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24 18:00: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江苏省连云港市(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
历史上,连云港有明确行政建置始于秦代.秦代称东海郡.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始置海州.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西元1284),改置为海宁州.历经改制,辖区也不断变更.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海宁州复改名海州,属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相当于今天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辖区比过去小多了.
现连云港市,至2021年5月,辖3个市辖区(新浦区、连云区、海州区)、4个县(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辖区与明代相当.
1961年9月,毛主席在东湖客舍会见了原英国陆军元帅、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副司令蒙哥马利元帅。
在二人的交谈中,蒙哥马利谈到淮海战役时,连呼“实在不可思议!”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毛主席笑了笑说道:“这个仗是粟裕指挥的,本来不成熟呢,他们硬要吃下去。我的这些战友中,数这个粟裕最会打仗,他也是我们湖南的。”
毛主席讲话举重若轻,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同时,又不乏“静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的潇洒与飘逸。一席看似风轻云淡的夸赞,却是充溢着伟人满是对粟裕大将的喜爱之情。
因此,在毛主席看来:“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然而,在获得伟人毛主席高度首肯的背后,却是淮海战役难以想象的艰巨,以至于毛主席夸口称赞道:“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从全局来看,淮海战役敌我双方参战兵力80万对60万,光是战场面积就足足有6万平方公里左右,几乎占了整个淮河流域的大半。而自古以来就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我军60万大军与敌军7大兵团争雄淮河流域,一着不慎可谓有满盘皆输的危险。
从局部战争来讲,谁先在强手如云的淮海战场上出奇制胜、抢占先机,谁就能率先抓住对手的软肋,从而一剑封喉至敌人于死地,此即谓兵家口中的“军争”。
《孙子兵法》有云:“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兵圣孙武甚至警告军争的火候一旦拿捏不好,则有可能酿成“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的惨败。
而在淮海战役打响的过程中,华野还真曾有过在“军争”中险些失利的惊险场面,若非粟裕及时察觉蒋军的图谋,命令全军急追140里后,淮海战役的天平倒向何方或许真是难以预测的未知数。
关于这次惊险的“军争”一切得从淮海战役打响前说起。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我军首战告捷一举拿下了城坚池厚的济南城。济南攻克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国军纷纷弃城,山东境内只剩除青岛等少数据点,华野南下作战再无后顾之忧。
而此时,原本负责增援济南的黄百韬、邱清泉、李弥三大兵团17万余人,却因为济南城破,在徐州一带逡巡不进。
此前的豫东战役歼敌9万多人,更让粟裕坚信:在长江以北打大歼灭战,要远比南渡长江搞千里跃进来搅乱敌人的部署更为有利。
于是,粟裕便决定再打一场类似“豫东战役”的大规模歼灭战。
很快,他就将目光锁定在了徐蚌地区(即徐州至蚌埠铁路沿线一带)。
徐蚌地区地处淮河流域,土地平整、地形开阔,尤其适宜我军的大兵团作战;且徐蚌大部分地区是老解放区和半老解放区,群众条件好;加上背靠山东和冀鲁豫老革命根据地,又处于华东、中原接合部,地理上距华北也不远,能及时得到周边解放区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援。
更重要的是,将作战地点定在徐蚌地区,还可以充分利用蒋桂之间的矛盾,集中兵力打蒋介石的徐州集团。如兵出中原,届时我军必将处于白崇禧的武汉集团与刘峙的徐州集团之间,桂系极有可能与蒋系合伙联手对华野东西夹击,我军将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思虑成熟后,粟裕便将作战计划电告给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
按照粟裕的作战计划,华野在中野(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首先攻占两淮(淮安、淮阴),再顺势南下,依次直取宝应县、高邮市,同时,将全军的主力置于宿迁至运河车站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果敌人不增援宝应、高邮方向的敌军,再实施以三个纵队攻占连云港和海州。
从粟裕的作战意图上来分析,很显然,他是想再复制豫东战役前两个阶段“攻城打援”的模式,以消耗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
可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经研究后,决定将首先歼灭黄百韬兵团放在了作战任务的第一阶段。在毛主席看来,黄百韬此人不简单。
在讲究“嫡庶有别”的国军队伍里头,中央军与杂牌军历来都有着非常巨大的矛盾,而黄百韬作为一名纯杂牌军出身的将领,在没有任何背景、关系的情况下,他居然能从一个杂牌部队的小兵做到一个兵团的司令官,且与中央嫡系的胡琏、邱清泉同殿称臣,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奇迹。
而黄百韬之所以能取得军旅生涯的逆袭,离不开他各方面突出的优秀品质。黄百韬作风廉洁,骁勇善战,与士卒同甘共苦,在部队中人望颇高,除此以外,他能力突出,一个“战五渣”的整编25师经他一顿调教,居然变成了一支比肩整编83师等美械军的精锐。
在豫东战役中,黄百韬眼见要葬身于粟裕之手时,在4辆坦克的掩护下,他亲率两个营发起了反冲锋,结果使得华野功亏一篑,豫东战役虎头蛇尾,黄百韬因此获得了蒋介石亲自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
也正是由于黄百韬在豫东战役中的彪悍表现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于是,毛主席便决定首先拿这个“刺儿头”开刀。
作战计划好制定,可黄百韬却并不好打。黄百韬兵团当时的驻地在新安镇(今新沂市),新安镇以东是海州、连云港,乃第九绥靖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六兵团司令官李延年的驻地;新安镇以西是徐州,徐州附近有邱清泉兵团和李弥等兵团。更何况,新安镇西北的台儿庄、贾汪两个地方还驻有蒋军第77军和第59军,华野要南下直取黄百韬兵团并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正当我军向徐州方向运动时,国民党内部对徐州的去留却举棋不定。
蒋介石认为徐州自古乃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且距离南京较远,后方补给线长,目下华野、中野不断向徐州方向靠拢,恐怕极难守住,因此,蒋介石主张放弃徐州,以便集中兵力“守淮保江。拱卫京沪”。
多年以后,粟裕在他的自传回忆录----《粟裕战争回忆录》中回忆淮海战役时,他简明扼要地讲道到,当年他判断蒋介石的战略部署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以现在江北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华南防御。
第二、立即放弃徐州、蚌埠、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我南渡,并争取时间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俟机反攻。
为此,他还作出了详细分析:
蒋如采取第一方针,使我在江北仍有大量歼敌的机会。如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不致有大的战斗,也不致使上述各省受战争之更大破坏,使我军在解放后容易恢复。但如此对江北及华北各老解放区的负担仍将加重,尤为不利。(《粟裕战争回忆录》)
如果蒋采取第二方针,可以大大减轻我江北及华北各解放区的负担,使这些解放区迅速得到恢复,但我今后渡江要困难一些(当然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并且在渡江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尚须进行一些严重的战斗和部分的拉锯战,且在江南大量歼敌的条件比江北差,这又是不利的一面。(《粟裕战争回忆录》)
显然,粟裕认为如果蒋介石集团的部队全部留在江北,要比放弃江北固守长江对我军有利得多。
偏偏此时,辽沈战役即将结束,东北败局已定,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在幕后不断“逼宫”,如果此时放弃徐州;放弃整个长江以北,蒋介石“沦丧国土”的恶名必然会成为李宗仁、白崇禧手中的一记“深水炸弹”,届时蒋介石恐怕会陷入下野的危险。
权衡再三,焦头烂额的蒋介石于是指示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槐制定了:将所有兵力集结于徐州至蚌埠铁路沿线一带,以作攻势防御。
当黄百韬听说自己的陆军大学同学郭汝槐出了这个“昏招”勃然大怒:“作战厅郭汝槐,做出这样的计划,使人伤心,为陆大同学丢脸!”
为了避免惨遭被歼的命运,黄百韬多次向蒋介石建议主动放弃海州、连云港和新安镇3座城池,将兵力全部集结在徐州形成“乌龟战术”,以掌握战机,趁着华野、中野尚未会合,予以各个击破。
客观的分析,黄百韬的建议无疑是具有很大可行性的。尽管华野有40万雄兵,中野有20万大军,我军合起来有60万,但徐州附近的黄百韬、邱清泉、李弥等兵团也有20多万人,光是黄百韬兵团就有5个军(囊括后来的第44军)10万多人,如果国民党高层按照黄百韬的“乌龟战术”死守徐州再相机待援,华野和中野短在时间内也难以做到同时全歼国民党的三大兵团。
可惜,直到淮海战役打响的前一天,游移不定的蒋介石才批准了黄百韬的作战计划。此时,黄百韬如果按照新计划,他的兵团可以在1948年11月5日即行撤往徐州,可就在这个关键的当口,国防部作战厅又给黄百韬兵团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掩护驻防在海州的第44军撤离。
第44军隶属于第九绥靖区司令官李延年的麾下,按说,44军从海州撤往徐州完全没有掩护的必要,但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槐是我党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卧底,当他得知黄百韬的作战计划被批准后,以黄百韬的狡诈必然会在计划批准的当天就撤往徐州,这样一来,我军就失去了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机会了。
于是,郭汝槐利用国民党第九绥靖区需要转移庞大的人员为借口,下令黄百韬在新安镇等待44军前来以便掩护其撤往徐州。
原本11月5日当天就可以撤到徐州的黄百韬兵团,却因为这道命令白白耽误了两天,而我军原定于11月8日发起的淮海战役,却因为敌人计划有变不得不提前行动。
1948年11月6日晚,华野在中野的配合下,兵分三路向南挺进,当晚,我军迫近台儿庄、贾汪一线,直逼黄百韬兵团侧翼。
防守台儿庄、贾汪一线的是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和张克侠,此二人是我军安插在敌人内部的秘密党员。在我军直逼台儿庄、贾汪地区后,何基沣、张克侠立马响应我党我军的号召率两万多部众举行了战前起义。
何、张起义使得台儿庄、贾汪地区门户洞开,粟裕率华野火速直捣新安镇、海州和连云港。然而令粟裕惊讶的是,当华野进占新安、海州和连云港3座城池后,却发现这3座城池空空如也,就连城内的居民都所剩无几。
粟裕心理泛起了嘀咕:根据情报,明明黄百韬兵团、李延年兵团都在这3个地方,为什么现在这3个城镇都变成了一座空城?敌人到底去哪儿了?蒋军一连丢下3城,莫非有诈?
正当粟裕疑惑之际,华野特务团的侦察员抓获了一些敌人的俘虏,而据俘虏们交代,黄百韬兵团和李延年兵团的第44军在华野抵达新安镇的头一天,早已朝着西边的运河急急赶去了。
蒋军丢下3座城池,急匆匆地往西边运河方向撤退到底有何图谋?这个疑问冒出来的一刹那,一个可怕的念头瞬间惊现在了粟裕的脑子里:不好!有诈!敌人这是要向徐州靠拢!
徐州地势平坦开阔,自古以来徐州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尽管徐州易攻难守,但此时的蒋军各大兵团一旦采取“乌龟战术”全部龟缩在徐州,华野和中野届时要想一口气吃掉黄百韬兵团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不行,不能让黄百韬兵团向徐州靠拢,全军立刻出发火速向西追击!
在粟裕的命令下,华野的战士们撒开了脚丫子,拼命地朝着西边的运河方向追击了过去,当华野急追140里后,果然恰如粟裕预料的那样,蒋军此时正拥挤地渡过运河准备直奔徐州。
华野追赶上了西进徐州之敌,立刻全员投入到了战斗中来,敌我之间又是一顿猛烈的战斗。
只不过,令蒋军没有想到的是,我军居然犹如神兵天降来得竟如此的迅速。在黄百韬看来,台儿庄、贾汪一带,兄弟部队的两个军应该足以抵挡共军一阵子了,至少,保障他们安全地西撤到徐州是没有问题的。
可蒋军从上到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此时的驻防台儿庄、贾汪一线的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和张克侠早已宣布战场起义,我军没有遭受任何损失便轻而易举地穿过了北部防线直逼而来。
因此,当华野突然出现在了正在渡河的蒋军面前时,以至于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华野的一个冲锋就消灭了黄百韬兵团骨干第25军大半的人马。
尽管蒋军黄百韬兵团的绝大部分都渡过了运河,但面对他起家的核心骨干力量第25军损失惨重的情形,黄百韬痛心之下大怒:“国防部作战计划一再变更,处处被动,正是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然而,骂归骂,但此时的黄百韬只得将大部队全部齐集在徐州以东的碾庄,黄百韬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继续西进,要么固守碾庄。
这是一个生死选项,一面写着“生”,一面写着“死”,可惜,刚刚九死一生的黄百韬侥幸逃过了粟裕的“闷棍”,便自认为有资本和实力与粟裕大将过招了,当他把大部队齐聚碾庄后,黄百韬作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就在此地,与粟裕决战!
但不幸的是,上天再也没有给黄百韬任何机会,粟裕挥舞着“死神镰刀”向黄百韬的脑袋砍去,蒋家王朝的败亡,自此开启了一个转折性的时代。
参考资料:
《在毛主席身边》(作者师哲,长期担任毛主席的贴身翻译)
《粟裕战争回忆录》(作者粟裕,十大开国大将之首)
《蒋介石日记》(作者蒋介石)
赵匡胤消灭南唐之后,南方仅存吴越和漳泉两个名义上的独立政权。按照赵匡胤一统天下的既定方针,他应当一鼓作气将这两个政权灭掉。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立即出征,反而在976年下诏,到西京洛阳视察。他的这次洛阳之行引发了一场大论争——迁都之争。宋太祖为什么要迁都?关于迁都有什么隐情吗?
留下隐患的原因
江南收复后,赵匡胤并没有一气呵成将南方仅剩的吴越和清源军(漳泉)两个政权一并收入大宋的领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这两个政权面对大宋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力,尤其是吴越,积极响应宋太祖赵匡胤的号召,亲自参与了攻打南唐的军事行动。吴越作为围困金陵的主力军,对攻灭南唐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割据漳州、泉州的陈洪进,从宋初就自称自己是大宋王朝的附属国,在江南被攻下后,又急剧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危机,便派遣自己的儿子前往东京,以求加强与大宋政权的友好关系。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有载:“平海节度使陈洪进以江南、吴越入朝,不自安,戊寅,遣其子漳州刺史文颢来贡方物,且乞修觐礼,诏许之。”
对于这样的顺从者,听命者,虽将其迅速收服并不是难事,但如此一来便有损大国之风范,也不符合赵匡胤一贯追求的“和平统一”的最高理想。
其二是因为吴越在与大宋联合攻伐江南时,李煜曾经亲自给吴越写了一封信,企图瓦解两个政权的联合。内容大意如下:唇亡则齿寒,今日没有了我,明日就是你的死期!一旦吴越也并入了大宋的领土,你再也不会享受到称王的地位,也只不过是大宋的一个布衣百姓罢了。
而吴越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其实是有小心思存在的),为避免“狡兔死,走狗烹”,派遣使者将这封信送到了赵匡胤手中。面对李煜说的话,赵匡胤自然不愿意让一个失败者言中,为了不落下口实,赵匡胤在收复南唐之后,就没有急于将吴越、漳泉纳入领土内。
实际上,赵匡胤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统一北方,如何收复北汉,如何应对辽国的威胁。但是,赵匡胤对大宋定都东京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产生了迁都的想法。为此,他想亲自到实地做一番调查。没想到的是,赵匡胤迁都的想法引起了一系列问题。
迁都之争始末
976年,宋太祖赵匡胤下诏说,将于四月到西京洛阳视察。赵匡胤为这次视察找了两个很好的理由:一是到他父亲赵弘殷的永安陵祭拜;二是在西京洛阳南郊祭天。尽管这两个理由都很冠冕堂皇,但是赵匡胤身边的人都非常清楚他此行的目的,因此极力反对。
赵匡胤无视众人的反对和劝阻,执意到洛阳走一遭。按照计划,他先到巩义祭拜了父亲的陵墓,又到洛阳南郊举行了祭天的仪式。一切事情都处理完毕之后,赵匡胤却丝毫没有要离开的迹象,反而继续留在洛阳,随从大臣深知赵匡胤的意思,故而没有一个人敢于劝谏回京。
然身边不无见缝插针者,李怀忠也跟随赵匡胤来到洛阳,他向赵匡胤进言:“东京有汴河的水陆运输通道,每年运送长江、淮河的粮食几百万斛,京都有大军几十万人,他们都依靠这条水路得到供给,若陛下身居此处,军队吃什么呢?何况我们的根基在大梁已经非常牢固了。如果仓促之间迁都洛阳,臣真是没发现有任何好处啊。”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有载:“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面对李怀忠的劝谏,赵匡胤丝毫不留情面,按照《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赵匡胤仅用了四个字直接拒绝李怀忠——上亦弗从。那么洛阳究竟哪里吸引住了赵匡胤,会令赵匡胤不顾众人反对,执意要迁都洛阳呢?我们来对比一下大宋时,开封与洛阳的地位。
首先要考虑的是,为什么大宋王朝建立之初要定都在开封呢?
开封与洛阳的差别
一、历史因素
大宋王朝是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在睡梦中被“黄袍加身”,然后以雷霆手段通过和平的方式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得来的。当时后周的都城是开封,而赵匡胤几乎是以“接盘侠”的身份将后周全权接手,开封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大宋的都城。
在五代之中,有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定在开封: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也就是说,开封历来受到皇室青睐,饱受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在后周辉煌的时期下,开封人口剧增、房屋密集,俨然成为了当时天下第一中心。
周世宗时期,为了维护开封的形象,周世宗对开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使开封形成了三重格局:外城、里城、皇城。开封已经完全具备了担当一个大一统国家京城的规模,而这也正是北宋定都开封的最大根基。
二、地理因素
《宋史》卷九十三《河渠志》中有载:“以大梁四方所凑,天下之枢,可以临制四海,故卜京邑而定都。”开封位于华北平原南端,处于中原地区的中心,占据此地完全可以俯瞰全国,正显大国之风范。并且开封周围一马平川,有利于出动军队,控制地方动乱。
三、交通因素
我们可以清楚地从大宋的地图中看到,开封不仅处于中原的中心地区,并且有四通八达的陆路、水路交通,是名副其实的“四达之会”。
陆地方面有几条主要的干道:从开封往北,经过滑州(今河南滑县)、澶州(今河南濮阳)、大名(今河北大名),可以到达河北诸州,并且可以直通辽国都城。
从开封往东有两条主要干道:一是经过曹州、济州、兖州、齐州可以到达山东半岛等地;一是通过南京(今河南商丘)、徐州(今江苏徐州)可以到达海州(今江苏连云港)。
从开封往南去,经过陈州(今河南淮阳)可以到达淮河中游各地。往西,可以通过洛阳,进而到达秦州(今甘肃天水)和四川。
开封不仅有着陆地上的便利,水路亦十分发达,并且在宋代开封是一个以水路为主的城市,也是全国水路交通的中心。在宋代的开封,水路多达四条:汴河、黄河、惠民河(蔡河)、广济河(五丈河),其中汴河最为重要,它保证了北宋军队的给养。
四、军事因素
清代的顾祖禹曾在《读史方与纪要·河南方与纪要序》中做出如下批示:“河南,古所称四战之地也。当取天下之日,河南有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
也就是说开封此地一马平川,虽然交通便利,但由于四周没有山川围绕,没有可以依赖的自然屏障,若辽举大军南下,在华北平原上就如入无人之境,这是开封唯一的劣势,也是最明显的劣势。
综上所述,洛阳的优势不及开封,赵匡胤一世英名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故而在他人第三次进谏后,宋太祖赵匡胤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决定。
晋王赵光义的道德帽子
赵光义是赵匡胤的亲弟弟,并且为大宋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进言赵匡胤说:“迁都洛阳,未见便利。”赵匡胤回答道:“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意思是说迁到洛阳并不是长久之计,长久之计在于迁都长安。
赵匡胤继续解释说:“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赵匡胤果然将开封没有可以依赖的自然屏障、缺乏高山大川的地理优势搬了出来,并将周王朝、汉朝也一并搬了出来,以证明这些王朝之所以繁荣,都是由于很好的利用了地利的天然优势,省去了冗杂的军队开支,以实现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
对于赵匡胤的说辞,赵光义不以为然,他说:“在德不在险”。并说:“孟子早就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话来”。面对赵光义送来的道德帽子,太祖一时语塞,哑口无言,按照《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及:“上不答”。
等到晋王赵光义离开后,宋太祖赵匡胤扭头对身边的人说:“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第二天,宋太祖下诏,返回东京开封。自三月初九从开封出发,到四月十五回到开封,赵匡胤的这次西巡活动前后共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而此次西巡“要考察西京洛阳、准备迁都西京”的目标也在众位大臣尤其是晋王赵光义的劝谏下最终流产,这就是迁都事件的始末。
小结
虽然史记是如此记载的,我们从中仍能看出不少端倪。比如说,众大臣包括他的好兄弟李怀忠的劝谏,他都不曾给一丝一毫的面子,不管他们说的天花乱坠,赵匡胤始终“上弗从”。而他的弟弟赵光义来了以后,仅用三言两语便“说服”赵匡胤改变想法,是不是有点太过简单了。
并且,赵匡胤在洛阳做完了所有的工作后一直在洛阳停留,似乎在等什么人,等赵光义来了以后,若赵匡胤真的被说服,怎么会留下“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这样的不吉利的话来呢?
加上赵匡胤回到京城后在不明不白中死在了烛光晚宴下,而他的弟弟赵光义成为了大宋第二个皇帝,实在是令人费解。
全站搜索