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哪些民族艺术
艺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作用于生活,民间艺术尤其如此。
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卫既是一个发达的工商业城市,又是一个拥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在这片以海河文化为依托的沃土上滋养着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既有绘画类、雕塑类,又有家具器皿类、游艺玩具类等等。琳琅满目、纷彩异呈。其中尤以素有“天津四大民艺”之称的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板年画、风筝魏风筝、刻砖刘砖雕艺术最具代表性。本文以“天津四大民艺”为依托,探讨天津民间美术所特有的题材选择、形态及色彩造型以及技艺传承方面的独特文化特征。
据《天津卫志》记载,“天津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南运数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楫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之民之所杂处……”。自隋朝大运河开通之日起,天津之地便创建起水陆码头,至元朝时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军镇和粮运中心,明代永乐年间始设天津卫,成为重要的防务重地和港口码头。漕运的发展和大量军人群体及随军人员的往来,带动了天津地区的物流、商业的大发展,到清代中期的时候天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商业中心和第一大港口码头。军旅文化、商业文化,再加上海河漕运文化,共同滋养着天津大地,为天津民间美术的兴起与繁荣奠定了良好的生活基础、文化基础和商业基础,也造就了天津民间美术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独特性。
1963年,郭沫若先生为泥人张展览会题词,题曰:“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 ,表达了对泥人张彩塑艺术的极大肯定和赞扬。天津泥人张,源起于160年前的清道光年间。从泥人张第一代张明山算起,到现在的第六代传人张宇、张昊、张凡云,再加上非血缘传人杨志忠、郑于鹤等的共同努力下,泥人张彩塑艺术得以传承至今并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重要民间美术种类之一。泥人张彩塑在题材选择上立足民间,广泛而自由,不拘一格。其中以民间广为流传的古典名着、典故传说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为主,题材内容都具备一定的情节故事性。在形式特征方面,泥人张彩塑注重以形写神,传神是其最大特征和艺术理想追求。另外,把表现对象的情感精神巧妙地融入生动的形体之中,充满绘画性特征的大量线条的使用也是泥人张彩塑在造型上的另一大特点。除了具备大多数民间泥塑所共有的体积表现的同时,辅以大量极具形式美感和艺术表现力的线条,更加准确生动的塑造出鲜活的艺术形象。在色彩运用方面,泥人张彩塑始终遵循着随类赋彩、和谐统一的色彩表现原则。在保留传统民间色彩喜好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色彩的冷暖、朴素与华丽、强烈与淡雅等色彩对比手法塑造更具艺术表现张力的艺术形象。正是由于泥人张彩塑在造型及色彩表现上的特色追求与表现,才塑造了无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民艺精品,泥人张艺术才得以发扬光大,并深为国内外大众所喜爱。泥人张彩塑在具体的技艺传承方面,采取的是理论经验加实践的方式,除了塑型和彩绘的技艺实践传承外,还辅以大量言简意赅、合辙押韵、易于记诵的口语化艺决。比如塑型时的表情决:“塑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塑人哭——眉落眼垂口如弓;塑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纵;塑人愁——垂眼落口皱眉头”等等;以及彩绘时的塑彩决:“红要鲜、绿要娇、白要净,红配紫一堆死,红配绿似美玉,红配黄亮堂堂,绿配黄暖洋洋”等等。
素有“南桃花,北杨柳”之美誉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集中代表了中国北方民间木版年画的鲜明特色,与南方江苏的桃花坞年画一起撑起了中国民间木版年华的大旗,为中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添上了浓浓的一笔。早在东汉时期,民间就已经兴起节日张贴门神“神荼郁垒”的习俗,而木版年画的真正流行则大约始于北宋年间。如《东京梦华录》中曾记有“贴灶马于灶上”和“近岁节市井皆卖门神、钟馗、桃板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等。杨柳青木板年画兴起稍晚,约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当时杨柳青一带大约有年画作坊百余家,从业人员达三千余人,以戴廉增、齐健隆为首的大型画店十余家,其销售门市遍布京津、内蒙、东北各省,甚至进入皇宫大内,盛极一时。
杨柳青木版年画在题材选择上非常广泛,主要有神话故事、历史典故、小说传奇、师祖神像、戏曲情节或人物、吉祥图案、山水人物、时样节景等等,体现了巨大的包容性。在造型特征上,杨柳青年画紧抓时代审美特征,如女性造型体现“瓜子脸、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一点点”等时尚造型,而且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的手段造型,使得主题形象大而生动,造型丰满。在色彩运用上则擅长浓淡结合,故而艳而不俗。制作工艺上以半印半画为一大特色,严格遵循着“勾、刻、印、画、裱”五道基本程序,使年画中的刀刻版印的质感和绘画细腻柔和巧妙的融合,相得益彰,展现了更加丰富的艺术魅力。在技艺传承方面,依然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遵循着实践加口诀的民间艺术长传承方式。比如色彩搭配方面的“红靠黄,亮晃晃;粉靠绿,人品细;黑靠紫,色发死”以及造型方面的“写物要抓神,写神先画人,画人不可离法度”等技艺口诀。
天津风筝制作具有悠久的历史,明清时已经广泛流行于民间,放风筝成为老少皆宜的游艺娱乐活动,风筝制作也成为天津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天津也成为中国比较着名的“风筝之乡”。其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首推天津“风筝魏”风筝。“风筝魏”风筝兴起于清代同治年间,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创始人魏元泰。“风筝魏”风筝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改革传统风筝制作的弊端,最终形成 “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便于携带”的五大特色,成为天津风筝界的翘楚。“风筝魏”风筝在制作工艺技巧方面,把木工工艺中的打眼榫卯工艺,金属工艺中的铜箍连接工艺巧妙的应用于风筝制作,制成可折叠拆展、便于携带的特色风筝。色彩运用方面,“风筝魏”风筝在仔细观察自然物象固有色彩的基础上,把中国建筑彩绘以及天津民间绘画技法应用于风筝彩绘制作上,从而塑造出色彩逼真的艺术效果。同时,“风筝魏”风筝还注重仿生学的研究,在观察鸟类飞行的基础上,巧妙运用风力传动等机械物理原理,提高了风筝飞行的平衡控制水平,从而实现了风筝平稳飞行并能进行一定的空中特技动作的独特技艺特征。“风筝魏”风筝从功能类别上来讲可以分作装饰风筝、放飞风筝和综合型三大类,尺寸大小不等,小到火柴盒般大小,大到上百米长。根据造型特征又可分作动物型、器具型及人形风筝等。另外,“风筝魏”风筝还独创了“蒲绷”绝活,通过以蒲草作为弦,在放飞风筝时可以发出声响,又称鸣叫风筝。“风筝魏”风筝的制作大致要经过创意、设计、选料、扎架、彩绘、糊面、试飞、总装等八大工艺流程,面料以真丝织物为主,骨架则为上等毛竹,既具有观赏性,又具备放飞功能,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砖雕也是天津民间美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其中“刻砖刘”的砖雕艺术更是天津刻砖界的集大成者。刻砖在天津俗成“刻花活儿”,兴起于清代道光、同治年间,依托于天津地区传统的青砖建筑,如寺庙建筑、老四合院以及其它青砖民居等,属于建筑雕刻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墙体、门楼、影壁等,借以展示建筑主人的地位和品位。“刻砖刘”源起于清道光时期的马顺清,后发扬光大于其外甥刘凤鸣,“刻砖刘”的名声亦是由刘凤鸣而来。“刻砖刘”的刻砖艺术题材选择广泛,其中尤以民间传统吉祥图案为主,融花鸟、山水、人物、书法艺术于一体,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而“堆砖法”是“刻砖刘”不同于其它刻砖的最显着特征之一,采用多层立体粘贴法,在一块较大的砖面上,用以松香、黄蜡等熬制的特殊粘合剂粘贴以若干小砖块,然后在上面加以雕刻,从而使整个砖刻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而层次分明,极富高浮雕的艺术表现效果。从艺术风格上看,“刻砖刘”砖雕艺术构图饱满,造型古朴而生动、传神,结构严谨、含蓄而极富装饰性。现存留于天津大悲院的“九狮图”就充分展现了“刻砖刘”砖雕艺术的高超技艺和艺术风采。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天津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
物质文化遗产: 杨柳青木版年画(含东丰台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 挂甲寺庆音法鼓
杨家庄永音法鼓、大沽龙灯
、汉沽飞镲
、刘园祥音法鼓
、林亭口高腿子高跷、 海下文武高跷
、虫八蜡庙小车会
等(若想了解更多,可去百科上查)
天津优秀传统文化: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刻砖刘刻砖、面塑、木雕、石雕、根
雕、杨柳青年画、塘沽版画、剪纸等(有些与物质文化遗产相通)
读百年经典 品千年文化选择什么书
这是由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读百部经典品千年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校园行活动。截至2021年,《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总计已出版50种:《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管子》《孙子兵法》《史记》《左传》《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传习录》《荀子》《楚辞》《论衡》《史通》《贞观政要》《战国策》《黄帝内经》《春秋繁露》《九章算术》《齐民要术》《杜甫集》《王安石集》《韩愈集》《西厢记》《聊斋志异》《国语》《礼记》《抱朴子》《陶渊明集》《坛经》《李白集》《柳宗元集》《辛弃疾集》《曲律》《本草纲目》《孝经》《淮南子》《太平经》《曹操集》《世说新语》《欧阳修集》《梦溪笔谈》《日知录》《儒林外史》《牡丹亭》。
文章标题: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创意推广展亮相天津,该展会都有哪些传统文化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