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作为军人政权的江户幕府没有侵略扩张但是为什么作为军人政权的明治政府就侵略扩张了呢

时间: 2022-10-08 21:01:3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作为军人政权的江户幕府没有侵略扩张但是为什么作为军人政权的明治政府就侵略扩张了呢

明治维新成功原因

希望对你有帮助[思路分析]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为四个方面。
[解题过程]

第一,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日本是封建的幕藩制国家,一方面存在着作为中央政权机构的幕府,因而具有集权政治体制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它的全部领土又被分割为二百多个藩国,保留了由领主在自己藩国内实行统治的政治格局,每个藩的领主都拥有独立的而且是世袭的军政实权,因而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由于一些藩国和幕府长期对立,甚至发生公开对抗,这就为革新势力进行反对幕府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

第二,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权,终于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在幕府统治崩溃前,倒幕派已拥有较强的实力,如长州倒幕派已有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奇兵队;反幕府的藩主还纷纷结成联盟;倒幕派把新天皇抓在手中。特别是民心所向,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的高涨,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也间接支持了倒幕斗争。幕府已处于内外交困、分崩离析、腐朽不堪的严重危机之中,在最后的决战中,不堪一击。

第三,倒幕派建立政权以后,实行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明治政府确立后,逐步进行政权建设,把原来以将军为首的幕府领主阶级的封建政权改造为以天皇为首、维新派下级武士为核心、代表资产阶级与地主联合专政的新政权,并通过一系列官制、机构的改革,使这个政权得到巩固和健全。然后,由这个强有力的新政权来发布命令,逐步进行除旧布新的各项重大改革。

第四,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本所承受的外部压力,使它的国内改革能够在较少的外部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实现。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进逼,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终达成改革目标而独立富强的,却是日本。有观点认为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大多将目光投注在像是印度、中国这样既有广阔市场又有丰富原料的国家,对日本的殖民侵略相对而言没有那么严重,也让日本能够把握住难得的机会而走上强盛之路。中国的封建势力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日本则是全盘西化,并且相当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与思想、观念方面的改革。 就社经层面而言,19世纪时的日本已有一些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础例如:日本幕府时代已有专责封地管理的“藏元”,称为“两替屋”的银行业,以及其他各种现代商业元素。明治维新只不过是把各种商业元素予以结合,成为强大的力量影响全国。此外,大和民族面对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够力促团结,结合成一股影响力远胜于传统守旧派的强大势力,也确立排除改革障碍的决心;加上明治维新过程中,向西方进行各方面学习(相对于洋务运动)的彻底性,并改变政治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最终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
内因:天皇力量单薄,需要通过维新来维护自己权力;
外因:一个是外国的入侵,给日本国人要求强大的心理需求 ;二是当时外国科学技术的流入,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1、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2、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拓展资料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明治维新

1,日本封建统治相对中国来说比较薄弱,因而倒幕派的实力能够发展壮大;
2,倒幕派发展壮大以后推翻了幕府的腐败统治,拥立明治天皇实行改革
3,明治维新实行了全面且行之有效的措施
4,很重要的一点,日本明治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世界总体上还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侵略势头还没有以后那么猛烈,并且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们正忙着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因而客观上给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使很多东西得以操作起来

为什么日本对外扩张的第一步就是入侵朝鲜?

本文作者俞天任,季我努学社顾问,季我努沙龙演讲嘉宾。

有这么一种说法:最可悲的国家是半岛国家,因为他们几乎永远得不到安宁。看看巴尔干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朝鲜半岛的近现代史,就能同意这种说法。

朝鲜,这个位于亚洲东北部南北长达两千两百华里的半岛,一百多年来一直到现在还继续在扮演着“东亚热点”的角色。而充满了战争和流血的现代东亚史的原点,就是从朝鲜半岛开始的。

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比相邻的中国吉林省稍微大一点,大约是黑龙江省的一半左右。差不多80%的面积是不适于农业的山地,土地也不是很肥沃,但就是在这么一个应该说是并不起眼的半岛上的国家,在这一百多年里屡次被战火烧炼,是世界上爆发战争次数最多的地区之一,一直到现在这个世界上军事力量集中密度最高的地区可能还是朝鲜半岛。

朝鲜和中国、俄国交界,隔着对马海峡和日本的九州相望。朝鲜半岛由于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进入了殖民帝国主义的19世纪以后,成为大国角逐的竞技场就是当然的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朝鲜

对于大清帝国来说,朝鲜只是一个有时候会来朝朝贡,需要赏赐点什么的属国。出于“中央帝国”的威严和传统,大清并没有在朝鲜半岛寻过什么经济利益,大清需要的是“拥有属国”这件事本身给大清带来的尊严;对于被困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圈里,做梦都想着温暖的南方乐园的俄国来说,朝鲜则意味着一个能通往南方的不冻港;对于刚刚明白当时统治着世界的丛林准则,完成了明治维新,急着要在这个丛林准则下得到一席之地的日本来说,用一句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话来说,“朝鲜是一把刺向日本腹部的利剑”。

朝鲜自古以来就和日本交流密切。江户年间,日本只要换了将军就会有朝鲜通信使前来庆贺,顺便互通音信。日本的对马藩也是锁国年代的朝鲜除了宗主国大清之外唯一与之有贸易往来的外国。朝鲜从日本进口的主要是铜器、陶器、明矾、红绢、砂糖、棉花等;日本从朝鲜进口的主要是虎皮、熊皮、豹皮、狗皮等皮货和人参、鱼翅及熊胆、牡丹皮、黄芪等中药材。1876年全年贸易总额在30万日元,换算成现在的价格大约在三千万美元左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朝鲜

日本明治政府在成立以后就向朝鲜发出了新政府成立的通知,同时提出了通商贸易的要求,被当时执掌朝鲜大权的大院君拒绝。表面理由是明治政府的国书和江户幕府的国书格式相异,而且明治国书中的“天皇”,“天朝”等遣词用字属于“僭越”――“皇”和“天朝”只能宗主国的大清才能使用。但是这仅仅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上这些字在幕府政权的国书中都用过。真正的理由,一是还处于锁国状态之中的朝鲜不想把贸易活动扩大到对马藩之外,二是朝鲜对新成立的明治政权抱有本能的怀疑。朝鲜始终没有忘记,1592年到1598年之间丰臣秀吉的侵略给朝鲜半岛带来了巨大灾难。而丰臣秀吉以后的江户幕府在250多年间没有向外进行侵略扩张,朝鲜朝廷怀疑推翻了幕府的明治政权也是很正常的。

国书被拒绝这件事在日本引起了一次有关征韩的大争吵,虽然主张征韩的西乡隆盛、板垣退助等急先锋在大久保利通等人的反对下下野,征韩没有征成,但这次争吵到后来居然发展成了一场叫做“西南战争”的大规模内战。可见朝鲜半岛对日本来说始终是迷人的诱惑。

1875年9月发生的“江华岛事件”,是整个东亚国家关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江华岛事件”

江华岛位于朝鲜半岛汉江出海口,是韩国第五大岛。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这一百五十年来一直就是紧张的焦点。1866年因为大院君禁止天主教在朝鲜传教,法国人出动了800多兵力进攻江华岛,在伤亡了40多人以后,不得不悻悻退走,这就是所谓的“丙寅洋扰”。1871年,以“科罗拉多号”为首的五艘美国军舰为了四年前美国武装商船“谢尔曼将军号”( General Sherman)被击沉事件进攻了江华岛,在占领了一个月以后主动撤兵。这是所谓的“辛未洋扰”事件。

一个小国,居然能够两次击败西洋列强,拒绝本来要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然而,这两次侵略最后都是仅以“洋扰”而结束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法国还是美国,并没有真正准备入侵朝鲜半岛,因为在朝鲜半岛的前面,有着更加美味可口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大陆市场。

然而日本就不同了。在十九世纪,可能朝鲜半岛的经济价值确实不大。但就像那份真伪不明的《田中奏折》所说:“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朝鲜。”日本要想前往可口的中国大陆,就必须先通过不那么可口的朝鲜。朝鲜,是日本走向世界的第一块跳板。

但是当时无论是朝鲜还是大清都没有看清这一点。

俞天任:《浩瀚大洋是赌场》,东方出版社,2021年5月。

为什么在明治维新后,日本便积极向外扩张?

总体来说,日本奉行对外扩张政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促生了新兴阶层。在封建时代之前,各阶层之间及阶层内部为了争夺生产资料,导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上层阶级有能力雇佣职业军人。到平安时代,随着庄园制的产生与普及,固有的军事力量阶层——武士阶级——得以诞生,日本进入了封建时代。掌握着军事力量的武士阶层掌握政权后,军政一体的幕府政体也就得以形成。

在这期间,武士与公卿之间、武士与武士之间、武士与农民之间爆发过很多的战争或战役,其本质是阶层与阶层之间、派系与派系之间争夺生产资料而展开的内战。但是在内战消耗并整合完国内大部分的生产资料之后,有限的生产力导致国内不再有多余的生产资料以供争夺,这使得阶级发展需求和封建主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武士阶级想要更多的庄园、土地和附庸人口以成为了他们最迫切需要的生产资料。国内没有充足的土地,因此就需要对外扩张,后期的日本资产阶级形成也是如此,归根结底是新兴阶层的诞生和发展导致旧有阶层丧失对生产资料的控制特权,从而加强了阶级矛盾。

二、为巩固政权而转移国内矛盾。阶级发展需求和封建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国内矛盾也会日益严重,这种矛盾的激化往往是因为在一次内战已经结束而另一次内战还未产生,聪明的执政者发现了这个问题的所在——当封臣封无所封时,丰臣是否还是丰臣?所以,执政者出于消耗国内执政的武士阶层中派系之间斗争的力量、进一步实现中央集权、巩固其执政稳固性的需求,需要将国内矛盾进行转移,将本国与他国的外交矛盾转变为主要矛盾,同时利用战争消耗可能威胁本身政权的其他阶级或派系力量。

三、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周期性结果。一如中国等大陆国家地大物博,内战的整合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对外战争的开启也需要大量的动员,转移国内矛盾的难度较大,因此在中国古代封建时代的后期,防御战和内战是战争史的主旋律。而日本不同,铁器、牛畜等生产工具需要依赖与进口,国内职业军事阶层不断固化,人口基数大而耕地面积小,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偏差愈大,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爆发的可能性就愈大。而要打消这个“陷阱”的方式主要有:实现生产力或科技革命或者消耗大量的人口,后者显然是最为快速和可控的手段。

因为日本想趁这个大好的机会去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而且实现了这个变法之后,他们的实力确实也增强了很多。
因为通过这个变法,日本的实力快速强大起来,成为当时第2强大的国家,所以他们想要稳定住这个局面就积极往外扩张。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实力还是非常强的,因为日本社会不断的发展,急需要资源,所以采取了相关扩张的政策。

一个关于明治维新的问题 专家进 谢谢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 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世界强国。rn那么明治维新有 加强中央集权 这一条 这个中央集权指的是谁的权利?内阁还是天皇?rn如果是内阁 那么天皇的权利是不是被削弱了呢?封建国家天皇的权利明显要比君主立宪国家的天皇权利大 那么明治天皇岂不是放弃了自己的权利?rn如果是巩固了天皇的权利 那么那就应该是封建集权而不是君主立宪了啊,那么日本现在的政治制度从合而来?rnrn这段历史不是很懂 寻求达人解答 谢谢。。。。
首先说下“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条,这里的权利是政治权利。那么的我认为在明治维新后的当时中央集权表面是上加强的是天皇的权利。明确了废除幕府和摂政・関白并确立了天皇亲政。但实际却是加强内阁的权利,在天皇下设置総裁・议定・参与三职。并逐渐建立了各个行政机构。就可以充分说明这点。

有关“有关天皇放弃自己权利”的疑问。不论是哪种政体,说话的永远的是拥有实力(军事,经济,政治)的一方。当初明治维新时天皇才只有15岁左右,但作为日本从古至今的精神象征是不可以废除的。(这和中国有些不同,中国老百姓对皇帝大多有的只有畏惧而不是敬畏,对改朝换代一般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而在日本,战国或是幕末时期,各个藩不论怎么征战,争夺的也只是“官位”而不是“皇位”,由此可见一斑。也没听说有哪个日本诸侯说要自己“称皇”的。在日本“皇权”根深蒂固。包括明治维新,真正掌握实权的并不是天皇。在我看来更像是内阁在胁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又可以说明治维新的君主立宪其实是向议会制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虽然木戸孝允从明治维新初就已经提出了要开设议会,但是当时的官制改革,民生及,国民教育尚未完善,没有稳固的基础。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中一直维持着以大久保利通为中心的“有司专制”以及以萨长藩阀为官僚中心的改革制度。但随着自由民权运动及各体制的日益完善,在1881年就有了“国会开设之诏”,同时以议会制度为前提,伊藤博文等人正式开始起草宪法,并为了审议宪法而设立了枢密院。
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公布,第二年就设立了帝国一会,从此也成为了亚洲第一个从君主立宪制向议会制民主主义国家转变的过程。
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绝对权威,建立“华族”制度以维护旧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并把维新功臣、财阀列入华族,培植特权阶层;在经济上扶植带封建性的财阀和寄生地主;在意识形态上宣扬神道、皇道、儒学,并引进德国唯心主义哲学。1882年发布《军人敕谕》,鼓吹武士道 。1890 年发布《 教育敕语》,推行以效忠天皇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经过明治维新,日本从幕藩领主统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带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财阀紧密勾结的萨摩、长州等强藩出身的军阀、官僚贵族长期把持政柄,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过程中推行“藩阀政治”。19世纪70~80年代,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通过暴力镇压和政治分化瓦解了这一运动,并于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1890年开设国会,从而确立了专制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即日本近代天皇制。
由此可知天皇的象征作用被无限的扩大了,但是实权却被削减了不少。
随便说一下,不一定正确
1865年底,日本局势混乱,不久,天皇驾崩,由皇太子睦仁即位,他就是明治天皇,当时他不满15岁。

15岁的孩子照例还少不更事,可是,明治既有智慧,又有胆略,他不愿当一个傀儡皇帝,他愿意与倒幕势力合作,于是,1867年下了一道密诏,派一个老臣带兵去讨伐握着实权的德川幕府。

在以前的几百年里,日本天皇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实权在幕府那里。他们名义上只是大将军,实际上自称“大君”,大权独揽,对外代表国家,对内主持政府,根本不把天皇放在眼里。幕府由德川一家世袭,代代相传,实际上他们的子子孙孙才是日本国家的元首。

可是,讨伐幕府的军队还未出征,德川庆喜就亲自信来到京都,向明治天皇表示,愿意交出国家大权。德川这样做,是真心的吗?

不。原来这是德川的一个大骗局。他想先稳住明治天皇,然后亲自从老巢江户赶到京都,想凭借掌握的军权架空天皇,慢慢把政府大权再夺回去。

明治天皇和他的亲信大臣早就洞察这一切,便先发制人,解除了德川驻皇宫的警卫队的武装,然后召开御前大会,宣布“王政复古”,国家一切大权像日本远古时候一样全归天皇,并撤销幕府的一切大权,勒令德川交出所有财产。

德川连夜逃出京都,回到自己的地盘上,调集了全部兵力杀向京都。

在京都西南郊的鸟羽、伏见,两军主力展开大决战。德川大败,只得带了残兵败将逃到江户。

政府军乘胜追击,把德川围困在江户城中。由于城池坚固,德川负隅顽抗,明治天皇也一时对他没有办法。

于是,双方到了谈判桌上。明治天皇作了让步,只把德川的“大将军”的头衔取消了,又保留了他一部分领地和财产。德川甘愿降为诸侯,交出国家的一切权力。

为了防止德川死灰复燃,明治天皇迁都江户,接着,天皇将江户改名为东京。

大权在握,明治天皇就可以放手大胆地进行“维新”改革,20年后,日本成了东方的资本主义强国。

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绝对权威,建立“华族”制度以维护旧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并把维新功臣、财阀列入华族,培植特权阶层;在经济上扶植带封建性的财阀和寄生地主;在意识形态上宣扬神道、皇道、儒学,并引进德国唯心主义哲学。1882年发布《军人敕谕》,鼓吹武士道 。1890 年发布《 教育敕语》,推行以效忠天皇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经过明治维新,日本从幕藩领主统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带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财阀紧密勾结的萨摩、长州等强藩出身的军阀、官僚贵族长期把持政柄,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过程中推行“藩阀政治”。19世纪70~80年代,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通过暴力镇压和政治分化瓦解了这一运动,并于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1890年开设国会,从而确立了专制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即日本近代天皇制。

在对外关系方面 ,随着国力日渐充实 ,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从1894 年开始修改条约,至 1911 年终于全部废除 。明治初年 ,日本即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次年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79年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当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时,西方资本主义的触角已经包围全世界。然而,明治维新后的二三十年,日本却修改了强加在它头上的不平等条约,逃脱了被征服的命运。

日本的“拿来主义”确实很值得后发展国家借鉴。但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日本终因选错了榜样而走上歧途,给日本现代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失误。明治维新后,手忙脚乱的新政权派出使团赴欧洲考察各国制度,以便为日本规划蓝图。代表团在考察后得出结论:一切效仿德国。选择德国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德国相对落后,与日本的“国情”比较接近。结局是大家都熟悉的,日本实行了德式军制,把军队直接置于天皇指挥下;同时效法德意志宪法,制定了一部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议会既无财权又无军权的帝国宪法,这一切都成为日本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基础。

明治政权有意将“西方文明”中不符合“日本国情”的若干重要部分予以剔除,而这些恰恰是现代文明中的精髓所在。事实上,作为现代化的后起者,德意志帝国只是个发育尚未完全的“准现代”社会,而日本“向西方学习”,却最终落实到以德国为榜样,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这样做的结果,是最终把日本造就成德意志帝国那样的军国主义怪物。

然后对你的问题进行回答。由上面可以看出,加强中央集权,确实是加强天皇。至少这是当时明治天皇的本意。具体做法是进行军事集权化,把军权集中控制在天皇手中,进而架空内阁。结果也是这样,从明治维新开始军事统治占了主要地位。切对内部矛盾的解决也是采用对外侵略转化矛盾方向的方式解决。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天皇的神化和武士道精神,使用精神催化的方式吧人民的信仰也进行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天皇的统治地位。而君主立宪说白了就是一个幌子,或者一个骗局。出现着一条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盲目照搬德国另一个是为了麻痹人民方便维新的实施。实际上明治维新后到二战结束前君主立宪制在日本并没有体现出来。真正实现君主立宪实在二战后战败条款强制下施行的,而不是在明治维新后。
どうしようかな
明知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改革是为了将美国海军蒋配里等侵略者赶出日本
加强天皇的权利阿
但是这个天皇不再具有实权,象征意义比较大
文章标题: 作为军人政权的江户幕府没有侵略扩张但是为什么作为军人政权的明治政府就侵略扩张了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2325.html

[作为军人政权的江户幕府没有侵略扩张但是为什么作为军人政权的明治政府就侵略扩张了呢]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