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乾文大宝和乾元大宝是什么关系啊

时间: 2022-10-19 08:01:3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3次

乾文大宝和乾元大宝是什么关系啊

徐陵写过什么骈文和赋?不是他编写的《玉台新咏》

册陈公九锡文

大哉乾元,资日月以贞观,至哉坤元,凭山川以载物,故惟天为大,陟配者钦明,惟王建国,翼辅者齐圣,于是以文武之佐,�溪蕴其玉璜,尧舜之臣,荥河镂其金版,况乎体得一之鸿姿,宁阳九之危厄,援横流于碣石,扑燎岑,驱驭于韦彭,跨�展于齐晋,神功行而靡用,圣道运而无名者乎?今将授公典策,其敬听朕命,日者昊天不吊,锺乱于我国家,漏网吞舟,强胡内�,茫茫宇宙,忄�忄�黎元,方趾圆颅,万不遗一,大清否亢,桥山之痛已深,大宝�如,平阳之祸相继,上宰膺运,康救兆民,鞠旅于滇池之南,扬旌于桂岭之北,悬三光于已坠,谧四海于群飞,屠�偷于中原,斩鲸鲵于蒙汜,功满上国,光启中兴,此则公之大造于我皇家者也。既而天未悔祸,夷丑荐臻,南夏崩腾,西京荡覆,群胡孔炽,藉乱乖间,推纳藩枝,盗假神器,冢司昏挠,旁引寇雠,既见贬于桐宫,方谋危于汉阁,皇运已殆,何殊赘旒,中国摇然,非徒如线,公赫然投袂,匡救本朝,复莒齐都,平戎王室,朕所以还膺宝历,重履宸居,挹建武之风猷,彰宣土之雅颂,此又公之再造于皇家者也。公应务之初,登庸惟始,三川五岭,莫不窥临,银洞珠宫,所在宁谧,孙卢肇�,越陌为群,番部阽危,势将沦殄,公赤旗所指,祆叠洞开,白羽才�,凶徒粉溃,非其神武久丧南藩,此又公之功也。大同之末,边政不修,李贲狂迷,窃我交爱,敢称大号,骄声甚于尉他,据有连州,雄豪炽于梁硕,公英谟雅算,电埽风行,驰御楼船,直跨沧海,新昌典彻,备履艰难,苏历嘉宁,尽为京观,三山獠洞,八角蛮陬,逖矣水寓之乡,悠哉火山之国,马援之所不届,陶璜之所未开,莫不惧我王灵,争朝边候天府,献状鸿胪,此又公之功也。自寇虏清江,宫闱幽辱,公枕戈尝胆,提剑折心,气涌清霄,神飞紫路,而番禺连率,本自诸夷,言得其朋,是怀同恶,公仗此忠诚,乘机剿定,执沛令而�鼓,平新野而据鞍,此又公之功也。世道多艰,方隅多难,勋门桀黠,作乱衡山,兵切池隍,众兼夷獠,公以国盗边境,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头悬,南土黔黎,重保苏息,此又公之功也。长驱岭峤,梦想京畿,缘道酋豪,递为榛梗,路养渠率,全坛大都,蓄聚逋逃,方谋阻乱,百楼不战,云梯之所未窥,万弩各张,高墉之所非敌,公龙骧虎步,啸吒风云,山靡坚城,野无强阵,清妖氛于氵赣石,灭�气于雩都,此又公之功也。迁仕凶慝,屯据大皋,乞活类马腾之军,流民多杜�之众,推锋转斗,自北徂南,频岁稽诛,实惟�虏,公坐挥三略,遥制六奇,义勇同心,貔貅骋力,雷奔电击,谷静山空,列郡无犬吠之惊,聚祠罢狐鸣之盗,此又公之功也。王师讨虏,次届沦波,兵乏兼储,士有饥色,公回麾彭蠡,积谷巴丘,亿庾之诛斯丰,壶浆之�是众,军民转漕,曾无砥柱之难,舳舻相望,如运敖仓之府,犀渠贝胄,顾蔑雷霆,高槛层楼,仰扪霄汉,故使三军勇锐,百战无前,承此军粮,遂殄凶逆,此又公之功也。若夫英图迈俗,义旅如云,湓垒猜携,用淹戎略,公志唯同奖,师克在和,鹄塞非虞,鸿门是会,若晋侯之誓白水,如萧王之推赤心,屈礼交盟,人�感咽,故能使舟师并路,远近明心,此又公之功也。姑熟襟要,崤函所凭,寇虏据其关梁,大盗负其扃钥,公五校裁�,三雄并奋,右角沙溃,左广土崩,木甲殪于中原,毡裘赴于江水,他他藉藉,万计千群,鄂坂之隘斯开,夷庚之道无塞,此又公之功也。义军大众,俱集帝京,逆竖凶徒,犹屯皇邑,若夫表里山河,金汤险固,疏龙首以抗殿,翦华岳以为城,杂虏凭焉,强兵自若,公回兹地轴,抗此天罗,曾不崇朝,俾无遗噍,军容甚穆,国政方修,物重睹于衣冠,民还瞻于礼乐,楚人满道,争归于叶公,汉老衔恩,俱欢于司隶,此又公之功也。天子内难,诸侯出关,外郡传烽,鲜卑犯塞,莫非沮渠当户,中贵名王,冀马列于淮南,胡笳动于徐北,公舟师步甲,亘野横江,歼厥群羝,遂殚封犭希,莫不纟圭木而止,戎车靡遗,遇泞而旋,归骏尽殪,此又公之功也。公克黜祸难,劬劳皇室,而孙宁之党,翻启狄人,伊洛之间,咸为虏戍,虽金陵佳气,石垒天严,朝暗戎尘,夜喧钲鼓,公三筹既画,八阵斯张,裁举灵钅丕,亦抽金仆,咸俘丑类,悉反高墉,异李广之皆诛,同庞元之尽赦,此又公之功也。任约叛换,枭声不悛,戎羯贪婪,狼心无改,穹庐毡幕,抵北阙而为营,乌孙天马,指东都而成阵,公左甄右落,箕张翼舒,埽是�枪犭严狁,长狄之种,埋于国门,椎髻之酋,烹于军市,投秦坑而尽沸,噎氵蚩水而不流,此又公之功也。一相居中,自折彝鼎,五湖小守,妄怀同恶,公夙驾兼道,秉羽杖戎,玉斧将挥,金钲且戒,祆寇震慑,遽请灰钉,�榇以表其含弘,焚书以安其反侧,此又公之功也。贼龛凶横,陵虐具区,阻兵安忍,凭灾怙乱,自古虫言鸟迹,浑沌洪荒,凡或虔刘,未此残酷,公虽宗居汝颍,世寓东南,育圣诞贤之乡,含章挺生之地,眷言桑梓,公私愤切,卓尔英猷,承规奉算,戮此大憝,如烹小鲜,此又公之功也。乱离未久,群盗孔多,浙右凶渠,连兵构逆,岂止千兵五校,白雀黄龙而已哉?公以中军无率,选是亲贤,奸寇ㄘ然冰泮,刑唐之所,文命动其天威,雷门之阃,勾践行其严戮,英规圣迹,异代同风,此又公之功也。同姓有扈,顽凶不宾,凭籍宗盟,图危社稷,观兵汇泽,势震京师,威迫蛮夷,已为东帝,公论兵于朝堂之上,决胜于樽俎之间,寇贾樊滕,浮江下濑,一朝翦扑,无待甸师,万里澄清,非劳新息,此又公之功也。豫章祆寇,依凭山泽,缮甲完聚,多历岁时,结从连横,爰洎交广,吕嘉既获,吴濞已�,命我还师,征其不恪,连营尽拔,伪党斯擒,曜圣武于匡山,回神旗于蠡派,此又公之功也。自八�九野,瓜割豆分,窃帝偷王,连州比县,公武灵已畅,文德又宣,折简驰书,风猷斯远,至于苍苍浴日,杳杳无雷,北洎丈夫之乡,南逾女子之国,莫不屈膝拜手,请吏款关,此又公之功也。京师祸乱,亟积寒暄,双阙低昂,九门寥豁,宁秦宫之可视,岂鲁殿之犹存,五都簪弁,百僚卿土,胡服缦缨,咸为戎俗,高冠厚履,希复华风,宋微子麦オ之歌,周大夫黍离之咏,较于斯日,未足为悲矣。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兴构宫闱,具瞻遐迩,郊庠宗稷之典,六符十等之章,复闻太始之风流,重睹永平之遗事,此又公之功也。公有济天下之勋,加之以明德,成性合道,盛德符天,用百姓以为心,随万机以成务,耻一物非唐虞之民,归含灵于仁寿之域,上德不德,无为以为,夏长春生,显仁藏用,忠信为宝,风雨弗骞,仁惠为基,牛羊勿践,功成治定,乐奏咸云,安上御民,礼兼文质,物色丘园,衣裾里巷,朝多君子,野无遗贤,菽粟同水火之饶,工商富猗顿之旅,是以天无蕴宝,地有呈祥,�露卿云,朝团晚映,山车泽马,服驭金闲,既炳焕于图书,方葳蕤于史牒,高勋逾于象纬,积德冠于嵩华,固无德而称者矣。朕又闻之,前王宰世,茂赏尊贤,式树藩长,总征群伯,二南崇绝,四履遐旷,泱泱东海,祚土维齐,岩岩泰山,俾侯于鲁,抑又勤王反郑,夹辅迁周,召伯之命斯隆,河阳之礼咸备,况复经营宇宙,宁唯断鳌足之功,弘济苍生,非直凿龙门之险,而畴庸报德,寂尔无闻,朕所以垂拱当宁,载怀惭悸者也。今授公相国,以陈留等十郡,封公为陈公,锡兹青土,苴以白茅,爰定尔邦,用建冢土,昔旦�分陕,俱为保师,晋郑诸侯,咸作卿士,兼其内外,礼实攸宜,今命使持节兼太尉王通授相国印绶、陈公玺绂,使持节、兼司空王�授陈公茅土,金兽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相国秩逾三铉,任总百司,位绝朝班,礼由事革,其以相国总百揆,除录尚书之号,上所假节、侍中、貂蝉、中书监印章、中外都督太傅印绶、义兴公印策,其镇卫大将军、扬州牧如故,又加公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公礼为桢干,律等衔策,四维皆举,八柄有章,是用锡公大辂各一,玄牡二驷;以公贱宝崇谷,疏爵待农,室富京坻,民知荣辱,是用锡公衮冕之服,赤舄副焉;以公调理阴阳,燮谐风雅,三灵允降,万国和同,是用锡公轩县之乐,六佾之舞;以公宣导王猷,弘阐风教,光景所照,�象必通,是用锡公朱户以居;以公抑扬清浊,褒德进贤,髦土盈朝,幽人虚谷,是用锡公纳陛以登;以公嶷然廊庙,为世�范,折冲四表,临御八荒,是用锡公武贲之士三百人;以公轨兹明罚,期在刑厝,象恭无赦,干纪必诛,是用锡公斧钺各一;以公英猷远量,跨厉嵩溟,混一车书,括囊寰宇,是用锡公彤弓一,彤矢百,卢弓十,卢矢千;以公天经地义,贯彻幽明,春露秋霜,允供粢盛,是用锡公�鬯一卣,圭瓒副焉。陈国置丞相以下,一遵旧式。往钦哉,其恭循朕命,克相皇天,弘建邦家,允兴洪业,以光我高祖之休命。
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

陵叩头叩头,夫一言所感,凝晖照于鲁阳,一志冥通,飞泉涌于疏勒;况复元首康哉,股肱良哉,邻国相闻,风教相期者也。天道穷剥,锺乱本朝,情计驰惶,公私鲠惧,而骸骨之请,徒淹岁寒,颠沛之祈,空盈卷轴,是所不图也,非所仰望也。执事不闻之乎?昔分鳌命�之世,观河拜洛之年,则有日乌流灾,风禽骋暴,天倾西柱,地缺东门,盛旱拆三州,长波含五岳。我大梁膺金图而有亢,纂玉镜而犹屯,何则?圣人不能为时,斯固穷通之恒理也。至若荆州刺史湘东王,几神之本,元寄名言,陶铸之馀,犹为尧舜,虽复六代之舞,陈于总章,九州之音,登于司乐,虞夔拊石,晋旷调锺,未足颂此英华,无以宣其盛德者也。若使郊�楚翼,宁非祀夏之君,龛定京师,即是匡周之霸,岂徒豳王徙雍,期月为都,尧帝迁河,周年成邑,方今越裳藐藐,驯雉北飞,肃慎茫茫,风牛南偃,吾君之子,含识知归,而答旨云何所不投身,斯所未喻一也。又闻晋熙等郡,皆入贵朝,去我寻阳,经涂何几,至于铛铛晓漏,的的宵烽,隔溆浦而相闻,临高台而可望,泉流宝盖,遥忆盆城,烽号香炉,依然庐岳。日者鄱阳嗣王范治兵汇派,屯戍钥波,朝夕笺书,春秋方物,吾无从以蹑屐,彼有路而齐镳,岂其然乎?斯不然矣。不谓邵陵王纶通和此国,郢中上客,云聚魏都,邺下公卿,风驰江浦,岂卢龙之迳,于彼新开,铜驼之街,于我长闭,何彼途甚易,非劳于五丁,我路为难,如登于九折,地不私载,何其爽欤?而答旨云还路无从,斯所未喻二也。又晋熙庐江,义阳安陆,皆云款附,非复危邦,计彼中途,便当静晏,自斯以北,桴鼓不鸣,邻惠所通,自此以南,王灵未缺,如其境外,脱殒轻躯,幸非边吏之羞,何在匹夫之命?又此宾游,通无货殖,忝非韩起聘郑,私买玉环,吴札过徐,躬要宝剑。由来宴锡,凡厥囊装,行役淹留,皆已虚罄,散有限之微财,供无期之久客,斯可知矣。且据图刎首,愚者不为,运斧全身,庸流所鉴,何则?生轻一发,自重千钧,不以贾盗明矣。骨匀不任充鼎俎,皮毛不足入货财,盗有道焉,吾无忧也。又公家遣使,脱有资须,本朝非隆平之时,游客岂皇华之势,轻装独宿,非荣聚囊之仪,微骑间行,宁望�轩之礼,归人将从,私具驴骡,缘道亭邮,唯希蔬粟,若曰留之无烦于执事,遣之有费于官司,或以颠沛为言,或云资装可惧,固非通论,皆是外篇,斯所未喻三也。又若以吾徒应还侯景,侯景凶逆,歼我国家,天下含灵,人怀愤厉,既不获投身社稷,卫难乘舆,四家磔蚩尤,千脔割王莽,安所谓亻免眉顿膝,归奉寇雠,佩弭腰�,为其皂隶?又日者通和,方敦曩睦,凶人狙诈,遂骇狼心,颇拟宋万之诛,弥惧荀�之请,所以奔蹄劲角,专恣凭陵,凡我行人,偏锺雠憾,正当菹筋醢骨,抽舌探肝,于彼凶情,犹当未雪,海内之所知也,君侯之所具焉。又闻本朝王公,居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沈,城阙丘墟,*D17*E蓬萧瑟,偃师还望,咸为草莱,霸陵回首,皆沾霜露,此又君之所知也。彼以何义,争免寇雠,我有何勋,争归委质。昔钜平贵将,悬重于陆公,叔向若流,深知于�蔑,吾虽不敏,常慕前修。不图明庶为怀,翻其以此量物。昔魏氏将亡,群凶挺争,诸贤戮力,想得其朋,为葛荣之党也?为邢果之徒邪?如曰不然,斯所未喻四也。又假使吾徒,还为凶党,侯景生于赵代,家自幽恒,在则台司,行为连率,山川形势,军国彝章,不劳请箸为筹,便当屈指能算。景以逋逃小丑,羊豕同群,身寓江皋,家留河朔,乡井乡邑,如鬼如神,其不然乎,抑又君之所知也,且夫宫闱秘事,皆若云霄,英俊|谟,宁非帷幄,或佯惊以定策,或焚藁而奏书,朝廷之士,犹难参预,羁旅之人,何阶耳目?至于礼乐沿革,刑政宽猛,讴歌已远,万舞成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安在摇其牙齿,为间谍者哉?若谓复命西朝,终奔东虏,虽齐梁有隔,尉候奚殊,岂以河曲之难浮,而曰江关之有济,河桥马度,曾非宋典之奸,关路鸡鸣,皆是田文之客,何其通蔽,乃尔相妨,斯所未喻五也。又兵交使在,虽著前经,傥同徇仆之尤,追肆韩山之怒,则凡诸元帅,并释缧囚,爰及偏裨,同加恩礼,乃至锺仪见赦,朋笑遵途,襄老蒙归,虞歌引路,吾等张旃拭玉,修好寻盟,涉泗之与浮河,郊劳至于赠贿,公恩既备,宾敬无违,今者何愆,翻无贬责,若以此为言,斯所未喻六也。若曰妖氛永久,丧乱悠然,哀悼奔波,存其形魄,固以铭兹厚德,载此洪恩,譬渤�而俱深,方嵩华而犹重;但山梁饮啄,非有意于笼樊,江海飞浮,本无情于锺鼓,况吾等营魄已谢,馀息空留,悲默为生,何能支久,是则虽蒙养护,更夭天年,若以此为言,斯所未喻七也。若云逆竖歼夷,当听反命,高轩继路,飞盖相随,未解其言,何能善谑?夫亨屯治乱,岂有意于前期?谢常侍今年五十有一,吾今年四十有四,介已知命,傧又杖乡,计彼后生,肩随而已,岂银台之要,彼未从师,金灶之方,吾知其诀,正恐南阳菊水,竟不延龄,东海桑田,无由伫望,若以此为言,斯所未喻八也。足下清襟胜说,书囿文林,凡曰洪荒,终于幽厉,如吾今日,宁有其人?爰至春秋,微宜商略,夫宗姬殄坠,霸道昏凶,或执政之多门,或陪臣之凉德,故臧孙有礼,翻囚与国之宾,周伯无愆,空怒天王之使,迁箕卿于两馆,絷乐子于三年,斯匪贪乱之风邪?宁比当今之高列也。
至于双崤且帝,四海争雄,或构赵而侵燕,或连韩而谋魏,自永盟于楚殿,躬夺璧于秦庭,轮宝鼎以托齐王,凭安车而诱梁客,其膏唇败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巡省诸华,无闻幽辱。及三方之霸也,孙甘言以妍媚,曹屈诈以羁縻,旌轸岁到于勾吴,冠盖年驰于庸蜀,则客嘲殊险,宾戏已深,共尽游谈,谁云猜忤?若使搜求故实,脱有前踪,恐是叔世之奸谋,而为邦之胜略也。抑又闻之,云师火帝,浇淳乃异其风,龙跃麟惊,王霸虽殊其道,莫不崇君亲以诏物,敦敬养以治民,预有邦家,曾无隆替。吾奉违温清,仍属乱罹,寇虏猖狂,公私播越,萧轩靡御,王舫谁持,瞻望乡关,何心天地,自非生凭廪竹,身出空桑,行路含情,犹其相愍,尝以择官而仕,非曰孝家,择事而趋,非云忠国,况乎钦承有道,骖驾前王,郎吏明经,鸱鸢知礼,巡方省化,咸问高年,东序西郊,皆遵耆耋,吾以圭璋玉帛,通聘来朝,属世道之屯期,锺生民之否运,兼年累载,无申元直之祈,衔泣吞声,长对公闾之怒,情礼之诉,翻同逆鳞,忠孝之言,皆应对舌,是所不图也,非所仰望也。且天伦之爱,何得忘怀,妻子之情,谁能无累。夫以清河公主之贵,馀姚书佐之家,草限高卑,皆被驱掠,自东南丑虏,抄败饥民,台署郎官,俱馁墙壁,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如得身还乡壤,躬自推求,犹冀提携,俱免凶虐。夫四聪不达,华阳君所谓乱臣,百姓无冤,孙叔敖称为良相,足下高才重誉,参赞经纶,非虎非貔,闻诗闻礼,而中朝大义,曾未经论,清禁嘉谟,安能相及?谔谔非周舍,容容类胡广,何其无争臣哉?岁月如流,人生何几,晨看旅雁,心赴江淮,昏望牵牛,情驰扬越,朝千悲而下泣,夕万绪以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也。足下素挺词峰,兼长理窟,匡丞相解颐之说,乐令君清耳之谈,向所未疑,谁能晓论?若鄙言为谬,来旨必通,分请灰钉,甘从斧镬,何但规规默默,�舌低头而已哉?若一理存焉,犹希矜眷,何故期令我等必死齐都,足赵魏之黄尘,加幽并之片骨,遂使东平拱树,长怀向汉之悲,西洛孤坟,恒表思乡之梦,千祈已屡,哽恸良深,徐陵叩头,再拜。
在北齐与宗室书

陵白,临淮负海,是谓徐州,颛顼高阳,世有明德。自兴王启霸,无涝委剑之锋,开国承家,实飨彤弓之赐。其后金柯玉叶,霞振云从,耆旧通人,茂才多士,或以天下之贵,负石自沈,王命之尊,拂衣高蹈,或熊衣雉制,青组朱旗,儒盛江东,文高河北,或复分齐处鲁,移魏居燕,瓜瓞虽遥,芳枝无远。昔有王如王莽,无关控鹄之宗,刘曜刘渊,弥非偃龙之族。又有朱家别录,邾子之苗,何氏殊源,韩侯之胤,三乌五鹿,时事无恒,东郭西门,迁讹非一,吾宗虽广,未有骈枝,咸自驹王,同分才子,正以金衡委御,玉斗宵亡,胡贼凭陵,中原倾覆,我则供牺牲于东国,载主┙于南都,二百馀年,家于扬越,此则卢谌不去,裴宁仍留,高官燕秦,迟回乡壤,山河有隔,叙觏无缘,望冀马而增劳,瞻宾鸿而永叹。昔窦公累世,光武称其外家,许都遥远,灵王思其旧宅,其言虽大,可以喻小,况在宗亲,宁无停眷?比月应雩龙,星移殷鸟,天明和煦,体中何如,愿百年之老,兴居多福,万石之君,寒暑清豫。其外族忠孝,比屋连甍,信义勇于干戈,诗书甘于酒醴,或有渔猎三史,纷纶五经,都讲开黉,诗生负帙,邦君伫德,宁无挂榻之思,州将钦风,应有题车之命,南阳坐啸,寄以共治,东海行歌,资其主弼,(疑作匡弼。)梁竦不好,徒为大言,邓禹平生,唯望如此。若栖迟偃仰,因事丘中,桃果三名,栗园千树,执竿而钓,徵聘不来,负耒而耕,公侯靡屈,何其高也,盖复休哉。如脱推延,或迟并问,吾阶缘人乏,叨�皇华,王事无淹,公礼将毕,既而扬都荡覆,方离猃狁之灾,越界风尘,复蹈�轩之礼,屏居空馆,多历岁时,�犯灵�,招延祸罚,号慕无穷,肝胆屠殒,烦冤胸臆,不自堪居,无心柰何!无状柰何!自徘徊河朔,亟积寒暄,风患弥留,半体枯废,折臂为公,虽非羊祜,跛足而使,无惭却克,固以形如槁木,心若死灰,匍匐苫庐,才有魂气。夫迷山之客,迟遥响于岩崖,穷海之宾,望孤烟于洲屿;况乃宗均鲁卫,地匪燕吴,车骑相望,舟舻朝夕,三条不远,五达非难,信乃阔然,遂不蒙问。昔桃花之峡,长避秦嬴,芝草之山,遥然沧海,犹复渔船可入,何况平途,不兼旬月?劳怀既积,辄命行人,弦望之间,迟枉归翰,傥二三兄弟,能敦昭穆之诗,求我漳滨,幸问刘桢之疾,阳春改节,并念将宜,扶力为书,多不诠次,陵白
与王僧辩书

太清六年六月五日,孤子徐君顿首,昔者云师火帝,非无战阵之风,尧誓汤征,咸用干戈之道,至于摇山荡海,驱电乘雷,歼厥凶渠,无亏皇极,若夏锺夷羿,周厄犬戎,汉委珠囊,秦亡宝镜,然则皆闻之矣;未有膺龙图以建国,御凤邸以承家,二后钦明,三灵交泰,而天崩地折,妖寇横行者也。自古铜头铁额,兴暴皇年,�杌穷奇,流灾中国,王弥石勒,吞噬关河,绿林青犊之群,黑山白马之众,校彼兵荒,无闻前史,八王故事,曾未混淆,九州春秋,非去祸乱。我皇爱命中兴,光宅天下,泰宁琐琐,安敢执鞭,建武栖栖,何其扶毂?,抑又闻之,陶唐既作,天归鸟啄之臣,丰毕将兴,特挺鹰扬之佐,明公量苞金铉,神表玉璜,俪衮钦才,平阶伫德,固以留连管乐,惆怅风云,濡足维时,投竿斯在。去岁凶徒不骋,言次巴丘,鼓声闻一柱之台,烽火照三休之殿,公则悬麾羽扇,犹对投壶,戎羯咸奔,鲸鲵俱翦,楼舡万轴,还系昆明,胡马千群,皆输长乐,于是乎夏首西浮,云行电迈,彭波东汇,谷静山空,扼鹊尾而据王畿,登牛头而埽天阙,渐台伪帅,仍传首于帝京,�坞元凶,咸刳肠于军市,青羌赤狄,同畀豺狼,胡服夷言,咸为京观;公园陵尽拜,忠贯长沙,神主咸安,勋逾高密,重以秦宫既获,鲁殿犹存,辟绿草于应门,开青槐于武库,长安五陵之族,�杜六迁之民,纟强负而归,都廛斯满,鬻脂藏脯,游骑击锺,故市新城,飞甍华屋,东莞旧宅,人识桑榆,南顿荒田,家分禾黍,岂以乡名谷熟,邑号禾兴而已哉?若夫卦起龙文,书因鸟迹,劬劳王室,大拯生民,自开辟以来,未之有也。虽十六才子,明允笃诚,八百诸侯,专心同德,中宗佐命,俱画丹青,光武功臣,皆悬星象,栈道木阁,田单之奉霸齐,绾玺将兵,周勃之扶强汉,壤虫之比黄鹄,辙鲋之仰河宗,未足云也。孤子阶缘多幸,叨造皇华,乡国屯危,公私ㄡ迫,邳肜之切,长乱心胸,徐庶之祈,终无引允。既而屏居空馆,多历岁时,衅犯幽�,躬当剿灭,何图衅咎,灾极苍�,号慕烦冤,肝肠屠殒,酷痛奈何!无状奈何!惟桑与梓,翻若天涯,杖柏栽松,悠然长绝,明明日月,号叫无闻,茫茫宇宙,容身何所,穷剧奈何?自忝膺嘉聘,仍属乱离,上下年尊,偏婴此酷。昔人迎门请盗,恒怀废寝之忧,当挽与亲,犹有危途之惧,况乎逆寇崩腾,京师播越,兴居动止,长隔山河,朝夕饣�饣�,谁经心眼,程糜不继,原粟何资,瞻望风云,朝夕鸣咽,固乃游魂已谢,非复全生,馀息空留,非为全死,同冰鱼之不绝,似蛰虫之犹苏,良可哀也!良可哀也!自东都绍汉,南亳兴殷,修好徵兵,弥留星�,韩宣范武,方驾连镳,苏秦张仪,朱轮华毂;而孤子三危是摈,四罪同科,听别马而长号,杖归旌而永恸,王稽反命,既无托乘之恩,椒举相逢,谁为班荆之位?昔人违齐处鲁,时降徵求,亡晋奔秦,犹蒙招请,问管宁于辽左,追王朗于浙东,并物誉时贤,卿门公族,悬须应务,深挟情祈,斯岂庸贱之俦邪?非馀生之敢望也。但预在�轩,诚为过误,圭璋特达,通聘河阳,貂珥雍容寻盟漳水,差有黄门启封,非无青纸诏书,郡将州司,郊迎负弩,乡亭里候,饰馆陈兵,岂是复介而奔齐,宁当窃妻而逃晋?已焉哉!羌难得而言也。汉之谷吉,捐躯者几人,楚之申胥,埋魂者何极,孤子何所叹焉。但顿伏苫庐,徒延光晷,夫以啁噍燕雀,踯躅鸣号,含识怀灵,未有其痛。且夫曾耕雨雪,犹尚悲歌,苏使幽囚,无驰哽咽。公履忠弘孝,冠冕�绅,化感烟云,量标海岳,行糜仲月,王政无塞,分谷高年,仁风斯远,固以衣缨仰训,黎庶投怀。今日憔惶,弥布洪泽,虽复孤骸不返,方为漠北之尘,营魄知归,终结江南之草,孤子徐君顿首。
与王吴郡僧智书

孤子徐陵顿首,昔林宗道主,时人多慕德之宾,无忌雄豪,天下尽希风之客;况复王家沈默,谢氏混玄,名贵公门,誉华卿子,而秦峰阻�,浙水悠长,谘诉无因,但用穷结。比青华已戒,白露方溥,体中何如,□顾康胜。邓仲华服衮之年,荀令则拥麾之日,徒云早达,未可同功,今日相方,岂不高视,窃承富春,顷岁多难荐臻,邑�皆空,黔黎将尽,御史旧榻,零落不存,太傅齐室,荒茫无处,自神麾所届,纟强负斯归,新屋方华,故田斯垦,府吏闲坐,长使诵经,督邮无事,唯虑吹笛,东苞海水,俱承幕府之威,西泊江沱,同仰惟良之化,政差边张,何其神也。孤子无心�冒,苟郄光阴,风疾弥留,示有馀息,恩将公聘,穷摈虏庭,博望侯极迹于黄河,移中监流滞于沧海,自斯以后,唯有庸贱,本应埋魂赵魏,折骨幽并,岂意馀年,复反乡国?仰属伊公在亳,渭老师周,旌贲江园,采拾衡巷,遂以哀骀不弃,瓮盎无遗,还顾庸虚,未应偕比。窃承君侯过被以光辉,屡有吹嘘之言,频蒙荐延之泽,故得周行紫阁,升降丹墀,点污清朝,岂不荒愧?虽复华阴砥柱,带地穷深,嵩高维岳,极天为重,未可以方斯盛典,譬此洪恩。年迫桑榆,岂期酬报,政以川波非远,对奉无因,夜梦子长之游,朝览希道之疏,浮云西北,徒怀魏帝之文,行雨东南,思假飞山之便,穷诚已结,荒系逾深,方事祈寒,愿加珍纳,谨扶力白书,迷乏不次,孤子徐陵顿首。
  骈文和赋如下:

  1、在文学创作的前期,徐陵主要以诗歌乐府为主,例如,《鸳鸯赋》、《玉台新咏序》、《新亭送别应令》、《内园逐凉》、《刘生》等。

  2、在徐陵文学创作的中期的作品多是往来书信,即书札文,例如,《劝进梁元帝表》、《与王僧辩书》和《在北齐与宗室书》等,其中以《与王僧辩书》最为杰出。而在《在北齐与宗室书》书信中,真实流露了他羁旅愁苦的心情。《劝进梁元帝表》,为梁王朝出谋献策,体现了他的入世思想。
  3、在徐陵文学创作的后期。他在诗歌、乐府、骈文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其代表作主要有《封陈公诏》、《册陈公九锡文》、《禅位陈王策》、《为陈武帝即位告天文》等。骈文有《太极殿铭》、《孝义寺碑》、《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等。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 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追尊是什么意思呀?

看了<宫>以后,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皇帝尊号?从秦始皇自称皇帝以来,皇帝早就由某种名号变成了一种官职,虽然史料中常见以“称尊号”代指称帝(即担任皇帝职务),但这种“尊号”与本文所说的皇帝尊号是不同的。唐代以前,皇帝在世时除了本人姓名和“皇帝”职务,别无名号,死后乃有庙号与谥号。比如《隋书》卷一《高祖纪》的第一句话,是“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1]。杨坚是姓名,高祖是庙号,文皇帝是谥号。而《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的第一句话,是“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2]。隆基是名,玄宗是庙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是谥号。表面上,除了玄宗的谥号比较繁复以外,隋、唐皇帝制度的形式并无不同。可是事实上,唐玄宗在世的时候,有过五次“上尊号”和“加尊号”的事情:先天二年(开元元年,713)十一月戊子,“上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开元二十七年(739)二月己巳,“加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元年(742)二月丁亥,“加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八载(749)闰月丁卯,“上皇帝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天宝十三载(754)二月乙亥,“上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肃宗乾元元年(758),“肃宗与群臣奉上皇尊号曰太上至道圣皇帝”。[3]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的开元十八年(730),“百僚及华州父老累表请上尊号内请加‘圣文’两字”,玄宗没有同意[4]。类似唐玄宗这样,皇帝在任期间发生的所谓“上尊号”和“加尊号”,在皇帝称谓前面附加制度化的修饰语的情况,两汉至隋的皇帝制度中,是不存在的。这种制度化的修饰语,就是皇帝尊号。
  皇帝尊号又称皇帝徽号。唐宋尊号与徽号并用,无所区别。如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上《礼部贺册尊号表》,一边说“陛下膺受尊号,率土臣子庆抃无穷”,一边说“唯有徽号,是彰中兴,所以上探天心,下极人欲”。[5]元代以后,尊号多施之于皇帝,徽号多施之于母后,不过也经常混用,难作严格分别。尊号或徽号,强调的都是陆贽所说的“美名”,只不过这种美名已经制度化了,成为皇帝制度的一部分。
  《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记陆贽答唐德宗问尊号之言曰:“尊号之兴,本非古制。行于安泰之日,已累谦冲;袭乎丧乱之时,尤伤事体。……不可近从末议,重益美名。”[6]胡三省说:“上尊号,事始于开元元年。”[7]胡三省所指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十二月改元开元)十一月戊子,“上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显然胡三省把唐玄宗这一次“加尊号”看作皇帝尊号制度的开端。可是陆贽认为尊号制度的起源要早得多, “古之人君称号,或称皇、称帝,或称王,但一字而已;至暴秦,乃兼皇帝二字,后代因之,及昏僻之君,乃有圣刘、天元之号”[8]。圣刘指西汉哀帝建平二年(前6)“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9];天元指北周宣帝于大象元年(579)“自称天元皇帝”[10]。汉哀帝改号,周宣帝称天元皇帝,无疑都是反传统行为,虽然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都被后来人否定,被视为离奇怪异之举,没有后继者。而唐代大多数皇帝都采行皇帝尊号,俨然奉为故事和传统。可以说,皇帝加尊号,是从唐代开始的。当然,正如本文将要论述的,唐代皇帝加尊号,始于唐高宗,盛于武则天,由唐玄宗确立并制度化,进而形成皇帝制度的新传统。制度化的皇帝尊号,是唐代政治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影响后世既深且远。
  制度化的皇帝尊号为什么出现在唐代呢?我认为,唐代皇帝尊号的制度渊源,在于北亚草原部族、特别是突厥族的可汗号制度。唐代发端的皇帝尊号制度,正是突厥等北方民族政治文化强烈影响下的产物,是唐代政治文化深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又一个证据。
  什么是可汗号?从柔然社崘称丘豆伐可汗开始,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诸部等等北亚民族所建立的汗国,其政治首领皆称可汗,可汗在任期间,其可汗称谓前面,都各有一个修饰性名号,这个名号就是可汗号。比如,丘豆伐是社崘的可汗号,沙钵略是摄图的可汗号[11]。我在《可汗号之性质》一文中已经论证过,早期社会的政治组织,是从名号的分化展开其制度形式的,名号分化为官职与官号,官号与官职相依相伴,而可汗号是官号的最高形态,每个可汗都有可汗号,二者不可分离。这是早期社会的政治体(polity)共有的特征,而在古代北亚游牧社会的政治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我把可汗号看作北亚草原部族政治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传统之下,每一个新任可汗经过就职仪式,都会获得一个专门为他准备的可汗号。可汗号用以表彰可汗特有的品德与能力,因此每一个可汗都有只属于他个人的可汗号。虽然后任可汗也可能采用曾经使用过的可汗号,但这是个别的和偶然的行为,理论上可汗号是不能继承的,可汗号本质上就是为了使担任可汗的人具备全新的身份,这种身份既是至高无上的,又是唯一的和独特的。[12]
  历史上,由于汉族中原王朝及其优势文明的存在,北亚草原部族的发育与进化,不可能避开这一无比强大的文化与政治力量的持续作用,而使北亚部族融合与发展的历史方向,受到某种命定意味的影响。一波又一波的草原部族进入长城以南的农耕地区,经历种种历史运动,最终失去部族面貌,而获得与农耕地区居民毫无分别的身份(Identity),此乃中国历史的特征之一,可谓老生常谈。但是,问题还存在着另外一面。在中原王朝的政治和文化持续而强烈地作用于北亚部族时,北亚部族的政治文化传统,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由于某种机缘,而反方向地作用于中原王朝,使中原王朝的政治文化受到影响,由此生发出新的因素,进而形成新的传统。就本文所讨论的可汗号问题而言,我认为,唐代开始的所谓皇帝尊号的制度形式,其历史渊源,就是北亚部族特别是突厥族的可汗号传统。试论证如次。
  朱熹说:“尊号始于唐德宗,后来只管循袭。”[13]据前引胡三省语,早在唐玄宗时,已屡次加上尊号,唐德宗不过因循故事而已,并非创始人。甚至连唐玄宗也不是创始人。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四“尊号”条:“秦汉已来。天子但称皇帝,无别徽号。……则天以女主临朝,苟顺臣子一时之请,受尊崇之号,自后因为故事。”[14]封演把皇帝加尊号的起始时间上推到武则天时期,无疑是有充分理由的。武则天在“革唐命”称帝之前,就已经由皇太后的身份“加尊号曰圣母神皇”[15],称帝后立即“加尊号曰圣神皇帝”[16],此后又连续加上尊号“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17]到神龙元年(705)唐中宗逼武则天传位后,还“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18]。虽然武则天临死时“令去帝号”,改为“则天大圣皇后”,但她的确开创了在位期间一再加上尊号的传统,对唐代皇帝尊号制度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她之后,唐中宗先“加皇帝尊号曰应天,皇后尊号曰顺天”,又“上皇帝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后尊号曰顺天翊圣”。[19]唐睿宗虽然没有加尊号,但在位短暂,唐玄宗即位后,立即恢复了加尊号的传统,并且经他多次加上尊号的实践之后,皇帝尊号制度便被后来者视为不可置疑的传统与故事了。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其帝王部列有“尊号批答”、“尊号册文”和“册尊号赦”等几个门类[20]。可见加上尊号是唐代皇帝政治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可是,在史事中对皇帝尊号循流穷源,就还要继续向前追寻。唐高宗上元元年(674),有一个重新确定祖宗谥号的“追尊”事件:“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简公为宣皇帝,懿王为光皇帝,太祖武皇帝为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皇帝为文武圣皇帝,太穆皇后为太穆神皇后,文德皇后为文德圣皇后。” [21]这在中国皇帝制度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变化,历来简洁的皇帝谥号就此变得十分繁复。后来高宗谥曰“天皇大帝”,应当是由武则天决定的。不过,在武则天之后,中宗谥曰“孝和皇帝”,颇有复古的意味。不久,在玄宗主持下,睿宗谥曰“大圣贞皇帝”,又回到高宗和武则天的老路上了。事实上唐玄宗走得更远,天宝十三载(754)二月甲戌,玄宗也重新给历代祖宗尊上谥号:“上高祖谥曰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太宗谥曰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高宗谥曰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宗谥曰中宗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谥曰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22]这是使后来皇帝谥号变得繁复冗长的一个关键步骤。唐玄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他是为了先予后取。就在追尊祖宗的第二天,他给自己加上了更加辉煌的“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的尊号。从《唐大诏令集》所载玄宗答蒋庆绪等上尊号表及答裴光庭等上尊号三表,可知他对自用“圣文”二字感到不合适,因为太宗睿宗的谥号里已经用了这两个字[23]。可见追尊祖宗,不惜改变古制,其实只是为自己道地。和唐玄宗一样,唐高宗追尊祖宗,也是要先予后取。就在追尊的同一天,他给自己和皇后武氏改变了称号:“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虽然改变称号与后来的皇帝加尊号究有不同,但这一改动从性质上看是为了提高高宗夫妇的名望地位,与后来皇帝所加尊号实际上同一轨辙,因此可以说,唐代皇帝加尊号,实以唐高宗改称天皇为最早。
  唐高宗尊为皇帝,天下已无人可与抗礼,为什么还要改称“天皇”而画蛇添足呢?显然,这次“改称”,对高宗意义不大。从这次“改称”中受益的人是武则天。武则天虽然早在永徽六年(655)立为皇后,并且在显庆四年(659)逼逐长孙无忌,“自是政归中宫”[24],“权与人主侔矣”[25],但她毕竟只是皇后,她的权力来自高宗,是临时的和非制度性的,所以得不到制度的保障。麟德元年(664)杀上官仪之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26]。武则天这时已经在行使皇权,与皇帝无异。可是其权位的临时性和非制度性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从理论上说,一旦高宗去世,长君即位,武则天就自动失去对皇权的占有。因此,她必须发动某种制度变革,给自己占有皇权寻求制度保障。上元元年八月的追尊祖宗和改称天皇、天后,就是这一意图的体现。不把祖宗提拔上去,高宗夫妇就不好给自己加上“天”这样的神圣美名;不把高宗推为“天皇”,武后自己的“天后”就没有着落。天后既是装饰性美称,又是超越和凌驾历代皇后的新的职位,在这个新的称号下,武后获得了超越皇后职位的地位和权力,为进一步控制皇权准备了制度的基础。《资治通鉴》记上元元年这次变革,有“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27],似是唐高宗的诏册原文。胡三省注曰:“实欲自尊,而以避先帝、先后之称为言,武后之意也。”[28]可谓得其确解。高宗死后,中宗即位,武则天的权力丝毫不损,还给自己加上超越于皇帝职位的“圣母神皇”的尊号,就因为她获得“天后”称号已经很多年了,她的权力早已获得制度的保障。
  改变皇帝称号,背弃古制,毕竟是怪异不经之举。虽然唐高宗不惮于“自我作古”[29],武后更是“旷世怪杰”[30],但如此重大的制度变革,必定会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和灵感源泉。天后之称,自然是顺应天皇而来,那么天皇呢?我认为,天皇是从“天可汗”而来。自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四月“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并得到太宗允可后[31],历代唐天子一直被“西北诸蕃”称为天可汗[32],而且唐王朝“降玺书赐西域北荒君长,皆称为皇帝天可汗”[33]。唐高宗当然也是天可汗,在与“西域北荒君长”的会见仪典和文书往来中,高宗本人既被呼为天可汗,也自称天可汗。可汗“犹言皇帝”[34],天可汗,不就是天皇帝吗?北族传统中,天可汗与天皇帝本无区别。直到耶律阿保机称帝,“国人呼之‘天皇王’”[35];其子耶律德光称帝前,先“立为天皇王”[36]。天皇王应当就是天可汗的汉译。刘义棠认为天可汗即Tängri Qaghan一词之意译,突厥与回纥之登里可汗者,即天可汗[37]。武则天发动的“改称”变革,既得到可汗号传统的灵感启示,又直接借用“天可汗”称呼而转为“天皇”,皇帝尊号制度即滥觞于此。
  对于唐太宗接受天可汗称呼,范祖禹批评道:“太宗以万乘之主,而兼为夷狄之君,不耻其名,而受其佞,事不师古,不足为后世法也。”[38]他的批评是否可取,这里暂置不论,但他把接受天可汗称呼视为重要事件,可以说是对唐代政治文化变化的一种洞察。只不过,李渊、李世民父子接受可汗称号,并不始于贞观四年。陈寅恪先生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一文中,考证李渊起兵之初,曾称臣于突厥始毕可汗,并接受可汗封号,只是“唐高祖所受突厥封号究为何名,史家久已隐讳不传”,但比较当时李仲文被突厥封为“南面可汗”,刘武周被封为定杨可汗,梁师都被封为大度毗伽可汗,李子和被封为平杨可汗,则“高祖所受封号亦当相与类似,可无疑也”。[39]《通典》载隋末突厥始毕可汗乘乱而起,称霸东亚,“中国人归之者甚众,又更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置於定襄。薛举、窦建德、王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俱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东自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之有也”[40]。李渊也是称臣并接受可汗封号者之一。李仲文、刘武周等既臣服突厥,突厥乃封以可汗,可汗必有可汗号,南面、定杨、大度毗伽等等,都是可汗号。只是李渊所受的可汗号,为史臣所遮掩,已无从考知。李世民自称与突厥有“香火之情”[41],陈寅恪先生感叹“是太宗虽为中国人,亦同时为突厥人矣”[42]。加拿大学者陈三平(Sanping chen)研究唐代皇权继承问题时,也强调了李唐皇室的北族文化背景[43]。由此可见,当贞观四年唐王朝与突厥的政治关系发生颠覆性变化时,唐太宗欣然接受“天可汗”的称呼,是有深刻的历史缘由的。天可汗与此前李渊所接受的突厥可汗之间最大的差别,一定是反映在可汗号上。李渊的可汗号虽无可考,想来与南面、定杨、大度毗伽(解事)等大致相仿,足以体现与突厥关系中始毕为君李渊为臣的性质。而现在天可汗的可汗号,则体现了唐与突厥全新的政治关系。
  更早被突厥尊为可汗的中原王朝皇帝,是隋文帝杨坚。《隋书》载启民可汗上隋文帝及隋炀帝表文两件,上文帝表直称“大隋圣人莫缘可汗”,上炀帝表提到“已前圣人先帝莫缘可汗存在之日”。[44]皆以莫缘可汗称文帝,显然是尊文帝为可汗,其可汗号就是莫缘。莫缘可能是突厥得自柔然的官号[45],谷霁光猜测莫缘即莫何、莫贺之别译[46],此处用作可汗号,其为美称,自不待言。根据陈三平的研究,莫贺、莫何、莫贺弗,从语源(Etymology)上看应当来自古伊朗语的Bagapuhr, 原意为“神之子”(son of God),与兴起于姬周的“天子”实有共同的远源,当然这个词汇传入草原以后经历了贬值(devaluation)过程,常常被用作部落酋长的官名[47]。如果这一研究可信,那么莫何作为名号分化而为官号与官职以后,官职虽然贬值了,官号却保留了早期的某些意义。隋文帝、隋炀帝对启民上表中的莫缘可汗受之泰然,不是曾经正式接受过这一称号,就是默许了突厥一方的如此称呼。谷霁光认为隋唐两代天子皆对突厥称可汗,从而把隋唐国家定性为“二元性帝国”[48]。从柔然侵逼北魏,到突厥凌驾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中原政权对柔然和突厥的可汗号制度已经相当了解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并先后给阿史那氏皇太后上尊号为“天元皇太后”和“天元上皇太后”,就是以仿行突厥可汗号和官号的方式,来向突厥表达和解和改善关系的意向[49]。
  因此,北朝后期到隋唐之际,由于突厥汗国与中原政权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两者间密切的政治接触带来了文化交流。对可汗号制度的了解,对突厥所给予的可汗号的接受,使隋唐政治文化受到明显的和持续的突厥影响。事实上,基于对突厥可汗号制度的了解,隋唐朝廷也以向突厥封授可汗号的方式体现王朝意志。比如:隋文帝拜染干(突利可汗)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50],隋炀帝赐内降的西突厥处罗可汗为曷萨那可汗[51],唐高宗赐西突厥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52],武则天赐步真之子斛瑟罗袭封继往绝可汗、寻改封竭忠事主可汗[53],又赐突厥默啜为迁善可汗、立功报国可汗[54],唐玄宗册立突骑施别种苏禄为忠顺可汗[55],等等。隋唐朝廷向突厥赐予体现王朝意志的可汗号,反映中原王朝对于突厥政治文化中可汗职位与可汗号不可分割的联系,不仅了解,并且还能够主动加以利用[56]。
  皇帝尊号就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只有当唐代朝野人士对天可汗称号及相关的可汗号传统基本接受的情况下,唐高宗改称天皇一事才有条件实现;只有当武则天需要改革以寻求在制度上保障自己权位的时候,唐高宗改称天皇一事才有可能发生。武则天的政治需要,与突厥政治文化对隋唐的持续影响,这两个历史条件的结合,使唐高宗改称天皇、武后因而改称天后变成了事实。武则天“革唐命”之后,故技重施,多次加上尊号,无非是为了进一步树立权威,以震慑现实的和潜在的政治对手。中宗复位后,两次加上尊号,与韦后欲“仿武曌之前例行事”[57],关系甚大。因此可以说,武则天和韦后时期发生的多次加尊号事件,都有其现实的政治背景,都是为了满足迫切的政治需求。而中宗给相王李旦“加号安国相王”,给太平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也反映了突厥官号传统对唐朝政治制度的直接影响[58]。睿宗似乎对加尊号这一套做法没有什么兴趣,如果随后的玄宗也如睿宗一样,那么很可能皇帝加尊号的传统就此中断,并成为后人指斥武则天的又一理由。然而玄宗对他祖母的政治方略相当尊崇,对她加尊号的做法也效之不疑[59]。唐玄宗之后,皇帝加尊号已经属于唐代宫廷政治的故事与制度,并影响及于后世。
  封演批评皇帝尊号“允文允武,乃圣乃神,皇王盛称,莫或逾此。既以为祖父之称,又以为子孙之号,虽颠之倒之,时有变易,曷曾离此?数代之后,将无所回避”[60]。这个道理不是很难明白的,但为什么皇帝尊号传统还能够长久维持呢?从根本上说,是皇帝制度下的君臣关系决定的。在观念上和制度上,君主愈尊,则臣下批评的锋芒就愈不可能触及使皇帝显得尊崇的那些制度和传统。否定这一制度和传统的力量,只可能来自个别头脑清醒的皇帝本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三月乙丑,群臣上疏,鉴于康熙皇帝“以七十岁寿考之圣人,为六十年太平之天子”,建议上尊号“圣神文物钦明浚哲大孝弘仁体元寿世至圣皇帝”。康熙皇帝回答:“从来所上尊号,不过将字面上下转换。乃历代相沿陋习,特以欺诳不学之人主,以为尊称,其实何尊之有?当时为臣下者,劝请举行,以致后人讥议,往往有之。……这所奏庆贺,无益,不准行。”[61]康熙讽刺历代尊号“不过将字面上下转换”,与封演所谓“颠之倒之”,意思一样。但康熙批评臣下,却赶不上封演批评皇帝。因为尊号传统的长盛不衰,决定于皇帝制度下的君臣关系,无论是从起源还是从发展看,使尊号传统得以维持的动力都来自皇权。
  王国维在《遹敦跋》一文中,据西周金文中周穆王生前即称穆王,联系相关事例,提出,“周初诸王,若文、武、成、康、昭、穆,皆号而非谥也”,这些号都是“美名”,可见“周初天子诸侯爵上或冠以美名,如唐宋诸帝之有尊号矣”。[62]王国维讨论的正是与可汗号传统同一源流的周代王号和官号问题,他却敏锐地联想到了“唐宋诸帝之有尊号”,这真是深具天才的联想。从周代谥号制度兴起,经历了谥号与官号并存混用时代,到战国中期谥号已经全面取代官号。也就是说,随着华夏社会及政治的发展,从官号中分化出来的谥号,慢慢取代了王号与官号,这个过程与集权政治的成长与定型,有着正相关的关系。[63]所以,从汉代到唐初,并不存在皇帝号(即皇帝尊号)。可是,到唐代却又出现了类似周代王号的皇帝尊号,从华夏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内部逻辑,是找不到合理答案的。正如本文所努力揭示的,答案来自中原政治体与文化体的外部。
  探寻尊号制度的起始,我们不能不重视突厥文化对唐代政治的渗透和影响。从进化论的观点看,可汗号与官号制度,本来是浅化与后进的北亚部族政治文化的古老传统,随着其政治体发展阶段的提高和政治文化的成熟,这种服务于早期政治组织的制度形式,理应向秦汉魏晋的中国制度靠近。可是历史进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就这样表现于唐代皇帝尊号制度的形成与延续。在突厥等北方部族与隋唐的关系上,我们看到了交互影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影响都线性地指向历史进步。

  了解了这些‘尊’的知识,你就知道追尊是什么意思了,就是追寻先烈,沿着祖宗的路线走下去
楼上的瞎弄些什么玩艺阿?人家让你解释“追尊”,你弄的是什么玩艺阿?

简单说,“追尊”就是给死前有很大贡献的人加个尊号、尊称。生前没有给,而死后给,所以用个“追”字。就跟现在有人死了追认为“革命烈士”一个意思。

唐朝用什么货币

开元通宝。

从唐高祖李渊到昭宣帝李柷,终唐一代凡290年,只发行了七八种钱币,而见于正史的仅有三种,即前述“开元通宝”和“乾封泉宝”、“乾元重宝”两种年号宝文钱。

这种情形与此前历代王朝让人眼花缭乱的钱制,自是一个鲜明的对照。从这里可以看出,唐朝的货币政策是十分稳定、有效的,而稳定的基础当然还在于钱币本身在市场流通中的积极表现。

唐朝早期社会开放,经济繁荣,“开元通宝”始终是货币流通中的主角。早期统治者对于控制物价,使通宝保持合理币值及较强购买力十分努力,这也是此时期被称作盛唐的重要特征之一。

至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发行了大面值、“以一当旧钱之十”的“乾封泉宝”,此钱制作精美,形制略大或等同于开元钱,但次年就因引起通货膨胀而停铸,又恢复了开元钱的行用。这是唐朝首次推行的大面值钱币。

扩展资料

唐朝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

唐代大城市中出现了柜枋和飞钱。柜枋经营钱物寄付,在柜枋存钱的客户可以凭书贴(类似于支票)寄付钱财。这些都说明了商业在唐朝中期的繁荣。唐末,因为黄巢之乱和藩镇割据,人口锐减,社会经济规模再也未能达到开元盛世的水平。

唐朝中期的780年,统治者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税收3515.1228万贯、石,唐后期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余缗,其中盐利达278万余。随着唐朝对盐商压迫日益加剧,直接引发了黄巢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唐代钱币:开元通宝

唐朝货币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 从汉武帝元村五年(公元前18年)至隋,在历经两汉。续晋南北朝的739年中,五铢钱都被认为是标准铸币,我们称之为“五铢钱制”阶段。

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废五铢钱,铸行“开元通宝”此间也铸造过其他钱文的钱币,但都行用不久,开元通宝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开元通宝历时1300多年.它的铸行开创了“通宝钱制”,对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经济影响很大。

根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初仍沿用隋五铢、綖环钱等恶钱,积八九万文才满半斛。公元621年(高祖武德四年)废除五铢,在北周三泉的基础上,铸行“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钱文对读,其意为开国(开辟新纪元)通行宝货。

也有人旋读为“开通元宝”,意为流通的大宝。《新唐书。食货志〉载“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 旧唐书,食货志》:“开元钱之文, 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可见“开元通宝”是正式称谓,“开通元宝” 是俗称。

开元通宝钱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开元” ,意指开辟新纪元;“通宝”, 意 指通行宝货。开元钱的划时代地位表现在:唐代以前的钱币多以形制或重量为名称,如五铢钱、刀币、布币等,而自开元钱后,改称“宝”、“ 通宝”、“元宝” 等。

扩展资料

唐朝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滥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 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恶化。

唐代大城市中出现了柜枋和飞钱。柜枋经营钱物寄付,在柜枋存钱的客户可以凭书贴(类似于支票)寄付钱财。这些都说明了商业在唐朝中期的繁荣。唐末,因为黄巢之乱和藩镇割据,人口锐减,社会经济规模再也未能达到开元盛世的水平。

唐朝中期的780年,统治者实行两税法,当年税钱1089万八千余缗,谷215万七千余石。821-824年年均税收3515.1228万贯、石,唐后期853年税收下降到925万余缗,其中盐利达278万余。随着唐朝对盐商压迫日益加剧,直接引发了黄巢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唐朝的货币主要有哪些?各自的币值如何换算(比如说一两金值多少两银、一两银是多少吊钱)?
<br>从唐高祖李渊到昭宣帝李(左木右兄),终唐一代凡290年,只发行了七八种钱币,而见于正史的仅有三种,即前述“开元通宝”和“乾封泉宝”、“乾元重宝”两种年号宝文钱。这种情形与此前历代王朝让人眼花缭乱的钱制,自是一个鲜明的对照。从这里可以看出,唐朝的货币政策是十分稳定、有效的,而稳定的基础当然还在于钱币本身在市场流通中的积极表现。
<br>唐朝早期社会开放,经济繁荣,“开元通宝”始终是货币流通中的主角。早期统治者对于控制物价,使通宝保持合理币值及较强购买力十分努力,这也是此时期被称作盛唐的重要特征之一。至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发行了大面值、“以一当旧钱之十”的“乾封泉宝”,此钱制作精美,形制略大或等同于开元钱,但次年就因引起通货膨胀而停铸,又恢复了开元钱的行用。这是唐朝首次推行的大面值钱币。
<br>进入中期后,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社会动荡,唐朝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不仅国家钱制大乱,私铸小钱亦泛滥无度。这期间,朝廷又推出一种新钱“乾元重宝”,这是唐肃宗上台后,于乾元元年(758年),发行的当十年号钱。次年,肃宗又铸当五十的“乾元重宝”,但只比当十钱重约一倍,是名副其实的虚值大钱。此钱背面有宽细两道外郭,故泉家称之为重轮乾元。唐代宗大历年间和唐德宗建中年间,官府还分别铸有“大历元宝”和“建中通宝”两种钱,但在近现代的考古发掘中,它们很少在中原地区的唐宋窖藏中露面,倒是屡屡出土于新疆库车一带的古龟兹废墟中。这对于研究唐朝中期中原文化与西域丝绸之路文明的交流和影响,是一个十分珍贵的见证。
<br>晚唐的经济有所恢复,带动了小平钱制度的复苏,这突出地表现在铸有地名的“开元通宝”小平钱上。因为这种钱是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开始铸行的,故史称“会昌开元”。当时,由于连绵的内战造成经济不振,货币短缺,各州府都就地铸钱,其中淮南节度史李绅在新钱背面添铸一“昌”字,进呈朝廷,以纪年号。这个创意很为唐武宗欣赏,遂下令各地钱炉新铸“开元通宝”时,均增添如京、洛、益、荆、广、福等地名,目前有传世或出土实物的“会昌开元”钱已达23种。
<br>“会昌开元”虽被后人称为古钱的一大景观,却是以实行废寺毁佛铸钱的极端措施为代价的。唐代佛教十分流行,佛寺、兰若广布天下,而兴建寺庙及造像都需消耗大量铜材,这使得本来铜矿开采规模不足的局面,在国家需要增加货币总量时,更加窘迫。为解决这一矛盾,唐武宗于会昌五年七月令全国“天下废寺、铜像、钟磬委盐铁使铸钱……衣冠士庶之家所有金银铜铁之像,敕出后限一月纳官。如违,委盐铁使依禁铜法处分”,结果仅一个月后,“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旧唐书·武宗纪》)。这种景况,可以看作唐代货币发展史中的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
唐代的货币主要还是铜钱,也有部分地区用银子的,黄金当然也可以,民间也有用其他实物交换的。
可以看看彭信威先生写的《中国货币史》,里面有提到。
唐朝社会开放,经济繁荣,“开元通宝”始终是货币流通中的主角

什么是 乾元文化?

乾元,出自易经,“大哉乾元,至哉乾元”。意为天,乾是八卦之一,意为天,元意为卦。
乾元,引申意义为新的开始,具有气象更新的含义。所以多作为新年号,如唐肃宗在安史之乱后中兴堂王朝,曾采用年号乾元。
乾元文化指的不是某个地方或某个时期的文化,而是一种文化形式。
文章标题: 乾文大宝和乾元大宝是什么关系啊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3346.html

[乾文大宝和乾元大宝是什么关系啊]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