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1-01 09:00:1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主要是客观的地理问题。
在古代,出了山海关以后不要说到沈阳,哪怕是到辽南的锦州,需要经过辽西走廊。
因为如果不走靠海的辽西走廊,西部和北部都是山地,压根没路,根本无法行走。
可以说,当时辽西走廊就是最好走的路了。
然而,辽西走廊长约185公里,宽8~15公里,路况却极为恶劣。
这里经常会有海水侵蚀岸边,出现大面积的沼泽、水洼,还有海岸的崩塌。就地形来说,虽然海拔不高,但也是比较崎岖。
简而言之,这里不适合运输,即便普通人轻装步行也非常困难。
而众所周知,中国的长城直到山海关一线,所以汉人对于辽西走廊的保护是不足的。
所以,一旦汉人进入辽宁地区进行农耕,只要这里的异族切断辽西走廊的运输,关外汉人立马就死翘翘了。
而由于辽西走廊又长又窄,切断没有丝毫难度。
所以,古代主要就是难以解决从山海关到锦州的运输问题。
而历史上中原朝廷长期控制辽南地区,开发辽河平原,但也就仅此而已。
因为辽南虽然较为危险,好在还有辽西走廊可以及时增援和撤退,必要时候这里农耕的汉人平民撒丫子跳回关内即可。
然而,如果向北进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就必须翻山越岭,远离山海关和辽西走廊。
那么对不起,一旦异族入侵,你哭都找不到坟头,根本没有机会逃回来。
如果是汉人中央政府去经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对不起,连辽西走廊尚且保护不稳,何谈北上进入黑龙江、吉林,形同作死。
而且,黑龙江和吉林的少数民族太多,基本都是凶悍民族,将抢掠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你去种地能受得了吗?
说不定哪天你种地完了回家,老婆孩子都被人家抢走做奴隶了。
中国古代,跟朝鲜发生过几次战争,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全面占领朝鲜,反而扶持当地力量,从而换取朝鲜政府臣服。
中原和朝鲜半岛的地形图可以看作是一个以渤海和黄海北部为中心的大盆地,如下图所示,西部有太行山脉,东部有朗林山脉和太白山脉,左上有蒙古高原,裹挟着燕山山脉走向大海,右上有长白山脉延伸到辽东半岛,一直延伸到渤海附近。西边是黄河冲积的华北-黄淮大平原。上面是东北大平原的南部。在朝鲜半岛,由于缺少大河,沿岸只有一个分散的小平原。
中国古代综合实力本就远超朝鲜,之所以不完全征服朝鲜,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其一、朝鲜实力不强
朝鲜本就弱,若想确保长期稳定,只能找个好靠山,称臣纳贡。中国是最佳靠山,只要中原政权稳定,朝鲜就会第一时间前来纳贡称臣。
朝鲜统治者认为,只要臣服,就是中原王朝的臣子,这样就没借口进攻朝鲜。
其二、远离势力范围
中华千年历史,传统核心圈在长城以南,长城以北蛮荒之地,驯服难于教化,不宜统治。在加上这里严寒,不适宜农垦,发展意义不大。
古朝鲜若富裕,秦汉时期就已被中原王朝拿下,哪有可能独立建国。
其三、花费甚巨
中国古代是强大,可农垦文明运输有限,若想完全占领这里,先运输大量物资、兵力来到这里。
运输补给很难,山海关以北,并未得到充足发展,运输补给极难。就算走到鸭绿江边,朝鲜境内山地较多,一旦补给线遭到袭击,军心易动摇。
明朝时期,占领安南,由于巨大财务支出,当地人反抗,迫使明朝只能放弃。
综合所述:
朝鲜作为附属国,本就老实,又年年纳贡,这样个听话小弟留着很有用,没必要花费巨大精力占领这里,还不定讨好。中国古代不是不想占领,而是不想占领这块蛮荒之地,任其自由发展不好吗。
纵观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就会发现,虽然说在古代社会中,中原地区的统治者掌握着统领全国的权力。而在不同的朝代中,基于不同的政治要求,各个统治者们所重点关注和发展的对象也是各不相同的。在阅读过一些历史资料就会发现,汉唐时期,我国主要的发展方向集中在了西域地区,而在这一历史阶段内,丝绸之路的出现就成为了我国统治者发展西域的有力证据。
但是,当历史发展到明朝时期是,统治者的发展方向却转向了我国的东北地区。那么,对于明朝的统治者而言,东北地区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将东北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对象呢?
明朝之前西域地区的发展态势在秦朝社会中,由于整个国家在最开始的时候本就地处西部。因此,秦朝的发展也是依靠着西部的各个氏族而建立起来的,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之下,后来统治者西域地区的开发就有了一定的历史渊源。而到了汉朝统治时期,随着汉武帝派出张骞打通丝绸之路,从此,中原与西域地区的联系就变得更加紧密。在当时的社会中,西域成为了汉朝统治者主要经营的发展地区,虽然说在后来的日子中西汉灭亡,东汉建立,但是东汉的统治者也仍然延续着对西域的发展。
而在唐朝社会中,由于统治者本就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发展态势,因此,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就变得更加频繁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而在中原地区也时常会出现一些西域的商人。可以说,唐朝正是因为这种较为开放的政策,才有了更加繁荣的发展态势。
在唐朝社会中,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商业发展通道,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西域地区的文化也纷纷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原地区,而在后来的日子中,随着唐朝军队开始与阿拉伯之间发生争战,因此,唐朝对于西域地区无论是从经济上的往来,还是军事上的控制,都是具有着一定的优势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汉唐统治者的发展重点自然也就偏向了西域地区,毕竟这里有着较为完备的经济发展体系。
元朝在西域地区留下的历史问题使得明朝与西域失去联系然而到了明朝社会时,西域地区就已经面临了荒废的境况,纵观明朝历史可以发现,在当时的社会中,国家统治者的主要经营地区放到了东北,与此同时,全国的资源储备与军事建设也都纷纷集中在了东北地区。那么,为什么在不同朝代之间国家的发展重点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原来,在元朝时期,由于元朝的军队向外扩张势力比较强大,因此,他们便沿着西域一路向北,并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由于这些蒙古军队在征战的过程中,曾经给西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灾难,因此,在后来的日子中,西域各国也纷纷摆脱了中原地区的控制,就这样,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的友好往来从此就被打破。
而在明朝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中原地区的统治局势还不是非常稳定。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朱元璋就决定先将国内的统治进行安定,再去考虑对外交往的问题。就这样,朱元璋封闭了很多对外交往的通道,此时,建立内部的统治就成为了朱元璋治国的重点,而在后来的日子中,随着朱棣将都城迁到了北京,他所统治的地区也偏向到了东北范围之内,当时,由于北京与西域之间的距离较远,再加上古代社会中交通条件并不是非常便利,就这样,整个明朝的发展方向的就开始从西域转向了东北。
西域地区自身的发展弊端纵观整个发历史发展进程就会发现,虽然说在曾经的中国社会中,统治者与西域之间的联通是非常密切的,但是在明朝社会时期,由于他们所面临的主要敌人来自于北方以及东北地区,因此,对于这片土地上的建设,就成为了明朝统治者巩固自身政治基础的重要目标。而在后来的日子中,随着郑和下西洋事业的顺利展开,明朝统治者自然也就不用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去维护与西域之间连通的丝绸之路。
除此之外,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之内,由于黑死病的出现,因此,大批的欧洲人也纷纷因瘟疫的影响而离开人世,此时,整个欧洲都进入到了一种发展停滞阶段内,由于其内部出现了如此巨大的混乱,因此,当时欧洲也并没有过多的心思去应付与明朝之间的往来,就这样,从明朝开始,我国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的交流中断。
而在后来的日子中,随着明朝统治者对东北地区的开发逐渐深入,最终,他们也将大部分的统治精力放到了东北地区,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说在汉唐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为我国中原与西域之间搭建了一个友好往来的桥梁,但是到了明朝社会中,基于各种各样因素的发生,最终,中原与西域地区的联系也逐渐消失。而从此之后,受到明朝统治者的影响,西部地区就不再作为我国的发展重点,此时,东部地区就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支柱。
通过以上的介绍就能够感受到,在明朝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西域地区之所以会被忽略,也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欧洲地区发生的种种动乱的话,或许我国统治者也不会放弃对西域地区的发展与往来。在这种情况之下,由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物资储备较为丰富,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明朝的统治者就自然而然地重视起了对于东北地区的开发。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