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后人都是如何评价司马懿的

时间: 2022-10-24 21:00:0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后人都是如何评价司马懿的

司马懿究竟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抛开演义谈谈正史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究竟算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他能与诸葛亮争斗那么多年,能在曹操眼皮底下隐藏野心蛰伏那么多年,可是,这却只是他的一面,不能仅凭这一面就将这个人限定死了,人都是复杂的。那么,如果从史书上、全面地评价一下司马懿,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在人才辈出、群星鸠合的三国期间,比起本性光鲜的曹操、高风亮节的荀彧、面面俱到的贾诩、志气雄远的诸葛亮、英姿倜傥的周瑜等好汉奇士来,司马懿无疑是一个隐秘的有些乏味的异数。他像一匹孤狼一样迟疑于汉末建安年间,又如一座奇峰一样平地崛起于曹魏黄初、太和、青龙、景初等年间,末了更是在曹魏正始、嘉平年间浓墨重彩地给本身描下了“一鸣惊人”的大手笔!悉数的人,直到末了一刻才发明:司马懿,原本竟是整个三国末了的也是最大的赢家。

自古以来,司马懿都被人们指摘为“野心家”、“诡计家”的代表。“老奸大奸”、“老谋深算”,险些是他古往今来都难以开脱的个人私人标签。然而,仅仅倚赖“野心家”、“诡计家”这两个称谓,就可以给司马懿盖棺论定了吗?赵高、董卓、李林甫等这一流的贪权嗜利、病国殃平易近之辈,能和司马懿相提并论吗?司马懿在他生前,然则实其着实的“伊尹”、“周公”造型啊!

他的廉洁刚直、才气出众,然则朝野公认的——曹植就早些日子这么传颂他:“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足惮、盛行草靡。执政廷则匡赞时俗、百僚侍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拆冲厌难。”他的政敌丁谧、毕轨等也不得不认可:“司马懿有雄心而甚得平易近气。”

要是司马懿所开创的晋朝没有在其后清除得那般惨然,要是“八王之祸”、“五胡乱华”的悲剧没有发生,司马懿在中国汗青上所享有的声誉至少应该不会比隋文帝杨坚差。司马懿着实是替他那些无能的儿女背负了太多的骂名。

平心而论,就单从司马懿本人生平的所言所行、所作所为来看,他险些是没有若干好多遭人批判之处的。在他漫长的生平之中:像曹爽一样浮华豪侈、败国乱政之举他没有;像曹丕一样劳师动众、急功近利之举他没有;像曹操一样弑后逼君、猎取九锡之举他也没有。

我一向以为,固然曹操自称“若定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着实,他这个“周文王”,当得还不及司马懿这般圆融、到位。在我看来,司马懿算是古代从政之士的一个美满典型楷模:儒家经典中“正心丹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全国”的最高抱负告成模式,完全被他演绎得无人能及!

《晋书》上称他“少有奇节,聪慧多粗略,博学洽闻”,你能说他修身做得欠好?调教出了司马师、司马昭如许两个足以“子承父业、承前启后”的麟儿,你能说他齐家做得欠好?兴军屯而积粮,拔豪杰而备用、建法纪而立威,取邓艾于农琐,引州泰于行伍,委以文武,各善其事,你能说他治国做得欠好?扫平内敌、强盛国力,给子孙们奠基“祛除万里,总齐八荒”的坚硬基本,你能说他平全国的工夫不足?

详细而言,司马懿的身上有三重特色诟谇常光鲜的:儒枭、隐雄、全才。

一、儒枭

司马懿是货真价实的儒枭。并且,他决不是王莽那样“为儒而儒”的偏执狂。《晋书》上称他:“伏膺孔教”、“常慨然有忧全国心”,这总让我遐想起另一位忧国忧平易近、以全国为己任的儒学政治家范仲淹。但范仲淹的功业那里堪与司马懿对照?

他力抗西复元昊而无功,奉行“庆历新政”而不终,徒有济世之心而乏理乱之才,不如司马懿远甚!司马懿开创的晋朝初年也曾呈现过有“全国无贫平易近”的“太康之治”——固然它来得短暂,但也是司马懿“爱平易近而安,好士而荣”的施政纲目在他儿女手中的贯彻和落实。

司马懿的一些只言片语更是透出了浓浓的一股儒家雍雅气味:“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纳,则天然愉逸。”明末大思惟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亦如许评说:“司马懿在朝,而用贤恤平易近,务从恢弘,以结全国之心。于是而自绅耆以迄编氓,乃知有生人之乐。”对司马懿的儒道治国举办了必然。

我们还可以看出,司马懿的良多门径都打上了深深的儒家烙印:他生平最为推许的人,不是武功盖世的曹操,而是一代儒宗荀彧;他的亲家翁,是曹魏闻名鸿儒、经学人人王肃;尾随他一道翦除曹爽的政治盟友,如高柔、王不美观、孙礼等都是海瑞一样的忠臣雅士。

即等于在殄灭曹爽一党之时,他也因此儒道为标尺来拿捏着分寸的:夏侯令女割鼻明志守志,鲁芝护主效忠而宁肯受法,只管他们是敌对一方,却都受到了司马懿的嘉勉与宽待——夏侯令女的古迹还被写进了《晋书·节女传》,而鲁芝其后则一向做到了晋朝的镇东将军、阴平侯之位。这比起袁绍器小量狭、末路羞成怒而滥杀臧洪、陈容等烈士的荒悖之举来,险些不成一视同仁!

但同时,司马懿刚重凌厉的枭雄实质亦是溢然不成轻掩:该狠则狠,该猛则猛——他对辽东公孙氏分裂权势的连根撤废,对曹爽和王凌等政敌的赶尽袪除,完全没有了脉脉温情,纯然一派肃杀森严之气。儒枭便是儒枭,再怎么儒化,他的人品内情仍旧枭雄之质。

二、隐雄

司马懿是深不成测的隐雄。什么是“隐雄”?“隐雄”便是指将韬匮藏珠、沉潜笃实之功做到至高无上的枭雄。他的弘愿壮志,决不弱于曹操、刘备、孙权等浊世枭雄傍边任何一人;他的真才实学,也决不次于郭嘉、诸葛亮、周瑜等豪杰奇士中任何一人。但他为了在契合的机缘“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他便自发而自动地完全把它们潜匿起来,收入“鞘”中,伺机而动。

在哑忍暗藏的同时,他还长于未雨缱绻、见招拆招,运用“四两拔千斤”的巧高伎俩实时消弭各方面的威胁与危险:当曹操对他深怀狐疑之时,他察言不美观色、审时度势,赶快捉住机遇送上“汉运垂终,殿下(指曹操)非凡很是全国而有其九,以服事之。孙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忍让者,畏天知命也。”

一段劝进之言,便马上说到了曹操的心坎里,一跃而任丞相府的心腹要职——主簿、军司马、长史!当魏明帝曹睿临终前对他疑虑重重之时,他虽身在辽东却以“人臣无私施,推美归于上”的要领向曹睿表达了本身的一定忠心,从而保住了本身的顾命辅政大臣之位。

司马懿真的是一位“踏平崎岖终成大道”的隐雄:为了彻底实现本身“祛除万里,总齐八荒”的雄心,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冬眠哑忍着,悄然磨砺着本身的锋芒、强化着本身的气力,无论是居庙堂之高仍旧处边陲之远,始终是那样稳居若泰山地顶住了来自敌手、来自命运运限的一次次冲击与荆棘。

“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的卑琐生活生存,未能消灭他有朝一日掀天揭地的勃勃弘愿;陈矫、高堂隆等政敌的明攻暗杀,于他而言亦不外是金风抽丰过耳,何足道哉;面临小辈曹爽的陵暴和架空,他也是装出一副唾面自干的模样边幅……这统统,都源于贰生理本质的无比坚实与无比壮大!喜怒哀乐悲忧惊恐,悉数的统统情感,在他胸中被调控得深邃深厚如海、波涛不生!

他无畏无恐,当刺客的白刃就抵在本身的喉结上,他却依旧扮成风痹之状而“坚卧不动”——须知:那一年,他才二十九岁!他无怒无嗔,当诸葛亮送来“中帼之辱”而激得帐下诸将个个火冒三丈之时,他却依旧笑称这是在夸赞本身用兵“静如处子”!他无喜无纵,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和胜利,都不会让他稍稍麻醉,他老是连续埋下头来沉着岑寂、苦心孤诣地操作独霸着大局、筹划着将来……司马懿便是如许一位隐雄:韬晦哑忍之功堪称入迷入化,七情六欲完全做到了收放自若,理智和意志是他最有力的刀兵。

三、全才

末了,他是一位集张良帷幄之智、萧何匡济之贤,韩名誉兵之能于一身的全才。在经国远略方面,建安二十年之秋,他供献了趁刘备与孙权交争江陵之际趁机吞蜀的奇策,怅然曹操没有授与,失踪去了同一全国的一个良机。建安二十四年之冬,稳坐许都、联吴制蜀、翻云覆雨的方略是他给曹操提议的,功效“武圣”关羽被干失了,诸葛亮的“隆中对”被彻底破碎摧毁了。在内政实绩方面,军屯兴国、通漕淮南、开垦陇西等宏图是在他手底完成的,这些其后成为了魏国真正壮大的要害。

在军事作战方面,西擒孟达、东拒诸葛、北平公孙、内夷曹爽、外袭王凌,神略独断,挞伐四克,更是他的赫赫军功。他的军事才气之高尚崇高,令吴国国主孙权也不得不为之畏服:“司马懿善用兵、变革若神,所向无前!”简直,像他如许一个合枭将、贤相,策士三才为一体的万能型好手其实是古今有数。

并且,他最高超的一点是——身负大本大源、大器大材,随时筹备着接管命运运限的检验与挑衅!在什么时辰、什么情形之下,必要凸起本身哪一方面的手段以脱颖而出,他一贯对此算计和操作独霸得非凡很是正确!也正因云云,他才气在汉末三国如许一个竞争剧烈的大期间里悄然默默无声而又不成截止地勃然崛起、后发先至!

儒枭、隐雄、全才,是司马懿整个人私人格造型的三面侧影。朱元璋是“枭而不儒”,刚猛有余而文治不敷;王莽是“儒而不枭”,有意复古而无力治今;张良是“隐而不雄”,清虚矜持而避权丧生;曹操是“雄而不隐”,锋芒毕露而随处结怨;诸葛亮是“全而鄙人”,面面俱圆而样样不精;曾国藩是“才而不全”,为将则常败而为相则迂钝。

他们每一个人私人比起司马懿来,似乎都缺了那么一点。以是,你不克不及不认可,司马懿堪称是空前绝后的一个事迹。以是,中国汗青上惟独一个从儒生变为建国之君的枭雄,他便是司马懿。无论后人怎样决心抹黑,司马懿自己本质所披发出来的奇光异彩,永久也不是汗青的尘垢所能掩藏的。

你越走近他,就越会深深地感慨:如果有契合的时机、契合的情形、契合的自我激劝,原本一个人私人内涵的潜力竟然可以也许彷佛火山一样寻常喷发到这么高、这么远、这么强!

历史上对司马懿评价?

史书评价:

《晋书·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译文:从小就有奇特的节操,聪明多谋略,学识广博,倾心儒教。

《三国志》: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又以齐王聪明,无有秽德,乃心勤尽忠以辅上,天下赖之

译文:所以相国司马懿,辅助魏室,实习忠贞,所以烈祖明皇帝授给他寄托的责任。司马懿努力尽心竭力,保全节操,以华夏安宁为重任。又因为齐王聪明,没有秽恶之行,于是殷勤努力尽忠来辅佐他,而使天下人有所依靠。

扩展资料

司马懿的政治影响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对魏国建立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名臣大将。是曹操子孙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对魏国政治稳定发展,是相当重要的人物,是不可多得的英雄。他善谋奇策,多次征伐。

对兴修水利,官家屯田,发展魏国经济,对增强国力献智献策 ,做出具大贡献。发动高平陵政变,对曹氏腐败势力是沉重打击,说他要毁灭亲手建立魏国是点过分的,不论是勤于职守,废寝忘食的工作,还是率军打仗取得胜利,还是得曹操祖孙三代的重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懿

司马懿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力,能力很强,又有耐力,耐力更是不同寻常。他甚至在小字辈面前,在曹爽这种不堪一击的鼠辈面前,都能等待,也善于等待,做到忍辱负重,装疯卖傻,要我干什么都行,但是最后我要达到我的目的。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对当时的社会是做出了很多贡献的。
二十多岁来到曹操手下做事,在曹魏的仕途长达四十多年,其间处境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情况下司马懿都处在被猜忌、被防范的地位,所以他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直到七十多岁时发动了一场政变,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转型。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站在公元二世纪看,他是那时的一名“70后”,只比“小字辈”诸葛亮大了2岁,与“40后”的袁绍、“50后”的曹操和“60后”的刘备等人相比出道都晚得多。189年,董卓领兵进入洛阳,群雄逐鹿拉开序幕,这一年司马懿才10岁;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了许县,天下格局初定,司马懿不过17岁。

司马懿为后世子孙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但其后代为什么对其评价不高?

显然,晋明帝对祖上的做法感到羞愧和不齿。那么司马懿们究竟做了哪些令后人蒙羞的事呢?

司马懿及其家族的发迹。


看《三国演义》有一种错觉,在曹操死后,曹魏集团突然出现了一位盖世英雄司马懿,如果没有他,曹魏就被诸葛亮带领的西蜀军团给灭了。

其实不然。司马懿的家族河内司马氏是地方豪族,司马懿本人因为“年少有才名”,很早就被曹操征召到自己麾下效力了。

因为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貌,曹操对他是即用且防,让他担任的都是丞相主薄啊、参谋啊这一类没有实权的文职。而司马懿也是乖巧得很,工作兢兢业业,处事小心谨慎,使曹操休不到把柄办他。


曹操死后,曹丕、曹叡两位领导都不长寿,但他们对司马懿的态度,都是即拉拢又防范的用国家有难(比如吴国、蜀国犯边之类),先派宗室和自己人(如曹真、张颌等)上去顶一波,奏效再派司马懿上。事情办完了再把司马懿一脚踢开。

然而,司马懿这斯极其能活,熬死许多能臣猛将。到后期曹魏集团除了司马懿,几乎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曹魏皇帝想不用他都不行。于是司马懿所积累的军功越来越大,势力逐渐发展到可以和宗室抗衡的地步。


这次代表曹魏集团和司马懿扳手腕的,是大将军曹爽。曹爽仗着自己的宗室身份,又是先帝(曹叡)的托孤重臣,在朝廷内部大搞一言堂,打压非宗室的老臣(比如蒋济等人),搞得人心尽丧。

曹爽是个二世祖,但司马懿是个人精啊!他把自己打扮成了忠君爱国、无怨无悔、随时待命的大忠臣,得到了很多朝臣的赞许。同时又一位口齿不清、耳目失聪、行将就木的衰朽老人的形象,骗过了曹爽的“火力侦察”。等到时机成熟,司马懿从病榻上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即著名的高平陵政变),将曹爽及其党羽一举拿下!

曹爽失败了!但他身份特殊,即是宗室又是顾命大臣,很多人(包括蒋济)都认为司马懿不过是给曹爽一个教训,不会把他怎么样。然而,当司马懿悍然对曹爽挥下屠刀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是要独擅朝政,但为时已晚,曹魏的江山从此大权旁落。

司马氏阴狠的夺权路

上文我们说到了高平陵政变,那我们就从这场政变谈起,说一说司马氏的阴狠毒辣。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之际,假传太后懿旨派兵控制了京都,并且陈兵洛水,悍然发动了政变。

此时,曹爽集团还未完全落败。大司农恒范冒着生命危险从洛阳逃出投奔曹爽,为他献计:将军你和你的亲信以及皇帝陛下并不在司马懿的掌握之中。我们可以带着皇帝到许昌去,不过两三天就能到。许昌武器完全能够装备我们的军队,而且还可以以皇帝的名字征调四方部队勤王,完全有实力和司马懿抗衡。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司马懿在位期间做出利国利民的事情非常的少,还有就是他自身的心胸也不是非常的宽广等等所造成的结果。
因为后代也认为自己的老祖先是篡权了别人的朝代。认为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好的。
因为司马懿不是正大光明建立的晋朝,而是使用的是阴谋。因此后人对他评价并不高。

司马懿得了三国的天下,却不被后人传颂,为何?

司马懿的后世子孙,东晋的晋明帝司马绍在听了王导介绍司马家起家的经历后,羞愧地把头埋下去说,既然如此,我们这晋朝的国祚如何能长久呢?一个司马家的后代帝王子孙,对于先祖司马懿夺权的行为,尚且如此不耻,更别说其余后人会如何看待司马懿了,不背负千古骂名就算好了,怎么会被后人传颂呢?

司马懿究竟做了什么?竟然让后人如些看不起而痛恨?司马懿开启了两汉以来政治夺权不择手段、毫无原则、出尔反尔、极尽欺骗、斩尽杀绝的先例。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前,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是曹魏的社稷之臣,孜孜业业,低调行事。

曹魏四友之一的吴质评价司马懿: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曹芳评价司马懿: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曹植评价司马懿:在朝则匡赞时俗,百僚仪一;临事则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也。毌丘俭、文钦评价司马懿: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

司马懿在曹魏重臣的心目中,可是社稷之臣的形象,国家横梁的形象。可是自从高平陵政变开始后,天下人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司马懿。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采用只削兵权、不夺爵位的欺骗手段换取曹爽的投降,只待曹爽投降,司马懿立马就翻脸不认人,诛曹爽三族,及亲信被杀者不计其数。虽说政治斗争本来就是尔虞我诈,司马懿欺骗曹爽也就罢了,可他连刚刚一起联合扳倒曹爽的曹魏重臣蒋济、陈泰等一干盟友也欺骗,所有人在司马懿的眼中都成为了随时可以利用的工具,用完即弃,司马懿用出尔反尔、不讲信用、高举屠刀开启了政治斗争极其恶劣的先例,成为后世历朝历代阴谋论者争相效仿的对象,赢得骂名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司马懿干这一切事情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多岁高龄的老者。

之后的淮南一叛,司马懿故伎重演,一面派人下赦书赦免王凌之罪,写信安慰他,一面亲率大军征剿,杀王凌灭三族,对于王凌的同党,一面让其自首,另一面故意装作不知,大开杀戒,将自首之人夷灭三族,司马懿将两面派作风玩弄得炉火纯青,无人可比。前后如此巨大的落差,都在司马懿一个人的身人得到了体现,从社稷之臣到谋朝纂位司马懿轻松转变,毫无久违感。司马懿去世后,他的儿子很好的继承了他的优良传统,司马昭弑君开启了弑杀一国之君的恶习,成为后世五胡乱华时代的家常便饭,要知道王莽、曹丕纂位,用的都是禅让,并没有杀害前朝皇帝,而司马昭为了自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后,第一个在位时被权臣杀害的皇帝,这个恶习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坏。

这还没完,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带魏帝禅让后,既然采用了自秦朝以来就被废即的分封制作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开启了历史的倒班车,又让自已的白痴儿子当皇帝,直接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开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北方的汉族势力几近灭族,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汉族最接近灭族的朝代,而这一切,都要算到司马懿的头上,因为是他开启了这把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这样的司马懿,即使得了天下,又有谁会来歌颂呢?恐怕留下的只有骂名吧!

因为后代太坑了,司马懿的后代发生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残忍的时期。
因为司马懿的方法比较阴险,是窃取了别人胜利果实得来的,不是靠自己的能力。
因为他取得天下的手段非常龌龊,为天下人所不齿,当然不被后人传颂。
文章标题: 后人都是如何评价司马懿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3959.html

[后人都是如何评价司马懿的]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