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江户幕府在琉球的税收高吗平摊下来琉球人民每人有没有比日本人劳役更重赋税更多

时间: 2022-11-11 19:00: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江户幕府在琉球的税收高吗平摊下来琉球人民每人有没有比日本人劳役更重赋税更多

求有关琉球王国的历史

1、有关琉球历史的网站rn2、有关琉球历史的书籍,要原始材料。(清史稿、明史、明实录、清实录、不算作内)rn3、琉球王尚氏的起源,并入日本后,其后代怎样rn4、琉球的官制
  琉球国,最初是指历史上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的对外统称,后来指统一的琉球国(1429年-1879年)。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和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萨摩藩入侵并在一个时期内控制琉球国北部,此时的琉球国仍然对中国朝贡。1879年3月30日被日本灭亡且被并入日本,大部分国土被置为冲绳县,北部诸岛被并入鹿儿岛县。
  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历史
  琉球早期的历史无考。按照有关琉球的记载,至迟在12世纪,该群岛的居民已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会时代,称按司时代。12世纪琉球开始出现了国家,史称三山时代,到15世纪被统一为琉球王国。19世纪被并入日本。
  琉球国自古以来与中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保持紧密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
  三山时代
  三山时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国的势力图12世纪,琉球出现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分别位于琉球大岛(冲绳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 三国中,以中山最强,山北最弱。
  根据《中山世谱》以及《明实录》和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山南王国以大里按司为中心,包括大里、佐敷、知念、玉城、具志头、东风平、岛尻大里、喜屋武、摩文仁、真壁、兼城、丰见,大致疆域相当于今日冲绳岛南端国场川—与那原一线以南的地域。中山王国以首里按司为中心,包括浦添、首里、那霸、北谷、读谷、越来、中城、胜连、具志川各城,大致疆域为南至国场川—与那原一线,北至仲泊地峡。山北王国以今归仁按司为中心,包括今归仁、羽地、名护、国头、金武、伊江、伊平屋(伊是名)等城,大致疆域为冲绳岛仲泊地峡以北的部分,以及附近的伊江岛和伊平屋岛。
  三王国时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国的势力主要集中在琉球大岛(冲绳岛)本部,并未发展到北方的奄美诸岛和南方的先岛诸岛。在三王国出现之前,外岛按司与琉球本岛各按司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根据带有神话色彩的《中山世鉴》记载,中山王先祖英祖在位时(相当于中国南宋的景定、咸淳时期),奄美、久米、庆良间等外岛“来朝入贡”,但这一朝贡关系只是按司之间的结盟关系,而且到第四代王玉城王时期,随着琉球本岛进入三山时代,便已衰落了。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杨载向琉球三国发布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为获得打造大型船只的技术,以避免使者船只受到海浪危害,1392年,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
  琉球王国时代
  第一尚氏王朝
  首里城的宫殿,修筑于第一尚氏王朝时期1350年(元朝至正10年),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举为中山王。1406年,察度王世子武宁被佐敷按司巴志推翻,巴志自立为中山王。1416年巴志征服山北。1429年巴志又征服山南,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以首里城成为王城。1430年(宣德五年)明宣宗赐琉球王姓为尚氏,史称“第一尚氏王朝”。根据琉球与明王朝的藩属关系,琉球每一代国王都需要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第七代国王尚德相继征服了喜界、庆良间、久米等岛的按司势力。
  大约1400年—1550年期间,琉球王国进入黄金时代,商业高度发达,与中国、朝鲜、东南亚和日本进行贸易。 15世纪—16世纪,大量倭寇海盗骚扰琉球群岛。琉球国蒙受巨大损失,海上贸易受到阻碍。
  第二尚氏王朝
  1469年(明宪宗成化5年、日本应仁3年),琉球发生内乱,尚德王被杀,第一尚氏王朝灭亡。1470年宫中的御锁侧官(管理财务的宫廷官员)金圆被群臣推举为君,并于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明朝报告“父丧”,1472年明朝使臣册封金圆(已改名为尚圆)为王,史称“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二代国王尚真王统治时期(1478年-1525年)为琉球的黄金时期,先后征服了八重山、与那国等岛。至1522年(明朝嘉靖元年、日本大永2年)尚真王平定与那国岛“鬼虎之乱”后,琉球王国终于将势力扩张到整个琉球列岛,确定了北起喜界岛、奄美大岛,南至宫古、八重山群岛的疆界,即琉球史书中所称“三省并三十六岛”。
  尚真王确立了琉球的官员品秩、朝仪制度、神官制度、赋税制度、行政划分,扩建了首里城,废除了殉葬习俗,召各按司赴首里居住,禁止私人拥有兵器,确立了琉球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此后琉球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
  萨摩藩入侵
  日本的德川家康继承丰臣秀吉对外扩张的政策,派邻近琉球王国的鹿儿岛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入侵琉球。 1609年(明神宗万历37年、日本庆长14年)夏历3月4日,岛津家久率兵三千人、船一百余只,自九州岛山川港出发入侵琉球,4月1日在琉球大岛登陆,4月5日占领首里城。5月17日,萨军俘虏琉球王尚宁和王子官员一百余人撤兵回国。萨摩藩声称入侵琉球国的原因,是因为该藩借口琉球没有负担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时的兵费,而是由萨摩藩代为垫付,但琉球“不予偿还”。实际原因当是为了夺占中琉之间的贸易利益,并用入侵琉球的收益来弥补萨摩藩入侵朝鲜和参加日本国内战争(关原之战)的军费开支。
  据琉球国史《球阳》记载:日军入侵琉球后,萨摩藩派遣日本官员,测量分配田地,划清国界,制定赋税,要挟琉球萨摩纳贡,琉球政府还要被迫授予萨摩所派人员官品职位。尚宁王之后,尚丰王十一年(1632年),琉球在被萨摩所占岛屿建立馆舍,两国同时派官员管理来往贸易和收税。至此被迫和日本建立了官方正式关系。但由于萨摩藩向琉球派遣官员长驻琉球是为了监视琉球的举动,及至尚贞王在位二十五年(1693年),琉球“创定姑米、马齿两岛,遣大和横目职两员,看守贡船往来”。 同时,萨摩藩强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岛。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请求册封。清顺治帝封尚质王为琉球王,琉球成为清王朝的藩属。期间海上贸易渐入衰败。
  1847年(清宣宗道光27年;日本弘化4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继位。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Matthew C. Perry)的舰队第一次到达琉球。1854年3月,佩里在《神奈川条约》的签订过程中要求日本开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个遥远的国家,日方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 1854年7月11日,佩里与琉球国政府以中、英两种文字签订开放那霸港口的条约。 琉球海上贸易受到冲击。
  覆亡
  日本废藩立县
  1871年11月30日(清穆宗同治10年、日本明治4年),琉球宫古岛民的两艘进贡船(实际上是以进贡为名的商船),离开那霸港驶往中国。不幸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幸还,另一艘漂到台湾西南海岸排湾族牡丹社的八遥湾(今屏东县牡丹乡境内)。该船共有船员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陆。登陆的船员中,54名被排湾族原住民杀死,12名逃出,在凤山县(今高雄县凤山市)受到清政府保护。
  同年12月11日,又有琉球八重山岛民的两艘进贡船离开那霸港开往中国,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一艘下落不明,另一艘于12月28日漂到台湾,45名船员同样受到凤山县政府保护。1872年2月,前后两批琉球难民57人,由当局送到福州的琉球馆,7月平安回到那霸。同年4月,日本小田县民4人,也遇难漂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杀害。日人大哗,要求惩治清朝和琉球,称为牡丹社事件。
  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不承认中国自1372年起对琉球的宗主国地位,宣布废除琉球国,设置琉球藩,册封琉球国王尚泰为藩王,正式侵占琉球。清政府在与日交涉中立场不稳,并拖延与日签定有关解决琉球问题的条约。
  1875年7月24日,日本明治政府派遣内务大丞松田道之赴琉球,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王朝朝贡礼仪,断绝与清朝的外交关系。 松田道之带来的日本政府的命令包括:
  使用日本年号,废止琉球对清朝朝贡和庆贺清帝即位而派遣使者的惯例,同时也废除琉球国王更迭之际接受清朝册封的惯例,以及琉球今后与清朝的交涉概由日本外务省管辖处分,撤销在福州的琉球馆,贸易业务由日本领事馆管辖等。日本政府还命令琉球“藩王”入朝,研究政治厘革及兴建之法。
  强行将琉球纳入日本版图,强迫琉球和中国断绝关系。
  日本政府派遣松田道之到琉球,是因为此时明治政府已经将琉球划归内务府管理。1875年的这份命令,直接背景是大久保利通向明治政府提出的关于琉球的建议。1874年在北京签订完《北京专条》的大久保利通,回日本后便向明治政府提出“今通过与清国之谈判,彼承认我征藩地为义举,并出银两抚恤受害难民,虽似足以表明琉球属于我国版图之实迹,但仍难说两国分界业已判然”,为将来计,期望明治政府借机断绝琉球“与中国之关系,在那霸设置镇台分营”。
  琉球国被迫终止与清朝的外交关系。1876年,记载琉球国历史的《中山世谱》、《球阳》的编撰也被迫停止。
  1879年3月30日(清德宗光绪5年;日本明治12年),日本将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和他的儿子尚典流放到东京,置琉球为冲绳县。琉球国灭亡。4月4日,日本在全国范围宣布设立冲绳县。
  清政府的交涉
  当时清政府在西北,东北被俄国侵略,所以无暇顾及琉球问题。驻日公使建议:放弃琉球则伤害了琉球的感情,不放弃琉球则惹怒日本,多树一敌,不如拖延搁置问题。清政府采取了这个建议。
  1879年3月30日,日本在首里城向琉球王代理今归仁王子命令交出政权并悍然宣布“废琉置县”,即是将日前改藩的琉球国改制为冲绳县,至此,琉球国正式灭亡。
  1879年6月12日,美国前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及其随员扬格(J. R. Young)和美国驻华副领事毕德格(W. N. Pethick)在天津会晤中国政府代表李鸿章,李鸿章要求他就琉球问题进行调停。格兰特慷慨答应。在他的调停下,日本与中国就琉球问题展开磋商,日本方面提出让琉球国王在南山复国,清朝咨询琉球国王意见。国王说:南山土地贫瘠,无法生存。清政府拒绝了这个建议。
  1880年4月4日,李鸿章会见日本政府代表竹添进一,并出示了琉球三分方案,也即包括琉球本岛在内的中部各岛归还琉球,恢复琉球王国,将宫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岛划归中国,将包括奄美大岛在内的五岛划归日本。李鸿章称,这是何如璋访问美国驻日公使平安时,由平安秘密出示的,是平安与格兰特协商决定的。7月30日(六月二十四日),恭亲王等在奏折中也谈到:“臣等接何如璋报晤美国驻日使臣平安称:格兰特拟一办法,球地本分三岛,议将北岛归日本,中岛还琉球,南岛归中国,似此事了,亦两国有光。又称格兰特将大局说定,然后回国云云。”
  由于清政府和日本政府对所有建议和交涉未能达成一致。琉球被日本占领已经成为事实,清朝最终未在与日本的谈判条约上签字,琉球问题被长期搁置。琉球国最终灭亡。
  政治
  1875年—1879年的琉球国旗琉球的政治架构分为国王及王族、国相、寨社三个层次。
  国王之下为王族,分有王妃、世子、郡主、附宾(驸马的低一级称谓)、摄政(国王去世、而世子还没有得到古代中国中央政府的正式任命时代行国政)五种官称。
  国相是一国的行政首脑,国相由国王任命。在琉球的历史当中,有很多从中国迁过去的人担任过这个职位。国相统辖的官员除了各个岛屿的“寨社”的长官和酋长外,还管辖国家机构中的官职,包括出使中国的“朝贡使”、“大夫官”、“长史官”和充当翻译的“译官”、负责海事的“通事”、“总管”,对内的“紫巾官”、“法司”、“司贡”之类的官员。需要注意的是,“长史”和“长史官”并不一样,长史和国相是国家的高级官员,而长史官是具体负责某某工作的官员。
  寨社(按司),是琉球的地方行政单位,也是各个岛屿所固有的官职。这些寨社的长官或酋长都是世袭,也是琉球的大的贵族和地方势力,曾经参与过琉球国内的政变。其他官职有管理贸易、收税官员等。
  琉球王国官职分为正、从九品。王弟、王叔、国相皆称“某地王子”。王子之下为各地按司,他们将手中兵权上交国王,聚居于首里,遥控其领地。按司再下为王舅、法司、紫巾官,称“某地亲方”。三品以下黄帽官称“某地亲云上”,无领地者称“某里之子亲云上”、“某筑登亲云上”。从六品至从七品为“某掟亲云上”。八品红帽官称“某里之子”或“某地里主”。九品称“筑登之”,不入流者称某子。
  外交
  琉球国受中国明清两朝的册封,属于明清的藩属。同时琉球国亦向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琉球与朝鲜的贸易关系也非常频繁,仅次于中国,日本。除此以外,琉球还与周边国家如暹罗(现在的泰国)、土耳其、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爪哇国、苏门答腊、马六甲、占城、越南、吕宋等国进行外交和贸易交往,琉球国与暹罗国、爪哇国进行过官方文书“咨”的交往。在近代,1860年以后,琉球与美国和英国有过官方接触,并签署一系列开放口岸的条约。
  与中国
  元世祖登基之后,派遣使者赍诏书去晓谕琉球,但是因为路途遥远,风险很大,所以这次的行动没有成功。
  琉球按司察度于1372年(明洪武5年)向明朝皇帝朝贡,受册封为中山王,改流求国号曰琉球。至于国中官守之职名,人员之进退,号令之出入,服制之法度,都由琉球自己管理,明朝政府概不干涉。
  从明洪武5年(1372年)以后,琉球国一直使用古代中国朝代的年号,奉行中国古代王朝正朔。直至清光绪5年(1879年),日本强行“废球置县”为止,琉球国的官方文书、与英法荷订立的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文写的。其国都首里城的宫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表示其归慕中国之意。琉球人也与日本人做生意,但每逢中国册封使到琉,必禁用假名、和歌、宽永通宝(日币),改穿唐服。
  与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1372年(洪武5年)正月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
  “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明朝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明朝政府以皇帝诏书形式正式告知琉球列岛上的国家,位于中部的中山国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明太祖回赐当时明朝实行的历法《大统历》及文绮、纱罗。此后琉球几乎每年都来朝贡。洪武二十五年,三国向明朝派遣了留学生。明朝为了使留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关怀,分季节给他们衣服和住的帷幄等等东西。当时琉球向明朝派遣留学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琉球人随朝贡使团前往明朝大陆,所带的货物往往会因为没有报关而被负责海关的官员查没,造成很大损失。正统元年,琉球使者称所携货物都被官方的管理机构贪墨了,希望皇帝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明朝皇帝令有关部门按照市场价格给了他们很高的费用,算作收购。在以后的交往中,琉球王国对明朝形成了一种贸易性的依赖情况,所以往往一年前往明朝进行多次“朝贡”,这其实是贸易,明朝政府“虽厌其烦,不能却也。”
  在琉球遇到海啸、暴雨、以及台风的侵袭后,明朝政府除了给来朝贡的使团很多的援助物资外,还要求琉球朝贡期延长至十年一贡,以便休养生息,但琉球为了能和明朝继续贸易,以便国内经济的恢复,还是坚持一年一贡或隔年一贡。
  琉球在与明朝的交往中,吸收了明朝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在文明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特的音乐,崇尚佛教,在岛上修建了崇元寺。宫殿和民房的建筑是带有海岛风格的明朝古代建筑模式,而且建筑的方向一律向西,以示倾慕明朝、慕义向化之意。
  公元1522年—1566年(明世宗嘉靖年)间,倭寇猖獗,在明朝东南沿海侵扰。琉球王协助明朝破倭,不时向明朝提供倭寇的动向,琉球王世子尚元还对从浙江败还抵琉球境的倭寇,“遣兵邀击,大歼之,获明朝被掠者六人”送还明朝政府。受到皇帝的嘉奖。
  1561年嘉靖40年,日本侵入琉球,大掠各地的宝物并俘虏国王,当时琉球王侍从写的《喜安日记》记载:“有如家家日记,代代文书,七珍万宝,尽失无遗”。萨军将琉球王尚宁等百余人俘至鹿儿岛,达三年五个月,逼迫尚宁王屈辱地承认向其“进贡”。同时还强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岛,给琉球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即便如此,也尚未改变中琉关系。明朝礼部官员“乃定十年一贡之例”,但国王还是每年都遣使朝贡。其年,日本有进攻鸡笼山(台湾古地名)的计划,间接还要侵扰福建,尚宁派遣使者告诉明朝政府,皇帝诏海上警备。
  明朝衰败之后,琉球国还是朝贡不绝,直到南明唐王立于福建,还继续遣使朝贡。明史赞扬琉球国:“虔事天朝,为外籓最。”
  琉球曾经协助明朝剿灭倭寇。琉球与明朝非常的关系和密切的交往,使得在明朝实行海禁之后还能通过琉球这扇窗口了解日本和东南亚海上国家的一些事情,增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
  由于琉球的国土狭小,人口少,物资匮乏,所以军事上没有长足的进步,但有一定的常备军,即王宫卫队,这些军队保持了很高的战斗力,对保护琉球和参与明朝剿灭倭寇的战斗中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军队的数量少,没有抵挡住日本的入侵,国王被掳。
  琉球国王形容与明朝的关系是“父子之国”,但实质是琉球的每次的朝贡都是在明朝当时薄来厚往的“天朝观念”中进行的。所以琉球在与明朝的朝贡形式的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所的物资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是琉球成为东海之上一个必不可少的贸易中转站。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的日本和明朝的关系恶化,明朝的倭禁很严,禁止和日本人贸易,但日本人的奇缺物资还是通过当时的朝鲜和东海之上的贸易王国琉球那里得到里及时的补充,琉球也在与明朝交往的国家中形成了重要的一环。
  与清朝
  前往琉球的中国清朝使节1646年(清顺治3年),琉球国王尚贤遣使金应元到清朝请求册封。因为当时清朝战乱未平,所以长时期滞留在福建省。福建平定后,琉球使者通过清朝的将领来到了北京。礼部官员认为,明朝赐给琉球王的印和官方文书都没有缴回,不宜封赐,所以第一次请封没有成功。
  翌年,清政府赠给使者衣物和布帛等等等东西,让他们回到了琉球。1655年顺治10年,琉球遣使前往清朝朝贡。第二年,再遣贡使,并且缴换了明朝敕印,请求封号。顺治皇帝颁布了《敕琉球诏》,在诏书中,清朝皇帝向琉球国王约定贡期,为二年一贡,进贡人数不得逾一百五十名,许正副使二员、从人十五名入京,其他随从人员要在闵南地区待命。
  这个诏书既对琉球作为清朝藩属的肯定,也规定了向新的清朝王朝朝贡的级别和时间。但由于当时海上风浪很大,敕封的清朝使者没有出海。
  1661年清康熙元年,康熙皇帝也向琉球颁布了新的《敕琉球诏》。原来派去而没有去成的使者拿着两道诏书到了琉球,完成了册封典礼。
  琉球在康熙时期多次朝贡,但由于贡使在海上遭遇风浪,贡物损失很严重,所以琉球会在第二次朝贡的时候将上一次丢失的数目补足,但康熙皇帝不允许。琉球在向清朝朝贡的时候,总是进贡很珍贵的奢侈品,康熙皇帝对使者说:“所进玛瑙、乌木、降香、木香、象牙、锡速香、丁香、檀香、黄熟香等,皆非土产,免其入贡。其琉璜留福建督抚收贮。馀所贡物,令督抚差解来京。”只允许以后进贡土特产,但琉球的本意,第一是恭顺使然,第二就是在朝贡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当时海上不是很平静,所以册封使者往往不愿远去琉球,所以会让琉球请封使者自己将册封的诏书和印信领回去,但使者非常希望能让册封使去琉球,结果皇帝允准了他们的要求。
  琉球国王去世后,按照规定“琉球国凡王嗣位”,先要得到清朝政府的同意,让本国有威望的人和王公大臣共同出具联署证明材料。然后清朝政府派出正副使臣“奉敕往封”,赐琉球王继承者“驼钮镀金银印,乃称王。未封以前称世子,权国事。”1681年(康熙21年),康熙皇帝在接待琉球朝贡使时,赐御书“中山世土”额。这一年,琉球再次向清朝派遣留学生。以往清朝册封使去琉球国,会在海上因为海浪等风险,会迟到琉球,延误册封时间。琉球国请封使建议修改航道,从五虎门三昼夜到达国。这些使者希望能通过改变航道,提高效率,得到康熙皇帝准许。
  琉球学生来清朝后,清朝皇帝往往命给予琉球留学生以“都通事”(官职称呼)这个级别的待遇,每天的伙食非常丰富,四季会发给他们袍褂、衫袴、鞾帽、被褥等,一应具全,连从琉球来陪侍的从人也会对他们照顾。留学生如果在清朝病故,皇帝会“赐银百两,交礼官择近京地葬之,并以二百两赡恤其家。”雍正二年,皇帝在接见由琉球王舅组成的请封使团的时候,御书“辑瑞球阳”额赐给琉球王,还赠送皇室的一些珍贵玉器和金币等礼物。乾隆三年,御书“永祚瀛堧”额赐给琉球王,并且要求琉球不必专程来清朝答谢。乾隆四十九年,御书“海邦济美”额赐给琉球王,并赠送玉、磁、缎匹诸物。1798年(嘉庆3年),赐御书“海表恭籓”额赠送。
  琉球国有许多商船、渔船因为海风等原因吹到清朝境内,清朝政府往往赠送丰厚的物资后将其遣返,遇难者还会按照规定给予抚恤。雍正八年,琉球的二号贡船在到达东海海面后遭风漂至台湾,触礁,正贡船亦同时漂没,福州将军玉德等奏报皇帝。皇帝命令搭救官伴、水梢人等,照常例加倍给赏,贡物不用再另外派人进贡了。对于遭海风侵袭在清朝避风的琉球商船,清朝方面会命令按人数日给盐菜口粮,等到回国之日另给行粮一月。
  除了宗藩关系外,清史稿对琉球国与清朝频繁的交往做了一个总结:“琉球国小而贫,逼近日本,惟恃清朝为声援。又贡舟许鬻贩各货,免征关税,举国恃以为生,其赀本多贷诸日本。国中行使皆日本宽永钱;所贩各货,运日本者十常八九。其数数贡清朝,非惟恭顺,亦其国势然也。”非常的准确,也显示了琉球的外交灵活性和明智性。
  与日本
  被萨摩军队劫掠后重建的那霸王港琉球王国金库16世纪,由于日本和明朝的关系恶化,国内资源短缺,只得通过南方的萨摩藩与琉球进行贸易,从东南亚运回海产品和一些奢侈用品,又从琉球与明朝的贸易当中获得所需要的紧缺物资,也使琉球的经济发展增速。日本的萨摩藩于1609年(后阳成天皇庆长14年)侵入琉球,俘虏了琉球王,还侵占了琉球群岛北部的一些岛屿。
  从另一方面讲,琉球与萨摩藩的交往还不是正式的官方交往,琉球与萨摩藩的交往仅仅保留在军事和经济层面上。琉球也把日本视为相对清朝而言的“夷”,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两个国家。当日本定下侵略朝鲜,攻入清朝的军事政策后,琉球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必然会因为倾向问题而受到另一方的侵略。琉球直到明亡之后与日本的关系还局限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琉球国曾经向日本萨摩藩和江户幕府派使者朝贡。
  人种
  琉球种族与文化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较常见的看法认为,与日本绳纹时代属于相同文化的人种在公元前10世纪到前3世纪之间,从中国中南部沿海地区来到包括琉球群岛在内的日本西南部地区,并从西向东扩散。也有说法认为,古琉球文化属于百越文化的一部分。另一种常见的说法是上古时代的琉球居民来自印度尼西亚或澳大利亚,属于马来人。具体来自哪个地区尚有争议。

  参考文献
  《中山传信录》,徐葆光著,1721年。
  《中山世谱》,蔡铎、蔡温著,1725年。
  《球阳》,蔡温、郑秉哲等著,1745年。
  《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 外国四,张廷玉等著,清朝。
  《清史稿》 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赵尔巽等著,1929年。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故宫博物院编,1932年。
  《使琉球录》,陈侃,商务印书馆,1937年。
  《琉球史料丛书》,名取书店,1941年。
  《中山王府相卿传职年谱·位阶定》,日本法政大学冲绳文化研究所,1986年。
  《中国·琉球交流史》,徐恭生著,西里喜行等译,ひるぎ社,1991年。
  《琉球历史研究》,米庆余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明清时期琉球日本关系史》,何慈毅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闽南与琉球关系略考》,王晓云、谢必震著,《闽南文化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册封琉球使之祭祀活动》,陆雅英著,日本文化研究网,2005年。

琉球人认为自己是日本人吗

冲绳人不认同自己是日本人。

一言以蔽之,冲绳人本就不属于大和民族,而大和民族也不愿接纳“后来者”。首先,历史原因,使得冲绳人对日本有着难以磨灭的仇恨,也令日本人难以接纳冲绳人。

日本自丰臣幕府时代就开始觊觎这片土地,毕竟琉球群岛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十分相近,且与日本九州岛也不远,是块容易掌控的风水宝地。于是,丰臣秀吉就以武力,胁迫琉球群岛为其提供粮草物资。

不久后,鹿儿岛上的萨摩藩进一步对琉球施压,使得琉球进入了屈辱的双藩时代。到了晚清年间,腐朽的清朝自身难保,无力顾及琉球。而日本也是愈发的肆无忌惮,明治维新后,日本堂而皇之地把琉球国变成了琉球藩。琉球国王见状,希望清廷能够提供帮助,可多次写信均未收到理想的答复。

琉球族是琉球群岛的原住民族:

通常称作琉球人、琉球民族,或按其生活的地域不同称为冲绳人、先岛人和奄美人。 琉球群岛原本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后被日本吞并,因而有强调出身地的冲绳人、先岛人、奄美人,在意义上不完全等同于血统及文化论的“琉球族”,一个讲地点,另一个讲文化。

「琉球地位未定」:谁在「歪曲事实」?

但是,1941年中国政府对日宣战,废除《马关条约》。随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做出了战后处置日本的规定,日本天皇接受了这些规定。依照这些规定,不仅台湾及其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列屿)、澎湖列岛要回归中国,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菅义伟(日本内阁官房首长):「这是一个完全荒谬的观点…无论是从历史上来说,还是从国家法上讲,(琉球以及所属岛屿)是我国领土这一事实不可否认。如果中国方面对于这样的事实有评论的话,那是完全歪曲事实。」…-「日本不满中国官媒『琉球主权论』」/BBC中文网、2021.05.08 针对大陆学者所提「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日本内阁官房首长菅义伟反应说,「那是完全歪曲事实」;问题是,究竟是谁在「歪曲事实」? 无可否认的,就国际现实而言,当作为「万国津梁」的琉球王国,于1879年被迫纳入日本版图后,不但琉球国王被迫迁居日本东京,连国名也被改为冲绳县,随后在日本殖民与皇民化的过程中,改名易姓的琉球人,对祖国的记忆已趋于淡忘。 然而,从历史的观点而言,琉球王国虽然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但除了向中国礼貌性的朝贡外,一向维持其独立自主的地位,最后之所以被日本灭国,主要是因为遭逢中国史所未见的大变局,面临割地赔款的中国连自己都无力自保,遑论保护琉球王国使其免于日本的野心吞并?! 菅义伟说,「无论是从历史上来说,还是从国家法(国际法)上讲,(琉球以及所属岛屿)是我国领土这一事实不可否认」──如果不是菅义伟对历史无知,就是故意睁眼说瞎话;所谓「从历史上来说」,日本能说的顶多就是吞并了琉球王国;至于所谓「从国家法(国际法)上」,更属荒谬!日本亡人之国、改人之姓,竟然厚颜无耻地从此主张琉球王国是日本「不可否认」的「领土」,有这种「国际法」吗?! 有一种说法表示,虽然有部份琉球人不承认日本对琉球的统治,也要求恢复独立国家的地位,但这种主张「普遍缺乏支持」;另外,在二战结束后,琉球人民曾以「公投」决定了归属,但据当时负责「冲绳返还交涉」的日本外交官吉野文六于2006年发表的回忆录中表示,因为美国在越战耗损了巨大国力,让经济上日趋壮大的日本有机可乘,最后日本以三亿二千多万美元的价格赎买了「琉球」。(注一) 换句话说,所谓琉球「公投」,根本就是美、日私相授受与利益交换的结果。也因此,「无论是从历史上来说,还是从国家法(国际法)上讲」,「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完全是事实,何来「完全歪曲事实」之说? 菅义伟的说法,显见完全无视于日本灭人之国的残酷事实、也不愿承认日本发动战争的错误,更不会让日本自认为已经「煮熟的鸭子」──琉球,轻易地飞走。换个角度,比照日本吞并琉球的方式,假设日本被美国或中国统治并且全力「去日本化」,则经过百年之后进行归属民调,届时的日本人会投出什么样的公投结果? 总而言之,琉球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只是不幸被日本吞并了,所谓「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完全是客观的历史事实。这个事实,不会因日本主张「那是完全歪曲事实」的主观期望,而出现改变或转移。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世事如潮,「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不是日本否认说了算。 当然,「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是否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这与国际上错综复杂的政经军关系有关,但最有关系的因素,显然是中国、美国与日本三者之间,国家力量的消长与变化。 最后,关于「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乃至于「琉球地位未定」的说法,知名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学者林满红的观点,堪称经典;她在「作为『万国津梁』的琉球王国」一文中,对于「琉球王国」的兴衰沦亡,有深刻而具体的描写: ...琉球在东亚海域中能否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深深影响王国的兴衰。约在中国唐朝(618 906),琉球曾向日本纳贡。之后,琉日关系中断。宋、明之间(976 1644),琉球与日本、朝鲜、中国都有商贸往来。 当元明之际,日本进入南北朝互争时期(1336 1392),九州地区出现一群骚扰东亚沿海的倭寇。明取元而代之不久,一些反明势力便与倭寇联合进行走私贸易,威胁明政权的安危。明太祖朱元璋除了禁止海上贸易以外,也建立起朝贡贸易,力图把走私贸易转化为明政府可以控制的贸易。 明朝曾以平定倭寇为条件,容许日本参加朝贡贸易,但遭到拒绝。于是视可提供倭寇泊船之地的琉球为笼络对象,于1372年与逐渐走上统一的琉球建立朝贡贸易。琉球在明朝的朝贡体系中,地位比中亚、东南亚、东北亚、东亚等地的其他属国重要,所得到的朝贡机会因而较多。 在首里城正殿,有一个约一个人高,四个人宽的古铜钟,是1458年前后打造的,钟面刻有一段文字,标题为「万国津梁」,内容明言琉球王国是日本、东南亚、朝鲜与中国贸易的重要中介。原因乃是琉球船只进贡中国的次数最多,朝贡期间双方交易的时间也最长,很多国家需要通过琉球与中国进行贸易。 琉球王国就在这个「万国津梁」的基础上崛起。 约在1540年至1700年间,日本银与中国丝的交易是东亚海域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这时中国在「一条鞭法」的财政改革方针下,将实物税、劳动服务、现金税等一并以白银缴纳,白银在民间的使用程度也大为增加。当中国大幅增加银的使用时,其所需的银约有四分之三来自日本。 日本银主要产于靠近九州以及日本海的本州西端。这个新兴的丝银贸易并不是直接贸易,很像今天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虽有越来越多的商贸活动,但台湾并不容许有直接贸易往来,所以必须要依靠香港、济州岛(在韩国南端)等港口转运。18世纪以前中日丝银贸易的中转站中,包括对马海峡中的对马岛、朝鲜、河内、澳门、琉球、台湾。当时,台湾没有现代意义的国家存在,于是先有郑芝龙等福建海商前来,后有荷兰、郑成功等在台湾建立贸易据点,他们都是以中日丝银的转口贸易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当东亚海域出现众多的新兴中转地后,琉球不再是「万国津梁」。加上日本凭藉大量白银换取中国的先进技术之后,国内市场需求白银日增,而银产渐少,因此约在1700年之后,中日间的丝银贸易式微,而在1775年前后可以说完全消失;琉球王国的经济虽有海产物代为弥补,但已不复昔日荣景。 在政治方面,日本九州的萨摩藩于18世纪逐渐控制琉球,增加琉球对江户幕府的朝贡次数。日本同时默许琉球对中国的朝贡活动,也藉之推动中日贸易。琉球虽大量引进中语文化以建构自我,但所受日本的箝制日深。 1872年,日本政府设置「琉球藩」,初归外务省管辖;1874年发生台湾牡丹社事件之后,日本勒令琉球停止对中国的朝贡关系;1875年以后,日本处理琉球的权力由外务省转移到内务省;1879年,琉球正式纳入日本版图,设立冲绳县,日本强迫琉球国王迁居东京。中国方面虽迭有抗议,但在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中国承认无力关照琉球。台湾就在琉球王初中介角色式微之后,不断加强其与东亚乃至世界的贸易。…注一:郭誉先,2008,〈《被出卖的台湾》:葛超智其书其人与台湾民族主义〉,《思想(8)后解严台湾文学》,台北:联经,页263-294。注二:林满红,2008,《猎巫、叫魂与认同危机-台湾定位新论》,台北:黎明文化,页74-77。

琉球是什么意思啊?

台湾 琉球由琉球本岛及三十六离岛组成。总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明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中山、山南、山北相继附属中国。宣德四年(1429年),中山统一三山,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日本南部的萨摩藩侵略琉球,并背着德川幕府私自吞并琉球北部八岛,清光绪五年三月初八日(1879年3月30日),琉球灭亡,剩下国土被日本置为冲绳县,1945年,日本战败,联合国“委命”美国托管琉球,1953年和1972年,美国私自将琉球的“行政权”“归还”日本。 由于美日共同掩盖,今天几乎被世人遗忘的事实是:琉球曾是一个具有自身语言和文化传统的独立王国,其悠久历史和文化积累远远超过今天绝大部分亚洲国家。借用时下政治流行语,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日美百余年来在琉球犯下了亚洲近代史上最严重的“文化灭族”罪(cultural genocide),但是你如果以为欧美“人/权斗士”为此会有一掬同情之泪,那未免对现代国际政/治棋局过于天真。 琉球国都名首里(“守礼”),自明洪武初年起一直是奉中原正朔的独立王国,而中国朝野对此“守礼之邦”的文化传统和建树也赞誉不绝。琉球地处海上贸易要道,经济上远比日本富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利(Matthew C.Perry,冒充上将以愚弄日人)用炮舰政策叩开日本国门的同时曾“造访”琉球,琉球与其交往全用汉文进行,使用的是咸丰年号。 甲午之战前十五年,日本利用满清的积弱和颟顸霸占琉球,从此开始对琉球进行“文化灭族”,但是琉球毕竟是有七百余年文化积累的礼义之邦,在日本长期全面“皇民化”的努力之下,直到二次大战,琉球还是顽强地维持了它文化遗产和国家独立象征,包括琉球王宫和传统王宫卫队。 琉球的最大悲剧是太平洋战争,日本处心积虑,以琉球而不是本土作为与美军拼死抵抗的战场,琉球列岛总人口因之损失三分之一,大量所谓“宁死不屈”的当地妇孺实际被日军逼迫跳崖。更悲惨的损失是琉球的独立文化传统:日军在最后关头“极有远见”地驱散了琉球独立的最后象征——王宫卫队,王宫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最令人发指的是琉球立国以来所有王家典籍文献档案被一把火烧光,琉球七百五十年的文化积累由此尽数丧失。仅《永乐大典》被八国联军焚烧散失,至今令人痛心疾首。想象如果两千余年来积累的所有经籍包括“二十五史”和其他官方典籍尽数丧失,中国还剩下多少文化传统?文化灭族,以此为最。琉球自南宋起七百余年长期升平,未经战燹,王家所藏必有许多海内外汉籍孤本。在亚洲近代史上这样一件无法弥补的严重文化灾难,由于日美两国心照不宣,至今无人出来主持公道。 然而琉球的国际地位当时并无一定,可惜的是蒋介石执迷认为英国是中国在亚洲的传统主敌,并千方百计地企图在战后立即收回香港,在开罗会议期间两次拒绝罗斯福让中国接收琉球的提议,丧失了帮助琉球复国的大好机会。(蒋氏对盎格鲁萨克逊国家向无好感,去世之前港澳杂志曾报道他在二战时就有远见预料中美两国未来可能兵戎相见,但居然未能看出大英帝国在二战时已日薄西山,可谓当局者迷,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美国在战后长期有将琉球据为己有的意图,在当地禁用日本昭和年号,并提倡一种与日文颇有出入的书面语言,直到六十年代后期,美国还在各种正式文件中避免使用“冲绳”这一日本称呼。 然而二战之后亚洲局势的发展却大大有利于日本:由于斯大林和金日成挑起韩战,中共和美国丧失了接近的机会,日本成为韩战最大赢家。限于实际国力,为了离间日美关系,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场合宣扬“冲绳”属于日本。这种缺乏远见的弱势外交正中日本下怀,同时美国在越南陷入泥潭,被迫讨好日本,没有经过其他战胜国同意以及琉球公民投票就将“冲绳”“私相授受”,送还日本,日本又成为越战最大赢家,钓鱼岛争端也由此揭幕。 不管日本今天表面地位如何巩固,我们应该看到日本强占琉球和美国私自“交还”琉球并无任何国际法以及当地投票依据,而琉球表面上的“顺从”并不表明其人民对日本的认同。直到七十年代,受国民党公开支持的蔡璋“琉球复国运动”还有不少活动。随着东亚向其传统秩序回归,中国在将来有必要重开琉球归属之议。
琉球群岛是太平洋的一系列岛屿,位于台湾与日本之间。钓鱼群岛(钓鱼台列屿)不属于琉球群岛范围之内。到目前为止,琉球群岛一直处于日本托管之下,但主权不属于日本,根据《波茨坦公告》第8条的补充规定,日本应将金、马、彭、台、琉球诸岛归还中国,所以,琉球群岛法理上属于中国,琉球群岛主权属于中国。琉球群岛以前有琉球国。古代琉球国的疆域北起奄美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当前全世界各地,均有大量支持“琉球国复国的运动”或“琉球回归中国的运动”。请参考“琉球复国运动”- http://groups.msn.com/ryukyuhan 琉球群岛,日语作Ryukyu-Shoto,亦称南西诸岛(Nansei-Shoto, 日语作Nansei-Shoto)。也叫琉球冲绳(Ryukyuan Okinawa),自日本南部的九州岛往西南延伸约1,100公里(700哩)到台湾东北,是东海(西)与菲律宾海(东)的分界线。陆地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1,193平方哩),包括大小岛屿55个,分为3个较大岛群:北部为奄美岛链,中部为冲绳诸岛,南部为先岛诸岛。在行政上琉球群岛为日本的一部分,奄美诸岛是九州鹿儿岛县的南部加长部分,而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则组成冲绳县。 其中两个最大的岛屿是冲绳岛(1,204平方公里〔465平方哩〕)和奄美大岛(712平方公里〔275平方哩〕)。这些较大的岛屿原先都是火山岛,且有山地;而较小的岛屿则大都为珊瑚岛,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每年都有台风侵袭。 据说岛民是史前时期就移居岛上的日本人和东南亚人的後代。琉球语与日语属同一语系,有3个方言族群,大体上和岛群的分布一致。不过这些方言与日语以及各方言之间,都不能互通。大多数琉球人讲日语,但也讲该地方言。 在文化上,琉球人兼受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影响。然而,他们发展了本土的音乐特色,在冲绳还有本土的纺织工艺。琉球群岛在古代是一个独立王国。14�6�519世纪先後为中国和日本统治,1879年成为日本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1945)後,美国占领琉球群岛。1951年由一个文人政府取代军政府,文人政府设在该群岛中最大的城市那霸(在冲绳岛)。其最高行政官原由美国的高级专员指派,1966年改由当地议会选举。两年後由普选产生。根据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条约的规定,美国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剩馀主权,而奄美岛链於1953年归还日本。随著1971年第二个条约的签定,其他各岛於1972年归还。目前美国仍在冲绳岛维持大量军事设施,并有驻军数千人。 琉球群岛基本上为农村。以农为主,主要作物为甘薯和稻米。糖和罐头凤梨是主要出口产品。金枪鱼的捕捞日益重要。传统工业有漆器和陶器制作;新兴企业生产各种工业化合物。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的重要部门。冲绳岛上设有冲绳大学、国际大学和琉球大学。
琉球是古时对台湾的一个称呼。还有“夷洲”"流球”等
麻烦采纳,谢谢!
是由以冲绳群岛、宫古群岛、八重山群岛为中心,总共14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的被日本强占的“琉球国”领土。目前只有40个岛屿有人居住,总人口约120万。原本的“琉球王国”,或地理概念的“琉球弧”、“琉球文化圈”地区,远比现在的冲绳范围还大。而且“琉球孤“的岛屿,从南到北散布于1000公里海面,覆盖的面积甚至比日本的本州还大。而从冲绳最西端的岛屿与那国岛,晴天可以望得见台湾。最南端的岛屿波照间岛,它的纬度比台北还南。
文章标题: 江户幕府在琉球的税收高吗平摊下来琉球人民每人有没有比日本人劳役更重赋税更多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5833.html

[江户幕府在琉球的税收高吗平摊下来琉球人民每人有没有比日本人劳役更重赋税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