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安史之乱结束后,李唐没有迁都洛阳

时间: 2022-11-10 13:01:0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为什么安史之乱结束后,李唐没有迁都洛阳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对比清代三藩之乱,两者都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开战,唐代的是河南河北,清代的两湖,闽浙,而且时间相似,而清代却没有衰亡,反而继续发展

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了。

唐朝虽然在镇压安史之乱之中获得胜利,但最根本的问题—地方藩镇割据问题并没有解决,导致以后不断发生农民起义、形成很多割据政权。

安史之乱前后长达7年之久,是当时的一场大浩劫。当时人民流离失所,周围荒无人烟,要想恢复原来的状态决不专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安史之乱削弱了唐朝的力量,为了补充力量,唐政府向人民横征暴敛,他们对人民的压榨更激起人民的反抗。唐朝又要去镇压这些起义属,这就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安史之乱后,唐朝力量的衰弱,周边的少数民族借机侵略。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安史之乱的战争起因:

1、经济矛盾

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经济虽然空前繁荣繁荣,但封建经济的发展却加速了土地的吞并,甚至使人流亡海外。均田制等制度遭到破坏,农民失去了土地,沦为流民。统治阶级的衰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2、阶级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奸臣的统治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特别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的权力与利益斗争,成为安史之乱的导火索。此外,西北派和东北派之间也总有裂痕。内外错综复杂,使得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帝王与大臣、文臣与将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3、内部矛盾

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央军阀与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安史之乱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权力和利益斗争。更具体地说,是唐代中央政府与地方分离主义势力的矛盾。安史之乱的领导人虽然利用了人民对唐代的抵抗和民族矛盾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经过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武则天),开元盛世,国力强胜,天宝年间,唐玄宗任人唯亲,重要的将领大都是昏庸的,如杨国忠,李林暜等,加上安禄山,唐玄宗对他的宠爱有加,未作任何防范,身在恋爱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对杨百依百顺,杨认安禄山为干儿子,宠爱由此可见,安禄山的长期准备,兵马粮足,安禄山叛乱时候,唐军都仓皇应对,在一场安禄山之乱后,唐朝的人民苦不堪言,大都流离失所,之后的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叛乱,故而是使唐朝雪上加霜,原先唐朝的藩镇目的是为了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集军权财政于一身,有很强的独立性,安史之乱后,藩镇大都拥兵自立,不听唐朝的话了,这使得唐朝的在册人口数减少,加上藩镇之间经常相互攻击,发展经济已不可能,所以,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了。唐朝那时候是出了秦朝外最强盛了王朝,武器做工精良,对武器的质量很严格,自唐朝后的历代王朝对武器的质量要求大都不如唐朝了,那时候的唐朝的中央军对战争的磨砺少,不如地方塞外的军队经常作战,军队将领的作战经验,士兵的勇猛程度,都远高于中央军,地方军队高于中央军,加上那时候没有什么忠心可言,谁给士兵们军饷,粮食吃就跟着谁,这一点在以后的五代十国里充分体现出来了(在安史之乱后,唐末 ,,至亡),造反是很正常的事情,无论是士兵还是人民的反骨还很高。相比之下,清朝那时候的清兵可谓是一路杀过来的,那时候的清军的八旗兵还很勇猛,一个人干翻3,4个汉人很正常,大都是塞外的汉子,有粮食吃就要拼命的,虽然经历了顺治帝的发展清兵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只是将领之间,广大的八旗兵生活还是很苦的,那时候的经济发展很好,虽然人们反清,但是看着人们大都有饭吃,谁还愿意造反啊。唐玄宗和康熙帝的比较:唐玄宗对于安禄山的叛乱毫不知情,没有防备,而康熙帝对于削藩之心早就有,并且决心很大,可谓是准备充分,对于三藩之乱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对于安禄山和吴三桂的比较。安禄山本就是胡人,对汉人没安好心,想称帝也是在意料之中,他叛乱后有很大一部分的胡人,仇视汉人的人支持。。。吴三桂 也想称帝,但是呢。。。他很就是汉人降了清人,汉人对其恨之入骨,清人也对其大骂,奴才竟然反叛主人。。。吴三桂可谓是里外不是人,支持他的人很少,只是一些早年的的关宁铁骑的老兄弟们,这些人于吴三桂是一荣俱荣,利益在一起。。。败是迟早的事情。。。唐和清的朝廷相比,,,唐朝的朝廷对地方失控,清朝的政府对地方是绝对控制,,,算是大一统吧,加上康熙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有能力有信心,再加上平定三藩之乱时候,他正处在青壮年时期,精力充沛,,,好吧。。。先写这些了,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穷 ,苦 就会造反,所以安抚是关键啊。。。。。。
纵观唐朝289年的统治史,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三个历史时期,而唐朝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末年开始就进入了衰退期,在这个时期内唐玄宗任用李林甫和杨国忠这两个奸相,弄得朝政腐败、边疆不安、战乱频发,终于在唐玄宗天宝末年,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在以后的近100多年间国力每况愈下。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有唐朝统治者自身的原因,但是唐朝的藩镇制度可以说是造成唐朝不断内乱,战争频发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藩镇制度是唐王朝在军事上的一个败笔,在这些藩镇中,节度使父死子继、自辟僚属、财政自治、掌控军队。而各个藩镇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还经常爆发战争,使国家处于长期战乱之中。直接的导致了唐朝中央政权的弱化和地方政权的坐大,地方的节度使凭借着手中的权力,不服从中央的政令。而唐朝政府更是无力的对付这些个割据的藩镇,最后倒至亡国。
藩镇制度可以说是自古就有之,但是在前朝历代没有一个朝代能发展到像唐朝这样中央无法控制的局面,在唐朝时期,藩镇的设立是为了抵御外敌而设立的,藩镇的最高长官就是节度使,其实在唐玄宗李隆基之前的高祖、太宗、高宗、武后时期,并没有大规模的设立藩镇节度使的制度,那时节度使只是一个临时的官职,这一点我们在看“神探狄仁杰”时就能明白了,节度使之前的名称通常称为行军总管或经略大使或是处置使,在看“神探狄仁杰”时我人可以经常的看到武则天给狄仁杰的官职就是什么幽州经略大使或是处置使,或是凉州经略大使或是处置使,并节制地方军事。这就是早期节度使的名称。
唐朝大量的设置节度使的时期正是在唐玄宗时期开始的,在前期唐玄宗设置了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十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节度使的制度已经被完全固化下来了,节度使当时是地方的最高的军政长官,享有兼管内调度军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营田使。天宝后,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更让人惊讶的是一个地方的节度使又常常是一个人兼任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的节度使,像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自己一个人就兼任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威权之重,超过了以前任何的一种官职,而且节度使可以自己设置自己的副手和幕僚,然后上报中央,而节度使辖区内的所有州县长吏虽由中央任命,而实际则听命于节镇。所以说当时的节度使就是在唐朝中央政府之外的一个独立的王国。
在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中央为了抵御叛军进攻,所以就把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唐王朝在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并且让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因为藩镇的节度使们掌握着本藩镇内的最高的军事和行政权力,所以在他们逐渐的坐大以后,就有些藩镇开始不服从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了。这些藩镇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从唐代宗李豫开始到唐德宗李适,是藩镇割据形成发展时期。这就是唐朝最为有名的“藩镇割据”。
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中央的政令在他们那里失去了效用。更有甚者还发动针对中央的叛乱。在唐德宗时期,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各地节度使,唐德宗也试图削弱藩镇割据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但由于措施失当,反而引起节度使的反抗。后来节度使梁崇义发生叛,随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又据镇反叛,自称建兴王,并联合已称王的淄青、魏博、成德、卢龙四镇节度使抗拒中央。再后来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也叛乱,弄得德宗皇帝先是逃到了奉天,后来又逃到了梁州。后来勉强的平定了这几次叛乱,在此基础上唐德宗但是唐朝中央政府再也无力控制各地的不断做大的藩镇了。于是唐德宗在无奈的情况下发布了《罪己诏》,首次明确的声明不再约束各地的藩镇,对其姑息迁就。从此,唐王朝的中央权力进一步削弱。而各地藩镇则乘机不断的发展壮大。
但是在唐朝的皇帝中也出了一位对付藩镇割据的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就是唐宪宗,面对着越来越做大的各地藩镇,宪宗继位后,着手开始对各地割据的藩镇开展了一系列讨伐的战争,宪宗继位的第二年就开始对西川节度副使刘朋开战,并且获得了胜利,同年夏绥杨惠琳不肯交出他的兵权,并且发动叛乱,宪宗也对他作战,杨惠琳战败被杀。807年讨伐镇海节度使李锜,813年魏博节度使田兴规伏唐朝,813年他开始对抗拒唐朝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作战,但没有能够获胜,从815年到817年他平定了淮西吴元济的叛乱。这些成果被称为“元和中兴”。吴元济被平定后,在这个时期内,这是藩镇势力和唐朝中央的一次大决战。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唐朝中央取得了胜利,长期割据的局面似乎都解决了。全国所有的藩镇名义上全部规伏唐朝。
但是宪宗皇帝的这一系列的成果,也并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一些地方的藩镇又开始发动规模不等的叛乱了,在这种情况下,唐朝继位的新皇帝也没有宪宗皇帝那样的气魄和胆量,使之一些个藩镇重新又坐大并与朝廷分庭抗礼。特别是在唐昭宗即位后,由于政局腐败、民不聊生,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的涌现,像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甚至打进了首都长安,赶跑了唐朝的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唐朝中央政府不得不又一次的向各地的藩镇妥协,答应他们的条件,让藩镇去平叛,而各地的藩镇则趁着平定农民起义的大好机会逐渐扩大自己的实力,发展自己的力量,藩镇的实力在这一时期,首次的超过了中央的实力,唐朝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唐昭宗根本没有实权。在这些藩镇中实力发展最快的还是朱温了,后来,唐昭宗被当时最大的藩镇朱温控制着。朱温为了灭亡唐朝,自己做皇帝,先杀掉宫里所有宦官,再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接着镇压各地藩镇,最后又于天佑元年(904年)杀害了唐昭宗。另立了唐哀帝,而唐哀帝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而已。唐天佑四年(907年),朱温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光,接著又废哀帝为济阴王,自己做皇帝,唐哀帝也在被废后次年,即开平二年(908年),被朱温毒死。
所以说在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是导致唐朝衰落的最为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各地藩镇实力和力量强大,唐朝中央政权已经变得虚弱无力,几位皇帝几次企图削弱藩镇权力的努力,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消耗了唐朝中央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削弱了本身的实力,以至于使国家再没有能力与各地藩镇较量。与此同时,与唐政府中央力量下降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各地藩镇的力量却越来越强,藩镇割据更加无法控制。在无奈的情况下唐朝中央也只能听之任之,只求自保,通过仅有的几个直接控制区域,艰难维持“大唐帝国”的统治。维持着表面上的统一,就这样,唐朝由强转衰,始于藩镇割据,最后唐朝灭亡,也是始于藩镇割据。
我自己的理解:这是多方面的原因:1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中后期 当时的社会人们已经安逸太久了,三藩之乱发生在清朝前期 当时的人们刚刚从战火中走出来没多长时间 2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 唐朝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 而三藩之乱清朝已经预见 并且做了一些准备工作3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明皇老年时期 后来的皇帝也没有李世民的智慧与谋略,三藩之乱发生在康熙壮年当政时期,康熙的智慧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也是顶尖的 这是我的见解,不是正规答案 你也可以不采纳 我不想再被团长说了 呜呜~~~ 要是有更好的 你看他的也行
安史之乱的影响 │

(一)政治方面:

1.藩镇割据 —— 安史余党,讨贼有功之将领等,唐室各授以镇帅,各拥兵割地。唐室不能制,形成日后藩镇割据之祸。

2.边患严重 —— 安史叛时,朝廷抽调西北兵平乱,於是边州无备。吐蕃乘虚而略取河西,陇右之地,威胁西京;又联合南诏,诠窥西南。东北之契丹又乘虚进入塞内,至令唐室有后顾之忧,终至一蹶不振。

3.宦官擅政 —— 宦官乘安史之乱,得以掌握禁军,左右朝政,又与大臣互相勾结,排斥异己,终酿成宦官之祸及朋党之争。

(二)经济方面:
1.物资短缺 —— 安史之乱,地方残破,物资短缺,造成物价飞涨现象,例如米价比开元时高涨三百多倍,斗米万钱。且回纥恃助唐平乱有功,缴索岁帛二万匹,由是中央经济日渐枯竭。

2.增加税收 —— 安史之乱,人民流散,户籍散佚不少,使「租庸调制」遭受严重破坏,国库岁入大减,因而另立名目,徵收其他税项,以资弥补,致影响民生。

(三)社会方面

1.北方人口锐减 —— 安史之乱,祸延今之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各省叛军所过,人民不死於兵祸,则流亡他地,数百里内无人烟,出现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的现象。

2.政治、经济、
文化重心南移 —— 黄河流域,经九年战争,社会战火摧残,破坏不已,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加速向南迁移。
总括而言,自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由盛转衰,可说是中国 历史上盛衰的分界线。 及至宋元明清等代,亦未能使国势超越閞元之盛世,故安史对中国的破坏力很强,对中国的影响甚大。
清代结束了三藩之乱,中央高度集权,无论从政治和军事上都为清朝统治奠定了一个基础。

唐朝以后首都在哪里?

唐朝的首都一直是长安(现在的西安),在武则天建立武周的时候迁都洛阳,后来恢复李唐天下,又回迁西安。

武则天以神都洛阳为统治中心将近50年,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被郭沫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影响之深远,波及当时的朝鲜、日本等国。

唐京师长安城主要由郭城、宫城、皇城等构成。宫城位于郭城北部中央,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皇城接宫城之南,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

郭城内有南北向大街十四条,东西向大街十一条。明德门至皇城正门朱雀门的朱雀大街位于全城中轴线上,道路宽达150余米以上,被称为“天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

扩展资料

长安位于渭水以南,放眼四周几乎是一马平川,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屏障的高山或者大江大河,所以,长安从来就不是容易防守的地方。

好在将都城设立在长安的历代王朝,绝大多数都采取了对外扩张的战略定位。不管是秦朝、汉朝、隋朝、唐朝这些大一统王朝,还是前赵、前秦、后秦、 西魏、北周等割据性地方政权,他们都表现出很大的对外强势,自建立之日起就不断往外扩张。

不过,国家强盛时,还可以持续对外扩张;一旦国家衰落,遭遇外敌入侵时,长安就会很容易被攻陷。

比如,在盛唐时代,吐蕃一直被唐朝军队压着打,从来不敢对长安有什么想法。“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国力下滑,驻守西南边境的军队也被撤回关中,吐蕃便长驱直入,轻轻松松地攻陷了长安,占据了15天后全身而退。

多年以后,金人李献甫担任长安县令,他在《长安行》中写道:“长安大道无行人,黄尘不起生荆棘。高山有峰不复险,大河有浪亦已平。”统治者自然就不会在无险可凭的长安建都了。

隋唐以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如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除了在建国之初进行过对外扩张,其余时间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战略防御的方针,一般不会主动打对外战争。这样一来,就必须将都城建立在“易守难攻”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安史之乱后唐朝首都在哪

急用,要写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后写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想象画面,我想写在首都看到的画面,可不知道在哪?

安史之乱后,唐朝首都仍是长安(今天陕西西安)。

唐朝是一个首都四个陪都。四个陪都分别为西都凤翔府、北都并州府、南都成都府、东都河南府。作为军事安全、文化、经济一个区域带动的中心点和皇帝战时避难或寻幸的场所。

长安一直是首都京师,为文化军事政治中心。684——706年洛阳成政治中心——武则天时代(5年太后15年大周皇帝人,其中701——703有一年多在长安渡过)。此后,洛阳仅仅是陪都,功能下降。

安史之乱那一年杜甫44岁。此时的杜甫刚刚结束长安十年困苦求官生涯,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正好回家探望妻儿,于是跟随百姓向北逃亡至鄜(音夫)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

听说肃宗即位后,对大唐朝廷一片赤诚的杜甫只身前往灵武投奔新皇。不幸的是,半途中杜甫被叛军俘虏,押解至长安,失去自由长达一年。

757年春天,身处沦陷区的杜甫亲眼目睹昔日繁华的长安城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千古名篇《春望》。

一、安史之乱后,唐朝首都仍是长安(今天陕西西安)。
二、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禄山占领长安,李隆基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今天宁夏一带),并于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先来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收复长安。李亨也成为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
三、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安史之乱后唐朝首都在长安。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现今西安城的旧称,是我国九大古都之一。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迁徙,但大致都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先后有13个朝代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总计建都时间逾1,060年。在这些朝代中,曾经建都长安的汉朝与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时代.
安史之乱后唐朝首都在 长安,就是今天的西安。

唐朝与洛阳有什么关系

洛阳是唐朝的都城。

武则天专政,长驻洛阳,于684年九月改东都为神都,另派官留守长安。690年,武则天平定徐敬业反叛,废唐睿宗,继皇帝位,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降李旦为皇嗣,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

自684年至706年,洛阳作为事实上的首都二十二年。

883年四月,唐军收复长安,随后收复洛阳。904年正月,唐昭宗迁都洛阳,至907年四月唐亡,洛阳为首都三年。

扩展资料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唐天祐四年(907年),唐室亡祚,其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暂的王朝,史称五代。其中,后梁、后唐 、后晋均曾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陪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朝

唐显庆二年(684年)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时一度改称神都,是唐朝最重要的陪都。经过隋、唐的兴建,洛阳城内建有宫城、南北二市和百余座坊,规模与长安相仿,其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也不亚于长安。

  长安、洛阳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盛唐的轴心。长安地处关中,便于控制,但八百里秦川出产的粮食和物资满足不了首都的需要,必须从关东和江淮调运。由黄河、渭河溯流而上,运输困难。而洛阳有运河沟通南北,水运便利,是输送长安的主要中转站。一旦关中农业歉收,长安的供应更加紧张,自隋朝以来,一般都由皇帝率领臣民往洛阳“就食”。唐朝前期皇帝常驻洛阳,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就近解决粮食和物资的供应,同时也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经济发达地区。

  安史之乱后,长安和洛阳都受到巨大创伤。唐朝后期,长安曾多次被外族或农民起义军占领及受战乱的破坏,丝绸之路也经常被隔断。关中和北方的战乱使长安越来越依赖于江淮的供应,一旦中断就无法维持。天祐元年(904年),朱温逼唐昭宗迁都洛阳,给了长安最后一击。城内的宫殿民居拆毁殆尽,木材顺流运往洛阳,居民也大多东迁。从此长安丧失首都地位,再未恢复。而三年后,洛阳也为更靠近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水运条件更便利的开封所取代,结束了建都的历史。

简而言之,西都长安,东都洛阳,顺便,洛阳牡丹很有名,洛阳也是武则天最喜欢的城
洛阳,简称“洛”,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有4000余年建城史和1529年建都史,自夏朝开始有13个王朝、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邙山古墓群与天子驾六震惊世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国”一词便源自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

唐代洛阳是东都,武则天当皇帝时就在洛阳登基,并一直在洛阳主持政务。“自唐则天后,洛阳牡丹始盛。”(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从武则天时期到开元年间(公元690年至公元741年),还有唐贞元、元和年间(公元785年至公元820年),是中国牡丹史上一个黄金时代,奠定了中国牡丹发展和牡丹文化兴盛的坚实基础。

唐 东都 隋唐故城 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帝共七帝 638年-904年-907年
简单点来说,隋唐的首都只有一个就是京师长安,但当时盛行建立副都即陪都制,洛阳就是隋唐最重要的陪都了!但不是首都!
洛阳是武周的都城,也就是武则天篡权后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后武周被灭李唐复兴重又迁都长安。唐朝最后迁都洛阳是因为朱温篡权迁都洛阳最后唐朝灭亡……所以洛阳的确当过唐朝的都城,但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文章标题: 为什么安史之乱结束后,李唐没有迁都洛阳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5682.html

[为什么安史之乱结束后,李唐没有迁都洛阳]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