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一年中哪一天月亮在地平线上的时间最长

时间: 2022-10-14 10:00: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4次

一年中哪一天月亮在地平线上的时间最长

一个月中什么时间月亮出现的时间最长

一个月中 月亮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都是地球自转的一半,也就是半天12个小时,换句话说就是每个月的每一天月亮都会出现12个小时,有时是白天的12个小时,也有时是晚上的12小时

月球什么时候离地球最近? 一年当中哪一天月球离地球最近?哪一天又是最远的呢……

月球绕地球是椭圆轨道而不是圆轨道,地球处于椭圆轨道的其中一个焦点上,所以不可能是固定的.一般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正好一个月所以每个月有一天是最近的称为近地点.阴历八月十五只是一年中月亮最大最亮的但并一定是最近的因为月亮是靠反射太阳发光所以有光线的问题和日地月三者位置有关系.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

1、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娥眉月。娥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

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8、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娥眉月,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相变为朔。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残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扩展资料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凸面(右侧)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凸面(左侧)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规律

(1)从我们站在地球的观察角度来讲,月相大致分四个阶段,即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

新月的时候我们完全看不见月亮,满月的时候则是月亮最有亮光的时候,而上弦月和下弦月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部分光亮。月亮的这种“外观”上的变化反映了太阳、月亮和地球这三个天体运行的位置变化。

(2)从时间的角度来讲,月相反映了“周期”的推进。新月到上弦月是8天,上弦月到满月是8天,满月到下弦月是7天,下弦月到新月是7天,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这四个阶段就组成四周(weeks)。

(3)从宇宙系统的角度来讲,月相具有的规律,反映了宇宙万物变化生发而又周而复始的宿命。比如,每隔19年,在同一天、同一个度数上会呈现和19年前一样的月相(例如1938年1月的新月发生在1号、摩羯座10度,而1957年1月的新月也发生在1号,也是摩羯座10度)。

又比如,一年当中的满月一般有12-13次,绝不会有例外。再比如,新月满月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

扩展资料:

月相成因

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1、朔: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2、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3、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4、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相

关于月相,你只要记得:“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

上弦月: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下弦月:与上弦月相反~~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总之一句话:月亮先慢慢变圆,再慢慢变缺。

你可以看下八月份的月相图,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上半月;朔--峨眉月(右边看的见)--上弦月(右亮)---凸月-----满月

下半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左边看得见)--残月(左亮)---朔 

初三时19点位于西边天空,此时为峨眉月,此后越来越高,到初七19点时位于天顶位置,到满月的时候(十五)刚从东边升起。以此类推,月亮升起时间比前一天推迟50分钟

PS:今年7月的月相图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月相变化规律:
1、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娥眉月。娥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
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8、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娥眉月,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相变为朔。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残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扩展资料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凸面(右侧)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凸面(左侧)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一年中最长的一天是哪一天

白天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日,白天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日。 

夏至,廿四节气之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太阳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夏至这天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太阳高度逐日减低。

但对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各地来说,夏至过后,太阳光照仍在增强。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民间还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


扩展资料: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这四省区是我国境域内太阳在天空位置最当中的地区,日影最短,即如古书所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当地属最高的一天。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夏至这天,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位于地平线之上,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昼范围最广的一天。

您好,一年之中最长一天是夏至,6月22日左右,最短一天是冬至,12月23左右
6月21日左右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此时南半球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那天,是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1.夏天太阳在北回归线,冬天太阳在南回归线,春夏在赤道 。

2.夏天和冬天的冷热不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决定的,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几近圆形,主要原因是太阳照射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每天都是24小时。春分秋分日夜等长。
是最后一天吧,因为睡一觉起来就过了一年

月亮一年中最圆的是哪一天

月亮每年不是都在同一个时间圆的,只是圆的时间差别很小,所以我们近似的认为农历8月16日月亮是圆的。
不同地区所看到的反射月球的光也是不同的,如果要准确知道月亮绝对圆的时间,还是要通过天象观测和科学家们的精确计算才行。
文章标题: 一年中哪一天月亮在地平线上的时间最长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2845.html

[一年中哪一天月亮在地平线上的时间最长]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