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0-13 20:01: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刘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评价刘备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评价。接下来,从能力和人品这两个观点来综合分析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刘备的能力并不弱。曹操和孙权对刘备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备天生具有不死的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刘备不畏困难的创业。刘备一生经历了很多失败,但军事力量的缺陷并不证明刘备失败了。
刘备在看人和用人方面都有着优秀的眼光。这些优点和刘备的祖先刘邦非常相似。另外,刘备有着远大的战略眼光,在诸葛亮投靠刘备之前,刘备独立创业二十多年,拔出了忠实于自己的人才。从刘备创业时期的态度来看,刘备的能力绝对是人中的龙凤,尤其是用刘备的知识分子和人的水平,更是和刘邦不相上下。
刘备的人品有两面性,从正面看,刘备对文臣武将表现出相当宽容的态度。关羽失去了刘备的根据地荆州。刘备不但不怨恨关羽,还向关羽举兵报仇。
徐庶想离开刘备逃往曹操,但刘备含泪送别了徐庶。黄权陷入困境,投身曹魏。刘备认为黄权的投降是不得已的。刘备确实是一位优秀的领袖,蜀汉没有权臣的叛乱,不得不说是与刘备的宽容分不开的。
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刘备对盟友态度不太好。曹操收留了落魄的刘备,帮助了消灭了吕布的刘备,刘备偷袭了曹操,夺取了曹操统治的徐州。
孙权帮助刘备击退曹操,把南郡借给刘备,让刘备占领荆州五郡。但刘备夺取益州后,不想回到荆州,最后孙权突袭荆州两次,把荆州五郡全部夺走。刘璋是刘备的同宗兄弟。相信刘备的仁义,让刘备出兵了。结果,刘备虚袭益州,夺取刘璋之地。
1、诸葛亮对刘备的评价: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2、曹操对刘备的评价: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3、赵戬对刘备的评价: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4、黄权对刘备的评价: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
5、杜甫对刘备的评价: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6、毛泽东对刘备的评价:毛泽东曾多次谈论刘备,他认为刘备的优点主要于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而缺点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扩展资料:1、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2、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3、《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历史评价”
我们都知道刘备的一生,可谓传奇之极。从一个卖草鞋出生的农民,到后来辗转反侧,寄人篱下,再到后面,在诸葛亮等人的辅助下,建立蜀国,登基为帝。在战火纷乱,英雄辈出的年代,终于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就是这么一个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终于换来了江山的草根逆袭的人,我们又应该如何评价,是不是和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大英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历代是如何评价的吧: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吕布:是儿最叵信者。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彭羕:仆昔有事於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黄权: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
陆逊:①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②备是猾虏,更尝事多。③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杨戏: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刘渊:故孝愍委弃万国,昭烈播越岷蜀,冀否终有泰,旋轸旧京。
习凿齿: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王勃: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朱敬则:蜀先主抱英济之器,无角逐之材。远窜荆蛮,畏曹公之神武;奄有庸蜀,乘刘璋之政衰。国小人夷,风颓俗陋。
杜甫: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何去非:方其豪杰并起,而备已与之周旋于中原矣。始得徐州而吕布夺之,中得豫州而曹公夺之,晚得荆州而孙权夺之。备将兴复刘氏之大业,其志未尝一日而忘中州也。然卒无以暂寓其足,委而西入者,有曹操、孙权之兵轧之也
萧常:昭烈父子以帝室支属,介在一隅,而正位号,尚数十年,由先汉至是,垂祀五百,三代以还,葢未之有。人主之结人心,其效廼尔,有大物者,庸可忽诸。
郝经:汉得天统,莽簒而在光武,操窃而在昭烈。魏吴虽僣,犹夫吴楚也。昭烈天资仁厚,宇量(阙)毅,岿然一世之雄。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崎岖百折,偾而益坚。颠沛之际,信义逾明。故能终系景命,信大义于天下。任贤使能,洒落诚尽,使诸葛亮以死自效。复见三代君臣,高、光为不亡矣。国贼未讨,境土未复,而偾军崩殂,哀哉!
陶宗仪:备又非人望之所归。周瑜以枭雄目之,刘巴以谁人视之,司马懿以诈力鄙之,孙权以猾虏呼之。
孙承恩:贤矣昭烈,宽厚弘毅。崎岖立国,仗信履义。推诚任贤,肝胆孚契。顾命数词,可训后世。
何良臣:剑用则有术也。法有剑经,术有剑侠,故不可测。识者数十氏焉,惟卞庄子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剑庸或有传。此在学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王夫之:刘先主以汉室之裔,保蜀土,奉宗祧,任贤图治,民用乂安,尚矣。
史学家们也认为刘备这个人是一个仁义之军,但是他也有性格狡诈的一面,所以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其实,这个人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不是单一的,首先,刘备这个人相对来说是非常仁义的。其次,刘备也有非常狡诈的一面。另外,刘备这个人其实性格是非常豪爽的。
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会觉得刘备这个人心肠非常好,心怀仁德,受人尊重,好像他就是一个老好人。实际上,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是一个性格相对来说更加饱满的人。
首先,刘备这个人相对来说是非常仁义的。对于天下普通民众和追随自己的人,刘备是非常不错的。他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应该以德服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让天下人服自己。对于珍惜自己的人,他也一直保持着仁义之心,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追随他,最终才有了赵云、关羽、张飞、诸葛亮这样的得力助手。刘备知道一个人的责任越大,权力就越大,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天下。在正史中,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这是一件真实存在的事情。刘表去世之后,刘备没有夺取荆州,当时确实不想趁人之危,这也是真实存在的事情。由此可见,刘备这个人确实不错。
其次,刘备也有非常狡诈的一面。正史当中的刘备并不是一个所谓的老好人,对于自己的政敌来说,他还是非常奸诈的。我们试想一下,一个真正所谓的老好人能够在历史舞台上称霸吗?不可能的。当初吕布失败之后,曹操想要重用吕布,但是刘备却提醒曹操,吕布这个人用不得,想想当时他是怎么对待丁原和董卓的。就这样,曹操就放弃重用吕布了。不得不佩服刘备的事,对待敌人,他的头脑清晰,思考能力也是一等一的,城府之深,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单纯的人。
另外,刘备这个人其实性格是非常豪爽的,并不是如此的优柔寡断。在演义当中,刘备好像是一个非常优柔寡断的斯文人,可是在历史记载,刘备这个人从小就不爱读书,他很喜欢音乐、动物……也很喜欢交朋友,总而言之就是喜欢社交,喜欢玩,在当时看来,这就是不务正业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务正业,才让他结识了那么多出色优秀的能人。
以上就是历史上真实刘备的样子。
在演义小说中,刘备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个只会跑、只会哭的形象。民间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刘备哭了一辈子去了,娶了孙权的妹子。”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刘备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里,窃以为刘备是一位英雄。他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
首先,刘备有英雄之志。在《隆中对》中,刘备对诸葛亮说,现在“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自己即使自不量力,也要伸张正义于天下。这里说明刘备的志向非常远大,以恢复汉室为己任。
另外,在《三国志·陈登传》记载,有次一个名为许汜的人抱怨陈登面子大,不尊重人。许汜说自己跑到下邳去拜见陈登,结果陈登半天不搭理他,然后自己去睡大床,让许汜睡小床。刘备听后就说到,先生你向来有国士之名,可惜并无国士之实。如今天下是一个什么天下?是一个动乱的天下,诸侯并起,帝国失所,大家都希望向你这样有才能的人出来为国效力、拯救苍生,而你却“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还责怪别人不尊重你。我要是元龙(陈登,字元龙)先生,就直接自己睡在高楼上,让你睡地上,还说什么大床小床呢。
刘备也是一个豪气冲天的性情中人,也有怒发冲冠的时候。《三国志·先主传》说,黄巾军起义爆发后,刘备也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军,好不容易用军功换了个安喜县尉,也就是现在的副县级公安局长。有一次上级领导都邮因公到安喜县,刘备前往求见,没有被允许。结果刘备直接闯了进去,将都邮捆绑起来,打了二百棍子。然后解下腰间县尉印信挂在都邮脖子上,带着关羽、张飞弃官而去。
还有刘备在出任平原相的时候,郡中有个叫刘平的人看不起刘备,就派刺客前往刺杀刘备。刺客见到刘备后,被刘备的英雄之气所折服,就直接向刘备坦白后离开了。
刘备戎马一生,前半生一直在颠沛中度过,在曹操、孙权都有自己基业的时候,刘备还在四处投奔他人,居无定所。讨黄巾好不容易挣个安息县尉,结果被自己一顿棍子打没了;后来又遇到黄巾“力战有功”,挣了个高唐县尉,后来进一步成为高唐县令,结果被黄巾军打败了,只好投奔学长公孙瓒。好不容易捡了个徐州,结果被吕布乘机夺去了,只好投奔曹操。此后,又投奔袁绍和刘表,即使这样,刘备依然没有丧失雄心。
裴松之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引用《九州春秋》作注,就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次,刘备与刘表一块喝酒聊天,席间刘备去上厕所,突然发现自己的两个大腿由于长时间没有骑马颠簸,又生长出肉来了。想起自己很久没有驰骋疆场,却享受着安逸生活,一事无成,不禁就潸然泪下。这就是“髀肉复生”成语的来源,后来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第四,刘备有英雄之义。裴松之在《三国志·先主传》中作注,记载袁绍评价刘备是“弘雅有信义”。袁绍这个人,虽然不会用人,但是识人还是有一套的。当初吕布投靠袁绍,为他征讨张燕,立下那么大的功劳;袁绍对吕布时刻提防,准备杀掉吕布,吓得吕布只好逃走。现在刘备上门投奔,袁绍出城二百里前来迎接,此前刘备已经投靠过邹靖、毋丘毅、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这么多人,比吕布投奔的人多了去了,而袁绍不认为刘备是一个“反覆难养”的小人,却能给出这样一个评价。
刘备讲义气,关羽、张飞始终跟随刘备,不离不弃。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甚至关羽为了刘备来了一个“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的千古美谈。赵云跟随刘备,在长坂坡逃命时刻,能够保护刘备唯一骨血刘禅。此外,还有许多谋臣能够在刘备潦倒之时,继续选择跟随刘备,充分体现了刘备的英雄之义和个人魅力。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