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0-03 14:00: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项羽入关以后,如果直接在关中自立为帝、不分封诸王结果会如何?
瞬间就能让项羽体会到什么叫做众叛亲离,楚汉战争将不复存在。
我们来看看,项羽的这个决定将得罪多少人?
一、诸侯
当时入关,名义上,项羽带着四十万大军,刘邦带的十万大军。
但是实际上,项羽的这四十万军队是诸侯联军,这也是项羽坑杀秦国二十余万降卒的原因之一,他实在是无法掌控。一旦项羽自立为帝,还不分封,就意味着诸侯和诸侯的代表们是拿不到该有的好处的。这就好像,大家合伙做个项目,但是项目做完了,项羽把收益都拿走了,其他人一点都没有。这个反抗力度绝对是非常强大的。
也许有人认为,跟项羽入关的诸侯并不多,很多都是诸侯的代表,给他们封官就可以了。但是,问题在于,给他们封官大了,项羽手下这邦将领不舒服,封官小了,诸侯代表不满意,这个平衡点是不存在的。
二、项羽手下的将领
我们知道,项羽手下的将领多是跟项羽沾亲带故的,代表的是楚国的贵族旧势力,这帮人最恨的就是秦国,他们与老百姓的那种因生存压力而产生的恨是不同的。刘邦的部队可以有“约法三章”,可以少烧杀抢掠,但是项羽的部队这方面是很难控制的,与其说是项羽下令烧秦宫,不如说是项羽手下(也包括很多诸侯贵族势力)自发地烧,项羽只不过是没有进行约束而已。
如果项羽想要在关中自立为帝,那就不能对关中有大的破坏。项羽就需要压抑手下人的这种恨意,然后在秦国当时统治的土地上发展。抓到秦军二十万降卒,这帮人都要趁机报复,在关中统治,他们会如何报复秦国的百姓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关中想发展起来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项羽手下将领衣锦还乡心切,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一把大火烧了咸阳,然后回师彭城去了。
三、刘邦
按照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作为第一个进入关中的反秦势力,理应成为关中王。一旦项羽在关中称帝,又不对刘邦进行任何分封,那么,刘邦的这十万军队就能对他进行最猛烈的打击。
再加上各路诸侯的群起而攻之,在手下将领的不满之中,项羽的失败将不可避免地到来。运气不好的话,项羽一次性就能被打回原型;运气好一点,尚且能带出一部分兵逃到他处发展。
楚汉战争将不复存在,项羽作为一个人人喊打的势力,将很快淹没在诸侯势力之中,我们现如今记住他的也只是那一场巨鹿之战,还有坑杀了二十余万降卒。
很多人认为项羽的失败在于没有自立为帝、进行分封,实际上这是对项羽一个极大的误解。当时的项羽是完全不具备这个条件的,项羽甚至想过先当个关中王,再用这个位置再去打其他诸侯,结果这个要求都被楚怀王给否了。
没有办法之下,项羽才联合诸侯把楚怀王先抬起来,当了义帝,再自封为王,之后再进行的分封,这些都是项羽权衡利弊考量过的,而不是拍拍脑门就做出的决定,说项羽“沐猴而冠”才是最可笑的说法。
历史存在着很多遗憾,最悲壮的莫过于乌江边横剑自刎的西楚霸王了。出身名门的项羽靠着英明神武推翻了暴秦,却最终败于草根人士刘邦之手,其可悲可叹着实让人唏嘘。总有些人想当然的认为项羽打败刘邦,天下就会是另一番模样,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小编就来给您谈谈这个“怪”问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秦朝末年,刘邦带兵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至此秦国彻底灭亡。此时的刘邦志得意满,倚仗着怀王之约的承诺,开始做起了关中王的美梦。可惜他的梦很快就被项羽击碎了,项羽40万大军迅速陈兵函谷关,逼得刘邦不得不参加酒无好酒,饭无好饭的鸿门宴。
可是谁也想不到,由于项羽的优柔寡断,使得刘邦在鸿门宴中逃出生天,成为了项羽争夺天下最大的劲敌,也令后人为霸王的优柔寡断拍案惋惜。那么我们假定项羽在鸿门宴杀了刘邦,看看天下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揭开这个谜底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便是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同秦朝一样,刘邦建立大汉王朝虽然在前期也逐个封王,可最终还是回到了郡县制的正确道路之上。
毕竟,对于统一的帝国来说,裂土封王永远是祸患的根源所在,这也是为何刘邦在汉初大杀功臣的主要原因。中华2000年的封建历史也证明了一个问题,郡县制的盛行是一把帝王统御天下的金钥匙。
假如我们将时光倒流,让项羽在鸿门宴上顺利的杀死刘邦,再赋予项羽帝王意识,使得他登上帝位成为一代帝王。如此状况下,项羽的天下就安定了吗?非也。
相比之下,项羽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与刘邦截然不同,从项羽自封“霸王”中的“霸”字来看,项羽想当的是霸主,而非是帝王。
灭秦之后,项羽的种种举动也证明了这一点。自项羽入咸阳杀子婴后,他便大肆封王,以刘邦为汉王,由章邯、司马欣、董翳据三秦之险,命田氏守三齐之地,以及韩王、魏王、代王、九江王等诸王也各有封地,众诸侯虽实力孱弱,却在等级上各自与项羽平起平坐。
封王之后的项羽更是拒绝谋士建议,退出关中王气之地,要“荣归故里”赴楚地而去。
从大封诸王到主动放弃关中要地,都表明了项羽只想做霸主的态度。换句话说,项羽的政治意识还停滞于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阶段,而非志在天下成就帝王大业。
即使项羽成就帝业,同样会使得天下四分五裂。众多的诸侯们都是贪婪之辈,只要有人稍加挑拨,各地的诸侯王都会因为些蝇头小利而再开战端。
小编并非是危言耸听,自周代开始至西汉、东汉、两晋、甚至是明清时期,诸侯都曾有“犯上作乱,相互攻伐”之举,项羽面对的情形也毫不例外。
项羽之所以会被后人怀念,并非只是源于勇冠三军“神将”的威名,而是他的重情重义。如今戏曲中著名的《霸王别姬》选段,正是项羽重情的写照之一。
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项羽对于虞姬的爱已然超越了一切,在“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的绝境中,项羽依然能够搂着美人痛饮赋诗,不仅表现出他的临危不惧,同时也将其“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弱点暴露无遗。
俗话说“温柔乡便是英雄冢”,若是让项羽当上了皇帝,整日囚困于虞姬的爱情坟墓中,他可能就会成为第二个商纣王。
即便项羽能靠着绝对的武力镇压天下诸侯,楚军内部的各种势力也不会罢休。刘邦谋士郦食其曾经这样评价过项羽,说他“寡恩厚仇”,意思就是说项羽有功不赏,有罪必罚。长此以往,楚国内部的铁板一块必然会变成离心离德的一盘散沙。
谋士范增曾屡次给项羽提出奇计,最后却被驱逐而死。英布也曾在霸王手下充当左膀右臂,却还是担心被项羽加害转投刘邦。这些都是项羽的人格弱点所导致的后果。项羽太过于迷信武力的威慑,而忽略了德治的恩施,一旦到了他“老虎打盹”时,有称帝野心之人必将篡权自立,再次将郡县制搬上政治舞台。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分封制只是封建王朝的初级过程,而郡县制才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不容假设,项羽终究是乌江边上的一具冢中枯骨,而他也用自己传奇的一生证明了一件事——分封制根本行不通,毕竟项羽奋力的螳臂一举,终究抵不过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下,很多人都以为那些牛逼人物创造了历史,事实上,历史的进程是不谁也挡不住的,牛逼人物之所以牛逼,不过是在于他刚好顺应了这股历史潮流!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如果项羽得了天下,他最初也会像刘邦一样分封一些异性诸侯,这是当时的客观环境决定的,因为当时的各路诸侯混战,任谁再牛逼,也不可能一挑多,项羽不行,刘邦更不信,所以想要统一天下,就必须寻找同盟战友。至于人家为什么帮你不帮他,那自然你就必须给人家许诺,这个许诺显然只能是封王列土。
最后,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刘邦被打败,天下初定,项羽自然得遵守承诺,于是各路异性诸侯都被封王。但看着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别人占据,项羽恐怕也会睡不着觉的,所以接下来他自然会削蕃,至于他削蕃的手段和刘邦可能会存在一些差距,但结果基本上不会有多大改变,各路异性王陆续被解决掉,取而代之的是非项氏者不能封王!
项羽之所以会依然采取刘邦的分封制,那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当时的交通媒介还非常不方便,生产力也很不发达,如果统一由国家管理,一旦发生造反行为,又会出现和当年秦朝的情况一样,各个地方由于采取郡县制而缺乏相应的军事力量,造反派轻而易举成功,所以项羽得了天下,也会照样分封自己的儿子,让他们各带一支军队坐镇一方。
当天下初定,战事已熄后,项羽也会和刘邦一样开始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因为这是必须要做的,也是任何一个开国皇帝都会做的。同时,北边的匈奴之患,一时半会也不能彻底解决,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家经济实力有限,即便能够击退一两次匈奴的进攻,但也无法组织远征军前往大漠扫平匈奴,所以最后和匈奴的关系,基本上还是只能以和亲结束。
等到项羽的后面几代当了皇帝,他们也会开始想方设法削蕃,因为这些叔叔伯伯的势力范围太大了,换做是谁也会睡不着觉的,所以独尊儒术、推恩令和七国之乱等也会相继出现,只不过可能会换一种方式而已。
等到这一切都解决完后,国家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会由某个皇帝组织对匈奴的远征,彻底扫灭匈奴之患。
所以,如果项羽得了天下,事实上他建立起来的朝代和刘邦的汉朝不会有太大的差别,那些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也会相继发生。唯一不同的是,做这些事情的人发生了变化!
他就不会赢得这个国家。即使他再战,项羽也会被打败。因为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避免的失败。霸王项羽没有理性地、不顾一切地工作。他感性多于理性,做事会毫无准备,容易导致失败。他特别憎恨秦始皇,在一场大火中烧毁了埃邦宫,烧毁了中国的伟大建筑和无数的珍宝。因此,霸王很容易情绪化,不适合做指挥官。
而他的致命弱点是优柔寡断,不能真正用人。只有会选人用人,才能实现团队的发展壮大,而项羽刚愎自用,不会选人用人,对待别人的正确意见有所保留,有所怀疑,所以失去了正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必然导致失败。
刘邦的为人处世之道非常高明。特别是在用人方面,非常受人欢迎。所以即使项羽想东山再起,也会失败。有时候,历史事件我们看起来是偶然的,但背后有不可避免的因素。从统一的角度看,项羽夺取天下,可能不是一件好事。项羽想做的是整个世界的统治者,而不是皇帝。封建君主制可能在这时结束,但整个世界的统治者。从项羽在秦朝灭亡后,封杀了秦朝的英雄和六国的贵族来看,整个世界很可能回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诸侯并立的时代。
周朝分封制的弊端是很明显的,天子实力雄厚,也有权威,统领诸侯问题不大,但天子势单力薄,天子只是个摆设,而诸侯势力的崛起,会直接威胁到国家的正确抓手,诸侯之间争夺霸权,必然导致内讧,毫无必要。刘邦建立汉朝时,为了实现和平过渡,采取了郡县并行制度。这是一种双轨制,它允许封建制度的存在,安抚了英雄和贵族,并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这也是一种尝试,很快统治者就发现了郡县制的优势,即中央政府可以直接向地方举手。
项羽跟刘邦在消灭了秦国之后,项羽分封各路的诸侯。因为像你这个人脾气不好,再加上分封的时候处理并不公平,所以惹下了很多的乱子,在纷纷刚刚结束不久之后,他的一些手下就举兵造反。所以如果我们做一个合理的假设,如果项羽最后在楚汉之争中获得了胜利,他坐上了君王,那么天下又会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要说一点,如果项羽就算运气好,当上了皇帝也不一定能够守住江山。因为在项羽的身边,范曾一直是他的第一参谋,但是范增去世的时候是73岁,就算像你当了皇帝,范曾也快要去世了,按照项羽的性格和智商,估计在范曾去世后不久,项羽又会搞出一些乱子,导致天下大乱。
如果项羽打败了刘邦,然后征战天下的话,那么在战争途中,张良和陈平这些人可能都会一一离去。到时候又另自立为王,跟项羽平分天下,或者举兵造反,导致乱世的时间更长。当然还有韩信这个军事奇才,如果项羽打败了刘邦,而当时韩信又没有被刘邦给清算的话,那么韩信应该会成为项羽最大的敌人。而且两个人性情相合,估计一言不合就会打起来。其实之所以把项羽说的这么一无是处,主要是因为在历史资料中显示项羽虽然有勇有谋但并不适合把持朝政。他可能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在战斗当中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但是如果把它放到官场上,项羽我敢保证活不过第2集。而且还有一点的是如果项羽真的平定了天下的判断,那么项羽又有能留住多少个人才,要知道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曾经被匈奴打的没有脾气,而项羽能够忍受被匈奴欺负吗?如果他贸然跟匈奴开战,会不会导致直接灭国?所以项羽的失败可能会让人惋惜,但刘邦也并不是说就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比起项羽来说,刘邦更适合韬光养晦,而且战后需要一定时间到和平来休养生息,如果放到项羽身上,估计天下大乱不久矣。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