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崇拜的三个人是谁
1、医务人员,值得孩子崇拜
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当然,最值得孩子,也值得我们所有人崇拜的,还是那些在第一线与病毒作战的医务人员。他们顾不上吃喝、顾不上休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治病救人。这些医务人员,最值得孩子崇拜!孩子,这些人才是你应该一生崇拜的英雄。
2、老师,值得孩子崇拜
他们对学生的爱,不会被距离相隔老师们虽然没有身处一线和疫情斗争,但为了在家休息的学生们,老师们最近也没有闲着。每天统计学生情况并上报已经成了习惯,而更多的老师都在家为孩子们录制视频课程,等待着开学时间播放给孩子们,让他们的学习不落下。这些老师,值得孩子崇拜!
3、科学家,值得孩子崇拜
他们身上,寄托着14亿人的希望,而在“科研战场”上,日夜赶工研究病毒、测试药物、开发疫苗的,是无数科研工作者。他们有的亲赴一线指导工作,并为群众带来最新进展;他们有的驻守研究所,没日没夜做着测试、实验。他们不能松懈,因为他们身上寄托着14亿人的希望。这些科学家,值得孩子崇拜!
4、警察,值得孩子崇拜
他们站好每一班岗,不退为了保证地铁、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的秩序与安全,警察们正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他们要维护秩序,排查可疑的对象,还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别拿警察叔叔吓唬孩子,他们明明是保护孩子的人。这些警察,值得孩子崇拜!
5、社区工作人员,值得孩子崇拜
他们是防疫网的最小单元,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这些社区工作者们挨家挨户统计,减少人员流通,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老人、孩子,还要做宣传、在路口测体温,汇总数据上报。但正是有无数个这样的人联结,我们的防疫网才能布下!孩子,这些人才是你应该一生崇拜的英。
如果家里人不是称为崇拜的好对象,可以从社会名人找,或者从身边找,对方的事迹要有故事性的,可以列出一些人物,各行各业的都可以,列出这些人的生平和事迹给孩子听,如果有相关纪录片或者电影可以让他们看看,让他们自己选择哪些人称为崇拜对象。
美国高中教育是文理不分科的,为什么美国中学教育不分文理科?
第一,美国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成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体系
美国全国各地已普及了12年基础教育,高中毕业生只需有意愿,基本上都可以上大学。法律法规,父母有责任使自己的子女进行从小学到高中的课业。因而,美国高中学生升大学的压力不是很大,但进到知名品牌大学上市场竞争则是十分激烈。大家看一下,美国大学录用高中学生时对学生学业的基本要求。从9年到12班级,是美国的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要进入大学,基本上基本要求在高中4年之内需要修4年英语口语课程、3年数学教学、1年社会学课程(美国政府部门、美国历史时间)、一年的科学课程(物理学、有机化学及实验课)、2年的外语课程内容、一年的艺术课程(歌曲、民族舞蹈、戏剧表演和乐器演奏),除之上课程内容外,还需要考虑学生3年内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
之上仅仅大学录取时对高中学生最基本规定,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的高中教育注重学生获得知识效率性、多元性及基本性。英语和数学是二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课程内容,基本上围绕在所有高中教育的全流程。仅之上的最基本学业规定体现出不来美国高中教育的一个关键之点:怎样在全民教育中塑造优秀的人才,并且为莘莘学子进到名牌大学打下基础。
第二,高中阶段就开始塑造优秀人才
在美国的高中,全部学生应选的课大部分一样的,出色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别取决于选修课难度。如每一个学生必需的英文课,可以分为英文课,英文荣誉课(Honors)、大学预修英文课(AdvancedPlacement),英文荣誉课、大学预修英文课难度系数要高于英文课,英文课的最高成绩A是4分,英文荣誉课、大学预修英文课的最高成绩A是5分。在课业均值成绩(GPA)上,出色学生和普通学生仅根据选修课难度的不一样就拉开了间距。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出色的学生会出类拔萃,又很也不会影响到大部分学生应当体验到基本教育支配权。
以加州为例子,加州大学一共有十几所分校,在录用学生时,每所普通高中应届毕业学生成绩前8%的学生,加州大学正常情况下是保障录用,但是不确保录取到比较好的大学,如加大伯克莱分校、洛杉矶分校。美国知名品牌大学录用学生有很多种考虑,这儿没法多详细介绍,仅谈一下课业成绩(GPA)对学生能不能进到知名品牌影响的。一般一个优秀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要选择8门左右大学预修课,这样才能保证在课业成绩上面有核心竞争力,尽管加州大学录用学生时对入学要求课程的课业均值成绩(GPA)的要求是3.7分以上,但绝大多数进到加大伯克莱分校、洛杉矶分校的学生课业均值成绩都是在4.2分至4.5分中间。
第三,美国独特的“高考”制度
美国高中学生要进入大学,全国性的测试主要为两大类,一是SAT测试,二是ACT考试,这几种考试的成绩也被各大学所接受,学生选那一种测试都能够,现阶段美国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是参与SAT测试,其考试试题关键包含英语和数学加上创作。与中国高考不同的英文,美国高中学生还可以在进入高中后一切一年报考SAT或ACT考试,假如成绩不太理想能够数次报考。
针对学生各科成绩的评定,并不在SAT或ACT考试中体现。普通高中开设的关键大学预修课程内容都是有全国性的测试,学生在修好某一大学预修课下就能独立考这一门课,假如成绩做到所入大学要求标准的,这门课在大学就能免修,并可获得对应的大学学分制。美国的高考(SAT或ACT考试)并不是高中学生进到大学或知名品牌大学唯一的通行卡,大学录用学生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学生的课业均值成绩、SAT或ACT考试成绩、社区便民服务主要表现、领导才能、个人才艺表演(如歌曲、体育运动才可以等)、推荐函和自我谈上大学的发文等。
第四,美国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接轨
大学教育是普通教育的持续,大学文化教育虽归属于塑造高端人才的时期,但美国的高等教育仍十分重视学生的教育信息化,而且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而非将学生的教育局限在一些特殊的学科里。
各大学的专业学科都有其独有的教学模式,仅举美国公办大学排名第一的伯克莱大学商学院的例子,看一下美国文科大学生于四年内受教育所包含的范畴。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样做的话可以有效的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对于孩子在学业方面的进步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样的话也有助于孩子们在大学当中对于自己的目标有着更加明确的判断。
因为他们主要强调的是综合能力,他们的考试成绩只是一个参考,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校方更重视的是他们在高中时候的社会实践以及活动,在下午平时的表现学习科目等等。
高中阶段的课程一般分为这几个板块:英语、数学、外语、历史和社会科学、科学、体育、艺术等,此外还有生活技能课。每一门类都规定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 比如一个高中生可以主修“化学、地理、生物和文学”,另一个高中生则可以选择“数学、物理、经济和历史”等。而不像文理分科那样,一旦选了理科,就只能专攻理科,一旦选了文科,就只能专攻文科。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更加自由地学习。
中国课堂和美国课堂有什么不同特点
中美课堂特点 英语作文美课堂教育的显著特点与中国课堂教育比较如下:
1. 课堂教育的总体印象:兴趣、形散而神不散与任务、纪律、整齐划一
美国中小学课堂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上课好似在开讨论会,学生经常分组参与活动,发言积极,课堂上时常欢声笑语。然而,看似散乱的课堂教学,其实却是“形散而神不散”。
课堂上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不断有人在提问题,每个问题都能得到老师或同学回应。讨论中,学生可随时接住同伴的话题继续进行,老师在旁边观察指导。讲课时,学生若有问题随时举手提问,老师及时回答。学生按兴趣选自己喜欢的课程,在他们看来学习是很有趣的事情。
教室四周的墙面上看上去“很乱”,贴满了各种资料,诸如课表、教学用的贴图、图画、操作规则、重要知识提示、学习方法、充满哲理的标语、名人名言、公式、概念等等。教室里还放着学生小组活动的手工作品等。教室是全方位、立体的"装饰布置",就连教室门内外及黑板都不放过。每个学生的单人照片、名字、集体照以及教师和其家人的照片都贴在了墙或门的某些位置上。
中国中小学课堂常常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端端正正地坐在非常拥挤的教室里听讲,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要抄写大量笔记,课堂有严格的纪律。教室墙壁基本上是光秃秃的,教室整洁干净。开设的课程全是必修课。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一项艰巨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2.不同特色的教室:小班授课与大班授课
采用小班授课是美国课堂的一大特色。每个班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25个左右甚至20人以上的班就算是“大班”了。美国的教室看起来就像中国的实验室(Lab)与讲习室(Classroom for lecture)的综合。紧靠教室墙都摆放有连在一起的很宽的实验台,实验台上放置着常用教具和一些基本仪器。墙上一般还设置有用于放置书籍、资料等的壁橱,里面放满了供学生课堂活动用的道具。教室中心摆放着课桌和椅子,桌椅以组为单位摆放在一起,不分先后。教室都装备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若让美国人看中国的基础教育课堂,所有课堂都属"超大班"。桌椅摆放整齐,桌间距很小。除专用的教室外,一般不在教室内摆放实验仪器和教学用具,教室纯粹是为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用的。除重点中学和城市的一些学校外,其他学校的教室里很少见到配备齐全或利用率高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很难想象,这种教室能培养出众多动手与创新能力都很强的创新人才来。
3.学生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
美国教育注重学生在课堂内(On-class)协作学习的同时,还强调学生在课堂外(off-class)的合作学习。在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提倡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小组(Group)和团队(Team)集体的力量,发挥团队的作用。注意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提倡在协作中提高自己。例如,师范生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练习经常为2-4人一组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布置的许多作业非得几个人共同协作完成不可。在独立思考的同时,提倡分享(Share)别人好的想法和建议(Good idea)。注重交流和沟通,重视别人的不同意见。重视他人从不同渠道获得来的知识和信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同伴和同行的工作善于鼓励和赞赏。学生的学习经常为主动的、自主的学习。
中国的教育过分重视学生课堂内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课外的所谓“非正式学习场合”的实践学习。在课堂学习中,要求学生独立学习、自学,独立完成作业。同伴间学习相互保守,机械记忆多于动手和理解,学习常为被动学习。
4.学生的表达能力:口若悬河与不善言谈
美国教育一惯都很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书面表达(如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和行为表达(如表演能力和动手能力)等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校开设有说话课、阅读课、写作课和交流课。课堂上经常可见学生小组讨论和发言。为便于学生讨论交流,课堂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类似开圆桌会议的形式,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随时回答问题和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的实验结果或手工作品一般都需要通过口头表达展示给大家。因而他们所表现出的语言表达流畅、滔滔不绝、动作自然大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培养模式,常常忽视对学生各种表达能力的培养,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唱独角戏。交流讨论对老师和同学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老师担心课堂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害怕回答问题出错时被其他同学嘲笑。
5.学生的学习时间:半天学习与全天学习
美国中小学一般早上8:30开始上课,每节课45-55分钟不等,课间休息5-10分钟。中午吃饭时间只有40分钟左右,没有午休时间。下午3:00中学生放学离开校园。学生没有大量的作业。布置的课外作业多是与同学的小组活动或社会实践。学生日常学习很少在晚上加班加点。星期六、星期日以及节假日学生从不补课。因而,美国学生很少戴眼镜。
中国的中小学生通常每天在校时间至少8-9个小时,回家有大量的各科家庭作业得作,许多学生常常要作作业到晚上11:00以后。若是毕业班的学生,学习到午夜很常见。如果算上节假日补课,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可达12个小时。
6.学生的课外活动:技能训练与理论强化
在美国,人们将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分得很开。课堂外、节假日常可见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参与群体性社会实践。这些活动大多以锻炼技能和培养团队精神为目的。夏令营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学生假日活动方式。学生的课余活动多以集体性和实践性强的项目为主。美国人很重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主张在集体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品质。
中国的夏令营班基本上都是为学生知识积累和理论强化开设的,其最终目标就是为各种考试作准备。这种夏令营班通常包括奥数班、作文班、英语班、书画班以及各种形式的提高班、强化班。办夏令营班永远是以挣钱为目的。
7.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在美国,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学校用A, B, C, D, E计分制计分,不给学生排名次,通常不将学生的成绩当众公布。重视对每位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及在小组和团队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平时的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同行评价)能及时进行反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不断提高。学生平时的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权重一般都较高,尤其是在实践性较强的某些课程中,平时成绩所占权重更高。例如,在大学校园师范生的教学法课中,平时分占75%,期末成绩仅占25%,有的老师甚至不进行期末考试。在笔者曾访问过的一个中学某门课的期末考试中,老师竟然允许学生各自带一张提前准备好的“夹带”进教室。
在中国,学校通常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评价的唯一手段。
8.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导演-演员型与演员-观众型
在美国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像导演与演员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通常老师已经把上课的主要内容与安排通过各种方式公布给学生,学生一般在课前已预习过当天上课的内容,因而知道老师上课要开展哪些活动,需要提前准备哪些东西。上课时,老师只需要强调本节课活动的主要内容、条件及注意事项,然后课堂按既定的计划进行,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个人创造性,充分利用小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力争既快又好地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老师的主要工作是:组织活动,分发资料,解释规则,回答问题,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好记录以及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等等。课堂上老师是主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其作用像导演。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像演员在领会导演意图后,创造性的完成某个演出动作和内容一样,有时,学生的作用更像合作导演。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永远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当然,服务必须是优质的。
在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同传统意义上的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在教学中,老师讲什么内容、怎么讲,讲多少,学生通常只有在课堂上才知道。教与学互动性差,学生总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缺乏自主性。老师像演员,学生像遵守纪律的传统的听众、观众一样,不喜欢与演员互动。
9.教师的课堂用语:鼓励、肯定与命令、埋怨
在美国课堂教育中,所讨论问题的答案通常不是唯一的,老师希望同学各抒己见。在课堂上,老师习惯用大量鼓励、表扬及肯定的言语与语气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小组工作和表现。其目的是促进所有学生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交流表达,形成宽松的课堂气氛。例如
对学生正确回答了问题时,其肯定用语通常为:Good!Exactly!Definitely! Absolutely! Correctly! Excellent! Yes! You are right!I think so! I agree! Yeah!对学生提出比较新颖的问题或见解时,教师常用的表扬语为:Good question! Good idea! Interesting! Cool!当学生精彩地完成工作时,教师常用语如:Well done! Good job! Excellent! Wonderful! Terrific! Cool!当学生提出好建议时,教师常用语如:Good idea! Sure! Great! Sounds good! Sounds great! Prefect!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常用语如:Good job! Thank you! Give a big hand!学生回答不全面或对某个问题的回答绝对化时,老师喜欢说:It depends! In my opinion, I don't think...
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喜欢将所给问题的答案设置为唯一的,用的最多的是命令语和批评语。
10.科学教师授课的门数:一人几科与一人一科
在美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里,许多老师在一学期内可同时讲授几门不同学科的课程。不要以为美国缺少教师,关键是许多教师有能力和精力同时讲授几门不同学科的课程,特别是科学课,学生从上小学开始直到大学二年级结束才分专业。小学到高中的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等都被称为科学科,基础教育阶段淡化学科界限。在美国的大学里,有专门的课程讲述各学科之间的科学,这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在中国的学校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不同学科的课程一般由不同学科毕业的专业老师来上。一个老师通常一学期给同一年级的几个平行班级讲授同一门课程。对涉及到非本专业的知识一般不讲。学科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都强调自己所讲授的学科课程很重要。这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学生回家不得不应付大量来自不同学科的作业,学生跟本没有自主选择课程的余地。
中国高考中的“3+X”考试模式,其中的“X”,原本就是想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三科(物、化、生或者史、地、政)知识内容放在同一试卷考试,称为“综合卷”。但实际执行时,是将三科内容分开放置在同一试卷内考,根本不是真正的“综合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大量会出综合题、会评阅综合卷的教师队伍、缺乏会作综合题的学生!传统教育体制导致了教师与学生知识面狭窄。
11.教科书及教学资料:公有教材与个人资料
在美国,公立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全部免费。
走进这些课堂你会发现,学生的教科书和教学资料摆放在教室四周的台子上。教材都有统一编号,但没有学生的名字。这是政府为学生购买的教科书和资料。上课时学生可以使用,但不能在上面涂抹写画,用完后自觉放回。学生一般不把教材带回家,若确实需要,在征得老师同意后,可以带回家,但课前须按时归还。
在美国高校,由于教材不免费,且教材都相当昂贵,学生通常从学校的旧书商店里买旧教材使用,学期结束后一般都将教材又卖回旧书商店,供其他学生再次购买使用,这为经济紧张的学生们节约了不少资金。
在中国,教材是学生掏钱买的,学生每一学期都得买大量教材和教学辅导书。一旦到了学期结束,就会束之高阁或被扔掉。有些资料学生甚至根本没有来得及看就扔掉了。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中美课堂教育的不同理念和方式,最终导致了各自培养出的人才也呈现不同的特点:美国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分类培养,注重动手和技能训练,而中国喜欢把学生都按培养科学家的模式来统一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积累而轻视实际技能训练。这样,美国培养出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中国培养出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美国的人才知识面广,技能熟练,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创造思维与能力,且很有个性,其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接得比较好,而中国的人才普遍表现为在某一领域内知识积累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对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不深,适应变化的能力较弱,缺乏创新精神,缺乏个性,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这正是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因素之一。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拥有创新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当前适时提出推行素质教育,并将素质教育作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为此,新课程改革应切实重视和加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新模式的改革。
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人们的答复肯定会是孩子考上好大学。从这一点看,群众目前的目光就集中在孩子的“高考”上。由于高考与招生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这就客观上支持了目前的"应试教育"。因而,这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新课改实行过程中发生了很大抵触,这也正是新课改推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所在,也是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面对新课改出现的主要困惑。
对国家而言,如何能将素质教育与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起来;对学校而言,如何能将素质教育与高考升学结合起来;对高校而言,如何能将素质教育与高校的招生结合起来,等等,这些将是留给广大教育者们仔细研究并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
德国著名数学家克隆尼克的学生康托尔年轻时创立了集合论,在数学基础研究上做出了杰出贡献。但这个成就却遭到了他的老师克隆尼克的反对,他一面极力否定康托尔的研究成果,一面对康托尔进行诬陷和攻击,说他得了数学疯病,这种诬陷和攻击长达十年,致使康托尔受不了长期的非难和打击而精神失常。从此,作为教师的克隆尼克永远被钉在了教育学发展的耻辱柱上,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最劣质教师的代表。
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名师”,他们拯救或是毁灭孩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海姆基诺特博士说的:“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景,我个人的气氛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教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姆基诺特博士的话,高度概括了教师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和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决定性作用,教师既可以成为毁灭学生的超级专业杀手,也可以成为拯救和塑造学生的天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仁厚博爱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自然规律,万不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固守自己的名誉而毁灭学生,不能有意无意地去制造一些没必要的伤害或悲剧。尤其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各方面知识与信息的方法和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学生也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教师不再是权威。因此,教师必须在思想和心灵深处调整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学生成长的朋友,学习和进步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去学习、去创新、去超越,使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有能力成为学生卓越的引导者,有能力欣赏每一位学生,欣赏学生的单纯幼稚,欣赏学生的差异,欣赏学生富于幻想、别出心裁的创新。教师应努力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充分享受“教学相长”的乐趣。
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使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发展,使人最大限度地摆脱来自外界的束缚和威胁,保持人自然、纯真的天性。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的文明和强大的物质世界越来越成为人类自己生存的强大异己力量,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被异化的危机。因此,保持人自然、纯真的天性,保护、发展人真善美的本性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的职责也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呵护与安顿、和谐与提升,使人的生命富于活力和创造力,使其挺立、自由。那么,要实现教育的这个目标,要真正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从人格品德方面来说,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仁厚博爱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懂得人性,并能准确把握人,才能塑造出灵魂健康、人格健全、富有灵性和创造力,适合时代、社会、人民需要的优秀人才。
另外,仁厚博爱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是人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情感基础。而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通过优秀的人文精神的感染、熏陶。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对人性的理解、把握和开掘则与教师的人格和自身的人文素质息息相关。教师要把知识中蕴含的丰富优秀的人文信息,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需要进行挖掘,甚至拓展延伸,然后艺术地传递给学生,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人文素养,启迪学生的智慧,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优秀的个性,健康、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正确、深刻的理解并把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文性,把握蕴含于文化知识中的塑造优秀人格品质的因素,在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完善自己健全人格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发现美、懂得爱,要求教师具有仁厚博爱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而学习是塑造人格美的重要方法。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强调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智慧和人格美的层次,以达到人格美的最高境界。所以教师不得不对科学文化知识作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
中国课堂一个疯子在上面跳大神,一群傻子在下面见周公。
美国课堂一群白痴在下面瞎扯蛋,一个专家在上面看小品。
美国课堂上学生比较自由,你想干什么干什么,美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
中国课堂老师比较自由,老师想干什么干什么,中国课堂是以老师为主。
中国就是 机械室教育 当然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体制
美国的话 就有点因材施教的原因了 学生不限制学生太多
当代中学生"偶像崇拜"的调查研究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调查报告
课题组实施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问卷调查,对于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现象,重点关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偶像崇拜”的比例和方式;(2)“偶像崇拜”的原因和认识;(3)“偶像崇拜”的体验与收获;(4)“偶像崇拜”的周围反应和对应。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追求,是想获取当代中国青少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其自身对“偶像崇拜”现象的看法和体认,反思我们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的评价或担忧,审视我们对这类言行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从而试图以更具前瞻性的视野、更有战略性的文化建设方案、更符合青少年现实需求的教育办法,来推进我国青少年阶段的人生辅导和素质教育,并同时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建设。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问卷调查的主要发现
1、目前中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其具体的行为方式是比较清楚的,但其存在比例是不确定的。在谈论“偶像崇拜”现象时,更多的青少年愿意把它作为“他者”现象,而不是自己介入其中的现实。
调查显示,对于“您的同学中有没有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人”,79.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11.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能有”;对于“您的同学中是否有人喜欢、崇拜某个‘明星’到了疯狂的程度”,29.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32.2%的被调查者认为“可能有”。但对“追星族”在具体班组中所占的比例,则有30.3%的被调查者说“不清楚”,14.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1/10,7.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2/10,11.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3/10,5.3%的被调查者则认为比例可能高达9/10。显然,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现象的普遍性更为确定,但对其存在的具体比例则没有把握。
但另一方面,对周围不确定的“追星人群”的“追星”方式,他们又是清楚的。如在回答什么方式表现了部分同学已经“追星”到了“疯狂的程度”时,有78.5%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会“收集有关的一切资料”,65.8%的被调查者发现他们“天天唠叨某个‘明星’”,11.1%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会“给‘明星’写信”,33.3%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会“想办法参加有此明星出现的场合”,42.1%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已经为‘追星’花费了不少钱财”;而认为“不清楚”别人是如何“追星”的人,仅有1.4%。
有意思的是,对于“您是否正在崇拜某个‘明星’”的问题,34.5%的被调查者回答“是”,65.5%的被调查者回答“否”;其中持肯定答案的49.3%是初中生、45.0%是高中生、22.1%是大学生。但与此相关,对于“您是否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22.2%的被调查者说“曾经有过,现在没有了”,18.9%的被调查者是“正在经历”,5.3%的被调查者是“没有经历过,但想经历一下”,35.1%的被调查者是“没有经历过,也不想经历”(其中大学生是40.5%),6.6%的被调查者是“曾经经历过,以后还想经历”,2.3%的被调查者说“曾经经历过,以后不想再经历”,还有9.6%的被调查者觉得对自己是否有过“偶像崇拜”的经历是说“不清楚”的。这样“曾经经历”、“正在经历”和“没有经历但想经历”“偶像崇拜”的人,加起来还是达到了55.3%。
2、多数青少年把“偶像崇拜”现象视为普遍、正常的人生追求,而非“青春期”特有的反应,并对此表示理解和有相当的共鸣。他们不愿意对周围的“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简单的价值评判,而希望具体辨别和分析。
调查显示,有60.4%的被调查者“不赞成”“‘追星’只是年轻人才有的现象”,并且有10.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对青少年的不信任”。与此相关,有39.2%的被调查者对其父母辈的“崇拜政治领袖或知识精英”表示“很能理解”,36.0%的被调查者表示“较能理解”,并有8.9%的被调查者认为“要看崇拜谁”。这说明多数青少年把“偶像崇拜”现象视为普遍、正常的人生追求,而不仅是“青春期”的反应,并且他们并不认为长辈的“崇拜对象”和“崇拜方式”与自己有很大的不同,或比自己更崇高、更正确。
应该说,他们对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的“偶像崇拜”现象感到正常、表示理解,并有相当的共鸣,很少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正在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如:只有13.7%的被调查者认为那些“疯狂”的“追星”同学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认为其“疯狂”行为“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学习”的也只有12.2%。对于周围同学中出现的“追星”现象,56.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会“大惊小怪”,25.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会“无所谓”,12.0%的被调查者认为这要看他们追得是哪位“明星”,3项合计93.8%,再次证明“偶像崇拜”现象存在的普遍性和青少年群体对其的普遍认可度。
调查显示,对于“崇拜某人就是‘个人迷信’”的观点,有64.6%的被调查者“不赞成”,有21.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的人是,有的人不是”。对于“‘追星’就是‘追求个性’”的观点,有37.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赞成”,但又有47.5% 的被调查者认为“有的人是,有的人不是”。对于“追星”的同学与不“追星”的同学是否有区别的问题,36.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区别”,30.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看来,不少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现象的态度是相对理性的。
3、目前青少年选择偶像的面比较宽,个人的“主体评价”正在取代“社会评价”的定位;尽管有耐人寻味的群体差异,但相似点多于相异性:青少年普遍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大胆追求人格魅力、个性气质和个人才华。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正在崇拜的偶像:(1)外国和港台的“明星”多于大陆的“明星”(三者的比例分别为28.8%、31.6%、6.2%),但三者都在崇拜的人占三成以上(33.4%);(2)影视“明星”多于体育“明星”(两者的比例分别为37.2%、23.3%),但两者都在崇拜的人也占三成以上(39.5%);(3)活着的“明星”要比去世的“明星”、年轻的“明星”要比年长的“明星”(35岁以上)更耀眼(前组比例为68.3%比4.5%,后组比例为57.1%比7.1%),但两者兼顾的也分别达到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前者为27.2%,后者为35.7%)。[yn1] 由此可见,目前青少年选择偶像的面还是比较宽的,他们更多地选择那些年龄与自己相似或略长一点的“明星”和“名人”,但也不排除其他。(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一般国内讨论中,把“偶像”和“榜样”作为一对差异来进行分别论述,故本次调查仅就“偶像类”崇拜现象进行探讨,并且不把它们与“榜样类”选择作对比。因此,有关的调查选项中,没有列入政治、科技、军事、文学艺术等名家、名人。)
对于值得崇拜的“明星”首先要具备的条件,被调查者的选择是(限选1项):“人格魅力”占首[yn2] 位(23.9%),“个性和气质”其次(23.7%),“才华横溢”再次(22.2%),“对社会有重大贡献”被排在了第四位(11.3%)。其他选项依次为:“漂亮/英俊”(5.6%),“不清楚”(4.3%),“无所谓”(2.9%),“阅历丰富”(2.4%)。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个人的“主体评价”正在悄然取代“社会评价”原先的定位,成为青少年自我评估的第一标准。
就这一问题而言,调查也显示了耐人寻味的群体差异:(1)从年龄和学历差异上看,大学生的前四项选择是才华、个性、人格和社会贡献,高中生的前四项选择是个性、才华、人格和社会贡献,初中生的前四项选择则是才华、个性、社会贡献和人格。(2)从地区和经济背景上看,城市籍学生的选择排序是个性、才华、人格和社会贡献(24.6%、23.8%、22.3%、9.4%),城镇籍学生的选择排序是人格、个性、才华和社会贡献(32.5%、23.4%、18.5%、8.3%),乡村籍学生的选择排序则是人格、个性、社会贡献和才华(24.2%、21.2%、20.2%、18.7%)。这些差异可能折射的是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异、城乡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差异、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对自我认识的差异等。但总体看,相似点多于相异性,即中国青少年普遍地开始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他们对人格魅力、个性气质和个人才华有着大胆的追求。
4、“偶像崇拜”是一个有着共同特征人群的人生体验过程,更多地是一种娱乐活动。青少年主要采取交流、模仿和评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崇拜。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渴望与偶像交流。收集和分享收集是目前青少年比较流行的“偶像崇拜”方式。模仿自己的偶像是许多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一部分。
调查显示,许多青少年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崇拜,如给偶像写信,模仿“明星”的唱歌、打球、健身、着装、化妆、穿鞋、饮食,收集心中偶像的有关资料或上网参与聊天和“明星”俱乐部活动等等。
调查发现,直接给心中偶像写过信的人数是有限的,仅有3.3%的人写过1-5封;63.7%的被调查者说自己“没有写过,也不想写”,21.1%的被调查者则说自己“没写过,但想写”。这部分被调查者的交流渴望,也体现在他们对“网上明星俱乐部聊天活动”的态度上,在自己的偶像可能出现或作为聊天对象时,分别有3.5%、5.5%、8.6%、23.1%的被调查者说他们“每次参加”、“尽量参加”、“偶尔参加”和“想参加”,4项比例的总和为40.7%,若加20.3%的“不知道有此活动”的被调查者就是61.0%,超过了“没有参加,也不想参加”的39.0%的比例。换言之,约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渴望与偶像交流,或以谈论自己偶像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如果他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这种条件,他们就可能借助网络的“虚假社区”来实现自己的需求。
收集和分享收集是目前青少年比较流行的“偶像崇拜”方式,分别有19.2%和56.2%的被调查者“经常收集”和“偶尔收集”“明星”的照片、签名、资料等,“没有收集,但想收集”的被调查者也有12.8%。这些收集活动常常也是他们平时同学间、朋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分别有15.8%和47.0%的被调查者将自己的收集与同学“经常分享”和“偶尔分享”;另有14.6%的人“没有分享,但想分享”和22.6%的人“不想分享”。“不想分享”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比较个人化的选择和“隐私”的一部分。
模仿自己的偶像是许多青少年成长历程的一部分,分别有9.1%和32.9%的被调查者“经常模仿”和“偶尔模仿”,另有11.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没有模仿过,但想模仿”,3项合计则约有53.4%的被调查者有模仿冲动;但却有46.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没有模仿过,也不想模仿”。这可能表明“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一个重要区别,即“偶像崇拜”更多地是一种娱乐活动,首先是通过“开心一刻”来缓解学习压力和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境,通过他人经验的“替代性体验”来释放心理能量和解放潜在欲望,并可能因此也开阔眼界、了解他人和探秘人生。如果说通过模仿偶像也促进了自我意识和能力的增长的话,一般是间接的、顺其自然的,而不象“榜样学习”那样,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明确的指向或刻意的追求。
因此,有47.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偶像崇拜”不会影响自己与周围同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如果您有所崇拜的‘明星’,您认为他(她)对您的成长会有帮助吗?”,只有6.2%的被调查者回答说“会有很大帮助”,41.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会有一些帮助”,另有26.7%的被调查者认为“不一定有帮助”,还有10.8%的被调查者认为对此“不清楚”。这些回答可能提醒我们,不要把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看成是十分明确的“学习”行为,认为他们崇拜谁就会像谁,模仿什么就会是什么;在每天必须完成的那么多有明确目的的、指定性的、繁重的学习之后,青少年们更多地在类似“偶像崇拜”、“明星迷恋”的活动方式中享受“轻”的、无目的性、无规定性、无期待性的乐趣,也有许多阅读和模仿行为可能只是为了不落伍于时尚或跟上时代节拍。当然,调查也发现,约有6%左右的青少年因为种种原因,把模仿偶像当作了生活之“重”,渴望放弃或摆脱正规学业,追求远大“星”程,但这毕竟是极少数。
5、对于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现象,被调查者父母的态度为:半数“不反对”、四分之一“反对”、四分之一“不关心”;被调查者老师的态度为:三成“不反对”、三成多“反对”、三成多“不关心”;父母和老师的态度随着青少年年龄与学业的变化而变化,与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历程构成矛盾。青少年随着年龄与学业的提高,其“偶像情结”逐步淡化。
此次调查重点了解了父母和老师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一般反应。对此,有26.9%的被调查者感到他们的父母“理解,不反对”,22.9%的人感到父母“不理解,但不反对”,2项合计父母“不反对”的人约占半数。感到父母“理解,但反对”的被调查者有17.8%,“不理解,也反对”的有7.2%,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父母对此是持反对态度的。耐人寻味的是,还有12.8%的被调查者认为对此父母的态度是“无所谓”的,12.4%的人对于父母的态度是“说不清”的,这也许说明约有四分之一的父母让他们的孩子感到是不关心或无暇关心孩子的日益成长和心理变化的。
可能因为“偶像崇拜”现象更多地出现在家与社会中,所以被调查者感到老师对此“理解,不反对”和“不理解,但不反对”的比例分别是18.4%和12.6%,即最少有三成的老师让青少年感到对此是不反对的;感到老师“理解,但反对”和“不理解,也反对”的比例分别是23.2%和8.9%,也是三成强;另有11.4%和25.5%的教师让被调查者感到对此“无所谓”或“说不清”。这些数据可能说明,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中的“偶像崇拜”现象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处于既不提倡、也不重视和利用的隐性位置。
当然,对于“偶像崇拜”现象,父母和老师的态度是随着青少年年龄与学业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父母对子女的“偶像崇拜”行为“理解,但反对”的,在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学历、年龄层的比例分别是26.6%、17.3%、13.9%,老师对此“不理解,但不反对”的,在初中、高中、大学的比例分别是7.4%、10.4%、15.9%。由此可见,父母和老师反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原因,不在于双方是否能在偶像选择上相互理解,而主要是现实环境造成的两种担忧,即对学习压力的担忧和对孩子自主判断能力的担忧。但这与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构成了矛盾:“偶像崇拜”一般是在青少年初中阶段——14岁前后——频频出现的成长现象,到了家长和老师认为青少年比较成熟和可以自立的大学阶段,则是“偶像情结”开始弱化或淡化的时期。也正因为如此,调查显示出确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的初中生占49.3%,高中生占45.0%,大学生占22.1%。
6、媒体的宣传和报道是青少年了解偶像的主要渠道,有六成多的青少年对有关电视节目不满,对于“明星”的“包装”大多数人有清醒的认识。
调查显示,分别有14.2%和32.1%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听到或看到别人“批评”自己的偶像时“非常在意”或“比较在意”;29.5%和11.9%的被调查者对此表示“一般”和“无所谓”。虽然有82.7%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收看”或“偶尔收看”电视上的“模仿秀”和“与名人对话”节目,但只有6.2%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喜欢(其中初中生占10.5%、高中生占7.2%、大学生占3.6%),有49.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节目质量“一般”,加上“不喜欢”的人,不满者有六成多。与此同时,青少年对媒体不断“包装”“明星/名人”的现象有较清醒的认识,有27.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包装明星”是“应该”的,13.5%的人认为是“不应该”的,22.7%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31.0%的人认为“要看具体人”。这四种选择都带有一定的理性思考,说明大多数的青少年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偶像/明星/名人”具有“外包装”、被“炒作”和被虚构的一面。
[结 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几条基本的调查结论:(1)“偶像崇拜”现象在目前的中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2)与“榜样学习”不同,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更多地是一种娱乐活动。(3)多数青少年不愿意对自己周围的“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简单的价值评判。(4)超过六成的青少年渴望与偶像交流,或以谈论自己偶像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有近一半左右的青少年认为“偶像崇拜”不会影响自己与同学的交流。(5)目前青少年的偶像选择面还是比较宽的,被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其主要条件分别是:才华、个性、人格、对社会的贡献。(6)虽然青少年群体自身对普遍存在的“偶像崇拜”现象感到正常,并有相当的共鸣,但约四分之一的父母和三分之一的老师对此现象表示反对;父母、老师反对的原因不在于与孩子是否能在偶像选择上相互理解,而主要是对孩子学习压力和自主判断能力的担忧。这与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历程构成了一定的矛盾。(7)目前国内媒体的“明星/名人”节目或报道对青少年很有吸引力,但有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这些节目和报道质量“一般”。
从中国教育体制的背景看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
在谈到“偶像崇拜”和“追星现象”的原因时,天津学者郭栋的一篇短文表达了两个与众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当代青少年的“追星”或“偶像崇拜”现象是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因为这与人类童年的图腾和神灵崇拜是相似的;二是可以把当代青少年为一些心中偶像而做的迷狂举止,看作是他们对自己学校生活的一种心理调节。
该文提出,不同民族的“先民们”都曾虔诚地将一种东西——或大鸟或兽或草或石头或心中的某种想象——看成是神灵并作为偶像,在极其庄重和执著的仪式中集体膜拜,甚至以鲜血和生命来祭祀。与一些人以为古代图腾仅仅反映了古人的幼稚和愚昧一样,“追星”和“偶像崇拜”现象在当代中国也极易成为“让人担心的下一代”的标志之一。文章罗列了类似的担心有:“追星”是不成熟的“偶像崇拜”,是少男少女的“精神快餐”,是大众传媒和商业的误导,是教育的脆弱和尴尬,是社会示范效应的移位(郭栋《追星一族》,《中国青年研究》,1998,5)。
也许是因为作者熟知当代青少年的心理,所以文章很简洁地回答了一些父母和师长对“追星族”的主要疑问:为什么不崇拜科学家,而要去围着唱歌演戏的转悠?郭栋认为有两个原因:普遍的原因,是娱乐圈的偶像更贴近这个年龄段的心理需求,他们是在审美而不是在认知,并不把心中的偶像作为其“认知权威”。如前所述,也许这时候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理性思考,但审美的冲动和选择的得失,有可能把他们引向日益成熟的理性思考。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学业的重压与青春梦幻之间的矛盾。一位中学生这样写道:九门主课,十年寒窗,我们并不抱怨,只是对于那尚未成熟的大脑来说,实在是极大的负担。因此我们常常需要一些润滑剂,使被“XYZ”和“之乎者也”阻塞住的大脑机器重新运行(同上注,同时参见中国青年出版社《向着前途的询问和企盼——中学生谈自己》)。因此,文章认为,“明星”和“偶像”是许多青少年心中的完善,是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但也是无法实现、也没有精力实现的青春之梦。
1、青春之梦“无精力实现”青春之梦的“无法实现”也许是暂时的,但“无精力实现”却是致命的。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已经喊出,但事实上暂时还是无法兑现的良好愿望。不仅如此,它还在现阶段中进一步加重了学校和学生的心理负担。因为学业负担不能减,减了就是时间、经济和自尊的高额付出;“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又进入“参考性入取条件”的选项,达不到的依然是时间、经济和自尊的高额付出。现在中国的青少年每天花在“规定性”学习上的时间已经超过一般成年人的工作负担,他们早出晚归,每天中午不休息,每天晚上和“双休日”应做的“作业”,以及如果想“出色”就必须做的“超前性”作业和必须参加的辅导班,已经让孩子们及其家长都一起感到窒息。
什么叫心中有梦却“无精力实现”?什么是这种梦想的转移及其后果?
首先,他们缺乏自由的时间。马克思认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21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只有在自由的时间里,人才可能有积极的存在和创造性的发展。但是目前中国青少年的自由时间因为课业极其繁重而过于稀缺,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在漫长的必要学习时间里,被现实原则严密封锁。于是在有限的剩余学习时间里,他们高度压缩、聚集的孩童本性就不顾一切地寻隙逸出,冲向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的快乐原则。他们的自由时间之所以差不多都投向了“明星”和“偶像”,投向了音乐和网络,投向了大众媒体制造的娱乐天地,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失衡只有那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得到释除,他们不能自主的委曲只有在意象世界的造梦机制、理想图解和安慰语气中得到虚假的安慰。
其次,他们没有足够的阅读、对话和交流。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学生都差不多下午3点放学,但学校规定每人每月需读40本课外书,每本在300页以上。他们必须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书,撰写简洁的读书笔记,写出自己对这本书的意思归纳和理解。这一方面训练了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简捷提炼某一事件大意或重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广泛的生活阅历和细化了他们的感情世界。同时每次课堂上的读书报告讲评,都是青少年在自身群体内对共同关心的问题的多次对话和深深浅浅的交流。在这种对话和交流中,组织的学习通过个人的学习以及集体活动的规则,不断促使青少年对自我选择、已有理解的不断反思和改变,并由此在学习中得到足够的理性启蒙。自主地选择和独立地探讨人生和分析问题,是一个孩子不断与成人世界分享“理性”的机会。经常的交流和对话,是让一个孩子发现差别、反省自我的途径。但我们的孩子们正在忙于学习各种各样的实用知识。这些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为的是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这些知识里也包括许多道德和理想的教育,但还主要是通过教师的阐述和以“规定动作”方式进行的检验。我们一轮又一轮的“辩论赛”、“主持人赛”、数理化“金杯赛”都不是在求“智”,而是求“胜”。
2、教育的环境消解了“榜样”的魅力
(1)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没有体现出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现代教育原则,学校依然是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主要场所。在最有效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只能是鼓励单一发展,学生和家长只能是接受统一评判,让学生成为“容器”,让毕业者成为“标准件”。这种“千人一面”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青少年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培养。虽然近期“高考”改革有了许多新思路(《北京青年报》2002年7月中旬报道:教育部近期正在积极推进高考改革的深化,具体趋势有四个方面:多次考试、试卷多样化、扩大X的范围、综合评价等),但实际又把原来高考中的问题提前到“中考”中来了,一场“整齐划一”的考试,迅速地把13-15岁的中国初中生分成了两三个基本挡次,许多学生考试结束后就不愿再出门见人,许多班级在一场考试后就分成了“上等”和“下等”两个班级,两拨学生一夜间形同路人,许多家长在孩子10岁左右的时候就一刻不停地向他(她)们灌输未来人生道路全决定在一两场重大考试的忠告。在改革的经济成就影响下,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渴望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未来的生活质量,从而加大了有限教育资源内的竞争。为了适应竞争,以争夺被限制的教育资源,各校各科的教师都不得不加大题量,要求学生加快做题速度,强调各课成绩全面优秀。结果造成学生几乎精疲力竭,在终于抑制不住、偷出时间来追求自我兴趣和业余爱好时,甚至会对父母、老师、学校产生强烈的负疚感与对自己的羞耻感;反之则是“逃”出来后就再也不想回去了。
(2)与片面智能培养相配套的“德育”,仿佛已压缩为简单强硬的“政治教育”,成为最让学生反感的课程之一。因为加大了他们的学习负担,而且不少学生仅在他们的直觉层面上,就发现教科书、参考书的诸多疑问和对历史的有意增删。这种感觉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真正启蒙性阅读和理解。
(3)就业压力通过升学“硬淘汰制”或“分等级制”,过早地给予尚能理解其复杂性的青少年以精神压力,让他们以为学习不好就没有前途,对不起辛苦养育和辛勤教育的家长和老师,因而过早地、半懂不懂地决定了自己的“专业”取向。绝大多数学生对“理科班”的认识,不是对科学精神的热爱,对科学探索的向往,对事业兴趣的选择,而是简单的“工作/失业”、“白领/苦工”、“成功/没出息”的回避性选择。
(4)教师比学生更“千人一面”。初高中的“特级教师”也是一个模式的批量塑造,评价他(她)们的主要标准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即他们所教学生的升学率、竞争的中奖率、自己入选省市区县各级统一评审的“XX教学新秀”的次数等。一些试图身体力行“素质教育”的老师在学期开学时曾痛下决心要进行改革,却会在学期期末临近考试的时候又被迫临阵磨枪,与学生一起对付统一考试,并且往往败下阵来。目前各种师范院校的教学和评比,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封闭、保守的系统,外界的力量无法介入,除非其内部有人想做一点修正,否则只能适应其已有的、特有的思路进行教学和评比。许多与这个模式不完全适应的优秀人才
飞轮海
为什么美国能教出那么多的科学家?
楼主的问法有问题!!!
其实没有科学家这种说法的,因为没有评判标准。
我一直认为用专业人士,这个词语会妥当得多。
比如说,我们看欧美的电视电影,会发现有很多的专业人士,都非常非常的牛。相比之下,中国的电视电影就很少了。估计这就是楼主提问的现象吧。
那么来说说原因,
1、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士农工商,现在是士商工农。而工和农才是最容易产生专业人士的领域,相比之下中国人骨子里是看不起这些人的,所以很少报道,并不代表没有。有兴趣的话,以前CCTV2有一个《当代工人》的栏目,中国的工人技师兼职比你想象中的那些科学家还要牛,只是不受关注。
2、社会环境和风气不一样,中国培养的主要是理论派,国外培养的往往是实战派。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外能够快速的将科学技术变成实物,而国内则不行,并不代表国内的专业人士水准不行。
3、生存的土壤不一样,欧美在科技上领先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他们的后辈都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样他们的研究起点就更高很多。举个身边的例子吧,你看看现在大学老师们都在研究些啥,就想得到了
一个科学家为了更好的研究自己的成果自然会选择到条件最好的国家去。。。所以美国的科学家很多但土生土长的科学家缺不是很多。。。都是移民过去的科学家。。。。本身这个国家的人民都是来自于欧洲。。。真正的美国原住民大多都还是野蛮人。。。
美国经济发达,科研条件环境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并且制度合理,世界上很多知名的科学家移民美国在美国发展,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不都是美籍华人人吗?当然主要是美国的条件科研条件优越
要是比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多,无疑是中国,美国的科学家绝对没有中国多的!
而且美国的科学家有很大部分都是外国的移民,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是再自己国家受的教育但功成名就就移民到了美国,便成了美国的科学家!
有钱
穷的连生活都很困难,成为科学家的几率当然会低很多
文章标题: 为什么美国中小学不要求学生,崇拜特定的某位科学家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