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三国志》为何称为“志”

时间: 2022-10-26 19:01:4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三国志》为何称为“志”

三国志是不是正史呢?

我想知道三国全部正史的内容!要多小钱买光全部书呢!里面有什么书和什么书!不要说三国演义。?

  三国志以及三国时期正史资料
  三国演义与正史
  三国演义与正史

  1.张飞字益德,非翼德

  2.华雄被孙坚所斩杀,非关羽温酒斩华雄

  3.以下为武将死因和正史不合者

  三国演义 史书

  黄忠 夷陵之役时战死 病死〔未参加此役〕

  张辽 曹丕攻吴时战死 病死

  张苞 北伐时跌落溪涧而死 早夭

  4。马超为报父仇而反曹?

  马超起兵反曹,马腾〔当时在长安任官〕因此被曹操所杀,非曹操杀马腾,马超为报父仇而起兵。两者因果颠倒。

  马超不顾爹娘死活而起兵?请看详细的前因后果:

  公元208年 曹操欲南征〔即讨伐刘表等,十一月在赤壁大败而回〕。为了怕马腾捣乱,于是劝诱他到中央任官〔卫尉〕。长子马超被任命为偏将军,留在关中的槐里〔陜西兴平市〕继续带领父亲的旧部属,马腾家族则全部迁到邺城。

  公元211年 曹操派钟繇讨伐汉中张鲁,命令夏侯渊率军会师。这极可能是曹操的计谋,因为攻伐汉中,大军须经过关中,关中诸侯必疑心而起兵反抗,高柔曾劝告曹操,曹操的智商也不可能不明了,所以曹操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以伐汉中为名,激诱关中起兵反抗〕”。关中诸侯基本上受到朝廷册封,曹操不能平白无故出兵征讨。所以关中的马超、韩遂等一如曹操所愿的出兵反抗时,曹操也就名正言顺的“讨伐逆贼”。9月,操以离间计大败马、韩联军。

  公元212年 五月,曹操杀马腾,屠三族〔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此举是为了报复马超在去年起兵抗曹。三国演义说马腾奉衣带诏欲谋刺曹操被杀,不合史实〕。

  公元213年 马超再度兵败投靠张鲁。张鲁欲把女儿嫁给他,有人警告说:「有一种人连爹娘都不爱,怎能爱别人?」张鲁打消念头。

  总结:

  马超会起兵可说是曹操一手策划的阴谋,所以评定马超「不爱爹娘」实在有失公平。马腾在正史上是一个投机份子,东汉末年时就一直叛服无常,常趁乱攻击地方。曹操明里推举他到中央任官,实际上是挟持掌控他,并牵制马超。所以马腾将全族内迁到到曹操的地盘,就注定是悲剧上演的开始。曹操先激起马超的反抗,再藉此诛杀马腾三族,所以悲剧的幕后超级大导演为曹操,副导演为无知的马腾,马超只能算是可怜的配角。

  5 被丑化的周瑜、鲁肃

  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中曹操被丑化得最厉害,其实周瑜所受的委屈不亚于曹操。周瑜在正史中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甚至连相貌也一表人才;赤壁之大捷可说是他一手导演的杰作。可是三国演义为了强化孔明的智能,把周瑜描写成心眼狭小、工于心计的武将,把鲁肃刻划成唯唯诺诺,鲁钝且耳根软的人物。孔明三气周瑜在正史并没有提到,周瑜面临曹操数十万大军,非常需要刘备的二万兵力帮助,不可能动不动就要谋杀孔明。我们在欣赏三国演义精采的情节时,也要了解历史真实的面貌。

  6 赵云当阳救幼主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字子龙〕在当阳县长坂,(长坂为地名,不是山丘名,三国演义说成长坂坡,是不正确的。)单骑冲入曹操数十万大军中,在怀抱阿斗〔刘禅〕的情况下,不但杀出重围,还干掉了曹军五十多员大将,连曹操都看得目瞪口呆。这被公认为三国演义最精采的片段之一。

  现在让我们看看正史的描述:

  「先主〔刘备」为曹公〔曹操」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刘禅」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升」为牙门将军。」〔三国志赵云传〕。

  资治通鉴只提到:

  有人告诉刘备说:「赵云已经向北逃走〔意思就是降曹」」刘备把手戟掷过去,说:「赵云绝对不会抛弃我。」不久,赵云抱着刘禅归来。〔资治通鉴〕

  作者:海龙王加隆2009-7-8 12:57 回复此发言

  --------------------------------------------------------------------------------

  2 三国志以及三国时期正史资料

  两本书对这一段经过都写得很简略,这并不令人意外,正史连决定三国鼎立的赤壁之战经过也只是寥寥数语带过,〔中国史书一般都不详述战争经过〕陈寿的三国志更是以“内容简略”出名。

  三国志提到赵云因此被升为牙门将军,这证明他在当时的表现值得赞扬。当然,单枪匹马冲入敌方阵营中,在重重包围下,不但救出婴孩,还杀了五十多名大将,似乎浪漫过了头。三国演义的确用夸张的写法描述这段英雄史,不过很多人,却不忌讳把它当真,理由如下:

  1. 赵云武艺过人,人尽皆知〔正史提到:孔明第一次北伐失利撤退,赵云在子午谷走在部队后面亲自断后,军资因此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即使在怀抱阿斗的情况下,杀了五十几员魏将并不夸张。

  2. 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南征,但是只以五千轻骑日夜追杀刘备部队,两军相遇,刘备溃逃,曹操军队掠夺被丢弃的军资和俘虏随军南逃的百姓,所以各部队各自为政,乱成一团。赵云如果是冲入数十万军容严整的敌军,又能安然逃脱,那三国演义百分之百会被城主归类为科幻小说。如果对方是有如土匪到处掠夺,散成一片的五千兵马,赵云单骑救主,又能轰轰烈烈地安返,就一点也不夸张了。

  7.徐庶降曹的原因

  徐庶的母亲在当阳也被俘虏,于是指着心向刘备说:「我和将军共建霸业,全靠此方寸之地。而今娘亲失踪,方寸已乱〔成语:方寸大乱〔形容内心或脑袋一团乱」的由来」,留在这里对你没有帮助,请就此别去。」于是投奔曹操。三国演义说徐庶因为曹操在南征之前就捉了徐庶的母亲,并且伪造书信,诱骗他到曹营。这和正史不合。刘备阵营似乎很体谅徐庶的离去,诸葛亮在益州时就公开称赞过徐庶。

  8.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盖井?

  三国演义提到:糜夫人因为伤重不想连累别人,把阿斗托付给赵云后,就投井自杀。赵云悲伤之余,推倒土墙掩盖水井,以免糜夫人的尸体受辱。

  正史记载刘备两个老婆〔指甘夫人和糜夫人,孙权之妹是在赤壁战后才过门〕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所以也没有赵云推倒土墙盖井之事。

  9.张飞在长坂桥扬威?

  张飞在长坂据水断桥〔拆除桥梁,据守河岸〕,曹操大军因畏惧而不敢前进。这一段在正史有记载。不过三国演义提到:张飞在桥上大吼,曹军夏候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这当然是小说的夸张写法,以常理来推断是不太可能。现在的长坂并没有叫做长坂桥的桥梁,所以张飞据守的桥梁应该是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桥梁。

  10 小丑蒋干的真面目

  蒋干绝非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痴呆,还被周瑜耍的团团转。正史中的蒋干以辩才闻名当时,是个人才,又和周瑜是老友,所以曹操派他过江当说客。周瑜明了他的来意,于是展示美丽的侍女,珍贵的的宝物给他看,并且说:「大丈夫处事,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若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蒋干一直微笑,不说一句和政治有关的话。回去后报告曹操,说周瑜志向远大,不是言语所能动摇。演义描述蒋干当说客不成,反而中计,使得曹操误杀蔡瑁、张允。这不合史实。

  11 张飞怒鞭督邮?

  张飞怒鞭督邮?其实真正的肇事者是刘备。让我们看看正史的描述:先主(刘备)讨黄巾贼有功,除(授与官职)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两百,解绶〔系印章的丝带〕系其颈,着马柳(下民服装)弃官亡命。(三国志?;先主传)为什么刘备要杖打督邮,最后弃官潜逃?典略有记载这件事的原因:朝廷下诏书要州郡淘汰一些因军功而当官的小吏,刘备在黑名单里头。督邮到安喜县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了便前去求见。督邮称病不见,刘备大怒,把督邮捆绑于树上,鞭杖百余下,最后刘备逃亡。三国演义描写督邮求贿不成处处刁难刘备,惹得张飞怒鞭督邮。把官场的丑、张飞的鲁、刘备的正,描述得丝丝入扣。虽不符合史实,不过情节铺设相当精采,生动刻划了老实人在丑陋官场的为难和无奈。

  作者:海龙王加隆2009-7-8 12:57 回复此发言

  --------------------------------------------------------------------------------

  3 三国志以及三国时期正史资料

  12 关羽刮骨疗伤

  关羽刮骨疗伤时面不改色的事迹,在正史里头有记载。正史并未言明是谁帮他刮骨疗伤,也没说关羽何时中毒箭使手臂受伤。如果依三国演义情节,关羽是在北伐攻打樊城时受伤,那肯定不是华佗帮他刮骨疗伤,因为那个时候华佗已经不在人世间。三国志正史记载:曹操的爱子曹冲病危时,曹操一直懊恼不该杀死华佗,使爱子无人可救。曹冲死于公元208年,所以华佗早在公元208年以前就不在人世间了。关羽是在公元219年北伐,华佗至少已死了十几年。同样的道理,曹操死于公元220年,三国演义说曹操在病危时杀了华佗。也不符合史实。

  13 蜀汉有五虎将吗 ?

  正史从未提到蜀汉有五虎将。刘备打败曹操,占有汉中后,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各为前、右、左、后将军,魏延为汉中太守,赵云并未并列其中。三国演义说赵云也被任命为中将军,与关、张、马、黄合称为五虎将,并不符合史实。赵云的地位类似曹操的许褚,皆为君王的侍卫官和禁军的队长,这种职位当然是受到君王极端信赖的人才足以担任,不过也由于职位性质,统领大军出外打仗的机率自然大为减少,更不用谈立战功升官了。赵云少有统领大军的机会,所以也就难以评论他的领兵作战才能。不过从正史和野史来推断,赵云的政治思维相当不错,打仗有勇有谋,个性上又没有关、张二人令人不敢恭维的缺陷,刘备非常信赖他也是无庸置疑的 ,刘备临终时,赵云是极少数被扥孤的人选之一。 这样一位好人才,难怪三国演义会极力美化他,还帮他升官实际上赵云官位并不高,年纪也比刘备还大〔项羽和刘邦也有同样的情况。刘邦比项羽老了几十岁,但是在戏剧中,项羽反而成为满脸胡子的老生,刘邦变成白面小生〕,都无损中国人对他的敬仰。

  顺便一提:在正史记载中,曹操就真的有五虎将。诸位猜猜是哪五位?答案是: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被列为五虎将之中,可说是武将至高的荣誉,曹操也藉此拢络这些人才的向心力。至于夏侯敦、夏侯渊、曹仁等人,才高功高官大,与前五位相比毫不逊色,不过他们皆是曹操族人,所以曹操用不着拿五虎将之名拢络他们。

  14 曹真的真面目

  还记得那个老是打败仗,而且看到孔明写的信就被气死的曹真吗?三国演义为了突显孔明和曹真的接班人司马懿的智能,把曹真写的一无长处。曹真果真那么没用吗?实际上刚好相反,正史的曹真不但战功彪炳,更让诸葛亮吃了不少苦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真的部将张合在街亭大败马谡,使情势逆转。曹真更精确算准了诸葛亮下次会攻陈仓,所以先派郝昭防守。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大军就是因为屡攻不下陈仓,只好撤兵。曹真还主动率大军想要大举攻蜀,结果因为连续大雨造成路断而班师。他最后是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曹真的长子曹爽就真的是无能,他因为专权,最后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兄弟慌张不知所措,他的谋士桓范因此大哭说:曹真乃一世英雄,没想到却生了一群蠢猪。

  15 曹操逃亡时被捉,结果中牟县令放他走,此县令并非陈宫。

  以下人事物正史未提到或模陵两可地记载〔此并不表示这些人、事、物为虚构。或许是漏记、没必要记,也许真的没有〕

  三国演义: 正 史

  三英战吕布: 未提到

  貂蝉:吕布和董卓的美丽侍女私通,因此几乎被杀,布因此叛卓。正史未提到貂蝉之名。

  赤兔马: 三国志吕布传:「布有良马曰赤兔」

  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未提到

  孔明草船借箭:未提到。不过正史有提到类似的情节:孙权攻打合肥时座舰与曹兵相遇,船

  一舷受箭过多重心不稳,船将要翻覆。孙权令士兵将船倒转使另一侧亦受箭,如此两舷受力

  平衡,于是化危为安。

  颜良、文丑之死:颜良确实被关羽所杀,文丑在乱军中被曹操率军攻击而死,应该不是被关

  羽所杀。

  孔明空城计:未提到。正史应该是赵云的空营计之改版。赵云在汉中之战用空营计吓跑曹操大军。

  木牛、流马:正史有提到,但未详细说明为何物。

  借东风:未提到。纯虚构。长江地区在冬天的某个时间吹东南风是常有的现象。

  八阵图:有提到,但此乃优异的行军布阵之法,绝非演义所描述的奇门遁甲之术。

  曹操谋刺董卓:卓征召曹操为官,操不愿意而逃亡。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未提到

  刘备娶孙权之妹:正史有记载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正史有记载
三国志当然是正史。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篇幅来看,《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吴书》占三分之一,《蜀书》只占六分之一,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在陈寿撰《三国志》以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可供陈寿参考取材。而关于蜀汉的史作阙如,而且蜀汉也不像魏、吴二国设有史官,这造成了蜀汉史料的缺乏。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著,是二十四史之一,绝对的正史,可信度较高,而三国演义只是部小说,是结合历史编造出来的。就一本书,价格大概几十块钱吧,最好买带注解的,要不很难读懂。
当然是正史,我05年买是28,三国志 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介绍《三国志》(陈寿)

我要写一篇演讲稿,是介绍三国志一书的.300字即可. 谁能帮下我,感激不尽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东晋(汉晋春秋)则以刘备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删改后,成为今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
陈寿——三国志,,,,,此处省略三百字。
  个人简介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西晋史学家。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 《三国志》
  学者谯周(蜀国天文学家),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人物评价
  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266)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当时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失传了。
  编辑本段作品评价
  总的概述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也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一些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现在。南朝人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讲:“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勖)、张(华)比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这就是说,那些同类史书不是立论偏激,根据不足,就是文笔疏阔,不得要领。只有陈寿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文字表述的统一。
  作品缺点
  陈寿毕竟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三国志》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因黄皓弄权,陈寿不肯阿附黄皓。因此被遭排挤。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与其他史料对比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 《三国志》
  《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
  取材精审
  《三国志》取材精审。裴松之《三国志注》记汉魏交替之际的表奏册诏有20篇之多,陈寿在《三国志·文帝纪》中,只用一篇173字的册命就把这件大事写出来。对孙策之死,舍弃《搜神记》等书上的妄诞传说,只记孙策为许贡的刺客以至重伤而死。这些都反映了他对史实认真考订,慎重选择的态度。
  行文简明干净
  《三国志》行文简明、干净。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先主传》记曹操与刘备论英雄,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之时,“先主方食,失匕箸”的记载,使刘备韬晦的心情,跃然纸上。   《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的曹操听到刘备占据了荆州之时,“方作书,落笔于地”的情态,生动烘托出刘备在曹操心目中和当时局势中的地位。书中写名士的风雅、谋士的方略、武将的威猛,大多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
  品题人物
  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刘备是英雄,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孙策、孙权是英杰,诸葛亮、周瑜、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这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气。
  优点评价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陈寿还能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陈寿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用曲折方式反映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三国志》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但措词微而不诬,并于别处透露出来一些真实情况。如建安元年(196)汉献帝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不臣之举。陈寿在这里不用明文写曹操的政 《三国志》
  治企图,这是隐讳。但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这就是微词了。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评》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
  其他评价
  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晋书·陈寿传》关于陈寿索米的这条史料,只有少数几位史学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相信,而多数的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不合事实,是假的。清朝的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指出:“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党于陈思王,冀摇冢嗣,启衅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随之,斯实魏朝罪人,不得立传明矣。《晋书》谓索米不得不为立传,此最无识之言。”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也指出:《晋书》谓“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被髡,故寿为《亮传》,谓将略非所长。此真无识之论也。亮之不可及处,原不必以用兵见长。观寿校订《诸葛集》,表言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至今梁、益之民,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过也。又《亮传》后评曰:亮之为治也,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其颂孔明可谓独见其大矣。”由此可见,《晋书》贬陈寿之说,实为不实之词,不可尽信。 《三国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国志》说过一些公道话:“以理而论,(陈)寿之谬万万无词;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盖凿齿时晋已南渡,其事有类乎蜀,为偏安者争正统,此孚于当代之论者也;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当代哉!此犹宋太祖篡立近于魏而北汉、南唐亦近于蜀,故北宋诸儒皆有避而不伪魏;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此皆当论其世,未可以一格绳也。”看来,从东晋习凿齿以来掀起的正统之争,无不具有现实的目的和为当代政权服务的用心,知人论世,知世论史是至关要紧的,没有永恒不变的正伪标的。   陈寿受后人批评的另一弊病是书中时有曲笔,多所回护。刘知几在《史通·直书篇》说“当宜、景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陈寿、王隐咸杜其口而无言。”批评陈寿和王隐在修史时对当权人物曹操、司马懿为之回护。在《三国志·魏书》中确实没有看到刘知几所论的内容,对此,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六中“三国志多回护”写到:《春秋》书天王狩于河阳,不言晋侯所召,而以为天子巡狩,既已开掩护之法,然此物为尊者讳也。至于孩父之事,则大书以正之,如许止、赵盾之类,皆一字不肯假借,所以垂诚,义至严也。自陈寿作《魏本纪》多所回护,凡两朝革易之际,进爵封国,赐剑履,加九锡,以及禅位,有诏有策,竟成一定书法。以后宋、齐、梁、陈诸书悉奉为成式,直以为作史之法固应如是。然寿回护过甚之处,究有未安者。   最为严重的曲笔是高贵乡公被杀之事,据《汉晋春秋》、《魏氏春秋》以及《世语》、《魏末传》所载是高贵乡公曹髦与司马昭冲突,赵翼感叹道:“本纪如此,又无列传散见其事,此尤曲笔之甚者矣,然此犹曰身仕于晋,不敢不为晋讳也。至曹魏则隔朝之事,何必亦为之讳。”赵翼的责难,尖锐深刻,例证还多,余如曹操征陶谦时滥杀无辜,记曹魏对蜀之战“专以讳败夸胜为得体”,最后,赵翼认为陈寿不仅牵涉到当权统治者的本纪多回护,而列传中也多所讳。这样的回护曲笔,不竟让赵翼困惑不解:“岂寿以作史之法必应如是,回护耶?抑寿所据各国之原史本已讳而不书,遂仍其旧,而不复订正耶?”   赵翼也为陈寿的曲笔作了历史考辩,指出:“盖寿修书在晋时,故于魏、晋革易之处,不得不多所回护。而魏之承汉,与晋之承魏,一也。既欲为晋回护,不得不先为魏回护……,当然,也有可能是陈寿所参考的魏、晋资料原来就是这样记载,陈寿未作订正,也不敢妄加篡改的。为陈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修史者顾忌更多的实际背景,是可以理解的。   毋庸置疑,修史贵真实,不虚美,不隐恶应是史家必须恪守的准则,曲笔是不足为训的。应当看到,陈寿除了涉及魏晋易代的敏感问题与当权人物之外,其叙写仍属翔实可信的。不必讳言陈寿的曲笔,也不能因此而怀疑《三国志》的信史价值。钱大昕所说:“然吾所 《三国志》
  以重承祚者,又在乎叙事之可信。盖史臣载笔,事久则议论易公,世近见闻必确。三国介汉晋之间,首尾相涉,垂及百年,两史有违失者,往往赖此书正之……予性喜史学,马班而外,即推此书,以为过于范(晔)、欧阳(修)。”(《三国志辩疑序》)   陈寿的《三国志》是从东汉末年的战乱开始记载,重点也是东汉末和三国时代的历史为主,并不是以晋朝结束三国统一为主,对三国中后期的历史事件记载简略。这不是陈寿故意维护魏晋,不顾历史事实,因为当时王隐的《魏书》是记载魏国历史为主,陈寿在创作《三国志》时没有完全局限于魏国历史,也是不愿与王隐的著作重复,他没有过多记录司马氏的所作所为,是因为当时晋朝正在准备《晋书》的创作,正为年限起始争论,但是已经着手准备了,张华、杜预也都推荐了陈寿参加《晋书》创作。陈寿在写三国历史时,不过多写司马氏是不愿与当时《晋书》的创作准备工作冲突,在陈寿书中虽然没有记述司马氏的隐讳,但是也没有记载司马氏的很多历史功绩、言行,不能说他是故意为司马氏回护。陈寿的《三国志》以东汉末到三国的中期为主,总体上是真实可以相信的。

三国志的志是什么意思?

三国志的"志"的意思是:
古代文体的一种,
也是"记"的意思。
侧重于记录社会动态,自然现象等。
志是记录的意思,其他例如日志就是日记,航海日志就是船只工作日记录。
志 :古代文体的一种。 也是 记的意思,侧重于记录社会动、自然现象等。

传: 也是一种古代文体,主要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

志和传是“二十四史”大量采用的一种体裁。
在表示记载或者记载文字、文章时,在古代,“志”与“志”通用,但不用“痣”,在现代汉语里仅用“志”,比如博物志、三国志、碑志、墓志、杂志等。

就是记事

既然把曹魏尊为正统,陈寿为啥还把史书称为《三国志》?

《三国志》是《魏书》《蜀书》《吴书》的合称,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共65卷,记载了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期间的历史。

在写法上,《三国志》沿用了纪传体体例,将帝王的传记称“纪”,其他人的传记称“传”。在整个三国时代,真正做过皇帝的有十几位,但《三国志》中只有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等6人的传记称为“纪”,这是因为《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不承认刘备、孙权建立的政权,刘备、孙权以及他们继任者的传记只称“传”。

这个容易理解,陈寿虽出身于蜀汉,但后期在晋朝做官,晋朝是在曹魏禅让基础上建立的政权,所以晋朝官方只认可曹魏,而将蜀汉、孙吴视为非法,有人以此批评陈寿没有历史学应有的原则,历史为政治服务,不能坚持原则,在这一点上比不了以后出现的、尊蜀汉为正统的史书《汉晋春秋》。



其实这没有多少道理,既然存在“正统”问题且“正统”只能有一个,作为晋朝官员的陈寿就只能选择曹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得很中肯:“以理而论,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陈寿是西晋官员,《汉晋春秋》的作者习凿齿是东晋官员,东晋南渡偏安,形势如蜀汉,正统观发生了改变,尊蜀汉为正统没有外部压力,以此争论《三国志》与《汉晋春秋》孰高孰低毫无意义。

虽然尊崇曹魏为正统,但陈寿并没有完全受此约束,而是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历史事实。比如,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的这60年间,事实上存在着3个政权并立的状态,陈寿是承认这种状况的,《三国志》书名的确立就是最好证明。《三国志》的书名并非后人所加,《晋书》说陈寿“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清代学者朱彝尊就此评论说“寿独齐魏于吴、蜀,正其名曰《三国》,以明魏不得为正统”,也就是说,陈寿名里尊曹魏为正统,实际尊三者都为正统。



曹魏政权是在汉魏禅代基础上建立的,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献帝刘协而自立,这是一件大事,相关劝进表、辞让诏书、文告等可谓汗牛充栋,这类文书通常是正史所重点收录和保存的内容,但陈寿对此似乎视而不见,人们从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才看到了那些篇幅浩瀚的内容。反观刘备称王汉中及后来武担山称帝,《三国志》对相关文字却有大篇幅的收录,从中似乎可以看出陈寿在正统观上的真实态度。

还有其它的例子,比如《三国志》中对刘备、孙权等人的称谓。《三国志》中非帝王以外的普通人物传记,要么以姓名相称,如《诸葛亮传》《陆逊传》《周瑜鲁肃吕蒙传》,要么以各人姓氏联结相称,如《程郭董蒋刘传》《王楼贺韦华传》,但《三国志》没有称刘备的传记为《刘备传》,称孙权的传记为《孙权传》。在陈寿看来,刘备、孙权等人就是事实上的帝王,如果把他们的传记和普通人一样处理,无疑贬低了他们的地位,但如果破例称他们的传记为“纪”,又难以得到官方认可,为此陈寿发明了一个说法,称他们为“主”。



陈寿称刘备为“先主”,称刘禅为“后主”,不少人认为这与陈寿及其父亲早年在蜀汉的经历有关,其实陈寿这样做并非出于私义,而是陈寿历史观的另一个独特表达,因为“主”的称谓不仅对蜀汉适用,对孙吴也是一样,《三国志》中刘备的传记是《先主传》,刘禅的传记是《后主传》,孙权的传记称《吴主傅》,孙权之后的孙亮、孙休、孙皓三位皇帝的传记称《三嗣主传》。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王的传记称“世家”,其后帝王们的传记称“本纪”,除此之外者归为“列传”,在陈寿之前只有2个人享受过特殊对待,一个是项羽,《史记》里有《项羽本纪》;一个是孔子,《史记》里有《孔子世家》。人们称赞司马迁,认为他对项羽、孔子表达了尊重,陈寿在《三国志》里用“主”这个称谓,同样是值得肯定的。

“主”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它的意思是“先生”,所谓“主公”,就是“尊敬的先生”,所谓“明主”,就是“明智的先生”,但这样理解有些宽泛。“主”的意思,除“家中的男主人”外,《康熙字典》里还有一条:“又大夫之臣,称其大夫曰主。”这种用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较普遍,《左传·昭二十八年》成鱄对魏舒曰:“主之举也,近文德矣。”

《三国志》中既然没有“志”为什么叫《三国志》

有志有义,娱乐的东西,较真的没意思,叫三国乱满意吗
三国志是指日本小说三国志
志是日志的志
志的含义,记载文字,懂了吗
文章标题: 《三国志》为何称为“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4169.html
文章标签:称为 三国志

[《三国志》为何称为“志”]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