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春秋战国的很多君主明知废长立幼会导致政局动荡,却还是这么做

时间: 2022-09-26 20:01: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为什么春秋战国的很多君主明知废长立幼会导致政局动荡,却还是这么做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亡国之君不会被杀, 还会受到特殊待遇?

文/小冷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都没有好下场,要么被杀,要么自杀,不过,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的亡国之君,不但不会被杀,而且还会受到特殊的待遇,不是清朝,这是为什么呢?

溥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虽然,清朝被消灭了,但是,由于当时的特殊社会环境,溥仪不但没有被杀,而且还可以住在皇宫中,仍然保持皇帝的尊号,这一切都是袁世凯努力的结果。

如果,不是为了施行君主立宪制,溥仪不是和平退位的话,溥仪的下场也会更惨,要么被杀,要么自杀。

比如,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就自杀了。如果不自杀,李自成也会将其残忍杀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李自成每攻打下一个城市,对待明朝的皇室宗族的方式就知道了,李自成会将朱氏皇族尽杀。

项羽剧照

再比如,秦朝的亡国之君子婴,就被项羽残忍的杀害。不过,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亡国之君的下场还是比较好的,不但不会被杀,而且还会受到优待。

历史上的第一个亡国之君----夏桀,在商汤将其捉拿住之后,商汤没有将其杀害,而是将夏桀流放到了南巢之地,在南巢,夏桀依然有好几个侍臣陪在起左右,商汤这样做是为了让夏桀依然保持其贵族生活。

商纣王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在周武王将商朝消灭以后,性格刚烈的纣王选择了自焚而死,如果纣王不自杀的话,他的下场会和夏桀一样。周武王面对纣王的尸体徒留一声叹息,然后,周武王将纣王的两个儿子都进行了分封。

勾践剧照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不断的有君主成为亡国之君,但是,这些亡国之君都不会被杀。著名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的熟悉,夫差被打败以后,羞愧的自杀了,其实,勾践并没有想要杀死夫差,而是打算将其流放到越国东部,并封给他一百户,让夫差养老。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亡国之君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优待呢?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贵族社会,是一个讲究“礼”的社会,当时的人们都特别的讲究贵族精神,都“讲规则,重风度”。

秦始皇剧照

不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这样的贵族精神就死了。

面对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局面,儒道法墨各家各自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了一些变革,产生了最初的革新思想。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管仲、子产、邓析。他们的革新思想是尔后“百家争鸣”的先导。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间学术团体。古代所谓“儒”,泛指掌握一定文化知识即“六艺之学”(礼、兵、射、御、书、数)的文职人员或知识分子。儒家学派代表了由奴隶主贵族演化而来的封建贵族的利益。同时,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因而对劳动人民又较为同情。儒家虽然主张改良,但总体上仍坚持古老的宗法礼治。他们主张用调和的方法,约束统治集团成员的过分行为,提倡“仁者爱人”,即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对人民进行教化,使人民树立道德伦理观念而自我约束,从而实现天下统一的安宁有序的美好社会。
最早起来批判儒家并与之分庭抗礼的是墨家。儒、墨两家被并称为当时的“显学”. 《庄子·齐物论》说:“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韩非子·显学》说: "世之显学,儒、墨也”. 《吕氏春秋·有度》说:“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墨家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严厉批判世卿世禄的贵族政体。他们指责贵族是“不劳而获”、“无故富贵”,( 《墨子·尚贤下》) 发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墨子·尚贤上》)的怒吼。他们要求“尚贤举能”, “贤者举而上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 (《墨子·尚贤中》)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与之禄”. (《墨子·尚贤上》)在司法上要求“赏当贤,罚当暴”. (《墨子·尚贤中》) “不党父兄,不偏富贵”. (《墨子·尚贤中》)他们提倡集权政体,“尚同乎天子”: “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 (《墨子·尚贤中》) 他们希望出现一个至高无尚、凌驾一切的皇帝,从上面洒给人间雨露阳光。此外,他们还指责儒家的“仁者爱人”是“爱有差等”,要求代之以平等、互利,不分亲疏远近,“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兼爱”. (《墨子·兼爱中》)
与墨家同期且与墨家并肩共同批判儒家的,还有杨朱学派。杨朱学派敢于藐视儒家所捍卫的贵贱尊卑长幼之序和忠孝仁爱等道德观念,他们主张“贵生”和“为我”。即:“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 (《淮南子·泛论训》) “迫生不若死”. (《吕氏春秋·贵生》)“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之一毛”(《韩非子·显学》) “我”的本质是“生”, “生”是欲望得以满足的过程,“生”就是自由。因此,一切有碍于“生”的东西都是不道德的,无价值的。这种观念是私有制经济关系在人们思想中的极端化的反映。它是对忠孝仁爱的道德伦理观念的背叛,是对贵贱尊卑的等级观念的反动,是对当时维护贵族特权的法律制度的挑战。杨朱学派把生命的价值归结于物质欲望的满足,从而把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和思想合理化。这是对儒家“重义轻利”的否定。他们抛弃了传统的天道观和先王观,从人的感官的需要来说明道德,这又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墨家学派和杨朱学派曾形成无形的“反儒联盟”。正如孟子所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以卫礼学、距杨墨为己任;“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孟子·滕文公下》)可见对杨、墨之恨。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的学术派别。因讲求“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五十七章)的“道”,故名。他们基本上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消极悲观,不甘心灭亡又不与当权者合作的复杂心态。他们主张“清静无为”的“自然法”,即按照人类社会的自身规律办事,不要横加干涉。因此反对“有为”政治。他们批评儒家的“礼治”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第三十八章)批评法家的“法治”是“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第五十七)。都不能达到天下大治。他们把当权者嘲讽为“窃国大盗”,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庄子. 箧》) 对统治者的卑鄙与伪善每多揭露。常常歪打正着,入木三分。
法家是战国中期出现的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学术派别。法家也是以批判儒家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而且,法家对儒家的批判较其他学派更为有力。法家反对“亲亲”、“尊尊”、世卿世禄的“礼治”,要求实行以功劳大小来分配权利的“法治”。他们的口号是“刑无等级”, (《商君书·赏刑》)推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的“法治”,并且在郡县官僚制的基础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法家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在这种人性论下面,儒家推崇的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等道德规范都成了反人性的虚伪之物。法家是先秦诸家当中最重视法律作用,对法律也最有研究的一个派别。法家在法的定义、特征、作用、起源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法家不仅提出了较系统的“法治”理论,而且还提出了关于立法和司法的具体主张。
儒家主张统治阶级采用德政的方法来获取民心,从而使国家安定。墨家的核心思想是非功,即反对不义战争,同时又主张兼爱,使天下人都团结,充满关爱!

中国古代皇帝都遵循立长不立幼原则,为何会这样?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位的继承一般都是“立长不立幼”原则,这是到底为什么呢?为什么不采取“立贤”呢?都知道皇帝的后宫家里有“三千”,那皇帝的儿子一定也很多,其中肯定不乏文武双全、才德兼备的皇子,但不一定是嫡长子啊!对于国家来说把皇位传给这样的人肯定是最好的!所以很多时候皇位的继承人也不一定是“立长不立幼”。但是如果立嫡长子,就怕政权不能平稳过渡。

在夏朝的时候,实行的是禅让制,皇位继承者都是通过推荐,考察最后选出来的,选出来的领导者很得到大家的尊重,而从禹之后就开始了世袭制,皇位就在依旧人当中选,选人标准也变了,一旦没定好下一代合适人选,就很容易发生内乱。立长不立幼,往往能避免一些争夺,如果是选用“立贤不立长”,那就很容易形成互相争斗,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局面,历史上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个“贤”也很难辨别的正确,一开始贤明不代表当上皇帝之后还能贤明,要是用立“贤”的方式冒险性很大,很难保证政权平稳的过渡。

一般情况下,嫡长子拥有的优越条件,要比其他皇子要多很多,首先出生比较早,阅历一定会相对多一点;嫡长子是夫妻之间的第一个孩子,父母都会对他用心很多;嫡长子还拥有着母系家族的强大势力,这样也容易令人信服;嫡长子的血统也更加高贵纯正,这在古代是非常被重视的东西。

其实虽然原则上古代皇帝都遵循着立长不立幼的原则,但是嫡长子被废太子的也大有人在,其他皇子上位的也有很多。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最终谁能夺得皇位还是得凭自身的实力。

中国古代封建时期,皇帝传位基本上都要遵照“立长不立幼”这个原则,不过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因为一般皇帝都会有很多儿子,他肯定也想选择一位最有才华和实力的人继位,但长子却不一定是最有才能的那个人,所以对于整个国家和皇室来说,这条规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从整个历史来看,并不是每位皇帝都遵循“立长不立幼”,但如果不立长子的话一般会受到朝中大臣们带来的压力。其实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矛盾还比较好解决,就怕皇帝儿子们相互残杀。

曹操曾想把继承之位留给曹植,就遭到了朝中百官的反对,似乎他们看起来非常迷信,认为如果不立长的话就会给国家带来报应。但曹操还是选择让曹丕和曹植自己来争取这个位置,只是最后曹植越界,所以曹操也就只能选择曹丕了。其实在中国整个历史上,太子之位的争夺战数不胜数,而且互相残杀的例子也非常多,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玄武门之变了。李世民为了太子位不惜大义灭亲,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这下李渊的继承人也就只能给到李世民了。不过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将当时的国家治理的非常好,所以后人对于李世民的贡献还是非常肯定的。

其实古代之所以会有“立长不立幼”的说法,都是因为《春秋公羊传》里的一句话,”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在秦汉时代,不管做什么都是以礼为大,无论是皇位、爵位、官位还是财产继承人,基本上都遵循立长不立贤。因为礼节里的说法就是以长为尊,长兄为父,只要是家里最大的就有优先继承权,不管这个大哥是聪明还是愚蠢,哪怕是有些先天性疾病。所以长子的身份基本上都是最大的,不过实际上遵守这条规则的皇帝并不算很多,如果有些情况导致礼节必须要打破的话,也不可能会有商量的余地。


特别是到了唐朝以后,立不立长子都是根据情况而定,在汉朝也出现过不立长的情况。其实这句话出自春秋,因为春秋是儒家还有各种文化井喷的时期,所以后人都会非常尊崇这些说法。但在春秋早期,情况就完全不是这样了,甚至有些国家还有杀长子的习俗。根据《节葬》当中的记载,越国旁边有个小国叫輆沭,这里的长子一出生就会被杀掉然后吃了。楚国部分地区也有这样的习俗,而且更是把长子的身躯当做是美食。

那到底为什么会出现杀长子的情况呢?据说是因为父亲不确定这个孩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因为当时社会女性在婚前可能就和其他男性发生过关系,如果婚后女子怀孕太快的话,就会被怀疑,久而久之为了确保血统就出现了杀长子的陋习。还有一种说法是要进行献祭,但是收获了任何东西都要先给上帝品尝,然后自己才能吃,不过这种说法感觉不是很靠谱,像是原始人才会做出来的事情。

我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会皇帝在继承皇位的时候,一般都是长子继承皇位,而且皇帝儿子出生的时候,一般都是长子被立为太子,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会遵循立长不立幼的这个原则。也正是因为这个样子。

大家的不同看法

很多人觉得古代皇朝之所以不长久,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选择适合的皇帝,因为皇帝不一定是有才华的,所以很多人疑惑不解一些皇帝他们为何不立一些有才华的皇子,这样子才能够让国家长久不衰。

在夏朝的时候。皇帝的继承一般都是禅让制,就是通过推荐,从而锁定皇帝的人选这样子的选举方式是比较好的。大臣们一般都会选择一些有才华的皇子,但是这样子的选举方式反而会让国家大乱,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就会收买大臣,所以在最后就立长不立幼这样子也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太平。

这样做的目的

这样子了一个规律,一直延续到后期,如果选择一些贤明的人来,当皇帝的话那么国家并不会太平虽然这样子做,能够让国家的发展变得更好,但是这样子皇位并不稳定,有的人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会不择手段。皇帝也是为了自己的朝政安稳。才会制定这样子的一个政策,这样的政策只会让回家变得更好,兄弟之间也不会相互残杀。

在古代的时候,皇后生的儿子才会有资格继承皇位,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一般皇后生的孩子一般比其他嫔妃生的子大的。一个皇后生完儿子之后就会被封为太子。在之后皇帝去世,子自然而然的就会继承了皇位。而且这样子的方式也是非常得好,所以皇帝们一直都在采用这样子的继承方式。

因为一般皇帝都会有很多的儿子,所以他肯定是想选择最有才华实力的。但为了避免他们之间的相互残渣,所以还是根据习俗,立长不立幼原则。而且《春秋公羊传》里的一句话,”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因为这个在当时的年代里面,是比较真实的事情,年长的人,自然就会有更多的知识和才华,是可以堪当大任的。

春秋战国时期明明社会很动荡,为什么还会有诸子百家的思想产生?

 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发祥期,那时正处于历史上的“轴心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便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各个学派在建立时大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如邹鲁(山东曲阜)是儒、墨的发祥地;三晋(山西翼城)是法家的温床;南方是道家的摇篮;而燕、齐(河北北部、山东临淄)是阴阳家的诞生地。


关于对诸子百家的派别归类,司马谈列举了六家,“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子所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

乱世出英雄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如果有一个好的思想来获得皇帝的关注就是最好的结果。
社会文化往往会在社会十分动荡的时期出现,因为这个时期管制很少,很多新的事物当时不被允许的,现在都可以去实现。
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发祥期,那时正处于历史上的“轴心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便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
社会动荡就会有很多意见冒出来,社会需要发展,那么就会有诸子百家的思想。

一代明君到底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导致西周被灭呢?

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这对大家来说,根本就不算一个问题:昏君周幽王为了博取美人褒姒一笑,不惜屡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当美人褒姒看到诸侯的军队不知所措的样子后,不禁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周幽王也为此龙颜大悦。就像“狼来了”的故事,当西戎的军队真的进攻镐京时,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诸侯们再也不相信了,西戎于是轻松攻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为了躲避西戎,决定东迁洛邑,从此,周王室开始衰落,天下礼崩乐坏,春秋战国正式开始。

然而,造成历史重大变化的原因从来都是十分复杂的,这里面既有历史的偶然,也有历史的必然。对于西周灭亡,周幽王宠爱褒姒更像是一个偶然事件,当我们拉长历史的时间线时,就会发现西周灭亡有其难以避免的必然性。


“烽火戏诸侯”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话说周武王伐纣,灭亡殷商后,建立了周朝。周武王治理天下采用封建制,将功臣们和宗室们分封到全国各地,以代天子治理百姓。周武王(在位5年)死后,年幼的嫡子周成王即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辅政。周公平定了纣王之子禄父的叛乱,制定了完备的礼乐法度,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周成王(在位37年)死后,周康王(在位26年)、周昭王(在位19年)、周穆王(在位55年)、周共王(在位12年)皆以嫡子的身份相继成为天子,此时的王室政治清明,力量强大,诸侯们遵守法度,上尊天子,下安黎民,天下太平。特别是在周穆王时期,周穆王经常御驾亲征西戎,扩张了周朝的疆土,使周朝走向了鼎盛。


西周形势图

周共王死后,一代代天子犯下了一个又一个错误,使周朝逐渐由盛转衰。周共王的儿子周懿王生活奢侈,所用非人,外患不断。西戎曾经深入周朝腹地,兵临镐京城下,周懿王无力抵抗,选择迁都槐里以避西戎。

周懿王(在位25年)死后,叔叔周孝王废黜太子姬珝,自立为天子。周孝王在位期间,对西戎发动反攻,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他破坏了传承了一百多年的嫡子继承制度,造成了王室的内乱。

周孝王(在位9年)死后,前太子姬珝被大臣拥立为天子,是为周夷王。周夷王听信谗言,用鼎烹杀了齐哀公,使齐国陷入长达几十年的内乱,这次事件无疑影响了周王室的声誉。

周夷王(在位8年)死后,嫡子周厉王即位。周厉王在位期间,任用好利的大臣治理国政,对国人不断横征暴敛,还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禁止国人议论政事。周厉王的恶劣行为激怒了国人,国人于是发动暴动,周厉王被迫逃往彘地,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史称“共和行政”。周厉王(在位26年,实为12年,后14年为共和行政)在彘地死去后,国人复立太子姬靖为天子,是为周宣王。


周厉王的残暴统治引发了“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周宣王即位后,与父亲的作为截然相反,他任用贤能,恢复生产,不断对威胁周朝的西戎和徐戎用兵,取得了许多胜利,强大了周朝的国势,史称“宣王中兴”。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周宣王对四方连年用兵,也大量消耗了周朝好不容易恢复的国力,在周宣王晚年,周朝的军队接连战败,特别是在千亩之战中,周朝的军队被姜戎击败,周宣王因此尽丧南国之师,不得不在太原调查核实户口,以便征收军赋、田赋和兵役,来扩充兵员和充实财力。周宣王连年对外用兵,最终导致周朝国力衰退,使“宣王中兴”昙花一现。


对西周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周宣王

周宣王在对外战争上刚愎自用,对待诸侯也是如此。八年,鲁武公带着长子姬括、少子姬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对少子姬戏十分喜爱,在他的坚持下, 鲁武公的长子姬括被废,少子姬戏被立为世子。十二年,鲁武公死,世子姬戏即位,是为鲁懿公。二十一年,鲁国的公子伯御杀死鲁懿公,自立为国君。三十二年,周宣王率军讨伐鲁国,杀死公子伯御,改立鲁懿公的弟弟鲁孝公为国君。

鲁国的这场动乱本可避免,只因周宣王的一意孤行,酿成了鲁国几十年不必要的动荡。这次事件比周夷王烹杀齐哀公还要严重,因为周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宣王“废长立幼”,以天子的身份主动破坏这种合法的制度,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在诸侯们看来,周王尚且不遵法度,他们还有必要遵守法度吗?从此,诸侯们多叛王命,为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埋下了伏笔。对于周朝的灭亡,周宣王犯下的这个错误是不可饶恕的,因为这动摇了周朝的国本,国本一乱,万事皆乱。

周宣王(在位46年)死后,著名的周幽王即位为天子。周幽王的王后本是申侯的女儿,申王后生了太子姬宜臼。当周幽王得到美人褒姒后,褒姒生了王子姬伯服。周幽王对褒姒和姬伯服十分喜爱,便想废掉太子姬宜臼。五年,太子姬宜臼为了避难,挺身出奔申国,投奔外公申侯。由于姬宜臼自动放弃太子之位,周幽王在三年后如愿改立姬伯服为太子,他又废掉了申王后,改立褒姒为王后。周幽王的行为激怒了申侯,九年,申侯决定联合西戎和鄫人发动叛变。十年,周幽王得知申侯反叛的行为后,也召集诸侯们在太室结盟,以讨伐申侯。十一年,申侯、西戎和鄫人的军队以少胜多,击败了王室的军队和诸侯的军队,镐京于是被攻陷,周幽王和太子姬伯服被杀,褒姒被西戎掳走。


周幽王的废长立幼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从这场长达十一年的王室斗争可以看出,西周的灭亡绝不像“烽火戏诸侯”那么简单,“烽火戏诸侯”更像是一个人为编造的故事,只因周幽王又一次自乱法度,诸侯们对王室感到失望,他们出工不出力,申侯的叛军最终得以取胜。对于谁是新的天子,诸侯们产生了分歧,申侯、鲁孝公、郑武公等在申拥立前太子姬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王。虢公则在携拥立王子姬余臣为天子,是为周携王。第二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与周携王展开了二十一年的对峙。


周平王得位不正,不得不东迁洛邑,以建立新的权威

当晋文侯消灭周携王后,王室再次统一,但是王室的力量已经被三十多年的动乱消耗殆尽,周平王也是以叛乱者的身份登上天子之位的,许多诸侯并不表示认同,“礼崩乐坏”的局面至此彻底形成,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

文章标题: 为什么春秋战国的很多君主明知废长立幼会导致政局动荡,却还是这么做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51199.html

[为什么春秋战国的很多君主明知废长立幼会导致政局动荡,却还是这么做] 相关文章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