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0-04 13:00:1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古代和现代一年时间没有差别,不会出现古人年纪有重大出入的情况。这里面牵扯一个“度量衡”变更的问题。下面容我细细道来。
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因为我们很多度量衡都发生变更了。那什么是度量衡呢。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的物体的统称。以我们熟悉的重量单位为例来说明。现代重量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克(g),千克(Kg),吨(T),单位之间的换算是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g。
中国古代一斤等于十六两,等于现代的800克,0.8公斤。所以一些古文中记录的中的重量会和现代的不一样。
再比如长度,我们老说“七尺男儿”,这个身高按现在标准算大概是2.3米。这并不是说古代男人高,现代男人矮。而是古代度量衡和现代不一样。商代,一尺合今16.95cm;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唐代,一尺合今30.7cm;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明清时,一尺合今31.1cm。现代,一尺约33.33cm.这里卖个关子,各位根据各朝代一尺的数值猜测下,“七尺男儿”这个成语大概是哪个时期产生的。
现在回来说我们提到的时间问题。
有个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遍。
时间度量衡没变过!
时间度量衡没变过!
时间度量衡没变过!
到了这里各位看官可能都看明白了。只要度量衡不变那么计量就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只要度量衡不改变,那么古代的“年”和现代的“年”长短是一样的。古人的年纪和现代人的年纪也不会有出入。
蒋风之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其代表作品为汉宫秋月。
蒋风之的演奏风格典雅、深邃、手法细腻且富于变化,他演奏的二胡曲,可以使人感受到中国音乐艺术创作所注重的声韵相和、虚实相生的意境表现。
蒋风之的一生:蒋风之(1908年4月27日-1986年1月26日),出生于江苏宜兴,中国二胡演奏者,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 。
1915年至1923年,在家乡读书期间向村里帮工学习演奏竹笛和二胡。
1923年9月,考入苏州农业学校,在校期间参加学生组织的“同乐会”,演奏江南丝竹和民间小调。
1924年,结识刘天华的学生储师竹,并得到《病中吟》《月夜》两首乐曲的曲谱 。
1927年8月,考入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11月,考入国立音乐学院,成为该院第一届学生,主科琵琶专业,师从平湖派琵琶演奏者朱荇箐,副修钢琴,还向刘天华的学生吴伯超学习二胡。1929年9月,考入北平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刘天华主修小提琴,兼修二胡,副修琵琶与钢琴 1930年4月,在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举行的第四次演奏会上,分别演奏了钢琴四手联弹、小提琴齐奏与二胡独奏四个节目 。
1931年,经刘天华推荐,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国乐导师教授二胡;同年,参加为九一八事件募捐音乐会演出 。
1933年7月,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毕业;同年,与丁铛合作在日本开音乐会,介绍二胡艺术;8月,与周少梅合作举办国乐音乐会;9月,正式到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1月,在百代唱片公司录制《汉宫秋月》。
1934年3月,在青岛举办个人国乐演奏会;9月,分别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举办独奏音乐会。
1935年5月,参加刘天华遗作演奏会演出;6月,在北京举办独奏音乐会;8月,被京华美术专科学院聘为副教授 。
1936年1月,创作二胡独奏曲《长夜》。
1937年8月,被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以及京华美术专科学院分别聘为教授;同年,在燕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开设二胡学习班 。
1938年4月,被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聘为教授。
1945年,与管平湖、王君瑾在国子监组织民乐传习所;同年,在北京亚斯礼堂参加庆祝抗日胜利音乐会演出 。
1946年4月,到解放区张家口“联大”音乐系执教 ;同年,与古琴演奏者管平湖、古筝演奏者周希文在北京青年礼堂举办音乐会;9月,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院任教 。
1948年,在天津河北师范学院任教。
1949年,受到周恩来邀请,在北京饭店与各界知名人士欢聚;同年,参加第一届文学艺术代表大会 。
1950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同时任教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音乐系;同年,录制了《汉宫秋月》《良宵》,这是建国后出版的第一张二胡唱片 。
1953年9月,参加第二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演出。
1954年6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了蒋风之、周广仁、张权、楼乾贵独奏、独唱音乐会;同年,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中国民族民间古典音乐巡回演出团,在上海、南京、广州、武汉、西安、沈阳、北京等地进行巡演。
1955年,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民族音乐专题节目撰写了“漫谈二胡”,后编辑成书,在节目录制期间,电台为蒋风之录制了《病中吟》《闲居吟》《空山鸟语》《四合如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作品,由中国唱片社出版唱片《空山鸟语》;同年,参加全国民乐巡回演出,演奏的《汉宫秋月》受到欢迎 。
1956年,参加全国首届音乐周演出;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月夜》《三宝佛》《熏风曲》;同年,被评为高教二级教授。
1957年,调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音乐系执教;同年,参加了纪念刘天华逝世二十五周年演出;同年,参与编写出版了《民族器乐讲座》 。
1958年,出版了《蒋风之二胡曲八首》。
1959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汉宫秋月》《玉簪花》《熏风曲》。
1960年,参加招待比利时王后演出;同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悲歌》《鸥鹭忘机》《苦中乐》。
1962年,参加政协组织的台湾联谊演出;同年,受邀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 。
1963年5月,担任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评委。
1964年9月,中国音乐学院成立,蒋风之担任器乐系主任。
1977年5月,参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音乐会,演奏了《二泉映月》。
1978年10月,赴沈阳讲学、演出;11月,赴西安讲学、演出;同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流波曲》。
1979年8月,赴西宁讲学、演出,在西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良宵》《二泉音乐》《熏风曲》《汉宫秋月》《花欢乐》《流波曲》;同年,与来访的美国小提琴演奏者耶胡迪·梅纽因进行交流演出 。
1980年,赴武汉讲学、演出。
1981年,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
1982年6月,被聘为北京二胡研究会顾问;10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蒋风之师生广播音乐会 。
1984年3月,赴江西讲学、电台录音 。
1985年11月,出席北京二胡邀请赛开幕式 。
1986年1月26日,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汉宫秋月》的简介:《汉宫秋月》是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原为崇明派琵琶曲,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不少相关文章对此曲解题时都模糊地称,此曲旨在唤起人们对受压迫宫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流露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
《汉宫秋月》很可能与《汉宫秋》有一定的关系。而《汉宫秋》是一出元末杂剧,作者是马致远。《汉宫秋》讲的是王昭君和亲出塞的故事。汉初时开国元勋多为布衣出身,而后妃、宫女也多出身微贱。基于这一传统,汉朝的宫女与嫔妃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每一位宫女都心存梦想,即有朝一日能获得被皇帝宠幸的机会。然而王昭君在宫中深居数年,却连皇帝的影子都没见过。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介绍了一则在后世广为流传的故事。宫廷画师毛延寿因向王昭君索贿不成,就在王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痣,使王昭君的相貌显得比较普通。由于宫女太多,汉元帝只凭借画师呈上的画像上来选择宫女。这样一来,原本拥有惊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没在众多的宫女里了。此为野史,不足为信。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王昭君之所以自愿远嫁匈奴,是由于“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与其在宫中过着冷清孤寂的生活,让青春年华年复一年的老去,不如远赴异域。所以听说汉朝的属国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长安朝觐天子并自请为婿之时,王昭君果断的毛遂自荐。然而,皇宫内的生活虽然孤寂,倒也平静,匈奴所居之地是草原大漠,未来如何,谁也不知。李白有诗云:“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杜甫显然很同情王昭君,他写下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诗句。而做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却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他认为昭君出塞不是件坏事,写诗云,“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王昭君出塞时,是否充满了悲怨情绪,后人已无法得知。无论如何,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并不轻松的人生选择。虽然这是一次政治婚姻,但王昭君的想法也许并不复杂,并非抱有为“汉匈两族世代团结友好”的目的。这种说法显然是意识形态对历史的强行解读了。后来昭君在匈奴生了两个儿子。呼韩邪单于死后,他的儿子继位,欲娶昭君。父死后,子可娶继母,兄死后,弟可娶其嫂,这本是胡俗,在匈奴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昭君觉得难以接受,于是上书汉成帝求归,成帝敕令其可以不尊汉习从胡俗,昭君后来只好服从。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却说,昭君誓死不愿改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于是,“昭君乃吞药而死”。难道历史上的“昭君怨”就是源自这等讹传?宫女之怨是个传统话题。汉乐府中有不少关于宫女之怨的题材,如《玉阶怨》,《昭君怨》,《昭君悲》等。后来甚至形成了专门描述后宫的诗体,名为宫词。唐朝张祜的一首五言绝句《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即是描述宫女的佳作,写出宫女积郁难遣的深怨。唐朝诗人王建、五代时后蜀花蕊夫人都曾做过《宫词》百首。宫女身居深宫,不得自由,日久自然生怨。另一方面,西汉辞赋家邹阳在《狱中上梁王书》中曾感叹:“女无美恶,入宫见妒。”三千嫔妃和宫女,整天想的事情是向皇帝一人争宠,怎能不妒。然《汉宫秋月》中的幽怨并非小家碧玉式的、弱不禁风的闺怨。汉代宫娥身材健硕,能陪皇帝骑马、打猎,宫内活动受到的限制也较后世皇宫为少。因而她们怨则怨矣,本身并不幽闷纤弱。汉代宫女中也有不怨的。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讲汉代有一个宫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汤圆。她每天极为想念家里的父母姊妹。她的诚心感动了皇帝,以后每年正月十五,汉武帝批准家家户户做汤圆,点灯笼,允许娘娘宫女出宫与民同乐。那一天,元宵在自己的灯笼上写着“元宵”两字,带着自己做的汤圆出宫,与家人团圆。且把遥远年代里的幽怨抛在一边,听《汉宫秋月》,品十五元宵,岂非快哉?
二胡的简介: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等。
二胡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并发明了二胡揉弦,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王国潼等。就如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
2、发展。
据《中国文化史三百题》提供资料:宋代是外来乐器与中原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二阶段。宋元明清时期,随着戏曲、曲艺的发展,民间乐器随着“勾栏”“瓦舍”的兴起而发展了自己的伴奏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源自蒙古、西域的马尾胡琴(又称二弦琴),经与前朝留下的嵇琴、轧筝融合,创制出新颖的胡琴。这一乐器充分标志中国弓弦乐器走向成熟。后来,由于地方戏唱腔风格需要,胡琴又逐渐分化,出现配合秦腔、豫剧需要的板胡,京剧、汉剧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坠子需要的坠胡,广东粤剧需要的高胡,潮剧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说唱用的四胡,川剧用的盖板子,河南越调用的四弦,福建莆田戏用的枕头琴,侗戏用的牛腿琴,壮剧用的马骨琴,晋剧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乐器。所以,二胡实际上是这众多的弓弦乐器中的一种,它的得名远远晚于胡琴。所以说“二胡”始于唐朝是不准确的,应该说“胡琴”始于唐朝。
二胡的结构:
1、琴筒。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一般用乌木,红木制成(紫檀木很少),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其形状主要为六方形,长13厘米,前口直径(对边)8.8厘米。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细,筒后口敞口或装置开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
2、琴皮。琴筒前口蟒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发声的重要装置。一般是蟒皮,蛇皮是最低级的二胡琴皮。蛇皮鳞纹细密,纹路排列规则,并富有韧性,但质地较薄。音质易受气候、室温等因素的影响。蟒皮鳞纹粗而平整,色彩对比协调,厚度适宜而有弹性,不易受虫蛀,发音共鸣较好。蟒皮又以肛门一带地方的最为理想,这个地方的蟒皮适应性广、发音浑厚圆润,并且性能稳定。新买的二胡无论是蛇皮的还是蟒皮的,发音往往空而带沙,并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悬殊较大。这是琴皮振动还不够协调的缘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拉奏后,琴皮的振动才有可能逐渐变为常态。它是二胡重要的发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蟒皮的鳞片越大,音色越好。
3、琴杆。琴杆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数量较少)、乌木或红木。一般用乌木较多。乌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是支撑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长81厘米,直径约为0.55寸(1.83厘米)。顶端为琴头,上部装有两个弦轴,下端插入琴筒。琴头呈弯脖形,也有雕刻成龙头或其他形状的。衡量一把二胡的发音纯净与否与琴杆材料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通常把红木视为上品,乌木的也不错,其它木材的就要逊色一等了。选择时除了要仔细辨别琴杆的制作材料外,还要兼顾到质地紧密、木射线细密而均匀、无节、无疤,无明显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4、琴轴。琴轴共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轸),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绞内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木质轴调音后稳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给调弦带来困难。机械轴调弦快而自如,音准也好,若制作质量没有完全过关,时而会出现松动、滑动等现象,容易导致跑弦走音。
5、琴弦。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且易变音。大多采用金属弦。
6、琴弓。琴弓(俗称弓子)由弓杆和弓毛构成,一把好弓首先要长而直;其次,弓毛以白色马尾毛为上品,且弓毛要多而齐,与鱼尾连接处捆扎要牢固;最后要注意弓杆的节应少而小,粗细适中。全长76~85 厘米,弓杆是支撑弓毛的支架,长度2.4尺(80厘米),用江苇竹(又名幼竹)制作,两端烘烤出弯来,系上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马尾夹置于两弦之间,用以摩擦琴弦发音。弓毛多为马尾,也有用尼龙丝仿制的。有些简易二胡是用尼龙线来代替弓毛,这种音响效果较差。衡量弓毛能否经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齐平展,长度一致,粗细均匀。好的弓毛要求无断头、无纤柔、无蓬乱缠绞等。
7、千斤。千斤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影响。它是用棉线、丝线、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千斤、线绕千斤、金属千斤等。较常用的是线绕千斤。
8、琴码。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码、枫木码。木松节码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码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琴码虽小,但它却是联结琴皮琴弦的枢纽。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动传导到蟒皮上。因此,琴码的选料、形状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二胡的音质。为了求得二胡声音的改善,发音沙哑的二胡采用纸码(即用牛皮纸或其它硬纸卷成严实的简状),声音就要显得 柔和一些:发音沉闷的二胡改用竹码,就可使声音变得较为响亮,适合演奏活泼轻快的曲调,发音单调的二胡采用金属弹簧码,就可使发音变得较有共鸣。
9、琴托。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还装有可调底托,用尼龙扣调节,演奏时更为方便。
10、制音垫。琴码的下面,还须在琴弦与皮膜之间塞一小块用绒布或毡子做的制音垫,它能解决二胡的“狼音”,消除二胡的空旷音,使之集中、丰满,制音垫的薄厚、大小要适中,过厚则影响音量,过薄则不起作用,作成音垫的材料常有白色海绵、呢子、羊绒、棉布、麂皮、绒布等,用的最广泛的是海绵和呢子,效果最好的是天然麂皮,不能小看了它,它还有能快速的改变音色的本事:它贴近琴码,音色就很润,同时要失去一部分音量;远离琴码,音色就会变的眀亮,要根据曲子需要调整。
汉代大多使用古琴。古琴和古筝区别如下:
1、形成年代
古琴:原名“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改称为“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罄筑、弹筝。”(《战国策—齐策》)。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
2、形制区别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 24-26弦的筝。
3、音域、音色、表现力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4、曲谱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5、演奏方法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古琴的弹奏还有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讲究,因此自古以来琴家们往往都操守五不弹之原则。
扩展资料古筝保养
古筝使用的场合最佳温度为20℃,最佳湿度为50%。一般情况下,温度保持在16-28℃、湿度在50~70%之间的空间内使用古筝对乐器振动和发音都较有利。古筝在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剧烈震动。
古筝应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潮湿、雨淋和阳光直接曝晒(北方地区冬季不能靠近散热的暖气片,以免曝烈或变形),不要放在厨房内或容易接触油烟的地方,油烟的吸附会直接影响乐器音色。
古筝使用后可用干软布拭抹去琴弦上的汗渍等,以防琴弦生锈。不用时最好用筝罩罩上,以减少灰尘、光线或潮湿空气等对古筝侵蚀。古筝应经常使用,有利于琴弦张力的稳定,琴体经常震动,能促进音色日趋完美。
古筝的音准受温度、湿度及震动等条件的影响。一旦发现琴的声音不准应及时调音,否则会影响演奏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筝古筝和古琴差别只在于共鸣箱大小和弦的数量,音色区别不大。
1.音色不同
古筝的音色明亮柔美,古琴则低沉深远。
2.外观不同
古琴有7根弦,故又名七弦琴(最粗的为1弦,最细的为7弦)。古筝有21根弦(最粗的是21弦,最细的是1弦)。
古琴和古筝各部分的名称,很多是拟物的,尤其是古琴一直保持着古时的称呼,即形象又文雅。古筝的一些称呼更偏向于乐器化了。
3.弹奏方式不同
古琴没有琴码,古筝有琴码(或叫筝码、码子、雁柱)。琴码起到传导声音的作用。琴码影响了两者的弹奏方式不同。古筝讲究吟揉按滑,古琴讲究掩。
4.汉朝使用对象不同
汉魏时期,古筝和古琴俩姐妹的人生道路开始不同。文人阶层拣选了古琴作为书斋中表达的乐器;古筝则进入了民间,登上了表演的舞台,承载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拓展资料:
古筝与古琴价格差距较大。
古琴的价格差别较大,尽量购买知名斫琴师的琴,整体价位在两万至十几万不等。
古筝的价格大至分为一千至五千多,购买时尽量选择专业厂家。
选购买时若有专业人士帮着挑选是最好了。如果没有,建议购买时以音色好坏作为考虑的条件,而不要太多的注重外表装饰。
参考资料:古琴-百度百科
古筝-百度百科
一、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1、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2、古筝又名"秦筝",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
二、形制上的区别:
1、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2、古琴由桐木和梓木所制,形体造型颇有典故。琴体总长度为3尺6寸5分(折合约1225mm),以象征一年有365天,琴面呈拱弧形,代表天,琴底平,则代表地,以此印证“天圆地方”之说。
三、音域、音色、表现力上的区别:
1、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个人感觉在艺术表现上属于写意类。
2、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四、曲谱上的区别:
1、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减字谱相传为唐代曹柔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减字谱的每一字块为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的复合字。这种谱式主要只记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记音高和节奏,所以是属于指法谱。
2、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1、从音域上来看
古琴相对古筝而言,音量较小,音区相对较为低沉而绵长,古筝相对较为通透清亮,适合在大型嘈杂的活动现场演奏。
2、从外形上来说
古琴共有七根弦。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西周文王武王各加一根弦,演变成现在的样子。而目前古筝统一的规格为长1.63米,21根弦。
3、从演奏的指法上来看
古琴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左右手均不带义甲;古筝则主要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拨弦,左手控制张力。通常习古筝者左右手均需要佩戴义甲。
汉代大多使用古琴。
司马相如:他是汉武帝时为乐府作歌的著名作者。早年较贫困,在富豪卓王孙家即席弹琴,被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爱上,和司马相如私奔。
琴界根据这段故事,创作了《文君曲》、《凤求凰》,来颂扬他们的爱情。陈皇后被汉武帝冷落,求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以期复宠。后人运用这一题材创作了《长门怨》。
参考资料古琴:人类唯一最古的活着的成熟乐器 人民网
古筝 百度百科
琴和筝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为了区别其它乐器,故在前面加个“古”字,称为“古琴”、“古筝”。琴和筝除了是器乐外,更承载了丰富的中国文化。
一、认识古琴和古筝外观
二、古琴和古筝外观大小对比
古琴有7根弦,故又名七弦琴(最粗的为1弦,最细的为7弦)。古筝有21根弦(最粗的是21弦,最细的是1弦)。
三、古琴和古筝各部位名称
古琴和古筝各部分的名称,很多是拟物的,尤其是古琴一直保持着古时的称呼,即形象又文雅。古筝的一些称呼更偏向于乐器化了。
古琴与古筝另一个较大的区别是:古琴没有琴码,古筝有琴码(或叫筝码、码子、雁柱)。琴码起到传导声音的作用。琴码影响了两者的弹奏方式不同。
四、古琴和古筝的声音对比
外观一定认识后,我们再听一听声音。我各选两个曲子。
琴和筝的《高山流水》这两个曲子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同名。古琴《高山流水》相传很早了,原为一曲,唐后分为《 高山》和《流水》两曲。浙派的古筝曲《高山流水》是近代根据笛曲改编过来的。
曲目顺序:
1、古琴曲——管平湖《流水》;去百度音乐搜索下,不好传。
2、古筝曲——王昌元《高山流水》去百度音乐搜索下,不好传。
五、古琴和古筝演奏视频对比
古琴演奏视频:龚一《潇湘水云》,去百度视频搜索下,不好传。
古筝演奏视频:周延甲《秋夜筝》,去百度视频搜索下,不好传。
古琴和古筝男女老少都可学习,常有人问我xx岁了、我是男生或女生是否可以学古琴或古筝等等问题, 水杉君觉得关键是自己要喜欢(喜欢它的外观、声音、演奏方式等等),否则难以坚持。
六、摆放与弹奏对比
6.1 古琴的摆放与弹奏
古琴摆放:古琴需要专业琴桌(桌子高度约68cm、凳子高度约45cm),摆放时把琴轸放在桌子外侧(方便用琴轸调弦),将整张琴都置放在琴桌上是错误的(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错误)。琴头和雁足处应放防滑垫(防止演奏时琴滑动)。
古琴坐姿:身体中轴线对着四徽或五徽(靠近琴头的那边),身体离琴约两个拳头距离,双腿与肩齐(女士可并腿),宜坐半边凳子。
古琴弹奏:古琴左右手都不需要戴义甲,左手按弦,右手弹。
6.2 古筝的摆放与弹奏
古筝摆放:古筝一般用支架(一个高约56cm放在筝首,一个约53.5cm放在穿弦孔前面)
古筝坐姿:右肩对齐古筝的前梁,座位和筝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身体离琴一拳或两拳的距离。
古筝弹奏:古筝需要戴义甲,一般是左手按弦,右手弹。
七 、古琴和古筝定弦对比
八、古琴和古筝谱对比
九 、古琴和古筝价格
初学者在购买琴或筝时,宜选择中档价位的琴,太便宜的琴音色不好,且用的时间不长,而太贵的琴对于初学者来讲又没有太大必要,此类琴的购买者大多为专业演奏者。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常情况而定,价格越贵,肯定乐器的各方面条件都要好一些。
古琴的价格差别较大,尽量购买知名斫琴师的琴,如倪诗韵的琴。
古筝的价格大至分为一千至五千多,购买时尽量选择专业厂家。
选购买时若有专业人士帮着挑选是最好了。如果没有,建议购买时以音色好坏作为考虑的条件,而不要太多的注重外表装饰。
十、古琴和古筝哪个好学?哪个更容易?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琴与筝都是中国的传统器乐,但两者之间的音色差别非常大,古琴沉静古朴,古筝婉转清越,因此有“古琴悦心,古筝悦耳”一说。在选择学习前,建议多听一听曲子,多看一看演奏视频,看看自己到底喜欢哪个音色。只有自己喜欢,才能坚持学下去。
对于一般的业余爱好者来廛,在工作学习之余,花点时间去学习琴或筝,是自身追求完美、表现自我的过程。它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而且对自身良好气质与修养的塑造也有极大的帮助,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两者入门都非常简单,通过简单的识谱和指法入门,即可掌握些基本技巧,演奏些好听的曲子。如果想演奏的更好,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不断练习。除了纵向的技法上的突破,更需要横向的文化修养。弄清自己的学习目的,有的放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也很容易找到相关教学视频。但不管学琴还是学筝,水杉建议尽量找老师学,自学容易走弯路,以后很难纠正。
古琴和古筝学习其实也并非单选题,两者有不同,也有相同。现在不少琴家即会弹古琴,也会弹古筝,更有还会弹瑟琶、二胡等等多种器乐的。不过初学时应选一门器乐学,到掌握到一些技巧后,在考虑学习另一件器乐。
1、历史渊源不同
古筝据传造于战国时的民间,属下里巴人,而古琴传说是伏羲所造,实属阳春白雪,两者真可谓天壤之别也,故此后世文人乐手均将古筝视为“低俗之乐”,而古琴则是“天籁之音”
2、两者音色不同
古筝旋律性比较强,轻巧灵动,古琴音调较低沉,旋律轻源缓流。
3、两者音域不同
古琴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达四个八度,并且可以弹奏出众多泛音和按音,表现力超强,所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即是指古琴。而古筝则通过移动弦马调整,可以弹奏不同的音高,音域虽然也算宽广,但个人认为表现力上比古琴差了一个档次,但好处是音量比古琴大许多,弹奏古色古韵的乐曲也是游刃有余。
4、演奏方法不同
古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实际弹奏时,同时可以拨动两根琴弦作和音弹奏。而古筝则主要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拨弦,左手控制弦的张力。
一.外观区别
古琴
古筝
二. 形成年代与名称区别
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称“瑶琴”“七弦琴”,而“筝”就叫筝,也称“秦筝”。古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多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筝的出现要晚于琴,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二千五百余年。
三.体积的区别
古琴形状更小巧,方便携带。古琴一般长为1.2米左右,宽约25至30厘米。
而筝要比琴大很多,古筝的规格一般长为1.6米左右,宽约40至50厘米。
四.琴弦的区别
琴最初为五弦,在汉代后定型为七弦,中间没有琴码,一弦多音,一直延用至今。与琴同时期存世的多弦弹弦乐器是“瑟”,为二十五弦,筝应该是在“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筝在最初为12弦,至唐代为13弦(现日本还有使用),后弦数越来越多,中国现代筝普遍已改为21根弦,中间有弦码,一弦一音。
五.音声的区别
古琴入心:古琴的音量较小,音色沉厚古朴,能使人静心放松。
古筝悦耳:古筝的音量较大,音色相对明亮华丽。
六.演奏方法的区别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在右手拨弦、左手按弦取音时,可作往复摆动的“吟”、“猱”和上滑音“绰”、下滑音“注”等多种技巧奏法,从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风格。古琴的琴音有三类:散音、按音、泛音。
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七.记谱法的区别
古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代后称为“减字谱”。
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八.历史传承的区别
古琴有大量传世的古曲(比如:流水、广陵散、潇湘水云、欸乃、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阳关三叠、酒狂等均直接传承于古谱),仅明清两代就出版了以古琴专用“减字谱”形式印制的琴谱多达150余部,历代古琴专用谱记有三千余首琴曲,除去同名不同版本的曲谱尚有六百余首。
古筝的古谱较少,少数传承古曲如《渔舟唱晚》,应该是民国时期产生的。当代传播较广的筝曲多是近、现代筝演奏家、作曲家根据古琴曲以及一些现代曲目进行创作移植改编的,比如著名筝曲《高山流水》、《秦桑曲》、《寒鸭戏水》、《西楚霸王》、《临安遗恨》、《瑶族舞曲》《春江花月夜》等。
古琴至今在世界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中保存有数百张唐宋元明清传世实物,仅唐代古琴就有近二十张,一些唐代古琴还能用于演奏。而筝的传世实物极为罕见,展出的多为根据出土文物(已不能弹)仿制。这是由于古琴板壁更厚、有漆胎保护、制作工艺更精密复杂,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古琴使用寿命可长达上千年。而筝的面底板壁皆薄,没有漆胎保护,使用寿命短,这就是“只有千年古琴,没有百年古筝”说法的由来。
九.学习难度的区别
琴与筝的初级曲目入手难度差不多,到了中等水平曲目,筝曲对手指的速度、力度要求明显要高,技巧上非常难练。所以技巧上筝更难学,而在意境的表现上,古琴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道器,有其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需要琴者学问修养的长期积累与体悟,才能深入琴道。
拓展资料
关于古筝:
古筝,又称筝、秦筝,中国拨弦乐器,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二十五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命名:
一说为象其音色,一说来自二人争夺乐器的故事。
历史:
古筝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已经存在,用于原始的舞乐。
汉时,筝为筑的琴身加装至5弦而成。唐朝初年(公元7世纪)有轧筝的记载,证由击弦乐器转变为拨弦乐器,并发展至13弦,接近现代古筝刍形。南宋时,轧筝易名“蓁”,7弦筝和13弦同时被使用[,而13弦筝多用于民间。清以后广用13弦筝而未有7弦筝。
琴体:
筝体为木制空盒,呈扁长方形,面版有弧度突出。弦两端搭在山口上,左山口呈S形,右岳山为平直。左侧为筝尾,或称凤尾,有弦钉以固定琴弦,右侧有螺丝钉,可以调节弦张力来控制音高;中间有称为雁柱的琴码支撑琴弦,移动琴码也可调音。筝的弦数因地域流派不一,最常见为21弦筝,另有16弦筝、26弦筝等,因流派不同而有尼龙钢弦、钢弦、丝弦等。
古筝的高音弦最靠近弹奏者,低音弦在最外,由内至外称1弦至21弦。21弦筝通常按照D大调五声音阶定弦,过左手在琴码左方按弦方可得到升音;在现代多调式(或称无调式)乐曲中,则是透过特定音阶设定达到不同特殊曲风的目的。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 古筝
自古以来,就有“红颜薄命”一说,意思是女人长得太漂亮总是经历坎坷,最终身世悲凉。男人如果长得太漂亮,也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以前本人写过的前燕的慕容冲,就是因为长得太漂亮被苻坚强纳为娈童,最终造成了悲剧性的人生,历史上还有一位长相漂亮却“蓝颜薄命”的可怜男子,他就是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
兰陵王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高欢死后,长子高澄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变成千古传说的兰陵王。
兰陵王长得很漂亮。史载他长得“貌柔心壮”。虽然他与 “目有精光,长头高颧,齿白如玉”的祖父高欢和“神情俊爽”的父亲高澄相比,在那个时代缺乏一种必要的“英武之气”,但是从现代人的眼光看过去,他绝对是个皮肤白皙、眉清目秀、颇有“中性”之美的“花样美男”。如果他生在现代,那英俊帅气、高贵多金的兰陵王定会大放光彩,身边粉丝成堆,前程定不可限量。可是他偏偏生在那样一个动乱残忍的年代,他的美丽容貌不但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反而带来无穷的烦恼。你想啊,在残酷的战场上拼杀的兵士大多崇尚威猛高大、满脸戾气的将领,在一堆面容沧桑、灰头土脸的将士之间突然出现了一个“小白脸”,即使他作战再勇敢也不能让手下的将士和敌人信服。因此,我猜,他没少为自己俊秀的相貌生气,只恨爹娘长得太标致,为何不把他生得丑一些。
兰陵王打仗很勇敢。史载,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记载说他“有胆勇,善战斗”,还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吓敌人,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让敌人看不到他真实的面孔。战场上的一次次英勇行为证明,他的骁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光靠威吓,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狰狞的面具,只是为他的神勇无敌增添了一抹传奇的光环罢了。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数百名,前来接应。很快周军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著面具边跳边歌。
此后,有人说戴着面具跳舞的做法来自于兰陵王一役,此曲还被传入日本,受到了日本人的喜爱。
兰陵王为人很低调。他曾经担任过司州牧、青州、瀛州二州刺史,洛阳一役后他被封为尚书令。后被封为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虽地位显赫,但是兰陵王却一直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来杀身之祸。为了不引起皇帝的猜忌,他故意破坏自己良好的形象,让自己变成一个贪财的人。兰陵王在位时,收受了不少贿赂,搞得老百姓都说三道四。有属下问他:“王既然俸禄那麽高,何必如此贪?”长恭不语。属下继续说:“您是不是因为怕自己功劳高,被主上忌讳,故意给自己抹点污垢?”长恭说:“是的。”属下叹了一口气,说:“朝廷如果猜忌王,这正好给他留了一条辫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祸。”长恭泪下,跪膝,请他给个安身的法子。属下给出主意:“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养病,别干预政事了。”于是兰陵王经常装病,打算以此低调行为躲过灾祸。
兰陵王被毒杀之前,命人把家里的千金债券全部烧掉。也许他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只是想以这种方式给自己清白的人生抹上一些污点,避免引起皇帝的忌恨吧。
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郡王。
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北齐和北周在芒山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场恶战。北齐名将兰陵王率领500铁骑两次冲入敌阵,杀敌无数。兰陵王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史上关于兰陵王的传说很多,其中传说最多的就是这位英俊的王子因为太过俊美,所以每次冲锋陷阵时,都会带上一副铮狞的铁面具。
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后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高纬赐死。死后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知识拓展:高长恭相貌柔和内心豪壮,声音姿容很不错。高长恭担任将领时,亲自辛勤处理琐细小事,每次得到甜美的食物,即使是一个瓜几个果子,也一定和将士共同分享。起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他的贪赃之事,被免除官职。等到讨伐定阳,阳士深在军中,担心灾祸到来。高长恭听说此事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于是求小的过失,用棍棒打了阳士深二十下来使他安心。
高长恭曾经入朝而随从都散去,只有他一人,高长恭独自回来后,没有责罚他们。武成帝奖赏高长恭的功劳,命令贾护买妾二十人送给他,高长恭只接受其中的一个。有一千金的债券,临死那天,把它们全部烧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兰陵王网页链接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字长恭,以字行,祖籍渤海调蓨,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一说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高长恭性格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初封乐陵县开国公,从弟高殷即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
扩展资料高长恭轶事:
爱护部下:高长恭起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高长恭的贪赃之事,导致他被免除官职。讨伐定阳的时候,高长恭为帅,阳士深在军中担心灾祸到来。高长恭听说此事说:“我本来就没有报复意思。”于是找了个小小的过失,仅对阳士深处以杖二十的薄惩使他安心。
齐王赐妃:高长恭功高盖主,胡太后怕他夺了自己儿子的帝位,就以皇帝的名义,将一个叫张香香的妃子赐给他,目的是刺杀他。
张香香天姿国色,使尽百般手段,高长恭却格守君臣之礼,不为所动。半年过去,她不仅没有刺杀高长恭,反而被他忠心报国的行动所感动,讲出了胡太后的阴谋。胡太后大怒,要招回张香香加以杀害。高长恭却在这一过程中爱上了这位美丽善良的女子,真的收她为妾了。
收子义侠:义侠赵五本是洛阳胡太守的杀手,几次奉命暗杀高长恭未逞。一次,他到京城给胡太守的堂兄胡国舅送信,得知他们暗中勾结敌将陷害高长恭的真情和阴谋杀害兰陵王的计划,便暗中潜往伏地。当伏兵冲出,他飞刀杀死用弓箭瞄准高长恭的射手,从空中抽走奉旨官怀中的镇国宝剑,杀败伏兵,将镇国宝剑交还高长恭。高长恭敬佩他深明大义,不记前嫌,收为义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长恭
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
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
兰陵武王高肃(公元?年-573年,生年历史无记载,541年属推测),南北朝北齐王室,一名孝瓘,字长恭,文襄帝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
?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 :“吾本无此意 。”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一、扑朔迷离的身世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兄弟六个中,史书载老五安德王的母亲陈氏为“广阳王妓也”,但尚知明确姓氏,唯有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由此,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的身份和地位,恐怕连官妓都不如,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这样,在讲究血统门弟的士族时代,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胄皇孙,处境却十分尴尬。他“莫名”的身份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每天忍受别人鄙视的目光,低声下气地生活,可能就是他小时候的人生境遇。
二、柔美的容貌与狰狞的面具
正面
《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可见,兰陵王的美确是不容置移、超凡脱俗的,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后人猜想,他的美也许正是来自于他那出身卑微的母亲。如果不是母亲的容貌异常惊艳,又怎能引来地位相差悬殊、贵为帝胄的父亲的垂幸呢。 但是,兰陵王的美却给他带来了极大苦恼。在那个地方割据、连年战乱的岁月里,作为王公将相家的子弟,时刻都要接受战争的考验。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乐府杂录》鼓架部条云:“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说:“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由此可见,兰陵王经常着狰狞假面出征并非道听途说、无籍之谈。后来,京剧中出现的“脸谱”,也许与兰陵王的面具及舞曲《兰陵王入阵曲》的影响不无关系。
三、骁勇善战及威名美誉
史载,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的说他“有胆勇,善战斗”,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这表明,他的英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光靠威吓,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狰狞的面具,只是为他的神勇无敌增添了一抹传奇的光环。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北齐书》书载:“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又有史书记载:周军“丢弃营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正是这次大捷,使得兰陵王威名远扬,北齐皇帝加封他为尚书令。 兰陵王不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而且忠以侍上,和以待下,在士兵和当时社会中广有威名。北齐书记载:他“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作为那个混乱王朝的皇亲国戚,能够做到没有架子、与将士同甘共苦确实难得。即使是对自己的政敌,他也能够做到宽厚以待。史载,当初长恭在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他贪赃枉法,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高长恭东山再起,引兵进攻定阳时,阳士深刚好在高长恭营中听命,因此非常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报复杀害自己。为此,高长恭安慰他说:“吾本无此意。”可阳士深心中仍不踏实,非要央求惩罚。高长恭只好找了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好让他安下心来。《北齐书》还记载了他一个非常“平民化”的动人细节。说一次他上朝时,跟随他的“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事后高长恭竟不以为意,“无所谴罚”。由此可见,他平常对待下人,是非常宽厚仁慈的。在北齐那样“不把人当人”、动辄砍头杀人的疯狂时代,他宽厚仁和的一面独具风范,焕发着温暖的人性光辉,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
四、最后悲惨的命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人生辉煌的顶点,往往可能是悲剧开始的起点。对兰陵王
而言,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一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北齐自建国以来,短短二十八年间,就换了六代皇帝,叔侄之间彼此折磨,兄弟之间相互惨杀,一个比一个短命,一个比一个疯狂。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小心翼翼,想尽一切办法避祸自保,可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式宿命。 《北齐书》载:长恭“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门口常有行贿的人进进出出,搞得老百姓说三道四。但贪人钱财的目的是什么,不得而知。据他自己讲,是为了自污其名,免遭朝廷忌恨。邙山大捷后,武成赏其功,为他买来美妾二十人,可他“唯受其一”,就是害怕太过张扬,遭人嫉妒。又载:长恭“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也就是说在他临死前,烧掉了别人所有欠他债的借据。从他待人处事、宽厚仁义的性格特征来看,不象是一个贪财好色的人。不少史家认为高长恭是故意贪财自污,以求避祸。 《北齐书》载: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生活在这样恐怖的帝王家庭,不紧张也不行。从此,长恭每遇战事,便称病不出。故意“有疾不疗”,以求借此避祸。一次,江淮寇扰,兵事告急,他害怕再次拜将,竟埋怨自己:“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真是恨不得自己把自己的脸打肿冒充病人。 北齐后主高纬性格懦弱,与他的列祖列宗相比,荒淫有余,残暴稍次之,不过杀起自己的亲人来,却毫不手软。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颇有人情味地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听到自己的皇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热乎,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史载:“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因为在小心眼的后主高纬看来,家事是我高纬的,不是你高肃可以随便说的。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 兰陵王说错话后,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尽管一再低调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终是躲不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兰陵王,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一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乱糟糟的世界。死前烧掉所有债券。其时,兰陵王仅33岁,死后被安葬在都城邺(今邯郸临漳县境内)以西。重要军事统领兰陵王的遇害,预示着北齐王朝的行将终结。四年后,失去了军事支柱的北齐王朝被北周皇帝宇文邕灭掉,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五、流传至今的千年古曲
也正是在“邙山大捷”中,北齐武士们持假面歌舞庆祝胜利,诞生了广为流传的《兰陵王入阵曲》。后该曲定格为着假面指挥击刺的男子独舞。曲调悲壮浑厚,气势不凡,古朴悠扬,描写了当时的壮烈场面和激越情感。 此曲诞生后,在民间流传很快,隋朝时期,被正式列入宫庭舞曲。中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定其为“非正声”,下诏禁演。后渐渐褪去武曲本色,演变为“软舞”。南宋时期又演变为乐府曲牌名,称之《兰陵王慢》,有越调和大石调之分。用越调演唱时,分三段,二十四拍,毛开在《樵隐笔录》里说“至末段,声犹激越”,还有“遗声”可寻。而大石调演唱的《兰陵王慢》,则分前后段,十六拍。按王灼《碧鸡漫志》说法,已经“殊非旧曲”了。以后,该曲在我国渐渐失传。幸运的是,唐时传入日本的《兰陵王入阵曲》保留了几份真实面貌。日本古代五月五日赛马节会、七月七日的相扑节会、射箭大赛等庆祝胜利时,都要反复演奏此曲。直到现在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举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独舞表演节目。日本人将其视为正统的雅乐,格外珍视,对其保留和传承有着一套十分严格的“袭名”与“秘传”制度,使得我们有幸在千年之后,还能欣赏到原汁原味、壮怀激烈的兰陵舞曲。1986年,河北磁县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1992年9月6日,也就是该曲问世后的1428年,在邯郸市文管人员马忠理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兰陵王入阵曲》从此又得以回归故里。 兰陵王高肃墓位于今邯郸市磁县城南5公里处。墓冢高大,周围建有透花围墙,墓地建有碑亭。1920年,当地村民在修公路时取土时,挖出了《兰陵王高肃碑》。碑额篆阳文四行十六字:“齐故假黄钺右师右慰公兰陵忠武王碑”。碑文真实记载了兰陵王高肃的生平经历和立碑年份。字迹虽然驳落黯淡,但仍不失遒劲、古朴,因其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被称为北碑第一品。1988年,兰陵王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面对兰陵王墓前那英武的塑像及后面高大的封土,每次走到跟前,不仅让人忆往追昔、扼腕叹惋、浮想联翩。一段传奇的人生,一个混乱的年代。 英雄的悲剧也许正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