。太祖之死与赵光义继位,均是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太宗又是太祖之死的直接获益者,太祖的死与太宗有关,这已成为不辨的事实。尽管官方把持修史的权力,但到北宋末年,民间仍有太祖后裔当有天下的说法。也是造化弄人,到北宋灭亡,政权南迁时,宋高宗之子在“苗刘之变”后夭折,继嗣无人。高宗帝终于收养了太祖后裔为子,即后来的宋孝宗。至此,皇位终于又回到了太祖后裔的手中。
古今中外巧断悬案的例子
类似这些: 1、一天王五赶自己的驴去卖炭,他把驴捆在市场门口的树上,一会卖完了出来看见驴变的又瘦又小,就去报了案,包公想了想说:“把这头驴关上3天,再审,第三天包公说把这头驴打40打板,他爱怎么跑就怎么跑!然后派人在后面跟着那头驴,果然找到了偷王五驴的坏人! 2、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宋朝时期,有个男孩帮父亲上街叫卖,他累了在一块石头上睡着了,等他醒来,发现篮子里的钱被偷了。包公跑过此地,说审这块石头,大家都感到好奇,于是包括偷钱的那个人也赶来看热闹。第二天,包公说让每个人往装了水了水桶投下一枚铜钱。当一汉子将铜钱投入水中时,水面泛出一层油膜,于是下令抓住这人。包公以聪明和善于观察,抓住了贼。因为包公知道,男孩是卖油条的,难免沾有油渍。一旦投入水中,就会浮现油膜。宋朝初年,在河南的王庄,李家和刘家的媳妇在同一天都生了一大胖小子,两个孩子长得有点象双胞胎。可是李家的孩子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李家两口子悄悄的把孩子埋在自家的后园子里了,不让左临右舍知道,准备找机会把刘家的孩子偷来。 一天机会来了,李家媳妇趁刘家媳妇上地,偷偷地把孩子抱回了自己的家。刘家两口子和乡亲们在周边各庄找了两天,不见孩子的踪影。第三天上午,刘家媳妇去李家串门,一进屋发现在摇篮里睡觉的孩子正是自己家的孩子,两个女人为了争夺这个孩子在屋里打得头破血流。一个老者建议她们去开封府找包公给断。 两家人带着小孩来带了开封府。包公升堂断案,两家都说孩子是自己的,但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这时包公发话了:“你们在大堂上抢孩子吧,谁抢去孩子就归谁。” 两个妇女开始抢孩子,一人拽小孩一只小胳膊,刚一用劲小孩大声哭叫,刘家媳妇马上松了手,孩子被李家媳妇抢了去。这时,包公惊堂木一拍,“大胆李氏,你偷刘家孩子,还不从实招来。”包公见大家带着疑惑的目光看着他,站了起来说:“你们想一想,一个多月的孩子,嫩骨头嫩肉的,他的亲妈妈能舍得使劲拽吗?使劲抢去孩子的妈妈一定不是亲妈妈。”这时就听堂下李家两口子说:“我们认罪了,孩子是我们偷的
文章标题: 宋朝历史上的未解悬案有哪些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