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三国历史中的董卓是怎样的人

时间: 2022-11-08 21:01:1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7次

三国历史中的董卓是怎样的人

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个怎样的人?

三国演义当中,董卓是一个小人,而且他非常的胖,她做事也是比较顽固和绝情的
没有进入洛阳之前,董卓是一个枭雄,胸怀天下,那时是他最佳的时期。(这一段在《三国演义》中介绍的不多)。
当他进入洛阳之后,开始放肆,因为他起于微末,小时候没有享受过,所以很快就沉浸在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这时候他是个暴虐荒淫的君主。
于是招致了曹操献刀,十八路诸侯讨董,以及吕布的背叛。
在三国演义中他胸无大志,杀人如麻,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实际上他和曹操一样,都是被罗贯中给黑了。
我个人认为董卓并不是一个好人,他就是一个奸臣,为了自己的利益废除皇帝,不过他最后也有了应有的报应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一个穷凶极恶,胡作非为的人,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
我个人认为董卓并不是一个好人,他就是一个奸臣,为了自己的利益废除皇帝,不过他最后也有了应有的报应

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如果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拉响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导火索”,那么董卓之乱就像一支点燃军阀割据混战的“雷管”,只听“嘭”的一声,“火药桶”终于彻底爆炸了!

《三国演义》中的董卓主要干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一出场就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虽然被起义军狠狠地暴揍了一顿,但还是对救下自己的志愿兵“士官长”刘备同志进行了深深的鄙视。

接着进军洛阳,效仿尹伊、霍光当“摄政王”废黜了少帝刘辩,拥立汉献帝刘协,因为统治残暴引起关东十八路诸侯讨伐,结果双拳难敌四手被迫迁都长安。

最后中了司徒王允的美人计,与貂蝉、吕布谈起三角恋爱,被王允和“吃醋的”吕布联手杀死。

演义中的董卓被刻画成了一名愚蠢的军阀、嗜血的刽子手、残忍的暴君、好色的恶鬼,而历史上真实的董卓究竟什么样子呢?我们结合《后汉书•董卓传》进行一个深度地“角色还原”。


图1 1994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董卓,里坡(饰)

一、成长在大西北的年轻“健侠”

董卓生长在在陇西地区,靠近少数民族西羌的居住区,那里民风彪悍。东汉年间政府与少数民族的战争多发于此处,为此政府专门设立护羌校尉来指挥与少数民族的战争。

年轻的董卓生于斯、长于斯,在这种环境熏陶下,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史书中说他“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可以说就是对董卓这类年轻“健侠”的生动描述。如果说《三国志》系列游戏中将吕布的武力值设定为100,那么董卓的武力值至少要70以上。董卓乱政时,越骑校尉伍孚想出其不意对他行刺,却被轻松躲了过去,可见他身手虽然比不了现代的李小龙,但绝对不差。

年轻的董卓与少数民族交朋友还是很够意思的。董卓与羌人的豪帅交朋友,这些少数民族头领来拜访,董卓杀了耕牛请他们吃饭。这就相当于你朋友从事交通运输,为了让你吃好喝好,把谋生的卡车都卖了,这样的“伟大友谊”你能不感激涕零?董卓带兵讨伐叛乱获胜,皇帝的赏赐自己一分不要,全都分给手下的军官和士兵用来收买人心,如果不是他后来的黑化,这简直是新时代的吴起、赵奢。一手拉,一手打,靠着“胡萝卜+大棒”,董卓很快成为西北军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二、高明的战略战术实践者

董卓除了在大西北锻炼出彪悍的体质与“慷慨”的行事风格外,他的军事才能也通过一次次的领兵作战获得了提升。中平年间边章和韩遂谋反,董卓帅军征讨出师不利,却依然不慌不忙、神色自如。不久某夜天空突然出现长达十余丈的流星,半壁天空火光如柱,边章、韩遂军营中战马狂鸣不已,众人以为这是不祥之兆,而董卓趁此良机,突袭边章、韩遂大获全胜。后来孤军深入被叛军包围,董卓命令士兵在河中筑起堤坝捕捉鱼虾迷惑敌人,以此掩护伺机悄悄撤退,居然做到了军队毫发无伤。

董卓初到洛阳时,手下的兵力不超过3千人。为了一开始就给洛阳造成一种强烈的军事威慑影响,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开进洛阳,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俨然千军万马源源不断。包括朝廷官员在内的所有洛阳人们,都被董卓如此强大的实力所吓倒,不敢有丝毫越轨行为。


后来他又利用吕布杀死丁原,接收了全部京城防卫部队;挑拨吴匡和何苗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不费一兵一卒吞并了他们的军队,真正实现了兵强马壮。

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董卓出师不利,于是带着汉献帝迁都长安暂避锋芒,同时靠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不断对各地军阀进行挑拨。不出所料,不久关东联军便开始陷入内斗,孙坚被刘表部下黄祖所杀,袁绍、公孙瓒等人也相继爆发战争。如果假以时日,董卓真的“卷土重来未可知”,但历史没有如果,不久他被吕布等人所杀。可见董卓战略、战术虽然不及同时代的曹操、诸葛亮等人,但水平也确实不低。

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拨乱反正”

董卓出身西北地方军阀,不像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家族那样受到世家大族的顶力支持,如何获得更多的政治支持成为摆在董卓面前的首要难题。

控制首都洛阳后,董卓开始了收买人心、扩充政治势力之路。先是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自己升迁为太尉,掌管了全国军事和前将军事务。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利用政治上的合法身份,任命中央、地方的大小官职。为了获得更多文人、士大夫的支持,董卓针对“党锢之祸”进行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拨乱反正”。

“党锢之祸”是东汉中后期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宦官集团的获胜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要么被杀、要么被监禁,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董卓上台后利用手中职权积极为陈蕃、窦武以及其他的党人平反,恢复其名誉及待遇,又重点提拔党锢之徒陈纪、韩融等人,就连当朝大文学家蔡邕也受到重用,三天之内历遍“三台”,官至宫廷随从官。

一番动作下来,董卓基本上已经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整个东汉王朝已经基本上都处在他的控制之下。

上帝与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随着权力的不断扩大,董卓专横跋扈、暴虐不仁的一面也逐渐显露出来,屠杀无辜官员平民、焚烧洛阳……种种罄竹难书的恶行使他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最终,董卓死于王允和吕布的联合谋杀,尸体被插入灯芯做成了连烧多日的“大蜡烛”。

董卓死了,死有余辜。我们不能只看到《三国演义》中他那暴虐的一面,还要认识到他了不起的一面,凭着不凡的军事、政治才能,他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舞台上占据了重要而又极不光彩的一席之地。

董卓年轻的时候,武力高强,能征善战。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他十分畏惧,但董卓又十分仗义疏财,和少数民族的领袖们能够打成一片。
历史上的董卓站在汉家正统的角度上看,属于乱臣贼子的角色,但也并非演义小说里那样不堪,纵观其一生,董卓展现出了超群的军事才能。但因其私欲霍乱朝纲,种种政治劣迹对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加速了东汉政权的灭亡。
首先董卓不是一个只会使坏的人。

董卓跟曹操和刘备一样也会笼络人心,也会结交朋友,还非常豪爽。很会团结少数民族,没有搞大汉族主义,经常去羌族人那里串门,加深感情。

抛开三国演义去看正史,董卓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董卓之人我们最普遍的了解是在《三国演义》中,都是对他负面的描述,典型的反面教材:1、他是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董卓在十常侍之乱中保驾回宫后,依靠他的军队掌控了朝政,并且放纵他的士兵,在都城内打劫百姓,搜刮财务,奸淫妇女,滥杀无辜,老百姓深受其害。


 2、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董卓废黜了皇帝刘辩,扶持陈留王刘协为皇帝,之后赐酒毒死了刘辩,封自己为相国,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至此朝廷由
他一人专权。他每天夜里进宫,奸淫宫女,晚上就在皇帝的龙榻上过夜。

甚至解剖企图刺杀他的人。贪欲驱使下的董卓,野心膨胀,肆意妄为,引起官员们的强烈愤慨和反对。3、他气量狭小、性情暴戾。在作战时因为一些小事怀恨自己的上司张温,董卓掌权后诬陷他跟袁术勾结,把张温在街上活活拷打死了。

《三国演义》中对董卓的描述基本属实,但并不全面,在《三国志》中我们可以看到董卓的另外一面。1、豪爽豁达,广结英雄。董卓年轻时就喜欢行侠仗义,曾经到西北少数民族地方,广结羌族首领为朋友。

有一次羌族的首领途经董卓处来看他,他把正在耕田的牛宰了来招待客人,首领们被董卓的豁达和义气所感动,回去后回赠了各类牲畜上千头给他。2、关心下属,管理有方。董卓担任行军司马时,在攻打并州之战中立了功,朝廷给他加官并赏赐了细绢九千匹。

董卓接受了官职,却把所得的九千匹细绢全都分给了手下的官兵,由此属下官兵都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3、有勇有谋,全身而退。西北韩遂造反,朝廷派了六路大军围剿,其他五路都连吃败仗损兵折将,只有董卓这一路全身而退,没有什么损失。

董卓到现场后发现自己相比韩遂的军队兵微将寡,不能硬拼,于是用计故意让士兵捕鱼虾当做军粮以迷惑敌军,而暗地里堵住上游河水,然后趁机后撤,再挖开水坝,等到敌军赶到时,由于河水涨的太深不能渡过去了,因此董卓得以死里逃生,朝廷因为他保全军队的功绩封他为前将军。

董卓,在《三国演义》中,他们都是对董卓的负面描写。他是一个恶毒、残忍、反毒的人,在动荡的时代背信弃义董卓在十个侍从的混乱中回到皇宫后,依靠军队控制政府,纵容士兵,抢劫京城人民,抢劫财政,强奸妇女,滥杀无辜,人民遭受了很大的痛苦。

三国演义基本上属于董卓,一个中老年人,但董贤森也很年轻,可以从左到右鞠躬。这项技术指出:骑马好,双手有力,射箭准确。这表明年轻的董贤森是一个肌肉发达,身体匀称的人。年轻时也是富二代,可以杀家畜供兄弟食用,汉代私自杀牛是重罪。他也是一位勇敢而足智多谋的将军。

五军进攻羌族杜东卓的手下回来了他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野心家他在河里徘徊,静静地等待着年轻太阳的出事。他自己拿了一把。董贤森篡夺了政权之后,他就可以让这位聪明而有智慧的皇帝登上山顶,并让人们向他推荐有才华的人走出城镇和州府,不管他对他有什么恶意。

老董原是西北军阀,性格比较差的讲究暴政,喜好暴力、虐杀,以铁腕手段实行统治。当他把持天子后,更加胡作非为。用易中天先生的话说,董卓是虎,吕布是狼,其他手下是野狗。用当时朝廷中被董压迫的人的话来说,董卓这帮人根本就不是人。他强行逼迫大家都要听他的话,谁稍微有点反抗之心,就立刻杀之,而且是残忍杀之!

他的凶暴程度越来越变态,也不管是不是反抗他的人,在宴会上随便抽出某个大臣就放锅里煮。这个大军阀的凶暴程度可以说不在商朝的纣王之下。

董卓属于有勇无谋的一类人,正史对他的评价很低,屠夫出身,因何皇后是他的姐姐而平步青云。十常侍作乱,他手握重兵,不去镇压,反而要找来地方诸侯诛灭十常侍,
董卓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非常差劲的,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为非作歹,滥杀无辜这些都是董卓的标签。可是小说终究是小说,不能够当作正史去看。那么想要了解董卓是个怎样的人,需要在正史中去看。这样一来董卓才能够被全面的了解。
不管从哪方面讲董卓此人绝对是坏人,他为人暴虐,杀人无数,洗劫洛阳城。好色也是肯定的,他淫乱后宫也是载于正史的。至于废帝一事,为政治斗争或说政治手段,不能以好人坏人来评价。

历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董卓在入洛阳之前可谓是一代英豪,可惜啊,这山旮旯出来的人被洛阳的繁华迷失了双眼,就像失了智一样,从一代豪杰董仲颍变成了人见人恨的死胖子董卓。咱今天这篇文章老柳给大伙儿还原一个董卓从豪杰变成死胖子路程,希望各位啊,能以史为鉴,正己之心。

一代豪杰,义薄云天

董卓是陇西人,按现在地理位置的话也就是甘肃、兰州一代,这地方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和羌族接壤。董卓年少时豪气干云,经常一个人跑到羌族的地盘是晃悠,那些部落首领跟他关系还很好,后来年纪大了一点点就跑回家种田,以前的朋友们来看他,没肉怎么办?把自己家里唯一一头耕牛给宰了,耕牛啊,在农业社会耕牛可是非常宝贵的东西,这些部落首领觉得这小子挺有意思,大手一挥,送给他一千多牛羊马匹什么的,话说羊肉什么的是真的好吃。这时候的董卓真的是有一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豪情与大气。

初从军旅,身怀绝技,智勇双绝

汉桓帝时,也就是灵帝老爸献帝的爷爷,征召六郡良家子弟编入羽林卫,古代士农工商,而良家子就是前面两个阶级的子弟,后面在古代是贱业,和现在是差不多反过来了。董卓以文武双全,能两臂开弓在里面混了个军司马的职位,这可是相当于宫廷禁军,相同的职位比其他军队要高一级。

第一次打仗,和张唤征并州有功,赐娟九千匹,董卓把这些全部分给了麾下的士兵,自己一分没留,瞧瞧,多好的老大啊。

《三国志.董卓传》: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军司马。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

后来朝廷和少数民族打架,兵分六路出击,结果却中计而败,其他五路皆损兵折将,唯有董卓这一路兵马借口说要抓鱼,实则蓄水断追兵,成功逃脱,后被拜为前将军,领并州牧,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很大官职了,而四大将军之中又以前将军最尊。可以说未入洛阳之前的董卓,堪称人生赢家,从一个寒门子弟变成封疆大吏,放今天谁能做到?

入洛阳,英豪沉沦

董卓入洛阳的始末还有那些流水账一样的事情老柳在这就不用多说了,这大伙儿都知道对吧。值得一提的是董卓刚进洛阳的时候没有多少兵力,只有三千西凉铁骑,结果这小子让手下士兵晚上偷偷出城,第二天又排列整齐大大咧咧的进城,那些家伙也是没胆子,硬生生觉得董卓有好多兵马,不敢对其动手,要知道这可是都城啊,不算别的,西园八校手上都好几万的兵,这个时候袁绍、曹操、荀攸都在洛阳,结果呢?董卓硬是瞒过所有人,成功等到了西凉诸将,聚集数十万大军,威震天下。

《九州春秋》: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

说真的,董卓要是不沉迷于洛阳的繁华,其他诸侯压根没什么戏唱,他手上有着天下第一的骑兵,他手下有着天下第一的武将,他手上还有两名能排到天下前十的文臣,甚至于有一名能排到前三!而且他还有崤函之险,有着西秦之势,若是董卓这孩子可以恢复往日雄豪,徐徐图之,未必不能像当初的秦王朝一般鲸吞天下。

前十文臣

天下前十的文臣是谁?一个叫贾诩一个叫李儒,前者大家都了解,老柳也有一篇贾诩的文章,感兴趣的也可以看下,我们来说说后者,对于李儒这个人,其实不太好评价,按照董卓的实力还有入洛阳之前的规划来说,他的能力就算从黄巾之乱开始计算,一直到西蜀灭亡这近百年时间里也能排到前十,但是入了洛阳李儒好像就开始进入混乱期了,智略直线下降。

要知道李儒可是将董卓从西凉一个武夫硬生生撑到了东汉末年最强的军阀,甚至于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董卓都具有剿灭天下诸雄的能力,就这方面而言,李儒的智略绝对是整个东汉末年最顶尖的一撮。

最重要的是大伙儿要清楚一点,这货在历史上可是识破了连环计,给董卓直说,结果董卓没理,他便已经料定了董卓必亡,在吕布斩杀了董卓想要找李儒的时候,他已经跑出了洛阳,跟着李榷混去了,之后曹操收拾李榷的时候这家伙就莫名其妙的失踪了。这位和郭嘉一样,也是寒门顶尖人物代表,三国也可以说是寒门和世家的争斗,结果是寒门输了。

猛将无双

再来是武将,吕布天下第一不用多说,虽然在历史上没有演义那么神,但绝对不容小觑,有一说一,就统帅骑兵和个人武艺而言,他是乱世第一流的人物。

再是李傕、郭汜,前者可是兵阴阳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郭汜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也绝对是比李傕差不了多少的统兵大将,西凉诸将可都是在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物,这两位还正面放翻了吕布,可想而知有多凶残。虎牢关下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不乏后面出名的大佬,但这些人目前没经历什么大场面啊,也就是刚经历黄巾之乱,比其西凉诸将来说真的有点嫩,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这是经验的问题。

再来还有个徐荣,公认的帅才,五万大军轻轻松松挡住了十八路诸侯一个多月,再后来还差点宰了曹操,可就是这种猛人,后面分家投靠王允的时候,被李傕郭汜一战给杀了,不过也估计是手下兵力不够,毕竟他是帅才,一个光杆司令怎么打?但董卓活着的时候还是在董卓麾下啊。

天下第一骑兵

还有天下第一骑兵,这个时候能和西凉铁骑比划比划的也只有并州狼骑和白马义从,但白马义从是轻骑兵,并州狼骑受制于人数以及没有一个统兵大将,根本无法和西凉铁骑争这个名号。吕布麾下有个一万多并州狼骑,可问题是他也在董卓麾下啊。西凉铁骑的军队纯粹是金字塔模式,一个西凉铁骑的士卒说不定有五六个辅兵,这也是后来说是出兵三千西凉铁骑,可呼啦啦就是一万多人的原因。

要是不信,诸位看看后来的马超,率领西凉铁骑带着一批羌族辅兵,杀的拥有虎豹骑、并州狼骑,还有一系列谋臣武将的曹操割须弃袍,这战斗力够不够凶残?

唉,还是老话,汉末诸侯不知道啥情况,英明神武的时候就像是主角模板,结果等到自己有压服天下之力的时候就变的昏庸了,比如说压着袁绍打的公孙瓒,比如说袁绍,再比如赤壁曹孟德,夷陵之战刘备。唉,这尿性,让咱说啥好?

历史上真实的董卓是一个飞扬跋扈,喜欢欺负人,看重权利,贪图美色,凶残暴力的人。
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有着狼子野心的人,喜欢权势和官爵,董卓在长安执政期间,毁坏市场交流流通的五铢钱,再加上雒阳及长安两地的铜人等各种铜制品,用来铸造小钱。这种小钱制作非常粗糙,甚至没有轮廓和文字,百姓都不愿意使用,最终导致市场紊乱,物价飞涨。

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根据三国志和后汉书记载,董卓的父亲曾经担任县尉,他年轻的时候好打抱不平,性格豪放,和羌人部落关系比较好,董卓年长后在陇西郡府担任官吏,曾经大破匈奴,后来他战功卓越,连续升迁官办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董卓虽然有些残暴,但不像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坏

正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里,对于董卓有如下记载:

行侠仗义,武艺超群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他从小喜欢行侠仗义,曾经游历羌人聚居地区,与羌人所有的首领都相交结。后来返回家乡在田间务农,羌人首领中有人来看望他,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中,杀掉耕牛置办酒席,与他们一起畅饮作乐。羌人首领们被董卓的真诚豪爽所感动,回去之后,收集各种牲畜一千多头赠送给他。



汉桓帝末年,朝廷征召六郡良家子弟充任羽林郎。董卓由于武艺高强,力大无比,能够携带双份弓箭骑在飞驰的马上左右发射,被任命为中郎将张奂的军司马。跟随张奂征讨并州立下战功,朝廷任命他为郎中,赠丝帛九千匹,董卓把这些赏赐全部分给了手下将士。

有勇有谋,全身而退

黄巾起义爆发之后,朝廷征招董卓,任命他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升任中郎将,率军讨伐黄巾军,因战败被免职抵罪。韩遂等人在凉州起兵,董卓又被任命为中郎将,统军西进抗击韩遂。在望垣硖北,董卓军被羌人万人包围,军粮断绝。

董卓假装要捕鱼,在回军路上需要渡过的河中筑坝截流,使数十里的水流静止不动,暗中率领军队从坝下通过后再决开堤坝。等着羌人军队听说消息后追来,河水已经很深,不能渡过了。

当时朝廷派出六支军队进兵陇西,五支军队大败而回,只有董卓一支全军而返,驻扎在扶风。朝廷任命他为前将军,封斄乡侯,后又征调他出任并州牧。

奉命进京,军权独揽

汉灵帝去世,汉少帝继位,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划诛灭众宦官。



何太后不同意,何进于是征招董卓,让他率领军队到京师,并暗中命董卓为朝廷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窃取并仰仗皇帝的宠爱扰乱天下,从前赵阳发动晋阳的军队来驱逐君主身边作恶的人,臣下我集合将士来到洛阳,就是要讨伐张让这些人。”

何进此举的目的是想胁迫太后同意他的计划,董卓还没有到京城,何进已经事败身亡,中常侍段珪等人劫持少帝逃至小平津。董卓便率领将士到北芒山迎接少帝,保护少帝返回宫中。当时何进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被何进手下将士杀掉。

真实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聪明有才的人,可惜的就是老是想着篡位夺权而不是兴复汉室,所以最后才会失败。
正史上真实的董卓是一个十分残暴的人,他十分注重享乐,还很残暴,长得也不好看,是一个很坏的人。
他应该就是一个非常有头脑,而且心狠也比较手辣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正史上真实的董卓是个野心勃勃的奸臣,他非常凶残,而且独断专横,嚣张跋扈。
文章标题: 三国历史中的董卓是怎样的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5508.html

[三国历史中的董卓是怎样的人]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