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抵抗外族最坚决的是哪个省份?有什么历史故事?
我认为是四川,在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外族入侵中,四川都对外族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而且这些抵抗很多都是悲壮式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先来讲讲四川的历史。
四川被纳入华夏文明的时间算不上早,也算不上晚。商周时期,统治四川地区的是一个被称呼为“古蜀国”的国家,这个国家是以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古蜀国传了三代蜀王后,约在中原西周末期,杜宇王朝建立,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其势力范围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相国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战国时期,蜀地分出两个国家,一个是巴国,一个是蜀国,这两个国家生来不和,长期掐架,不过这个时期正是战国七雄混战时期,也是打的天昏地暗,两边是各打各的,谁也顾不上谁。
和巴国、蜀国靠的最近的,就是以陕西为中心的秦国,但是秦国的目光一直放在东边,和山东六国干仗,想着自己的“东出”大业,完全忽视了巴国和蜀国这俩邻居的存在。但是,俗话说,落花无情,流水有意,虽然秦国把巴国和蜀国当空气,但是这哥俩却自己找上门来了。原来,这哥俩水平半斤八两,长年干仗,打的是国库空虚,民生凋敝,但又拉不下脸来言和,于是,都找到了秦国,想要借秦国这个帮手,除掉对方。
此时这是秦惠文王时期,面对此机会,秦国内部分出了两派,一派是以丞相张仪为首,认为秦国就不要插手蛮荒之地的那些破事了,又不得名又不得利的,图个啥,当务之急是东出用兵,直捣周王室,夺得九鼎,一统天下。不过,将军司马错却不同意,他认为,这正是秦国的天赐良机,如今中原地区已经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了,每次要夺下一块土地,都要赔上成千上万将士的性命,而巴蜀之地地广肥沃,远离中原,中原那些强国都没拿正眼看过,如果攻下巴蜀,其他国家肯定不会有意见的,如果好好开发,将会使秦国国力大涨,真正对山东六国形成压倒性优势。秦惠文王毕竟也是一代明君,经过司马错一点拨,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好处,于是,爽快的答应了巴国和蜀国,调停他们之间的矛盾,当然,调停的后果是,这两个国家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名字,秦国蜀郡,自此,四川被正式纳入华夏文明。
好了,回到正题,为什么说四川是历史上抵抗外族最为坚决的省份呢?这里就要提到两次外族入侵,蒙古和日本。公元1254年,蒙古灭掉大理国后,占据云贵高原,完成了对南宋的侧后包围,企图攻占四川而后顺江而下消灭南宋。公元1256年,蒙军第一次进攻四川遭遇失败,休整了一年多后,由蒙古大汗蒙哥亲自领军,对南宋展开全面进攻。其中东路军由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率领进攻淮河流域,而蒙哥本人亲率大军再次进攻四川。
战事开始非常顺利,蒙哥的大军所向披靡,顺利占领四川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但是在合州钓鱼城遇到了守将王坚及军民的坚决抵抗。蒙古大军久攻不克,自身反而损失惨重,最后连蒙古大汗蒙哥也死在了钓鱼城下,蒙古大军被迫撤出四川,而其他几路攻宋蒙军也纷纷撤出战场。这一仗意义深远,不仅给南宋续命二十年,而且由于蒙哥的战死,蒙古内部陷入了夺权大战,对欧洲、非洲以及中亚各地的局势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79年,南宋灭亡,大势已去,忽必烈又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守将王立这才弃城投降。弃城后,没有一个人乞求怜悯,守城的32名将军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忠烈千秋。从1227年蒙古军队开始进入四川,到1279年南宋灭亡,四川、重庆抵抗长达半个世纪,其中坚守钓鱼城36年,如果不是南宋皇帝在崖山跳海,抵抗还会继续下去。至于日本入侵,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川军以一省之力,贡献了300多万军队参战,占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动员兵力的四分之一,战死人数占全国五分之一,不可谓不壮烈。
不能这么论。
想要坚强抵抗,需要两个先决条件,
其一,有实力,人力物力财力都要坚强。
其二,是利益受损。特别是中间阶层利益严重受损。
至于地域,其实没有意义。
台湾的历史及相关故事有哪些
台湾的历史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疏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某(此字打不出来)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一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进入17世纪之后,汉人在台湾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l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郑氏政权把大陆的政治、文教制度移植台湾,重视土地开发和兴修水利,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到郑氏政权末期,台湾的汉族人口已达12万人。
郑氏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清政府平定大陆后,开始谋划进攻台湾,曾经采取招抚方针,企图说服郑氏降清未果。郑氏政权曾多次反攻大陆沿海地区,至1678年秋郑军战败,所占领的东南沿海州县全部丧失,随即完全退守台湾。此时,清朝政府统治中国已成定局,郑氏政权逐步演变成为地方割据政权。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向澎湖、台湾进发。清军向澎湖守军发起攻击,郑军溃败。郑成功之孙郑克<土加爽>(此字打不出来)率众归顺清政府。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逼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19世纪60年代.台湾的淡水、鸡笼、安平、打狗相继开港、进口以鸦片为大宗,出口则以茶、糖、樟脑为主。
l9世纪70年代,实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对外“开疆拓土”。向南把琉球和台湾作为扩张的目标,声称台湾是“土番”居住区.是“无主之地”,不在中国主权之下。清政府—再申明:“台湾全地久隶我国版图”,“全台郡之生番,无一社不归中国者”。1874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条》,虽然软弱的清政府对日本作出妥协,但《北京专条》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刘铭传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l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日本在台湾实行总督专制的统治体制,建立严密的警察制度,控制台湾社会,并且利用保甲制度作为警察政治的辅助工具。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灌输忠“君”(天皇)爱“国”(日本)思想,力图把台湾人民变成日本的忠臣良民。在经济上,实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政策,由台湾向日本提供稻米和蔗糖;后期则配合日本的南进政策,在台湾发展与军需有关的工业,把台湾当作日军的补给地。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功。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l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我国()的设立始于元朝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谎言-元朝与清朝
近段时间学术界在讨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重新掀起了讨论,继而波及到岳飞是否民族英雄。为何在这个时候会有这个讨论的出现呢?大概就是那些人认为,我们要淡化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卖国的色彩,因为,既然满族现在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了,吴三桂引的是同一个民族的军队,又何来是卖国呢?另外,岳飞抗金,他抗的是自己的民族的一个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他只不过是一个内战份子,又何来是民族英雄呢?
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他的意思也就是说,一切的历史学家,在编撰历史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的以今天的眼光,都会自觉不自觉的站在今天的现实去考虑历史的事件,以选择对今天有用的东西.。.但并非是我们可以站在今天,就可以妄顾历史事实,以今天的利益为准绳,任意的取舍,甚至是恶意的歪曲事实,以迎合今天的政治需要。
清朝是中国被满人征服和殖民的亡国时期,并非中国的朝代
满人侵略中国,谈及此事,恐怕人们都会问:“清朝是中国的朝代吗?不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回答说,是!绝对是!立即有无数人反对说。为什么是呢?说是的中国人认为:
满人说汉语,所以满清是中国的朝代。事实上,满清立国定满语为国语,也就是满语才是大清国的官方语言,初叶至中叶乃至19世纪末的官方文件有相当一部分以满文(清字)书写,比如尼布楚条约的正式条约 仅有满、俄、拉丁三种文本,而中国的汉文版本仅在刻制的界碑中使用(碑文共有满、蒙、汉、俄、拉丁五种文本)。19世纪以来才两者并用书写。
直到今天,EVEN,EVENKI( 鄂温克语 ),NANAI(赫哲语),NEGIDAL,OROCH,OROK,UDIHE(UDEGE),ULCH,这些满语仍在被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的满人所使用,说满人被中国同化实在是自欺欺人。而且恰恰相反的是,现在中国的国语(普通话) 就是当年满清通过武力手段强制推广的语言,真正的汉语是没有“儿”音的。章太炎就曾经批判过普通话,称其为“金鞑虏语”。
而且,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按照语言划分国家的规矩。不少非洲国家都说英语,但它们和英国是一个国家吗?中国人和新加坡人都说汉语,但新加坡是中国的一部分吗?阿拉伯国家都说阿拉伯语,但它们是一个国家吗?但又有些中国人说:“满人最终被我们中国人同化了,所以清朝是我们的朝代。”真是阿Q精神放光,日本、中国、韩国同为儒家文化国家,但能说中日韩是一个国家吗?能说抗日战争是中国的内战吗?法、德同为基督教文明,但它们是一个国家吗?典型的思维混乱
但是到此中国人还认为清朝是中国的朝代,他们又会说:“今天的满人是中国公民,所以当时的满人也应算作中国人。”这种逻辑就等于在说:“今天美国黑人是美国人,所以他们的祖宗十八代都是美国人。” 况且满人只有中国才有吗?不是,满人原先是居住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民族,现在仍然有满人居住在那里 。满族,俄罗斯有,朝鲜也有,满族也是他们的少数民族。现在的满洲北部还在俄罗斯境内。按中国人的逻辑,那俄罗斯人和朝鲜人是否都可以说:“我们曾经征服中国,统治中国300年。”?
而且按照国际惯例,判断一个已去世的人的国 籍,依据的是此人生前的国籍,而不是在他死后他的出生地属于哪个国家。唐朝诗人李白出生在寓碎叶,此地在现在的吉尔吉斯坦境内。按照他们的说法李白应该不属于 中国人了。但李白仍然是中国人。为什么?因为他在世时是中国人。
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二讲中说过:
“中国几千年以来,受到政治上的压迫以至于完全亡国,已有了两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
清 只是通古斯人建立在中国土地上的一个殖民政权.大家要搞清楚一个概念,清 是中国人被外族奴役的历史,不是中国的正统朝代。现在的中国人一厢情愿地称清朝是华夏正统,殊不知清的统治者们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不然为何慈喜会说“保大清不保中华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中国人) ",“ 量中华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雍正:“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孙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顾炎武的亡国亡天下之辨,都是说的一个道理。
蒙古帝国席卷欧亚大陆,元朝仅仅是蒙古帝国的殖民地之一
至于说元朝是中国的朝代就更加荒唐了,蒙古不是满清,蒙古历史是世界级的历史,全世界都知道,不像满清历史一样容易纂改。
宋帝国末年,战乱四起,北方的蒙古金帐汗国势力不断扩大,东至太平洋,西至多瑙河畔,南到中国南海,北到西伯利亚,华夏民族也在蒙古人的铁蹄下亡国了,对于强悍的侵略者--蒙古,我国人民无力抵抗,沦为亡国奴。
有人说了:"中国有个蒙古族,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历史。”呵呵。。。蒙古人的铁蹄曾经踏遍欧亚大陆,许多国家都有蒙古后裔。 蒙古族,俄罗斯有,乌克兰有,芬兰有,伊朗有,土耳其有,匈牙利有,印度有,其他很多国家都有,并非只是中国有。如果中国人要拿蒙古帝国吹牛的话,那么乌克兰人甚至匈牙利人都能这么说。中国还有俄罗斯族,哈萨克族和朝鲜族,这又怎么解释?难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朝鲜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同样道理, 汉族( Китай )也是俄罗斯的少数民族之一,按中国人的逻辑,我们的历史岂不是俄罗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的历史人物如岳飞,汉武帝,秦始皇等都是俄罗斯国籍?荒唐程度可想而知
又 有人说了:“内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我只能说,这种说法非常无知,在俄罗斯联邦中,有布里亚特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和 图瓦共和国,这三个共和国都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中国才一个蒙古自治区,俄罗斯联邦有三个蒙古共和国,俄罗斯人是否比我们更有资格说这句话?
还有很多人经常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单单是汉族的国家。”这句话挂在嘴上,想以此证明蒙古帝国和大清国不仅是蒙古人和满人的骄傲,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那我请问世界上有几个国家不是多民族国家?俄罗斯170多个民族,俄罗斯被蒙古统治的时候,蒙古征服中国,算不算俄罗斯人的荣耀?算不算俄罗斯统治中国?
如果按照这些人的逻辑,我倒想问,中国人为什么一直把沙俄侵占大清帝国领土称为“侵略”?俄罗斯族是今日“中华民族”56个成员之一(而且历史上曾经属于蒙古帝国),与满族应该是完全平等的,那么俄罗斯与大清帝国的领土争端和战争应该是“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和内战了,那又为什么说俄罗斯是侵略者?难道俄罗斯族比满族、蒙古族要低贱?这岂非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相矛盾么?还有,既然俄罗斯族也是中国人,那么伊凡大帝、彼得大帝等俄罗斯族的大英雄也应该也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了。由此又可以延伸到,历史上蒙古人与俄罗斯人之间的恩怨也都是中国内部事务了。当然,中国有收复俄罗斯的义务,也是很容易推想到的。。。。至于所谓的“中华民族”,只是一个政治词汇罢了,实际根本不存在这个民族,美国几乎拥有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假如“中华民族”都能成立的话,那美国所有的民族都应该统称为“美利坚民族”,因此,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历史都是美国历史。。。。千万别笑,这就是现在中国官方的历史学逻辑
说到这里,我相信仍然有人不肯罢休,甚至还有人会说:“蒙古是从中国独立出去的,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历史。”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嚷着说要“收复蒙古”。但事实上,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蒙古属于中国领土的说法, 恰恰相反,是蒙古统治中国一百六十三年,经历十五代皇帝,应该是他们说“中国自古以来属于蒙古”才对。2006 年是蒙古建国800年纪念, 800年来它统治了中国一百多年. 历史上中国北边都有一个国家, 各位应该记得昭君出塞和苏武牧羊的故事吧. 显然的中国历代从未占领过现在的蒙古地区, 蒙古却完全征服过中国一百多年. 明朝时两国依然交战, 明英宗皇帝被蒙古人抓走。在清国时代, 满蒙共治中国 , 满蒙贵族相互通婚,满清皇室有一半蒙古血统. 当时已没有中国了, 因此即使在大清国时代也不是中国统治蒙古,而是蒙古统治中国。进入民国以后, 虽然北洋军阀徐树铮曾短暂的占领过库伦 (乌兰巴托以前的名称) , 但很快的被驱逐出去, 蒙古也趁机收复了一些失土 (以国民政府的观点那是失地).。二战结束那年, 蒙古军队曾进入张家口, 直逼北京。因此, 这几百年来蒙古虽积弱不振, 但中国也处於下风.。因此说蒙古是中华民国领土, 即使以中国的观点来看, 也很牵强, 还很帝国主义。照中国的逻辑来看,,中国是明朝初期从蒙古独立出去的,那么中国 甚至欧亚大陆自古以来都是蒙古不可分割的领土,应该回归蒙古才对。。。
成吉思汗创立的是大蒙古帝国(THE GREAT MONGOL EMPIRE),这是全世界皆知的,当时的中国只是在蒙古人铁蹄下灭亡的无数国家之一,只是一块殖民地,仅此而已。蒙古帝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大英帝国和印度的关系,成吉思汗和中国人的关系,就好像维多利亚女王和印度人的关系,大英帝国曾经占领过印度,印度成了它的殖民地。中国人把蒙古帝国说成是中国的一个朝代,把成吉思汗说成中国人,这种行为就好比印度人说大英帝国是印度的一个朝代,维多利亚女王是印度人一样的荒唐。。。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来推断,蒙古四大帝国的所在地,俄罗斯(金帐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俄罗斯人?伊朗(伊儿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伊朗人?中亚诸国(察合台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他们国家的人?如果说忽必烈是中国人的话,拔都就是俄国人了,旭烈兀就成了波斯人了。成吉思汗更是不知道其实哪国人了。各位觉得这些想法荒谬吗?为何用到自己身上就如何正确了?呵呵 。。
鲁迅在《随便翻翻》中说过 : “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 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指1934年-引者)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 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如果中国人要说成吉思汗是“我们的骄傲”,那么,俄罗斯人比你们更有资格说这句话,因为,他们比中国人做蒙古人奴隶的时间更早、更久
蒙古国和俄罗斯是蒙古帝国传承者,中国不是
1.按照中国官方的逻辑---以今天的角度去看待历史
那么蒙古人的发源地西伯利亚大草原,现在位于俄罗斯联邦境内
2. 蒙古统治俄罗斯250年,在之后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和俄罗斯人大量混血,欧洲国家至今还称俄罗斯人为“成吉思汗的子孙”.欧洲有句俗语 “Scratch a Russian and find a Tatar.”意思是剥开一个俄罗斯人,里面其实藏着一个鞑靼人(蒙古人).俄罗斯人彪悍尚武的民风就是深受蒙古的影响,直到19世纪西方还畏惧的将俄罗斯称为“白色蒙古”。
3. 蒙古对俄罗斯的影响远远超过对中国的影响。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西伯利亚汗,克里米亚汗,诺盖汗的蒙古鞑靼贵族们后来都供职于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贵族的姓氏起源。沙皇家族有蒙古血统,伊凡大帝的母亲耶莲娜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一直到彼得大帝脸上还有明显的蒙古特征。列宁有着四分之一卡尔梅克蒙古血统。蒙古鞑靼人不仅把血统形式传给了俄罗斯人,而且把政治制度,税收制度,海关制度和军事制度也传给了俄罗斯人,蒙古人为俄罗斯贡献了鲍里斯和费德尔戈杜诺夫两位沙皇。六位皇后:所罗门尼娅·萨布洛娃;叶列娜·格林斯卡娃;伊琳娜·戈杜诺娃;纳塔利娅·纳雷什金娜;马尔法·阿普拉克希娜;叶夫多基娅·萨布罗娃。蒙古鞑靼人还把驿站和军事战略战术传给了俄罗斯人。如著名的尤里·梅谢尔斯基汗将军,安德烈·谢尔基佐夫,叶尔莫洛夫,多赫图洛夫,马秋什金,莫尔德维诺夫,叶潘钦,比里列夫,日林斯基,谢尔巴切夫等将军们以及科学巨匠们如:门捷列夫,梅奇尼科夫,巴甫洛夫,季米里亚泽夫,历史学家坎捷米尔,卡拉姆津以及极地学家切柳斯金,奇里科夫等人都有蒙古——鞑靼血统。俄罗斯谚语说,如果深究俄罗斯人,就会出现鞑靼(蒙古)人。”德迈斯特也说过:“抓伤一个俄罗斯人,就等于抓伤一个鞑靼人。” 蒙古鞑靼人对于俄罗斯民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以至于形成了这样的观点:俄罗斯人是西方的东方人,是东方的西方人。此外蒙古鞑靼人对于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在俄罗斯文学方面三位最伟大的小说家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就有蒙古血统,也只有蒙古血统的屠格涅夫才能写下《白净草原》这样举世无双的对草原的深刻理解和体验的小说。舞蹈家有乌兰诺娃;安娜*巴浦洛娃都拥有蒙古鞑靼血统。 ------摘自《游牧文明史》
还历史真相
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不是中国人,他们与中国人确实也有血缘关系,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后人,弓虽女干,杀害,侮辱过我们的祖先,我们身上还流着他们的血。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受害者的人数,被作为世界记录,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85年版。综观中 国历史,就是屈辱史,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是处于事实,但是 也是一种羞辱,不过不要为了逃避这样的羞辱,就认蒙古人和满人为祖宗,这样更加可耻。 假若当年抗战失败,日本人在中国建立了"和朝",一部分日本人(和族) 融入了“中华民族”,那我们岂不是该称昭和天皇是中国的皇帝?东条英机是统一中华民族的大英雄?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内战?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事物。也就是说,尽管某些时期人类的意识是错误的,但最终,真理将被人类认识到,中国人终将认识到元清侵略者的事实,还历史以客观。近段时间学术界在讨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重新掀起了讨论,继而波及到岳飞是否民族英雄。为何在这个时候会有这个讨论的出现呢?大概就是那些人认为, 我们要淡化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卖国的色彩,因为,既然满族现在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了,吴三桂引的是同一个民族的军队,又何来是卖国呢?另 外,岳飞抗金,他抗的是自己的民族的一个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他只不过是一个内战份子,又何来是民族英雄呢?
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他的意思也就是说,一切的历史学家,在编撰历史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的以今天的眼光,都会自觉不自觉的 站在今天的现实去考虑历史的事件,以选择对今天有用的东西.。.但并非是我们可以站在今天,就可以妄顾历史事实,以今天的利益为准绳,任意的取舍,甚至是 恶意的歪曲事实,以迎合今天的政治需要。
满人侵略中国,谈及此事,恐怕人们都会问:“清朝是中国的朝代吗?不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回答说,是!绝对是!立即有无数人反对说。为什么是呢?说是的中国人认为:
满人说汉语,所以满清是中国的朝代。事实上,满清立国定满语为国语,也就是满语才是大清国的官方语言,初叶至中叶乃至19世纪末的官方文件有相当一部分以满文(清字)书写,比如尼布楚条约的正式条约 仅有满、俄、拉丁三种文本,而中国的汉文版本仅在刻制的界碑中使用(碑文共有满、蒙、汉、俄、拉丁五种文本)。19世纪以来才两者并用书写。
而且,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按照语言划分国家的规矩。不少非洲国家都说英语,但它们和英国是一个国家吗?中国人和新加坡人都说汉语,但新加坡是中国的一部分吗?阿拉伯国家都说阿拉伯语,但它们是一个国家吗?
但又有些中国人说:“满人最终被我们汉人同化了,所以清朝是我们的朝代。”真是阿Q精神放光。中国、日本同为儒家文化国家,但能说中国和日本是一个国家吗?能说抗日战争是中国的内战吗?法、德同为基督教文明,但它们是一个国家吗?典型的思维混乱
但是到此中国人还认为清朝是中国的朝代,他们又会说:“今天的满人是中国公民,所以当时的满人也应算作中国人。”这种逻辑就等于在说:“今天美国黑人是美国人,所以他们的祖宗十八代都是美国人。” 况且满人只有中国才有吗?不是,满人原先是居住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民族,现在仍然有满人居住在那里 。 而且按照国际惯例,判断一个已去世的人的国 籍,依据的是此人生前的国籍,而不是在他死后他的出生地属于哪个国家。唐朝诗人李白出生在寓碎叶,此地在现在的吉尔吉斯坦境内。按照他们的说法应该不属于 中国人了。但李白仍然是中国人。为什么?因为他在世时是中国人。
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二讲中说:
“中国几千年以来,受到政治上的压迫以至于完全亡国,已有了两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
清朝只是满人建立在中国土地上的一个殖民地.大家要弄清楚一个概念,清朝是中国被外族奴役的历史,不是中国的朝代。而且 清统治者自己也不认为是中国人,不然为何慈喜会说“保大清不保中华 ”,“ 量中华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雍正“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孙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顾炎武的亡国亡天下之辨,都是说的一个道理。
至 于说元朝是中国的朝代就更加荒唐了,蒙古不是满清,蒙古历史是世界级的历史,全世界都知道,不像满清历史一样容易纂改。有人说了:"中国有个蒙古 族,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历史。”呵呵。。。蒙古人的铁蹄曾经踏遍欧亚大陆,许多国家留有蒙古后裔蒙古族,俄罗斯有,土耳其有,印度有,匈牙利有,其他很多国家都有,并非只是中国有。如果中国人要拿蒙古帝国吹牛的话,那么乌 克兰人甚至匈牙利人都能这么说。
中国还有俄罗斯族和朝鲜族,这怎么说?难道俄罗斯和朝鲜的历史全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同样道理, 汉族( Китай )也是俄罗斯的一个少数民族,按中国人的逻辑,我们的历史岂不是俄罗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都是俄罗斯人?荒唐程度可想而知
又 有人说了:“内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我只能说,这种说法纯属是无知,在俄罗斯联邦中,有不里亚特共和国,卡尔梅克国和国和 图瓦共和国,这三个国家都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中国才一个蒙古自治区,俄罗斯联邦有三个蒙古共和国,他们是否比我们更有资格自称蒙古后人?
还有部分人经常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是单单是汉族的国家。”这句话挂在嘴上。那我请问世界上有多少国家不是多民族国家?俄罗斯100多个民族,俄罗斯被蒙古统治的时候,蒙古征服中国,算不算俄罗斯人的荣耀?算不算俄罗斯统治中国?
中国和蒙古,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现在很多人吵着说要“收回蒙古”,但是事实上,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蒙古属于中国领土的说法, 恰恰相反,是蒙古统治中国一百六十三年,经历十五代皇帝,应该是他们说“中国自古以来属于蒙古”才对。 成 吉思汗创立的是大蒙古帝国(THE GREAT MONGOL EMPIRE),这是全世界皆知的,不是什么“中国元朝”,当时的中国只是在蒙古人铁蹄下灭亡的无数国家之一,只是一块殖民地,仅此而已。蒙古帝国和中国 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大英帝国和印度的关系,成吉思汗和中国人的 关系,就好像伊丽莎白和印度人,大英帝国曾经占领过印度,印度成了他们的殖民地。中国人把蒙古帝国称为“中国元朝”,并说成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如果按照这 种逻辑,大英帝国岂不是成了印度的一个朝代?说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就好像印度人说伊丽莎白是印度人一样荒唐。。。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来推断,蒙古四大帝国的所 在地,俄罗斯(金帐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俄罗斯人?伊朗(伊儿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伊朗人?中亚诸国(察合台汗国)要说成吉思汗是他们国家的人?如果说忽 必烈是中国人的话,拔都就是俄国人了,旭烈兀就成了波斯人了。成吉思汗更是不知道其实哪国人了。 各位觉得这些想法荒谬吗?为何用到自己身上就如何正确了?呵呵 。。
鲁迅在《随便翻翻》中说过 : “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 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 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 直到今年(指1934年-引者)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 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 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如果中国人要说成吉思汗是“我们的骄傲”,那么,俄罗斯人比你们更有资格说这句话,因为,他们比中国人做蒙古人奴隶的时间更早、更久
如果非要给蒙古人改国籍的话,那他们应该是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没有多大关系,原因有几点:
1.蒙古人的发源地西伯利亚大草原,现在位于俄罗斯联邦境内
2.蒙古统治俄罗斯250年,在之后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和俄罗斯人大量混血,欧洲国家还有把俄罗斯人称为“成吉思汗的子孙”
3. 蒙古对俄罗斯的影响远远超过对中国的影响。客山汗国,阿斯特拉汗,西伯利亚汗,克里米亚汗,诺盖汗的蒙古鞑靼贵族们后来都供职于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贵族的姓氏起源。蒙古鞑靼人不仅把血统形式传给了俄罗斯人,而且把政治制度,税收制度,海关制度和军事制度也传给了俄罗斯人,蒙古人为俄罗斯贡献了鲍里斯和 费德尔戈杜诺夫两位沙皇。俄罗斯谚语说,如果深究俄罗斯人,就会出现鞑靼(蒙古)人。”德迈斯特也说过:“抓伤一个俄罗斯人,就等于抓伤一个鞑靼人。 ”------摘自《游牧文明史》
成 吉思汗和努尔哈赤不是中国人,他们与中国人确实也有血缘关系,因为他们和他们的后人,弓虽女干,杀害,侮辱过我们的祖先,我们身上还流着他们的血,综观中 国历史,就是屈辱史,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是处于事实,但是 也是一种羞辱,不过不要为了逃避这样的羞辱,就认蒙古人和满人为祖宗,这样更加可耻
如果当年抗战失败,日本人在中国建立了"和朝",一部分日本人融入了中国,成了“和族“,那我们岂不是该称昭仁天皇是中国的皇帝?东条英机是统一中华民族的大英雄?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内战?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事物。也就是说,尽管某些时期人类的意识是错误的,但最终,真理将被人类认识到,中国人终将认识到元清侵略者的本质,还历史以客观。
元朝将全国划分为中书省和10个行中书省.中央机构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 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中书省
行中书省
行省
省制
中书省 行中书省 行省
八达岭长城有哪些历史故事少写
传说:“十口金镢露着袢,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传说。
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拯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这两样可是宝贝。那十口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力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这几样宝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老君爷没收回去,一直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
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本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皇庙,也给老君修了老君庙,给药王修了药王庙,唯独没人给阎王修庙。不知旁处有没有,反正围绕着长城八达岭一带没有阎王庙。
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拯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这两样可是宝贝。那十口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力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这几样宝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老君爷没收回去,一直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
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本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皇庙,也给老君修了老君庙,给药王修了药王庙,唯独没人给阎王修庙。不知旁处有没有,反正围绕着长城八达岭一带没有阎王庙。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八达岭长城在古代就享有“天下九塞”之一的美称。明末学者顾炎武曾两度登临,并赋诗盛赞“雄托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对于八达岭这一名称的由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兼而有之,考证起来非常有趣,同时也足见八达岭长城载誉天下的盛名。
当地传说元代曾有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巡幸到此,看到关山险峻,崇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处赐名曰“巴达岭”,后人讹传为“八达岭”。这个解释未必真实,因为不但找不出史料依据,而且也查不出元代有过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实际上,在八达岭所在的延庆县,确曾降生过一位元代皇帝,不过,他的名子叫爱育黎拔力八达,含有“八达”二字,也许“巴达黎黎”是一种误传。但联想到元朝时皇帝们每年要从北京到上京来往一次,而处于必经之路的八达岭,被这位皇帝乘兴赐名,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还有人传说明末李自成率军征战到此,由于关城易守难攻,大军受阻,累日不进,不由心急如焚。这时探马来报,前方还有七道险关。李听罢长叹一声,心想这第八道关都过不去,看来强攻是不行了,于是改途而去。后来这里被称“八道岭”,继而成为“八达岭”。
在明代,八达岭曾一度成为防守满族军队的前哨阵地。因为在古代汉人把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称作“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岭”(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和误传。但这一观点似乎也缺乏有力的依据。
看来,最可信的还是《长安客话》中的: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名“八达岭”了。
“十口金镢露着袢,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传说。
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拯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这两样可是宝贝。那十口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力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这几样宝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老君爷没收回去,一直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
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本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皇庙,也给老君修了老君庙,给药王修了药王庙,唯独没人给阎王修庙。不知旁处有没有,反正围绕着长城八达岭一带没有阎王庙。
八达岭长城传说
石振怀
从今天起,本版开设了《非遗巡览》栏目。我们所刊发的这些,都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而又是在京郊地域范围内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我们渴望大家了解它,保护它,传承它。
——编者
八达岭长城是北京地区建筑历史最久远的长城,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及交通要道。八达岭长城2300多年的建筑史,就是八达岭长城传说的发展史。
八达岭长城传说的内容极为丰富,以致八达岭长城周边的山、水、石、洞、村、寨、寺、庙、河、泉、花草树木以及与八达岭长城有关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说。目前已收集整理的八达岭长城传说故事约160余篇,有70余篇入选了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长城故事集》。其中流传较广的有《孟姜女寻夫八达岭》、《孟姜女和最早的一段长城》、《张果老修边城》、《二郎神赶石鞭》、《三关城的故事》、《金牛钻山的故事》等,而有关八达岭的由来、孟姜女的故事、赶山鞭的故事都流传着多个版本。这些传说充分表达了民众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百姓对统治者的鞭笞和讽刺,展示出我国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
八达岭长城传说的题材广泛、特色鲜明、地域性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也凝聚了八达岭长城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和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这些优美动人的传说,经过无数人不断的讲述、流传,至今深植于民间,并经久不衰。
很多,如
孟姜女哭长城
抵御外族侵略
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击石鸣燕等传说
说:“十口金镢露着袢,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传说。
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拯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这两样可是宝贝。那十口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力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这几样宝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老君爷没收回去,一直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
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本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皇庙,也给老君修了老君庙,给药王修了药王庙,唯独没人给阎王修庙。不知旁处有没有,反正围绕着长城八达岭一带没有阎王庙。
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拯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这两样可是宝贝。那十口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力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这几样宝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老君爷没收回去,一直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
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本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皇庙,也给老君修了老君庙,给药王修了药王庙,唯独没人给阎王修庙。不知旁处有没有,反正围绕着长城八达岭一带没有阎王庙。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八达岭长城在古代就享有“天下九塞”之一的美称。明末学者顾炎武曾两度登临,并赋诗盛赞“雄托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对于八达岭这一名称的由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兼而有之,考证起来非常有趣,同时也足见八达岭长城载誉天下的盛名。
当地传说元代曾有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巡幸到此,看到关山险峻,崇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处赐名曰“巴达岭”,后人讹传为“八达岭”。这个解释未必真实,因为不但找不出史料依据,而且也查不出元代有过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实际上,在八达岭所在的延庆县,确曾降生过一位元代皇帝,不过,他的名子叫爱育黎拔力八达,含有“八达”二字,也许“巴达黎黎”是一种误传。但联想到元朝时皇帝们每年要从北京到上京来往一次,而处于必经之路的八达岭,被这位皇帝乘兴赐名,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还有人传说明末李自成率军征战到此,由于关城易守难攻,大军受阻,累日不进,不由心急如焚。这时探马来报,前方还有七道险关。李听罢长叹一声,心想这第八道关都过不去,看来强攻是不行了,于是改途而去。后来这里被称“八道岭”,继而成为“八达岭”。
在明代,八达岭曾一度成为防守满族军队的前哨阵地。因为在古代汉人把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称作“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岭”(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和误传。但这一观点似乎也缺乏有力的依据。
看来,最可信的还是《长安客话》中的: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名“八达岭”了。
“十口金镢露着袢,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传说。
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拯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这两样可是宝贝。那十口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力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这几样宝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老君爷没收回去,一直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
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本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皇庙,也给老君修了老君庙,给药王修了药王庙,唯独没人给阎王修庙。不知旁处有没有,反正围绕着长城八达岭一带没有阎王庙。
八达岭长城传说
石振怀
从今天起,本版开设了《非遗巡览》栏目。我们所刊发的这些,都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而又是在京郊地域范围内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我们渴望大家了解它,保护它,传承它。
——编者
八达岭长城是北京地区建筑历史最久远的长城,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及交通要道。八达岭长城2300多年的建筑史,就是八达岭长城传说的发展史。
八达岭长城传说的内容极为丰富,以致八达岭长城周边的山、水、石、洞、村、寨、寺、庙、河、泉、花草树木以及与八达岭长城有关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说。目前已收集整理的八达岭长城传说故事约160余篇,有70余篇入选了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长城故事集》。其中流传较广的有《孟姜女寻夫八达岭》、《孟姜女和最早的一段长城》、《张果老修边城》、《二郎神赶石鞭》、《三关城的故事》、《金牛钻山的故事》等,而有关八达岭的由来、孟姜女的故事、赶山鞭的故事都流传着多个版本。这些传说充分表达了民众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百姓对统治者的鞭笞和讽刺,展示出我国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
文章标题: 自古以来,我国抵抗外族最坚决的是哪个省份 有哪些历史故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