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包公真的有这个历史人物

时间: 2022-10-16 19:05:3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包公真的有这个历史人物

包公是不是历史人物?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公是历史人物,是宋朝官员、名声很大,也是提出鸣冤鼓的人,肩负开封府府尹、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礼部侍郎……
但电视剧里那些跟历史上的包拯没一毛钱关系。
除了身份姓名外,其他全是假的。
包拯是官宦子弟、父母是当朝官员、家境富裕、在包拯封官时老死的,而开封府就是个地方负压,性质就是地方派出所,负责治安、户口、民事调停,断案那是三司的事情,是法院的事。
所以什么断案如神啊,嫂娘抚养长大的都是电视剧瞎扯的,跟历史上的包拯没一毛钱关系。

包青天是否真的存在

是的,历史确有包青天其人。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 ,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

扩展资料

包拯以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为肃正纲纪,惩处贪官赃吏。

他弹劾贩卖私盐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役使兵士为自己织造一千六百余匹驼毛缎子的汾州(今山西汾阳)知州任弁及监守自盗的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弹劾王逵。王逵曾数任转运使,巧立名目盘剥百姓钱物。

激起民变后,又派兵捕捉,滥用酷刑,惨遭其杀害者不计其数,因而民愤极大。但王逵与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又得宋仁宗青睐,故有恃无恐。

为此,包拯连续七次上章弹劾,最后一次更直接指责仁宗说:“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其言激切刚直,朝野震动,舆论汹汹,朝廷终于罢免了王逵。 

此外,包拯还弹劾过宰相宋庠、舒王赵元祐的女婿郭承祐和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等人。

任御史中丞时,包拯又先后弹劾利用职权贱买富民邸舍的张方平及“在蜀燕饮过度”的宋祁,使朝廷罢免二人的三司使之职。由于包拯敢于弹劾权幸,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包弹”的谚语,世人凡见官吏“有玷缺者,必曰:‘有包弹矣。’‘包弹’之语遂布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拯

  是的,历史确有包拯其人。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
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宋史 包拯传》——脱脱 (1314—1355)元代史学家。    包拯侧身画像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近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邪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
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应该是真的吧,因为我是开封的,在开封上班的时候,每天都有去那里玩,每天早上还有人装扮包拯,说什么,包拯迎客什么的,开封府还蛮好的,我想应该是真的吧!!!!
真的有,不过没那么神奇。。

历史上真的有包青天这个人吗

历史上真的有包青天这个人。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扩展资料

人物故事

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广东肇庆)时。当时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向朝廷进贡。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所谓“打点”中央的关系,此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个性官员包拯一上任就高调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并且表态,自己作为“一把手”,决不要一块端砚。

此举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三年后,包拯任期满,被调至中央任职,果然“岁满不持一砚归”。《包公掷砚》的故事以这个蓝本创作的。 

包拯弹劾陈州京西路转运司,揭露其盘剥灾民的罪行的事迹,被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再创作为家喻户晓的包公戏《陈州放粮》,民间渲染加工成开封府尹、钦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赈。

剧中涉及国舅们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护包公、包公怒铡皇亲国戚、成功放粮赈灾等等,演绎了一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不畏强权且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青天

真有其人
就是包拯

为了父母辞官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倒坐开封府

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知谏院,还曾多次任地方官,如转运使。

在公元1052年,包公因为弹劾外戚张尧佐而触犯了仁宗,让他离开京城去任河北督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宋代的官制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区别,有"官"、"职"、"差遣"之分,历史上称为"差遣制"。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禄官,简称为官。其他一些文官还有学士、直阁等头衔,是一种荣誉称号,叫做"贴职",简称为"职"。而担任的实际职务叫做"差遣"或"职事",有实际权力。但是前边还要加上"判"、"知"等限制词,表示你的官职也是暂时的,随时可以撤换,这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如"知县"就是临时让你做县长官的意思。如果官员没有"职",就是吃国家闲饭的人。所以宋朝官员太多,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加上军队数量大,军费开支多。官多、兵多,造成了宋朝的贫、弱,所以宋朝和辽、西夏、金的对抗一直处于下风。

转运使的职务在地方上也是很高的,仁宗并没有极力打击他,只是让他离开京城。因为这次所加的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所以后来的人们就称他为"包龙图"。

这次离京后四年,包公又被调回了京城,任开封府的知府。这是个很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市长,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在这个位置上,包公为了表示对皇帝向南而坐的尊重,在升堂办公时他就向着北面坐着,所以,后来的戏词中便有了一句"包龙图倒坐南衙开封府"。后来,包公又任右谏议大夫、三司使,最高的官职是枢密副使,是主管军事事务的副职,相当于副宰相。

名声千古
在公元1062年,包公病到了府衙,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虚岁,中国古代及现在民间的习惯)。朝廷追封为礼部尚书,并赠谥号为"孝肃",即孝道和铁面无私。由于包公一生为官正直无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包老爷,士大夫们则尊为包公。

包公去世后,宋仁宗亲自率领百官吊唁,还派专使护送灵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东五十里的大兴集,现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总结了包公无私爱民的品格。

包公的声名流传极远,在世时已到了塞外,根据《甲申杂记》的记载,西羌的于龙呵在归顺宋朝后,对宋神宗说:"我平生最仰慕包公,他是朝廷的忠臣,我现在既然已经归顺汉族朝廷,就请求陛下赐我姓包吧。"神宗很高兴,于是赐他姓名"包顺"。"顺"即归顺。

以民为贵 开仓放粮

在包公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常常不辞辛劳,深入下层体察民情,救民于水火之中。江南地区有一次发生了旱灾,百姓们饥饿得难以生活,包公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以解燃眉之急。如果按照当时的惯例,开仓放粮是件大事,必须事先请示皇帝,等批准以后才能打开粮仓救济百姓。但当时情况紧急,如果将文书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来,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百姓不知要饿死多少人。所以,包公一边派人急奏朝廷,一边就果断地开始放粮了,终于使很多百姓免于灾难。

还有一次,江淮大地的人民大范围受灾,百姓已缺粮断炊,而地方的官吏们为了虚报政绩、讨好上级,以利升迁,便隐瞒了灾情,置人民生命于不顾。不仅如此,还反过来逼迫百姓们交粮卖米。包公了解到灾情后,就给皇帝写下了《请救济江淮灾民疏》,要求立即纠正不法官员误国害民的行为,并予严惩。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包公被江淮人民称为"再生父母"。现在仍然在上海地区上演的戏剧《陈州放粮》就是根据这件事编写而成的,并非凭空设想。

劝止食盐专卖法

在公元1042年,宋仁宗实行食盐官营专卖制度,出现了很多的弊端。由于工作非常辛苦,食盐极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牲畜都不堪重负,人则逃亡他乡,牲畜累得常常倒地而亡。食盐供应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影响了人民生活。

包公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专门去了陕西的解州(今山西运城)考察民情,并及时上奏朝廷,请求废止官营专卖制度,让商贩们自由经营,国家可以收税增加收入,这样就可以双方获利,百姓也方便。

仁宗采纳了包公的建议。施行新的食盐通商法后,国家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很多,人民也不再为吃盐而犯愁了。稍后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也对此制度赞叹道:"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

纠正地方弊端
在公元1045年,包公奉命出使辽国,在途中,他发现负责迎送外交使者的三番官员常借机在沿途勒索百姓和地方的官员,边界的人民不堪重负,叫苦不迭。包公赶忙上奏皇帝,请求大大缩短三番官员在边界的停留时间,严禁吃请送礼。仁宗采纳了包公的建议,下诏实行,很快,边界人民的负担便减轻了很多。

一颗时刻为民的心时刻留心民间疾苦,而不是时刻看着上司的脸色,这是包公和许多官吏(包括贪官污吏)的最大区别。时刻记着人民的人人民也会时刻记着他的名字,而且是永久的,历史性的,这就是流芳百世。

在公元1049年,包公出任三司使财政官,更是时刻关心着民间疾苦。他曾说过:"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只有减轻百姓负担,才能长治久安,利国利民。因此,包公上书给仁宗皇帝,要求罢掉"天下科率",减轻赋税。在他巡视山西室,发现漳河两岸的邢、洛、赵三州(现在的山西中南一带)万顷肥沃农田却被当成军马牧场使用,不准种粮食。但是,军粮却从外地远道运来,费时费力又耗费国财。包公立即上书请求归还耕地,仁宗很快也下了诏书。结果,粮食、马料都得到了解决。在这可以看出,敬业精神、爱国精神也是包公和其他官僚很大的区别。

为民不畏权势

在出任开封府后,在为民谋福去害方面,包公一如既往,从来不因为权贵当道而后退半步。当时,开封是北宋的首都,黄河的支流惠民河从城中穿过。很多权贵便在河的两岸占地营造宅院,还将河纳内的田地霸占,又营建园林,致使河道越来越窄,阻塞了水流。到了夏季多雨季节,常常发生水患,给京城的百姓带来了灾难。

包公经过实地调查后,立即调集人力,全部拆除了非法建筑。对于伪造地契、弄虚作假、拒不拆除的立即严惩,并上报朝廷,撤其官职。包公铁面无私,雷厉风行,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从根本上清除了这一人为造成的水患。

官府改革 便民诉讼

包公还进一步改革了开封府的官衙旧习气,为民谋福。按照宋朝法律,到衙门里告状的人不能直接到官吏面前递交诉状,要由下属"门牌司"来转达,这使许多百姓受到刁难勒索,敢怒而不敢言。包公到任之后,马上撤去了"门牌司",让人将衙门的大门敞开,允许百姓直接到公案前陈述递状,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官府小吏们对百姓的盘剥。因此,《宋史·包拯传》里有这样的记载:"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在当时,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包待制",还送给他一个绰号"阎王爷",以示敬重。还有一句民谣在京城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就是说,打官司如果没有钱打通关节,会有包老为你做主。此外,这句话还隐含着一种意思:说情、拉关系、打通关节的事,根本到不了包公那里。

万世景仰的人

包公一生俭朴为民,从不贪求百姓一点钱财。在端州任知县时,他改革弊端,每年只收取贡品数的"端砚",绝不加码以压百姓。而前几任的县令都是肆意加上几十倍的数目,从中大取民财。到包公离任时,案头也没有一台当时全国闻名的"端砚"。百姓们特意精制了一台送给他,包公婉言谢绝,"不持一砚而归"。

如今,包公已经成了清廉正直官吏的代名词,外地的游客到了合肥,都要去看看包公祠,怀念这位名垂千古的人民"公仆"。合肥市南门外的"包孝肃公祠",即后人为纪念他的英明而建的,祠旁还专门凿了一眼井,百姓称之为"廉泉",清朝人李国蘅说:"孝肃祠旁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后人称赞包公"正气大名留宇宙","道直千秋同岳峙"。

包公之所以世代受人崇敬,原因就在于他爱国、爱民,并且以实际行动处处体现出来,有时为民请愿谋福,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险。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执法者特别是法官们都应该以包公的精神自励,为国家的法制建设、为法治社会的早日到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就是包拯

为了父母辞官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倒坐开封府

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知谏院,还曾多次任地方官,如转运使。

在公元1052年,包公因为弹劾外戚张尧佐而触犯了仁宗,让他离开京城去任河北督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宋代的官制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区别,有"官"、"职"、"差遣"之分,历史上称为"差遣制"。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禄官,简称为官。其他一些文官还有学士、直阁等头衔,是一种荣誉称号,叫做"贴职",简称为"职"。而担任的实际职务叫做"差遣"或"职事",有实际权力。但是前边还要加上"判"、"知"等限制词,表示你的官职也是暂时的,随时可以撤换,这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如"知县"就是临时让你做县长官的意思。如果官员没有"职",就是吃国家闲饭的人。所以宋朝官员太多,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加上军队数量大,军费开支多。官多、兵多,造成了宋朝的贫、弱,所以宋朝和辽、西夏、金的对抗一直处于下风。

转运使的职务在地方上也是很高的,仁宗并没有极力打击他,只是让他离开京城。因为这次所加的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所以后来的人们就称他为"包龙图"。

这次离京后四年,包公又被调回了京城,任开封府的知府。这是个很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市长,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在这个位置上,包公为了表示对皇帝向南而坐的尊重,在升堂办公时他就向着北面坐着,所以,后来的戏词中便有了一句"包龙图倒坐南衙开封府"。后来,包公又任右谏议大夫、三司使,最高的官职是枢密副使,是主管军事事务的副职,相当于副宰相。

名声千古
在公元1062年,包公病到了府衙,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虚岁,中国古代及现在民间的习惯)。朝廷追封为礼部尚书,并赠谥号为"孝肃",即孝道和铁面无私。由于包公一生为官正直无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包老爷,士大夫们则尊为包公。

包公去世后,宋仁宗亲自率领百官吊唁,还派专使护送灵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东五十里的大兴集,现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总结了包公无私爱民的品格。

包公的声名流传极远,在世时已到了塞外,根据《甲申杂记》的记载,西羌的于龙呵在归顺宋朝后,对宋神宗说:"我平生最仰慕包公,他是朝廷的忠臣,我现在既然已经归顺汉族朝廷,就请求陛下赐我姓包吧。"神宗很高兴,于是赐他姓名"包顺"。"顺"即归顺。

以民为贵 开仓放粮

在包公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常常不辞辛劳,深入下层体察民情,救民于水火之中。江南地区有一次发生了旱灾,百姓们饥饿得难以生活,包公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以解燃眉之急。如果按照当时的惯例,开仓放粮是件大事,必须事先请示皇帝,等批准以后才能打开粮仓救济百姓。但当时情况紧急,如果将文书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来,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百姓不知要饿死多少人。所以,包公一边派人急奏朝廷,一边就果断地开始放粮了,终于使很多百姓免于灾难。

还有一次,江淮大地的人民大范围受灾,百姓已缺粮断炊,而地方的官吏们为了虚报政绩、讨好上级,以利升迁,便隐瞒了灾情,置人民生命于不顾。不仅如此,还反过来逼迫百姓们交粮卖米。包公了解到灾情后,就给皇帝写下了《请救济江淮灾民疏》,要求立即纠正不法官员误国害民的行为,并予严惩。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包公被江淮人民称为"再生父母"。现在仍然在上海地区上演的戏剧《陈州放粮》就是根据这件事编写而成的,并非凭空设想。

劝止食盐专卖法

在公元1042年,宋仁宗实行食盐官营专卖制度,出现了很多的弊端。由于工作非常辛苦,食盐极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牲畜都不堪重负,人则逃亡他乡,牲畜累得常常倒地而亡。食盐供应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影响了人民生活。

包公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专门去了陕西的解州(今山西运城)考察民情,并及时上奏朝廷,请求废止官营专卖制度,让商贩们自由经营,国家可以收税增加收入,这样就可以双方获利,百姓也方便。

仁宗采纳了包公的建议。施行新的食盐通商法后,国家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很多,人民也不再为吃盐而犯愁了。稍后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也对此制度赞叹道:"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

纠正地方弊端
在公元1045年,包公奉命出使辽国,在途中,他发现负责迎送外交使者的三番官员常借机在沿途勒索百姓和地方的官员,边界的人民不堪重负,叫苦不迭。包公赶忙上奏皇帝,请求大大缩短三番官员在边界的停留时间,严禁吃请送礼。仁宗采纳了包公的建议,下诏实行,很快,边界人民的负担便减轻了很多。

一颗时刻为民的心时刻留心民间疾苦,而不是时刻看着上司的脸色,这是包公和许多官吏(包括贪官污吏)的最大区别。时刻记着人民的人人民也会时刻记着他的名字,而且是永久的,历史性的,这就是流芳百世。

在公元1049年,包公出任三司使财政官,更是时刻关心着民间疾苦。他曾说过:"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只有减轻百姓负担,才能长治久安,利国利民。因此,包公上书给仁宗皇帝,要求罢掉"天下科率",减轻赋税。在他巡视山西室,发现漳河两岸的邢、洛、赵三州(现在的山西中南一带)万顷肥沃农田却被当成军马牧场使用,不准种粮食。但是,军粮却从外地远道运来,费时费力又耗费国财。包公立即上书请求归还耕地,仁宗很快也下了诏书。结果,粮食、马料都得到了解决。在这可以看出,敬业精神、爱国精神也是包公和其他官僚很大的区别。

为民不畏权势

在出任开封府后,在为民谋福去害方面,包公一如既往,从来不因为权贵当道而后退半步。当时,开封是北宋的首都,黄河的支流惠民河从城中穿过。很多权贵便在河的两岸占地营造宅院,还将河纳内的田地霸占,又营建园林,致使河道越来越窄,阻塞了水流。到了夏季多雨季节,常常发生水患,给京城的百姓带来了灾难。

包公经过实地调查后,立即调集人力,全部拆除了非法建筑。对于伪造地契、弄虚作假、拒不拆除的立即严惩,并上报朝廷,撤其官职。包公铁面无私,雷厉风行,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从根本上清除了这一人为造成的水患。

官府改革 便民诉讼

包公还进一步改革了开封府的官衙旧习气,为民谋福。按照宋朝法律,到衙门里告状的人不能直接到官吏面前递交诉状,要由下属"门牌司"来转达,这使许多百姓受到刁难勒索,敢怒而不敢言。包公到任之后,马上撤去了"门牌司",让人将衙门的大门敞开,允许百姓直接到公案前陈述递状,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官府小吏们对百姓的盘剥。因此,《宋史·包拯传》里有这样的记载:"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在当时,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包待制",还送给他一个绰号"阎王爷",以示敬重。还有一句民谣在京城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就是说,打官司如果没有钱打通关节,会有包老为你做主。此外,这句话还隐含着一种意思:说情、拉关系、打通关节的事,根本到不了包公那里。

万世景仰的人

包公一生俭朴为民,从不贪求百姓一点钱财。在端州任知县时,他改革弊端,每年只收取贡品数的"端砚",绝不加码以压百姓。而前几任的县令都是肆意加上几十倍的数目,从中大取民财。到包公离任时,案头也没有一台当时全国闻名的"端砚"。百姓们特意精制了一台送给他,包公婉言谢绝,"不持一砚而归"。

如今,包公已经成了清廉正直官吏的代名词,外地的游客到了合肥,都要去看看包公祠,怀念这位名垂千古的人民"公仆"。合肥市南门外的"包孝肃公祠",即后人为纪念他的英明而建的,祠旁还专门凿了一眼井,百姓称之为"廉泉",清朝人李国蘅说:"孝肃祠旁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后人称赞包公"正气大名留宇宙","道直千秋同岳峙"。

包公之所以世代受人崇敬,原因就在于他爱国、爱民,并且以实际行动处处体现出来,有时为民请愿谋福,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险。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执法者特别是法官们都应该以包公的精神自励,为国家的法制建设、为法治社会的早日到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上确有其人,请看以下资料,希望能帮助你

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

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陜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多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论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呈给宋仁宗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朝廷赠官吏部上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

历史上真的有包青天此人,他就是包拯。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在民间信仰中,包公是阴间的审判官之一。

历史上是否真有包拯这个人

历史上真有包拯这个人。

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扩展资料: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死后葬于包拯墓。

包拯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包拯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拯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

包拯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拯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1973年,合肥文物部门对包拯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拯墓葬中出土了包拯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1985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历时三年竣工。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包拯

当然有。 包拯(999—1062),字希仁,生于宋朝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东县解集乡包村。天圣年间进士,历任大理监事、建昌知县、转和州税监、天长知县、端州知州,迁殿中丞,监察御史。后任于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1061年任枢密副使。知开封府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杜绝吏奸,不畏权贵。

  其父包令仪是进士,任七品虞部员外。1027年,包拯29岁考中进士,初授大理监事、建昌知县。由于他的父母年事已高,包公便弃官在家奉养双亲。数年后父母相继去世,他把父母葬于城东,在墓旁守孝三年,居家长达十年之久。

  1037年,包拯39岁重登仕途,出任扬州天长知县。次后又到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知郡事,后任监察御史、直学士、枢密副使等职,于1062年在开封病逝,终年64岁,死谥孝肃。遗著有《包孝肃奏议》。他在端州任职期间,功昭百代,政迹赫然,挖井取水、筑堤防洪、开荒耕作、发展农业、储粮防饥等等,至今为后人所敬仰。现今肇庆市还遗有包公、包公井、七星岩题字等等古迹,可寻包公当年风采。而“包公掷砚化砚州”等等故事更是为人所称道,世代相传。
【人物简介】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历史上真的有包拯这个人吗?

电视上演的那些关于包拯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有他并不是个很重要的历史人物 姓名:包拯
  字:希仁
  外号:包青天;包家;黄河清;包公
  籍贯:安徽合肥
  生年: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包青天 属相:猪
  生日:夏历三月二十三日(公元4月11日)
  星座:白羊座
  卒年:嘉佑七年(1062)
  享年:64岁
  谥号:孝肃
  父亲:包令仪,追赠刑部尚书
  母亲:张氏
  配偶:张氏(原配,早亡);董氏(续娶);孙氏(媵)
  子孙:
  ·包绶(长子)、崔氏(长儿媳)
  ·包綖(少子)、文氏(少儿媳)
  ·包文辅(长孙,夭折)、包永年
  中举:天圣五年(1027)29岁
  出仕:景佑四年(1037),39岁
  初仕:天长县知县
  官至:三司使;枢密副使;
  名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家训:後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那些故事是后人杜撰的,算不得真不过历史上真的有包拯这个人~ LZ可以看看关于他的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16.htm?fr=ala0_1_1
嗯,有,宋仁宗时的名探.
文章标题: 包公真的有这个历史人物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3096.html
文章标签:包公 历史人物

[包公真的有这个历史人物]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